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時間:2024-11-28 13:31:43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1

      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cè)嵴划斠病3跫,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譯文

      既濟,“亨通”,小事而能亨通!袄谑卣,(六爻)陽剛陰柔之位皆正當。“起初吉利”,(六二)陰柔居中,“終”(若)停止則必“亂”。(事至既濟,六爻皆已當位)其道當窮盡。

      注釋

      此釋《既濟》卦卦名及卦辭之義。小者亨也:陰為小,《既濟》卦三陰爻得正皆在陽爻之上,以示陰氣上升,故曰“小者亨也”。剛?cè)嵴划敚骸都葷妨橙幦枠咏欢谜,故曰剛(cè)嵴,初、三、五之陽爻居陽位,二、四、上之陰爻居陰位,故“位當”。初吉:最初吉利。柔得中:《既濟》六二居?nèi)卦之中!敖K”止則“亂”:是釋卦辭“終亂”。既濟有止之義,《雜卦》:“既濟,定也!倍ǎ粗。《既濟》外卦為坎,坎為亂。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2

      唐太宗論弓矢

      上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shù),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②,弓雖動而發(fā)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③,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nèi)省,數(shù)延見④,問以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導讀:唐太宗治下的“貞觀盛世”,其主要成因就是他能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治理天下是這樣,讀書上進不也如此嗎?

      注釋 :①近以示弓工:近來把它給造弓的工匠看。②脈理皆邪:木頭的紋理都不正。脈理,指木紋。③務:事務。⑩數(shù)延見:經(jīng)常召見。數(shù)(shu ),屢次。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上謂太子少師蕭瑀曰( ) 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 ) 4.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 )

      5.聯(lián)少好弓矢( )( )

      二、翻譯

      1.自謂無以加。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nèi)省,數(shù)延見,問以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三、唐太宗說:“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

      1.“識之猶未能盡”指的是什么?

      2.從這段話評價唐太宗的為政。

      【參考譯文和答案】

      92.唐太宗論弓矢

      皇上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我年少時喜歡弓箭,得到好弓數(shù)十張,自認為沒有比這些更好的了,近來把它們給造弓的工匠看,卻說‘都不是良材’,我問那原因。工匠說:‘木心不直,則木頭的紋理都不正,弓雖然強勁,但射出的'箭不直!疫@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憑弓箭平定天下,辨別它還不能詳盡,何況天下的事務,能夠都知道嗎?”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在中書內(nèi)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見,向他們詢問民間的疾苦、朝政事務的得失。

      一、1.教皇太子讀書的官員 2.從前 3.不正 4.事務 5.皇帝自稱 箭

      二、l.自認為沒有比這些更好的了。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在中書省值

      班休息,經(jīng)常召見,詢問民間百姓的疾苦、國家政事的得失。三、1.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 2.這段話說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視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觸類旁通,從自己的不足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以此來改進自己的執(zhí)政手段,這樣他治天下可以說“雖不中,亦不遠矣”。這也是形成唐代貞觀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3

      南宮生,吳人。偉軀干,博涉書傳。少任俠,喜擊劍走馬,尤善彈,指飛鳥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養(yǎng)賓客,及與少年飲博游戲,盡喪其貲。逮壯,見天下大亂,思自樹功業(yè),乃謝酒徒去,學兵,得風后①握奇陳法。將北走中原,從豪杰計事,會道梗,周流無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華、會稽諸山,渡浙江,泛具區(qū)②而歸。

      家居以氣節(jié)聞,衣冠慕之,爭往迎候,門止車日數(shù)十輛。生亦善交,無貴賤,皆傾身與相接。有二軍將恃武橫甚,數(shù)毆辱士類,號虎冠。其一嘗召生飲,或曰:“彼酗,不可近也!鄙υ唬骸笆咕迫藧耗苡拢课釋⑷嶂!奔疵{往,坐上座,為語古賢將事。其人竦聽,居樽下拜,起為壽,至罷會,無失儀。其一嘗遇生客次,顧生不下己,目懾生而起。他日見生獨騎出,從健兒,帶刀策馬踵生后,若將肆暴者。生故緩轡當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詣生謝,請結(jié)歡。

      性抗直多辯,好箴切友過。有忤己,則面數(shù)之,無留怨。時藩府③數(shù)用師,生私策其雋蹶④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將中生法,生以智免。家雖以貧,然喜事故在,或饋酒肉,立召客與飲啖相樂。四方游士至吳者,生察其賢,必與周旋款曲,延譽上下。所知有喪疾不能葬療者,以告生,輒令削牘疏所乏,為請諸公間營具之,終飲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謂似樓君卿、原巨先而賢過之。

      久之,稍厭事,闔門寡將迎。辟一室,庋歷代法書周彝漢硯唐雷氏琴,日游其間以自娛。素工草隸,逼鐘、王,患求者眾,遂自秘,希復執(zhí)筆。歆慕靜退,時賦詩見志,怡然處約,若將終身。

      贊曰:生之行凡三變,每變而益善。尚俠末矣!

     。ㄟx自明代高啟《高太史鳧藻集》,有刪節(jié))

      【注】①風后:傳說是黃帝時的一個人物。②具區(qū):太湖的古稱。③藩府:指元朝末年張士誠占據(jù)蘇州,稱吳王。④雋蹶:勝敗。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乃謝酒徒去,學兵 兵:兵法

      B.數(shù)毆辱士類 數(shù):屢次

      C.帶刀策馬踵生后 踵:跟隨

      D.輒令削牘疏所乏 疏:疏通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南宮生家中本來財物很多,但因為供養(yǎng)了大量的賓客,以致耗盡了家產(chǎn)。

      B.南宮生在家鄉(xiāng)一向以有氣節(jié)出名,士大夫們都仰慕他,他也愿意結(jié)交他們。

      C.對兩位蠻橫的武官,南宮生先是以理服人,再示強不懼,故意抗衡,逐個制服了他們。

      D.南宮生精通草書和隸書,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隱藏不露,很少再拿筆寫字。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將北走中原,從豪杰計事,會道梗,周流無所合。(3分)

     。2)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3分)

      (3)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3分)

      9.文末說“生之行凡三變”,請簡要概括說明南宮生一生經(jīng)歷的三次變化。(4分)

      答案:

      6.D條陳、陳述

      7.A(主因“與少年飲博游戲”)

      8.(1)(南宮生)準備往北到中原去,追隨豪杰們圖謀大事業(yè),正趕上道路不通,各處游走未遇到中意之人。(3分)(“從”“無所合”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自古以來,富貴卻姓名埋沒不傳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只有那些卓越非同尋常的人才被后人稱頌。(3分)(“勝”“非!备1分,句意通順1分)

     。3)東家的狗朝著西面叫,客人越過廚房去赴宴,雞在廳堂里棲息。庭中起初扎上籬笆,不久砌墻,一共變動了兩次。(3分)(“雞棲于廳”句式1分“再”1分,句意通順1分)

      9.①早年尚俠任性;②成年后謀建功立業(yè),曾壯游;③居家初,尚氣節(jié),善交際,性抗直多辯,樂助人;后歆慕退隱,不求名利、安樂處世。(4分)(前兩點一點1分,第三點2分)

      【參考譯文】南宮生,是吳地人。身材高大,讀書很多。年輕時喜愛俠義的行為,愛好擊劍和騎馬,尤其擅長彈弓,對準飛鳥就能把它擊落。家中向來積蓄豐厚,南宮生就因此供養(yǎng)賓客,并且喜歡和年輕人一起喝酒賭錢,耗盡家中資財。等到成年,見天下大亂,就想著自己也要建功立業(yè),于是離開酒肉朋友們,去學習兵法,掌握了風后布陣打仗的方法。(南宮生)準備往北到中原去,追隨豪杰們圖謀大的事業(yè),正趕上道路不通,各處游走未遇到中意之人。就沿長江上行,在南京一帶游走,又到了金華、會稽等地的山中,渡過錢塘江,泛舟太湖后回到家中。

      南宮生在家鄉(xiāng)一向以有氣節(jié)而出名,士大夫們都仰慕他,爭著去邀請問候他,家門前停放(來賓)的車一天有幾十輛。南宮生也喜歡與人結(jié)交,無論尊貴、低賤的人,(他)都俯身恭敬地跟(他們)交往。有兩個武官仗著有武力,很蠻橫,多次毆打侮辱讀書人,人稱他們是戴著帽子的老虎。其中一人曾請南宮生喝酒,有人說:“那家伙愛撒酒瘋,不能跟他接近!蹦蠈m生笑著說:“吃酒的人怎么會有能力呈勇?我將要讓他屈服!庇谑蔷婉{車前往。南宮生坐在上座,給那個軍將講古代優(yōu)秀將帥的故事。那個人非常恭敬地聽著,又放下酒杯屈身下拜,起身后又給南宮生敬酒,直到宴會結(jié)束,也沒有失禮之處。另外一個人曾經(jīng)在別人家作客時遇到南宮生,看到南宮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怒目而視南宮生并離開了。某一天看見南宮生一個人騎著馬出去,就帶了一些打手,拿著刀策馬跟在南宮生的.后面,好像就要動手打人。南宮生故意放慢韁繩在路中央走,一點也不躲避。那個人知道南宮生不是軟弱的人,就帶著人走了,不敢沖撞冒犯叫他避開道。第二天早上那個人還由朋友引見到南宮生那里賠禮,請求交好。

      南宮生性格剛直,善于談論,喜愛規(guī)勸朋友改過。朋友中有抵觸自己的,就當面指出他的過錯,一點也不記仇。當時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宮生私下推斷藩府的勝敗大多能猜中。有人到藩府說南宮生(如何推斷軍事勝敗),(張士誠)想招致南宮生到藩府作幕客,沒有辦成,就設計讓南宮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宮生靠巧妙的主意沒有受到危害。家里雖然因為受人陷害的事窮了,但喜愛跟人結(jié)交仍然那樣,有時友人送來酒肉,他即刻召朋友一起吃喝共樂。(對于)四方云游到蘇州(吳地)的士人,南宮生了解到那些有賢德的,一定和他們交往,款待他們,在各種場合宣揚他們的美名。相識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沒有錢財以供安葬或治病的,告訴南宮生,他就讓人用紙寫清缺少什么,替他們向賓朋友人籌辦,最后做了好事也不說。所以人們大多稱贊他,說他像任俠好客的樓君卿、原巨先甚至超過了他們兩人。

      很長時間以后,漸漸地不愿意到外面活動了,就閉門謝客很少接待來人。清掃出一間屋子,收藏名書法家寫的可以效法的字、周朝的銅器、漢代的筆硯和唐代的雷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娛自樂。他一向工于草書和隸書,近于鐘繇、王羲之的造詣,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隱藏不露,很少再拿筆寫字。他羨慕安靜退隱(的生活),常常做詩來表示自己的心意,怡然自得地過著恬淡的生活,像是要這樣度過一生。

      贊曰:南宮生一生的品行共歷經(jīng)三次變化,每次都變得更加完善。(相比之下,他起初)推崇俠義是最微不足道的。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4

      愛蓮說

      周敦頤〔宋代〕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就很多人了!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5

      原文

      褚炫,字彥緒,河南陽翟人也。祖秀之,宋太常。父法顯,鄱陽太守。兄炤,字彥宣,少秉高節(jié),一目眇,官至國子博士,不拜。常非從兄淵身事二代聞淵拜司徒嘆曰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炫少清簡,為從舅王景文所知。從兄淵謂人曰:“從弟廉勝獨立,乃十倍于我也!彼瘟x陽王昶為太常,板炫補五官,累遷太子舍人,正員郎。

      從宋明帝射雉,至日中,無所得。帝甚猜羞,召問侍臣曰:“吾旦來如皋,遂空行,可笑!弊吣。炫獨曰:“今節(jié)候雖適,而云霧尚凝,故斯翚之禽,驕心未警。但得神駕游豫,群情便為載歡!钡垡饨猓擞陲魣鲋镁。遷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

      升明初,炫以清尚,與劉俁、謝朏、江斅入殿侍文義,號為“四友”。遷黃門郎,太祖驃騎長史,遷侍中,復為長史。齊臺建,復為侍中,領步兵校尉。以家貧,建元初,出補東陽太守,加秩中二千石。還,復為侍中,領步兵。凡三為侍中。出為竟陵王征北長史,加輔國將軍,尋徙為冠軍長史、江夏內(nèi)史,將軍如故。

      永明元年,為吏部尚書。炫居身清立,非吊問不雜交游,論者以為美。及在選部,門庭蕭索,賓客罕至。出行,左右捧黃紙帽箱,風吹紙剝殆盡。罷江夏還,得錢十七萬,于石頭并分與親族,病無以市藥。表自陳解,改授散騎常侍,領安成王師。國學建,以本官領博士,未拜,卒,無以殯斂。時年四十一。贈太常,謚曰貞子。(選自《南齊書·禇炫傳》,有刪改)

      譯文

      褚炫,字彥緒,河南陽翟人。他的祖父褚秀之,曾在宋朝任太常。他的父親褚法顯,曾任鄱陽太守。他的哥哥褚炤,字彥宣,年輕時就有高尚節(jié)操,一只眼睛失明,官至國子博士,沒有接受任職命令。常常指責堂兄褚淵一身事奉二朝,聽說褚淵拜受司徒之職,嘆息說:“假使讓褚淵在中書郎任上死去,不正是一名名士了嗎!聲名德行不能昌達,才使他能長命百歲啊!

      褚炫少年時就很清廉簡約,被堂舅王景文賞識。他的堂兄褚淵對人說:“堂弟清廉超群,勝我十倍!彼瘟x陽王劉昶為太常,書板補授褚炫五官,累遷太子舍人,正員郎。

      他曾跟從宋明帝打野雞,到中午也沒有收獲。明帝怕別人笑話,感到羞慚,召問侍臣說:“我一早就出來打獵,還是空跑一趟,讓人見笑。”在座的人都不知如何回答。只有褚炫說:“現(xiàn)在節(jié)令雖適宜打獵,只是云露凝聚,氣候尚冷,因此這些五彩山雞之類的飛禽,放縱的心性未曾感受危急。只要皇上能感到游樂的歡快,我們大家就會感到歡快!泵鞯坌那椴藕闷饋。于是在獵場擺酒設宴。后來褚炫遷任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

      升明初年,褚炫因為清廉高尚,和劉俁、謝朏、江斅入殿做皇帝的'文義侍從,號稱“四友”。后遷任黃門郎,太祖驃騎長史,又調(diào)任侍中,復為長史。齊朝建立,復為侍中,領步兵校尉。因為家庭貧窮,建元初年,外出補任東陽太守,加官俸為二千石。返朝,復任侍中,領步兵校尉。他總共做了三回侍中。外出任竟陵王征北長史、加授輔國將軍,不久調(diào)任冠軍長史、江夏內(nèi)史,將軍職未變。

      永明元年,褚炫任吏部尚書。褚炫為人處世潔身自好,除吊唁、問候,一般不和人交游相處,論及此事的人都說他這樣做得好。后在選部任職,門庭蕭索,極少有賓客光臨。褚炫外出走動,左右侍從捧著裝黃紙帽的箱子,有時風吹來把紙刮剝得干干凈凈。從江夏離任返朝時,得錢十七萬,他在石頭城就全分給親族中人,到他得病時竟沒錢買藥。他上表陳述病情請求解職,改任散騎常侍,領安成王師。國子學初建時,褚炫以原本官職任博士,未來得及接受任職命令就去世了,死時竟沒錢殯葬殮埋。時年四十一歲。追贈太常,謚號“貞子”。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6

      原文

      上官正字常清,開封人。少舉三傳,后為鄜州攝官。雍熙中,召授殿前承旨,屢遣鞫獄,遷供奉官、閤門祗候、天雄監(jiān)軍。淳化中,轉(zhuǎn)作坊副使、劍門都監(jiān)。李順之亂,分其黨趨劍門,時疲兵數(shù)百人,正奮勵士氣以御之。會成都監(jiān)軍宿翰領兵投劍門,與正兵合,因迎擊,大破賊數(shù)千眾,斬馘殆盡。奏至,太宗嘉之,詔書奬飭,并賜襲衣、金帶,超正為六宅使、劍州刺史、充劍門部署,翰自供奉官擢崇儀使、領昭州刺史。數(shù)月,正被疾,請尋醫(yī),至闕。疾愈,入對,上勞問久之,復遣還任所,賜以金丹、良藥、衣帶、白金千兩、馬三匹,授以方略,令招撫殘孽,慰勉遣之。

      初,川賊甚盛,朝議深以棧路為憂,正以孤軍力戰(zhàn)挫賊鋒,自是閣道無壅,王師得以長驅(qū)而入。賊眾三百馀,敗歸成都,順怒其驚眾,盡斬之,然自此沮氣矣。后賊既誅,馀寇匿山谷,恃險結(jié)集,剽劫為患。王繼恩百計召誘不至,正諭以朝廷恩信,皆相率出降。未幾,加峯州團練使,與雷有終并為西川招安使,代王繼恩。

      正木彊好凌人,自謂平賊有勞,受人主知,無所顧忌。數(shù)面攻兩川官吏之短而暴揚之,眾積怨怒,多上章訴其不法者。太宗謂近臣曰:“人臣可任用者,朕常欲保全。正婞直而失于謙和,每謗書至,朕雖力與明辯,然眾怒難犯,恐其不能自全!蹦速n手札戒諭曰:「言者,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不可不慎也。夫遇事輒發(fā),悔不可及。儻自恃無瑕,而好面攻人之短,豈謂喜怒不形于色耶?當以和輯遠民為念,斯盡善矣。」正上表謝。

      真宗即位,改莊宅使。是秋,廣武叛卒劉旴嘯聚數(shù)千輩,逐都巡檢使韓景祐,略漢蜀邛州、懷安永康軍。正與鈐轄馬知節(jié)領兵趨新津,抵方井,擊敗之,斬旴,平其黨。遷南作坊使,賜錦袍、金帶。咸平初,召還,擢拜東上閤門使、勾當軍頭引見司,俄權(quán)戶部使。二年,出知滄州,徙高陽關副都部署,真拜洺州團練使。車駕北巡,以為行營先鋒鈐轄。

      尋知青州,未行,會王均叛蜀,命為峽路都鈐轄,移知梓州。又歷滄、瀛、鎮(zhèn)、貝四州,高陽關部署。以足疾,求知磁州,手詔慰勉。會邢州地震,民居不安,徙正典之。移潞州。景德中,以河北新經(jīng)兵革,慎擇守臣,以正知貝州,遷洺州防御使,復知滄州,移同州。再表引年,授左龍武軍大將軍、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尋以本官致仕,賜全奉,仍以見緡給之。四年,卒,年七十五。子璨至內(nèi)殿崇班。(《宋史》節(jié)選)

      譯文

      上官正,字常清,開封人。年青時考中三傳科舉,后來在鄜州臨時任職。雍熙年間,被朝廷授予殿前承旨,后多次受差遣審理冤獄,升遷為供奉官、閣門衹侯、天雄監(jiān)軍。淳化年間,轉(zhuǎn)任作坊副使、劍門都監(jiān)。李順作亂,分派黨徒攻打劍門關,當時守候的士兵僅數(shù)百人,且疲憊不堪,上官正鼓舞士氣抵御叛軍的進攻。恰逢成都監(jiān)軍宿翰率領手下支援劍門,雙方合兵,迎擊叛軍,叛軍數(shù)千人被斬殺殆盡。奏折上,太宗大為贊許,下詔書予以褒揚,并賜給二人襲衣、金腰帶,破格提拔上官正為六宅使、劍州刺史,擔任劍門駐軍首領,宿翰從奉官提升為崇儀使、兼任昭州刺史。幾個月后,上官正染病,為尋找醫(yī)生而來到京師。病好后,面見太宗皇上,太宗慰問時間很長,再次派遣他回到劍門任所,賜給金丹、金丹、良藥、衣帶、千兩白金、三匹馬,教授他治理的策略和辦法,命令他尋找、安撫殘疾人、孤兒,安慰勉勵之后方派他赴任。

      剛開始時,四川叛軍非常強盛,朝廷議論非常為出蜀的棧道擔憂。上官正孤軍奮戰(zhàn),挫敗叛軍鋒芒,從此劍閣通道沒有阻滯,朝廷軍隊得以順暢入川平叛。攻打劍閣的叛軍三百多人,失敗后退到成都,叛軍大為震驚,李順暴怒,將他們?nèi)繑貧,然而正是從此之后叛軍情緒開始低落。后李順被誅殺,殘余躲藏于山谷,依靠險要地形嘯聚在一起,因搶奪、劫持成為地方之害。王繼恩多次設計引誘而不歸順,上官正向他們宣揚朝廷的恩德和信譽,一起全部歸降。不久,兼任峰州團練使,接替王繼恩,和雷有終同時任西川招安使。

      上官正質(zhì)直剛強,喜歡以勢壓人。自認為平定叛亂有功,又為皇帝所信任,因而沒有任何顧忌。正多次當面指責兩川官吏的.短處且公開宣揚,眾人怨氣和憤怒集聚,很多人上奏折控訴其違法行徑。太宗告訴親近的臣子說:“大臣可以任用的,我常常要保全他們。上官正剛直但不夠謙虛溫和,每次控訴他的奏折上報,我都要盡力進行明白的辯解,然而眾怒難犯,恐怕他將來不能全身而退!庇谑怯H自手寫書信賜給正,告誡說:“語言,是君子的中心的機密所在,言語一出,榮耀與羞辱具來,不能不慎重之。如果看到任何事情都發(fā)表言論,后悔都來不及!碧热粽J為自己沒有任何缺點,而喜歡當面揭發(fā)他人的短處,難道這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嗎?應當以和眾人團結(jié)和睦為惦記,這樣才算盡善之人!闭媳肀硎靖兄x。

      真宗皇帝即位,正改任莊宅使。當年秋天,廣武叛軍劉旴聚集數(shù)千人,驅(qū)逐都巡檢使韓景祐,占領漢、蜀、邛三州,懷安、永康二軍。上官正與鈐轄馬知節(jié)率軍趕往新津,到達方井,擊敗叛軍,斬劉旴,平定其屬下。升遷南作坊使,賜錦袍、金腰帶。咸平初年,召回朝廷,擢拜為東上閣門、勾當軍頭引見司,不久代理戶部使。第二年,出任滄州刺史,改任高陽關副都部署,實授官職洺州團練使。真宗巡視北方,正為行營先鋒鈐轄。

      不久任命管理青州,尚未上任,適逢王均在四川叛亂,上官正被任命為峽路都鈐轄,調(diào)任管理梓州。后又歷任又歷滄、瀛、鎮(zhèn)、貝四州刺史,高陽關部署。因為腳疾,請求任職磁州,真宗親書詔書以示安慰勉勵。恰逢邢州地震,百姓惶惶不安,遷正主持邢州事物。又遷任潞州刺史。景德年間,以河北地區(qū)剛剛經(jīng)歷戰(zhàn)爭,朝廷選擇知州非常謹慎,上官正任貝州刺史,升職為洺州防御使,復轉(zhuǎn)滄州刺史,又改任同州。兩次上表要求養(yǎng)老,授予左龍武軍大將軍、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洛陽。不久以分司正式退休,朝廷以任官之禮,賜給全部俸祿,仍舊以現(xiàn)錢給與。真宗四年,離世,終年75歲。其子璨,官至內(nèi)殿崇班。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7

      兩小兒辯日

      列子〔先秦〕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辯斗一作:辯日)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

      孔子向東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爽,到了正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后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子笑著對孔子說:“是誰說你智慧多呢?”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8

      守株待兔

      韓非子〔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譯文

      宋國有個種地的農(nóng)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只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農(nóng)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9

      《蒹葭》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jié)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回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10

      原文

      王歡,字君厚,樂陵人也。安貧樂道,專精耽學,不營產(chǎn)業(yè),常丐食誦《詩》,雖家無斗儲,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毀其書而求改嫁,歡笑而謂之曰:“卿不聞朱買臣妻邪?”時聞者多哂(shěn)之。歡守志彌固,遂為通儒。(選自《晉書》)

      譯文

      王歡,字君厚,樂陵人。他安于貧困的現(xiàn)狀,以堅守自己的信念為快樂。精神專一地沉迷于學業(yè)之中,不謀求家業(yè)。常常邊乞討食物邊誦讀《詩經(jīng)》.雖然家中沒有一斗糧食的儲蓄,內(nèi)心還是安適愉快。.他的妻子為這件事感到憂心,有時焚燒他的書而要求改嫁,王歡笑著對他的妻子說:“你沒有聽說過朱買臣的妻子嗎?"當時聽到這話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歡卻更加堅守他的志向,最終成為一位博學的人。

      注釋

      1.樂道:以堅守自己的信念為樂趣。

      2.耽學:專心研究學問。耽,沉迷。

      3.營:謀求。

      4.嘗:曾經(jīng)。

      5.斗儲:一斗糧食的'貯存。

      6.意怡如:內(nèi)心還是安適愉快的樣子。怡:愉快。

      7.患:對......感到擔憂。

      8.或:有時。

      9.卿:你。

      10.哂:譏笑、取笑。

      11.儒:博學的讀書人。

      12.樂陵:古縣名,在今山東省境內(nèi)。

      13.朱買臣:西漢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家境貧苦而讀書不懈。其妻嫌其貧窮落魄,離他改嫁。后朱買臣為會稽太守時曾歸故鄉(xiāng),路上見前妻和后夫,接至官署住,給食一月。前妻不久慚而自縊。

      14.聞:聽說。

      15.彌固:更堅固。

      16.丐:乞求。

      17.怡:安適愉快的樣子。

      18.彌:更。

      19.遂:終于。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11

      《陋室(1)銘(2)》

      劉禹錫(3)

      山不在(4)高,有仙則名(5)。水不在深,有龍則(6)靈(7)。斯(8)是陋室,惟吾德馨(9)。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10),往來無白丁(11)?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12)之勞形(1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賓語后置句)

      【釋詞】

      (1)作者給自己的居室起的名字,意為簡陋的屋子。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jù)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xiàn)在安徽和縣仍保存著。

      (2)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3)劉禹錫,字夢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被后人稱做“詩豪”.又與柳宗元并稱“劉柳”.晚年住在洛陽,與白居易唱和較多,時稱“劉白”。

      (4)在:在于。

      (5)名:出名,有名。

      (6)則:就是。

      (7)靈:靈異,神奇,也有靈氣的意思。

      (8)斯:這。

      (9)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10)鴻儒:博學的人。

      (11)白。浩矫瘛_@里指沒什么學問的人。

      (12)案牘:官府公文。

      (13)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譯文】

      山的'名聲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氣。水的名聲不在于水的深淺,只要有了龍的存在也就有了靈氣。雖然我所居住的是一間簡陋狹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樣可以四處傳播。苔蘚爬上了臺階,呈現(xiàn)一片碧綠。小草映著門簾,室內(nèi)滿是青蔥。平日里談笑的都是的博學通達的大學者,來來往往的沒有一個是沒有文化不學無術的人?梢噪S心所欲地撥弄那位未經(jīng)雕飾的琴,翻閱研讀用泥金書寫的佛經(jīng)。沒有嘈雜的音樂使耳朵的聽覺雜亂,也沒有眾多的公文需要勞心傷神。這間簡陋狹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陽的諸葛亮的草廬,又如同西蜀的楊雄故居一般。就像孔子說的: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居住之地,有什么理由說它是簡陋的呢?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12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魏晉〕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為他的住宅旁邊種著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每當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里貧窮常常不能得到滿足。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遮擋不住風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jīng)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這話大概說的就是五柳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不知道他是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葛天氏時代的人呢?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 篇13

      原文

      李仕魯,字宗孔,濮人。少穎敏篤學,足不窺戶外者三年。聞鄱陽朱公遷得宋朱熹之傳,往從之游,盡受其學。太祖故知仕魯名,洪武中,詔求能為朱氏學者,有司舉仕魯。入見,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見晚也?”除黃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試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聞。十四年,命為大理寺卿。帝自踐阼后,頗好釋氏教,詔征東南戒德僧,數(shù)建法會于蔣山,應對稱旨者輒賜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賜坐與講論。吳印、華克勤之屬,皆拔擢至大官,時時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橫甚,讒毀大臣。舉朝莫敢言,惟仕魯與給事中陳汶輝相繼爭之。汶輝疏言:“古帝王以來,未聞縉紳緇流①,雜居同事,可以相濟者也。今勛舊耆德咸思辭祿去位,而緇流襝夫乃益以讒間。如劉基、徐達之見猜,李善長、周德興之被謗,視蕭何、韓信,其危疑相去幾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②,悉取德行文章之彥,則太平可立致矣!钡鄄宦牎VT僧怙寵者,遂請為釋氏創(chuàng)立職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為僧錄司,設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jīng)覺義等官,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度僧尼道士至逾數(shù)萬。仕魯疏言:“陛下方創(chuàng)業(yè),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孫萬世法程,奈何舍圣學而崇異端乎!”章數(shù)十上,亦不聽。仕魯性剛介,由儒術起,方欲推明朱氏學,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見用,遽請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無惑乎臣言之不入也。還陛下笏,乞賜骸骨,歸田里!彼熘皿擞诘。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階下。(節(jié)選自《明史李仕魯傳》)

      注:①緇流:佛教術語,僧著緇衣,故謂之緇流或緇徒。②膂[lǚ]:本義,脊梁骨

      譯文

      李仕魯,字宗孔,濮地人。年少時聰穎靈敏,專心好學,三年不出大門一步。聽說鄱陽朱公遷得到宋代朱熹的真?zhèn),前往跟隨他學習,全部學到了他的學問。太祖原來就知道仕魯?shù)穆暶,洪武年間,皇帝下詔尋求通曉朱氏學說的人,有司推薦仕魯。入朝受到皇帝的接見,太祖高興地說:“我尋找你很長時間了,為何到現(xiàn)在才能見到你?”任命他為黃州同知,說:“我暫且拿民事來考考你,等你展現(xiàn)才能后再召見你!币荒旰,治理的`政績顯著。十四年,任命他為大理寺卿。皇帝自登基后,很喜歡釋氏教,下詔征尋東南戒德僧,多次在蔣山建法會,對應答問題符合皇帝心意的人就賜給他金袈裟衣,招入宮中,賜坐和他談論佛教之事。吳印、華克勤這些人,都被提拔為大官,他們經(jīng)常被皇帝當作耳目來監(jiān)聽時事,因此這批人十分蠻橫,用讒言詆毀大臣。滿朝官員無人敢說,只有仕魯與給事中陳汶輝相繼為此事和皇帝爭辯。汶輝上疏說:“自古有帝王以來,沒有聽說官員和僧人共同任官成為同事,可以相互幫助的,F(xiàn)在功高德少的老臣都考慮辭去俸祿和爵位,而僧人竟更加用讒言誣陷。如劉基、徐達被猜疑,李善長、周德興被*謗,和蕭何、韓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遠呢?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輔佐帝王的親信,全部選取德才兼?zhèn)涞目〔,那么國家太平立馬就可以實現(xiàn)了。”帝不聽從。那些依仗受到寵幸的僧人,就請求為佛門創(chuàng)立專職官員。于是把原先所設置的善世院改為僧錄司,設置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jīng)覺義等官職,都提高它們原先品級俸祿。對道教也是這樣。估計僧尼道士超過幾萬人。仕魯上疏說:“陛下正在創(chuàng)建千秋功業(yè),凡是意圖所指的方向,就應是指示給子孫萬世的法規(guī)章程,為什么舍棄儒家圣人之學而崇尚異端呢?”奏章上了數(shù)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納。仕魯性格剛直耿介,是從學習儒術起家的,正要推崇發(fā)揚朱氏之學,把排除佛學作為自己的職責。等到上疏的建議不被采納,就向皇帝請求說:“陛下沉溺佛教,怪不得我的話聽不進去。我把笏板歸還陛下,請求允許我告老還鄉(xiāng),回歸故里!庇谑前洋税宸旁诘厣;实鄞笈,命令武士擊打他,立即斃命于臺階下。

    【文言文經(jīng)典及譯文】相關文章:

    文言文及譯文12-01

    《晉書》文言文譯文07-20

    《口技》文言文譯文07-28

    翻譯文言文09-26

    狼施威文言文及譯文09-16

    關雎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5-08

    篇幅短小的文言文與譯文05-16

    高中重點文言文譯文06-03

    誡子書譯文及注釋 [文言文《誡子書》譯文及賞析]04-13

    如何輕松翻譯文言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