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紅巖有感 推薦度:
- 讀童年有感 推薦度:
- 讀《廉政鏡鑒》有感 推薦度:
- 讀《動物莊園》有感 推薦度:
- 讀《簡愛》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1
終日蹉跎酒對歌,浮生若夢幾離合。天南地北奔波久,剩水殘山已無多。
在新年第一天,往暢和園消磨一捧心事幾串眼淚,期待很久的《浮生六記》,自然不負(fù)我望。譚正巖扮的沈復(fù),梅派青衣竇曉璇扮蕓娘。實在郎才女貌呵~
先說暢和園的布置,著實精致,早有準(zhǔn)備是園林廳堂,見了實景仍不免美到嘆息。大堂兩側(cè)的對聯(lián),出將入相的側(cè)門,右邊司琴司鼓的長廊,懸頂天花板上的宮燈。座位不多,我坐第三排,沈復(fù)的胡須蕓娘的頭面,眼角眉梢見得清清楚楚。中間譚老板唱到喝粥一節(jié),瞧向這邊的一雙妙目,直教我私心忒忒啊。
本來擔(dān)心劇本改得不好,敷衍一段死后十年的故事,倒像是兩世姻緣?山袢湛磥韰s好,不顯得太傳奇,而又有一片鐘情其中,竟不忍心糾結(jié)蕓娘是喜兒還是喜兒是蕓娘了。
當(dāng)年看《浮生六記》,不忍釋卷。知道人間有此種煙火神仙,十三歲的鐘情,藏粥,情投意合,方知相敬如賓竟也是人世良緣。布衣小菜,幾近窮途,印象最深是沈復(fù)吃醬瓜腐乳,不得其解,自嘲為情之所鐘,雖丑不嫌。
或許這出戲打動人半是因為所演得自始至終是回憶,沈復(fù)是回憶,喜兒是回憶里的蕓娘,故事自始至終是過去的,而重新開始不過圓一出夢。而《浮生六記》于我,是和沈復(fù)一樣的記憶,看戲便也是回憶的癡。兩下相合,不過如此。
十年不曾執(zhí)君手,孤燈長眠不到頭,削肩長項人依舊,只是你神情消瘦為誰愁?
沈郎,十年不曾見而今又執(zhí)君手,神情多消瘦——奴本為君愁。
天下鐘情,或如《牡丹亭》,所要的不過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了。人生若有知己如此,死死生生,自然在所不惜,只是于我固然是晚了的,于天下人,也多半晚了吧。日日歲歲,平白這么久,而誰與記浮生呢?由來癡心一片,情重愈珍,遇不到人情之所鐘、雖丑不嫌,姑且過自己的日子,倒也罷了。
一出半是歡欣的戲,從譚正巖剛出來就開始哭,到騙粥、到賞月、到死、到活,一年的眼淚,偏在今天流完了。周圍人看我應(yīng)多是奇怪,而我,不能夠在境遇里露一點怯弱,偏合宜為別人掉眼淚。
最喜歡的是譚老板喝粥前那一段唱詞,他本知道粥里有藥可還是喝了,為著清醒總是抵不過糊涂,為著思念時渴望哪怕有一點相關(guān),所以十年后的沈復(fù)亦知自己何其幸運(yùn)。
你本是一碗粥、一盞酒、一捧愁,醉本難收。江湖出身本無求,將身醉倒且干休,逞陰謀便逞陰謀。
《浮生六記》于我便是這一碗粥,只是迷魂過后,醒來找不到我的仙山。蕓娘說,一粥而始,一粥而終,他年若做傳奇,當(dāng)名《食粥記》。本也想把這篇小文以此為名,卻安敢自比沈復(fù),安得敷衍傳奇。想天下之大,浮生為夢,究其真假,半已蹉跎。痛哉!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2
我習(xí)慣把愛看的書不厭其煩地從家里運(yùn)到學(xué)校,再從學(xué)校背回家。其實家里也有可以閱讀的書,學(xué)校也有。可就是喜歡這樣背來背去。好似蝸牛一般。生怕想看的時候,手邊恰好沒有這一本書。
從昨晚臨睡開始閱讀沈復(fù)的《浮生六記》。今天值班時偷暇將《閨中記樂》讀完。只覺得這夫妻的歡娛如此真實地有趣。吃豆腐鹵這樣的小事寫起來亦是生動非凡。他們印刻章,“愿生生世世為夫婦”,夫為朱文,妻為白文。
沈復(fù)外出,兩人通信,在信箋結(jié)尾必定要蓋上這一個“愿生生世世為夫婦”的章。三百年前的浪漫,卻是如此別致,讓人感懷。
然而在字里行間卻充溢了沈復(fù)的哀愁。在妻子先亡以后,他回憶起以往甜蜜瑣碎時竟找出了許多可以印證“不得白頭”結(jié)局的征兆。他們做了二十三年的夫妻。雖然后期顛沛流離,然而伉儷情深,清貧而善于作樂,比起失偶的李清照,已經(jīng)是何其有幸了。
古代文人,寫悼妻詩的不在少數(shù)。譬如元縝。他的《遣悲懷》?伤c“鶯鶯”的故事卻使我對他的深情有了很深的懷疑。譬如陸游。他的《釵頭鳳》。雖然他到老來還數(shù)次到沈園題詞懷念唐婉,然而他在面對母親的強(qiáng)權(quán)時遠(yuǎn)沒有沈復(fù)對愛情的堅貞 陳蕓不得公爹喜愛竟被逐出家門,沈復(fù)居然追隨她離開了家庭的庇蔭,以至一世顛沛流離,而他卻未曾有悔。如此深情決心,試問,古今有哪位男子可以做到?
林語堂說,陳蕓是中國文學(xué)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那么,我也不禁要說,沈復(fù)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奇男子。這兩個最可愛的人的結(jié)合,怪不得連老天也要嫉妒,讓他們后半輩子嘗遍坎坷,而使陳蕓早夭。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愛情似乎越來越速食面了。而愛情好似也只有那么幾個月的保鮮或者一年兩年的保質(zhì)期。這本薄薄的小品文。白色的精致封面。淡雅樸素的小插圖。注解不多,讀來亦只能不求甚解。然而,這段三百年前的凡人婚姻卻令我深深感動。這使我的心增添了無畏和珍惜的因子,亦使我前行的步履分外輕盈起來。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3
讀著讀著,我忍不住愛慕沈三白,他有著那么美好高明的妻,更不由自主連聲驚嘆陳蕓,蕓于日常細(xì)瑣之事,也處處流露著靈慧奇妙,體現(xiàn)著匠心專制,詩情畫意。這是多么穎慧的可惡的女性啊!
夫妻二人同親戚掃墓山中,蕓撿回一堆巒紋白石,拿回家,在宜興長方盒中疊成一峰,若臨水石磯狀。自己著手種植白萍,石上植蔦蘿。到暮秋,巖間蔦蘿懸壁,水中白萍大放,好一幅“流水落花之間”,網(wǎng)絡(luò)創(chuàng)富,卻不見斧鑿痕跡。
三白小酌,不喜多菜。她用二寸白磁碟六只,自制“梅花盒”。啟盒視之,如菜裝于花瓣中,一盒六色,二三良知可隨便取食,食完再添。
書樓夏天太曬,蕓用數(shù)根黑柱橫豎搭錯,旁邊以舊布條裹縫。既可遮攔飾觀,又不費(fèi)錢。
三白和朋友于外觀花,發(fā)愁飯菜冷熱。蕓心血來潮,從城中雇來餛飩擔(dān)子,推來烹茶暖酒熱飯。酒肴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眾曰:“非夫人之力不迭此!”大笑而散。
瞧,好個秀外慧中的蕓娘!她的聰慧賢淑說不盡啊!難怪林語堂先生竭力地夸獎陳蕓,“集古今各代女子的賢達(dá)美德”,說她是“中國文學(xué)中最可恨的女人”。
然而,我很奇異的是,這樣一位見識高超,有自己獨(dú)到審雅觀的蕓娘,卻匆匆失去了夫家人的愛好。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4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說。文章寫得坦率真實。不論是哪一章,都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后兩記疑是偽作《中山記歷》和《養(yǎng)生記逍》。四記穿插相聯(lián),所記所敘雖然都是日,嵤,平淡無奇,然情真意切,一點沒有忸怩作態(tài),更無學(xué)究之氣,惟是靈秀沖淡,讀來如一縷嫣然清風(fēng)徐徐拂面。
沈復(fù),字三白,清乾嘉年間蘇州人,出生于衣冠之家,父親幕僚一生,先是生活小康,爾后家道中落。雖是平民百姓,沒有功名,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家計清貧,有段時間甚至是饑寒交迫,他和妻子陳蕓卻志趣高尚,情投意合,始至不渝。他們吟詩,作畫,郊游,聚友,烹肴,興趣昂然,意興飛逸。而后來,終于因為封建禮儀家教之害,歷盡坎坷,最終天人永隔。蕓死后,三白“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書中記錄著作者一生經(jīng)歷的起伏坎坷,悲歡離合。散發(fā)著感性色彩的文字,使我仿佛置身于當(dāng)時的社會,體味著世間百態(tài)。沈復(fù)得雙眼始終瞄向自己的妻子蕓娘,這位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可愛的女人。她的聰慧,襟懷,氣概和癡情,不得不讓讀者“閱而心醉”。是看“一身素淡”何其嫻雅,口授成誦,何其穎慧,顧盼神飛,何其纏綿,太湖縱目何其豪邁。與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女兒相比,蕓娘比黛玉柔和,比寶釵淡雅,比探春體貼,比湘云豪爽,比妙玉多一份人間煙火。于當(dāng)今的時尚女郎相比,蕓自是多了一份內(nèi)涵,淡雅,一份矜持。卻不料這樣一位佳人中道凄然長逝,空流下兩行痛淚。
蕓雖思想高超,卻在處理人事方面,仍有欠缺。大家庭的弊害盡人皆知,小夫妻的恩愛往往成為遭妒之由。沈家的家教禮儀很嚴(yán)肅的,父母,兄弟媳婦都住在一起。初始,蕓娘處處小心翼翼,后來漸漸放松了,在公開場合也和三白并起并坐,當(dāng)然就有人看不順眼,慢慢起了閑話。
有一年,三白隨父親在外任職,沈父說蕓能筆墨,就代沈母寫信。后來家中有了些閑言,沈母以為蕓寫信不清楚,就不讓她寫。沈父怒道:“想汝婦不屑代筆耳!” 蕓怕沈母不高興,便不解釋。超然大度的蕓娘,獨(dú)在家事上唯唯諾諾!可見封建家教之害人啊!
就篇幅所占的比例來說,《浮》應(yīng)該是快樂、幸福、積極的,這些都應(yīng)和了我曾經(jīng)的人生觀:充滿光明的人生。然而就是那只占了六分之一篇幅的“坎坷記愁”,改變了我的看法。開篇的“閨房記樂”和“閑情記趣”所描寫的夫妻恩愛,歡樂融洽,使我的心情十分舒暢,也再次讓我充分的看到了生活的光明,“耳鬢相磨,親同形影,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這是怎樣的幸福生活!也許就是因為這太快樂,太幸福了,所以當(dāng)我讀到妻子蕓“受責(zé)于公”、“失愛于姑”后與作者四處流浪,最終客死異鄉(xiāng)時,我的眼淚無可抑制的流了下來。
生活在今天,我不會經(jīng)歷戰(zhàn)亂、饑餓、孤苦,但誰能保證,我不會遇到其他的不幸嗎?疾病、失去親人、沒有工作……這并不遙遠(yuǎn),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奔波于各類人才市場。顯然,我的人生觀過于理想化了。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我料想的不夠充分,不夠深刻。想來這也是我過去多次失敗的原因所在一一忽略、輕視了事情的困難面,過分樂觀,冒冒失失,失敗后又沒有及時總結(jié)經(jīng)驗,只是一味地將過失歸咎于客觀原因,從未檢查過自己的錯誤。重新打開《浮生六記》,看到“閑情記趣”,再看到“閨房記樂”,沈復(fù)在經(jīng)歷了妻死子散后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細(xì)微妙之美的心,實在令我感慨,快樂是什么?痛苦又是什么?我想也許就是以一份寬容恬淡而又有情趣的心,去接愛生活中將要到來的一切吧。
我想我已經(jīng)明白了我以前對于生活的過于膚淺的理解。那么我能做什么呢?改變我的'人生態(tài)度,在做事前全面的考慮,無論是好的情況還是最壞的情況。困難挫折破壞了生活的快樂,但我們可以將它轉(zhuǎn)化成另一種快樂,我們不僅要自己戰(zhàn)勝困難,也要盡我們所能幫助他人,為他人創(chuàng)造快樂與幸福。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5
和如今在人海茫茫中遍尋不到真心愛人的男男女女相比,沈復(fù)和蕓娘真是不能再幸運(yùn)了。少時懵懂,你心上記掛著我,我心中惦念著你,再加上一點緣分,就結(jié)成了夫妻。
通篇看下來,沈復(fù)本是很平常的人,一點點說不上才華的書畫雅好,也不是長袖善舞遇人皆強(qiáng)的大丈夫性格,說起長處來,一是為人磊落,二便是癡情了?吹骄硭奈乙褯]了興致,說來也是,卷三中蕓娘剛剛香消玉殞,任誰哪有心情看沈復(fù)大段大段的浪游旅記。其實蕓娘也并非如林語堂所夸就是非她不娶的奇女子了。不過是通點書畫、通情達(dá)理又性格爽直不矯情,身上還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部分多點兒。
《浮生六記》的可貴處,便是一個對的男人遇到了一個對的女人,并且二人誠心相待。對于愛情,我們還能夠要求更多嗎?書中寫滄浪亭內(nèi)二人消夏對飲,課書論古、品月評花,當(dāng)真是神仙眷侶!沈復(fù)談及生活細(xì)節(jié),一腐一瓜里更能見得二人生活里也是平等對話、相互影響。寫到蕓愛惜字畫,修修補(bǔ)補(bǔ)中仿佛可見其蹙眉凝視、欣喜開懷之相,一顰一笑里更是藏著刻在記憶里的入骨柔情,于旁人閱見尚且如此,為夫者于心中想必已憶之百遍,心如絞痛。
看卷一時我心中一半歆羨一半不以為然,神仙眷侶之多,現(xiàn)實中雖不甚多,瑪麗蘇文中卻不少見,沈復(fù)、蕓娘二人無非是小打小鬧,哪里比得上天馬行空的YY人生。一直看到卷三才仿佛被重重一擊,坎坷中一句一句皆是日常,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婆媳公媳矛盾、兄弟爭利、囊中羞澀的絕望無助、刮風(fēng)下雨的舉步維艱,沒有平常人一輩子遇不上的殺父之恨、家族世仇,有的全是生活中一天天相互扶持過來的坎坷際遇。看到“老親又以盟妓一端,憎惡日甚,余則調(diào)停中立。已非生人之境矣!焙汀袄C經(jīng)之后,蕓病轉(zhuǎn)增,喚水索湯,上下厭之!毙刂斜瘧、憂郁、焦躁集聚,難以自持,仿佛我便在蕓的身邊,陪她領(lǐng)略著一個個難以承受的白眼,仿佛我便是沈復(fù),眼睜睜望著心愛之人受盡委屈卻無力改變現(xiàn)狀。好好一對眷侶,何以竟要遭受這樣的境遇!然而轉(zhuǎn)念,這便是生活的苦難,父母不會因忠貞的愛情而疼惜你,金錢也不會因瀟灑的做派而親近你,坎坷中,唯一的溫暖便是夫妻間的不離不棄相互勉勵和朋友一次次的出手相助。
想起剛剛成婚沈復(fù)便外出學(xué)習(xí),兩個人刻了“愿生生世世為夫婦”的圖章,一人執(zhí)朱文,一人執(zhí)白文,通信時便印在下面。年紀(jì)如此之輕、相處如此短暫就可以認(rèn)定彼此為生生世世的愛人,沈復(fù)和蕓娘,縱然命運(yùn)多舛,仍是何其幸運(yùn)!
不過薄薄一本幾十頁的小書,卻悄悄藏匿了一段不離不棄令人感佩的愛情。與其叫《浮生六記》作沈復(fù)的小傳,不如索性如蕓娘所說,取名《吃粥記》,去定格一份早夭卻深重的生生世世之情。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6
清秋夜雨,燈影映窗紅。看完了 浮生六記 也該寫點什么很少看這種言情類的貨色,但,我感動于沈復(fù)與陳蕓的愛情。我贊慕著他們的平常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傾心于他們的誠摯恩愛至逝世不渝,我仰望著他們畢生平常卻心懷磊落,心無羈絆,超然脫于塵俗。
《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崎嶇記愁》,《浪游記快》,后兩記疑是偽作《中山記歷》和《攝生記逍》,這個我是百度來的。這是一本自傳體散文集,四記交叉相聯(lián),所記所敘固然都是日常瑣事,平鋪直敘,然情真意切,一點不靦腆作態(tài),更無學(xué)究之氣,惟是靈秀沖淡,讀來如一縷嫣然清風(fēng)漸漸拂面。
打開《閨房記趣》,沈三白刻畫了一個清麗靈妙的女兒形象:“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tài),令人之意也消。” 這是他年少時初見陳蕓的情景。 那夜,蕓給他吃自制的腌菜暖粥,吃的正香時,蕓堂兄?jǐn)D身而入,戲謔笑道:“我要吃粥你不給,本來是專門給你夫婿籌備的!” 呵呵,當(dāng)時沈陳二人就酡顏了。讀此處我亦莞爾微笑,圓滿姻緣一粥引之。
爾后便是兩人成親,一段最幸福美妙的時間。我一遍遍地被他們的真愛打動著。他們的戀情并不驚天動地,也非曠世絕戀,更非千古名唱。我只是為他們最平凡最輕微的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而深深激動。
夫妻飲茶談詩論詞,蕓曰:“杜(甫)詩鍛煉精絕,李(白)詩灑脫落拓;與其學(xué)杜之深嚴(yán),不如學(xué)李之生動!
春景,三白欲攜蕓遠(yuǎn)出遠(yuǎn)足,蕓巧扮男裝,見人問則以表弟對之。呵呵,竟無人識辨。
夏日,蕓頭戴茉莉花,三白戲謔說佛手為香之君子,茉莉為香之小人,何以親小人而遠(yuǎn)君子,蕓亦笑說:“我笑正人愛小人! 夫戲妻謔,笑俗為雅。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7
《浮生六記》是一個自傳性質(zhì)的散文作品,文章寫得坦率真實,不卑不亢。每一章都濃縮著深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和《養(yǎng)生記逍》。前四記穿插交錯,所記述的內(nèi)容雖稍顯日常繁雜,平淡無奇,然意真情切,絲毫不顯惺惺之狀,更無舊學(xué)書生之氣,惟有鐘靈毓秀之神,讀來如清風(fēng)拂面,意氣盎然。
作者沈復(fù),字三白,清中期蘇州人,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侍政半生,先是生活無憂,爾后家道沒落。沈復(fù)雖為一介布衣,沒有功名加身,然則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家境清貧時,甚至偶時饑寒交迫,他和妻子陳氏卻志趣高雅,情意投合,始至不渝。他們且吟詩,且作畫,或郊游,或烹肴,意趣盎然。而后,終因封建禮儀家教之害,歷盡坎坷,終而天人永隔。妻死后,沈復(fù)遂沒落于熙攘街市,不知夢醒何時。
書中記錄著沈復(fù)一生經(jīng)歷的跌宕起伏,悲歡離合。書中散發(fā)著感性色彩的文字,使人仿佛置身于舊世其間,體味著人生百態(tài)。沈復(fù)的心里始終懷念著自己的妻子,人雖已逝,她的聰慧、襟懷、氣概和癡情,不禁讓讀者“閱而心醉”。試看一身素淡何其嫻雅,口授成誦,何其聰慧,顧盼神飛,何其纏綿,太湖縱目何其豪邁。與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兒女相比,其情比黛玉柔和,比寶釵淡雅,比探春體貼,比湘云豪爽,比妙玉多一份人間煙火。于當(dāng)今的風(fēng)姿綽約相比,她更是多了一份淡雅,一份矜持。卻不料這樣一位賢者猝然凄然長逝,空流下兩行痛淚,讓文人沈復(fù)痛徹心扉。
生活在今天,我不會經(jīng)歷戰(zhàn)亂、饑餓、孤苦,但沒有人能保證,我不會遇到其他的不幸,無論是疾病,還是失去親人,這些并不是不可能,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往返于醫(yī)院,奔波于異國他鄉(xiāng)。顯然,我的人生觀有些理想化了,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我料想的不夠充分,不夠深刻,想來這也是我過去多次遭遇挫折的原因所在,忽略、輕視了事情的困難面,過分樂觀,失敗后又沒有及時汲取教訓(xùn),只是一味地將過失歸咎于客觀原因,從未檢查過自己的錯誤。重新打開《浮生六記》,看到《閑情記趣》,再看到《坎坷記愁》,沈復(fù)在經(jīng)歷了妻死子散后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細(xì)微妙之美的心,實在令我感慨,快樂何如是,痛苦何如是,我想也許就是以一份寬容恬淡而又有意趣的心,去接愛生活中將要到來的一切。
我想我已經(jīng)明白了我以前對于生活過于淺薄的理解,我應(yīng)該改變我的人生態(tài)度,在做事前要三思而后行,無論是好的情況還是最壞的處境都應(yīng)思慮再三。困難和挫折破壞了生活的樂趣,但我們可以將它轉(zhuǎn)化成另一種快樂,我們不僅要自己克服困難,也要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8
初讀沈復(fù)的《浮生六記》,竟有許多感動。依然是太容易感動的人。
“凡事喜獨(dú)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不貪屠門之嚼”,日子過得輕淡,沈三白應(yīng)是極隨性的人了。卷四浪游記快,與眾友共覽天下名勝,而山水可怡情。文字洋洋灑灑,閑情逸致,字里行間皆是。細(xì)細(xì)讀來,讓人暫忘塵世間的千絲萬縷。于愛妻蕓娘,沈三白筆墨卻不多,就是浪跡天涯,流連煙花巷之時,心中的那份牽掛,也似不經(jīng)意的。卷二閑情記趣、卷四浪游記快,寫情寫景,對蕓娘看似不經(jīng)意,那份平淡而真實的感情,卻處處都在了。于是,蕓娘的雋秀穎慧,知書達(dá)禮,溫婉可人,就在沈三白不多的筆墨中,輕輕點出,就這么不經(jīng)意的豐滿和鮮活起來:居鄉(xiāng),蕓娘相伴相依,一同品蘭插菊玩石置景賞月;會友,“蕓拔釵沽酒”,巧置梅盒;著小帽領(lǐng)襪皆蕓自制,也必整必潔;夏荷初開,蕓置條葉于荷心取香……一點一滴,皆平白敘來,娓娓道出,可羨可嘆,夫復(fù)何求的感覺,真讓人羨煞!
沈三白生性爽直,落拓不羈,既不追名,也不逐利,獨(dú)對蕓娘用情至深,讓依然好感動。然而世事無常,終歸是“恩愛夫妻不到頭”,卷三中盡訴失妻之恨,又讓依然唏噓不已……
不知是友人無心,還是有意,送來的《浮生六記》,是從卷四開始的,然后是卷二,接著是卷三,最后是卷一。依然是先得其閑,寫景寫物,抒胸暢懷,讓人感慨萬千;再得其趣,飲食起居、花木蟲草、山水風(fēng)月,引人遐思無限;再感卷三坎坷記愁之哀婉凄涼,真切傷情;讀到卷一閨房記樂,又是句句心聲,事事真情,竟是卷三中情癡更深處的感覺……
整理往日心情,一些感想,隨筆記來,隨意貼來,讓人見笑了。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9
浮生六記讀后感傍晚來到房間,心有無倚之孤獨(dú)感,站立在窗前遙望天邊浮云,發(fā)呆了一會。點了一支煙,燃燒,不喜歡煙之苦澀,可是不抽,心中惶惶的,沒有著落感。胡思亂想一會兒之后,用毛毯做枕,舒服地躺下來,拿起那本《浮生六記》小說,翻看起來。記得先是在林語堂的小品文中看到《浮生六記》的介紹。
林語堂曾經(jīng)說:“陳蕓(游魚注:該書作者沈復(fù)的妻子)是文學(xué)史上最可愛的女人。在生活中,陳蕓也是最令人喜愛。她生具慧才,性情灑脫,簡直是文人心中理想的妻子。”那時,我記住了陳蕓這個名字。后來,我翻看《世界文學(xué)》,發(fā)現(xiàn)它將《浮生六記》列入傳世藏書,不由心生閱讀的渴望。
此后,在各個書店留意《浮生六記》,但是遍尋不著。最后,卻在一家不起眼的書攤上看到,書都沒有瀏覽一下,就買下了。買來之后,沒有急著去讀,在床頭放了數(shù)日。我當(dāng)然不是書癡,沒有這樣的雅趣——先聞聞書香,反復(fù)撫摸書面,吊足胃口,然后才煮茶燃香靜讀。
沒有急著讀,乃是因為近來心情不佳,F(xiàn)在,我終于翻閱本書,果然寫得至真至情,讓人感動,文筆尤其細(xì)膩。讀了一會兒,看看前序后編,才知道這也是殘本。前四卷是沈復(fù)寫的,后兩卷是曾國藩續(xù)寫。
我有點疑惑,為什么一些好書總不是全本,例如《紅樓夢》。大概后人無比喜歡原作,就大膽地寫起續(xù)篇,有著修補(bǔ)完璧的美意。《浮生六記》其實是沈復(fù)自傳,細(xì)膩地寫了秘而不宣的閨房之樂,生死不渝的伉儷深情,還記載了浮生里種種悠閑的樂趣。何謂浮生六記?一閨房記樂,二閑情記趣,三坎坷記愁,四浪游記快,五中山記歷,六養(yǎng)生記道。
讀《浮生六記》最大的收獲就是享受到幽閑之情趣。古人說過“人非有品不能閑”,而《浮生六記》更在閑情之中浸染了艷情。
寫閑情,如月照苔石,寫艷情,如雨落發(fā)梢。這本書恐怕是中國文人自足常樂悠閑自得的最佳寫照,恐怕只有深得生活真味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自傳小說,也恐怕只有講究情趣的閑人才會靜下心讀讀本書。
在現(xiàn)代紛紛擾擾追名逐利的社會中,讀這樣的書,有點逃避有點抗?fàn)幱悬c無奈。讀罷,難免感嘆——時光匆匆,浮生幾何,何不給自己留下半日悠閑,抵它十年塵夢?傊x《浮生六記》可以玩味,卻不可羨慕,畢竟沈復(fù)的浮生,不是誰都可以輕易學(xué)得,畢竟古人的悠閑,不是現(xiàn)代人可以模仿的。
【寒假讀《浮生六記》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
讀《孔乙己》有感(轉(zhuǎn)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
讀《魯賓遜漂流》有感09-22
讀《血色母親》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