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推薦度:
- 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推薦度:
- 文言文虛詞用法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13篇
在現(xiàn)實學(xué)習(xí)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1
【因】
(一)介詞。
1.依照,根據(jù)。
、儇璨灰騽菹笮巍(《核舟記》)
、谧兎ㄕ咭驎r而化。
、凵茟(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
2.依靠,憑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谝蛉酥Χ种,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塾忠蚝駧庞檬抡叱冀小(《屈原列傳》)
3.趁著,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②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
4.通過,經(jīng)由。
、僖蛸e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鴻門宴》)
5.因為,由于。
、僖蛟煊袂鍖m,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诙魉觿t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書》)
(二)副詞。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
②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2.原因,緣由,機緣。
、儆诮駸o會因。(《孔雀東南飛》)
(三)動詞
1.根據(jù)
、俟适乱蛴谑,而備適于事(《五蠹》)
2.沿襲,繼續(xù)。
①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
②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于】
(一)介詞。
1.在,從,到
、倌嗽O(shè)九賓禮于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诳N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矍啵≈谒{,而青于藍。(前一個于:從)(《勸學(xué)》)
、軓膹降劳觯瑲w璧于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偾G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
3.由于
、贅I(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xué)解》)
4.向,對,對于。
、僬埛蠲缶扔趯O將軍(《赤壁之戰(zhàn)》)
、隰斆C聞劉表卒,言于孫權(quán)曰(《赤壁之戰(zhàn)》)
、蹛燮渥,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倬矣谮w王!读H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jié)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jié)于東,以共濟世業(yè)!冻啾谥畱(zhàn)》
7.比。
、倏鬃釉唬嚎琳陀诨⒁病
、谇,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后一個于:比)(《勸學(xué)》)
【于是】
1.相當(dāng)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③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對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于是余有嘆焉。(因此)(《游褒禪山記》)
、菟炷栽嵛墓,晉于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
、儆谑乔赝醪粦,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塾谑菫殚L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見于】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詩序》)
【與】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倥婀姲陨,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②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
2。給,替。
、訇惿嫔贂r,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
、谂c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3.比,和比較。
、傥崾肱c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六國論》)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偃恢\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诠篡`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趧t與一生彘肩(《鴻門宴》)
、叟c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結(jié)交,親附。
、僖蛉酥Χ种,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叟c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3.對付。
、冽嫙溡着c耳。
4.參加,參與。
、衮q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
、傥崤c點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贌o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廴粍t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僦^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谂婀唬菏肱c君少長?(《鴻門宴》)
、酃暳畬④娛肱c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芪崤c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后),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倥c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谂c其殺是童,孰若賣之(《童區(qū)寄傳》)
【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
、夙椡踉唬簤咽!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诠誓臼芾K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xué)》)
、坌於熘,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
2.表示條件、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偃雱t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谙蛭岵粸樗挂,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3.表示并列關(guān)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勺g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谌雱t孝,出則弟。(《論語·學(xué)而》)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④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4.表示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儆谄渖硪,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
③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jīng)》)
5.表示選擇關(guān)系。常和非不呼應(yīng)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俜撬绖t徙爾(《捕蛇者說》)
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rèn)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fā)現(xiàn)的強調(diào)?勺g為已經(jīng)原來原來已經(jīng)。
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zhàn)》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佟墩撜Z》六則。
2。準(zhǔn)則,法則。
、僖陨碜鲃t。
(四)動詞。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倬觿t曰:不吾知也!
【則是】只當(dāng)是。
、倥c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
、龠B呼則則。
【者】
(一)助詞。
1.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儆袕(fù)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②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在數(shù)詞后面,譯為個方面樣?xùn)|西件事情。
、俅藬(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
、诨虍愑诙咧疄椋卧?(《岳陽樓記》)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谌煌鶃硪曋,覺無異能者(《黔之驢》)
4.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相當(dāng)于的。
、偾笕丝墒箞笄卣撸吹。(《廉頗藺相如列傳》)
、陧曋,煙炎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zhàn)》)
5.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倭H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趲熣撸詡鞯朗軜I(yè)解惑也。(《師說》)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后面,不必譯出。
①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zhàn)》)
、诠耪咭蕴煜聻橹,君為客。
③遠者數(shù)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赤壁之戰(zhàn)》)
、诔妓匀ビH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畚崞拗牢艺,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語氣詞。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俸握?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鄢寄耸芯牡锻勒,而公子數(shù)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芮夜涌v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萑徽Z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之:你)(《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俜蜃佑,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诰蛹卜蛏嵩挥貫橹o(前一個之,這樣。后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fù)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倩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谧佣紙蟾改钢,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俪贾畨岩,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诳椭牢艺撸星笥谖乙。(《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芡鯚o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
、倬渥x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墼娫疲核擞行模桠舛戎。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衮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
、谌擞终l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
、偬钊还闹,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②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頃之,煙炎張?zhí)臁?《赤壁之戰(zhàn)》)
(三)動詞,到去。
、俸鸀楹蹂劐赜沃?(《歸去來兮辭》)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茏渲畺|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2
(一)介詞
1.在,從,到
、倌嗽O(shè)九賓禮于庭。(在)(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诳N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矍,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前一個于:從)(荀子《勸學(xué)》)
、軓膹降劳,歸璧于趙。(到)(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偾G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輸》)
、谟谌藶榭勺I,而在己為悔。(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由于
①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xué)解》)
4.向,對,對于。
、僬埛蠲缶扔趯O將軍(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隰斆C聞劉表卒,言于孫權(quán)曰(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蹛燮渥,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韓愈《師說》)
5.被。
①君幸于趙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诠蕛(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司馬遷《屈原列傳》)
6.與,跟,同。
、偕黹L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陳壽《隆中對》)
、谘嗤跤Y(jié)于君。(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勰羟哺剐淖越Y(jié)于東,以共濟世業(yè)。(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7.比。
、倏鬃釉唬嚎琳陀诨⒁病
、谇,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后一個于:比)(荀子《勸學(xué)》)
(二)【于是】
1.相當(dāng)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儆谑琴e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林嗣環(huán)《口技》)
、谖嶙嫠烙谑,吾父死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柳宗元《捕蛇者說》)
、塾谑乔赝醪粦,為一擊缶。(對此)(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苡谑怯嘤袊@焉。(因此)(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菟炷栽嵛墓瑫x于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
、賲侵穹酵葱难,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張溥《五人墓碑記》)
、谟谑菫殚L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三)【見于】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诮袷窍氁娙栌谟,何哉?(《愚溪詩序》)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3
(一)介詞
1.依照,根據(jù)。
①罔不因勢象形。(魏學(xué)洢《核舟記》)
、谧兎ㄕ咭驎r而化。
、凵茟(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
2.依靠,憑借。
、僖蚶吮悖赘钐煜,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谝蛉酥Χ种,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塾忠蚝駧庞檬抡叱冀。(司馬遷《屈原列傳》)
3.趁著,趁此。
、俨蝗缫蚨裼鲋。(司馬遷《鴻門宴》)
、谝驌襞婀谧(司馬遷《鴻門宴》)
4.通過,經(jīng)由。
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5.因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魏徵《諫太宗十思書》)
(二)副詞
1.于是,就;因而。
、僖虬蔚俄角白喟。(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谙嗳缫虺骤祬s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原因,緣由,機緣。
、儆诮駸o會因。(《孔雀東南飛》)
(三)動詞
1.根據(jù)
①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五蠹》)
2.沿襲,繼續(xù)。
、倜晒蕵I(yè),因遺策。(賈誼《過秦論》)
、诩又詭熉茫蛑责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4
1)表示疑問或反詰
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
近者大乎!读凶印珕枴
遠者涼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逗鬂h書·列女傳》
斷斯織乎。
不亦精乎。
2)相當(dāng)于“嗎”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
可乎!读凶印珕枴
不聞藏書者乎!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學(xué)有難易乎。
3)表示感嘆語氣或呼告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
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左傳》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
賢人乎,賢人乎!非質(zhì)有其內(nèi),惡能用之哉?——《史記》
有甚是者乎!啤ち谠恫渡哒哒f》
天乎!濉ぴ丁都烂梦摹
人乎。
4)表示祈使或命令語氣。相當(dāng)于“啊”、“呀”
勉速行乎!無重而罪!——《左傳》
5)表示推測語氣
宋其亡乎?幸而后敗!蹲髠鳌
愿見之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得無苦貧乎!鳌ご捭姟队浲踔颐C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6)表示呼喚人的語氣。相當(dāng)于“啊”、“呀”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墩撜Z》
7)表示商榷語氣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韓非子》
8)表示肯定語氣
故曰:“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乎!薄俄n非子》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5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俪潜毙旃,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司馬遷《鴻門宴》)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②雷霆乍驚,宮車過也。(杜牧《阿房宮賦》)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賈誼《過秦論》)
、谥劣谑奶鞌喟l(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酃胖瞬挥嗥垡。(蘇軾《石鐘山記》)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俟游匪佬?何泣也?(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谖嵬跏鼛谉o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凼骨貜(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賈誼《過秦論》)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俟ブ豢,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zhàn)》)
②當(dāng)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馮夢龍《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偈钦f也,人常疑之。(蘇軾《石鐘山記》)
、谄渎劦酪惨嘞群跷。(韓愈《師說》)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①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儇M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
、诟F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龔自珍《病梅館記》)
、圬M獨伶人也哉!(歐陽修《伶官傳序》)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6
文言文虛詞用法
之
一、代詞
1、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
①公與人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陉悇僮糁,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苄押罟适怪畣栔。(《扁鵲見蔡醒公》)
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譯作“它”、“它們”或直譯事物名稱。
、賹W(xué)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谕雷院髷嗥涔,亦斃之。(《狼》)
③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十則》)
、芄韱枺骸叭陱(fù)誰?”定伯誑之。(《宋定伯捉鬼》)
、輳(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詞:
1、結(jié)構(gòu)助詞,譯作“的”
①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谝跃,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讀孟嘗君傳》)
、葸凳瘔ㄈ,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結(jié)構(gòu)語氣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籴t(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谠诠撬,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垭m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
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3、語氣助詞,湊足音節(jié)。
、俟珜⒐闹。(《曹劌論戰(zhàn)》)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④頃之,賊二十余騎四面集,步行負(fù)弓矢從者百許人。(《大鐵椎傳》)
4、結(jié)構(gòu)助詞,提前賓語的標(biāo)志。
、倬罩異郏蘸篚r有聞。(《愛蓮說》)
②何陋之有?(《陋室銘》)
、鬯魏巫镏?(《墨子.公輸》)
而
一、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的連詞,可譯為“又”“而且”“也”等,有時也可不譯。
、贉毓识拢梢詾閹熞。(《;論語>十則》)
、谟乐葜爱a(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捕蛇者說》)
、壑卸牍诙圜渍邽闁|坡,(《核舟記》)
2、表示承接關(guān)系的`連詞,譯作“然后”“就”
①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②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③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譯作“但是”“然而”“卻”“可是”。
、偃瞬恢粦C,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谟瑾殣凵徶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矍Ю锺R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7
文言文虛詞若的用法素材
。ㄒ唬﹦釉~,像,好像。
、僖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蒲松齡《促織》)
、谖岵蝗唐潇馋,若無罪而就死地(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燮淙羰,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ǘ┯米鞔~。
1。表對稱,相當(dāng)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司馬遷《鴻門宴》)
、诓徽撸魧俳郧覟樗。(司馬遷《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
、鄹粢,復(fù)若賦(柳宗元《捕蛇者說》)(若:你的)
2。表近指,相當(dāng)于這這樣如此。
、僖匀羲鶠榍笕羲q緣木而求魚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ㄈ┯米鬟B詞。
1。表假設(shè),相當(dāng)于如果假設(shè)等。
、偃魮(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②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jié)盟好。(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ㄋ抉R光《赤壁之戰(zhàn)》)
2。表選擇,相當(dāng)于或或者。
、僖匀f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jì)》)
3。至,至于。
①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偃舴蛞牿,連月不開。(范仲淹《岳陽樓記》)
、谌舴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游》)
【若定】心中有數(shù),從容不迫。
①指揮若定。(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若何】怎么樣。
、僖蚤e敝邑,若何?(《崤之戰(zhàn)》)
【若干】約計之詞,相當(dāng)于幾許、多少。
、佘嚭笕舾蛇f送夫。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8
一、用作助詞
1所字經(jīng)常用在動詞、動賓詞組或形容詞之前,組成名詞性的所字結(jié)構(gòu),有指代作用。一般充當(dāng)主語或賓語。相當(dāng)于的(人、事、地方),或所的(人、事、地方)。例如: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這個(打漁)人一件一件地為(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出了自己聽到的事。
(2)衣食所安。(《曹劌論戰(zhàn)》)衣物食品這類安身的東西。
2.所用在動詞前,后面再加上者構(gòu)成所者格式,譯法與不加者同。例如:(1)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劍》)船停下來了,就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2)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十人。(《馮婉貞》)傍晚的時候,所殺死的敵人大約百十來人。
3.所用在介詞以,從、為、由等之前,構(gòu)成名詞性的所字結(jié)構(gòu),一般可充當(dāng)主語、賓語或判斷句的謂語,可分別表示行為動作發(fā)生的人物、處所、原因以及方式方法等等。相當(dāng)于的人、的地方、用方法和的原因。例如:
(1)是吾劍之所從墜。 (;;刻舟求劍))這兒(是)我的劍掉入水中的地方。
句中的所從,即從所,表處所。
(2)行拂亂其所為。(《孟子》二章)(上天)用種種行為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
句中的所為,即所做的事情,表動作行為。
(3)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和盡忠陛下的職責(zé)。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憑借。
(4)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盛的原因。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原因。
4.所與介詞為配合,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所不譯,為可譯作被。例如: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活板》)畢升死后,他的'那些印模被我的弟侄們得到了,至今還(一直)保存著。
5.所常與有、無、何結(jié)合,組成有所、無所、何所的格式,相當(dāng)于有什么、無什么、所什么。例如:(1)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口技》)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yīng)該有的(聲音),沒有一種沒有的。
(2)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未蘭詩》)問姑娘思念的是什么?問姑娘想念的是什么?姑娘沒有什么思念的,姑娘也沒有什么想念的。
6.所用在數(shù)量詞之后,表示概數(shù)。相當(dāng)于左右、上下。例如:從弟子女十人所。(《西門豹治鄴》)跟隨的女徒弟約十人左右。
二、用作名詞
表示處所、方位。例如: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出師表》)一定能使軍隊內(nèi)部團結(jié)一致,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9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賻缀?欲食乎?(歸有光《項脊軒志》)
、诩忌w至此乎?(《庖丁解牛》)
、塾菜鶜w乎?(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嗎、呢。
、俨家轮簧胁幌嗥郏瑳r在國乎?(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谖釒煹酪,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韓愈《師說》)
、廴辉ブ菪聰≈螅材芸勾穗y乎?(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偻踔脴飞,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谑ト酥詾槭ィ奕酥詾橛,其皆出于此乎?(韓愈《師說》)
、廴帐筹嫷脽o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司馬遷《陳涉世家》)
、轃o以,則王乎?(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诨谙嗟乐徊熨,延佇乎吾將反。(屈原《離騷》)
、畚魍目,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蘇軾《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儆谑呛鯐
(二)用作介詞,相當(dāng)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僮砦讨獠辉诰疲诤跎剿g也。(歐陽修《醉翁亭記》)(乎:于)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說》)(乎:在)
、凵跷崆埃渎劦酪补滔群跷?(韓愈《師說》)(前一個乎:在;后一個乎:比。)
、芪釃L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xué)》)(乎:對。)
、抟酂o怪乎其私之也。(乎:對于)
、呱w進乎技矣。(《庖丁解!)(乎:比)
、嘁晕嵋蝗臻L乎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僖詿o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
、诤坪坪跞珩T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10
文言虛詞是指那些意義比較抽象,基本不能明確地表示意義,而只能組織實詞使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的詞,它是構(gòu)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今漢語中,差別最大的不是實詞,而是虛詞!爸跽咭病币殉蔀槲难晕淖铒@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稱。可見,文言虛詞在文言文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文言虛詞數(shù)量遠不如實詞多,但在文言文中使用頻率高,語法作用大,用法相當(dāng)復(fù)雜且非常靈活。清人袁仁林說過“千言萬語,止此幾個虛詞出入?yún)⑽槠溟g,而運用無窮”。正因為用法復(fù)雜,才給我們現(xiàn)代人閱讀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難度,就連古人也覺得“實字易訓(xùn),虛詞難釋”。(阮元《經(jīng)傳釋詞序》)因此,我們要想真正讀懂古文,了解并掌握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說是考“常見文言虛詞”,數(shù)量也只有十幾個,但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里,讓考生在短時間內(nèi)準(zhǔn)確辨析它的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高考教材列出的文言虛詞是32個(高考語文課本后面已經(jīng)列出),2002年的《考試說明》降低了該考點的難度,規(guī)定要考查的文言虛詞只有20個,即: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哉、則、者、之;2003年的《考試說明》中則定為18個,去掉了“然、哉”。(新的語文教學(xué)大綱又減少為15個,刪去“何、乃、若”。)
文言虛詞與現(xiàn)代漢語虛詞差異較大,F(xiàn)代漢語虛詞一般就當(dāng)虛詞用,而文言虛詞由于是從實詞演化而來,所以大部分虛詞都有實詞的含義,所謂“虛詞不虛”。文言虛詞與現(xiàn)代漢語虛詞的差異最明顯的'是語氣詞,文言文中用“矣、哉、乎、也、邪”,現(xiàn)代漢語則用“嗎、呢、了、啊、呀”等,沒有一個相同。古文中的虛詞,毫無變化的保留到今天,只是極少數(shù)。古漢語中許多虛詞都有多種用法,一個虛詞可以當(dāng)現(xiàn)代漢語幾個虛詞用。我們在閱讀時,必須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去找現(xiàn)代漢語中恰當(dāng)?shù)脑~語來解釋。如 “于”字在古漢語中主要當(dāng)介詞用,但它幾乎可以同現(xiàn)代漢語所有的介詞相對應(yīng)。例如:①立于不敗之地(相當(dāng)于“在”);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當(dāng)于“自、從”)③古已有之,于今為烈(相當(dāng)于“到”);④忠言逆耳利于行(相當(dāng)于“對、對于”);⑤嫁禍于人(相當(dāng)于“給”);⑥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相當(dāng)于“比”);⑦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相當(dāng)于“被”);⑧業(yè)精于勤(相當(dāng)于“由于”)。其它還有用法更多的虛詞,如“其、而”的用法大概有四五十種。如何能準(zhǔn)確地辨析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我們在復(fù)習(xí)時應(yīng)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11
文言文虛詞與作為動詞的用法
1.參與
昔者仲尼與于蠟賓!抖Y運·大同》
懷嬴與焉!蹲髠鳌べ夜辍
蹇叔之子與師。(與師,參軍作戰(zhàn)。)——《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文言文虛詞與作為助詞的.用法
1.與多用于輕微的疑問。嗎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xué)而》
然則師愈與?——《論語·先進》
豈非士之愿與?——《史記·蔡澤傳》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戰(zhàn)國策·魏策》
文言文虛詞與作為名詞的用法
1.黨與;朋黨
與,黨與也。從舁從與。與聲。——《說文》
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史記》
群臣連與成朋!稘h書》
2.盟國,友邦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疆奪之地!盾髯印
又如:與國(盟國;友邦)
3.類;同類
夫禮之立成者為飫,昭明光節(jié)而已,少曲與焉!秶Z》
文言文虛詞與作為介詞的用法
1.跟;和;及
與臣而將四矣!稇(zhàn)國策·魏策》
孰與君少長!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
與城為殉!濉ず罘接颉秹鸦谔梦募
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又如:這所房子與你剛才看過的那一所完全一樣
3.為,替。如:與我想想
4.離開。如:與世隔絕;與眾不同
5.對于;于
君之始入京也,與言皇上無權(quán)…君不之信。——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6.和;同。如:父親與母親;人群是何等興奮與激動;成與不成,在此一舉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12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偬笫舛局(《觸龍說趙太后》)
、诓恢獙④妼捴链艘病(之:我)(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鄢寄耸芯牡锻勒,而公子數(shù)存之。(之:我)(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芮夜涌v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之:你)(林覺民《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诰蛹卜蛏嵩挥貫橹o。(前一個之,這樣。后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
③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游》)
、芫,寧許之以負(fù)秦曲。(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倩①畛鲇阼裕斢駳в跈持,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谧佣紙蟾改钢,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诳椭牢艺撸星笥谖乙。(《鄒忌諷齊王納諫》)
、鄄换计浔娭蛔阋玻计渲拘兄賽u也。(《勾踐滅吳》)
、芡鯚o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
、倬渥x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韓愈《師說》)
、谄┤粢匀馔娥H虎,何功之有哉?(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衮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荀子《勸學(xué)》)
、谌苏l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馬遷《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
、偬钊还闹,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谟囔珉欢樱弥,能以足音辨人。(歸有光《項脊軒志》)
、垌曋瑹熝讖?zhí)臁?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三)動詞,到去。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谵梢灾湃f里而南為?(莊子《逍遙游》)
、塾袪颗6^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篇13
1)于;在。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屈原《離騷》
今雖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2)于;從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
“春秋”何以始乎隱?——《公羊·哀十四年》
3)于;在。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
楚人生乎楚,長乎楚,而楚言!秴斡[·用眾》
4)于;從。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地點
叫囂乎東西!啤ち谠恫渡哒哒f》
5)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戰(zhàn)國策》
6)于;因為;由于;在于。介紹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
不動乎眾人之非譽。——《荀子》
德蕩乎名,知出乎爭!肚f子》
7)于;按照;根據(jù)。介紹動作、行為遵循的準(zhǔn)則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禮記》
8)于,對。引進動作產(chǎn)生的對象
吾嘗疑乎是!啤ち谠恫渡哒哒f》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虛詞用法02-15
文言文虛詞的用法07-03
文言文虛詞與的用法07-02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07-02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12-19
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07-01
文言文虛詞乎的用法06-10
常見文言文虛詞用法05-22
[薦]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05-21
(精選)文言文虛詞且的用法素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