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誨人不倦》教學實錄附評課稿

    時間:2021-08-05 17:07:47 高二下冊 我要投稿

    《誨人不倦》教學實錄(附評課稿)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論語》里的第十一課《誨人不倦》。大家已經(jīng)作了預習,下面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效果。大家把學案里的難讀的字一起來讀一下。

    《誨人不倦》教學實錄(附評課稿)

      生齊讀。

      師:不錯,都讀準了。這篇課文大家已經(jīng)看了,字詞上應該已經(jīng)理解了。我們請兩位同學將下面兩個句子翻譯一下。

      1、女與回也孰愈。

      2、《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師:翻譯的時候,注意:第一個句子要分析它的虛詞,加人名“回”,“與”這個實詞要翻譯成贊成的意思。虛詞有的要譯,有的可以不譯,這個“也”是一個句間停頓,可以不翻譯。第二個句子要注意它把引文中的意思要苦讀,要注意一下“其師之謂歟”中的“之謂”。下面請同學譯文。

      生翻譯句子:你和顏回相比誰比較厲害?第二句:《詩》里面像反復地切磋琢磨,大概說的就是顏回吧

      師:如切如磋這個意思要苦讀,像什么?像加工牛角玉石一樣反復切磋,“之謂”這個結(jié)構(gòu)譯得很好,應該翻譯成什么?“大概”是相對于哪個詞,是“其”,不是代詞,而是表示猜測的語氣詞,相當于“大概”。“斯”是這,“之謂”呢,就要譯成“說”“就是說”“說的就是”,這個含有固定的翻譯的格式。我們換一個內(nèi)容譯一下,“滕老師之謂也”怎么講?

      生齊聲:就是說的滕老師或說的就是滕老師。

      師:語文課代表之謂也。

      生齊聲:說的就是語文課代表。

      師:第二句我們要把這篇課文梳理一下。這篇課文“誨人不倦”,一個“誨”字就可以貫穿全文。我們按照第二個思路,誨,為何誨,誨誰,怎么誨,這樣一個思路,梳理一上課文,請一位同學。

      師:看看誰來?這個課文的序號可以標一標,第一章標1,第二章就標2。

      生:因為人的天性是很干凈的,但是后天學習的話人就形成差距,所以要誨。誨誰,就是誨那些虛心學習上進的人。誨那些教人做人的道理,還有生存能力的技能。怎么誨,就是要與人之間要細心地教導,要不斷地交流溝通。

      師:我們根據(jù)他說的內(nèi)容在課文是哪幾章。為何誨,應該是第一第二章,也可以說是講教育的作用,教育可以提升素養(yǎng)。誨誰,就是第3章,講的是教育的對象?鬃犹徇@個是偉大的思想,有教無類。第4-7章是教育的內(nèi)容,這內(nèi)容很廣,但也只是就孔整個教育內(nèi)容而言,也只能是以一斑見全豹。教育的內(nèi)容,這四章主要是講德行文理。第8-10章其實可以概括為教育的方法,孔子這里從這些章節(jié)里我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教育的方法、原則,14、15既可講教育的方法,也可以講教育者的素養(yǎng)。這是我們這篇文章大體的內(nèi)容。讀《論語》我們不要帶著畏慎的心理,以為這是2000多年前的人說的話,很深奧難懂!墩撜Z》是可以親近的,它是樸素的。像這個標題,誨人不倦,有教無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反三,切磋琢磨,巧笑倩兮,述而不作,我們平時就在不知不覺地運用這些詞語。雖然我們沒有看過《論語》,但《論語》的生命力就根植于我們的身上,所以論語與我們有著天然的文化血緣關(guān)系。比如看到誨人不倦這句話,我的心情就感到非常復雜。你們說呢?一方面我感到很慚愧,因為我常常是感到誨人有倦。你看我們老師,很多都是面有菜色,這個就是心理和生理疲倦。是不是啊?

      生笑。

      師:另一方面又感到教書育人是神圣的,莊嚴的。它是一種事業(yè),我們再疲倦也要堅持下去。所以讀《論語》,有時候我們就覺得不是在讀古代讀古人,而是在我們讀現(xiàn)代讀自己。下面我們就把課文里的這些章節(jié)一起來研讀一下。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講教育的秦用,這個道理已經(jīng)非常明白了,教育是造成人與人之間主要差距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現(xiàn)在都非常重視這個教育。當然孔子也指出,有兩類人,哪兩類人?

      生:上智者與下愚者。

      師:教育對他的作用要小一些,這兩章我們把它讀一遍。

      齊讀: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師:讀得很好。我們在讀“子曰”的時候,也可以回想一下奧運圣火,2008年2008位表演者一起讀論語“子曰”,這個“子曰”里我們要讀出對“子”的一種崇敬,要讀出中化文化的一種自信。我們一起來再讀一遍。

      師生齊讀。

      師:我們看第三章。第三章有很多理想,子曰“有教無類”。孔子自己說過,“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不誨也。”孔子說只要自愿拿出十束干肉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這個無類,有人說是無貴賤,無區(qū)域,無智愚,我們從孔子的教學實踐中也可以看出來,孔子的學生也是不論出身貴賤的。像南宮司馬牛是貴族,子貢是商人,顏回曾參子路等是貧民,也有坐過牢的,還是孔子的女婿,孔子后來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還有做過盜賊的,顏,這些人后來都成了孔子優(yōu)秀的學生。孔子招收的學生也是不分智愚的,如子貢顏回,他的接受能力領(lǐng)悟能力就很強,但是像曾參高才接收能力就要差一些,顏回很好學,宰予,這些人后來都成了孔子的高才生;也不分年齡的限制,有些學生只比孔子小幾歲。比如子路,比孔子只小9歲,冉伯牛只比孔子小4歲。有的比孔子要小四五十歲。也不分區(qū)域,孔子是魯國人,他的學生有齊楚晉,而且楚,是湖南,在那時候是不開化的地方,被稱為夷狄,孔子也不歧視,也收了那里的人作為自己的學生。所以第三章有教無類的思想表現(xiàn)了孔子作為一位教育者的一種思想,也是一種情懷。孔子之前,學在官府,教育是貴族子弟的特點,孔子開始開辦私學,很多人有了接觸教育的機會,就這點上來講就非常了不起的。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在,我們現(xiàn)在有沒有完全做到有教無類了?

      生:沒有。

      師:教育還有很多不均衡的地方,比如城鄉(xiāng)之間,我們70%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是30%的城市的孩子享受。這是城鄉(xiāng)之間的不均衡。比如區(qū)域之間,北京的學生考北大清華就容易一點。我們老師對待每一個同學也往往是,學習好的同學就另眼相看,學習不好的同學可能態(tài)度就差一點?鬃佑薪虩o類的教育宗旨,到現(xiàn)在為止還有很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下面我們看第四章,看孔子在教些什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歷史文獻,行是指社會實踐,忠信是關(guān)于什么?

      生:人的品德。

      師:我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就是學會做人。這個可以對應為哪兩個字,忠信;學會做事,對應哪兩個字,行;學會學習,對應文。聯(lián)系你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我想大家對這句話做點評價。

      生:我覺得孔子的教學內(nèi)容非常全面,它包括人的個人修養(yǎng),也有些待人接物的方面,還有些社會實踐動手和動腦的,是發(fā)展人的全面。

      師:還有哪位?

      生:孔子教學內(nèi)容比較全面,不過有些方面也有些欠缺。內(nèi)容上好象只學習歷史文獻,沒有科學的東西。

      師:這的確可能是教材內(nèi)容上的一些局限。

      師:以下四章都是孔的教學內(nèi)容,我們一起來讀一下。

      生齊讀。

      師: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我們看講得多好,我們再記一記,一起默記一下。不提高你的文化素養(yǎng),你說話就沒文采,不學禮,你連做人的立足都無法立。這里詩和禮的內(nèi)容,是可以把我們現(xiàn)代社會變,我們覺得不一定就是孔子說的詩與禮,但孔子說的道理是不變的。所以馮友蘭先生說,我們學習古代的文化,有時候可以用抽象的辯證法,就是它說的道理是對的,至于內(nèi)容在現(xiàn)代社會是要換的。這個是關(guān)于孔子的教學內(nèi)容,從教學內(nèi)容上來看孔子的教育,有許多非常深刻的東西,這個課堂時間的關(guān)系,這一塊不做深入的研討。下面我們要主研討一下孔子的一些教學方式。先看第8章,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返,則不復也”。注意一下,“憤”和“悱”都是豎心旁,它是人的心靈一塊,學習的過程就是心靈的過程,所以做老師的要有尊重學生的心。這是教育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我們不可能象《天龍八部》中逍遙派的掌門人,叫誰啦?無崖子(生)。無崖子怎么把內(nèi)功傳給虛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電視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頭頂,倒立,然后“噓噓噓”……

      生笑。

      師:經(jīng)常是這樣拍的,但實際上做得做不到?

      生:做不到。

      師:我很多年前讀《天龍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夠遇到一個無崖子,結(jié)果二十幾年過去了,有沒有遇到呢?沒有。這是金大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語文,按住他的頭頂,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們許多經(jīng)常老師采用的方法。所以我們要向孔子學習?鬃舆@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誘導,啟導。他是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請同學說說看,這個不復有什么好處啊?

      生:老師不再三重復的話,是有利于同學自己的思考,開動腦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記憶。

      師:說得很好。“不復”,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己去設(shè)定深入思考,如果復啊復啊,一而再,再而三,再而四,長期以往,我的學生會變成什么樣了呢?思維變得懶惰,思想變得懶惰。下面我們來看看第9節(jié)。這很有意思,孔子跟子貢在聊天,他說你跟顏回比哪個更厲害些啊,子貢說我當然比不上顏回了。如果我這樣講,你會怎么說。學生(差不多)我會說你不要失去信心,你會趕上他。孔子很有意思,他說“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他怎么可以這樣抬高這位同學,打擊這位同學呢。如果你是子貢,你會怎么講?

      生: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趕上他。

      師:可見孔子這樣說是有道理的,你看他就是抓用了這位學生的心理,他采取的是什么方法?

      生:激將法。

      師:激勵法。這里有個前提,我剛才那樣講有沒有錯,有時候也要象剛才我那樣講。有個前提,什么時候可以用這個?一是子貢真的非常佩服顏回,二是孔子和子貢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無話不說,關(guān)系非常好?鬃臃浅A私庾迂暤男愿,才可以這樣說。我們看“與”,有人說是第三聲,而不是第四聲,孔子確實對顏回是非常贊賞的,論語里贊美顏回的話很多,顏回確實要高出其他學生。比如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學生被人圍困,斷了糧食,很多學生都生了病,大家的情緒都很不好。孔子知道這個時候要找學生談話了,第一個子路進來?鬃诱f我們?yōu)槭裁磿@樣狼狽,子路說大概我們的主張還沒有達到仁和智,子路對主張發(fā)生了動搖?鬃記]有任何說法,子貢進來,子貢說可能老師的道太高大了,一般人都達不到,意思是我們能不能降低一點我們的標準?鬃诱f子貢啊,你的理想太低了,不夠遠大。顏回進來說不是我們的道,主張有問題,是社會有問題。如果主張有問題,那是我們的羞恥,這個社會有問題就不是我們的羞恥,道之不行反過來正表現(xiàn)了君子的 。你看,三個人里面,誰最理解孔子的思想?

      生:顏回。

      師:顏回是能夠深刻地理解孔子的主張的,一種核心的價值。因為如果一個社會沒有一個基本的道,社會的底線就會被突破,所以這個道要堅持,不能放棄。所以孔子有很多贊美顏回的話,當然顏回也非常崇孔子,他們師生互相崇,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教育,偉大的思想。我非常羨慕孔子與他的學生之間的交談,他們的上課方式其實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交談,像第10-11章,也是交談的方式,交談什么呢?怎么磨厲自己的品德,交談學習心得,這兩章里我們可以看到好學深思,老師循循善誘,這兩章我們不仔細研討。下面我們看第12章,很有意思,“聞斯行諸”,聽到就去做嗎?子路問孔子時,孔子怎么說?有父親哥哥在,要問問他們的意見,怎么可以聽到就做呢?冉有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孔子怎么說的,“聞斯行諸”,為什么同一個問題有沒的回答?

      生:因為是針對不同的人嘛,就象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

      師:是因為兩個人不一樣。子路比較魯莽,所以要壓一壓。孔子經(jīng)常要打擊一下子路,因為子路做人比較魯莽,我們讀論語時,有時候感覺孔子一點不給子路面子,“野哉,由也”,其實不是不給面子,也是孔子的擔憂,他怕子路這樣做事情會闖禍。我們看第12課里有一句話,“若由也,不得其死也”。這是咒子路嗎?不是。孔子在擔心,平時經(jīng)常要壓一壓?鬃拥倪@種因材施教方法,也表現(xiàn)在論語的許許多多方面,比如有一次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已復禮為仁”,因為樊遲接受能力差一點,所以就很用簡單的話告訴他這個道理,顏回領(lǐng)悟能力強一些,所以就用深奧的話。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一個原則。孟子也說過:“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我想,我們在教學中不光光要因人而異,因材而異,還要因時而異,因地而異,所以教學的方法是靈活的。這是第12章給我們的啟發(fā),我們看看第13章,也是很有意思的。子曰:“予欲無言。”他說我不想再說話了。子貢說,老師不說話,我們闡述些什么呢?鬃诱f,你看上天說話嗎,他也不說話。這個無言也是教學的方法嗎?

      學生:是。

      師:是,無言有什么好處,我請這位同學說說看。

      師:無言就是給學生以自主的時間,這叫無言以教。

      生:老師少說點,學生自己思考,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會有幫助,如果按照老師的那套思路走的話,學生的思維就會發(fā)展不了。

      師:理解得很準確。其實孔子經(jīng)常在無言施教,有次一個孺悲想見孔子,孔子說自己生病了,等他走到門口時,他就鼓起瑟來,告訴他我其實好好的。他沒有告訴孺悲為什么不見他,而是用瑟聲來告訴他,你自己去想吧。為什么不見他呢,我也不說,你們自己去研究,我也無言一下。

      生笑。

      師:還有宰予晝寢,孔子很生氣啊,所以說了一句我們現(xiàn)在說很毒的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何誅。”最后一句什么意思,我對這個宰予還有什么可責備的呢,不批評了,到此為止。你們說宰予會不會去想?會(生)。否則他怎么會成為孔子優(yōu)秀的學生呢?而且,他是擺在子貢的前面呢。所以孟子說“教亦多術(shù)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我不屑于教誨他,本身就是對他的教誨。所以無言比有言更有感染力。東晉有一位丞相,他夫人說怎么都沒見你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啊,他說“我常自教”,我常常用自己來教育,即身教重于言教,你看上天不說話,可萬物照樣生長,四季照樣運行,孔子以自己的品格感染學生,使文化流傳下去。這節(jié)課要下課了,第14、15章其實也可看作是孔子以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也可以歸入無言之教。最后,我們再讀一段文字,這段文字是在司馬遷寫的《史記》最后,我們希望我們能夠把它背下來。我們一起來讀一下。

      生齊讀。

      投影: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浑m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己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圣矣!”

      下課。

      實”乃“效”之源

      ——評《誨人不倦》一課

      聽過許許多多的公開課,看過各式各樣的精彩表演,也感受過極其熱鬧的課堂氛圍,卻從沒有一堂課能像滕世群老師執(zhí)教的《誨人不倦》這樣,讓我感覺如此親切,如此樸實,如此極具實效性。我們一直都在追求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可那么多的公開課、觀摩課、研討課,都極具表演色彩,熱鬧過后卻什么也沒有留下。那么怎樣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滕老師的課堂告訴我們,“實”乃“效”之源,即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教學的源頭。

      一、樸實:課堂教學模式的常態(tài)化

      滕老師在《誨人不倦》一課的教學中,采用的是教師串講課模式,這是目前《<論語>選讀》課堂教學模式中應用最常見的一種課型,也是當今文言文教學的普遍應用課型。在這種大型的公開課教學中,放棄繽紛五彩的“漂亮”模式,而選擇樸實的串講模式是需要勇氣的,更需要底氣。但這種樸實的串講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譯逐句落實”的灌疏式教學,而是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且能在串講的過程中對目標的達成做到水到渠成。滕老師本課教學的目標定位非常清晰而且準確,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體現(xiàn)在對“言”的把握上,比如“習”“憤”“悱”以及對有爭議的'詞“與”等重要實詞的理解,掌握對固定結(jié)構(gòu)的翻譯。比如騰老師講到“其斯之謂與”句式的特點時,在學生翻譯完之后適時追問,“之謂”應翻譯成什么,在學生回答后,又通過“滕老師之謂也”“語文課代表之謂也”這幾個貼近學生實際的句子翻譯,使之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將知識點加以鞏固。二是體現(xiàn)在對文的理解上,重難點為領(lǐng)悟孔子“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啟發(fā)誘導”“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則和方法。比如在提到“誨人不倦”時,滕老師以拿自己做“反面教材”,說自己常常“誨人有倦”,又引出對平常老師往往“面有菜色”的描述,如聊家常,卻讓學生在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對話中進一步感受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偉大。

      二、扎實: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層遞性

      《論語》教學,最難的就是要做到“文”“言”并行。而很多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常常會更加注重“言”的教學,而在公開課教學中又往往要顧及到課堂所謂的“新度”和“深度”而把重點落在“文”上。但滕老師的這堂課,的的確確是做到了“文”“言”皆顧,“文”“言”并行,這一點在他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層遞性設(shè)計上有明顯的體現(xiàn)。

      一是通過朗讀檢查學生是否在預習過程解決了生難字詞的讀音問題;二是檢查學案中的兩個句子翻譯,其目的在于教給學生文言翻譯的原則與方法,掌握重點的實詞與虛詞;三是教學生通過“誨誰”“誨什么”“怎么誨”的思路來梳理課文,歸納章節(jié);四是通過串講以及對話的方式讓《論語》中那些格言、警句、成語內(nèi)化為學生的素養(yǎng),并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滕老師在講到“啟發(fā)誘導”這一教學原則時有這樣一個片斷:

      師:我們看第8章,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返,則不復也”。你們看“憤”和“悱”的偏旁都是豎心旁,這表明它是人的心靈一塊,學習的過程就是心靈接受的過程,所以做老師的要有尊重學生的心。這是教育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我們不可能象《天龍八部》中逍遙派的掌門人,叫什么啦?

      生(齊聲回答):無崖子

      師:無崖子怎么把內(nèi)功傳給虛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電視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頭頂,倒立,然后“噓噓噓”……

      生笑。

      師:經(jīng)常是這樣拍的,但實際上能不能做到?

      生:做不到。

      師:我很多年前讀《天龍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夠遇到一個無崖子,結(jié)果二十幾年過去了,有沒有遇到呢?沒有。這是金大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語文,按住他的頭頂,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們許多經(jīng)常老師采用的方法。所以我們要向孔子學習?鬃舆@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誘導,啟導。他是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請同學說說看,這個“不復”有什么好處啊?

      生:老師不再三重復的話,是有利于同學自己的思考,開動腦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記憶。

      看來,滕老師的串講沒有變成個人的“演講”,從這一個片斷我們就可以看出從“言”到“文”的層遞性設(shè)計,而且學生對這一教學原則的理解就是在教師的有趣的串講和對話中完成的。

      三、厚實: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延展化

      串講的課堂很容易流于表面,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這也是串講教學模式受人詬病最多的地方。但騰老師卻有非常深厚的功底,因為他的講能和學生產(chǎn)生共鳴,能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思維。補充材料的運用信手拈來,且將文本內(nèi)容“古今結(jié)合”“古為今用”的原則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比如指導朗讀時適時引入2008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幫助學生讀好“子曰”,拉近了學生和作品的距離。滕老師在本課教學中給學生的問題并不多,歸納起來只有三個,可這三個問題卻在師生對話中引經(jīng)據(jù)典,使得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更有深度與厚度,可以說使課堂教學由“文言”上升到了“文化”的層次。

      一是講第9章時,師問:“弗如也;吾與女也”是不是太打擊這個同學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想?很自然地地引出孔子師生被圍困的事例,告訴學生孔子與顏回師生相互崇拜,成就了偉大的教育。二是講到“因材施教”原則,第12章的“聞斯行諸”時,師問:為什么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回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教而無類”時,更是列舉了孔子的很多著名弟子的介紹,既填補了學生知識的空白,又恰到好處地闡釋了“無類”的內(nèi)涵,并且能適時地引用孟子的話對文意進行拓展。三是講到13章時,師問:無言有什么好處?教師投影《論語·陽貨》中孺悲見孔子時的情景,加深學生對孔子“身教重于言教”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

      一堂串講模式課下來,不僅沒有給人拖沓冗長、枯燥乏味之感,反而給人以行云流水、內(nèi)容厚重之感。在貌似并不熱鬧的課堂中,學生對對孔子偉大教育思想解讀卻有了自己深刻而獨到的見解。這讓我想起劉京海教授所說的,思維可以分為顯性思維和隱性思維兩類,而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的學生便是以隱性思維為主的。蘇霍姆林斯也說過:“教室里寂靜,學生認真傾聽,集中思考,要珍惜這樣的時刻。”我想,這樣常見又常受人質(zhì)疑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之所以能產(chǎn)生如此不凡的效果,其根源在于教師并沒有為了公開課而“作秀”,而是以一種踏實的治學態(tài)度,樸實的教學模式,厚實的教學內(nèi)容為我們展現(xiàn)了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的常態(tài)。“實”而不“華”,這才是有效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

    【《誨人不倦》教學實錄附評課稿】相關(guān)文章:

    《使至塞上》教學設(shè)計附評課稿04-06

    高中語文《誨人不倦》教學實錄03-31

    《石灰吟》教學設(shè)計(附反思和評課)03-31

    《石榴》教學實錄(附評析)06-20

    論語選讀《誨人不倦》課堂實錄05-05

    《春聯(lián)》評課稿11-29

    《春》評課稿03-20

    《浣溪沙》評課稿和教學反思06-09

    名師教學《愛之鏈》評課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