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的故事 推薦度:
- 李白的故事 推薦度:
- 李白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優(yōu)選)李白的故事15篇
李白的故事1
李白曾因醉酒誤事,這不,又因醉酒泄漏國家機密,被皇帝趕出了首都長安,歷史故事網(wǎng)帶你了解下具體過程吧。
天寶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進京。雖然玄宗并沒有給李白安排什么官職,只是讓他待詔翰林,但是,這個臨時、候補的身份,卻讓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楊貴妃的機會。天寶三載(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后不過一年半時間。李白為什么被逐出長安?
有證據(jù)表明,李白進入宮廷之后,的確也是一位出色的“供奉翰林”。被任命為翰林供奉的當(dāng)年十月,玄宗攜楊貴妃往驪山溫泉宮,李白奉命隨侍并且寫了《侍從游宿溫泉宮》等詩。天寶二年(743年)初春,宮中行樂,玄宗親自作曲,想要以新詞入曲,于是急召李白。當(dāng)時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爛醉,但是,被抬進宮中,涼水潑面之后,他頃刻之間就寫了十余首詩———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
暮春,玄宗跟楊貴妃在興慶宮沉香亭前觀賞牡丹,一時興起,命李白創(chuàng)作新詞,李白也是沉醉之中一口氣就寫了三首詩,專門歌詠楊貴妃的美貌。這組題為《清平調(diào)詞》的三首詩歌,詞藻華麗,名句琳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寫出了楊貴妃的美艷神韻,每一首詩都堪稱名作。
按理說,玄宗李隆基讓誰卷鋪蓋,也不應(yīng)該讓李白走人。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新唐書》本傳說是李白自己懇求退出朝廷回到家鄉(xiāng)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當(dāng)然是有緣故的,即李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也就是說,皇帝身邊的人已經(jīng)很討厭李白,不可能容忍他繼續(xù)待在皇帝身邊,待在朝廷了。換言之,李白得罪了玄宗李隆基身邊的人,例如楊貴妃,例如高力士。
一般權(quán)貴排斥李白的說法,不太可信。李白擔(dān)任翰林供奉期間,未見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圖和行動,他的地位根本不足以跟權(quán)貴叫板,不可能妨礙任何當(dāng)政者的利益。天寶初年的李隆基,還是能夠掌控朝政的。因此,李白的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最重要的原因都是玄宗不再喜歡李白。
玄宗為什么要將李白逐出朝廷、逐出長安呢?主要原因就是:李白誤他的事。具體地說,就是喜歡飲酒的李白泄露了宮廷的.秘密。范傳正說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溫室樹”,清人王琦懷疑李白“曾醉中泄漏禁中事機,明皇因是疏之”。本來,玄宗召李白進宮是為了點綴文采,孰料李白是一個貪杯嗜酒、口沒遮攔的主兒,這當(dāng)然使玄宗大失所望,大為不滿。李白原本有意模仿漢朝的東方朔,但實際上他做不到東方朔那樣超脫飄逸。
《玉壺吟》一詩中“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西施宜笑復(fù)宜顰,丑女效之徒累身”四句,就透露了李白承認(rèn)自己由于沒有學(xué)到東方朔隱藏真實心跡、滑稽調(diào)笑周旋于帝王身邊的本事因而弄巧成拙的意思。李白不是司馬相如,也不是東方朔,他有較強的自尊心,言語之間難免有鋒芒,他常常醉酒,難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優(yōu)”角色。這些,應(yīng)該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魷魚的主要原因。
從李白醉酒的故事,深刻的學(xué)習(xí)到了醉酒誤事的道理,因醉酒被趕出來還好,如果丟了性命可就不值得了,所以說酒雖好,可不要貪杯。
李白的故事2
同學(xué)們都熟悉大詩人李白吧,他寫過一首表達朋友間深情厚誼的詩——《贈汪倫》。說起此詩的由來,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汪倫是有名的歌手,而且很有才學(xué),但不愿做官,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對李折所作的.詩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想邀李白前來做客,但又怕李白不肯來,于是想出一個妙計。他修書一封,送給李白。
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寫道:“先生好學(xué)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坠槐恍胖兴f打動了,欣然赴約。等李白到達后,汪倫才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要姓萬也,并無酒店萬家!
李白方知“上當(dāng)受騙”,但并未生氣,他被主人的誠意打動了。兩人暢談吟詩,成了好友.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了《贈汪倫》這首別具一格的七言絕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故事3
給李白寫了一封信,稱這里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李白看完信后非常高興。立刻動身乘船去汪倫所指的村莊,可是到了那兒,卻發(fā)現(xiàn)哪有什么桃花和酒店啊,汪倫笑著說:我所指得是十里以外有一棵桃花樹,和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并不是有方圓十里的桃花樹林和一萬家酒店。李白一楞,馬上又笑著說:我堂堂一個大詩人居然被你給騙了。然后便答應(yīng)汪倫在他那兒小住幾日,并答應(yīng)他一定作一首詩送給汪倫。汪倫十分高興,于是便帶著李白游遍了這個地方的風(fēng)景名勝。而李白和汪倫也聊得十分投機,常常徹夜長談。而白天則和李白一起喝美酒、作詩。
幾天時間一眨眼就到了,可李白卻還沒有作出首好詩,李白覺得自己愧對汪倫,于是便匆匆告辭,準(zhǔn)備回去。
李白立在船頭,久久凝望著汪倫家的'方向,這時一個人朝他走了過來,還唱著歌,仔細(xì)看時,才發(fā)現(xiàn)是汪倫來送他了,李白潸然淚下,詩興大發(fā),作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故事4
李白與孟浩然的故事
陽春三月,繁花盛開,萬紫千紅,遠處的黃鶴樓里,坐著兩位正在對酒暢飲的詩人,一位是詩人孟浩然,他雖然仕途不得意,但早已詩名滿天下了,另一位是詩人李白,李白比孟浩然小十幾歲,他剛離開四川不久,還未進入仕途,瀟瀟灑灑,自由自在。李白久聞孟浩然的大名,此次在湖北得以相見,特別高興。而孟浩然見到,詩才入仙,談吐非凡的李白,也是相見恨晚,幾天來二人游遍了湖北的名勝。談詩情,談人生,十分投機,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孟浩然就要離開此地沿長江東下去揚州了,李白特意在這依山傍水的黃鶴樓為他仰慕的孟浩然踐行。
李白說:“孟兄,千言萬語也無法代替我對你依依惜別的心情。我們將要在此分別,望你一路走好!
孟浩然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有緣千里再相會,到時我們再聚在一起開懷暢飲,珍重啊!”
說完,孟浩然便背上行李,踏上了小船,揮手向李白道別。李白目送著小船離去,直至小船消失在天空的盡頭,他還是久久不肯離去。他看著身邊青翠的柳樹和含苞欲放的花兒,不由得詩性大發(fā),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賞析
這首送別詩有著它特殊的感情色調(diào)。它不同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jié)、繁華的地區(qū)相聯(lián)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dāng)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里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jīng)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边@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jié)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里進行的。李白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rèn)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地區(qū),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達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藝術(shù)效果。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jīng)常去的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guān)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nèi)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gòu)成一種聯(lián)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huán)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盁熁ㄈ隆保粌H再現(xiàn)了那暮春時節(jié)、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yōu)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痹姷暮髢删淇雌饋硭坪跏菍懢埃趯懢爸邪粋充滿詩意的細(xì)節(jié)!肮路h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jīng)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fēng)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jīng)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惟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體現(xiàn)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詩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傊,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xì)節(jié),極為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
李白的故事5
李白先后游歷了長江中下游的一些地方,結(jié)識了不少知名人物,寫下很多動人的詩篇。三十歲的時候,他到了京城長安。
長安是當(dāng)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十分繁華。李白在長安拜訪了一些大官和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推薦,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他受到了冷遇,沒有得到任用。李白的`才能無法施展,心里很苦悶。
有一天,李白同一位朋友到紫極宮去游玩。剛進門,迎面碰到一位白胡子老人。朋友連忙給李白介紹說,這就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賀知章,當(dāng)今太子的老師。
“后生李白,久聞大名,景仰得很!”李白興奮地說。
賀知章也聽說過李白的詩名,現(xiàn)在見這位年輕人儀表不凡,也十分歡喜,忙把李白帶到一座酒樓上,打算和他飲酒暢談,可當(dāng)掏錢買酒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身上一文錢也沒帶。
于是,賀知章把衣帶上的金龜解下來,交給侍者說:“就用它換酒吧!
“賀老,這是皇家按官級大小給的裝飾品,怎么好去換酒呢?”李白勸阻說。
賀知章爽朗地大笑起來,說:“這有何妨!老夫今天忘了帶錢,沒酒喝,哪能談個痛快呢?”
李白一摸身上,也沒帶錢,只好聽從。酒過三杯。賀知章問:“太白君,近來不知有何詩作,可以讓我看看嗎?”
李白從懷里掏出一卷詩稿,說:“這是我最近寫的詩,請多指教!
賀知章打開詩稿,抑揚頓挫地念道:《蜀道難》。他邊念,邊不住點頭稱好。等到念完全篇,他激動地豎起大拇指,夸獎?wù)f:“這詩氣魄雄偉,真能驚天動地了!
這時候,那位朋友對李白說:“把你的那一首《烏棲曲》也念給賀老聽聽吧!薄翱炷罱o我聽聽!辟R知章忙催促說。李白站起身,從容地吟誦起來。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等到李白念完了全詩,賀知章老淚縱橫地說:“這詩太凄慘了,鬼神聽了也會哭!”
他仔細(xì)端詳著李白,突然說道:“你莫不是天上下凡的謫仙人(意思是受到責(zé)罰降到人間來的仙人)吧,不然怎么能寫出這么感人的詩呢?”
“謫仙人”是賀知章對李白的極高評價。人們讀了李白的詩篇以后,都感到這個稱贊非常確切,不少人也就把李白稱做“李謫仙”了。
李白的故事6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中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作風(fēng)格豪放奔放,意境奇妙,被譽為“詩仙”。李白年少時便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才華。他博覽群書,善于吟詩作對,十幾歲時便已小有名氣。然而,他并不滿足于此,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樹,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fù)。
一次,李白聽聞唐玄宗李隆基正在招募有才能的人,他便毅然離開家鄉(xiāng),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他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領(lǐng)略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這些經(jīng)歷也為他的詩作增添了不少靈感。
到了京城,李白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很快得到了一些權(quán)貴的賞識。在他們的引薦下,李白終于有機會面見唐玄宗。唐玄宗對李白的詩才大為贊賞,賜予他翰林供奉的職務(wù),讓他在宮廷中寫詩娛樂。
然而,李白的抱負(fù)并不在此。他渴望能為國家出謀劃策,做出真正的貢獻。但宮廷中的生活讓他感到拘束和無奈,那些虛偽的權(quán)貴們也讓他心生厭惡。于是,他開始借酒消愁,時常在酒后吟詩,甚至醉倒在宮廷中。
有一次,唐玄宗讓李白為楊貴妃寫一首詩。李白趁著酒意,竟然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這讓高力士感到十分惱怒。此后,高力士便在唐玄宗面前進讒言,漸漸地,唐玄宗對李白也產(chǎn)生了不滿。
終于,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離開了京城。這對李白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他并沒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信念。
離開京城后,李白繼續(xù)游歷各地,結(jié)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詩歌也越發(fā)豪放灑脫,充滿了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李白的晚年,他遭遇了一場牢獄之災(zāi)。據(jù)說,他因卷入了永王之亂而被流放。盡管身處困境,但李白依舊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令人贊嘆的`詩作。
李白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詩歌流傳千古,至今仍被人們傳頌。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堅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理想,不為世俗所累,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煥發(fā)出無限的光彩。
李白的故事7
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他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被后人稱作“詩仙”。
李白小時候不愛學(xué)習(xí),還經(jīng)常逃課,學(xué)習(xí)也不用功。有一天,李白又出來逃課了。他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
李白很好奇,便走過去看。李白上前問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說:“我正在用這根鐵棒磨一根又細(xì)又長的繡花針呢!”
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棒,怎么可能會磨成一根細(xì)長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李白聽了這句話后非常后悔,也很受啟發(fā),于是便發(fā)奮讀書。功夫不負(fù)有心人,他終于成為一位著名的詩人,寫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些詩一直流傳至今。
關(guān)于李白,還有一件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天,李白來到了黃鶴樓,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于是便登上了黃鶴樓。
李白在黃鶴樓上,看到風(fēng)景如畫,剛想吟詩,突然他看見崔顥已經(jīng)在上面題了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笨吹竭@首詩,李白驚訝的寫不出詩來,只好寫了一首打油詩“三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踏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庇谑倾皭澏。
盡管在黃鶴樓下留下了遺憾,但李白仍不愧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流傳千古,至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李白的故事8
今天上古詩課的時候,老師教了一首李白的詩,讀著讀著,我就來到了唐朝,看見了中年時期的李白。他長發(fā)飄逸,一身布衣,高高的個子。
那時我有三十多歲,個子和李白差不多高。在這個年代里,李白領(lǐng)著我走了許多地方,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名山大川。剛出來時,我和李白來到了峨眉山,我就在那里看那些看不夠的風(fēng)景,可是李白看著看著就作了一首詩,是《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碑(dāng)時我覺得很怪,看著峨眉山,李白就想到了三峽,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又過了四個月,我和李白來到了武當(dāng)山。到了武當(dāng)山我的收獲很大,李白教會了我很多知識。從此,我和李白成了好朋友。
后來我們到了唐朝的`首都長安,住在客棧里。住到客棧里的第二年,八月十五到了,我看出來李白很想家,于是我就出去買回來兩壇子酒,讓他多喝些酒,安慰他別想家?墒钦l知道李白他借酒澆愁愁更愁,更想家了,喝著喝著就詩興大發(fā),吟起詩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惫,真沒想到啊,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有我的功勞啊。此后,我和李白的感情更深了。
李白的性格很開朗,也很平易近人,他平時總和我開玩笑。但是有時心事也很重,每當(dāng)這時,就跟我談他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的那些事,他的家鄉(xiāng)情很深啊,有時李白都流淚了。他對我很信任,就像對待親弟弟一樣親熱。
想著想著,老師來到我面前,驚飛了我的白日夢。我多么想見到李白,跟他走一回呀!
李白的故事9
公元725年,25歲的李白離開四川綿陽老家,“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去結(jié)交各地名流,希望得到引薦,實現(xiàn)政治抱負(fù)。
李白遠游雖飽覽了大好河山,寫出許多傳世名篇,卻沒能圓入仕之夢,只是42歲時在朝廷做了3年供奉翰林,負(fù)責(zé)起草公文,在唐玄宗有宴請、郊游時陪侍左右,作詩賦文助興。
李白才華橫溢、聲名遠播,又有政治雄心,為何一直當(dāng)不上官呢?
原因有幾個。一是李白清高自傲、目中無人。李白沒出游前,綿州刺史尤陽就很欣賞他。尤陽想推薦他參加科考,但李白卻不屑:“世上誰考得了我?莫說幾個考官,就連孔圣人我也沒放在眼里!
當(dāng)時“博學(xué)韜衿、蜀中人杰”趙蕤也勸李白去科考,李白卻說:“我天生就是當(dāng)大官的料,讓那些白癡考官考我,我丟不起那人!”
于是,李白一生也沒有參加過科考。
即使遇見伯樂,李白依舊難改高傲。他在江陵結(jié)識了常在朝廷講經(jīng),和唐玄宗私交密切的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讀過李白的文章,對李白大為贊賞,夸李白“有仙風(fēng)道骨,神游八極之表”,表示要在皇帝面前舉薦他。
李白聽了興奮異常,揮筆成就自喻大鵬的《大鵬遇希有鳥賦》,雖寫得大氣豪放,但司馬道士看了心里卻不是滋味:原來我在李白眼中不過是一只“希有鳥”,根本比不上他“大鵬”志向高遠。為此,司馬承禎從未在唐玄宗面前提起過李白,讓李白失去了一個入朝做官的機遇。
二是好高騖遠、言過其實。李白到了長安后,在賀知章的溝通下,經(jīng)常宴請皇室公卿,打通了高層人脈,按理應(yīng)該得到舉薦了,但李白好高騖遠的志向卻讓人咂舌:“我不做府尹、知州、縣令那些芝麻綠豆的小官,我是‘三十成章,歷抵卿相’,‘奮其智能,愿為輔弼’,當(dāng)官我就當(dāng)宰相!
卿貴們面面相窺:宰相是我們能推薦得了的嗎?但吃了人家的嘴短,便連連夸獎李白有抱負(fù),卻沒人去舉薦他。
公元735年,唐玄宗感到國家蘊藏著深重的危機,聽說李白有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便下旨要賀知章找李白寫一篇文賦,談?wù)勚螄南敕。李白卻寫了一篇《大獵賦》,譽贊大唐“大道匡君,示物周博,遠勝秦漢”,連唐玄宗看過都感到有些肉麻,便在文賦上御批了四個字“詞藻言過”。
若李白能在文賦中提出獨到的治國方略,說不定真會實現(xiàn)他的宰相夢。
三是狂放不羈、蔑視法規(guī)。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在宮中做了3年供奉翰林,卻也沒得到重用,心里憋著一股怨氣。
一次,渤海國給唐玄宗寫來封信,朝廷上下只有李白懂渤海國文字,唐玄宗要他寫封回信。李白一聽,便在金鑾殿上不顧君臣禮法撒邪火兒,竟要重臣楊國忠為他捧硯、宦官高力士為他脫靴。
狂放不羈的李白這一鬧騰,讓唐玄宗看清了他的本質(zhì)──不過是能寫幾首詩,沒什么治國韜略,倒是把宮中鬧得不得安寧,于是一怒之下把李白逐出了長安。自此,李白的做官夢徹底破滅了。
李白的故事10
萬州城中太白巖,海拔不過400米,因李白曾在此讀書而得名。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故尓此山又有“白巖仙蹤”一說。這個仙便是詩仙李白。仙家過此,留有詩否?沒有。這就怪了,太白巖上古今名家題刻無數(shù),其中尤以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的《西山碑》聞名遐邇,怎么會詩仙竟然無詩呢?這就叫人疑惑了。于是將目光投向荒草石巖,投向明朝嘉靖年間刻下的八個怪怪的漢字,是字不像字,橫七豎八,歪歪扭扭,大小不一;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缺一筆,有的.多兩劃,有的只有半邊……用重慶方言講,純粹是亂劈柴!
經(jīng)專家考證,這是詩,是“神智體謎象詩”。這種詩既高深且古怪,以意境作畫寫字,悟人悟己,設(shè)想新奇,靠字形的變化,大小、粗細(xì)、長短、筆畫增損、缺筆等技法形成異常外觀,引人揣測猜謎,故稱“謎象詩”;讀之能啟人神智,故叫“神智體”。太白巖這首謎象詩,由“竹、巖、亭、門、夜、事、有、來”八個變形漢字和錯別字,組成了一首五言詩。詩中每個漢字均不成字,卻又暗藏玄機,幾百年來,無數(shù)人對它揣測猜想,尋找合理解釋,但是對于每一種解釋,人們又莫衷一是,于是把這八個字的山石稱為“詩謎碑”。
世上無難事。人中自有高人在。眾人競猜中,較為統(tǒng)一的破解是這樣:
第一字“竹”字寫得很小,謂之“小竹”;第二字“巖”,壓扁了橫著寫,謂之“橫巖”。這兩個字構(gòu)成詩的第一句,叫做“小竹橫巖栽”。第三個字“亭”,卻缺了兩劃,顯出空隙,所以謂之“空亭”;第四字是個難認(rèn)的古體字,像是半開的門。此二字連起來讀:“空亭門半開”。第五個“夜”字寫得很長,謂之“夜長”;第六個是“事”字,卻缺了一劃,也就是缺了個“一”字。這就構(gòu)成第三句:“夜長無一事”。第七個是“有”字,偏著寫,叫做“偏有”;第八個是繁體的“來”字,一個來字三個人,但碑上在一橫下面缺了個“人”。連讀構(gòu)成“偏有一人來”句。這個一,也可解釋為“佚”,沒有的意思。所有八個怪字,連成完整句子是——“小竹橫巖栽,亭空門半開。夜長無一事,偏有佚人來!
行文至此,這座屬于巴渝奇景、中國名勝的萬州太白巖,怪字、怪詩之謎已然破解,只是缺少點文采和詩意。然而,高人之中更有高人,其見解從詩仙與太白巖的關(guān)聯(lián)入手,反復(fù)對神秘的八個字揣摩,拈須沉思,終于從那個“來”字揣測出新意!皝怼笔呛嗴w字,繁體是“來”。碑上殘缺,少了一個“人”,啷個辦?簡單,加上個“人”就行了!凹尤恕保∥,“加人”不就是“佳人”嗎?才子配佳人,這一破解,謎詩成愛情詩了。再則,第一字“竹”,不就是“燭”嗎!這樣一來,怪怪的八個字,演變成這么一首情詩:“秉燭上橫巖,空亭門半開。深夜待一事,頃有佳人來!
破譯者還說,在太白巖上留下這八字謎象詩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白自己。不好意思明說,寫幾個謎象詩怪字讓人猜。大約1300年前,25歲的李白出川前在萬州停留近半年,浪漫少年郎,曾與一美貌佳人深夜約會……果真?若真,與李白同時代的唐宋文學(xué)大家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幾乎所有大腕名流,都到過三峽名城萬州,到過萬州城中太白巖,怎沒見提到過如此帶娛樂味的史料?正所謂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李白的故事11
鐵杵成針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2113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媼曰:“欲做針!
白曰:“鐵杵成針,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5261感其意,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4102有武氏巖。
譯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
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1653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崩畎讍柕溃骸拌F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版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與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xué)業(yè)權(quán)。
老婆婆自己說她姓武,現(xiàn)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巖。
李白的故事12
李白,字太白,是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被稱為“詩仙”。他出生于公元701年,出生地碎葉(古城名,今屬俄羅斯),祖上是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東)人。公元705年,李白的一家從碎葉城搬到了西蜀綿州彰明(今四川北部江油縣)。
李白的父親及其一家,原來住在西域,用的都是胡人的名字。搬到西蜀之后,便要恢復(fù)祖上的李姓。但叫什么名字呢?正好這時,鄉(xiāng)親們都來看望他們一家,熱情地對他們說:“歡迎你們這遠方來的客人!”一句話,使李白的父親受到啟發(fā),遂取名為客。所以,李白的父親從此便叫李客。至于李白的名字,據(jù)傳說他的母親生他那天,夢見了太白金星,所以為他起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小的時候,天資過人。未來西蜀之前,隨胡人習(xí)性,喜歡讓大人把他抱上馬去,還學(xué)射箭,并且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基本騎射技巧,當(dāng)時不喜讀書。來西蜀定居之后,他父親李客才開始教他念書。當(dāng)時西蜀的孩子開始念書時,都是先讀“六甲”!傲住本褪恰傲鬃印薄<粗袊糯愿芍Ъo(jì)年時,用以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因此李客教兒子念書的時候,也從念“六甲”開始。李客念一句“甲、乙、丙、丁”,李白也跟著念一句,結(jié)果沒幾天,李白就把“六十甲子”全部背誦下來了,并且還能默寫下來,同時還學(xué)會了推算。接著,李客便為李白請了家庭教師,開始教他讀《詩經(jīng)》、《尚書》等經(jīng)典著作。李白感到這些著作內(nèi)容豐富,很愿意學(xué),所以十分刻苦勤奮。
由于李白的父親是個商人,來家談生意的人多,李白常感嘈雜之聲刺耳,為了不影響學(xué)習(xí),他要求父親給他找一個清靜的地方。李客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讓他到離家不遠的大匡山上去學(xué)習(xí),并讓他的.一個叫月圓的妹妹陪他一塊學(xué)。
李白兄妹來到山中,見景色幽雅清靜,果然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心中非常高興。從此,兄妹二人在這里爭分奪秒,刻苦讀書。不到兩年,李白的知識水平和寫作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xué)業(yè)上的進步,李白漸漸產(chǎn)生了松懈情緒,時間也沒剛到山上時抓得緊了。從前,他是手不釋卷,廢寢忘食。如果一篇文章沒讀完,或者一首詩沒寫完,他不吃飯,不睡覺,也非讀完、寫完不可。父親來山中看望,怕他累壞了身體,便給他硬性規(guī)定:上午休息一次,下午休息一次;可是父親走后,他一次也不肯休息。但是現(xiàn)在,他讀累了,便停下來,到山中轉(zhuǎn)一轉(zhuǎn),玩一會兒,回來再學(xué)。開始,他一天休息一次,時間也短;可后來,他一天休息兩次、三次,時間也越來越長。
對他這種學(xué)習(xí)上明顯的退步,妹妹月圓很不滿,曾對他說:“哥哥,你現(xiàn)在學(xué)習(xí)越來越放松了,玩起來沒完沒了;如再不改的話,我就要去告訴父親了!”
可李白卻振振有詞地說:“妹妹,這你就不懂了,我出去的時間越長,觀察事物就越細(xì)致,寫出來的詩也就越生動。”
月圓說:“你這是借口,過去僅出門站一會兒就能寫出詩來,二三天就是一篇文章,現(xiàn)在七八天寫不出一篇詩文來,還說觀察細(xì)致呢!”
李白被說得啞口無言,但依然我行我素,并沒有改。
這一天,正值暮春時節(jié),漫山遍野,桃紅柳綠,蜂蝶起舞,百鳥爭鳴。李白望著這如畫美景,不由得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他順著一條小溪正往山下漫步,耳邊忽然傳來一陣“沙沙”的聲音。他順聲走去,來到溪邊,舉目一看,原來是一位白發(fā)老媽媽,正拿著一根鐵杵,在石頭上“沙沙”地磨著。
李白覺得奇怪,上前問道:“老媽媽,你磨鐵杵干什么用呢?”
老媽媽一邊吃力地磨著,一邊頭也不抬地回答說:“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
李白一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想:鐵杵是同胳膊一樣粗細(xì)的鐵棍子,如今她卻說要把它磨成繡花針,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這老人家大白天說胡話,該不是精神上有病吧!于是勸她說:“老媽媽,這鐵杵是舂米用的,怎可能磨成繡花針呢?猴年馬月您也磨不成的!快回家吧,不要在這里白白受累了。”
老媽媽抬頭一看,見是個七八歲的小孩,便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這你就不懂了。常言說得好,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論做什么,沒有恒心是成不了事的。就說這鐵杵吧,雖然很粗,但只要我天天堅持,一直不停地磨下去,總有一天會磨成繡花針的!”
老媽媽的幾句話,鏗鏘有力,信心十足,噎得李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突然,他似乎從中明白了什么,紅著臉對老媽媽說:“謝謝您,老媽媽,您的話,我懂了!”
然后,就頭也不回地回到山上去了。
從此,老媽媽決心用鐵杵磨成繡花針的事就傳開了,后來被編成故事載人了元代《日記故事》中,后又演變成一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成語流傳至今。
李白聽了老媽媽的話后,很受震動,也很慚愧。他回到山中,見了妹妹,一句話也不說,便又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李白經(jīng)過四年的山中苦讀,終于獲得了驚人的成就。
后來,他又去戴天山(又名大匡山)讀書。在這期間,他寫出了很多不朽的詩篇,其中有一篇叫《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至今廣為傳誦。其詩日: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意思是說:山間的流水聲中夾著陣陣的狗叫聲,帶露盛開的桃花顯得十分濃艷。沉寂的山林里,常見鹿在走動,中午了,在溪邊也聽不到鐘聲。翠竹沖破了青色的云霧,瀑布掛在碧綠的山峰。誰也不知道道士到哪里去了,來訪的人,因為沒有遇見他,倚在松樹上,感到十分遺憾。
人們讀了這首詩,仿佛自己就在這幅色彩鮮艷的風(fēng)景畫中。
李白二十五歲離開家鄉(xiāng),漫游長江流域,后至安陸。公元727年,他娶了退休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他后游襄陽,結(jié)識了孟浩然;公元730年,他第一次赴長安,結(jié)識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及賀知章、崔崇之等人。公元742年,由賀知章推薦,李白受到唐玄宗接見,因才高而做了翰林,專門給皇帝起草詔書。就是在這個時候,發(fā)生了李白要高力士脫靴才肯寫詩的故事。因此,高力士嫉恨在心,挑撥李白和楊貴妃的關(guān)系。于是唐玄宗也不再重用李白。一年后,李白辭去官職,離開京城,重新浪跡天涯,遍游祖國各地。就在這個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著名詩篇,其中有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等膾炙人口的佳句。公元 744年,李白在洛陽結(jié)識了大詩人杜甫,成為至交。公元762年十一月李白死于安徽當(dāng)涂縣,時年六十一歲。
對于李白的詩,后人把它和杜甫的詩合在一起,稱為中國之最。正如唐代另一位大詩人韓愈所說的:“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逼浯罅孔髌罚允沼凇独钐准,流傳后世,至今不衰。
李白的故事13
我漫無邊際的走在大街上,一個詩人也沒有碰到,手中的采訪本一片空白,半個大字也沒有。
前幾天我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唐朝,唐朝可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造的黃金時代,何不趁著這個老天爺送給我的好機會采訪采訪一些古代的名人呢?
正想著,突然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定睛一看,原來我來到了江南最豪華的酒樓——黃鶴樓。
忽然我的耳邊傳來了一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咦?這不是李白的《宋孟浩然之廣陵》嗎?我眼睛一亮,三步并作兩步,一口氣跑了上去。
來到樓上,果然看見了李白和孟浩然在哪里吟詩作對。
只見李白一手拿著酒杯,口中還念念有詞:“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薄昂,好。”只見孟浩然大聲的稱贊起來。沒過多久,孟浩然起身告辭,我趁著這個空當(dāng)跑到李白的身邊,恭恭敬敬地說道:“小生素聞李白詩仙的盛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白看了看我說道:“我今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定然和少時的努力分不開。”說著想回憶起了往事:“小時候我雖然聰慧,但難免調(diào)皮,一日上課我出神發(fā)呆被老師責(zé)難,心里難受,回家的時候路過河邊看見一位老人在河邊手中拿著一把鐵杵在河邊打磨,我一好奇便走過去詢問:“老大娘你在干什么?”老大娘抬起了頭,摸了摸頭上豆粒大的汗珠微笑的說道:“我在把這根鐵杵磨成繡花針呢!蔽伊⒓吹纱罅穗p眼說道:“這么粗的鐵杵什么時候才能磨成那么細(xì)的繡花針。俊袄先舜认榈男α诵φf道:“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說完便繼續(xù)埋頭工作!笆郎蠠o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努力,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李白笑了笑,便拂袖而去。
我坐在那里反思了良久,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是啊,只要肯努力,無論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為了我們的美好明天,奮斗吧!
李白的故事14
傳說唐代詩人賀知章、王之渙、李白、杜甫四人一日京城相遇,詩朋酒友得以會聚,歡欣之情,自不必說,于是擺下酒宴,暢談酣飲,不知不覺已經(jīng)天黑。
此時,天空懸掛著一輪玉盤,皎潔的月光,美好的夜景,激發(fā)了詩人們吟詩的興致。
賀知章率先發(fā)話:“今晚月色奇佳,何不共吟一首以助雅興,接不上者……”
王之渙插言:“接不上者,罰酒三杯!
賀知章?lián)u搖頭,瞅了李白一眼,笑道:“若按此令,今日接不上者,豈不大有人在?不可不可,接不上者,不得飲酒!”這個提議,正中各位詩友下懷,齊聲說好。
賀知章歲數(shù)最大,當(dāng)然由他出首句,只見他輕捋胡須,微舒闊袖,不慌不忙地吟出了第一句:“一輪圓月似金樽!币魍,就給自己斟滿一杯酒。
王之渙看著杯中晃動的'圓月,心頭一亮,脫口吟道:“金樽斟滿月滿輪!币魍,也給自己斟滿了一杯酒。
下面本來輪到李白,誰知杜甫詩情洋溢已難自抑,加之年少好強,也不管什么順序不順序了,便搶著說:“請君聽我吟:‘圓月跌落金樽內(nèi)。’”吟完,同樣給自己斟了一杯酒。
李白不慌不忙,站起身來,把三位詩友的酒,舉起一杯干一杯,三杯酒全下了肚,這才吟出一句:“手舉金樽帶月吞!”
李白的故事15
這年春天,李白因想念朋友杜甫,就跋山涉水來到成都看他。這天,兩人在花間小酌,酒過三巡,李白面對桌上的小菜,酒興盎然,隨即吟道:“有洞不見蟲,有巢不見蜂。有絲不見蠶,撐傘不見人。”
杜甫聽后說:“李兄之作是一謎面,我也用同底謎面答之:兩頭尖尖像只棱,鉆進泥里扎個窩,有人說它心眼少,有人說它心眼多!
杜甫吟完,兩人相視而笑。幾天后,李白要走了,杜甫滿屋瞅瞅,想找點禮物送給朋友,最后想了想,找出文房四寶,寫道:左十八來右十一,十八十一在一起,左邊給你柴火燒,右邊給你糧食吃。杜甫寫完,說:“這詩是一字謎,打一字,李兄若想我,就看看這首詩吧!
這兩個謎語的'謎底究竟是什么?
謎底:前兩個謎面的謎底是“藕”。后為杜甫的“杜”字。
【李白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的故事08-17
李白的故事03-04
李白拜師的故事08-04
李白的小故事10-30
有關(guān)李白的故事11-06
李白的故事【薦】05-01
詩仙李白的故事12-29
關(guān)于李白的故事12-01
詩仙-李白的故事02-26
李白的故事(優(yōu)秀)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