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者識日文言文翻譯
《眇者識日》是《東坡小品·日喻》中的一篇文言文,告訴了我們求知不可脫離實際,自以為是,而應(yīng)從學(xué)習(xí)和實踐中求得真知。文章比喻生動,說理深入淺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捻鹫咦R日文言文翻譯,希望能幫到大家!
原文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笨郾P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選自《東坡小品·日喻說》)
譯文
。ㄒ粋)一出生就雙目失明的人不認識太陽,向有眼睛的人問太陽是什么樣子。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樣子像銅盤!鼻勉~盤就聽到了它的聲音。有一天(他)聽到了鐘聲,認為發(fā)出聲音的'鐘是太陽。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光像蠟燭!庇檬置灎T就知道了它的形狀。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狀像蠟燭的樂器龠(yuè),把它當作太陽。太陽和敲的鐘、吹奏的龠(yuè)差別也太遠了,但是天生雙眼失明的人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他不曾親眼看見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陽的知識啊。
注釋
、夙穑╩iǎo):目盲。
、诳郏呵么颉
、蹝校╩én):用手摸。
、苜撸▂uè):古代一種樂器,像短笛。
、莸茫褐溃私。
賞析
據(jù)傅藻《東坡紀年錄》,此文作于元豐元年(1078),時蘇軾任徐州知州。文章旨在說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脫離實際,自以為是。而應(yīng)像南方弄潮兒日與水居那樣,從學(xué)習(xí)和實踐中求得真知。文章比喻生動,說理深入淺出。這篇文章所闡述的道理,是有蘇軾親身體驗在內(nèi)的。對于探求真理和鉆研學(xué)問的艱苦歷程,蘇軾自己是過來人,所以談起來格外親切有味。我們通過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方面的道理。首先,做學(xué)問如果不通過自己刻苦鉆研,親身實踐,只是靠打聽別人,隨便相信別人,就一定不會深入,不僅失于片面,而且還容易犯錯誤。如果只憑主觀瞎猜,危害性就更大。其次,外因必須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專靠外力是無濟于事的。探求真理,鉆研學(xué)問的內(nèi)因,就是靠自己學(xué)習(xí),不能只撿別人的現(xiàn)成果實。還有第三點,所謂學(xué)習(xí),不能只空談理論,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實學(xué),要受過實際鍛煉。盡管蘇軾說,有一天"道"會不用你去求而主動地來找你,實際上他卻正是強調(diào)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你要不下苦功夫,”道”是不會來找你的。認知新事物,應(yīng)循序漸進這些道理,在今天看來,還是正確的,對我們是有用的,值得借鑒的。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眇者識日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薛奎識范鎮(zhèn)文言文翻譯和注釋01-15
墨翁者文言文翻譯和注釋06-04
昔人有睹雁翔者文言文翻譯賞析06-17
《人有負鹽負薪者》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3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譯05-31
《過秦論》文言文翻譯01-15
文言文翻譯方法01-14
文言文南轅北轍及翻譯03-17
馬說文言文翻譯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