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yōu)美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優(yōu)美寫景散文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情感故事日暮鄉(xiāng)關(guān)散文
送走浩松兄已經(jīng)好多天,我常常獨立黃昏。
天地寥廓,山河披翠。舉水河浩瀚的黃沙,在熠熠的夕陽下,正泛著金光。云空中,一些燕子低旋著,唧唧的叫聲,像喚著遠方的歸人。一如我幻化浩松兄模糊的影子。我想送一捧鄉(xiāng)愁,用黃昏撇下的金線,束緊并攬入他的懷中。
認識浩松兄有很多年了。十多年以前,在廬山的一次學(xué)術(shù)會上,兩個素不相識的同姓住在一起,一番寒暄以后,就拉起了家常。聽說我來自湖北麻城,浩松兄非常興奮地說:他的祖輩就來自麻城孝感鄉(xiāng)。我說:麻城好像沒有什么“孝感鄉(xiāng)”。湖北倒有個叫“孝感”的地方,不過那不是一個鄉(xiāng),原來是一個縣,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市。浩松兄有些不相信。說:他那里的老人都說,早在元末明初時,他們的祖輩就被遷居到簡陽,而且家譜也有記載。我有些疑惑,就講起了麻城關(guān)于“汪”姓的一些事。后來我說,如果一切是真的,那我們可能還真是一個宗族。浩松兄不住地點頭。
我相信我們是有緣的。同是一個姓,干同一種職業(yè),相隔千里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參加相同的學(xué)術(shù)會議,并且還住到同一個房間。見面很親切,毫無陌生感,而且他信誓旦旦地說,他的祖籍就在我居住的那個地方。
那次會議結(jié)束后,我們留下了通聯(lián)地址,并且相約回家后就去找家譜,印證我們之間的緣分。
回家后,和父輩們談起這件事。父親說:我們的老家是從安徽婺源(現(xiàn)屬江西)大畈村遷居來的,還是在元朝時。最早住在東山黃石,后來又到鳥雀林,清朝中期十二世祖詮公就遷到現(xiàn)在這個叫樓陵灘的地方,F(xiàn)在的家譜只記載我們這一支了,以前的事都不清楚,也沒聽說過麻城有叫孝感鄉(xiāng)的。
我有些失望。把我了解到的信息和浩松兄通了一回信。浩松兄回信說:他還沒有找到家譜,不過正在努力,但他相信他的祖籍就是來自麻城。
就這樣,一晃很多年了。
時光的鐘擺,或如風(fēng)蝕,湮滅已經(jīng)湮滅的,沉積本該沉積的。當(dāng)某一天,無意中獨到邑人凌禮朝先生關(guān)于麻城孝感鄉(xiāng)移民考辨的一篇文章時,一瞬間,我想起了遠在巴山蜀水間的浩松兄信誓旦旦的臉。我為我曾經(jīng)的淺薄而羞愧?墒沁@些年的散漫,無論怎么樣也找不出從前的信函。我只能默默自責(zé):在遙遠的巴山,有與我同氣連根的親們,在某個月夜或黃昏時,凝望湖廣,遙想先祖?zhèn)冊诼鞒讨,背井離鄉(xiāng),跋山涉水,一路風(fēng)塵。
曾經(jīng)的辛酸和血淚,至今斑斑點點永遠成為家譜的印痕。
2012年7月,聽說汪氏鳥雀林支要重續(xù)家譜,抱著好奇心去了解汪氏淵源,無意中找到了汪氏宗親網(wǎng)。更巧的是在汪氏宗親網(wǎng)找到了一份汪浩松的跟帖。半信半疑,通過聊起了多年前在廬山的事,居然真的是那先生!
后來,我就我所掌握的,將這幾年麻城孝感鄉(xiāng)移民文化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明末文人鄒知新所作《都碑記》和浩松兄作了一些介紹。浩松兄說:他也很關(guān)注這些事,這幾年川渝有很多學(xué)者對麻城移民文化進行了研究和推廣,稍微留心的川渝后人都很清楚。遺憾的是在他的`老家簡陽汪姓很分散,也沒有找到很完整的家譜,只知道一世祖叫汪興德,開始就遷居在簡州乾豐鎮(zhèn)月亮溝,生有三子,他們都是他的后裔。我說:有無家譜證明其實并非很重要,我們也不是搞學(xué)術(shù)研究的,方便的時候到麻城來走走,看看古杜鵑群落,看看古孝感鄉(xiāng)渡頭,還可以欣賞一下杏花村的美景。浩松兄說:等退休了,一定來,看看祖籍,了卻多年的夙愿。
5月14日,突然收到了浩松兄的留言。浩松兄說:他想近幾天就過來。
再次見到浩松兄是在麻城北站,時間剛過十二點。經(jīng)過一晚上、一上午的火車顛簸,浩松兄稍顯疲憊。十多年未見,人胖了很多,也蒼老一些,但說話的語氣沒變,和當(dāng)年在廬山的一家旅館一樣。吃過午飯,稍作休息,第一站浩松兄就想去看看老家的汪氏遺跡。八百年來,汪氏自婺源遷到麻城后,從元、到明、到清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分遷,實在沒有多少遺跡可供憑吊。麻城汪氏這些年也沒有出過特別杰出人物,也未曾進行過大型的祭奠。我大體介紹下麻城汪氏基本情況。按照推斷,他的先祖移居四川時,正是洪武初年,而我的先祖,從東山黃石遷到鳥雀林時也正是那個時候,時間段非常吻合。有誰知道那個時候,歷史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后來,我們?nèi)チ诵⒏朽l(xiāng)都。在新修的鄒知新《都碑記》前,我們費力地讀著上面的文字,“明圣初,云傳蜀地土廣,川道雖險,鄉(xiāng)之遷人皆居之……”當(dāng)年轟轟烈烈的大遷徙,就是在這舉水渡頭,爺娘相別,拖兒帶女,骨肉分離,由舉水下長江,逆流而上,不知前面有多少暗灘險礁,但都知道:此地一為別,相逢渺渺期。想到那個場面,是多么慘烈和凄然!好在我們的先人,無論有多少無奈,還是毅然決然挺了下來,克服無數(shù)的艱難困阻,在絕無人煙的蜀地,堅韌地活了下來,并且瓜瓞長綿。也許再怎么困苦,他們的內(nèi)心都有一個信念:若問祖籍在何方,湖廣麻城孝感鄉(xiāng)……
帶著浩松兄戀戀不舍地離開孝感鄉(xiāng)都牌坊,在沈家莊,我們看到了一些歷史的遺痕:充滿滄桑感的石磨,不知是不是當(dāng)年鄒知新筆下的那“石磨當(dāng)路”?黃昏的時候,我和浩松兄坐在舉水堤梗上。到處都是月季花,紅的,粉的,白的,開得爛然,開得徹底。于草叢、于溝壑、于堤坎,自由熾烈。這是湖廣鄉(xiāng)間最普通的花,綠的刺,綠的葉,看上去好像漫不經(jīng)心,其實充滿執(zhí)著、奔放。小的時候,我們喜歡采摘它的嫩莖,剝開淡青色的皮,甜澀甜澀的滋味,一嚼就是半天。現(xiàn)在,我們的后輩不再中意它了。舉水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年的舉水了,當(dāng)年的舉水比現(xiàn)在洶涌寬闊得多。七十年前,我的祖父就曾經(jīng)順著這滔滔激流,逆行而上,到四川販買過古木。后來因為移河改道,因為人類毫無節(jié)制的砍伐,導(dǎo)致大量的水土流失。非是洪水季節(jié),再已看不到泱泱碧波了。眼前的舉水已經(jīng)干涸,漫漫黃沙,坑坑凹凹。我和浩松兄站在河床中,浩松兄說:實在想象不出,當(dāng)年他們的祖輩,就是從這里出發(fā),開始黯然的遷徙征程。有幾多困頓的生靈,離開故土就殞命于跋涉途中。先祖?zhèn)兡軌蚧钕聛,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我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堅韌,因為信念,因為百折不饒。古往今來,人類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劫難,卻依靠信念和智慧走了出來。你的先祖是這樣,我的先祖也是這樣。站在長堤,眼前浮現(xiàn)的是當(dāng)年湖廣填四川,一些老父老母,遙望茫茫碧水的情景。那姿態(tài)偉岸滄桑。蕭瑟處有多少“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惆悵和憂傷?
后來,我們參觀了孝感鄉(xiāng)移民公園。雖然剛剛動工,只有一個棱角,但相信這個浩大的工程,未來一定會成為人們啟迪心靈、慎終追遠的殿堂!
20號是浩松兄離開的日子。在火車北站,目送動車緩緩啟動并呼嘯而去,我知道,與浩松兄一分手,也許是訣別。說不出的傷感。此生相識,冥冥中自有緣分。這緣分也許就是先祖?zhèn)兞粝碌哪且桓俾瑢⒈舜说男木U在一起。杜甫的“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講的就是這種若即若離、無法割舍的心結(jié)。
三天后,收到了浩松兄的電郵,除了一些客套話以外,更重要的是告訴我一個消息:浩松兄此次匆忙尋根,是因為身體上有些特殊情況。他想在有生之年,健健康康地來一回故里追尋,圓一次回歸的夢。臨了,還送詩一首:“大別風(fēng)高幾度秋,故人相送故人愁。敢言桑梓不輕棄,怯意征帆欲滯留。舉水渡頭流澤遠,孝都鄉(xiāng)畔植根稠。而今棲托巴山地,子子孫孫望首丘”。說是當(dāng)日動車西去時,寫在歸途中。
子子孫孫望首丘!我的心緒一下凝重起來。我終于明白他這一次的突然尋根。面對未來,我只好說一些寬慰的話。愿他早一點走出陰霾!
生命的光芒說到底是一種傳承。有傳承就有希望和未來,所以生命永遠充滿亮色。有時候,我揣摩著自己的家譜,望著那一長串一長串陌生的名字,由著一條條直線延伸開來,彷如藤蔓,每一條生命就像那藤蔓上的果實一樣,先是花開,然后結(jié)成青果,那青果慢慢變黃,慢慢蒼老,在青果蒼老的同時,又有新的花蕾綻放,然后又結(jié)成青果,一串一串,像麥穗一樣…… 這些麥穗就是一代又一代先人,最后又都成為一個個小丘包,草連草、土連土、水連水結(jié)成一團,而成為我們心靈的羈絆。無論時光如何老去,無論內(nèi)心多么疲憊,無論道路多么艱難,無論腳步走到多遠,他們是我們靈魂永遠的偎依,是我們夢里經(jīng)常回想的心靈雞湯!對于我們來說,他們不是家譜上一個個枯燥和單調(diào)的名字,他們有血有肉,有靈有性,有前世,也有今生!正是透過這些藤蔓,我們看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更替。其實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一樣。
人類尋根的實質(zhì),說白了就是尋找一種心靈的依托。心靈有了依托,靈魂就會變得輕盈!
【情感故事日暮鄉(xiāng)關(guān)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橘子日暮散文04-12
身邊的情感故事散文03-31
日暮,原來很靜的散文04-14
舅舅情感故事愛散文03-30
我的爺爺情感故事散文04-02
常記濕地日暮散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