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清平樂的詩詞(精選15篇)
清平樂的詩詞1
古詩原文
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露葉翻風(fēng)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
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滅燭卻延明月,攬衣先怯微涼。
詩文賞析
陳師道是“蘇門六君子”之一。黃庭堅曾贊云:“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彼脑~纖細(xì)平易,如《蝶戀花》:“路轉(zhuǎn)河回寒日暮,連峰不計重回顧!薄赌相l(xiāng)子》:“花樣腰身宮樣立,婷婷,困倚闌干一欠伸!薄镀兴_蠻》:“天上隔年期,人間長別離!倍际禽^有名氣的詞句。但是,最足以代表他的詞風(fēng)的,則是這首《清平樂》。
這首詞描繪秋天景色。上片寫晨景,下片寫夜晚。
“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遍_宗明義,寫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氣氛。“露葉翻風(fēng)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边M一步寫秋景,含著露水的樹葉,由于秋風(fēng)的吹動,紛紛落下,連樹上的鵲雀,也被驚動了。言簡意賅,細(xì)膩生動,幾個字,便勾勒出一個正在落葉的生動畫面!耙蝗~知秋”,作者抓住了這一最有特征性的動態(tài),一下子把秋景寫活了。語言、畫面、意境,都活靈活現(xiàn)地擺在讀者的面前。
“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比胍沽耍锾斓囊雇硎瞧鄾龅模鹤呃鹊哪_步聲沒有了;火爐里散發(fā)出木柴燃燒后的香氣。夜深了,“滅燭卻延明月,攬衣先怯微涼!贝迪讼灎T,月光卻照進屋中;詞人感到秋天的涼意,將衣披在身上。
這首詞,情意深婉,用語精警,筆力拗峭,頗能代表陳師道的詞風(fēng)。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說:“陳無己所作數(shù)十首,號曰語業(yè),妙處如其詩。但用意太深,有時僻澀!边@樣的優(yōu)點與缺點,在這首詞中均有所體現(xiàn)。
清平樂的詩詞2
清平樂·春光欲暮
[唐]毛熙震
春光欲暮,寂寞閑庭戶。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
雨。
含愁獨倚閨幃,玉爐煙斷香微。正是銷魂時節(jié),
東風(fēng)滿院花飛。
作品賞析
【注釋】
、贌煍嘞阄ⅲ貉詿o心在香爐內(nèi)添香,故“煙斷香微”,正是愁人情態(tài)。
【評解】
暮春時節(jié),庭戶寂寞,粉蝶穿檻,疏雨黃昏。東風(fēng)送暖,落紅成陣。此情此景,令
人魂銷。閨中人獨自含愁,哪里還有心腸料理玉爐香煙!這首詞通過春景的描寫,含蓄
地透露了人物內(nèi)心的離別相思之情。詩人以風(fēng)華之筆,運幽麗之思。
全詞寫得清新柔美,婉轉(zhuǎn)多姿。
【集評】
《全唐詩話》:熙震有《清平樂》詞云:“含愁獨倚閨幃,玉爐煙斷香微,東風(fēng)滿
樹花飛!睘槿藗儌髡b。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僅為清穩(wěn)之作,結(jié)意含蓄,自是正軌。
陳廷焯《別調(diào)集》卷一:情味宛然。又《白雨齋詞話》:“東風(fēng)”六字精湛,凄艷。
清平樂的詩詞3
清平樂·太山上作
元好問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
澗風(fēng)來號萬竊,盡入長松悲嘯。
井蛙瀚海云濤,醯雞日遠天高。
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
鑒賞
蒙古滅金之后,元好問感慨故國淪亡,不愿為官。公元1236年3月,他與一位友人赴泰安旅行,在三十天的行程中,他游覽了東岳泰山并寫下了《清平樂》等詞。在詞中,元問好表示了他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時世事得失的閑淡心情。
詞一開篇,便展現(xiàn)了一派蒼莽景象。夕陽的余暉照遍了眼前的山巒河流,詞人在泰山上極目遠望,四周景物歷歷在目。此句全從杜甫《次容靈岸》詩中的“落落展清眺”一句來,概括了能見到的總印象,給人以開闊而清的視覺感受。接下來另起一筆,從視覺范圍轉(zhuǎn)入對聽覺形象的描寫,以盛聲來表現(xiàn)虎山的壯偉氣勢。作者借用《莊子。齊物論》中描繪的“作則萬竅怒號”。來形容峽谷間山風(fēng)吹來,大小洞穴齊聲作響的動態(tài)美。下句進一步加強風(fēng)聲效果,風(fēng)入松林,林間響起陣陣悲壯的呼嘯聲。兩句一從山谷中寫風(fēng),一從松林間寫風(fēng)。風(fēng)不可見,借物可知,一“號”一“嘯”,表現(xiàn)生動!氨弊钟志哂性~人的主觀色彩,同時開啟后片的抒情。
泰山以其高聳特立,視野開闊,歷來為登臨的人們的贊嘆。詞人登泰山而縱覽,白比于井蛙見到了大海上的云的波濤,醯雞見到了遙遠處的太陽、高高的天,大開了眼界。“井蛙”出于《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讀者,拘于虛也!本字,由于受的狹小環(huán)境的局限,不知道有個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談?wù)摯蠛!磅惦u”也典出《莊子》的《田子方》篇中。醯雞是醋甕中的蠛蠓,一種小蟲,甕子有蓋蓋著,不見天日;一旦揭去蓋子,它就見到天了。詞人登上泰山,也有這種感受。下句“醉眼千峰頂上”,就寫出了如同井蛙脂海,醯雞見天的所達到的那種境界。當(dāng)身之所處,眼之所見,心之所感,泊于筆端,于是便有“世間多少秋豪”的頓悟之句。這一句是反用《莊子。齊物論》“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的部意。莊子主張萬物齊一,不是從形式上看待事物的大小。秋天野獸新生的毫毛本小,而百安其為。惶┥奖敬,而百得其為大,因而大非大,小非小,甚至小即是大,大即是小了。詞人借用此句,本意是要說,世上的種種情事也不過如秋毫一般渺小,包括功名得失、人事悲歡等。詞人此刻正當(dāng)故國淪亡之時,心情悲傷、慘淡!笆篱g多少秋毫”一句,實是以曠達掩其苦悶,與上片末句“長松悲嘯”意境相同。
全詞短短八句,四處化用《莊子》中的語句,卻不向老莊思想中討生活,中間也并非枯燥說理,而是以形象語抒發(fā)情懷,風(fēng)格清腳沉郁,顯得自然而精煉。
清平樂的詩詞4
教學(xué)目標(biāo)
1.通過自由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抽生讀等多種形式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通過結(jié)合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看插圖等方法教師點拔,大體把握詩意,體會作者的惜春。
3.通過搜集詩人資料,教師相機補充介紹背景,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教學(xué)重難點
重點:通過結(jié)合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看插圖等方法教師點拔,大體把握詩意,體會作者的惜春。
難點:結(jié)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學(xué)法
講授法朗讀法、欣賞教學(xué)法情境教學(xué)法
使用教材的構(gòu)想
古詩的學(xué)習(xí)孩子們已有一定的基礎(chǔ),開課前,我準(zhǔn)備讓學(xué)生先交流一下作者及詩題,并對學(xué)習(xí)方法簡單做了一復(fù)習(xí)。接下來通過品析語言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開展多種語文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xùn)練,感受詞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的惜春之情。
教學(xué)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在古詩中有很多描寫春天的古詩,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黃庭堅的《清平樂》。
二、知詩人和背景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疤K門四學(xué)士”之一。他在詩歌和書法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詩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與蘇軾合稱“蘇黃”。書法上獨樹一幟,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篇》三卷。
三、初讀詩詞,掃清障礙。
1.學(xué)生自由讀詩。
2.教師指導(dǎo)學(xué)生理解重點字詞。
4.明詩意。
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后,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
小結(jié)過渡。師:這首詩的意思已經(jīng)初步理解了。作者在尋找春天的足跡時經(jīng)歷了怎樣的情感變化呢?下面我們來品讀這首詩。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追問:“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边\用怎樣的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
追問:作者想要抓住春的行蹤,就想到問黃鸝。其實人何嘗能夠向鳥提問,鳥兒知道“春歸何處”嗎?從詩人的想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百囀”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從“因風(fēng)飛過薔薇”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五、小組討論
思考:詞人的思想感情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變化?
春歸無行路(寂寞傷春)→若有人知(假設(shè)希望)→春無蹤跡(更加失望)→問取黃鸝(最后希望)→無人能解(徹底絕望)。
覓春思春傷春之情層層深化。
六、總結(jié)
《清平樂》為惜春之作。詞人以清新細(xì)膩的語言,感嘆時光去而不返,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表現(xiàn)了對美好春光的珍惜和熱愛。
清平樂的詩詞5
辛棄疾寫了不少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有名詞作,這首詞便是其中之一。
語言清新平白,充滿詩情畫意。在描寫手法上,用純粹白描手法,描繪農(nóng)村某人家的環(huán)境和一個老少五口之家的生活畫面; 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全詞圍繞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活動。該詞的藝術(shù)構(gòu)思巧妙,頗為新穎。
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nóng)村司空見慣一般化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就顯得格有清新優(yōu)美。這是寫景。在寫人方面,寫一對翁媼,身邊有大、中、小三子。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織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jié)安排,就把充滿著一片生機、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nóng)村生活景象,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真是詩情畫意,清新悅目。這樣的構(gòu)思,不僅頗為巧妙,而且色彩也顯得和協(xié)而鮮明,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作者對農(nóng)村清新秀麗、樸素雅靜的環(huán)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xiàn)出喜愛農(nóng)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審美觀點。
清平樂的詩詞6
清平樂·春晚原文、翻譯及賞析(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fēng)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fēng)自在楊花。
——宋代·王安國《清平樂·春晚》
譯文
怎么都無法將春天留住,白白地讓黃鶯唱個不停。昨夜一場風(fēng)雨的侵凌,讓這滿地都是臟污的凋落殘花。
小憐姑娘剛剛彈起琵琶,拂曉她思緒萬千縈繞天庭。隨風(fēng)飄揚的楊絮是那樣的自由自在,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quán)貴人家的畫堂朱戶。
注釋
清平樂(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fēng)”“憶蘿月”。
宮錦:宮廷監(jiān)制并特有的錦緞。這里喻指落花。
“滿地”“昨夜”二句:應(yīng)作倒裝理解。
小憐:北齊后主淑妃馮小憐,善彈琵琶。這里借指彈琵琶的歌女。
楊花:一作“梨花”。
賞析
此詞上片以倒裝句式描繪暮春蕭條的景色,抒寫的花的春的宵意,表達了作者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惆悵宵懷;下片抒寫暮春傷逝念遠的幽怨,以暮春紛飛的楊花不肯飛入權(quán)貴人家的人堂朱戶,表達了作者不親權(quán)貴的品就。全詞宵景交融,清新婉麗,曲折多致,筆法精妙,堪稱傷春詞中的佳作。
古來傷春愁秋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shù)。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來到老一套,相反,永遠有新鮮之來。王安國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傲舸翰蛔。M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fēng)雨!弊髡咭黄鸸P就寫由于“昨夜雨疏風(fēng)驟”,南園已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來。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來覺到多宵的鶯兒也正為落花發(fā)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傲舸翰蛔,費盡鶯兒語”,好像詞人嘆息。寫鶯語的“費盡”,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來,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guī)律與鶯兒無關(guān)。妙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來宵,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宵,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此詞交叉地寫聽覺與視覺的來受,從音響與色彩兩個方面勾勒出一幅殘敗的暮春圖人。開頭從聽鶯聲寫起,轉(zhuǎn)而便訴諸視覺。一夜風(fēng)雨過后,園花凋謝,殘紅敗蕊,滿地飄零,狼藉不堪。百花盛開時,燦爛本如宮錦,可的此時給糟塌得不成樣子了!“滿地殘紅”自是殘春時節(jié)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宮錦之被污損,詞人痛的之宵可見。
下面又從視覺轉(zhuǎn)到聽覺上來:正當(dāng)詞人目睹這如花似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無限惆悵之時,仿佛從遠處傳來歌女小憐之輩彈奏琵琶的聲音,“弦弦掩抑聲聲思”,那弦弦聲聲正是的春的花之宵。小憐,即北齊后主高緯寵幸的馮淑妃,因她“慧黠能彈琵琶”,后代詩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詞中“小憐初上琵琶”,是從李駕《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句化出。這琶琶之聲哀婉動人,當(dāng)此即將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閨中佳人長夜不眠,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宵思飛越千里關(guān)山,追尋天涯游子。這里,作者抒寫的是由春天的匆匆歸去而引起的年華虛度之來,隱隱寄托著一種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詞人寫到眼前觸目皆是的楊花——這一暮春特有的風(fēng)光:只見那如雪的飛花飄揚,是那樣的自由自在,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quán)貴人家的人堂朱戶。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傷春、的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宵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來慨。全詞融宵于景,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宵與風(fēng)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清平樂的詩詞7
《清平樂·太山上作》
金朝:元好問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澗壑風(fēng)來號萬竅,盡入長松悲嘯。
井蛙瀚海云濤,醯雞日遠天高。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
《清平樂·太山上作》譯文
放眼遠望,江山映一抹殘陽。分明莽莽蒼蒼。深澗幽壑風(fēng)來,萬千孔穴嗚嗚作響,匯入松濤聲悲壯。
如井蛙面臨大海云濤觀賞,似醯雞看到了日遠天長。在這千峰頂上,醉眼朦朧微張;見世間多少事務(wù),原來不過與秋毫相當(dāng)。
《清平樂·太山上作》注釋
詞作于金亡后二年(1236),時作者與友人游泰山。太山,即泰山。
井蛙:作者謙稱。井底之蛙,由于受的狹小環(huán)境的局限,不知道有個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談?wù)摯蠛!?/p>
醯雞:醋甕中一種小蟲(即蠛蠓)甕子有蓋蓋著,不見天日;一旦揭去蓋子,它就見到天了,為詞人謙稱。
《清平樂·太山上作》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233年蒙古軍占領(lǐng)金首都汴京,元好問被羈管于聊城。蒙古太宗八年(1236),他獲得自由,暫居冠氏。這年三月,一位友人將赴泰安,約他同行。在三十天的旅行中,他游覽了東岳泰山并寫下了散文《東游略記》、《游泰山》詩和這首《清平樂》詞。
《清平樂·太山上作》賞析
詞為登眺之作,上片寫登高所見、所聞,下片寫登泰山而產(chǎn)生的'自我渺小之感。詞中,景象蒼莽,境界闊大,充滿著對人間偉觀的贊嘆,也表現(xiàn)了詞人開闊的胸懷襟度。同時,“江山殘照”之景其字面組合,及“悲嘯”、“醉眼”等,也隱藏著詞人的家國之痛。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落落:清晰的樣子。清眺:開闊而清晰的視野。這兩句是說在泰山頂上,夕陽馀暉映照下的無限江山,蒼莽遼闊,可以極目四望,盡情展開視野。在壯美的景色中,詞人胸懷也因之寬廣,不禁忘卻了煩惱與哀痛,陶醉于大自然的造化之中。這兩句寫景峭拔雄健,氣度恢弘,渲染了蒼涼曠蕩的氛圍!奥渎涫媲逄鳌笔芏鸥Α洞慰侦`岸》詩“落落展清眺”之影響,但易“展”為“舒”,不僅是平仄格律的要求,而且突出了心情之舒暢和意境之清遠。
澗壑風(fēng)來號萬竅,盡人長松悲嘯——澗壑:山的溝谷。竅:孔洞。澗壑風(fēng)來,山鳴應(yīng),松林也在風(fēng)中怒吼悲鳴,林濤奔涌。這兩句沒有繼續(xù)寫視覺所見,而是轉(zhuǎn)入對聽覺形象的描寫,在極短的篇幅里面,描寫極其豐富的內(nèi)容,使讀者對泰山有了一個立體的多維印象!肚f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這兩句便是由此脫胎而出。其一從山谷中寫風(fēng),一從松林問寫風(fēng)。風(fēng)不可見,借物而知,一“號”一“嘯”,極為雄壯,富于表現(xiàn)力。“入”字將谷中風(fēng)和松問風(fēng)自然完美地連在一起,動感十足!氨弊钟志哂性~人的主觀色彩,同時開啟后片的抒情。
井蛙瀚海云濤,醯雞日遠天高——《孟子·盡心上》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以其高聳特立,視野開闊,歷來為登臨的人們所贊嘆。詞人登泰山而縱覽,自比于井蛙見到波濤如云,醯雞見到天高日遠,大開了眼界。“井蛙”出于《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本字,由于受所處狹小環(huán)境的局限,不知道有個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談?wù)摯蠛。詞中以井蛙與瀚海、云濤并列,不用動詞連接,只是把幾個小大懸殊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自然發(fā)展了原出典的意思!磅(xi)雞”見《莊子·田子方》篇,寫孔子求見老聃問道后,出來告訴顏回說:“丘之于道也,其猶醯雞歟!微(沒有)夫子(指老聃)之發(fā)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滨惦u是醋甕中的蠛蠓(一種小蟲),甕有蓋子蓋著,不見天日;一旦揭去蓋子(發(fā)覆),它就見到天了。詞人登上泰山,也有這種感受。
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秋毫:鳥獸之毛至秋更生,細(xì)而末銳,謂之秋毫。比喻事物之微細(xì)。作者為眼前的奇妙景象所陶醉,站在干峰頂上,在大自然奇景中,領(lǐng)悟到了人世萬物如秋毫之末,都微不足道,頓時忘卻了各種煩惱與哀愁!白怼弊钟玫脴O其生動傳神,不僅是酒醉,泰山的壯景更使詞人陶醉。而醉眼迷蒙的詞人形象,也正與壯景相融。
全詞短短八句,四處化用《莊子》中的語句,卻不向老莊思想中討生活,中間也并非枯燥說理,而是以形象語抒發(fā)情懷,風(fēng)格清腳沉郁,顯得自然而精煉。
《清平樂·太山上作》作者介紹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xué)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xué)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dāng)時影響很大,有倡導(dǎo)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清平樂的詩詞8
這首是出自五代詩人李煜的《清平樂》詩,這首《清平樂》,表現(xiàn)了作者在惱人的春色中,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的情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
詞中說,分別以來,此時已進入了春季過半的時節(jié),舉目所見,沒有一處不勾起他難過的心情,使他覺得好象肝腸都快要斷了。作者就這樣開門見山地寫出了特定的環(huán)境和心情。使他最為觸目傷情的莫過于那臺階(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從樹上紛紛飄落,令人心煩意亂。而他站在樹下,陷入沉思已經(jīng)很久了。他就像是站在花雨之中,一會兒身上就撒滿了落花,剛剛用手拂拭干凈,隨即又披滿一身。砌下落梅兩句,既寫了時當(dāng)春半,使人腸斷的景致,也寫了久立花下,離愁滿懷的情緒。紛亂的落花,使人聯(lián)想到愁緒的煩亂,落花拂了還滿,又使人聯(lián)想到離愁縈懷,排遣不開。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個亂 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盡,突出了一個還字,這就在看來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久久地站在花下的原因,是在思念遠方的親人。雁來兩句把他的思念具體化了。原來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夢中見到親人。古代有大雁傳書的故事。西漢時,蘇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堅貞不屈。漢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釋放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死。使臣知蘇武未死,假稱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蘇武的書信說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聽了,只得將蘇武放回。所以作者說,他看到大雁橫空飛過,為它沒有給自己帶來書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設(shè)想,和親人在夢中相會,但路遙歸夢難成,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恐怕他的親人在夢中也難以回來。古人認(rèn)為人們在夢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對方作不成歸夢,自己也就夢不到對方了。夢中一見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萬分。這就強烈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懷著這種心情,向遠處望去,望著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發(fā)現(xiàn),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卻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遠是說無論走得多么遠,自己心中的離恨就像那無邊無際、滋生不已的春草。無論人走到哪里,它們都在眼前,使人無法擺脫。這個結(jié)句,比喻淺顯生動,而且通過形象給人以離恨無窮無盡、有增無已的感覺,使這首詞讀起來顯得意味深長。
全詞以離愁別恨為中心,線索明晰而內(nèi)蘊,上下兩片渾成一體而又層層遞進,感情的抒發(fā)和情緒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筆力透徹,尤其在喻象上獨到而別致,使這首詞具備了不同凡品的藝術(shù)魅力。
清平樂的詩詞9
清平樂·村居原文
作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亡 通:無)
清平樂·村居譯文及注釋
譯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
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注釋
⑴清平樂(yuè):詞牌名。村居:題目
⑵茅檐:茅屋的屋檐。
、菂且簦簠堑氐姆窖。作者當(dāng)時住在信州(今上饒),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任虌嫞è):老翁、老婦。
、射z豆:鋤掉豆田里的草。
⑹織:編織,指編織雞籠。
、送觯╳ú)賴:這里指小孩頑皮、淘氣。亡,通“無”。
、膛P:趴。
清平樂·村居賞析清平樂·村居賞析
辛棄疾詞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風(fēng)景畫,也有農(nóng)村的風(fēng)俗畫。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nóng)村風(fēng)俗畫。
劉熙載說 ,“詞要清新”,“澹語要有味”(《藝概·詞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語清新”、詩情畫意的特點。它表現(xiàn)在描寫手法、結(jié)構(gòu)和構(gòu)思三個方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詞,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nóng)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huán)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tài),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xiàn),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shù)意境的。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huán)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huán)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fā)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優(yōu)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fā)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xié)、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xiàn)出來了。
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dāng)然,這里并不僅僅是限于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nóng)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皡且簟,指吳地的地方話。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春秋時代屬于吳國。“媼”,是對老年婦女的代稱。
下闋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dān)負(fù)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fù)?dān)。二兒子年紀(jì)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里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diào)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tài),即可知曉。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無賴”,謂頑皮,是愛稱,并無貶意 。“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比坐、躺、趴等用的更妙,就更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里的“臥”字正是如此。
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jié)構(gòu)上起著關(guān)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nóng)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yōu)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jié)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nóng)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 ,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gòu)思巧妙、新穎,色彩協(xié)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從作者對農(nóng)村清新秀麗 、樸素雅靜的環(huán)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xiàn)出詞人喜愛農(nóng)村和平寧靜的生活。
這首詞 ,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qū)閑居農(nóng)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nóng)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并不能說是作者對現(xiàn)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guān)心宋朝恢復(fù)大業(yè)來看,他向往這樣的農(nóng)村生活 ,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fù)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dāng)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觀想象的產(chǎn)物,而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
在這首詞中作者通過對農(nóng)村景象的描繪,反映出他的主觀感情,并非只在純客觀地作素描。
作者這首詞是從農(nóng)村的一個非勞動環(huán)境中看到一些非勞動成員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農(nóng)村有生機、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兩句是作者望中所見,鏡頭稍遠!懊╅艿托 ,鄧《箋》引杜甫《絕句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贝苏龑懩纤萎(dāng)時農(nóng)村生活條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這戶人家的活動,也聽不到人們講話的聲音的。第二句點明茅屋距小溪不遠,而溪上草已返青,實暗用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語意,說明春到農(nóng)村,生機無限,又是農(nóng)忙季節(jié)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邐行來,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卻聽到一陣用吳音對話的聲音,使自己感到親切悅耳(即所謂“相媚好”),這才發(fā)現(xiàn)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勞動,只有一對老夫婦留在家里,娓娓地敘家常。所以用了一個反問句:“這是誰家的老人呢?”然后轉(zhuǎn)入對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繪。這樣講,主客觀層次較為分明,比把“醉”的主語指翁媼似更合情理。
下片寫大兒鋤豆,中兒編織雞籠,都是寫非正式勞動成員在搞一些副業(yè)性質(zhì)的勞動。這說明農(nóng)村中絕大多數(shù)并非坐以待食、不勞而獲的閑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則成年人的辛苦勤奮可想而知!芭P”字確實使用最妙, 它把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 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表現(xiàn)出只有老人和尚無勞動力的年齡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樂。這實際上是從《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寫化出,卻比《莊子》寫得更為生動,更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別是作者用了側(cè)筆反襯手法,反映農(nóng)村生活中一個恬靜閑適的側(cè)面,卻給讀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補充余地。這與作者的一首《鷓鴣天》的結(jié)尾,所謂“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正是同一機杼,從藝術(shù)效果看,也正有異曲同工之妙。
詩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xiāng)村的生活情態(tài),表現(xiàn)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田園安寧、平靜生活的羨慕與向往。
清平樂的詩詞10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3、理解詩意。任務(wù)二
A、從題目和“醉里吳音相媚好”能看出這首詞所描繪的地方是 。
本首詞的詞牌名是: ,詞的題目是: 。
B、根據(jù)“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這句詞,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村居的位置、樣子及周圍環(huán)境:
C、從“白發(fā)誰家翁媼”可以知道,居里有( )和( )兩個人,從“醉里吳音相媚好”可以知道,這一對翁媼在( )。
從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生活( )。
“醉里”是指喝醉了嗎?怎么理解?
D、這一對翁媼有幾個兒子,你是從那幾句看出來的?
每個兒子分別在干什么?
一對翁媼最喜歡哪個兒子?從那句能看出來?
E、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意思。
3、感受詩歌。任務(wù)三
、儆泄(jié)奏、有韻味地朗讀本首詞。(形式要多樣)
、诮Y(jié)合課本第24頁插圖,想象一下本首詞所描繪的場景,用自己的話寫一寫,將這首詞改寫成一篇小短文。
、塾懈星樵僮x全詩,說一說你感受到了什么?(用詞語概括)
【導(dǎo)入新課】
1、背誦《牧童》、《舟過安仁》;我們都生活在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生活雖然比不上城市生活那樣豐富、多彩,但自有樂趣在其中,今天,我們就走進村居,感受一下鄉(xiāng)村生活的樣子。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明確目標(biāo)。
【合作學(xué)習(xí)】
群學(xué):組內(nèi)交流、學(xué)習(xí)【自主預(yù)習(xí)】1、2、3
【展示探究】
1、抽簽、預(yù)展。
2、展示、探究。
【達標(biāo)檢測】
①對子相互檢查背誦這首詞:
、谠~中對小兒子的描寫能讓你感受到什么?
【總結(jié)評價】
本節(jié)課,我的收獲:
清平樂的詩詞11
原文
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枕畔起尋雙玉鳳,半日才知是夢。
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jīng)年。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
古詩簡介
《清平樂·春宵睡重》,是辛棄疾的一首詞。寫一個閨中少婦,與所愛的人,一別經(jīng)年,音訊全無,生死未卜。是所愛的人變了心,還是發(fā)生了什么意外?上片寫得情凄意切,感興淋漓;下片細(xì)膩感人。這首《清平樂》婉約秀娟,從不同的側(cè)面展示了詞人的心扉。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寫離別苦悶的愛情詞。
辛棄疾一生寫了許多“大聲鏜鞳”的撫時感事的詞章,但“稼軒詞,中調(diào)、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語),其中頗有不失為優(yōu)秀的篇章,這首《清平樂》,便是其中的一篇。
詞寫一個閨中少婦,與所愛的人,一別經(jīng)年,音訊全無,生死未卜。是所愛的人變了心,還是發(fā)生了什么意外?上片,“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睂戇@個閨中婦人,春夜做了一個夢,夢見當(dāng)年兩人分別相送時的情景。她待要找尋玉釵分一半與所愛的人做紀(jì)念時,驚醒過來,“才知是夢”。寫得情凄意切,感興淋漓。
下片,“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jīng)年!迸c心愛的人長久離別,而不能見面,且又無音訊。怎辦呢?“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敝缓靡匝蹨I作水,自離別以后,流的淚水,匯流成河。這由淚水匯成的河流,也早可以流到心愛人的身邊了!描寫得多么形象生動,維妙維肖,細(xì)膩感人。由于作家的筆觸深入到描寫對象的心靈深處,把握住特定環(huán)境下的特定情境,捕捉住足以代表情人之間別離苦悶的特定特征,因而塑造出有個性特征的動人形象,從而產(chǎn)生了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宋四家詞選"序論》說:“稼軒斂雄心,抗高調(diào),變溫婉,成悲涼!备爬诵猎~的基本風(fēng)貌。辛詞以豪邁雄大見長,這方面的作品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辛棄疾也同時創(chuàng)作了一批以婉約秀娟而著稱的作品。這些作品,如嬌艷的春蘭,與他的另一大批有如傲霜秋菊的作品,爭奇斗艷,顯示了作家生活的廣闊和才華的超絕。正如這首《清平樂》從不同的側(cè)面展示了詞人的心扉,讓我們領(lǐng)略了他豐饒多姿的藝術(shù)才華。
清平樂的詩詞12
《清平樂·宮腰束素》
宋朝:劉克莊
頃在維揚,陳師文參議家舞姬絕妙,賦此。
宮腰束素,只怕能輕舉。好筑避風(fēng)臺護取,莫遣驚鴻飛去。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fēng)流。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清平樂·宮腰束素》古詩簡介
《清平樂·宮腰束素》是南宋詞人劉克莊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極盡夸張之能事,描摹舞女的輕盈體態(tài);下片前兩句則側(cè)重于對其風(fēng)韻的刻畫,末二句尤為傳神之筆,將眉目傳情的微妙動作,以及“舞錯《伊州》”而不知的忘情舉動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該詞詞語簡潔,典故妙用,夸張鋪墊,情意纏綿,結(jié)尾處尤有無窮語意。
《清平樂·宮腰束素》翻譯/譯文
舞女扭動著嬌軟纖細(xì)的腰,身著潔白素雅的羅綃。體態(tài)是那么輕巧,恐怕毫不費力,便可將她舉得高高。筑起避風(fēng)臺,將她保護好。這個美嬌嬌,像驚鴻一樣輕巧,別讓她凌風(fēng)飛入云霄。
肌膚如玉,芳香幽幽,滿身的溫柔。不管喜笑顏開,或者緊蹙眉頭,都是那樣的風(fēng)流。只管與意中人,眉來眼去,不知不覺,舞步錯亂,合不上樂曲(伊州》。
《清平樂·宮腰束素》注釋
1.清平樂: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取義于海內(nèi)清平之意。又稱《清平樂令》《憶蘿月》《醉東風(fēng)》。雙調(diào),上片四句,押四仄韻,二十二字;下片四句, 押三平韻,二十四字,共四十六字。
2.頃:最近。維揚:揚州的別稱。
3.陳師文:生卒未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參議:官名。
4.束素:形容女子細(xì)腰如一束素絹。
5.避風(fēng)臺:據(jù)《趙飛燕外傳》載,趙飛燕身輕不勝風(fēng),漢成帝專為其筑建七寶避風(fēng)臺。護。鹤o著。
6.遣:使、令。
7.香玉:形容女子芳香而貌美。
8.笑顰:歡樂與憂愁。
9.蕭郎:本指梁武帝蕭衍,這里借蕭衍喻情郎,也泛指所尊重的對象。
10.《伊州》:舞曲名。
《清平樂·宮腰束素》創(chuàng)作背景
劉克莊于宋嘉定十年(1217 年)、十一年(1218 年)兩至揚州,此詞當(dāng)作于此期間。南宋時期,貴族與官宦家興起蓄養(yǎng)家姬之風(fēng),歌舞姬的表演已然成為當(dāng)時流行的娛樂酒宴氣氛、盛情招待賓客的重要形式之一。陳參議師文系陳奎公四子,這首詞可能作于陳師文家宴上。
《清平樂·宮腰束素》賞析/鑒賞
作為辛派詞人的代表之一,劉克莊的詞一向以豪放見長。但詞人也并非不會婉約,而是不欲而已。偶為婉約之詞,情意款款,自然又是一首佳作。比如這首《清平樂》,置于婉約詞中,幾不可辨識,以為又是哪一位多情妙手的快意所為。
這首詞所描寫的就是一個以歌舞佐酒的家姬。一開始一束素絹比舞姬的纖腰,抓住了作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由此開始,上半闋四句,句句使用夸張。劉勰《文心雕龍·夸飾》說夸張“可以發(fā)蘊而飛滯,披瞽而駭聾”。夸張手法在突出事物的特點方面,刻畫得更有力。此外,這四句中有三處典故:“宮腰束素”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腰如束素”,原句是描寫一個據(jù)宋玉自己說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女子的。“好筑避風(fēng)臺護取”用趙飛燕的故事,據(jù)說趙飛燕體質(zhì)輕盈,漢成帝恐其飄翥,為制七寶避風(fēng)臺!绑@鴻飛去”用曹植《洛神賦》里寫洛神的句子“翩若驚鴻”。這三個成句全是寫最美的女子的,用這些典故來寫舞姬,自然上半闋的真正含義,就不只是寫其的體態(tài)輕盈了。
“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fēng)流”兩句在繼續(xù)作形態(tài)方面描繪的同時,開始著力烘托舞姬的精神風(fēng)韻,上下兩片之間在這里得到了自然地過渡。同時,這兩句對舞女風(fēng)韻正面、概括的描寫,也給結(jié)尾兩句作了最好的鋪墊!柏澟c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蕭郎,泛指為女子所愛戀的男子!兑林荨,舞曲名)兩句,《詞旨》推為“警句”,好在哪里?首先,“蕭郎”在詞中即指作者自己,亦或他人,彼此眉目傳情,銷魂蕩魄之際,舞姬竟然舞錯了《伊州》曲,其情其景,煥然生動,如在目前。其次,詞的前面部分都是對舞姬的客觀描寫,到此作者才把自己融入其中。因為作者主觀情感的融注,也就更加曼妙迷人了。
劉克莊詞多寫人民疾苦和對祖國命運的關(guān)注,多有慷慨大江東去的氣概,很少剪紅刻翠之辭。因此,不少評論家以為克莊詞缺少含蓄微婉的力量。這闋詞寫粉黛,敘歌舞,讀來雖不乏明快之感,但情緒纏綿,措詞輕艷,結(jié)尾處尤有無窮余意,當(dāng)可代表劉克莊詞風(fēng)的另一個側(cè)面。
《清平樂·宮腰束素》名家點評
清朝詞人、學(xué)者朱彝尊《詞綜》:簡約傳神地描述舞姬情態(tài),有憐香惜玉之心。
清代詞論家沈雄《古今詞話·詞評上卷》:“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除是無身方了,有身常有閑愁”,此后村悟語也。楊慎謂為壯語,足以立懦,信然。
清代學(xué)者,詞論家許昂霄《詞綜偶評:“貪與蕭郎眉語”二句,人神。
近代學(xué)者、詩人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惜其輕盈,有杜牧詩‘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fēng)’之意。下闋窺其衷曲,有李端詩‘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之意。
近代學(xué)者薛礪若《宋詞通論》:此詞末二句亦極雋美,為不經(jīng)人道者。
《清平樂·宮腰束素》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詩人、詞人、詩論家。
初為靖安主簿,后長期游幕于江、浙、閩、廣等地。詩屬江湖詩派,作品數(shù)量豐富,內(nèi)容開闊,多言談時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學(xué)晚唐體,晚年詩風(fēng)趨向江西詩派。詞深受辛棄疾影響,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議論化傾向也較突出。
作品收錄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燦《劉克莊年譜》對其行跡有較詳細(xì)考證,侯體健《劉克莊的文學(xué)世界》展現(xiàn)了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各個方面,探索精微。
清平樂的詩詞13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
清代:納蘭性德
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
極天關(guān)塞云中,人隨落雁西風(fēng)。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譯文
水聲清幽悅耳,徹夜回蕩,但誰又是它的知音呢?前朝如夢,邊愁難寫。
極目望去,天邊的云中.征人與征雁同行于秋風(fēng)之中。如此悲涼之景,讓人不禁傷懷,只好喚來歌女消愁,不要讓英雄熱淚輕易落下。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注釋
清平樂: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diào)而命名。雙調(diào),四十六字。上闋押仄聲韻,下闋換平聲韻。也有全押仄聲韻的。
彈琴峽:據(jù)《大清一統(tǒng)志·順天府》: “彈琴峽,在昌平州西北居庸關(guān)內(nèi),水流石罅,聲若彈琴。”
泠(líng)泠:形容水流聲清脆。
關(guān)塞(sài):此處泛指邊關(guān)之地。
極天關(guān)塞云中,人隨落雁西風(fēng):化用杜甫《秋興》詩: “關(guān)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這句寫居庸關(guān)的形勢極其險要。
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化用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倩何人喚取,紅襟翠袖,揾英雄淚”。紅襟翠袖:指歌女。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創(chuàng)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6)十月,詞人途徑彈琴峽,秋風(fēng)蒼勁,遠遠的看著邊塞的景色,興亡之感不禁而生,于是作了這一首《清平樂》,并用以題壁。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賞析
此篇為行役塞上之作。詞中抒發(fā)了關(guān)塞行役中的“邊愁”及詞人的興亡之感。
詞作由冷冷水聲起興。用“冷冷”形容流水的清脆悠揚,自是十分精當(dāng),化用了陸機《招隱詩》中的名句“山溜何冷泠,飛泉漱鳴玉”,也就十分自然。然而唐劉長卿曾作過一首《聽彈琴》詩,里面也有“冷冷”二字:“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梢娺@“冷冷”既可以形容流水,亦可以描述琴聲。此處詞人正是由潺潺的流水聲聯(lián)想到泠泠的琴聲,從而發(fā)出“誰是知音者”的疑問。
“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鳴琴一樣的水聲勾起的不僅僅是知音難覓的慨嘆,還有前朝如夢、邊愁難寫的無端意緒、種種悲感。至此,整個上闋,都是從聽覺上引來的愁情落筆。
下闋轉(zhuǎn)而從視覺、從眼前景上進一步渲染這種愁情!皹O天關(guān)塞云中,納蘭只能與大雁”,“極天”言關(guān)塞之遠,“云中”謂關(guān)塞之險,皆出之于夸張之辭。這樣險要的邊關(guān)之地,自然是極其寥廓遼遠的。“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結(jié)尾二句,由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詞句“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化出,自然渾成,表達了難以名狀的孤獨寂寞的情懷,深切感人。
該詞抒發(fā)了詞人關(guān)塞行役中的“邊愁”,并將此愁書于壁上。上片由水聲泠泠起筆,慨嘆知音難覓、前朝如夢,這是落筆于聽覺上激發(fā)的愁情。下片寫景后抒發(fā)感情,從視覺及眼前景更深層地渲染這種愁情,自然流暢,感嘆孤獨寂寞的情懷難以言明。全詞氣韻蒼涼,表達了詞人“英雄寂寞”的情懷。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清平樂的詩詞14
《清平樂·洛陽愁絕》
唐代:溫庭筠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清平樂·洛陽愁絕》譯文
當(dāng)我辭別洛陽的時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傷心欲絕,楊花柳絮飄舞著如漫天飛雪。遠行的人天天折走柳枝,橋下的流水時時都在嗚咽,唱不完送別的悲歌。
上馬時朋友爭勸送別的酒。我最怕那南浦的鶯啼,聲聲都是斷腸的歌喉。燕趙兒郎也傷愁,揮不盡千行淚,又回頭。
《清平樂·洛陽愁絕》注釋
1.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diào)而命名。后用作詞牌名!端问贰分尽啡搿按笫{(diào)”,《金奩集》、《樂章集》并入“越調(diào)”。雙調(diào)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后片三平韻。
2.洛陽:最早為東周都城,此后后漢、西晉、北魏、隋等朝均建都于此。唐時為東都。
3.恣(zì)攀折:任意攀折。恣,一作“爭”。
4.離觴(shāng):餞別之酒。
5.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送別之地。
6.平原年少:泛指貴族子弟,這里指遠行的人。平原,古地名,戰(zhàn)國時趙邑,即今山東省平原縣。
《清平樂·洛陽愁絕》創(chuàng)作背景
溫庭筠存《清平樂》小令兩闋,此乃惜別之作。一般送別之作多寫凄切,而此詞卻別具一種陽剛之美,因此有人猜測可能“作于被貶之時”(見《唐五代四大名家詞》)。
《清平樂·洛陽愁絕》賞析
這是一首寫離情的詞。上闋寫橋上送別。“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币婚_頭就點出了這次送別的地點和時間:正值陽春天氣,洛陽城里柳絮紛飛,如同雪花飄飄。這時有人要遠行,朋友們都聚集在橋上為他送別!敖K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卑凑展湃孙L(fēng)俗,送別要折楊柳以相贈,用來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因為經(jīng)這橋上遠行的人絡(luò)繹不斷,來這橋上送行的人成群結(jié)隊,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楊柳枝,整天都有人執(zhí)手嗚咽。送別的哭聲和橋下的流水聲發(fā)生共鳴,那聲音真是撼人心肺。這里不是直寫離愁,而是側(cè)面烘托離愁的氣氛。
下闋具體描繪離別的場面以及別后的心情。“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飛斷腸!毙腥松像R就要起程了,這時朋友們爭著勸飲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揮手告別。江淹《別賦》有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南浦是地名,在福建,這里借指送別之處。一旦離開洛陽,又是那樣的牽腸掛肚。忽然聽到鶯啼婉囀,好似聲聲勸人留下,實在不忍離去。換頭二句所寫情景,愁絕可見!俺顨⑵皆晟,回首揮淚千行!逼皆晟,出自“我本平原兒,少年事遠行”。平原作為燕趙之地,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交友至深,故離愁使人格外傷感。結(jié)尾二句先以“愁殺”二字與首句的“愁絕”呼應(yīng),點出情懷,再以“回首揮淚千行”六個字將依依離情與主人公的無限悲苦,形象地揭示了出來,一種難舍難分之情態(tài)躍然紙上。
一般送別之作多寫得凄凄切切。溫庭筠這首詞雖然格調(diào)也不高,但并無兒女之態(tài),脂粉之氣。大家公認(rèn)溫庭筠詞“大半托詞房帷,極其婉雅”,這首詞卻是個例外,別具一種陽剛之美。
《清平樂·洛陽愁絕》作者介紹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清平樂的詩詞15
漁家傲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dāng)庭際,玉人出浴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①,莫辭醉,此花不與鮮花比。
清平樂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fēng)勢,故應(yīng)難看梅花。
【注】這兩首詞都是李清照的詠梅之作。①綠蟻:一種美酒。②挼:搓揉。
【小題1】兩首詞中的“梅”這一意象有什么不同?兩首詞都寫到了“醉”,所表達的感情是否相同?試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
【小題2】兩首詞都寫了梅花,通過梅花寫人,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卻完全不同。試簡要分析各是怎樣的意境以及意境不同的原因。
答案
(1)答案:
①中的“梅:開在雪中但春意已露.有明月照耀.嬌媚半開.玲瓏清新.像一個出浴美人.中的“梅:開在雪中受狂風(fēng)摧殘.零落難看.
、谒磉_的感情不同.中的“醉:梅花的嬌美姿色使人欣賞.雪綴瓊枝.月照梅花的清新意境使人迷戀.勸人飲醉.表達的是依戀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悅的感情.中的“醉:年年都醉.但是傷心淚.是感傷自己天涯海角飄泊不定.感傷世事動蕩變化.歲月流逝.而人生衰老.(本題考查了比較鑒賞.分別從“意象和“感情方面進行了考查.回答時分條作答.意思對即可.)
(2)答案:
、俚囊饩:淡雅.清新.寧靜.玲瓏.優(yōu)美,
、诘囊饩:冷落.蕭索.沉郁.凄傷.(本題主要考查了意境.注意題干中命題人的提示句:“怎樣的意境.意思對即可.)
【清平樂的詩詞】相關(guān)文章:
清平樂的詩詞01-02
清平樂詩詞鑒賞01-30
清平樂的詩詞15篇01-02
清平樂的詩詞(15篇)01-02
清平樂·留春不住詩詞01-17
清平樂·何處游女詩詞注釋02-02
清平樂·池上納涼古詩詞02-25
《清平樂·春宵睡重》詩詞鑒賞01-25
清平樂村居古詩的意思及賞析古詩詞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