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孟子的語錄

    時間:2024-11-08 10:53:28 經(jīng)典語錄 我要投稿

    關(guān)于孟子的語錄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或是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語錄吧,語錄是用平實、生動對話的體裁寫成的作品。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語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孟子的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guān)于孟子的語錄

    關(guān)于孟子的語錄1

      1、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5、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8、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0、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1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4、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7、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1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0、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21、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22、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2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24、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5、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26、仁則榮,不仁則辱。

      27、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8、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9、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30、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1、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2、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33、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34、人之易其言也,無責(zé)耳矣。

      3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36、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37、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8、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0、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41、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42、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4、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45、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46、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47、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48、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孫丑上》

      49、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50、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51、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52、孟子曰:"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離婁上》

      53、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54、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55、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56、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57、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58、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59、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6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献

      61、孟子名言名句

      6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

      6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64、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5、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66、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67、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

      68、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69、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70、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71、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yǎng)其大者為小人,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

      72、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孟子

      73、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74、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75、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離婁上》

      76、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77、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前進(jìn)太猛的人,后退也會快。)

      78、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9、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8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yīng)該處于統(tǒng)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于統(tǒng)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8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關(guān)于孟子的語錄2

      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3、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4、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5、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悅賢不能舉,又不能養(yǎng)也,可謂悅賢乎。

      7、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8、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9、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1、圣人之行不一樣也,或遠(yuǎn)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13、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14、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15、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16、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17、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

      18、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wù)D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19、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20、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21、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22、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4、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yuǎn)矣。

      25、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6、君子之于禽獸,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

    關(guān)于孟子的語錄3

      閱讀《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特點。孟子,名軻,是戰(zhàn)國時期影響甚大的儒者!睹献印芬粫m然并非全由孟子所作,卻也能夠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風(fēng)格。

      孟子的生平事跡,見于《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這篇列傳,包括十幾個人,始于孟子,終于墨子,是一篇戰(zhàn)國學(xué)者的合傳。重點是孟子和荀卿二人。司馬遷對孟子尤其尊重,開頭便說:“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蕴熳又劣谑,好利之弊,何以異哉!”在這篇包括十幾個人的列傳中,司馬遷獨對孟子如此贊嘆,可見他對孟子的重視,不同一般。

      據(jù)這篇列傳,孟子的生平事跡大致是:孟子,魯國鄒(現(xiàn)在山東省鄒縣)人,為子思(孔子孫孔)的弟子(一說是再傳弟子)。他曾經(jīng)去游說齊宣王、梁惠王,都沒有成功。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萬章等著《孟子》七篇,記錄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論。

      不管孟子是受業(yè)于子思,還是受業(yè)于子思的門人,他都算是孔子學(xué)說的嫡傳,是繼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學(xué)大師。朱熹《中庸章句序》稱孟子受學(xué)于子思,而子思受學(xué)于曾子。曾子是孔門之學(xué)的重要繼承者,《孟子》一書稱述曾子之處也較多,說孟子之學(xué)源于曾子,也未嘗不可。

      孟子繼承了孔門這一派的學(xué)術(shù),到了戰(zhàn)國時期,就不太符合社會實際了。當(dāng)時最合時宜的,是兵家、法家和縱橫家。孟子對這幾家是深惡痛絕的。盡管如此,孟子卻無法轉(zhuǎn)移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氣。退而著書,實不得已。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睹献印る墓稀氛f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這話既包括了他的哲學(xué)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孟子的哲學(xué)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chǔ)。他講人性本善,是為他的仁政理論提供哲學(xué)上的依據(jù)。這是對孔子仁政學(xué)說的一個重大發(fā)展。

      孟子講人性本善,是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說起的!豆珜O丑上》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瓱o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边@就是說,這種“不忍人之心”,每個人都有。既然人人都有,也就人人都可行“不忍人之政”。如此推論下去,自然可以得出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的結(jié)論!陡孀酉隆肪驼f:“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奔热弧叭私钥梢詾閳蛩础保瑒t當(dāng)時的諸侯自然都可以成為“圣君”,都可以推行“仁政”了。

      孟子“言必稱堯舜”者,是以堯舜時代的仁政為標(biāo)準(zhǔn)的。但堯舜時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樣子,孟子未必清楚,他只是虛構(gòu)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而且說得相當(dāng)具體。例如《梁惠王上》講到“發(fā)政施仁”的時候,他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是孟子所謂仁政理想的一個輪廓。

      這一套理想雖多屬虛構(gòu)的,但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依據(jù)。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社會,孟子才構(gòu)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來。

      孟子希望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夠“憂民之憂”,“與民同樂”。這是春秋以來重民思想的繼續(xù)和發(fā)展。這樣的思想是從孔子那里承襲下來的。不過,到了孟子,更為強(qiáng)烈!侗M心下》甚至有這樣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闭J(rèn)為民貴君輕,社稷也可變置。這是新的觀念,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生了新的變革,這比《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史墨所謂“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又進(jìn)一步。說“民為貴”,“君為輕”,這是前人所不曾說,后人也不敢說的。和同代各家相比,法家主張君權(quán)至上,縱橫家宣傳貴士,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在當(dāng)時獨樹一幟。

      《孟子》很有自己的特點。

      1

      善于論辯。前面說過,《孟子》并非全由孟子自著,而善于論辯,則全書皆然。當(dāng)時公都子曾問孟子:“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回答說:“我豈好辯哉?不得已也。”(見《滕文公下》)“不得已”而“好辯”,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點。《告子上》之辯人性,《滕文公上》之駁許行,都可為例。其駁許行有云:“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yǎng)也,惡得賢?’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后食乎?

      ’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后衣乎?’曰:‘否,許子衣褐!S子冠乎?’曰:‘冠!唬骸晒?’曰:‘冠素!唬骸钥椫c?’曰:‘否,以粟易之。’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于耕!唬骸S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詾橹c?’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nóng)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粍t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像這樣的一問一答,形式上仍是對話體,和《論語》的某些篇章有些相似;但這樣的對話,又和《論語》有所不同!墩撜Z》的對話,多是侃侃而談,這里則是針鋒相對的論辯。這是《孟子》文風(fēng)的一個新的特點。

      2

      極有氣勢。這也和時代有關(guān)。戰(zhàn)國之時,“邦無定交,士無定主”(顧炎武《日知錄·周末風(fēng)俗》),一般游士,都肆無忌憚,說話比較隨便。雖在王公大人面前,也敢于掌而談。寫成文章,多有氣勢磅礴的特點。孟子雖非一般的游士,而周游列國,也不免要游說的。他在《盡心下》里就說過:“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诒苏,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藐視王公大人,無所畏懼,也與孟子的個人修養(yǎng)有關(guān)。在《滕文公下》里,孟子談到“大丈夫”的人品時,還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庇辛诉@樣的修養(yǎng),也就無所畏懼。在《公孫丑上》里說:“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什么是浩然之氣?他解釋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庇纱丝磥,《孟子》文章之有氣勢,同個人修養(yǎng)頗有關(guān)系。能夠無所畏懼,才敢放言無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當(dāng)時的游士之辭,雖然都能放言無憚,而《孟子》之文,則又自有個人修養(yǎng)的特點。

      3

      富于形象。戰(zhàn)國文章具有富于形象的特征。章學(xué)誠《文史通義·易教下》曾說:“戰(zhàn)國之文,深于比興,即其深于取象者也!钡睹献印分吧钣谌∠蟆,又與各家之文不盡相同,其取譬設(shè)喻,多講世俗故事!峨x婁下》之講“齊人有一妻一妾”,即是顯例。這樣的故事,也許得之民間,也許出于虛構(gòu),而孟子用來說明事理,不僅增強(qiáng)了理論的說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氣息。這樣的文章,既有時代特征,又有個性特點。

    【孟子的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孟子的語錄29句06-27

    孟子的語錄36條07-13

    孟子的語錄(精選220句)04-26

    孟子的語錄46句09-23

    孟子名句經(jīng)典語錄01-28

    孟子的語錄合集44條06-30

    孟子的經(jīng)典語錄230句08-22

    孟子的語錄集錦45條03-06

    孟子的經(jīng)典語錄帶翻譯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