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時間:2023-11-28 23:05:14 芊喜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通用10篇)

      在日常過程學(xué)習(xí)中,我們總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通用10篇)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1

      僧一行,姓張氏,先名遂,魏州昌樂人,襄州都督、郯國公公謹(jǐn)之孫也。父擅,武功令。一行少聰敏,博覽經(jīng)史,尤精歷象、陰陽、五行之學(xué)。時道士尹崇博學(xué)先達(dá),素多墳籍。一行詣崇,借揚雄《太玄經(jīng)》,將歸讀之。數(shù)日,復(fù)詣崇,還其書。崇曰:“此書意指稍深,吾尋之積年,尚不能曉,吾子試更研求,何遽見還也?”一行曰:“究其義矣!币虺鏊洞笱苄䦂D》及《義決》一卷以示崇。崇大驚,因與一行談其奧賾,甚嗟伏之。謂人曰:“此后生顏子也!币恍杏墒谴笾

      武三思慕其學(xué)行,就請與結(jié)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尋出家為僧,隱于嵩山,師事沙門普寂。睿宗即位,敕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征,一行固辭以疾,不應(yīng)命。后步往荊州當(dāng)陽山,依沙門悟真以習(xí)梵律。

      開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禮部郎中洽赍敕書就荊州強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數(shù)就之,訪以安國撫人之道,言皆切直,無有所隱。開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優(yōu)厚發(fā)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禮。又太平驕僭,竟以得罪,不應(yīng)引以為例?上納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禮。其諫諍皆此類也。

      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論》三卷,《攝調(diào)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經(jīng)》及《太一局遁甲經(jīng)》《釋氏系錄》各一卷。時《麟德歷經(jīng)》推步漸疏,敕一行考前代諸家歷法,改撰新歷,又令率府長史梁令瓚等與工人創(chuàng)造黃道游儀,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證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dāng)?shù),立衍以應(yīng)之,改撰《開元大衍歷經(jīng)》。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賜謚曰“大慧禪師”。

     。ㄟx自《舊唐書》,有刪改)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素多墳籍 墳籍:典籍

      B.玄宗令其族叔禮部郎中洽赍敕書就荊州強起之 起:起用

      C.訪以安國撫人之道 訪:拜訪

      D.竟以得罪 得罪:獲罪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因與一行談其奧賾 不如因善遇之

      B.一行逃匿以避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C.數(shù)就之 胡為乎惶惶欲何之

      D.置于光太殿 不能喻之于懷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xiàn)僧一行“聰明”和“切直”的一組是

      A.博覽經(jīng)史,尤精歷象、陰陽、五行之學(xué) 武三思慕其學(xué)行,就請與結(jié)交

      B.此后生顏子也 一行固辭以疾,不應(yīng)命

      C.玄宗令其族叔禮部郎中洽赍敕書就荊州強起之 又太平驕僭,競以得罪,不應(yīng)引以為例

      D.一行尤明著述 后步往荊州當(dāng)陽山,依沙門悟真以習(xí)梵律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吾尋之積年,尚不能曉,吾子試更研求,何遽見還也?(4分)

     。2)睿宗即位,敕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征,一行固辭以疾,不應(yīng)命。(4分)

     。3)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優(yōu)厚發(fā)遣,依太平公主故事。(4分)

      試題答案:

      三、(9分,每小題3分)

      10.C(訪:咨詢)

      11.D(A于是、就,副詞/趁機,介詞;B用來,連詞/憑據(jù)、依據(jù),介詞;C他,代詞/到,動詞;D在,介詞)

      12.B(A項次句沒有表現(xiàn)切直,C項首句沒有表現(xiàn)聰明,D項次句沒有表現(xiàn)切直)

      四、(28分)

      13.(12分)(1)譯文:我探尋了許多年,尚且不能通曉,您應(yīng)該試著多加鉆研,為什么這么快就還給我呢?(“積年”、“曉”、“吾子”、“見還”各1分)(4分)

     。2)譯文:唐睿宗即位后,命令東都洛陽的留守韋安石按照禮儀征召僧一行,一行用生病為借口堅決推辭,不遵從睿宗的命令。(“敕”、“征”、“固辭”、“應(yīng)命”各1分)(4分)

     。3)譯文: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關(guān)部門備優(yōu)厚禮品送嫁,按照太平公主當(dāng)年出嫁的舊例。(“出降”、“有司”、“發(fā)遣”、“故事”各1分)(4分)

      【文言參考譯文】

      僧一行,姓張,之前的名字是“遂”,魏州昌樂人,襄州都督、郯國公張公謹(jǐn)?shù)膶O子。父親張擅,是武功縣縣令。一行小時候很聰明,博覽經(jīng)史,尤其精通歷象、陰陽、五行之學(xué)。當(dāng)時道士尹崇是博學(xué)、德行高、學(xué)問深的知名先輩,向來有很多典籍。一行拜訪尹崇,借了揚雄《太玄經(jīng)》回去讀。數(shù)日后,再來拜訪尹崇,歸還他的.書。尹崇說:“這本書意思較為深奧,我探求了很多年,尚且不能通曉,您應(yīng)該試著多加鉆研,為什么這么快就還給我呢?”一行說:“我已明白它的義理了!庇谑悄贸鲎珜懙摹洞笱苄䦂D》和《義決》一卷給尹崇看。尹崇大驚,于是與一行談?wù)撈渲芯⒌牧x蘊,十分嗟嘆佩服一行。對人說:“這個后生是顏淵啊(顏淵,孔子最杰出的弟子)!币恍杏纱舜蟠蟮芈劽谑馈

      武三思?xì)J慕他的學(xué)識品行行,來請求與他結(jié)交,一行逃跑藏起來,躲避了他。不久出家為僧,隱居于嵩山,向和尚普寂拜師學(xué)習(xí)。唐睿宗即位后,命令東都洛陽的留守(官職名)韋安石按照禮儀征召僧一行。一行堅決用生病為借口推辭,不遵從睿宗的命令。后來步行前往荊州當(dāng)陽山,依傍悟真和尚學(xué)習(xí)梵律(印度傳來的音律學(xué)知識)。

      開元五年,唐玄宗命令他的族叔(堂叔之類),禮部郎中張洽赍,拿著皇帝的文書到荊州強行起用他。一行到長安,被安置在光太殿,(玄宗)數(shù)次來拜訪他,咨詢安定國家撫育人民的道理,(一行)的回答都很懇切率直,沒有隱瞞。開元十年,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關(guān)部門優(yōu)厚送嫁,按照太平公主當(dāng)年出嫁的舊例。一行認(rèn)為(太平公主時)是唐高宗晚年,又只有太平公主這一個女兒,所以特地增加禮節(jié)。并且太平公主驕橫僭越,后來因為這獲罪,不應(yīng)該引以為例。玄宗采納了他的話,于是追加命令不按照太平公主的規(guī)模,只依照平常的禮數(shù)。一行的直言規(guī)勸,都像是這樣。

      一行尤精通著述,撰寫了《大衍論》三卷,《攝調(diào)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經(jīng)》及《太一局遁甲經(jīng)》、《釋氏系錄》各一卷。當(dāng)時《麟德歷經(jīng)》推算天象歷法漸漸出現(xiàn)偏差,于是命令一行考查前代諸家歷法,重新撰寫新歷法,又命令率府長史梁令瓚等與工人制作黃道游儀,用以考察七曜(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運行的度數(shù),互相證明。于是一行推算《周易》的“大衍之?dāng)?shù)”(一種推演陰陽天地之?dāng)?shù)的方法),確立衍(不太清楚什么意思,大概也是一種推演方法),用來以順合它,重新撰寫《開元大衍歷經(jīng)》。十五年后死去,時年四十五歲,玄宗賜給他謚號“大慧禪師”。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2

      杜暹,濮陽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謹(jǐn),事繼母以孝聞。初舉明經(jīng),補婺州參軍,秩滿將歸,州吏以紙萬余張以贈之,暹惟受一百,余悉還之。時州僚別者,見而嘆曰:昔清吏受一大錢,復(fù)何異也!俄授鄭尉,復(fù)以清節(jié)見知,華州司馬楊孚深賞重之。尋而孚遷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結(jié)罪,孚謂人曰:若此尉得罪,則公清之士何以勸矣?

      開元四年,遷監(jiān)察御史,仍往磧西覆屯。會安西副都護(hù)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史獻(xiàn)等不葉,更相執(zhí)奏,詔暹按其事實。時暹已回至涼州,承詔復(fù)往磧西,因入突騎施,以究虔瓘等犯狀。蕃人赍金以遺,暹固辭不受。左右曰:公遠(yuǎn)使絕域,不可失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驚,度磧追之,不及而止。暹累遷給事中,丁繼母憂去職。十二年安西都護(hù)張孝嵩遷為太原尹或薦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奪情擢拜安西副大都護(hù)明年,于闐王尉遲眺陰結(jié)突厥及諸蕃國圖為叛亂。暹密知其謀,發(fā)兵捕而斬之,并誅其黨與五十余人,更立君長,于闐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綏撫將士,不憚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為戶部尚書。上行幸東都,詔暹為京留守。暹因抽當(dāng)番衛(wèi)士,繕修三宮,增峻城隍,躬自巡檢,未嘗休懈。上聞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肅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懷也。二十八年,病卒,謚曰貞孝。

      暹在家孝友,愛撫異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儉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親友贈遺,以終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視其喪事,內(nèi)出絹三百匹以賜之。尚書省及故吏賻贈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約,皆拒而不受。

     。ㄟx自《舊唐書列傳第四十八》,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十二年/安西都護(hù)張孝嵩遷為太原尹/或薦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奪情擢拜安西副大都護(hù)/

      B.十二年/安西都護(hù)張孝嵩遷為太原尹/或薦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奪情擢拜安西副大都護(hù)/

      C.十二年/安西都護(hù)張孝嵩遷為太原尹/或薦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奪情擢拜安西副大都護(hù)/

      D.十二年/安西都護(hù)張孝嵩/遷為太原尹/或薦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奪情擢拜/安西副大都護(hù)/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奪情是中國古代丁憂制度的延伸,中國古代規(guī)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親父母的喪事,自聞喪日起,不計閏,守制二十七月,期滿起復(fù);但是為了應(yīng)對各種局勢,奪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禮制居喪,可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守喪期間從軍作戰(zhàn)稱為墨绖從戎。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數(shù)民族和漢人。夏是古代漢民族的自稱;在古代,以中原為中心,人們將處于東、西、南、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C.增峻城隍,城原指護(hù)城河,隍原指沒有水的護(hù)城壕。后來城隍成為漢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dāng),是漢族民間和儒家信奉的守護(hù)城池之神。

      D.尚書省是官僚機構(gòu)。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臺。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guān)尚書發(fā)展而來,是中央政府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之一。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杜暹孝順友愛。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僅特別恭敬謹(jǐn)慎地侍奉繼母,而且十分關(guān)心愛護(hù)異母弟弟杜昱;在任給事中時,還因繼母去世而辭去官職,回家守喪。

      B.杜暹為官清廉。在他進(jìn)入突騎施營帳查究蕃人與郭虔瓘等人的沖突時,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贈送的黃金,但他把黃金埋在幕帳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傳書讓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擔(dān)任安西副大都護(hù)期間,突厥和一些蕃國圖謀叛亂,杜暹暗中探知他們的陰謀,便發(fā)兵逮捕斬殺諸蕃首領(lǐng),并誅殺其黨羽,使于闐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撫將士,不怕勞苦,深得蕃漢人民擁戴;皇上巡幸東都,作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調(diào)輪流值勤的衛(wèi)士修繕三宮等,受到了皇上的稱贊。

      7.把文中加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俄授鄭尉,復(fù)以清節(jié)見知,華州司馬楊孚深賞重之。(5分)

     。2)會安西副都護(hù)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史獻(xiàn)等不葉,更相執(zhí)奏,詔暹按其事實。(5分)

      參考答案

      4.B

      5.C(城隍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hù)城池之神。)

      6.C(于闐王尉遲眺秘密勾結(jié)突厥和一些蕃國圖謀叛亂,被逮捕斬殺的是于闐王尉遲眺。)

      7.(1)不久杜暹被任命為鄭縣縣尉,又因清廉節(jié)儉而被人所知,華州司馬楊孚非常賞識器重他。(授、以、被動句、重分別1分,句意1分)

     。2)適逢安西副都護(hù)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史獻(xiàn)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責(zé),詔令杜暹查明事實。(會、葉、執(zhí)奏、按各1分,句意1分)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3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重之。遷諫議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嘗問:“卿知起居,記錄何事,大抵人君得觀之否?”遂良對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書人君言事,且記善惡,以為鑒誡,庶幾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碧谠唬骸半抻胁簧,卿必記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dāng)栽筆,君舉必記。”黃門侍郎劉洎曰:“設(shè)令遂良不記,天下亦記之矣。”太宗以為然。十七年,太宗問遂良曰:“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dāng)時諫舜、禹者十余人。食器之間,苦諫何也?”遂良對曰:“雕琢害農(nóng)事,纂組傷女工。首創(chuàng)奢淫,危亡之漸。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fù)諫!碧谝詾槿。

      遂良前后諫奏及陳便宜書數(shù)十上,多見采納。六年,高宗將廢皇后王氏,立昭儀武氏為皇后,召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勐,尚書左仆射于志寧及遂良以籌其事。將入,遂良謂無忌等曰:“上意欲廢中宮,必議其事,遂良今欲陳諫,眾意如何?”無忌曰:“明公必須極言,無忌請繼焉。”及入,高宗難于發(fā)言,再三顧謂無忌曰:“莫大之罪,絕嗣為甚;屎鬅o胤息,昭儀有子,今欲立為皇后,公等以為何如?”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無愆婦德。先帝不豫,執(zhí)陛下手以語臣曰:‘我好兒好婦,今將付卿。’陛下親承德音,言猶在耳。皇后自此未聞有愆,恐不可廢。臣今不敢曲從,上違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審。愚臣上忤圣顏,罪合萬死,但愿不負(fù)先朝厚恩,何顧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還陛下此笏。”乃解巾叩頭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長孫無忌曰:“遂良受先朝顧命,有罪不加刑!币钊,帝謂李勐曰:“冊立武昭儀之事,遂良固執(zhí)不從。遂良既是受顧命大臣,事若不可,當(dāng)且止也。”勣對曰:“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外人!钡勰肆⒄褍x為皇后,左遷遂良潭州都督。顯慶二年,轉(zhuǎn)桂州都督。未幾,又貶為愛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節(jié)選自《舊唐書》)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褚)遂良博涉文史,尤隸書——工:擅長

      B.所以諍臣必諫其——漸:漸漸

      C.皇后自此未聞有——愆:過失

      D.不問外人——合:應(yīng)該

      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食器之間,苦諫何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首創(chuàng)奢淫,危亡之漸/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召尚書左仆射于志寧及遂良以籌其事/作《師說》以貽之

      D.帝乃立昭儀為皇后/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褚遂良“盡職盡責(zé)”的一組是( )

     、龠w諫議大夫,兼知起居事

     、诔悸毊(dāng)載筆,君舉必記

      ③所以諍臣必諫其漸

     、芩炝记昂笾G奏及陳便宜書數(shù)十上

      ⑤我好兒好婦,今將付卿

     、藁屎笞源宋绰動许,恐不可廢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褚遂良擔(dān)任諫議大夫,兼管皇帝起居事務(wù)。太宗想看他記載的內(nèi)容,他說無此先例,并告訴太宗,他一定會堅守職分,秉筆直書。

      B.太宗問褚遂良,為什么當(dāng)年有那么多人苦諫舜帝制造漆器和禹帝雕飾俎器,褚遂良認(rèn)為那是他們過分地講究,開奢侈浪費之風(fēng),是危險的開始。諍臣必須在剛開始露出奢侈的苗頭時進(jìn)諫,一旦奢侈成風(fēng),再進(jìn)諫就難了。

      C.高宗以皇后王氏無子,昭儀武氏有子為由,想廢除皇后王氏,立昭儀武氏為皇后。褚遂良則認(rèn)為,皇后王氏出自名門,又沒有違背婦德,況且先帝臨終托付,因此他堅決反對廢后,并把上朝用的手板還給皇帝。

      D.褚遂良博覽群書,擅長隸書,并被父輩的朋友看重,很快升遷為諫議大夫,他前后進(jìn)諫數(shù)十次,多被采納。晚年,因得罪太宗而一貶再貶。

      5.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

      (1)卿知起居,記錄何事,大抵人君得觀之否?

     。2)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dāng)載筆,君舉必記。

      (3)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fù)諫。

      參考答案

      1.B

      2.C

      3.A

      4.D

      5.(1)你負(fù)責(zé)記載皇帝起居事務(wù),記錄了一些什么事情,大概我作為皇帝能看嗎?

      (2)堅守原則不如堅守職分,我的職責(zé)是秉筆直書,陛下的一舉一動我都會記下來。

     。3)喜好漆器不斷,發(fā)展下去一定會用金子來做器具;喜好金器不斷,發(fā)展下去一定會用玉來做器具。因此諍臣必須在剛開始露出奢侈的苗頭時進(jìn)諫,一旦奢侈成風(fēng),再進(jìn)諫就難了。

      二:

      1.對下列句子中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隸書 工:擅長。

      B.所以諍臣必諫其漸 漸:漸漸。

      C.皇后自此未聞有愆 愆:過失。

      D.不合問外人 合:應(yīng)該。

      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褚遂良“盡職盡責(zé)”的一組是( )

     、龠w諫議大夫,兼知起居事

      ②臣職當(dāng)載筆,君舉必記

     、鬯哉姵急刂G其漸

     、芩炝记昂笾G奏及陳便宜書數(shù)十上

     、菸液脙汉脣D,今將付卿

     、藁屎笞源宋绰動许,恐不可廢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遂良擔(dān)任諫議大夫,兼管皇帝起居事務(wù)。太宗想看他記載的內(nèi)容,他說無此先例,并告訴太宗,他一定會堅守職分,秉筆直書。

      B.太宗問褚遂良,為什么當(dāng)年有那么多人苦諫舜帝制造漆器和禹帝雕飾俎器,褚遂良認(rèn)為那是他們過分地講究,開奢侈浪費之風(fēng),是危險的開始。諍臣必須在剛開始露出奢侈的苗頭時進(jìn)諫,一旦奢侈成風(fēng),再進(jìn)諫就難了。

      C.高宗以皇后王氏無子,昭儀武氏有子為由,想廢除皇后王氏,立昭儀武氏為皇后。褚遂良則認(rèn)為,皇后王氏出自名門,又沒有違背婦德,況且先帝臨終托付,因此他堅決反對廢后,并把上朝用的手板還給皇帝。

      D.褚遂良博覽群書,擅長隸書,并被父輩的朋友看重,很快升遷為諫議大夫,他前后進(jìn)諫數(shù)十次,多被采納。晚年,因得罪太宗而一貶再貶。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設(shè)令遂良不記,天下亦記之矣!碧谝詾槿

     。2)遂良既是受顧命大臣,事若不可,當(dāng)且止也。

      參考答案

      1.B2.C3.D

      4.(1)“即使褚遂良不記,天下百姓也會記下來的。”太宗認(rèn)為這話說得對。

     。2)褚遂良是受到先帝臨終重托的大臣,這個事情如果不行,應(yīng)當(dāng)暫且停下來。

      參考譯文

      褚遂良博覽文史書籍,特別擅長隸書,他父親的朋友歐陽詢很看重他。升遷為諫議大夫,并負(fù)責(zé)記載皇帝起居的事務(wù)。太宗曾經(jīng)問他說:“你負(fù)責(zé)記載皇帝起居事務(wù),記錄了一些什么事情,大概我作為皇帝能看嗎?” 褚遂良回答說:“現(xiàn)在負(fù)責(zé)記載皇帝起居事務(wù)的官員,相當(dāng)于古代的左史右史官員,專門記載皇帝的言行舉止,并且要把不太光彩的記錄下來,以此作為借鑒,希望皇帝不做不合禮節(jié)的事情。我沒有聽說過皇帝親自閱讀起居錄的事情! 太宗說:“我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你一定會記下來嗎?” 褚遂良說:“堅守原則不如堅守職分,我的職責(zé)是秉筆直書,陛下的一舉一動我都會記下來! 黃門侍郎劉洎說:“即使褚遂良不記,天下百姓也會記下來的.。” 太宗認(rèn)為這話說得對。十七年,太宗問褚遂良說:“舜帝制造了漆器,禹帝雕飾俎器,當(dāng)時諫諍舜、禹的有十多人。食器之類的事情,為什么要如此苦諫呢?” 褚遂良回答說:“雕琢妨害了農(nóng)事,過分的彩繡耽誤了女工。帶頭奢侈浪費,是危險滅亡的開始。喜好漆器不斷,發(fā)展下去一定會用金子來做器具;喜好金器不斷,發(fā)展下去一定會用玉來做器具。因此諍臣必須在剛開始露出奢侈的苗頭時進(jìn)諫,一旦奢侈成風(fēng),再進(jìn)諫就難了。” 太宗認(rèn)為這話說得對。

      褚遂良先后進(jìn)諫的以及陳述對國家有好處的奏章數(shù)十次上奏,多被采納。六年,高宗想要廢除皇后王氏,立昭儀武氏為皇后,召來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尚書左仆射于志寧和褚遂良等人來籌劃這件事情。將入見皇帝的時候,褚遂良對無忌等人說:“皇帝想廢除皇后王氏,今天一定會商議此事,我想進(jìn)諫,各位的心意如何?”無忌說:“明公必須盡情地說,我會緊跟其后!钡鹊饺胍娀实郏咦陔y于開口,多次看著無忌說:“天大的罪,沒有后人是最厲害的;屎笸跏蠜]子,昭儀武氏有子,現(xiàn)在我想立昭儀為皇后,你們認(rèn)為何如?”遂良說:“皇后王氏出自名家,先朝皇帝所娶,侍奉先帝,沒有違背婦德。先帝臨終時,握著陛下您的手對我說:‘我的好兒子好兒后,現(xiàn)在就托付給你了!菹掠H聞先帝的臨終遺言,其言好像還在耳邊;屎蟠撕鬀]有聽到什么過錯,恐怕不能廢除。我現(xiàn)在不能曲從,(如果這樣的話),對上違背先帝之命,只希望陛下再三思考。愚臣違抗圣旨,罪該萬死,只想不負(fù)先朝厚恩,哪里顧得上性命?”遂良把上朝用的手板丟在殿前,說:“我把這個手板還給您!庇谑墙忾_頭巾叩頭流血;实鄞笈铝畎阉鋈。長孫無忌說:“褚遂良受到先帝臨終重托,雖然有罪但不能施刑!钡诙欤实蹖顒拚f:“冊立武昭儀的事情,褚遂良固執(zhí)不從。褚遂良是受到先帝臨終重托的大臣,這個事情如果不行,應(yīng)當(dāng)暫且停下來!崩顒藁卮鹫f:“這是陛下的家事,不應(yīng)當(dāng)問外人!钡塾谑莾粤⒄褍x為皇后,把褚遂良降職為潭州都督。顯慶二年,轉(zhuǎn)為桂州都督。不久,又貶為愛州刺史。第二年,死于任上,享年六十三歲。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4

      張延賞,中書令嘉貞子。大歷二年,拜河南尹,充諸道營田副使。延賞勤身率下,政尚簡約,疏導(dǎo)河渠,修筑宮廟,流庸歸附,邦畿復(fù)完。

      是歲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賞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適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廬,已其逋債,百姓遂安。以故,歲兇而無怨者。

      數(shù)年,改檢校兵部尚書、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觀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馬使張朏以兵入成都為亂,延賞奔漢州,將戍將討之。是月,斬朏及同惡者。先是兵革屢擾,自天寶末楊國忠用事南蠻,三蜀疲弊。其后崔寧復(fù)侈靡,故蜀土殘弊。延賞薄賦約事,動遵法度,僅至庶富焉。建中末,駕在梁州,倚劍南蜀川根本。

      貞元元年,以宰相劉從一有疾,詔征延賞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賞與李晟不協(xié),晟表論延賞過惡,改授左仆射。初,大歷末,吐蕃寇劍南,晟領(lǐng)神策軍戍之,旋師,以成都官妓高氏歸。延賞聞而大怒,即使將吏令追還焉。晟頗銜之,形于詞色。

      三年正月,會浙西觀察使韓滉來朝,滉嘗有德于晟,因會宴說晟使釋憾,遂同飲極歡,請晟表薦延賞為相,晟然之,于是復(fù)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延賞當(dāng)國用事,晟請一子聘其女,延賞拒而不許。晟謂人曰:“武人性快,若釋舊惡于杯酒之間,終歡可解。文士難犯,雖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內(nèi)。今不許婚,釁未忘也!”無幾,延賞果謀罷晟兵權(quán),時議非之。

      貞元三年七月薨,年六十一,贈太保,賻禮加等,謚曰成肅。史臣曰:延賞博涉經(jīng)史,達(dá)于政事,然以私害公,罷李晟兵柄,非守正中立者也。

      (選自《舊唐書》)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政尚簡約 尚:崇尚

      B.又何限于彼也 限:限制

      C.晟頗銜之 銜:懷恨

      D.因會宴說晟使釋憾憾:遺憾

      5.表現(xiàn)張延賞達(dá)于政事的一組是

     、倭饔箽w附,邦畿復(fù)完 ②歲兇而無怨者 ③斬朏及同惡者

     、苎淤p薄賦約事 ⑤領(lǐng)神策軍戍之 ⑥延賞果謀罷晟兵權(quán)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延賞關(guān)心百姓,堪為能吏。他在河南尹、各道營田副使任上,同情流離失所的百姓,為百姓著想,因此百姓安定,很多逃難的百姓歸附到他的治下。

      B.張延賞能于治亂,文武兼?zhèn),在成都任上,面對張朏的兵亂,他奔赴漢州,率部討伐。張朏及同黨被斬殺后,合理安排善后事宜,蜀地成為皇帝的依靠。

      C.張延賞與李晟關(guān)系不睦。李晟表奏張延賞的過失使張延賞被降職,導(dǎo)致二人關(guān)系緊張。而李晟攜官妓回師、張延賞派人追回的事使二人矛盾升級,勢同水火。

      D.張延賞心胸不夠?qū)拸V。李晟在韓滉勸說下真心與張延賞和解,而張延賞卻沒能展現(xiàn)一任宰相的胸懷度量,甚至謀奪了李晟的兵權(quán),被時人和史家視為不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廬,已其逋債,百姓遂安。(5分)

     。2)文士難犯,雖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內(nèi)。今不許婚,釁未忘也。5分)

      D(憾,怨恨)

      5.B(③是寫張延賞武功方面的成就。⑤是李晟事。⑥表現(xiàn)張延賞無度量。)

      6.C(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顛倒。李晟攜官妓回師引發(fā)的沖突是二人不睦的起因,后來李晟對張延賞的不滿表奏使二人勢同水火。)

      7.(1)(張延賞)就(讓人)準(zhǔn)備了船只送他們回去,并讓官吏為他們修葺房屋,停止追收他們欠下的債務(wù),百姓們就安定了。(“具”“俾”“已”“逋債”各1分,句意1分)

      (2)文人難以觸犯,雖然(或“即使”)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卻在內(nèi)心積蓄著怒火,F(xiàn)在不答應(yīng)婚事,是還沒有忘記嫌隙(仇隙)啊。(“犯”1分,介賓后置“修睦于外”“蓄怒于內(nèi)”各1分,賓語前置“釁未忘也”1分,句意1分)

      譯文:

      張延賞是中書令張嘉貞的兒子。大歷二年,被任命為河南尹,充任各道的營田副使。張延賞為官勤懇,是下級的表率,為政崇尚簡明,疏通河渠,修筑宮廟,于是流民多來歸附,轄地又逐漸恢復(fù)完整。

      這一年天旱歉收,百姓有逃荒到其他地方去的,有的官吏就把他們抓起來。張延賞說:“食物,是人所依賴生存的東西,到那里去可以生存,能夠使我們的百姓存活,又為什么要限制他們到那里去呢?”(張延賞)就(讓人)準(zhǔn)備了船只送他們回去,并讓官吏為他們修葺房屋,停止追收他們欠下的債務(wù),百姓們就安定了。因此,雖然年成不好卻沒有抱怨的百姓。

      幾年后,改任檢校兵部尚書、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觀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馬使張朏(fěi)率兵攻入成都作亂,張延賞奔赴漢州,督率戍守的將領(lǐng)討伐張朏。這個月里,斬殺張朏和跟他一起為惡的黨羽。在這之前,兵亂多次侵?jǐn)_蜀地百姓,自從天寶末年楊國忠在南方蠻地主政以來,三蜀地方疲弱破敗。此后崔寧又奢侈靡亂,所以蜀地更加殘敗困乏。張延賞減收稅賦,簡明政事,行事遵守法度,蜀地幾近繁華富庶了。建中末年,圣駕在梁州,把劍南蜀地當(dāng)作國家可以依仗的根本。

      貞元元年,因為宰相劉從一得了病,朝廷征召張延賞擔(dān)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延賞和李晟(shèng)關(guān)系不好,李晟就向朝廷上表述說張延賞的過失和錯誤,朝廷改授張延賞為左仆射。當(dāng)初,大歷末年,吐蕃人入侵劍南,李晟帶領(lǐng)神策軍戍守蜀地,回師的時候,帶著成都官妓高氏回去。張延賞聽到后很生氣,立即派遣軍官,讓他們把高氏追了回去。李晟因此非常恨他,憤怒之情表現(xiàn)在語言和神色上。

      貞元三年正月,正趕上浙西觀察使韓滉(huàng)入朝,韓滉曾經(jīng)對李晟有恩德,于是趁相聚宴飲的機會勸說李晟,讓他消除怨恨,于是李晟跟張延賞一起飲宴,極其歡愉,韓滉請李晟上表推薦張延賞做宰相,李晟同意了這件事,于是朝廷重新加封張延賞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到張延賞執(zhí)掌國事之后,李晟請求讓自己的一個兒子娶張延賞的女兒,張延賞拒絕了。李晟對人說:“我們武人性情爽快,如果說在酒宴上消除舊怨,歡宴結(jié)束就可以消解。文人難以觸犯,雖然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卻在內(nèi)心積蓄著怒火,F(xiàn)在不答應(yīng)婚事,是還沒有忘記嫌隙(仇隙)啊!睍r間不久,張延賞果然謀劃罷免了李晟的兵權(quán),當(dāng)時的議論認(rèn)為張延賞做的不對。

      貞元三年七月死去,時年六十一歲,被追贈太保,喪儀加等賞賜,賜謚號成肅。史官說:張延賞廣博地涉獵經(jīng)史,政事上練達(dá)通曉,但是因為私情而損害公事,罷免了李晟的兵權(quán),不是恪守正道、立身中正的人啊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5

      王丘,光祿卿同皎從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舉擢第,時類皆以誦經(jīng)為課,丘獨以屬文見擢,由是知名。弱冠,又應(yīng)制舉,拜奉禮郎。丘神氣清古,而志行修潔,尤善詞賦,族人左庶子方慶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稱薦之。長安中,自偃師主簿擢第,拜監(jiān)察御史。

      開元初,累遷考功員外郎。先是,考功舉人,請托大行,取士頗濫,每年至數(shù)百人,丘一切核其實材,登科者僅滿百人。議者以為自則天已后凡數(shù)十年,無如丘者,其后席豫、嚴(yán)挺之為其次焉。三遷紫微舍人,以知制誥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轉(zhuǎn)吏部侍郎。典選累年,甚稱平允。擢用山陰尉孫逖、桃林尉張鏡微、湖城尉張晉明、進(jìn)士王泠然,皆稱一時之秀。俄換尚書左丞。

      十一年,拜黃門侍郎。其年,山東旱儉,朝議選朝臣為刺史以撫貧民,制曰:昔咎繇與禹言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存邦本,光于帝載,乾乾夕惕,無忘一日。而長吏或不稱,蒼生或未寧,深思循良,以矯過弊,仍重諸侯之選,故自朝廷始之。于是以丘為懷州刺史,又以中書侍郎崔沔等數(shù)人皆為山東諸州刺史。至任,皆無可稱,唯丘在職清嚴(yán),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選事入為尚書左丞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

      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書令蕭嵩與丘有舊,將薦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辭,且盛推尚書右丞韓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薦丘代崔琳為御史大夫。丘既訥于言詞,敷奏多不稱旨。俄轉(zhuǎn)太子賓客,襲父爵宿預(yù)男,尋以疾拜禮部尚書,仍聽致仕。

      丘雖歷要職,固守清儉,未嘗受人饋遺,第宅輿馬,稱為敝陋。致仕之后,藥餌殆將不給。上聞而嘉嘆,下制曰:王丘夙負(fù)良材,累升茂秩,比緣疾疹,假以優(yōu)閑。聞其家道屢空,醫(yī)藥靡給,久此從宦,遂無余資。持操若斯,古人何遠(yuǎn)!且優(yōu)賢之義,方冊所先,周急之宜,沮勸攸在。其俸祿一事已上,并宜全給,式表殊常之澤,用旌貞白之吏。天寶二年卒,贈荊州大都督。

      (《舊唐書》)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俄/又分知吏部選事/入為尚書左丞/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

      B.俄又分知吏部選事/入為尚書左丞/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

      C.俄/又分知吏部選事/入為尚書左丞/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

      D.俄又分知吏部選事/入為尚書左丞/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

      2.下列對文中畫虛線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弱冠: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行冠禮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該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jì),也可用于女子。

      B.登科:科舉時代應(yīng)考人被錄取,也說登第。登科源于科舉制度,當(dāng)時的科舉考試過后,通過發(fā)科榜,即黃榜,來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錄用。

      C.吏部:中國古代官署之一。隋、唐、五代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diào)動等事務(wù),長官稱為吏部尚書,置吏部侍郎二人。

      D.致仕:舊時指交還官職,即辭官。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蓋指官員辭職歸家。源于周代,漢以后形成制度。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丘自幼聰穎,尤善為文,很年輕便擔(dān)任了奉禮郎,又由于神氣純樸,志行高潔,擅長辭賦,深得方慶和魏元忠賞識。

      B.山東大旱,王丘自告奮勇出任懷洲刺史,與其他被任命為州刺史的人相比,他治理清明嚴(yán)格,百姓官吏都敬畏他。

      C.中書令蕭嵩推薦王丘接任裴光庭,但他堅決予以拒絕并極力推薦韓休,后來,韓休又推薦他當(dāng)了御史大夫。

      D.因為生病,王丘請求退休,并得到允許。但他離職后,生活困窘,以致生病后藥物難以為繼,皇帝下召給與補償。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議者以為自則天已后凡數(shù)十年,無如丘者,其后席豫、嚴(yán)挺之為其次焉。(5分)

     。2)下制曰:王丘夙負(fù)良材,累升茂秩,比緣疾疹,假以優(yōu)閑。(5分)

      參考答案

      1.A

      2.A 弱冠不可以指女子

      3.B 王丘不是自告奮勇

      4.(1)評議的人認(rèn)為,從武則天以后共幾十年,沒有能比得上王丘的,在他之后的席豫、嚴(yán)挺之也比不上他。(采分點:凡、無如、為其次)

      (2)皇帝下令說:王丘一向富有才華,多次升遷擔(dān)任了重要的官職,近來由于生病,才準(zhǔn)許他辭官過安閑的生活。(采分點:夙、比、優(yōu)閑)

      譯文

      王丘,是光祿卿王同皎的堂兄的兒子。父親王同日至,左庶子。王丘十一歲時,應(yīng)童子科考試登第,當(dāng)時所有的童子都是以背經(jīng)文應(yīng)試,只有王丘獨以文章考中,因此知名。他二十歲時,又應(yīng)試中舉,拜奉禮郎。王丘神氣清古,而且志行修潔,特別善于詞賦。族人左庶子王方慶和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稱揚推薦他。長安年中,他由偃師主簿提拔,拜監(jiān)察御史。

      開元初年(713),調(diào)任考功員外郎。原先,考功舉人,開后門拉關(guān)系盛行,取士很濫,每年達(dá)數(shù)百人之多。王丘一一復(fù)核材料,登科的僅只有一百人。人們議論,認(rèn)為從武則天以后數(shù)十年,沒有誰能趕得上王丘的,其后席豫、嚴(yán)挺之再其次。王丘三任紫微舍人,以主管制誥的勤謹(jǐn),加朝散大夫之職,又調(diào)任吏部侍郎。選拔人才多年,都很公平恰當(dāng),他提拔任用了山陰縣尉孫逖、桃林縣尉張鏡微、湖城縣尉張晉明、進(jìn)士王泠然,都被世人稱為一時之秀。不久換職尚書左丞。

      開元十一年(723),王丘任黃門侍郎,那一年,山東大旱歉收,朝廷從朝臣中選刺史去安撫貧民,下旨道:古代咎繇對大禹說:在知人,在安人。這都是說心上想著國家的`根本,光大帝業(yè),小心謹(jǐn)慎,無一日遺忘。但是長吏中有不稱職的,百姓中有不能安生的,朕深思依循良好的政治,來矯正過失,依舊要很重視諸侯的選拔。這樣就派王丘為懷州刺史,又派中書侍郎崔沔等數(shù)人都去任山東諸州的刺史。到任,皆沒有什么可稱道的,只有王丘在職清嚴(yán),官民又敬又畏。不久,又分管吏部選拔人才的工作,入臺閣任尚書左丞。父喪去職,期滿,拜右散騎常侍,仍管天子的詔書等制誥之事。

      開元二十一年(733),侍中裴光庭病卒,中書令肖嵩與王丘有老交情,將推薦王丘任宰相,王丘得知堅決辭謝,并且極力推薦尚書右丞韓休,肖嵩也固請上奏,到韓休做了宰相,便推薦王丘代崔琳任御史大夫。王丘因不善言辭,奏對多不稱皇上的心意。不久調(diào)任太子賓客,襲父爵為宿預(yù)男。不久帶病拜任禮部尚書,后告老還鄉(xiāng)。

      王丘雖然歷任要職,但卻固守清廉,從不受人饋送,住宅車馬,均是很敝陋的。辭官歸田以后,病了連吃藥的錢都有困難;噬下勚潎@,下書道:王丘一向富有才華,累升要位,由于多病,借此辭官在家。聞其家道屢空,醫(yī)藥不給,長期做官,竟無余資。持操如此,離古圣人何遠(yuǎn)!王丘俸祿,應(yīng)當(dāng)全給,以此來表示殊常的待遇,用來表彰廉潔之吏。天寶二年(743)去世,追贈荊州大都督。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6

      馮立,同州馮翊人也。有武藝,略涉書記,隱太子建成引為翊衛(wèi)車騎將軍,托以心膂①。建成被誅,其左右多逃散,立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于是率兵犯玄武門,苦戰(zhàn)久之,殺屯營將軍敬君弘。謂其徒曰:“微以報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來請罪。太宗數(shù)之曰:“汝在東宮,潛為間構(gòu)②,阻我骨肉,汝罪一也。昨日復(fù)出兵來戰(zhàn),殺傷我將士,汝罪二也。何以逃死!”對曰:“出身事主期之效命當(dāng)職之日無所顧憚”因伏地歔欷,悲不自勝。太宗慰勉之。立歸,謂所親曰:“逢莫大之恩,幸而獲濟(jì),終當(dāng)以死奉答!

      甚眾未幾,突厥至便橋。立率數(shù)百騎與虜戰(zhàn)于咸陽,殺獲甚眾。太宗聞而嘉嘆,拜廣州都督。前后作牧者,多以黷貨③為蠻夷所患,由是數(shù)怨叛。立到,不營產(chǎn)業(yè),衣食取給而已。嘗至貪泉,嘆曰:“此吳隱之所酌泉也。飲一杯水,何足道哉!吾當(dāng)汲而為食,豈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乎!”遂畢飲而去。在職數(shù)年,甚有惠政,卒于官。(《舊唐書忠義傳》)

      【注釋】①膂lǚ脊梁,心膂,都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潛為間構(gòu):挑撥離間 ③黷貨:貪圖錢財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1)謂其徒曰 ( ) (2)微以報太子矣 ( )

      (3)遂解兵遁于野( ) (4)由是數(shù)怨叛 ( )

      小題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斷3處)(3分)

      出身事主期之效命當(dāng)職之日無所顧憚

      小題3:翻譯句子(3分)

      吾當(dāng)汲而為食,豈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乎!

      小題4:請結(jié)合文中材料,用自己的話概括馮立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1)對……說,告訴(2)稍稍(3)武器,兵器(4)屢次(各1分)

      小題1:斷句(3分):出身事主/期之效命/當(dāng)值之日/無所顧憚(每處1分)

      小題1:(3分)我要取水(用它)來做飯吃,怎能只是一杯,就能改變我的品性!

      小題1:馮立是一個 “知恩圖報”和“為官清廉”的人,“知恩圖報”從“太子被殺之后,太子左右的侍從都逃跑離散了,只有馮立率領(lǐng)士兵進(jìn)行反擊”,和“一心一意為太宗效勞”可以看出;“為官清廉”從“不營產(chǎn)業(yè),衣食取給而已”和“經(jīng)過貪泉,發(fā)表一番感慨,并大飲一頓才離去”可看出。(概括2分,結(jié)合材料2分)

      小題1:學(xué)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yǎng)課內(nèi)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dá)到學(xué)以致用的'目的。

      小題1:學(xué)生應(yīng)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xué)會根據(jù)句子的含義劃分節(jié)奏。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guān)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diào)整。

      小題1:學(xué)生通過感知文本內(nèi)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7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薛嵩,絳州萬泉人。祖仁貴,高宗朝名將,封平陽郡公。父楚玉,為范陽、平盧節(jié)度使。嵩少以門蔭,落拓不事家產(chǎn),有膂力,善騎射,不知書。自天下兵起,委質(zhì)逆徒。廣德元年,東都平,時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遣仆固懷恩東收河朔。嵩為賊守相州,聞賊朝義兵潰,王師至,嵩惶惑迎拜于懷恩馬前,懷恩釋之,令守舊職。時懷恩二心已萌。懷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張忠志、李懷仙分理河北道;詔遂以嵩為相州刺史,充相、衛(wèi)、洺、邢等州節(jié)度觀察使,承嗣鎮(zhèn)魏州,忠志鎮(zhèn)恒州,懷仙鎮(zhèn)幽州,各據(jù)數(shù)州之地。時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職,數(shù)年間,管內(nèi)粗理,累遷檢校右仆射。大歷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嵩卒,軍吏欲用河北故事,脅平知留后務(wù),平偽許之,讓于叔父崿,一夕以喪歸。及免喪,累授右衛(wèi)將軍,在南衙凡三十年。宰相杜黃裳深器之,薦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理有能名。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龍武大將軍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鄭滑節(jié)度觀察等使,累有戰(zhàn)功;莩俏骶帱S河二里,每歲常為水患。平詢訪得古河道,接衛(wèi)州黎陽縣界。平率魏博節(jié)度使田弘正同上聞,開古河南北長十四里,決舊河以分水勢,滑人遂無水患。居鎮(zhèn)六年,入為左金吾大將軍。未幾,復(fù)為鄭滑節(jié)度觀察使。

      長慶元年,幽鎮(zhèn)叛,杜叔良統(tǒng)橫海全軍討伐不勝,王庭湊圍牛元翼于深州。棣州為賊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師援棣州,平即遣將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居數(shù)月,刺史王稷饋給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潰而歸。仍推突將馬狼兒為帥,行及青城鎮(zhèn),劫鎮(zhèn)將李自勸,并其眾;次至博昌鎮(zhèn),復(fù)劫其鎮(zhèn)兵,共得七千余人,徑逼青州城。城中兵士不敵,平悉府庫并家財募二千精卒,逆擊之,仍先以騎兵掩其家屬輜重,賊眾惶惑反顧,因大敗。狼兒與其同惡十?dāng)?shù)輩脫身竄匿,余黨降,稍后者斬于鞠場。明日,狼兒亦就擒戮,脅從者放歸田里。詔加右仆射,進(jìn)封魏國公,由是遠(yuǎn)近畏伏平之威略。

      在鎮(zhèn)六周歲,兵甲完利,井賦均一。至是入覲,百姓遮道乞留,數(shù)日乃得出。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居一年卒,冊贈太傅。

      節(jié)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七十四》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質(zhì)逆徒 委:順從,歸附

      B.時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 安:安排

      C.嵩少以門蔭,落拓不事家產(chǎn) 落拓:豪放,放蕩不羈

      D. 兵甲完利,井賦均一 完:堅固

      2.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薛嵩與薛平父子二人功績的.一組是( )(3分)

     、僭紫喽劈S裳深器之,薦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卺愿卸鞣盥,數(shù)年間,管內(nèi)粗理,累遷檢校右仆射

      ③自左龍武大將軍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鄭滑節(jié)度觀察等使,累有戰(zhàn)功

     、苤潦侨胗P,百姓遮道乞留,數(shù)日乃得出

     、萜较じ畮觳⒓邑斈级Ь,逆擊之

      ⑥開古河南北長十四里,決舊河以分水勢,滑人遂無水患

      A.①③④ B.①⑤⑥ C .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薛嵩原本替賊兵把守相州,賊兵敗后,王師到來,薛嵩就到懷恩馬前迎接叩拜,懷恩放了他,并讓他做了相州刺史。

      B.宰相杜黃裳很器重薛平,推薦他做汝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治理得好,在當(dāng)時很有名聲。在淮西戰(zhàn)事中,又屢有戰(zhàn)功。

      C.薛平在滑州時,率領(lǐng)魏博節(jié)度使田弘正開鑿古河南北總長十四里,挖開舊河來分流水勢,滑州百姓于是沒有水患了。

      D.青州城兵士不敵亂軍時,薛平拿出府庫和家里的全部錢財招募二千精銳的士兵,迎擊對方,叛賊士兵惶惑反顧,于是大敗。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軍吏欲用河北故事,脅平知留后務(wù),平偽許之,讓于叔父崿,一夕以喪歸。(2分)

      (2)棣州為賊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師援棣州,平即遣將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2分)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馬璘,扶風(fēng)人也。祖正會,右威衛(wèi)將軍。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參軍。璘少孤,落拓不事生業(yè)。年二十余,讀《馬援傳》至“大丈夫當(dāng)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而歸”,慨然嘆曰:“豈使吾祖勛業(yè)墜于地乎!”開元末,杖劍從戎,自效于安西。以前后奇功,累遷至左金吾衛(wèi)將軍同正。

      至德初,王室多難,璘統(tǒng)甲士三千,自二庭赴于鳳翔。肅宗奇之,委以東討。 寇陜郊,破賊河陽,皆立殊效。嘗從李光弼攻賊洛陽,史朝義自領(lǐng)精卒,拒王師于北邙,營壘如山,旌甲耀日。諸將愕眙不敢動璘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shù)四賊因披靡潰去。副元帥李光弼壯之,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見以少擊眾,有雄捷如馬將軍者!边w試太常卿。

      明年,蕃賊寇邊,詔璘赴援河西。廣德初,仆固懷恩不順,誘吐蕃入寇,代宗避狄陜州。璘即日自河右轉(zhuǎn)斗戎虜間,至于鳳翔。時蕃軍云合,鳳翔節(jié)度使孫志直方閉城自守;璘乃持滿外向,突入懸門,不解甲,背城出戰(zhàn),吐蕃奔潰。璘以勁騎追擊,俘斬數(shù)千計,血流于野,由是雄名益振。代宗還宮,召見慰勞之,授兼御史中丞。

      永泰初,拜四鎮(zhèn)行營節(jié)度,兼南道和蕃使,委之禁旅,俾清殘寇。俄遷四鎮(zhèn)、北庭行營節(jié)度及邠寧節(jié)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檢校工部尚書。以犬戎浸驕,歲犯郊境,涇州最鄰戎虜,乃詔璘移鎮(zhèn)涇州,兼權(quán)知鳳翔隴右節(jié)度副使。復(fù)以鄭、滑二州隸之。璘詞氣慷慨,以破虜為己任。既至涇州,分建營堡,繕完戰(zhàn)守之具,頻破吐蕃。以其生口俘馘來獻(xiàn),前后破吐蕃約三萬余眾。在涇州令寬而肅,人皆樂為之用。鎮(zhèn)守凡八年,雖無拓境之功,而城堡獲全,虜不敢犯。加檢校右仆射。上甚重之,遷檢校左仆射知省事,詔宰臣百僚于尚書省送上,進(jìn)封扶風(fēng)郡王。

      璘雖生于士族,少無學(xué)術(shù),忠而能勇,武干絕倫,艱難之中,頗立忠節(jié),中興之猛將也。年五十六,大歷十二年卒,德宗悼之,廢朝,贈司徒。(選自《舊唐書·馬璘傳》,有刪改)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殄寇陜郊,破賊河陽 殄:消滅

      B.明年,蕃賊寇邊; 寇:盜匪,侵犯者

      C.委之禁旅,俾清殘寇 俾:使

      D.在涇州令寬而肅,人皆樂為之用 用:出力,效命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馬革裹尸而歸 吾嘗終日而思矣

      B.副元帥李光弼壯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璘乃持滿外向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以犬戎浸驕……乃詔璘移鎮(zhèn)涇州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諸將愕眙/不敢動璘/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shù)/四賊因披靡/潰去

      B.諸將愕眙/不敢動璘/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shù)/四賊因披靡潰去

      C.諸將愕眙/不敢動/璘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shù)四/賊因披靡潰去

      D.諸將愕眙/不敢動/璘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shù)四/賊因披靡潰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璘幼年喪父,放浪不羈,整天無所事事。二十多歲時,《馬援傳》中的一句話激發(fā)了他的`上進(jìn)心,

      使他終成一代名將。

      B.吐蕃軍隊屢次進(jìn)犯邊境,在洛陽之戰(zhàn)中,敵軍氣勢很盛,馬璘毫不畏懼,率部奮勇作戰(zhàn),以少勝多,受到副元帥李光弼的盛贊。

      C.仆固懷恩反叛,引誘吐蕃軍入侵,代宗出逃到陜州避難。馬璘率軍救難,擊潰了圍攻鳳翔的吐蕃軍,展現(xiàn)出非凡的膽識。

      D.馬璘雖“少無學(xué)術(shù)”,但勇敢忠誠,軍事才能卓越,是中興猛將。他去世的時候,朝廷給以很高規(guī)格的哀悼,并追贈他為司徒。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璘以勁騎追擊,俘斬數(shù)千計,血流于野,由是雄名益振。(3分)

      (2)既至涇州,分建營堡,繕完戰(zhàn)守之具,頻破吐蕃。(3分)

      (3)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4分)

      答案:

      9.B(寇:進(jìn)犯,侵犯)

      10.A(A連詞,表修飾。B代詞,他/助詞,不譯。C副詞,就/副詞,竟然。D連詞,因為/介詞,因)

      11.C(正確標(biāo)點為:諸將愕眙,不敢動。璘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shù)四,賊因披靡潰去。)

      12.B(洛陽之戰(zhàn)并非發(fā)生在吐蕃軍隊進(jìn)犯時期)13.(1)馬璘率領(lǐng)精銳騎兵追擊,俘獲斬殺的吐蕃軍數(shù)以千計,田野上血流成河,從此威武的名聲更加響亮。(“以”“由是”“益振”各1分)

      (2)馬璘到?jīng)苤莺,分頭建立營堡,修理完備作戰(zhàn)守衛(wèi)的器械,多次擊敗吐蕃軍隊。(“既”“繕完”“具”各1分)

     。3)吳地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在這時趁著他厲聲呵罵,就一齊喊叫著追趕他。(“痛心”“焉”“于是”“相逐”各1分)

     。蹍⒖甲g文]

      馬璘,是扶風(fēng)人。他的祖父馬正會,擔(dān)任右威衛(wèi)將軍。他的父親馬晟,擔(dān)任右司御率府兵曹參軍。馬璘幼年喪父,放浪不羈,不從事生產(chǎn)作業(yè)。二十歲的時候,讀《馬援傳》讀到“大丈夫當(dāng)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而歸”的時候,感嘆說:“我怎么可以讓我的祖先的功業(yè)丟棄在地呢!”開元末年,攜帶武器從軍,在安西都護(hù)府效力,因為先后立下大功,多次升遷,做官到左金吾衛(wèi)將軍同正的職位。

      至徳初年,國家多難,馬璘統(tǒng)率士兵三千人,從二庭趕到鳳翔。肅宗認(rèn)為他不同凡響,委托給他向東進(jìn)軍討伐的任務(wù)。在陜郊?xì)灉鐢晨?/p>

      ,在河陽擊敗叛軍,都立下顯赫的功勞。曾經(jīng)跟隨李光弼攻擊洛陽的叛軍,史朝義親自率領(lǐng)精銳士兵,在北邙抗拒朝廷的大軍,營壘如山嶺重疊,旌旗招展,盔甲明亮,映照著日光。諸將都驚訝地看著,不敢出兵。唯獨馬璘率領(lǐng)自己的部下橫持戈矛沖出,多次殺入敵陣,叛軍因此敗退潰逃。副元帥李光弼認(rèn)為他很勇敢,說:“我指揮兵將三十年,沒有見過以少擊多,雄健矯捷如馬將軍的人!闭{(diào)任太常卿。

      第二年,吐蕃進(jìn)犯邊境,皇帝詔令馬璘去救援河西。廣德初年,仆固懷恩反叛,引誘吐蕃軍入侵,代宗出逃到陜州避難。馬璘當(dāng)日從河右和敵軍輾轉(zhuǎn)作戰(zhàn),到達(dá)鳳翔。當(dāng)時吐蕃的軍隊聚集在一起攻擊鳳翔,鳳翔節(jié)度使孫志直方緊閉城門自己堅守;馬璘率眾手持滿弓,直指吐蕃軍隊,突入城中。隨后又身不解甲,背城出戰(zhàn),吐蕃軍隊奔逃潰散。馬璘率領(lǐng)精銳騎兵追擊,俘獲斬殺的吐蕃軍用幾千來計算,田野上血流成河,從此威武的名聲更加讓敵人害怕。代宗回到皇宮后,召見慰勞馬璘,授予他御史中丞的官職。

      永泰初年,馬璘擔(dān)任四鎮(zhèn)行營節(jié)度,兼南道和蕃使,朝廷讓他掌管禁軍,讓他肅清殘余的入侵?jǐn)橙。不久又調(diào)任四鎮(zhèn)、北庭行營節(jié)度及邠寧節(jié)度使、兼任御史大夫,很快又加封檢校工部尚書。因為犬戎逐漸驕橫,每年侵犯邊境,涇州最靠近敵人,朝廷就下詔書調(diào)馬璘鎮(zhèn)守涇州。兼任代理鳳翔隴右節(jié)度副使、涇原節(jié)度、涇州刺史,四鎮(zhèn)、北庭行營節(jié)度使的職權(quán)和以前一樣。馬璘說話言辭慷慨激昂,以殺敵報國為己任。到?jīng)苤莺,立即分頭建立營堡,修理完備作戰(zhàn)守衛(wèi)的器械,經(jīng)常擊敗吐蕃軍隊。把抓獲的俘虜獻(xiàn)到朝廷,前后擊潰吐蕃軍隊三萬多人。馬璘在涇州號令寬厚肅穆,部下都樂于為他效力。他鎮(zhèn)守涇州總共八年,雖然沒有開拓疆域的功勞,但境內(nèi)的城堡得以保全,敵人不敢進(jìn)犯,朝廷加封他做檢校右仆射;实酆芷髦厮,調(diào)職擔(dān)任檢校左仆射知省事,下詔讓大臣百官在尚書省參加他的上任儀式,進(jìn)封他為扶風(fēng)郡王。

      馬璘雖然出生在士族之家,但從小沒有學(xué)習(xí)治國之術(shù),對國家忠誠勇敢,軍事才干超出常人,在國家艱難的時候,很有忠貞的節(jié)操,是中興的猛將。在大歷十二年,五十六歲時去世,德宗哀悼他,停止上朝,贈封他為司徒。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9

     。ǘ9分)

     。ǹ祝┑,高宗時為蘇州長史。曹王明為刺史,不循法度,禎每進(jìn)諫。明曰:“寡人天子之弟,豈失于為王哉!” 禎曰:“恩龍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國命恐今之榮位非大王所保獨不見淮南之事乎?”明不悅,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禎捕而杖殺之。明后果坐法,遷于黔中,謂人曰:“吾愧不用孔長史言,以及于此!”

      (選自《舊唐書·文苑傳》)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循法度(遵照)B.恩寵不可恃(倚仗)

      C.被捕而杖殺之(用杖刑)D.以及于此(比得上)

      1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大王不奉行國命恐今之榮位非大王所保獨不見淮南之事乎

      11.結(jié)合選文,簡要分析孔禎是個怎樣的人。(3分)

      答案:

      (二)9

      93D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解釋。D選項中“及”是“達(dá)到(某種程度)”的意思,不是“比得上”。

      103大王不奉行國命/恐今之榮位非大王所保/獨不見淮南之事乎

      (畫對1處得1分,2處得3分,畫錯1處扣1分,“恐今之榮位”后面斷不扣分)

      【解析】本題考查斷句。首先要通讀文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理清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及事情發(fā)生的邏輯順序,這是斷句的'基礎(chǔ)。其次,依次解釋句子中每個詞語的意思(不會解釋的個別詞語可暫時不解釋),再把詞意串聯(lián)起來,明確大概意思。最后,根據(jù)句意在需要停頓的地方標(biāo)出斷句即可。

      113示例:①敢于直諫: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進(jìn)諫;②執(zhí)法嚴(yán)明:對曹王身邊欺凌百姓的人嚴(yán)懲不貸;③具有遠(yuǎn)見:預(yù)見曹王恃寵而驕的結(jié)局。(每1點1分)

      【解析】本題考查人物形象。以上三點都可從文章前后找到對應(yīng)的事件,作答時要結(jié)合事件來分析。采用人物性格+具體事件的格式答題。要注意語言的簡潔準(zhǔn)確。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 10

      田弘正,本名興.少習(xí)儒書,頗通兵法,善騎射,勇而有禮。當(dāng)季安之世,為衙內(nèi)兵馬使。季安惟務(wù)侈靡,不恤軍務(wù),屢行殺罰;弘正每從容規(guī)諷,軍中甚賴之。季安以人情歸附,乃出為臨清鎮(zhèn)將,欲捃摭其過害之。弘正假以風(fēng)痹請告,灸灼滿身,季安謂其無能為。及季安病篤,其子懷諫幼騃,乃召弘正署其舊職。弘正樂聞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視事之隙,與賓佐講論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來,館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徹毀之,以正廳大侈不居,乃視事于采訪使廳。賓僚參佐,請之于朝。頗好儒書,尤能史書,《左傳》、《國史》,知其大略。自弘正歸國,幽、恒、鄆、蔡有齒寒之懼,屢遣客間說,多方誘阻,而弘正終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討吳元濟(jì),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進(jìn)討,屢戰(zhàn)有功。李師道以弘正效忠,又脅其后,不敢顯助元濟(jì),故絕其掎角之援,王師得致討焉。十五年十月,鎮(zhèn)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為鎮(zhèn)州大都督府長史。弘正以新與鎮(zhèn)人戰(zhàn)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為衛(wèi)從。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鎮(zhèn)州,時賜鎮(zhèn)州三軍賞錢一百萬貫,不時至,軍眾喧騰以為言。弘正親自撫喻,人情稍安。仍表請留魏兵為紀(jì)綱之仆,以持眾心,其糧賜請給于有司。時度支使崔倰不知大體,固阻其請,凡四上表不報。明年七月,歸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軍亂,弘正并家屬等并遇害。穆宗聞之震悼,冊贈太尉,赗賻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兩都者數(shù)十人,競為崇飾,日費約二十萬,魏、鎮(zhèn)州之財,皆輦屬于道。

      (選自《舊唐書?田弘正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州自承嗣已來/館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徹毀之以正/廳大侈不居/乃視事于采訪使廳

      B.魏州自承嗣已來館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徹毀之/以正廳大侈/不居/乃視事于采訪使廳

      C.魏州自承嗣已/館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徹毀之以正/廳大侈不居/乃視事于采訪使廳

      D.魏州自承嗣已來/館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徹毀之/以正廳大侈不居/乃視事于采訪使廳

      5.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兼”、“領(lǐng)”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署”“權(quán)”則表示暫代官職。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常含表志陳情、訴說心曲之意,如《出師表》《陳情表》。

      C.“視事”指官吏到職辦公,“下車”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致政”、“致仕”則指退休。

      D.《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xì)的編年史著作,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田弘正忠于職守,深受擁戴。見季安追求奢侈,不理軍務(wù),多施殺罰,他時常婉言勸諫,軍中將卒十分信賴他。

      B.田弘正遵從規(guī)制,堅守臣節(jié)。在魏州,他拆毀超逾規(guī)制的館宇服玩,不用過于豪華的正廳,請朝廷任命賓僚參佐。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節(jié)操。歸順朝廷后,面臨危險的幽、恒、鄆、蔡等州長官派人勸誘阻撓,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嚴(yán),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賞錢未按時送到,其隨從魏州士兵夜里叛亂,他及其家屬等一起遇害。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季安以人情歸附,乃出為臨清鎮(zhèn)將,欲捃摭其過害之。(5分)

     。2)仍表請留魏兵為紀(jì)綱之仆,以持眾心,其糧賜請給于有司。(5分)

      閱讀答案:

      4.(3分)【參考答案】D

      【解析】此句意思是“魏州自田承嗣以來,館閣殿宇器物珍玩超逾規(guī)制的,田弘正全部命人拆除毀掉,因正廳過于豪華而不使用,在采訪使廳辦事。”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斷句的能力。

      5.(3分)【參考答案】C

      【解析】“致仕”指辭官或退休。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xué)生古代文化常識的識記情況。

      6.(3分)【參考答案】D

      【解析】叛亂原因不對,叛亂的也不是“魏州士兵”,而是鎮(zhèn)州三軍。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分析、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7.(10分)【參考答案】

     。1)(5分)田季安因看到人心歸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臨清鎮(zhèn)將,想尋找過失謀害他。(“人情”、“歸”、 “摭”各1分,句意2分)

     。2)(田弘正)并給皇帝上奏章請求留下魏州士兵作為維護(hù)軍紀(jì)的人,以便穩(wěn)定眾心,他們的糧餉向有關(guān)官員請求供給。(“紀(jì)綱之仆”、“持”、“請給”各1分,句意2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理解與翻譯的能力。

    【《舊唐書》文言文翻譯試題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舊唐書·崔日用傳》文言文翻譯08-01

    《舊唐書·孫逖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9-20

    《范仲淹》文言文翻譯及試題答案01-20

    《舊唐書》顏真卿的原文及翻譯11-09

    文言文《舊唐書》閱讀訓(xùn)練09-11

    浪游記快沈復(fù)文言文的翻譯試題答案01-15

    舊唐書田弘正的原文及翻譯10-26

    文言文及翻譯11-08

    文言文翻譯01-13

    南轅北轍文言文翻譯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