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上語文文言文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九上文言文翻譯
翻譯文言文是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中考語文的重點和難點之一。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上文言文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陳涉世家》(司馬遷)
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上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标悇倌肆橥酰枮閺埑。當(dāng)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
譯文:
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縣人,表字叫叔。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跟別人一道被雇傭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邊高地(休息),悵然嘆息了好長時間以后,對同伴們說:“有朝一日有誰富貴了,可別忘記咱窮哥兒們!蓖閭冃χ卮鹚骸澳憬o人家耕地當(dāng)牛馬,哪里談得上富貴啊!”陳勝長嘆一聲,說:“燕雀怎么能知道鴻鵠的凌云壯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窮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漁陽,臨時駐扎在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都被編進這支隊伍,并擔(dān)任小隊長。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jīng)誤了期限。誤了期限,按秦王朝的軍法,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一起商量,說:“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為國家而死,這樣好吧?”陳勝說:“全國人民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該立為國君,該立的是長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諫勸始皇的緣故,始皇派他到邊疆去帶兵。最近傳聞?wù)f,并不為什么罪名,二世就將他殺害。老百姓大多聽說他很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jīng)死了。項燕擔(dān)任楚國將領(lǐng)的時候,(曾)多次立功,又愛護士卒,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戰(zhàn)死了,有人認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fā)出號召,應(yīng)當(dāng)有很多人來響應(yīng)的。”吳廣認為(這個見解)很正確。(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倆的意圖,說:“你們的事都能辦成,能建功立業(yè)。不過你們還是去問問鬼神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捉摸這“問問鬼神”的意思,終于悟出:“這是教我們先在眾人中樹立威信啊!庇谑怯弥焐霸诰I條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再把綢條塞進人家網(wǎng)起來的一條魚肚子里,士兵買魚回來烹食,發(fā)現(xiàn)了魚肚子里的綢條,本來已經(jīng)覺得奇怪了。(陳勝)又暗地里派吳廣潛藏在駐地附近叢林里的神廟當(dāng)中,天黑以后點上燈籠(裝鬼火),裝做狐貍的聲音,向(士兵們)喊道:“大楚復(fù)興,陳勝為王。”士兵們一整夜既驚且怕。第二天,大家到處談?wù)撨@件事,都指指點點的,互相示意地看著陳勝。
吳廣平時很關(guān)心周圍的人,士兵們大多愿意為他出力。(那天)(兩個)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們發(fā)火,讓他們責(zé)罰他,借此來激怒士兵。那軍官果然鞭打了吳廣。(眾士兵憤憤不平,)軍官(剛)拔出劍來威嚇(士兵),吳廣一躍而起,奪過劍來殺死了他。陳勝協(xié)助吳廣,一同殺了兩個軍官。陳勝把眾戍卒召集起來,宣布號令,說:“各位(在這里)遇到大雨,都超過了規(guī)定到達漁陽的期限。過期就要殺頭。就算僥幸不殺頭,而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再說,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齊聲應(yīng)道:“一定聽從您的號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為的是順從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為義軍的標(biāo)志),打出大楚旗號。又筑了一座高臺,舉行誓師儀式,用那兩個軍官的頭祭祀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xiāng),占領(lǐng)該鄉(xiāng)后接著進攻蘄縣。攻克蘄縣后,就派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取蘄縣以東的地方。(陳勝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譙等縣,都拿下來了。一路上收編人馬,等打到陳縣的時候,已有戰(zhàn)車六七百輛,馬一千多匹,士卒幾萬人。進攻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帶兵在譙門中應(yīng)戰(zhàn)。起義軍(一時)不能戰(zhàn)勝,(不久)守丞被人殺死,大軍才進入陳縣。幾天后,陳勝召集當(dāng)?shù)氐泥l(xiāng)官和有聲望的人共同商討大事。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說:“將軍您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復(fù)楚國的社稷,論功應(yīng)當(dāng)稱王!庇谑顷悇俦粨泶鞣Q王,宣稱要重建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dāng)?shù)氐拈L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yīng)陳勝的號召。
《唐雎不辱使命》(《戰(zhàn)國策》劉向)
原: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yīng)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么呢?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F(xiàn)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lǐng)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氣勢洶洶地發(fā)怒了,對唐雎說:“您曾聽說過天子發(fā)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鼻赝跽f:“天子發(fā)怒,死人百萬,血流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jīng)聽說過平民發(fā)怒嗎?”秦王說:“平民發(fā)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fā)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fā)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征兆,(現(xiàn)在,專諸、聶政、要離)連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要發(fā)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保ㄓ谑牵┌纬鰧殑φ酒饋怼
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道歉:“先生請坐!怎么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隆中對》(陳壽)
原: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guān)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fù)言。”羽、飛乃止。
譯:
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當(dāng)時的人沒有誰承認這一點。只有博陵崔州平,穎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說是確實這樣。
當(dāng)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啊,將軍可愿意見他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毙焓f:“這個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您應(yīng)當(dāng)屈身去拜訪他!
于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劉備于是叫旁邊的人避開,說:“漢朝的天下崩潰,奸臣竊取了政權(quán),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于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您說該采取怎樣的計策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從董卓作亂以來,各地豪杰同時興起,跨州連郡稱霸一方的多得數(shù)不清。曹操同袁紹相比,名位低賤,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終于打敗了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是時機有利,而且更重要的還在于人的謀劃得當(dāng),F(xiàn)在曹操已經(jīng)擁有百萬大軍,控制著皇帝向諸侯發(fā)號施令,這實在是不能同他較量的。孫權(quán)占據(jù)江東已經(jīng)三世了,那里地勢險要,百姓歸順,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以它為外援,而不可以謀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南邊可以直達沿海一帶,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個戰(zhàn)略要地,而劉表卻沒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形勢給您提供的機會,難道將軍沒有奪取它的意圖嗎?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個富饒的地方,高祖憑借著它建立了帝業(yè)。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又在北面威脅著他,那里人口眾多,物產(chǎn)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后代,又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接納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占據(jù)荊、益二州,守住險要的地方,與西邊的各少數(shù)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shù)民族,對外聯(lián)合孫權(quán),內(nèi)部革新政治;一旦形勢發(fā)生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lǐng)荊州的軍隊向中原進軍,將軍親自統(tǒng)率益州大軍打出秦川,百姓誰能不拿著飯食水酒來迎接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么稱霸的事業(yè)就可以成功,漢朝的天下就可以復(fù)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同諸葛亮的情誼一天天地深厚了。
關(guān)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么了。”關(guān)羽、張飛才平靜下來。
《出師表》(諸葛亮)
原: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yōu)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dāng)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dāng)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
臣諸葛亮上表進言:
先帝開創(chuàng)大業(yè)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益州地區(qū)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真是處在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刻。
但是,宮廷里侍奉守衛(wèi)的臣子,不敢稍有懈;疆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舍身忘死的作戰(zhàn),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報答給陛下的緣故。陛下確實應(yīng)該廣開言路聽取群臣意見,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絕不應(yīng)隨便看輕自己,說出無道理的話,從而堵塞了忠誠進諫的道路。宮里身邊的近臣和丞相府統(tǒng)領(lǐng)的官吏,本都是一個整體,升賞懲罰,揚善除惡,不應(yīng)標(biāo)準(zhǔn)不同。如有作壞事違犯法紀(jì)的,或盡忠心做善事的,應(yīng)該一律交給主管部門加以懲辦或獎賞,以顯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應(yīng)私心偏袒,使宮廷內(nèi)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這都是些品德良善誠實、情志意念忠貞純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選留下來輔佐陛下。我認為宮內(nèi)的事情,事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們的意見,然后再去施行。這樣一定能夠補正疏失,增益實效。
將軍向?qū),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曉軍事,?dāng)年試用,先帝曾加以稱贊,說他能干,因而經(jīng)眾人評議薦舉任命為中部督。我認為軍營里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軍伍團結(jié)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適的安排。
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后期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跟我評論起這些事,對于桓帝、靈帝時代,沒有不哀嘆和憾恨的。侍中郭攸之、費,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坦直,能以死報國的節(jié)義臣子,誠愿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則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wù)農(nóng)親耕,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先帝不介意我的卑賤,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激,從而答應(yīng)為先帝驅(qū)遣效力。后來正遇危亡關(guān)頭,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囑托給我了。接受遺命以來,日夜擔(dān)憂興嘆,只恐怕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完成,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瀘水,深入荒蕪之境。如今南方已經(jīng)平定,武庫兵器充足,應(yīng)當(dāng)鼓勵和統(tǒng)率全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qū),我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消滅奸邪勢力,復(fù)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盡忠心于陛下的職責(zé)本分。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董允的責(zé)任了。
希望陛下責(zé)成我去討伐奸賊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上告先帝的神靈。如果沒有發(fā)揚圣德的言論,那就責(zé)備郭攸之、費、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們的罪責(zé)。陛下也應(yīng)該自己思慮謀劃,征詢從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遠念先帝遺詔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如今正當(dāng)離朝遠征,流著淚寫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么話。
席上貽歌者(花月樓臺近九衢)
作者:鄭谷
朝代:唐朝
【席上貽歌者】
花月樓臺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fēng)唱鷓鴣。
注釋
貽:贈。鷓鴣:一種產(chǎn)于我國南部的鳥,其聲極像“行不得也哥哥”。這里指唐時流行的《鷓鴣曲》,效鷓鴣之聲,曲調(diào)哀婉清怨。
譯文
這首詩是詩人在宴會上贈給歌者的。這兩句大意是:在這宴會上也有客居北方的南國人,請你不要再唱撩動南國人鄉(xiāng)思的《鷓鴣曲》了。自稱“江南客”,已可看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心,又請求歌者莫唱《鷓鴣曲》,更見他客居異鄉(xiāng)的羈旅之情。現(xiàn)在請人不要提及令別人傷心的事情,可以借用此名句。
賞析:
《席上貽歌者》是晚唐鄭谷非常有名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把此詩贈給歌者,實際上是意味著聽者(詩人)乃是歌者的知音,表現(xiàn)了詩人在向歌者的演唱藝術(shù)獻上一顆敬佩之心;而其中又深深地透露出詩人客居異鄉(xiāng)的羈旅之情。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
宋朝:蘇軾
余謫居黃,三見重九,每歲與太守徐君猷會于棲霞。今年公將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詞。
笑勞生一夢,羈旅三年,又還重九。華發(fā)蕭蕭,對荒園搔首。賴有多情,好飲無事,似古人賢守。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
此會應(yīng)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看重嗅。搖落霜風(fēng),有手栽雙柳。來歲今朝,為我西顧,酹羽觴江口。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翻譯/譯文
自笑勞苦的生涯如一夢醒來,原是留在他鄉(xiāng)流浪過三次重九節(jié)的人。發(fā)花白又稀疏,面對荒廢的園圃搔頭。幸運有多情誼的人,喜歡飲酒而無訴訟事,好像古代無為而治的賢明太守。年年登高,年年宴飲,那美好的景物依舊不變。
這次登高宴會按理要痛飲,照常佩帶紫菊茱萸,還要細看多嗅。草木凋零,秋風(fēng)為霜,其中有我倆雪堂前栽的兩棵柳樹。明年的今天,我為你移居瀟湘,灑酒于江口。我將和黃州的人共同享受您留下的恩惠,如飲長江水般的美酒。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注釋
、抛砼钊R:詞牌名。雙片九十七字,前片十一句,后片十二句;前后片各四仄韻。君猷(yóu):徐大受,當(dāng)時黃州知州。
、茥迹簵紭,宋代黃州四大名樓之一,在黃岡市赤鼻磯上。
⑶今年公將去,乞郡湖南:今年徐守將離開黃州,要求到湖南作知州。
、茹(wǎng)然:恍惚,憂思的樣子。
、扇A發(fā):白發(fā)。蕭蕭:稀疏的樣子。
、事涿保捍秆顼嫛L諟Y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九月九日,(桓)溫游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三甥成在坐。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fēng)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君初不自覺。溫命取以還之!
、藸醉:痛快飲酒。
、讨匦幔悍磸(fù)聞嗅。
、臀黝櫍盒炀喔叭魏显邳S州之西,故名。
、熙(lèi):飲酒前把酒灑在地上或水上以祭神祝福。羽觴(shāng):酒器。
⑾州人:黃州人。
⑿飲:喝,這里指享受。遺愛:官員有德政,給后人留下仁愛。
、汛剪(chúnzhòu):反復(fù)釀造的醇厚老酒。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賞析/鑒賞
上片,從三年貶居生活體驗著墨,寫對徐守君猷的深厚情誼。開頭三句,自嘲勞苦的生活如一場夢,貶居三年,成為他鄉(xiāng)的游子!靶Α弊忠活I(lǐng)對偶句,心思全出。接著兩句,進深一層,寫人生易老天也老!叭A發(fā)”、“荒園”均是衰老的象征,“搔首”也無可奈何,抗御不住!百囉小比洌P鋒一轉(zhuǎn),頌揚徐君猷的功德。值得慶幸的是:酒在肚里,事在心頭,不因喝酒而糊涂誤事。我遇到了徐守這樣“多情”的人,“好飲無事”的人,“似古人賢守”的人。作者在《遺愛亭記》亦歌頌了徐君猷這些方面的功績:“知黃州,未嘗怒也,而民不犯;未嘗察也,而吏不欺;終日無事,嘯詠而已!焙靡粋賢明的太守。最后三句,照應(yīng)序言“每歲”之筆,歲歲年年登高宴飲,“物華依舊”,情深誼長。
下片,以節(jié)傳情,以酒寄情。在痛飲中淋漓盡致地一吐為快。酒中多少事,酒中多少詩。開頭三句,就點明此次相會宴飲極不平凡。酒逢知己千鐘少,“應(yīng)須爛醉”;此次登高觀賞“紫菊茱萸”也不一般,應(yīng)須“細看重嗅”。此處他點化運用了杜甫“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九日藍田崔氏莊》)詩句,不露痕跡,且把“爛醉”與“細雨”、“茱萸”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巧妙地揉和起來了:除禍免災(zāi)。接著二句,醉里吐真言,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有“搖落霜風(fēng)”的物候作證,“有手栽雙柳”作證!皝須q”三句,發(fā)出深深的祝愿與希冀:“來歲今朝”,我為你西行而餞行,把酒灑滿于江口來一個更大的“爛醉”。最后三句,總寫徐守君猷的功績,也是這首詞的主題概括:我會和黃州的人,忘不了享受您的“遺愛”,如同痛飲“一江酹酎”的美酒,君子情誼,源遠流長!昂挝渌,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遺愛亭記》)
這首詞,表面看來,系例行重九登高宴飲之作,實是借題發(fā)揮,以節(jié)傳話,以酒寄情,表達他們那樣“惘然”之情和崇敬徐守君猷“相待如骨肉”和“獄草煙深”的功德。正因為釀酒、飲酒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社會、求生存求發(fā)展的一種高級意識形態(tài)的歷史活動,唯有酒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發(fā)展的酵酶,唯有酒中人方能領(lǐng)略其中的韻味,所以東坡才寫出如此真情實感、意境高超的詞章來。
這首《醉蓬萊》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從序言中可知:這是一次例行的重九宴飲徐太守于棲霞樓的活動。它不同于往常重九宴飲,而是為徐守即將離任赴湘前作的贈別詞。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xué)家,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xué)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
宋代:辛棄疾
有甚閑愁可皺眉。老懷無緒自傷悲。百年旋逐花陰轉(zhuǎn),萬事長看鬢發(fā)知。
溪上枕,竹間棋。怕尋酒伴懶吟詩。十分筋力夸強健,只比年時病起時。
《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譯文
那是為著什么閑愁才這樣愁眉不展的呢?還不是由于老來無奈,百無心緒的晚景堪悲!人生百年,只不過像是陽光移動著花影那么飄忽匆忙。每當(dāng)對鏡看到自己的兩鬢漸成斑白,更感到心灰意懶,萬事皆空啊!
每日來只是溪頭醉飲,竹林對弈,打發(fā)著這閑暇的歲月,哪兒還有邀朋呼醉、作賦吟詩的舊時豪興呢?當(dāng)年那逞強好勝、遇事不甘人后的精神意氣如今安在呢?所余只不過是年來久病初起時的弱不禁風(fēng)了啊!
《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等,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重九:舊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
旋:漸;帲夯ㄊa。陰,同“蔭”。
溪上枕:喻隱居生活。
竹間棋:喻隱居生活。
十分:全部。筋力:猶體力。
年時:往年。
《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詞人罷居上饒帶湖前期的作品。觀詞意,當(dāng)在游鵝湖歸來病體恢復(fù)后的第一個重陽節(jié)。此前詞人先有《鷓鴣天·重九席上作》,于重陽酒席上著意稱揚“黃菊清高”,末二句謂“明朝九日渾瀟灑,莫使尊前欠一枝”,知作于重陽前一日,而意猶未盡,再作此篇,故題稱“重九席上再賦”。
《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賞析
這首詞是于重九席上吟詠老人心懷的,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的感喟。全詞以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既寫自己衰老的形態(tài),又寫自己不服老的精神,沉郁蒼涼,顯示出作者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力求超越自我,獲取心理平衡的努力。
開頭二句以自問自答的方式感喟人生,點出題旨!坝猩蹰e愁可皺眉”,實際是說自己愁眉不展,并不是因為自己有什么閑愁。作者接下指出為什么要皺眉頭,主要是因有老人心懷,故無情無緒,往往自傷自悲。在這里,作者強調(diào)了老人心懷,點出了題意。作者的老人心懷也不是否憑空產(chǎn)生的。作者在《滿江紅》(曲幾團蒲)詞中借朋友之口勸他:“萬事莫侵閑鬢發(fā),百年正要佳眠食!倍凇稘M庭芳》(西崦斜陽)中又說:“無窮身外事,百年能幾,一醉都休!边@一切都表明他想極力超拔人生困境,但終究不易,“百年”二句寫出了他對人生困境的覺悟與認識。前一句是說人生百年,轉(zhuǎn)眼即逝;而后一句則是說世路坎坷,壯志莫伸,人情冷暖,晚景落寞,這一切的磨難,都在自己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記;厥淄拢此既松,使他產(chǎn)生了某種空漠感和幻滅感,故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對他來說,枕流洗耳的高潔,竹間下棋的幽雅,飲酒賦詩的超逸,乃至訪親問友的歡快,一概沒有興趣,也懶于去學(xué)去做!跋险怼比洌容^集中地表現(xiàn)了他對人生的淡漠。但人生的遺憾,并沒有使他走上頹唐和玩世。他還是要樂觀地面對現(xiàn)實。故詞的結(jié)尾二句用欲抑先揚的手法,指出現(xiàn)在所說的我身體強健也好,還是說我十分精神也好,都是相對的,是和“年時病起時”相比較而言的。這樣結(jié)尾既照應(yīng)了開頭,又點出了產(chǎn)生老年心懷的原因,還表現(xiàn)了作者力求超拔人生困境的瀟灑的生活態(tài)度,意義是極其豐富和深刻的。
《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九上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九上語文文言文及翻譯07-25
上嘗得佳鷂文言文翻譯11-30
圯上敬履文言文和翻譯08-18
殿上虎劉安世文言文翻譯01-26
晏子忠上而惠下文言文翻譯10-28
銓九齡文言文翻譯08-16
上樞密韓太尉書文言文翻譯08-08
文言文翻譯01-13
活版文言文翻譯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