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詩人司馬承禎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

    時間:2023-06-16 08:41:02 曉怡 詩人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詩人司馬承禎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

      司馬承禎(647年-735年),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白云子,唐代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宣帝司馬懿之弟司馬馗之后。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人司馬承禎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代表作品

      最能反映司馬承禎道教思想的代表作為《坐忘論》和《天隱子》以及《服氣精義論》等。《坐忘論》是講道教修煉方法的,但涉及許多理論課題,反映了當時道教的理論水平。《坐忘論》集中講了坐忘收心、主靜去欲等道教關(guān)于生命修煉的問題,其中內(nèi)容多涉及生命哲學(xué)的理論課題,體現(xiàn)了道教生命哲學(xué)那種強烈的實證性和可操作性。全書分為“敬信一”、“斷緣二”、“收心三”、“簡事四”、“真觀五”、“泰定六”、“得道七”等七部分,也就是生命修煉的七個層次、七個步驟,集中講了坐忘收心、主靜去欲的問題。

      《天隱子》曰:“《易》有漸卦,道有漸門。人之修真達性,不能頓悟,必須漸而進之,安而行之,故設(shè)漸門,觀我所入,則道可見矣”。在“漸”這一思想的統(tǒng)帥之下,司馬承禎提出了修煉的5個途徑,即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謂之“五門”。在煉養(yǎng)方面,司馬承禎倡行以漸法入道。他認為修性練功,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以臻于大悟之境。他的這一思想,在《天隱子》中有著充分的體現(xiàn),而且亦和唯物辯證法之中的質(zhì)量互變規(guī)律是一致的。

      《服氣精義論》記錄了“服真五牙法”、“太清行氣符”、“服六戊氣法”、“服三五七九氣法”、“養(yǎng)五藏五行氣法”、“服氣療病”等功法,探討了服氣養(yǎng)生與治病等有關(guān)人類自身生命的問題,可以說進一步顯現(xiàn)了其生命哲學(xué)的可操作性。

      思想

      司馬承禎認為人的天賦中就有神仙的素質(zhì),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虛氣”,就能修道成仙。他將修仙的過程分為“五漸門”,即齋戒(浴身潔心)、安處(深居靜室)、存想(收心復(fù)性)、坐忘(遺形忘我)、神解(萬法通神),稱“神仙之道,五歸一門”。將修道分為“七階次”,即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此“五漸門”、“七階次”,他認為又可以概括為“簡緣”、“無欲”、“靜,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達到“與道冥一,萬慮皆遺”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對北宋理學(xué)的“主靜去欲”理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玄宗開元元年(713)來南岳衡山,先是住九真觀附近白云庵修煉,后來又在祝融峰頂建息庵,法從者甚眾。武則天聞其名,召至京都,親降手敕,贊美他道行高超。睿宗景云二年(711)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shù)數(shù)與理國之事,他回答陰陽術(shù)數(shù)為“異端”,理國應(yīng)當以“無為”為本,頗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后至南岳,結(jié)庵九真觀北。張九齡屢謁之。

      開元九年(721),玄宗親派其弟承祎迎入宮,命校正《道德經(jīng)》,深加禮待,呼為“道兄”。

      開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宮,請他在王屋山自選佳地,建造陽臺觀以供居住,并按照他的意愿,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善書篆、隸,自為一體,號“金剪刀書”。玄宗命他以三種字體書寫《老子道德經(jīng)》,刊正句文,刻為石經(jīng)。羽化后,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謚稱“貞一先生”。詔以其南岳舊居為降真觀,命弟子薛季昌主其觀。復(fù)命衡州鑄銅鐘一口賜觀中,重四千斤。他創(chuàng)造出一套道家修真的理論和“五漸門”、“七階次”等一系列修真法則,著有《修真秘旨》、《上清含象劍鑒圖》、《坐忘錄》、《天隱子》、《服氣精義論》、《采服松葉法》等近20種,收入《四庫全書·道藏》內(nèi)。

      生平

      唐人崔尚《唐天臺山新桐柏觀頌并序》稱司馬 承禎為“晉宣帝弟太常馗之后裔”。司馬承禎自少篤學(xué)好道,無心仕宦之途。師事嵩山道士潘師正,得受上清經(jīng)法及符箓、導(dǎo)引、服餌諸術(shù)。后來遍游天下名山,隱居在天臺山玉霄峰,自號“天臺白云子”。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gòu)、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為“仙宗十友”。武則天聞其名,召至京都,親降手敕,贊美他道行高操。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shù)數(shù)與理國之事,他回答陰陽術(shù)數(shù)為“異端”,理國應(yīng)當以“無為”為本。頗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唐玄宗開元九年(721),派遣使者迎入宮,親受法篆,成為道士皇帝。開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宮,請他在王屋山自選佳地,建造陽臺觀以供居住。并按照他的意愿,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書篆、隸,自為一一體,號“金剪刀書”。玄宗命他以三種字體書寫《老子道德經(jīng)》,刊正文匍,刻為石經(jīng)。羽化后,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謚稱“貞一先生”。

      司馬承禎的代表作品

      時既暮兮節(jié)欲春,山林寂兮懷幽人。登奇峰兮望白云,

      悵緬邈兮象欲紛。白云悠悠去不返,寒風颼颼吹日晚。

      不見其人誰與言,歸坐彈琴思逾遠。

      作品原文

      太上升玄消災(zāi)護命妙經(jīng)頌

      太上升玄消災(zāi)護命妙經(jīng)頌 唐 司馬承禎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號,元始虛無老。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為林苑,五明宮殿寬。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覺朦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隨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似環(huán)螻蟻轉(zhuǎn),如轂?zāi)雺m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咸歸一法音。如何顛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復(fù)歸無。心若分明了,知權(quán)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眾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里無。莫生無有見,迷執(zhí)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丈銥檎,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干。要認真空色,回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色空無滯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認他毫發(fā)事,難得自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為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決破疑惑網(wǎng),有無都不干。

      正心長自在,如隼入云盤。心靜六根清,六根隨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妙經(jīng)無礙性,權(quán)立妙經(jīng)名。

      故為眾生說,令教悟此經(jīng)。一真度一切,如楫濟橫流。

      真性隨身有,勿于身外求。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jīng)能萬遍,其義自分明。真性號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靈童即正性,無染號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諸天諸圣眾,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wèi)。語默及游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正法度邪法,眾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說偈,直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道非干視聽,視聽轉(zhuǎn)生疑。

      應(yīng)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心疑隨萬境,隨境認心田。

      道非有為有,方名離種邊。[1]

    【詩人司馬承禎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相關(guān)文章:

    詩人曾棟的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03-21

    詩人張繼先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12-28

    詩人石延年的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11-11

    詩人呂頤浩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11-23

    白居易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01-14

    詩人張衡生平簡介11-23

    詩人朱熹生平簡介11-24

    杜甫的生平簡介及作品01-18

    簡述詩人李白的生平簡介08-01

    唐代詩人李白的生平簡介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