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對付“三伏天”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由于趕上了兩個中伏,氣溫似乎格外熱,很多人不得不整夜開著空調才能入眠。在中國古代,沒有現(xiàn)代化制冷設備的古人是如何對付高溫高濕的三伏天的?從史料來看,古人強調調整心態(tài),以“順四時,適寒暑”;提出“納涼”概念,“大暑賞荷”、“浸伏”等都是積極的避暑方法。同時,在衣食住行諸方面也有相應的養(yǎng)生招數……
“心靜自然涼”——首先調整心態(tài)
元代丘處機《攝生消息論》提出:夏季“調息凈心”“如冰雪在心”
“順四時,適寒暑”,這是古代中國人適應時令的經驗之談。那么,到了一年中氣溫最高、最難熬的三伏天,古人是如何“順時”的?先秦時,人們便總結出了一套辦法,《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是這樣說的:“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顯然,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動輒生氣發(fā)怒。“內經”這句話,也是后人過夏天的一大行為準則,通俗說來,就是“心靜自然涼”。
到了大暑天,人極易激動上火,導致“性躁”。煩躁不安、生氣發(fā)怒,只會增加暑天的炎熱程度,所以古人認為熱天要“靜下心來”。所謂“心靜自然涼”,說白了就是通過調整心態(tài),以“順四時”,古人稱為“精神養(yǎng)生”。
丘處機是元代著名養(yǎng)生家,他在《攝生消息論》中稱,夏季“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丘處機的“調息凈心”也是道家過夏天的秘訣之一,謂之“禪道”,意在“養(yǎng)性”。
禪道是古人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之對付三伏天是很自然的事情。南宋詩人陸游便深諳其道,到夏天他會靜坐修身,正如其《夏日》一詩所云:“新辟虛堂痛掃除,蕭然終日屏童奴。”
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更推崇“清靜”、“養(yǎng)性”。他在《道德經》中稱:“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急走可以抵御寒冷,清靜能克服暑熱,老子甚至認為,心態(tài)清靜者能成為天下的統(tǒng)治者。
“大樹底下好乘涼”——炎炎夏日要“蔽日遮陽”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記載:鄭人“逃暑于孤林之下”
“心靜自然涼”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貶到湖南永州時,夏夜酷熱難忍,無法入眠,半夜索性起來登樓納涼,曾寫下《夏夜苦熱登西樓》詩:“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靜戰(zhàn)勝炎熱,實在毫無希望。
為了適應炎熱,古代民間首先提出了“納涼”概念。“納涼”,又叫“乘涼”。如何納涼?不同時代有不同選擇,但蔽日遮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降低體表溫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們喜歡搭涼棚以避暑。盡管涼棚并不是唐代的發(fā)明,早已有之,但長安人在用涼棚避暑上更有創(chuàng)意。明高濂《四時幽賞錄》記載了不少古人的“夏時逸事”,“避暑涼棚”說的就是當時京城人的納涼現(xiàn)象:“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
所謂“避暑會”即是一種戶外納涼活動,有點像現(xiàn)代的“納涼晚會”,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是月巷陌雜賣”條,北宋“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jié),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從孟元老所記來看,當時開封的戶外納涼活動比唐代還熱鬧。
但上述“避暑會”等應該是古代“有錢人”的`納涼方式,民間則大多是在樹下搭個簡單的涼棚,或到洞穴等陰涼、低溫處避暑。俗話所說的“大樹底下好乘涼”,正是古人避暑的經驗總結。
樹蔭納涼先秦時已流行。“鄭人逃暑”說的就是鄭國人“樹底下乘涼”的趣事,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的《太平御覽·人事部》引《符子》稱:鄭人“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但也弄出了晚上“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的笑話。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由于趕上了兩個中伏,氣溫似乎格外熱,很多人不得不整夜開著空調才能入眠。在中國古代,沒有現(xiàn)代化制冷設備的古人是如何對付高溫高濕的三伏天的?從史料來看,古人強調調整心態(tài),以“順四時,適寒暑”;提出“納涼”概念,“大暑賞荷”、“浸伏”等都是積極的避暑方法。同時,在衣食住行諸方面也有相應的養(yǎng)生招數……
“心靜自然涼”——首先調整心態(tài)
元代丘處機《攝生消息論》提出:夏季“調息凈心”“如冰雪在心”
“順四時,適寒暑”,這是古代中國人適應時令的經驗之談。那么,到了一年中氣溫最高、最難熬的三伏天,古人是如何“順時”的?先秦時,人們便總結出了一套辦法,《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是這樣說的:“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顯然,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動輒生氣發(fā)怒。“內經”這句話,也是后人過夏天的一大行為準則,通俗說來,就是“心靜自然涼”。
到了大暑天,人極易激動上火,導致“性躁”。煩躁不安、生氣發(fā)怒,只會增加暑天的炎熱程度,所以古人認為熱天要“靜下心來”。所謂“心靜自然涼”,說白了就是通過調整心態(tài),以“順四時”,古人稱為“精神養(yǎng)生”。
丘處機是元代著名養(yǎng)生家,他在《攝生消息論》中稱,夏季“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丘處機的“調息凈心”也是道家過夏天的秘訣之一,謂之“禪道”,意在“養(yǎng)性”。
禪道是古人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之對付三伏天是很自然的事情。南宋詩人陸游便深諳其道,到夏天他會靜坐修身,正如其《夏日》一詩所云:“新辟虛堂痛掃除,蕭然終日屏童奴。”
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更推崇“清靜”、“養(yǎng)性”。他在《道德經》中稱:“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急走可以抵御寒冷,清靜能克服暑熱,老子甚至認為,心態(tài)清靜者能成為天下的統(tǒng)治者。
“大樹底下好乘涼”——炎炎夏日要“蔽日遮陽”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記載:鄭人“逃暑于孤林之下”
“心靜自然涼”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貶到湖南永州時,夏夜酷熱難忍,無法入眠,半夜索性起來登樓納涼,曾寫下《夏夜苦熱登西樓》詩:“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靜戰(zhàn)勝炎熱,實在毫無希望。
為了適應炎熱,古代民間首先提出了“納涼”概念。“納涼”,又叫“乘涼”。如何納涼?不同時代有不同選擇,但蔽日遮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降低體表溫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們喜歡搭涼棚以避暑。盡管涼棚并不是唐代的發(fā)明,早已有之,但長安人在用涼棚避暑上更有創(chuàng)意。明高濂《四時幽賞錄》記載了不少古人的“夏時逸事”,“避暑涼棚”說的就是當時京城人的納涼現(xiàn)象:“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
所謂“避暑會”即是一種戶外納涼活動,有點像現(xiàn)代的“納涼晚會”,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是月巷陌雜賣”條,北宋“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jié),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從孟元老所記來看,當時開封的戶外納涼活動比唐代還熱鬧。
但上述“避暑會”等應該是古代“有錢人”的納涼方式,民間則大多是在樹下搭個簡單的涼棚,或到洞穴等陰涼、低溫處避暑。俗話所說的“大樹底下好乘涼”,正是古人避暑的經驗總結。
樹蔭納涼先秦時已流行。“鄭人逃暑”說的就是鄭國人“樹底下乘涼”的趣事,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的《太平御覽·人事部》引《符子》稱:鄭人“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但也弄出了晚上“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的笑話。
【古人如何對付“三伏天”】相關文章:
古人如何過三伏天06-16
古人是如何離婚的?08-26
古人是如何通訊的10-01
古人冬天如何御寒06-08
古人如何稱呼鞋?08-01
古人如何上夜班?08-13
古人是如何“講衛(wèi)生”的08-23
古人是如何計算時間的03-26
古人是如何實現(xiàn)通訊的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