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齊桓晉文之事》參考翻譯

    時間:2024-02-27 11:34:39 智聰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齊桓晉文之事》參考翻譯

      齊桓晉文之事選自《孟子·梁惠王上》,作者是孟子,創(chuàng)作于戰(zhàn)國時期。這篇散文通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jīng)過,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張。接下來小編為大家?guī)砹恕洱R桓晉文之事》參考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1】《齊桓晉文之事》參考翻譯

      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這些人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沒有流傳。我沒有聽說過這事。(如果)不能不說,那么還是說說行王道的事吧!”

      (齊宣王)說:“要有什么樣的德行,才可以稱王于天下呢?”

     。献樱┱f:“使人民安定才能稱王,沒有人可以抵御他!

      (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保全百姓嗎?”

      (孟子)說:“可以!

      (齊宣王)說:“從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聽胡龁說(我從胡龁那聽說):‘您坐在大殿上,有個人牽牛從殿下走過。您看見這個人,問道:‘牛(牽)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說:‘準(zhǔn)備用它(的血)來涂在鐘上行祭!f:‘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這樣沒有罪過卻走向死地!侨藛枺┑溃骸敲醇热贿@樣,(需要)廢棄祭鐘的儀式嗎?’你說:‘怎么可以廢除呢?用羊來換它吧!恢烙袥]有這件事?”

     。R宣王)說:“有這事!

     。献樱┱f:“這樣的心就足以稱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認(rèn)為大王吝嗇(一頭牛)。(但是)誠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緣故)!

     。R宣王)說:“是的。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齊國雖然土地狹小,我怎么至于吝嗇一頭牛?就是因為不忍看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就這樣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換它!

     。献樱┱f:“您不要對百姓認(rèn)為您是吝嗇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動物)換下大(的動物),他們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齊宣王笑著說:“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想法呢?(我也說不清楚),我(的確)不是(因為)吝嗇錢財才以羊換掉牛的,(這么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牧恕!?/p>

     。献樱┱f:“沒有關(guān)系,這是體現(xiàn)了仁愛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沒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對于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便不忍心看它死;聽到它(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廚房!

      齊宣王高興了,說:“《詩經(jīng)》說:‘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測到!f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卻想不出是為什么。先生您說的這些,對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觸動。∵@種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献樱┱f:“(假如)有人報告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xì)毛的末梢,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敲,大王您相信嗎?”

      (齊宣王)說:“不相信。”

     。献诱f:)“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卻是為什么呢?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緣故;老百姓沒有受到愛護,是不肯廣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R宣王)說:“不肯干與不能干在表現(xiàn)上怎樣區(qū)別?”

     。献樱┱f:“(用胳膊)挾著泰山去跳過渤海,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確實是做不到。為長輩按摩,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統(tǒng)一天下,不屬于(用胳膊)挾泰山去跳過渤海這一類的事;大王不能統(tǒng)一天下,屬于對長輩按摩一類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統(tǒng)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zhuǎn)動?xùn)|西那么容易了!对娊(jīng)》說:‘(做國君的)給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ぉふf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所以,推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過別人的原因,沒別的,善于推廣他們的好行為罷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好處,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長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這樣。大王,您請思量一下吧!還是說(大王)您發(fā)動戰(zhàn)爭,使將士冒生命的危險,與各諸侯國結(jié)怨,這樣心里才痛快么?”

      齊宣王說:“不是的,我怎么會這樣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這辦法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罷了!

     。献樱┱f:“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么,(我)可以聽聽嗎?”

      齊宣王只是笑卻不說話。

     。献樱┱f:“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呢?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呢?還是因為美女不夠看呢?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左右受寵愛的大臣不夠用呢?(這些)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提供給大王,難道大王真是為了這些嗎?”

     。R宣王)說:“不是,我不是為了這些!

     。献樱┱f:“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tǒng)治整個中原地區(qū),安撫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但是)以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就像爬到樹上卻要抓魚一樣!

      齊宣王說:“真的像(你說的)這么嚴(yán)重嗎?”

     。献樱┱f:“恐怕比這還嚴(yán)重。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什么后禍;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干,結(jié)果必然有災(zāi)禍。”

     。R宣王)說:“(這是什么道理)可以讓我聽聽嗎?”

      (孟子)說:“(如果)鄒國和楚國打仗,那您認(rèn)為誰勝呢?”

      (齊宣王)說:“楚國會勝!

     。献樱┱f:“那么,小國本來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與人多的國家為敵,弱國本來不可以與強國為敵。天下的土地,縱橫各一千多里的(國家)有九個,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么不同呢?還是回到根本上來吧。(如果)您現(xiàn)在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當(dāng)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貨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跑來向您申訴。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

      齊宣王說:“我糊涂,不能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xiàn))我的愿望。明確的指教我,我雖然不聰慧,請(讓我)試一試!

     。献樱┱f:“沒有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chǎn)業(yè)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服從約束、犯上作亂,沒有不做的了。等到(他們)犯了罪,隨后用刑法去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quán),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老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yǎng)父母,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年成好時能豐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餓死。這樣之后督促他們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隨國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chǎn)業(yè),上不能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好年景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壞年景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不夠,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那么)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nóng)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xué)校的教育,反復(fù)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2】《齊桓晉文之事》原文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睂υ唬骸叭粍t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薄蛔R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蜃又^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復(fù)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瘎t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遣粸橐,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耘e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詞語注釋

     。1)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2)齊宣王:田氏,名辟彊,齊國國君,前342年至前324年在位。

     。3)齊桓、晉文:指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春秋時先后稱霸,為當(dāng)時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齊桓、晉文,稱霸于諸侯,故以此問孟子。

     。4)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說,談?wù)摗H寮覍W(xué)派稱道堯舜禹湯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張“霸道”,所以孟子這樣說。

     。5)無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講。王(wàng):用作動詞,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統(tǒng)一天下。

     。6)保:安撫,安定。莫之能御:沒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擋

     。7)胡齕(hé):齊王的近臣。

      (8)之:往,到…去。

     。9)釁(xìn)鐘:古代新鐘鑄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鐘的縫隙中祭神求福,叫釁鐘。 釁,血祭。

     。10)觳(hú)觫(sù):恐懼顫抖的樣子。

     。11)若:如此。就:接近,走向。

     。12)然則:既然如此,那么就。

     。13)易:交換。

     。14)識:知道。諸:“之乎”的合音。

     。15)是:代詞,這種。足以王(wàng):足夠用來王天下。

     。16)愛:愛惜,這里含有吝嗇之意。

      (17)誠有百姓者: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誠:的確,確實。

      (18)褊(biǎn)。和恋鬲M小。

     。19)無異: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對。

     。20)彼惡知之:他們怎么知道呢?惡(wū):怎,如何。

      (21)隱:哀憐。

     。22)何擇:有什么分別。擇:區(qū)別,分別。

     。23)宜:應(yīng)當(dāng)。乎:在這里表示感嘆。此句是主謂倒裝句,“百姓之謂我愛也”是“宜乎”的主語。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24)無傷:沒有什么妨礙,此處譯為沒有什么關(guān)系。

      (25)仁術(shù):指仁愛之道,實施仁政的途徑。

     。26)庖廚:廚房。

     。27)說:同“悅”,高興。

      (28)“《詩》云”二句:見于《詩經(jīng)·小雅·巧言》,意思是他人有心思,我能推測它。忖(cǔn)度(duó):揣測。

     。29)夫子之謂也:(這話)說的就是你這樣的人。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孟子!^也:……說的就是……

      (30)戚戚:心動的樣子,指有同感。

     。31)復(fù):報告。

     。32)鈞:古代以30斤為一鈞。

     。33)明:眼力。秋毫之末:鳥獸秋天生出的絨毛的尖端,喻極細(xì)小的東西。

      (34)輿薪:一車薪柴。

     。35)王許之乎:大王相信嗎?許:相信,贊同。

      (36)“今恩”句以下是孟子的話,省去“曰”字,表示語氣急促。

      (37)見保:受到保護或安撫。見:被。

     。38)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第二個王是動詞。

      (39)形:具體的外在區(qū)別和表現(xiàn)。 異:區(qū)別。

     。40)挾(xié):夾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過。北海:渤海。

     。41)枝:通“肢”,肢體。一說,折枝,就是折樹枝。為長者折枝:對長輩彎腰作揖。

      (42)老吾老:第一個“老”字作動詞用,意動用法,可譯為尊敬;第二個“老”作名詞,是老人的意思。其下句“幼吾幼”句法相同。

      (43)運于掌:運轉(zhuǎn)在手掌上,比喻稱王天下很容易辦到。

      (44)“《詩》云”句:見于《詩經(jīng)·大雅·思齊》,意思是給妻子作好榜樣,推及兄弟,以此德行來治理國家。刑:同“型”,這里作動詞用,指以身作則,為他人示范。寡妻:國君的正妻。御:治理。家邦:國家。

     。45)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孟子總結(jié)這三句詩的意思,就是說把你愛自家人的心,推廣到愛他人罷了。

      (46)大過:大大超過。

     。47)權(quán):秤錘,這里作動詞用,指用秤稱重。

     。48)度(duó):用尺量。

     。49)度(duó):思量,揣度。

      (50)抑:難道,副詞,表反詰。危:使……受到危害。構(gòu)怨:結(jié)仇。

      (51)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

      (52)輕暖:輕柔暖和的衣裘。

     。53)便嬖(piánbì):國王寵愛的近侍。

     。54)辟:開辟,擴大。

     。55)朝:使……稱臣(或朝見)。

     。56)蒞(lì):居高臨下,引申為統(tǒng)治。中國:指中原地帶。

     。57)而:表并列。撫:安撫,使……歸順。四夷: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

     。58)以:憑借。若:如此。若:你。緣木而求魚:爬到樹上去捉魚,比喻不可能達到目的。

     。59)若是:如此。甚:厲害。

      (60)殆:不定副詞,恐怕,大概。有:同“又”。

     。61)鄒:與魯相鄰的小國,在今山東鄒縣。楚:南方的大國。

     。62)集:湊集。這句說,齊國土地合起來約有一千個平方里。

      (63)蓋:同“盍”,兼詞,“何不”的合音。反其本:回到根本上來,指回到王道仁政上來。 反通返。

     。64)發(fā)政施仁:發(fā)布政令,推行仁政。

     。65)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愿意把貨物儲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66)涂:通“途”。疾:憎恨。赴愬:前來申訴。

     。67)惛:同“昏”,思想昏亂不清。 進:前進。于:在。是:這。

      (68)敏:聰慧。

      (69)恒產(chǎn):用以維持生活的固定的產(chǎn)業(yè)。恒心:安居守分之心。

      (70)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放”和“侈”同義,都是縱逸放蕩的意思!氨佟焙汀靶啊蓖x,都是行為不軌的意思。”已“,同”矣“,句末語氣助詞。

     。71)罔民:張開羅網(wǎng)陷害百姓。罔,同“網(wǎng)”,用作動詞。

      (72)制:規(guī)定。

      (73)畜:同“蓄”,養(yǎng)活,撫育。妻子;妻子兒女。

     。74)樂歲:豐收的年頭。 終:一年。

     。75)兇年:饑荒的年頭。

     。76)驅(qū):督促,驅(qū)使。之:往,到。善,做好事。

     。77)輕:容易。

     。78)贍(shàn):足,及。

     。79)奚:何。暇:空閑時間。

     。80)盍:為什么不呢?

      (81)五畝之宅:五畝大的住宅。傳說古代一個男丁可以分到五畝土地建筑住宅。古時五畝合現(xiàn)在一畝二分多。

     。82)衣:穿。帛:絲織品。

     。83)豚(tún):小豬。彘(zhì):大豬。

     。84)百畝之田:傳說古代實行井田制,每個男丁可以分到土地一百畝。

     。85)謹(jǐn):重視,謹(jǐn)慎地對待。庠(xiáng)序:古代學(xué)校的名稱。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86)申:反復(fù)教導(dǎo)。

     。87)頒白者:頭發(fā)半白半黑的老人。頒,同“斑”。

     。88)黎民:黑頭發(fā)的民眾。這里指少壯者,與上文老者對舉。

      【4】知識點歸納

      一、通假字

      1、無以,則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則廢釁鐘與(本文有多處):與,通“歟”,語氣詞,表疑問

      3、王說:說,通“悅”,高興

      4、為長者折枝:枝,通“肢”,肢體(一說,折枝,就是折樹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樣

      6、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語氣詞,相當(dāng)于“了”

      7、蓋亦反其本矣:蓋,通“盍”,何不;反,通“返”,回、歸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訴”,控訴、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網(wǎng)”,張開羅網(wǎng)捕捉,引申為陷害

      11、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頒,通“斑”,頭發(fā)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異義

      1、吾何愛一牛:愛,吝嗇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來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廣到

      4、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兒女

      5、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中國,指中原一帶

      6、然后從而刑之:從而,接著就

      三、詞類活用

      1、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聞,使動,使……聽到

      2、危士臣:危:使動,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動,使……來朝見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詞作名詞,視力

      5、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肥甘,形容詞作名詞,肥美的食物

      6、輕暖不足于體與:輕暖,形容詞作名詞,輕暖的衣服

      7、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國家;大,形容詞作名詞大的國家

      8、寡固不可以敵眾:寡,形容詞作名詞,人口稀少的國家;眾,形容詞作名詞,人口眾多的國家

      9、弱固不可以敵強:弱,形容詞作名詞,弱小的國家;強,形容詞作名詞,強大的國家

      10、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遠(yuǎn)離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詞作動詞,尊敬,愛護;老②,形容詞作名詞,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詞作動詞,愛護;幼②,形容詞作名詞,幼兒,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詞作動詞,作榜樣

      14、然后從而刑之:刑,名詞作動詞,處罰

      15、是罔民也:罔(通“網(wǎng)”),名詞作動詞,張開羅網(wǎng)捕捉,引申為陷害

      四、特殊句式

      判斷句

      1、是乃仁術(shù)也

      2、夫子之謂也

      3、是誠不能也

      4、是折枝之類也

      5、是罔民也

      被動句

      百姓之不見保:見,表示被動

      省略句

      1、臣聞之(于)胡龁曰

      2、將以(之)釁鐘

      3、將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賓語前置句

      1、臣未之聞也: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即“臣未聞之也”,之,代詞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詞

      3、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賓作用

      4、何由知吾可也: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5、牛何之: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即“牛之何”,此處之是動詞,去、往

      6、何以異: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即“以何異”

      7、夫子之謂也:即“謂夫子也”,之,起提賓作用

      8、然則一羽之不舉:即“不舉一羽”,之,起提賓作用

      9、輿薪之不見:即“不見輿薪”,之,起提賓作用

      狀語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構(gòu)怨于諸侯:即“于諸侯構(gòu)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樹之以桑:即“以桑樹之”

      主謂倒置句

      1、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即“百姓之謂我愛也,宜乎”

      2、若是其甚與

      五、一詞多義

      1、道

     。1)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講述)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fēng)尚)

     。3)道芷陽間行(取道)

     。4)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規(guī)律、途徑)

      (6)會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誠

     。1)誠有百姓者(的確)

      (2)是誠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真誠)

     。4)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3、聞

     。1)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使……聽到)

     。2)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使……聽到)

      (3)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到)

     。4)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聽到)

      (5)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聽到)

     。6)聞雞起舞聞風(fēng)而動聞過則喜(聽到)

     。7)(廉頗)以勇氣聞于諸侯(聞名)

     。8)(諸葛亮)不求聞達于諸侯(聞名)

      (9)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文獻)

     。10)(屈原)博聞強識(見聞)

      4、是

     。1)是誠何心哉!(這)

     。2)是乃仁術(shù)也!(這)

     。3)是以后世無傳焉(這)

      (4)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這)

      (5)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這)

     。6)是心足以王矣(這)

      5、蓋

     。1)蓋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為什么不)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車蓋,蓋子)

     。3)枝枝相覆蓋(遮蓋,掩蓋)

     。4)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勝過,超過)

     。5)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

     。6)顏淵、子路侍。子曰:蓋各言爾志?(同“盍”,何不,為什么不)

      6、其

     。1)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設(shè),如果,連詞)

     。2)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表反問,難道)

     。3)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測,大概)

     。4)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ū砥硎,還是)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ū砑訌娬Z氣)

     。6)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表選擇,還是)

     。7)天之蒼蒼,其正色耶?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耶?(表選擇,還是)

     。8)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語氣,一定)

      六、重要虛詞

      ①之

      一、代詞,根據(jù)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

      1、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代齊桓晉文之事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保民而王的人

      3、故民之從之也輕:代保民而王的人

      4、“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代后文所說之事,后省“于”,做復(fù)指賓語

      5、王曰:舍之!:代牛

      6、以羊易之:代牛

      7、以小易大,彼惡知之?:做這件事的原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代別人心思

      9、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之,霸道,即指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10、我雖不敏,請嘗試之:代王道

      11、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代王道

      12、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代一般人民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之,指五畝之宅。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指推行王道卻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人(事)

      15、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指示代詞,譯為“這(類)”

      1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指示代詞,譯為“這(類)”

      二、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11個)

      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4、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5、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6、故民之從之也輕

      三、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3個)

      1、夫子之謂也

      2、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

      四、往,到……去,向(2個)

      1、牛何之?

      2、然后驅(qū)而之善。

      五、君子之于禽獸: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語和介詞結(jié)構(gòu)之間,無實義。相類似的用法如:“寡人之于國也”

      六、結(jié)構(gòu)助詞“的”如“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除上文提到的相關(guān)語句外,文中其余的“之”都屬于這種用法。

     、谝

      一、復(fù)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dāng)“因此”或“因為這”,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

      1、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2、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

      二、同“已”,止

      無以,則王乎?

      三、“所以……者”的固定格式,譯為“……的原因”

      1、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2、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

      四、用作連詞,用法同“而”

      (一)表示修飾關(guān)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個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1、挾太山以超北海……

     。ǘ┍硎静⒘谢蜻f進關(guān)系,可譯為“而”“從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從而。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同上。

      五、以為,認(rèn)為,有時和“為”一起用,但有時以為連用時又是“以之為”的省略

      1、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以王為愛”,即認(rèn)為王吝嗇,“以為”連用。

      2、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認(rèn)為;后面的“為”是做之意?勺g為百姓認(rèn)為大王做事吝嗇。

      3、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

      六、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ㄒ唬┢鹛豳e作用,可譯為“把”

      1、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以”后省略了“之”,此句可譯為希望你輔助我(完成)我的愿望。明白的把這教給我,“之”指王道,即上文所說的具體做法。

      2、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此句可譯為重視學(xué)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反復(fù)叮囑給他們。

      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樹之以!奔匆陨渲牡怪,可譯為把桑樹種植在五畝之宅內(nèi)外。樹,種植之意,動詞。

     。ǘ┍硎緞幼餍袨樗没驊{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jù)”“按照”“用(憑)什么身份”等。

      1、“以”可譯為“用,用來”的有

     。1)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此句可譯為德行怎么樣能用來推行王道。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能或能夠之意,“以”譯為用(來)。

      (3)對曰:‘將以釁鐘!耙浴焙笫÷粤酥ㄅ#,此句可譯為將用它來祭鐘。

      (4)以羊易之。

      (5)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文中出現(xiàn)兩次)譯為用這樣的行為……

      2、可譯為“憑借,憑,依據(jù)”的有

      (1)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何以”即以何,憑什么(區(qū)別),形:具體表現(xiàn)。異:動詞,區(qū)分,區(qū)別。

     。2)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耙浴焙笫÷灾畱{借的手段(興甲兵……)

     、塾

      一、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

      1、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于,在。

      2、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無:通“毋”,副詞,不要。異:奇怪,這里是感到奇怪的意思。于:對于。

      3、君子之于禽獸也……于,對于。

      4、有復(fù)于王者曰:……引出動作涉及的對象,可譯為“對” 。下文“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中的“于”用法同,不譯。

      5、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于,到。(文中出現(xiàn)兩次)

      6、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如諸彼而已。第一個為“給”;第二個為“到”;第三個引出動詞“御”(治理)涉及的對象“家邦”,不譯;另外,加點的“諸”是文言兼詞“之于”的合音。之,到;于的用法同第三個。

      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于,在。

      8、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第一個是“跟”“同”,第二個是“在”。

      9、否,吾何快于是?快于是,即于是快,于,對。

      10、何以異于鄒敵楚哉?于,“跟”“同”。

      11、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前四個是“在”,第五個為“給”。

      12、吾惛,不能進于是矣。于,到。

      13、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于,“在……中”。

      1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于,“在……方面”。

      15、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于,在。

     、芏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

      (一)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不譯。

      2、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3、猶緣木而求魚也。

     。ǘ┍硎拘揎楆P(guān)系,一般不譯。

      1、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2、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

      3、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ㄈ┍硎疽蚬P(guān)系,可譯為“因而”“才”。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四)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但”“但是”“卻”。

      1、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瘎t王許之乎?

      2、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文中出現(xiàn)兩次)

      3、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而,但。

      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此句可譯為那里有仁義道德之人處于上位卻可以做出害民的事呢;罔民而可為,即而可為罔民。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句可譯為這樣卻不能稱王……而,卻。

      (五)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1、王笑而不言。

      2、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硎具f進關(guān)系,可譯為“并且”“而且”或“尚且”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二、復(fù)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

      1、言舉斯心如諸彼而已。

      2、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萑

      一、像(……一樣),如,好像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若是其甚與?像這樣嚴(yán)重嗎?此句可譯為像(你說的)這樣嚴(yán)重嗎……是,這樣,指孟子所說緣木求魚之事;其,句中語氣詞,表測度;另外,其,有人認(rèn)為是指霸道,有待商榷。

      3、其若是,孰能御之?其,句首語氣詞,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此句可譯為如果像這樣……

      二、指示代詞,如此,這樣。

      1、若無罪而就死地。若,這樣,作“無”的狀語;就,走向。(文中出現(xiàn)兩次)

      2、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文中出現(xiàn)兩次)

      三、連詞。假如,如果。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四、至,至于。

      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

      【5】主要內(nèi)容

      本文通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jīng)過,比較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這篇文章記孟子游說宣王行仁政。說明人皆有不忍之心,為國君者,只要能發(fā)揚心中這種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難保民而王。文章通過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表現(xiàn)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張,也表現(xiàn)了孟子善辯的性格和高超的論辯技巧。他的主張,首先是要給人民一定的產(chǎn)業(yè),使他們能養(yǎng)家活口,安居樂業(yè)。然后再“禮義”來引導(dǎo)民眾,加強倫理道德教育,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王道理想。這種主張反映了人民要求擺脫貧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現(xiàn)了孟子關(guān)心民眾疾苦、為民請命的精神,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戰(zhàn)國時期,由分裂趨向統(tǒng)一,戰(zhàn)爭難以避免。孟子往往籠統(tǒng)反對武力,顯得脫離實際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張完全建立在“性善論”基礎(chǔ)上,顯得過于天真、簡單。孟子的思想雖然有一定的價值,與當(dāng)時的社會卻有很大距離,所以是行不通的。

      【6】結(jié)構(gòu)層次

      本文是一篇談話記錄,齊宣王提問,孟子回答,問與答緊密相連,不容易看出層次。

      這里根據(jù)內(nèi)容,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主要說齊宣王未實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這部分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開頭到“則王乎”),提出并明確話題,以問“霸道”開始,轉(zhuǎn)入說“王道”。齊宣王一見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問齊桓晉文稱霸的事,正說明他有稱霸的企圖。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后者亂扶周,破楚救宋,都是當(dāng)時的霸主。因為他們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憑武力,因此被儒家稱為“霸道”,與“王道”相對立。所以問齊桓、晉文之事,等于問霸道之事,這對于崇尚王道的孟子來說,無異于劈頭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輕輕把話題岔開,轉(zhuǎn)而談?wù)撏醯馈?/p>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論點,肯定齊宣王能夠保民而王。在孟子看來,王天下的關(guān)鍵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然后再緊緊抓住齊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論述,而是抓住了齊宣王“以羊易!钡氖吕右躁U發(fā)。老百姓看到“以羊易!保孕∫状,認(rèn)為王是愛財;孟子則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沒有把為仁之事繼續(xù)擴展下去。這說明齊宣王已經(jīng)有了“保民”的基本條件,具備施行王道的基礎(chǔ)。同時也為下文論說宣王沒有實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筆。

      第三層(從“王說”到“王請度之”),剖析齊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首先,孟子以一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的結(jié)論。其次以“挾太山以超北!焙汀盀殚L者折枝”這組對照性比喻,進一步闡明“不為”和“不能”的區(qū)別。最后順其理勢,引經(jīng)據(jù)典,加以正面曉喻。說明王道并不難,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為齊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從反面論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齊宣王徹底改弦易轍,放棄霸道,實行王道。齊宣王不能實行王道,不是方法問題,而是一心要實行“霸道”。孟子先以“興甲兵”幾句,不直說霸道,卻列舉了霸道的種種害處,使齊宣王不得不說出“吾何快于是”,從而引導(dǎo)他說出“大欲”!靶Χ谎浴彼淖,寫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么理直氣壯的神態(tài),極盡傳神之妙。孟子明知齊宣王的“大欲”仍是霸業(yè),卻故意以口腹聲色之娛來揣度,形成文章的頓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爭霸天下,點明齊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緣木求魚”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猶如當(dāng)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宣王不禁驚言:有這么嚴(yán)重嗎?孟子再步步進逼,以鄒與楚戰(zhàn)為喻,說明齊若與天下對抗,強弱不均之勢顯而易見,從而導(dǎo)出小不敵大、寡不敵眾、弱不敵強的結(jié)論,以使齊宣王徹底放棄“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講清,孟子再正面鋪寫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齊宣王怦然心動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進于是矣!钡狡,闡述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經(jīng)過上文對王霸利弊的說明,齊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張:“制民之產(chǎn)”和“謹(jǐn)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產(chǎn),足以飽身養(yǎng)家,然后再對他們施以禮義道德的教育。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對稱說出,說王道制度,極言其利。只要做到這一點,老百姓歸附,猶如萬條江河歸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勢。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樂土的美好畫卷作結(jié)。

      【7】寫作特點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頗能反映孟子散文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中心突出、論點明確、說理充分、感情激越、氣勢磅礴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孟子要在與齊宣王的對話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就必須揣摸對方的心理,誘使對方順著自己的思路來談話。因此本文在寫作上比較曲折委婉,層層深入,而且說理既邏輯嚴(yán)密,又注意形象生動。本文的藝術(shù)特色有如下幾點:

      1、迂回曲折,層層深入,跌宕起伏。論述問題先從側(cè)面、遠(yuǎn)處、外圍入手,逐漸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瀾起伏的論辯風(fēng)格。本文意在宣揚王道,卻不直言王道,而以齊宣王問齊桓晉文之事發(fā)端。這個開頭既避免了平鋪直敘,使文章產(chǎn)生了頓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駁辯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場鮮明的談話。孟子的答語既表明了對霸道的態(tài)度,又機智委婉地把談話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談王道,而以“以羊易!钡氖吕隙R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備行王道的基本條件,借此打開話題,鼓起齊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興趣。接著又宕開一筆,先言“百姓皆以王為愛”,再為齊宣王辯解,使談話的氣氛趨向緩和,進入談話情境。再以“牛羊何擇焉”,詞鋒一轉(zhuǎn),為百姓辯解。齊宣王只好無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齊宣王失去對王道的興趣。于是齊宣王贊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請教。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辯解,孟子的分說,交錯間雜,曲折起伏,頗有意趣,最終把齊王對齊桓晉文之事的注意轉(zhuǎn)到對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說自己的仁政學(xué)說,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說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要使齊王真正傾心王道,必須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對此,孟子明知齊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卻故意不直說,欲擒故縱,先說五種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緣木求魚和鄒與楚戰(zhàn),說明齊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氣勢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觀點。行文真是千回百轉(zhuǎn),搖曳生姿。

      2、氣勢浩然,邏輯嚴(yán)謹(jǐn)。本文鋪張揚厲,縱橫恣肆,各段之間又聯(lián)系緊密,一氣呵成。孟子散文的氣勢源于他堅毅的人格,他對自己的主張,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廣博的學(xué)問,氣盛則言宜,所以談起話來理直氣壯,剛?cè)嵯酀~鋒犀利。但本文不僅波瀾起伏,氣勢磅礴,而且邏輯上十分嚴(yán)密,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表面上散漫無紀(jì),實則始終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齊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礎(chǔ),進而論述不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不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論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開仁政藍(lán)圖,令齊王心動目眩,迫切希望實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齊宣王說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3、取譬設(shè)喻。孟子散文長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挾太山以超北!薄盀殚L者折枝”“緣木求魚”“鄒人與楚人戰(zhàn)”等等,非常生動而又言簡意賅地說明了道理。孟子這些比喻,并非實際存在的事物,而是憑空造說,帶有寓言性和夸張性,卻并不給人虛假之感,而是更顯道理之真,情事之實。

      此外,本文還在許多方面表現(xiàn)了孟子的論辯藝術(shù)和語言技巧。如以“以羊易!边@種齊宣王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說服齊宣王,不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動形象,而且也更有說服力,更易被齊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斷變化,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而且單句和排比句交錯使用,既有引經(jīng)據(jù)典之句,更多明白淺顯之語,使全文筆勢靈活,文詞富贍。

      【8】寫作技巧

      1、列舉多種例證:事例、設(shè)例、語例。

     。1)事例:以羊易牛

      說明齊宣王具備仁心,他看到?謶职l(fā)抖,無辜被宰,興起不忍之心。

     。2)語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齊宣王引用詩句稱贊孟子知道自己心意,并令他有所感悟。

     。3)設(shè)例: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說明齊宣王雖有仁心卻說不能行仁政,不是做不來,只是不肯做。

     。4)設(shè)例:為長者折枝。

      說明齊宣王“功不至于百姓”非“不能”,而是“不為”。

     。5)語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說明以身作則,可以推展到治理國家。

      2、采用生動的比喻,使道理具體化。

      (1)以“見輿薪”、“舉一羽”比喻保民。

      喻意是:保民是輕而易舉,力所能及的事。

     。2)“挾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為長者折枝”比喻輕易可行的事。

      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3、用正反對比突出事理。

     。1)以對比手法指出推恩與不推恩的結(jié)果: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2)以“恩足以及禽獸”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對比,以表現(xiàn)齊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

     。3)以“挾太山”與“折枝”作對比,說明“不能”與“不為”的分別,從而指出宣王不行仁政,實“不為”而非“不能”。

      4、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氣勢。

      排比: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對偶: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5、因勢利導(dǎo),措辭委婉。抓住齊宣王的心理,不直斥其非。他根據(jù)對方的經(jīng)歷來設(shè)問,引導(dǎo)其思考,然后說明事理。

      6、層層遞進,論點明確!氨C穸酢,然后逐步解說,借齊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其有“不忍之心”;再從“恩及禽獸”推論到“恩及百姓”,只是“為”與“不為”的分別;最后解說“王天下”的道理。層次分明,由淺入深。

      7、類比推理。用近義事例來推論“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推斷出“百姓之見保,為不用恩焉”的結(jié)論,使齊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沒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9】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前309),名軻。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學(xué)大師,后世將其與孔子并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圣”。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他的老師是孔子之孫孔伋(子思)的門人。曾游歷齊、宋、滕、魏諸國,宣傳先王之道。不為采納,歸而與弟子講學(xué)著書,作《孟子》7篇。孟子維護并發(fā)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學(xué)說和“性善”論觀點,現(xiàn)將此學(xué)說稱為“孔孟之道”,他的理論對宋代影響很大。

      【10】《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教學(xué)目標(biāo):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chǎn)”的具體措施。

      2、鑒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shù),品味辯駁技巧。

      重點難點:

      體味并分析文章在論證說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領(lǐng)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齊放。其中儒家思想對我國文化乃至政治的影響都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們分別被稱為“圣人”和“亞圣”。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

      二、背景介紹:

      《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齊國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記錄。它較為系統(tǒng)地闡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張,充分表現(xiàn)出孟子文章的曲折盡情、氣盛言和的特色,洋溢著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美。

      三、作者簡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現(xiàn)山東鄒縣東南)人。孟子是戰(zhàn)國時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yè)于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xué)。44歲開始周游列國,晚年回到家鄉(xiāng)講學(xué)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統(tǒng)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guān)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到南宋時,朱熹把它與《禮記》中的《大學(xué)》、《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為“四書”,把讀經(jīng)的傳統(tǒng)推向更加狹窄的胡同,成為后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據(jù)。

      思想主張:

     、傩员旧疲ǚ踩硕伎梢詾閳蛩矗

     、诿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

     、鄹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zhǔn)則)

     、芨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國君傲然視之)

      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四、分析課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孟子說服對方實行仁政,實現(xiàn)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觀點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體第一部分,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由對話的開始幾句可見談話雙方開始的立場是怎樣的?

      我們先來看看齊宣王想談的兩個人是什么樣的人:

      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晉文公定亂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時的霸主。

      可見他喜歡的想談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張的王道是兩個對立的主張。

      霸道——君主憑借武力、刑法、權(quán)勢等進行統(tǒng)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義治理天下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著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zhàn),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dāng)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wù)于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見,談話雙方開始的立場是完全對立的,而且對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齊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來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詞“我沒聽說過”輕巧的轉(zhuǎn)換了話題,既不得罪齊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預(yù)設(shè)話題“王道”上來了。

      我們來分析孟子引入話題的方法:(掌握對方心里,因勢利導(dǎo))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北荛_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zhuǎn)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zhuǎn)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zhuǎn)地說:“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yuǎn)皰廚也”。(欲擒故縱、縮短距離)

      孟子從宣王“以羊易!币皇驴隙ㄐ跤胁蝗讨模小氨C穸酢钡乃枷牖A(chǔ)。以其自身行為證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難事,讓宣王樹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著孟子以“百姓皆以為愛也”一句使齊宣王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緊接著又替他開脫,以“臣固知王之不忍”與之作對比,表現(xiàn)出自己很了解宣王,從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為宣王辯解,進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張:(乘虛而入由近及遠(yuǎn))

     、胖赋鲆匝蛞着R皇轮,羊和牛其實沒有區(qū)別,同樣是“無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釋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齊王說出“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的話來。

     、泼献訌凝R宣王來分析:(明知故問步步緊逼)

      分析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見那牛驚慌顫抖的樣子,不忍殺它。

      2.沒有見到羊受驚的樣子,故以羊換牛。

      明確指出這足以說明他有仁慈憐憫之心。最后點明“以羊易!币皇屡c行仁政的共通點:都有憐憫仁愛之心;都有不忍見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殺害之心。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礎(chǔ)。這也就解決了齊王缺乏信心的問題。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齊宣王應(yīng)該怎么去做呢?來看第三層。

      第三層:從“王說”到“王請度之”。

      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齊桓王已經(jīng)承認(rèn)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勢舉出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說明齊桓王只恩及禽獸,卻功不至于百姓,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勸說齊宣王應(yīng)把“不忍”之心,擴展至恩及百姓,統(tǒng)一天下的事業(yè)上去。這也就明確指出了齊宣王其實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沒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薄e斯心加諸彼,把恩惠推廣開去。

      明確提出推恩后的結(jié)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無敵。

      2、推恩可以使天下運于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則無以保妻子。

      這樣就順其理勢,引經(jīng)據(jù)典,加以正面曉喻。說明王道并不難,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為齊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發(fā)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后,齊宣王并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么心里?

      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這就要分析齊宣王當(dāng)時的語言和動作。

      2、我們就要分析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問步步緊逼)

      (1)齊宣王不得不承認(rèn)自己所懷有的“大欲”,但還是不肯具體說出它的內(nèi)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cè)擊地襯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稱霸天下的“大欲”;

     。3)接著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鄒與楚之戰(zhàn)來比喻小不敵大,從而說明寡不敵眾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認(rèn)這種“大欲”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生動的比喻,到位的類比分析,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dāng)頭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發(fā)政施仁”。

      這一部分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不施仁政的嚴(yán)重危害。最終讓齊宣王認(rèn)識到:必須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

      經(jīng)過上文對王霸利弊的說明,齊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張: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拔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庇纱,我們可以看見孟子“重民”、“貴民”的思想。

     、拧爸泼裰a(chǎn)”。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使百姓有恒產(chǎn),足以飽身養(yǎng)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為國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視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會團結(jié)一致,眾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啤爸(jǐn)庠序之教”重視教育。讓老百姓懂得禮儀,對他們施以禮義道德的教育。特別注重教化,注重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shè),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

      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對稱說出,說王道制度,極言其利。只要做到這一點,老百姓歸附,猶如萬條江河歸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勢。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樂土的美好畫卷作結(jié)。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論辯藝術(shù):

      分析文章的三個波折

      第一個波折: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lán)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怕難心理。齊宣王認(rèn)為王天下很難,而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他說“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針對齊宣王的這一認(rèn)識,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別具眼光地指出齊宣王不是吝嗇,而是有不忍之心,而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chǔ)。再說,孟子的這一番言說,也讓人聽得順耳。所以,齊宣王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悅誠服地與孟子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來了。

      第二個波折: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他說:“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說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采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為長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rèn)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為自己陳述仁政理想學(xué)說鋪平了道路。

      第三個波折:在孟子發(fā)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后,齊宣王并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倒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這是孟子必須認(rèn)識到并掃清的障礙,否則,王天下的大道理還是不能讓齊宣王聽到心里去的。所謂能破才能立,就是這個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于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cè)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后,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xiàn)出迂回曲折的特點,千回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rèn)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zhǔn)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shù)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附板書設(shè)計:

      齊王——霸道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孟子——王道

      齊王——急切求教兩廂情愿其樂融融孟子——自然舉措

    【《齊桓晉文之事》參考翻譯】相關(guān)文章:

    《齊桓下拜受胙》文言文及翻譯11-16

    桓子請死文言文翻譯03-11

    桓榮勤學(xué)不倦文言文翻譯04-08

    賢妻桓少君文言文翻譯08-25

    晉人好利文言文翻譯03-18

    晏子之晉文言文翻譯12-22

    晉明帝數(shù)歲文言文翻譯10-14

    齊有富人文言文翻譯12-20

    文言文《齊之好勇者》的翻譯08-10

    《子產(chǎn)壞晉館垣》文言文翻譯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