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設計優(yōu)秀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1
設計思路:
《美麗的顏色》是部編教材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二單元第八課,是《居里夫人傳》的節(jié)選部分,屬人物傳記。課題“美麗的顏色”涵蓋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居里夫婦提煉出的鐳具有顏色美麗,自動發(fā)光的外在特點;二是居里夫人不畏艱辛,獻身科學的美麗人格。本課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人物形象鮮明,所在單元寫作設計為人物傳記。因此,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和八年級學生的記敘文閱讀理解能力。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煉鐳的過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艱辛與快樂。
2.細讀課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點。
3.品讀賞析,體會文中多處引用居里夫人的話的作用。
教學重點:
細讀課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點。
教學難點:
品讀賞析,體會文中多處引用居里夫人的話的作用。
教學方法:
1.圈點勾畫法。
2.朗讀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幻琅,知道這是誰嗎?(課件出示居里夫人拿著鐳的照片。)
生回答后,師引導:
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一則消息,題目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我們知道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而世界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這位美女——居里夫人。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人物傳記《美麗的顏色》,走進這位偉大女性的美麗世界!
二、教學新課
(一)走進文本,初步感知“美麗”。
1.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速讀全文,標注自然段。(教師提示學生統(tǒng)一標注課文18自然段后單獨成段的省略號為“19”自然段)
2.提問:本文題目《美麗的顏色》,這句話也多次出現(xiàn)在文章當中,大家圈點出來,告訴老師,明確: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三次,分別是……
大家可以看到這三個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們一起來把文章這幾個段落齊讀一下。
學生齊讀17——22自然段。
自由朗讀。
教師指名男女生各一,分角色讀。
引導歸納:在這對話中,人物情感對“美麗的顏色”從期待到確信最終驚喜萬分的變化,在這一系列的變化中,看到居里夫婦如呵護自己孩子般地研究鐳的科學熱情,讀出題目“美麗的顏色”指的是鐳的顏色。
它:顏色美麗,自動發(fā)光。(板示)
。ǘ┢肺鲈~句,體悟深層“美麗”。
師:只是,這篇文章“美麗的顏色”僅僅指鐳的顏色嗎?我們再回過頭看看文章1——16自然段寫了些什么?誰能概括一下?
指名學生回答,可多叫幾人,反復引導。
明確:居里夫婦探究提煉鐳的艱苦而且微妙的快樂的過程。
1.師:請問,“艱苦”以及“微妙的快樂”體現(xiàn)在哪里?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圈畫并批注。
(學生可同桌、前后合作交流圈點勾畫。)
2.指名學生朗讀賞析,師生共同歸納。
明確:
。ㄆD苦)
工作環(huán)境惡劣
工作條件簡陋
工作過程辛苦勞累
工作強度大
工作時間長
。ㄒ馑枷嘟纯桑迨。)
(微妙的快樂)
獻身科學的熱情,迎難而上的毅力,相互扶持的恩愛。(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3.師:由此可見,“美麗的顏色”除了指居里夫婦的工作成果——鐳的顏色,更是指 。(引導學生歸納:居里夫婦的美好人格。)
師:而這,正是人類世界最美麗的顏色。(板示:美麗的人格)
三、拓展對比,品析寫法。
本文是一篇傳記,文章后面部分與前面我們所學《列夫·托爾斯泰》一樣以對人物及事件的'描寫和記敘為主。前半部分,作者卻偷了懶,大段大段地摘抄了居里夫人生前筆記中的話,這些能不能刪去,為什么?
學生討論探究后,指名學生回答,師生共同歸納:不能,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話使文章更具真實性,給人“身臨其境,如經(jīng)其事”的感覺。另一個,也因為作者身份的不同(課件出示作者簡介),讓我們從這篇傳記中既讀到了居里夫人,也感受到了作為小女兒的作者對父母濃濃的愛惜與敬仰之情,使傳記的情感色彩變得更加濃厚起來。(可結(jié)合課本45頁“閱讀提示”品析。)
四、再次朗讀,升華總結(jié)。
師:最后讓我們再次讀讀后半段的“美麗的顏色”,體會居里夫婦的幸?鞓贰#ǹ茨摹茨!到完。)
師:我們永遠記得鐳的美麗顏色,可是我們記住的只有鐳熒藍發(fā)光的美麗嗎?
明確:還有居里夫人熠熠生輝的一生追求及美好人格。
師:是的,這光輝的美好人格是世間最美的色彩。其實,擁有著美麗顏色的鐳一直侵蝕著居里夫人的肌體,她曾經(jīng)的美麗健康在獻身科學的道路上悄悄隱退,最終因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zhì)患惡性白血病而亡。大家來看看這樣的她還美麗嗎?(出示居里夫人年老時的照片)
明確:美!因為人格的美麗是永恒的!
五、作業(yè)布置。
1.選擇一位身邊熟悉的親人、同學、老師等,寫一段150字左右的人物小傳,要求:可借鑒本文引用傳記人物原話的寫法。
2.課外讀一讀《居里夫人傳》,了解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品德力量和科學貢獻。
六、板書設計。
隨文設計(略)。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2
【目標導航】
1.收集、誦讀課內(nèi)外經(jīng)典作品,培養(yǎng)閱讀經(jīng)典作品的愛好,提高欣賞經(jīng)典作品的能力;
2.領悟課內(nèi)外經(jīng)典作品的篇章結(jié)構(gòu)和寫作技巧,掌握仿寫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學會使用恰當?shù)男揶o、句式、結(jié)構(gòu)和寫法,并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來進行表達;
3.能在對范文進行批注的基礎上,運用仿寫的方法進行寫作訓練,激發(fā)習作者的熱情,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時分配】
建議第一課時進行作文指導與寫作,第二課時進行批改、評講、修改。
了解作文文題,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關(guān)素材,為習作做準備。
一、《安塞腰鼓》中運用排比、反復、比喻等修辭手法描寫黃土高原上人們打腰鼓時的場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試選擇文中的一個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辭手法,描寫一個場景。200字左右。
二、在各類描寫中,心理描寫是難度較大的一種,因為它的描寫對象“無影無蹤”。魯迅寫“我”看社戲過程中的心情,莫頓亨特寫“我”爬下懸崖時的心態(tài),都德寫“我”上課時的心理,方法不一,卻都做到了真實可感。選擇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寫一個心理描寫的片段。200字左右。
三、在眾多表現(xiàn)親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懷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實的語言敘寫平凡的事件,傳達真摯的情感。模仿這兩篇課文的寫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新課導入】
仿寫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一篇好文章,在寫法上總有值得模仿、借鑒的地方。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過的課文是不是這樣的。
【寫作要求】
1、找出所選片段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這些修辭手法的。想想你要描寫一個怎樣的場景,如何使用這些修辭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重讀《社戲》的相關(guān)段落,歸納心理描寫的方法,如綜合運用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等,作為自己仿寫的指導。
3、重讀《背影》《秋天的懷念》,借鑒其具體寫法。安排好文章結(jié)構(gòu)與線索,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讓文章更有表現(xiàn)力。
【技法點撥】
所謂仿寫,就是模仿范例作文,是根據(jù)一篇文章的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有目的地進行模仿的一種寫作方法。仿寫好像寫字臨帖一樣,就是作文起步階段的“臨帖”。
1、放低要求,循序漸進
為什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一見作文題就咬筆桿,感到無話可寫?問題主要出在要求不當上。學習總有一個過程,由易入難,由簡入繁。習作亦是如此。學習寫作,我們最應先了解“我可以寫些什么”,然后是“我可以怎樣去寫”,而不是“怎樣能寫出一篇好文章”。
學習寫作,從學習范文開始。因為范文可以直觀地告訴我們?nèi)绾芜\用語言文字來反映客觀事物,表現(xiàn)內(nèi)心感受。從中,我們也可以領悟到許多實用的寫作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為我們今后的構(gòu)思提供材料,從而打下比較扎實的寫作基礎。
習作起步階段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開始可以放低些要求,重點放在段落的練習上。熟練以后,再逐步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及表達的方法,提高習作水平。
2、立足模仿,鼓勵創(chuàng)新
“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保┒苷Z)因此,在習作練習中,以范文引路,與閱讀緊密結(jié)合,從仿寫起步學習作文,無疑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條捷徑,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
【范文引路】
棗核/蕭乾
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為她帶幾顆生棗核,東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
從費城出發(fā)前,我們就通了電話。一下車,她已經(jīng)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個世紀了,現(xiàn)在都已是風燭殘年。
擁抱之后,她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里掏出那幾顆棗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她當年那股調(diào)皮勁顯然還沒改。我問起棗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等會兒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麗的山城,汽車開去,一路坡上坡下滿是一片嫣紅。倘若在中國,這里一定會有楓城之稱。過了幾個山坳,她朝楓樹叢中一座三層小樓指了指說:“喏,到了!逼嚬者M草坪,離車庫還有三四米,車庫門就像認識主人似的自動掀啟。
朋友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說,買這座大房子時,孩子們還上著學,如今都成家立業(yè)了。學生物化學的老伴兒在一家研究所里做營養(yǎng)試驗。
她把我安頓在二樓臨湖的一個房間后,就領我去踏訪她的后花園。地方不大,布置得卻精致勻稱。我們在靠籬笆的一張白色長凳上坐下,她劈頭就問我:“覺不覺得這花園有點家鄉(xiāng)味道?”經(jīng)她指點,我留意到臺階兩旁是她手栽的兩株垂楊柳,草坪中央有個睡蓮池。她感慨良深地對我說:“栽垂柳的時候,我那個小子才5歲。如今在一條核潛艇上當總機械長了。姑娘在哈佛教書。家庭和事業(yè)都如意,各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總像是缺點什么。
也許是沒出息,怎么年紀越大,思鄉(xiāng)越切。我現(xiàn)在可充分體會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廠甸,想隆福寺。這里一過圣誕,我就想舊歷年。近來,我老是想總布胡同院里那棵棗樹。所以才托你帶幾顆種子,試種一下!
接著,她又指著花園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說:“你相信嗎?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后用汽車拉回來的。那是我們家的‘北!!
說到這里,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沿著卵石鋪成的小徑,穿過草坪,走到“北!备。真是個細心人呢,她在上面還嵌了一所泥制的小涼亭,一座紅廟,頂上還有尊白塔。朋友解釋說,都是從舊金山唐人街買來的。
她告訴我,時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兒并肩坐在這長凳上,追憶起當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蓮的清香迎風撲來,眼前仿佛就閃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國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
點點綿綿無盡意,陣陣悠悠思鄉(xiāng)情。《棗核》是著名作家蕭乾的作品,寫于1980年4月,講的是一位遠在大洋彼岸的老人托作者帶幾顆生棗核試種的故事,表現(xiàn)了海外游子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文章不長,但運用了多種寫作技巧:
(1)設置懸念。全文用的是半遮半掩法——交待了棗核,卻不提棗核的用途,勾起讀者的興趣,讓人一直讀下去。
。2)巧妙襯托。揭開謎底前,作者先交待家境:住楓樹叢,三層小樓,臨湖,花園……工作體面,地位優(yōu)越,家境富有,他們對大洋彼岸貧窮故鄉(xiāng)的思念卻是那么強烈!
。3)詳略得當。老同學思鄉(xiāng),布置了一個“北!,“北海”里有假山石、小涼亭、紅廟、白塔。作者對后三者一筆帶過,地攤上買的,得來并不費工夫,略寫;唯獨假山石來之不易,最能體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詳寫。
。4)適度渲染。且看作者如何渲染假山石的來之不易:開車;幾十公里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用汽車拉回——購置成本很高,寫作成本也不低,但為了表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豁出去了!
1、布置作業(yè):同桌間互換作文修改。
2、將推薦的佳作打印出來貼在班級作文園地展覽,供大家分享。
仿寫,同學們并不陌生,也覺得不是很難,但如何將仿寫寫好是一直困擾同學們的問題。這次寫作教學,同學們上課積極性很高,在課堂上互動也很活躍,從同學們當堂寫出的作文來看,確實有所收獲。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屏風、納涼、帷幕、緩沖、造型、傖俗、雅俗之別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屏”的有關(guān)知識。
能力目標:
1、體會生動,富有文采的說明語言。
2、理解文中古詩詞的含義。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體會作者感情。
2、以“屏風”為媒介,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培養(yǎng)審美情操。
重點,難點:
1、體會生動,富有文采的說明語言。
2、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
教學方法:
1.從暢談國粹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和閱讀興趣。
2.舉辦模擬招聘會,引導學生鉆研課文,理解內(nèi)容。
3.通過朗讀課文,品味本文語言之韻味。
4.讀寫拓展,既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也為了提高寫作水平。
教學過程:
一、暢談國粹,激發(fā)情感和興趣。
二、走近“屏風”,擁抱古老藝術(shù)之珍品。
舉辦模擬招聘會。
面試題:
1.屏是什么東西,有何用途?
2.屏風怎樣分類?
3.屏風如何設置?
三、朗讀課文,體會說明的語言和方法。
師生合作朗讀后探究:
1、本文說明語言的特色。
2、說明方法的運用。
四、對話作者,體會情感,總結(jié)拓展,課外寫作。
1、體會作者的感情。
2、選取一種承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物品,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性文章。
設計意圖:
(一)關(guān)于教學目的: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第四學段的有關(guān)目標及要求,結(jié)合本文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上述三維教學目標,并將能力目標之二確定為教學重點,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之二確定為教學難點。
。ǘ╆P(guān)于教學方法:根據(jù)本文是說明文及學生對說明文的態(tài)度,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說明文的興趣,我極力避免枯燥、沉悶的.教學方法,而是設計運用了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探究欲望的方法:“暢談國粹”,意在一開始,就讓學生結(jié)合平時積累,有話可講,讓同學們找到共同語言;“舉辦模擬招聘會”,意在緊密結(jié)合社會熱點,迎合學生樂意關(guān)注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在一種強烈的欲望中鉆研課文,理解內(nèi)容;在教學中安排朗讀,旨在通過朗讀,培養(yǎng)語感,理解說明文語言的精彩;“讀寫拓展”,更是為了將在本文的教學中學到的有關(guān)知識和方法,運用在實際中,學以致用,同時又提高寫作能力。
。ㄈ╆P(guān)于教學過程:為了體現(xiàn)新課標和新課改的要求與特點,我在教學過程的處理上,尤其費了心思?傮w上,按照“激趣——初讀——深究——拓展”四個步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方式處理,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探究的欲望。回顧這堂課,許多聽課的專家和同行都說“高潮迭起,精彩處處”。
(四)關(guān)于板書設計:在設計板書時,我考慮,板書既要突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現(xiàn)教學重點,同時又要精彩生動,具有美感,與屏風這一古老藝術(shù)珍品相稱。經(jīng)過再三思考,我將板書設計為屏風形狀,將內(nèi)容和重點擬成一副對聯(lián)。從教學效果來看,果然精彩傳神,聽課者無不擊掌叫好!認為匠心獨運,錦上添花。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4
【課標分析】
新課標規(guī)定,學生應“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jīng)典名著和其他優(yōu)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nèi)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碧K軾面對人生的逆境不斷成長的樂觀豁達情懷,當之無愧成為孩子們?nèi)松鷮W習的范本。基于此,我產(chǎn)生了做蘇軾專題的想法。
【學情分析】
從小學到初中,孩子們已經(jīng)學習了蘇軾的一些作品,小學階段學習過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飲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曉景》《題西林壁》,初中階段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均為蘇軾人生不同階段的標志性作品,為學生整體性研讀蘇軾的作品奠定了基礎,為學生全面了解蘇軾的人生軌跡和性格特征提供了鋪墊。在講完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后,我以為就這樣結(jié)束對蘇軾作品的學習,無論從民族文化的傳承角度,還是在培育學生健全人格方面,都顯過于草率。所以,我設計了以交流讀寫筆記為形式,以擴充專題文學作品為內(nèi)容的課型。
【學習目標】
1、積累蘇軾的古詩詞,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
2、反復誦讀,知人論詩,品讀詞句,領略蘇軾豪邁曠達的詞風。
3、感受蘇軾的豪放曠達、豁達恬淡,學會用更加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教學重點】
1、領略蘇軾豪放的詞風,學會鑒賞蘇詞。
2、了解蘇軾的生平,感受蘇軾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課前準備】(一周時間)
1.拋出話題誘導。“嫁給蘇軾還是李白” “做蘇軾還是做李白”。
2.傳閱趣文引導!都藿o蘇軾還是李白》《喜歡蘇東坡》《來生嫁給蘇軾》。
3.收集資料指導。要求學生從網(wǎng)上、圖書館查找資料,收集所學的蘇軾作品及相關(guān)資料。
4.摘抄蘇軾在黃州時期寫作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并背誦;
5.結(jié)合所學過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及摘抄的詞,任選角度,寫一段隨筆。
【教學過程】
的音樂讓我們陶醉,這一切都源于一個人,他,頻遭貶謫,一生歷典八州,身行萬里,走過無數(shù)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彼,被無數(shù)小人中傷下獄,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盡了人間丑態(tài),卻說:“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薄,就是蘇軾。
【設計意圖】
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融洽師生關(guān)系。又可以感染學生心靈,在輕松愉悅環(huán)境中感悟新知,體驗學習的樂趣。通過富有詩意的導入,能喚起學生的記憶,主動走近詞人,融入詩作,激發(fā)鑒賞主體的學習情意。
二、知子瞻生平
1.課前小演講:
題目: 的蘇軾
要求:自選一個角度介紹你所了解的蘇軾,時間一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jīng)多次介紹蘇軾,學生對蘇軾比較了解,以填空的形式提取重要信息,一來,可以明確重點,避免了知識的重復介紹,二來,了解了學生舊知識的接受情況,同時,學生順利的完成填空后,可以得到自我肯定、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2.教師點撥蘇軾艱難的仕途經(jīng)歷:
蘇軾(1036一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蘇軾幼年時即極為出色,深得老師賞識。21歲時,蘇軾與弟弟蘇轍一
起隨父蘇洵離家進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進士。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讀了22歲的蘇軾所寫的文章后說:“不覺汗出?煸眨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人頭地也?上!可喜!”并預言未來文壇將屬于蘇軾。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喪母守孝。熙寧二年(1069)反對變法卷入黨爭。蘇軾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蘇軾極力反對,便請求外調(diào),他先后被派往密州、徐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那些曾經(jīng)依附過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蘇軾對新政不滿的詩句,彈劾蘇軾,致其入獄。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蘇軾被捕入獄,入獄后,受盡凌辱,酷刑棒打,幾致死地。歷時103天,營救者絡繹不絕(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決定不殺蘇軾,將蘇軾貶到黃州。蘇軾在黃州生活的這七年,他沒有俸祿、生活困苦、衣食不足,而且受到監(jiān)督。沒有住的地方,只好暫居廟里,后來得了一塊荒地,耕種,造屋。元祐元年(1086)重獲啟用官至禮部。舊黨執(zhí)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護,蘇軾被調(diào)回京都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后自請外任杭州太守。后被召回京師,擔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紹圣元年(1094)又遭貶職惠州儋(dān)州;侍篑{崩,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再貶儋州(今海南),元符三年(1100)渡海北返,次年病逝。66歲死于常州。
小結(jié):坎坷的一生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設計意圖】
“知人”利于賞詩。要想更準確更深入地了解蘇軾的詩文,就不得不對蘇軾的人生經(jīng)歷有更多的理解。教師提供材料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蘇軾。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師備課的時候,教科書無論如何不能作為知識的唯一的來源……教師應當知道的東西,要比他教給學生的東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書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他應當善于彈離的跳板而已!
三、賞蘇軾詩詞品東坡魅力
1.朗讀、背誦《定風波》:
2.交流讀書筆記:
【設計意圖】
自學時做讀書筆記,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研究新問題。會產(chǎn)生新的思考,會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會有效提高讀書效率。交流讀書筆記,完成生生對話的同時,拓展與加深對蘇軾文學作品的理解。
3.研讀討論:【幻燈片展示問題】
。1)請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詞中蘇軾的形象并結(jié)合具體的詩句分析。
(2)如果我們想把全詞作者的情感濃縮到詞中的一個字上,你會選哪個字?為什么?
小組交流——全班分享:
教師點撥:
。1)“豪邁”。“竹杖芒鞋輕勝馬”,作者認為竹杖芒鞋不可懼怕,只要你以之為樂,一樣可以輕勝過馬!皶邕_”!耙矡o風雨也無晴”,作者認為陰晴可以等同,盛衰榮辱,何足掛齒?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滅。
……
。2)“竹杖芒鞋輕勝馬”中的“輕”字。拄著竹杖,穿著草鞋走路,比起騎馬,何難何易,這是不言自明的,更何況又是在雨天的泥濘地上走?墒亲髡哒f“竹杖芒鞋”比騎馬輕快得多這種自嘲的背后,隱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認識水平,所得的感悟結(jié)果是不同的。沒有曠達超脫的智者襟懷,是不可能有這種領悟的`!耙凰驘熡耆纹缴敝械摹叭巍弊。因為“任”字表現(xiàn)出作者平生任由風吹雨打,無所畏懼的人生態(tài)度,有一種很灑脫,很豪邁的感覺。
……
【設計意圖】
這里設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的活動始終處于一種高亢的情境中,讓生生之間的互動得到凸現(xiàn),讓學習的自主性得到體現(xiàn),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促成學生形成或補充、糾正自己的認識。
四、我手寫我心
蘇軾,不僅給我們以文學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給我們后人的一筆財富,從《定風波》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詩詞中你獲得了蘇軾的一些怎樣的精神財富?請寫一段文字,表達出你的心聲。
每組選代表,進行展示。
【全體起立,齊聲誦讀《定風波》,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對先哲的敬仰之情!
【設計意圖】
重在引導學生進入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對作者做出自己個性化的評價。
五、課后小推薦
林語堂《蘇東坡傳》
余秋雨《東坡突圍》
網(wǎng)友《東坡,海南的月亮好看嗎?》
《百家講壇》康震老師講蘇軾
【設計意圖】
補充相關(guān)內(nèi)容,提升學生文化品位,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全方位多側(cè)面了解蘇軾的精神全貌,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學生不僅能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多彩人生,還可以在有限時間內(nèi)愉快地賞讀,高效地積累,事半功倍。
【課后反思】
如何在有限的語文課堂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思考能力,是每一位語文老師在新常態(tài)下應積極思考和踐行的課題。蘇軾專題教學是我的第一次嘗試,焦慮與驚喜錯雜,努力與前行并舉。孩子們對經(jīng)典文學作品充滿了熱愛之情,對蘇軾高潔的人格充滿了敬仰之感。盡管有些點評文字稚嫩了些,但孩子們特有的激情已足以遮蔽這一缺憾。學生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我及時鼓勵和補充,并積極引薦更多的文學作品,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這個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讀書太少,知識匱乏,對蘇軾等資料的搜集不夠充足,以至于教學中的點撥沒有太高的深度。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多讀書,讀好書,和孩子們共同進步!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有關(guān)屏風的知識。
2、再次比較小品式說明文與規(guī)范說明文的異同。
3、體會本文語言輕松自如、古香古色的風格。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方式的閱讀,了解課文內(nèi)容,品味文章的語言風格。
2、通過查閱書籍、交流、討論等方式,爭取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有更廣泛的認識和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屏風知識的了解,激發(fā)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的興趣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有關(guān)屏風的知識。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生動的語言,弄懂文中引用詩句的含義。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屏風在現(xiàn)代生活中已經(jīng)不常見了,但在古代,它在人們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古人為什么對屏風情有獨鐘呢?且看《說“屏”》一文是怎樣為我們介紹的。
二、整體感知
1、播放古箏音樂磁帶,學生輕聲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分四人小組討論,思考下列問題。
(1)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guān)屏的知識?采用什么順序進行說明的?
。3)作者對屏風的感情如何?作者寫作此篇的用意何在?
(4)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點撥:
。1)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
。2)作者采用邏輯順序,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倨溜L的作用:室外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shù)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nèi)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谄溜L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③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3)作者喜愛屏風,對屏風充滿贊美之情。作者寫作此篇是希望今天的`人們能很好地吸收古代文化藝術(shù)的精華,并使之在新社會有更好的發(fā)展。
。4)文中用了引用、作詮釋、舉例子、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例如:
引用:“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作詮釋:“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
舉例子:“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分類別:“按屏的建筑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3、理解文中詩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古樸
學生活動: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教后反思
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并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fā)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借此喚起建筑師、家具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永遠散發(fā)著不朽的藝術(shù)魅力。使我們了解了有關(guān)屏風的知識,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的無窮魅力。我們也期待著,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shù)中煥發(fā)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6
一、設計思想
這是一首充滿革命激情的散文詩,教學中要抓好朗誦這一環(huán),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理解作品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領會作品的深刻的象征內(nèi)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引導學生學習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革命斗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有一定的認識。
二、教材分析
《海燕》是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輝煌!逗Q唷肥鞘字纳⑽脑,本文寫于 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著沙皇統(tǒng)治的根基。來自社會底層、深諳人民疾苦的高爾基,觸摸到剛剛開始跳動的新時代的脈搏,以敏銳的藝術(shù)感悟力創(chuàng)造出了“海燕”的藝術(shù)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chǎn)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zhàn)斗激情的頌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自它問世以來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也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據(jù)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內(nèi)涵為切入口,激發(fā)學生興趣,迅速深入文章內(nèi)容。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因為它的文體特點(散文詩)適于單元要求:強調(diào)朗讀,注重聯(lián)想與想象,了解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學習抒情性語言。自然這也是順應新課程標準“閱讀”部分的要求。
三、學情分析
運用象征手法是《海燕》最重要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理解象征手法,體會象征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是課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作品整體上領會文中各種象征體的象征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義的關(guān)鍵。
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極大地增強了《海燕》的'藝術(shù)性,使之達到了極高的藝術(shù)水平。教學中應著重啟發(fā)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復體味、深入分析,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四、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在誦讀的過程中反復品味語言中蘊含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難點)
3、引導學生認識文中描寫的海燕、海鷗、企鵝海鷗、暴風雨、閃電等的象征意義。(難點)
4、把握這篇文章的主題,感受作品濃烈的革命激情,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五、重點難點
1、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來感知課文,弄清文章深刻內(nèi)涵,理解海燕這一藝術(shù)形象的典型意義;(重點)
2、理解象征、對比、擬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難點)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誦讀法、研討點撥法、對比閱讀法
七、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字詞預習。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堂導入
(多媒體展示雷電天氣的音畫)在這樣一個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的天氣里,你們喜歡呆在哪里呢?為什么?(多媒體展示濁浪淘天的音畫)但是有一種鳥卻總是很勇敢的在這樣的天氣里,在濁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飛舞。這種鳥叫什么名字呢?(多媒體展示海燕畫面及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高爾基的《海燕》。
二、走進作者:
高爾基(1868—1936年),俄國作家,“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導師。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面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jīng)歷豐富。189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tǒng)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906年發(fā)表了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母親》,反映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被列寧稱為是 “一本很及時的好書”。高爾基自傳性的三步曲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三、聽品文章,整體感知
1、學生聽讀課文;
2、學生有感情自讀課文;
3、師生朗讀點評和教師指導。
《海燕》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xiàn)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xiàn)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的節(jié)律和流動感的油畫。文筆粗獷,氣勢磅礴,感情激越,給人以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朗讀時候要注意體會,朗讀語速不可太快,隨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理解對比手法在文中的運用,深入理解“海燕”的精神內(nèi)涵。
細節(jié)揣摩精讀:
1、小組討論圈點批注,仿句說話:“從————詩句中我讀到了海燕的高傲!
“從————詩句中我讀到了海燕的勇敢!
“從————詩句中我讀到了海燕的敏感。”
2、合作研討:對比手法的運用
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其它動物的語句,齊讀后說說它們的形象,并討論描寫這些動物的作用。
明確:文中通過對比的手法,反襯海燕的勇敢、樂觀、自信、堅強、高傲,表達作者對海燕的贊美之情。
3、思考:如果讓你在題目“海燕”前面加一個修飾性的詞語,你認為應該是什么?
。ㄐ薷臉祟}的方法有利于打開學生閱讀的思路。當學生找出合適的詞語詩句的時候,其實對課文細節(jié)的把握已經(jīng)有了一定深度。)
明確:勇敢、樂觀、自信、堅強、高傲、敏感……的海燕
五、結(jié)合本文寫作背景探討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難點)。
1、背景:高爾基的《海燕》寫于1901年3月,當時俄國正處于革命**到來的前夜,歐洲的工業(yè)危機波及俄國,大批工人失業(yè),沙皇專制反動統(tǒng)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革命斗爭蓬勃興起,一小部分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害怕革命要破壞他們的安樂窩,而許多英勇的革命先驅(qū)者,他們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奮勇抗爭,雖遭到反動勢力的殘酷鎮(zhèn)壓,但他們毫無畏懼,堅信勝利一定會來臨。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暴發(fā)在即……
2、小組合作研討象征手法的運用。提示學生:象征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重要的表現(xiàn)方法,它是根據(jù)事物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借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征體),以表現(xiàn)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體)。
明確:海燕—象征——革命先驅(qū)者
暴風雨—象征——革命**
海鷗、海鴨、企鵝—象征——不革命者和假革命者
烏云、閃電、雷聲、狂風—象征——沙皇專制發(fā)動勢力
大海、波浪—— 象征——人民群眾
3、學生朗讀象征詩《礁石》,分析礁石的象征意義,進一步理解象征手法。
礁石 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明確:礁石在與浪的搏斗中,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經(jīng)過巨大的磨難,礁石雖然傷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對勝利仍充滿信心,足見礁石是何等的自信與偉大。因此,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成一塊普通的石頭,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我們還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于反抗壓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們不畏強權(quán),勇于抗爭,用微笑面對困難和險阻,他們應是時代和社會的中流砥柱。
六、聯(lián)系社會生活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的考驗。結(jié)合自己實際,想一想,《海燕》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有益的啟示?
。ò盐招蜗,展開聯(lián)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條理的分析。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大膽地發(fā)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面對“暴風雨”,海燕不是畏懼,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它勇猛堅強,樂觀自信,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心搏擊“暴風雨”。它是“勝利的預言家”。那么當我們有了“暴風雨”考驗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像海燕那樣勇敢地面對困難,充滿自信,堅強勇猛地和困難作斗爭,這樣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取得最后的勝利。
七、結(jié)語
溫室里長不出擎天大樹,暴雨里才顯出雄鷹的羽翼。航海者雖然比觀望者要冒風險,卻有到達彼岸的希望。奮斗吧,做勇敢的海燕!
八、板書設計
海燕
高爾基
正面描寫(海燕) 英勇無畏(飛翔、叫喊)
海燕
側(cè)面描寫(海鷗 樂觀豪邁(飛舞、號叫)
海鴨
企鵝)
九、作業(yè)設計
1、背誦課文
2、同步測試練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解修辭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品味文章的語言;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一、檢查背誦情況,教師指導學生背誦。
二、品味關(guān)鍵句子
1、請你從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說說你的看法。
。 要求:準確指認修辭方法;反復體味,深入分析;要從表情達意的效果及營造意境角度進行分析。)
、 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明確:比喻和擬人!昂谏拈W電”準確傳神地展現(xiàn)了海燕矯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賦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海燕藐視一切反動勢力的精神風貌。
② 風緊緊抱著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明確: 擬人。連用“抱”“甩”“摔”幾個動詞,還有“惡狠狠”,賦予狂風人的性格和行為,寫出了風的猖狂的氣焰。
、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明確:比喻、擬人和反復!懊舾械木`”,“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顯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說明無產(chǎn)階級革命者的高度的預見性和敏銳的洞察力!盀踉普诓蛔√,——是的,遮不住的!”運用反復,語氣肯定,表達了堅定不移的必勝信念。
三、總結(jié)這篇散文詩的主題思想。
明確:作者通過對海燕搏風擊浪,勇敢、樂觀、堅強的描寫,贊揚了像“海燕”一樣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鞭撻了“海鷗”“海鴨”“企鵝”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烏云、狂風”為代表的反革命勢力,表現(xiàn)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tài)度。
四、語言技能、情感技能培養(yǎng):
時光流逝,百年歷史已成為過去,革命的風暴也已煙消云散,但海燕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因為挑戰(zhàn)生活的暴風雨需要更大的勇氣。生活中的暴風雨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呢?請以“我們是勇敢的海燕”為題寫幾句話,表達你的觀點。(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全班交流)
五、作業(yè)設計:
對比閱讀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7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3單元。
【教材分析】
本文是古建筑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為現(xiàn)代中國的建筑師、家具師們所寫,希望他們“能有超越前人的創(chuàng)作”,特別強調(diào)屏風的文化價值。編者在課文前所作的“閱讀提示”有準確的引導,重點放在屏風“總是能牽動我們幽微的情思”,這“情思”二字確實十分緊要。作者和編者都在告訴我們,本文是一篇說明性的小品文,有較強的抒情性,又富有文化內(nèi)涵,談的是器物文化,就是“先人善于在功能與美感上做文章”,這正是本文的藝術(shù)個性所在。因此,應引導學生了解屏風的實用功能和藝術(shù)裝飾功能,感受文章濃濃的詩意和韻味,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初步接觸并積累了一些說明文知識,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憑借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走進文本上,讓他們在逐步深入的閱讀體驗中,了解屏的相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概括、篩選信息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并通過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體會小品文優(yōu)美的語言,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重點字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征,了解屏的相關(guān)知識,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3)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
(2)指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討論交流等方法積累屏的有關(guān)知識,感受屏文化的內(nèi)涵;
(3)通過賞析研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說明性小品文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以屏為媒介,激發(fā)學生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培養(yǎng)審美情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了解“屏”的有關(guān)知識,體會文章詩情畫意的語言;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古詩句的含義及作用。
【教學方法】
自讀與點撥相結(jié)合。
【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查找有關(guān)屏的圖片和詩詞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走進“屏”
導語:我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成就輝煌。故宮就是杰出的代表,從它的整體到局部,無不顯出一種難以言表的美。古人為了追求室內(nèi)的審美效果,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叫“屏”的器具。古樸典雅的屏往往會給人無限的遐想,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留下各種優(yōu)美的身影。屏為什么總能牽動人們幽微的情思呢?我們今天就共同走進陳從周先生的《說“屏”》,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
二、欣賞圖片,初識“屏”
課件展示5幅屏風的精品畫面,每幅依次出示,并輔以簡單介紹。學生欣賞屏風,初步認識這種古老的傳統(tǒng)器具。
。ń榻B:屏風有插屏和圍屏之分。插屏多是單扇的,圍屏由多扇組成,少則二扇,多則十二扇,能隨意折疊,可寬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風,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為骨,蒙上絲織品作為屏面,用石、陶、金屬或其他材料做柱基。屏面飾以各種彩繪,或鑲嵌不同題材的圖畫,也有全素的屏風。在我國,屏風的使用雖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留存的.實物甚少。不過在古詩文中卻有很多的詠屏佳句。)
三、初讀課文,了解“屏”
(一)走近作者(多媒體展示)。通過預習讓學生說說對作者感興趣的地方。
。ǘ┓e累生字詞。
帷幕傖俗忒:太文化休憩:文化享受,身心休息。韶光:美麗的春光,韶:美。誠:這里是“果真”的意思。
根據(jù)所給的意思,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1.無益地耗費勞力。
2.恰當,恰如其分。
3.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shù)拇胧?/p>
4.果真如此。
(設計意圖:掃清閱讀障礙,讓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達到識字辨形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
。ㄈ┙處煼蹲x,學生自讀,整體感知課文。
1.以古箏曲為背景,教師范讀,配精美的屏風圖片。
2.學生聽讀、賞讀并勾畫介紹屏知識的句子或段落。
3.教師出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多媒體展示:(1)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2)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了關(guān)于屏的知識?]
學生自讀完成后,4人一小組,討論后明確:A.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B.本文從屏的作用、屏的種類、屏在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介紹了相關(guān)知識。
。ㄔ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課文。)
四、精讀課文,介紹“屏”
情境創(chuàng)設:根據(jù)文中關(guān)于屏的知識,結(jié)合以下情境,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表演。(多媒體展示:假如時光倒流500年,你是一家屏風店的老板。
1.你將如何向顧客介紹屏風這種器具?
2.你將如何向顧客介紹擺放屏風時應注意的問題?
3.你將購進什么特點的屏風,能使你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4人一小組分析討論,明確要點,共同表演。
明確要點:
1.向顧客介紹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shù)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nèi)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shù)上有雅俗之別,使用人可根據(jù)不同的經(jīng)濟與文化水平選購所需的屏風。
2.向顧客介紹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3.向顧客介紹屏的主要特點:功能與美感相結(jié)合,造型輕巧,色彩不傖俗,繪畫富有詩意。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篩選、歸納和概括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小組分工合作的能力。)
五、研讀賞析,走進“屏”
設問一:作者給我們介紹了屏這種造型精巧,用途廣泛,歷史悠久且有深刻文化底蘊的工藝品,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屏的感情如何?
學生思考、明確:喜愛和向往。
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理解:這種喜愛和向往之情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關(guān)鍵語句:富有詩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明確: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作者小時侯就對屏風產(chǎn)生喜愛、向往之情(感性認識);后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理性認識)。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贊賞之情。
設問二:這些句子自然流露出作者對屏那種喜愛和贊賞之情,那作者還借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呢?請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并用“我最喜歡這個句子,因為它”的句式回答問題。
全班討論明確:作者巧妙地引用了不少古詩詞,表達自己的感情。
引導學生探究理解文中古詩詞的意思,感受濃濃的詩意。
學生可能會提到的句子: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這是杜牧《秋夕》中的句子,指導學生抓住句子中“冷”、“輕”、“小”等字,體會詩歌中幽婉凄清的意境。
提問:為什么作者在這里會引用這樣的一句詩歌呢?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予以明確:作者開篇的引用給我們營造俊逸清雅的藝術(shù)氛圍,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向往與喜愛之情。
2.“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游園”一出。杜麗娘為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錦屏人”指閨中女郎!吧毓狻敝该利惖拇汗猓舶抵缸约旱那啻。這句話凝聚著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放在屏風的定義后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jīng),頓悟一生得失。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予以明確:結(jié)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了作者企盼人們更好地開發(fā)和使用屏風的愿望。
小結(jié):我們體會到文章所用的說明方法中最吸引人之處的就是引用,那作者巧妙的構(gòu)思、優(yōu)美的語言展現(xiàn)出文章有怎樣的特色呢?
教師簡介說明文的特點,學生討論本文與一般說明文的區(qū)別。
明確:本文是一篇輕松、隨意的說明性的小品文。
1.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相關(guān)知識,使讀者在欣賞文章的同時了解屏風,不覺文章枯燥。
2.文章多處引用古詩詞,文白相雜,不僅很好地為說明對象服務,且使說明語言更生動。
點撥:文章語言生動而富有文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屏的感情,大量詩詞的引用使行文中蕩漾著詩情畫意,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這種中國傳統(tǒng)器具是相稱的。(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文中古詩詞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對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感受濃濃的詩意,進一步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同時了解說明性的小品文的相關(guān)知識,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六、拓展延伸,積累“屏”
1.展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關(guān)屏風的詩詞,共賞佳句,并說明理由。
例:南朝《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2.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國人民的智慧?
提示:紙扇、桌椅、門窗、茶壺、文房四寶、中國結(jié)、陶器、瓷器、剪紙等。(多媒體展示相關(guān)圖片。)
小組討論,推薦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點評并總結(jié)。
。ㄔO計意圖: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本,走進生活,更多積累詩詞,更好地感悟作品的魅力,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七、思維遷移,書寫“屏”
布置作業(yè)。(多媒體展示。)
1.妙筆生花。請發(fā)揮想象,自己動手設計一道屏,并為它取一個合適的名字,送給你的親朋好友。
例:錦上添花、胸有成竹、鵬程萬里、歲寒三友、松鶴延年……
2.跨越時空,走近名家。假如你是個電視臺記者,準備采訪陳從周教授,做一個有關(guān)“屏”文化的專題談話節(jié)目,你打算設計哪些話題來請教?
、賹W生分組討論設計。(問題可結(jié)合課文,也可來自課外。)
、诩w交流、整理話題。
③現(xiàn)場就這些話題采訪學生,要求能結(jié)合課文和資料作答。
、苤付◣孜粚W生做記錄,整理成一篇訪談錄,與課文比較,體會本文語言以詩入文的典雅,行文穿插敘述的靈巧,用詞濃郁的抒情色彩。
3.小器物,大文化。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一些物品、器具,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還有審美價值。請以《漫話________》為題,寫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暢談它們的文化內(nèi)涵。
例:紙扇、陶瓷、盆景、剪紙、刺繡、篆刻、木雕……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把握作者喜愛橋的原因,掌握文中的事例。
教學重難點:
體會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和作用;掌握抓住總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比較閱讀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引趣激思
橋梁專家茅以升筆下是橋形式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堅固、歷史悠久。在畫家眼里,橋的魅力在哪里?讓我們隨著畫家,對“橋之美”進行一番新的審視與追尋吧!
作者簡介:吳冠中教授,是當代的畫家,在中國乃至世界畫壇都具有極大的影響,他也是出色的美術(shù)教育家、散文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初步感知內(nèi)容
(1)辨清字形,讀準加點字字音。
每學一課書之前,老師都讓大家對本課的字詞做提前預習,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作業(yè)準備的怎樣。誰來給大家說一說加點的字的讀音?
煞風景(一聲)和諧點綴籠統(tǒng)脂粉纖細(首字母為x)
(2)詞語解釋
駐足、史詩、美感、煞它風景、前瞻后顧、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多媒體顯示問題組)
(1)在作者眼中橋美在何處?
(2)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3)出示圖片,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幅畫,并說明你喜歡的理由。
四人小組明確討論:
(1)并不著眼于橋本身的結(jié)構(gòu)設計,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橋的美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边@句話我們?nèi)绾卫斫猓遣皇桥c我們平時說話有些不同,理解起來有些難度,不如我們找些關(guān)鍵詞,你覺得這句話的關(guān)鍵詞是什么?學生回答,老師明確:將“環(huán)境”、“作用”這兩個詞抽出來,可以理解為:“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橋有不同的作用” 。)
(2)舉了四個例子:烏鎮(zhèn)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xiāng)間細柳下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山區(qū)的風雨橋以及《清明上河圖》中的橋、人造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3)提示:畫面的構(gòu)成是否有塊、線、面的搭配;畫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
三、研讀與賞析
1、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jié)構(gòu)、種類、公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么你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嗎?
教師示范:烏鎮(zhèn)石橋: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chǎn)生憋悶感;間或出現(xiàn)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2、學生認真閱讀文字,想想文章對幾座橋是怎樣描述的,請同學們小組交流,用最美的語言來描述。
學生如果有困難,教師可以降低要求:用“橋之美,美在橋處在__環(huán)境中,它給我的感受是__”的句式說話。
四、美句賞析
1、(過渡)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nèi)绾斡谩懊缹W”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1)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反復朗讀,體味句子的情味。
(2)先讓四人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重點賞析:
、倜┒芄枢l(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不做石橋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葦叢使不會感到發(fā)悶的,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xiàn)了作者已全身心榮谷周圍環(huán)境,或者說自己已經(jīng)成為環(huán)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跓o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xié)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五、拓展提升
1、(過渡)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
(1)相同點:都以“橋”為說明對象;均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形式;都用了舉例子的方法。
(2)不同點:內(nèi)容上,《橋之美》從審美角度說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中國石拱橋》從建筑功用的角度中在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
語言上,《橋之美》是一片帶有說明性質(zhì)的小品文,描寫抒情語言比較多,《中國石拱橋》是較為規(guī)范的說明文,語言科學、平實。
六、課文小結(jié)
七、布置作業(yè)。
美與我們近在咫尺,我們要有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生活中選一景物,抓住景物特點寫一段200字的小文,把它的美躍現(xiàn)紙上。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仿寫,認知仿寫,學會仿寫,提高寫作能力。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和表達的需要,選擇和確定具體的仿寫點。
2.以讀促寫,研讀優(yōu)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寫的技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會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在仿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寫作。
2.從仿寫精美文章中學會觀察生活,認識自我,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和表達的需要,選擇和確定具體的仿寫點。
教學難點
1.以讀促寫,研讀優(yōu)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寫的技巧。
2.學會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在仿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寫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古人作文寫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之既久,自然純熟!边@是朱熹對前人寫作經(jīng)驗進行的總結(jié)。的確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寫出了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韓愈模仿孟子,成為“唐宋八大家”;歐陽修又模仿韓愈,成為一代宗師。由此可見,仿寫是多么的重要。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仿寫仍然是提高寫作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文題展示
1.《安塞腰鼓》中運用排比、反復、比喻等修辭手法描寫黃土高原上人們打腰鼓時的場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試選擇文中的一個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辭手法,描寫一個場景。200字左右。
2.在各類描寫中,心理描寫是難度較大的一種,因為它的描寫對象“無影無蹤”。魯迅寫“我”看社戲過程中的心情,莫頓亨特寫“我”爬下懸崖時的心態(tài),都德寫“我”上課時的心理,方法不一,卻都做到了真實可感。選擇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寫一個心理描寫的片段。200字左右。
3.在眾多表現(xiàn)親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懷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實的語言敘寫平凡的事件,傳達真摯的情感。模仿這兩篇課文的寫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三、寫作指導
1.(1)找出所選片段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這些修辭手法的。
(2)想想你要描寫一個怎樣的場景,如何使用這些修辭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面貌和內(nèi)心活動進行的描寫,是文章中表現(xiàn)人物性格品質(zhì)的一種方法。最常見的心理描寫方式有:
(1)描寫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寫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讓人物一無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聲,使讀者看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2)動作暗示。人的動作、行為總是受心理活動的支配,從行動中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內(nèi)心世界。
(3)景物烘托,即繪景而顯情。作品中出現(xiàn)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滲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
(4)心理概述。使用第三人稱,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進行剖析、評價。能比較細膩地表現(xiàn)人物當時當?shù)氐乃枷牖顒,還可以表現(xiàn)人物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感情變化、內(nèi)心斗爭。
3.首先,重讀這兩篇課文,借鑒其具體寫法。如選擇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動情節(jié),貫穿全文;注意表現(xiàn)自己對所寫人物態(tài)度、情感的變化等。其次,要了解借物抒情類文章一般的行文結(jié)構(gòu):物——事(人)——情。再次,要理清寫物與抒情的關(guān)系:寫好這類文章,借物是虛,抒情、言志、寄意是實;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由于抽象、空泛的情、志、意,只有借具體、淺近的事物來表現(xiàn),才能變得生動、形象,易于領悟和理解,使讀者樂于閱讀,因此要善于以所寄之“意”的形態(tài)、性質(zhì)、情境等方面的特征,對“物”加以描繪和渲染,從而使“意”的表現(xiàn)自然、恰當,水到渠成。
另外,對所借之物的具體描繪,在寫出其特征的同時,還應當融入自己所要表達的`感情。寫物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所以在對所借之物進行描寫時,切忌讓事物的描寫游離于抒情之外,要始終將立足點放在抒情上,否則就無法完成借物抒情的最終目的。
四、范文評析
難忘家鄉(xiāng)小巷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又到中秋。望著窗外皎潔的月亮,我忽然想起家鄉(xiāng)的小巷——那個曾留下我童年記憶的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xiāng)的小巷是美麗無比的。它四通八達,幽深曲折,宛若一張脈絡分明的網(wǎng)。每一條小巷都鋪著青石板,兩邊是低矮而擁擠的小閣樓,屋檐向前挑著,顯得古樸、典雅,似乎與外面的喧鬧、繁華極不協(xié)調(diào)。
當你獨行在小巷,聽著腳踏青石板發(fā)出的“啪啪”聲和水滴敲擊石板的“滴答”聲,你的心會一下子變得安然沉靜。向前望,小巷盡頭透著時隱時現(xiàn)的燈光,你會忽然感到一陣舒暢,一陣溫馨。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沒有任何修飾。
小巷里的熱鬧景象是永遠讓人懷念的。每到傍晚,當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時,聽吧,小巷會奏出一首鍋碗瓢盆交響曲。接著,一股夾雜著各種味道的人間煙火氣便彌漫在狹窄的小巷中了。孩子們在巷子里追逐打鬧,有的逗著小狗亂竄,有的不亦樂乎地斗著蛐蛐,有的躡手躡腳地偷摘老頭們的鳥籠……天真的嬉笑打鬧一時間為平靜的小巷注入了活力。主婦們在低矮的閣樓里做飯,不一會兒,肉香、蛋香便混雜在一起一個勁兒地往你的鼻子里鉆,令人饞涎欲滴。老頭們仰面躺在太師椅上,悠然地聽著收音機里傳出的戲曲,不時地哼上幾句……此時,小巷又像一幅市井風情畫,沒有大紅大綠的渲染,卻透著一股樸實——樸實的人,樸實的生活。
于是,我小時候安靜地躺在奶奶懷里乘涼的情景,又不知不覺地浮現(xiàn)在眼前。晚上,人們大都歇息了,小巷恢復了寂靜,只有一些小蟲仍然不閑著,還有“唧唧”鳴唱。我依偎在奶奶懷中,望著黑洞洞的小巷,似乎沒有盡頭。這時,月亮已不知不覺地爬上來,乳白色的月光傾瀉在石板路上,像一盆水潑在上面,靜靜地流淌著。奶奶一邊輕輕搖著蒲扇,一邊哼著兒歌。一陣微風和著花兒淡淡的清香拂過面龐,我簡直要醉了!小巷仿佛是大海上漂著的一葉小舟,而我就躺在它的懷抱中。月光為我蓋上一層薄被,船在輕輕搖動,我的心也隨之微微蕩漾……
窗外蟲聲啾啾,拉回了我遙遠的思緒。我離開家鄉(xiāng)已好幾年了,再也聽不見那熟悉的聲音,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小巷了。小巷還在嗎?奶奶依舊在月夜下哼著兒歌嗎?小巷還在,不過奶奶更老了;小巷還在,不過我已難得再見到它了,只有這灑滿屋子的月光還和多年前一樣,依舊皎潔、醉人。
我什么時候能再回到家鄉(xiāng)的小巷呢?
總評: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借物抒情的佳作。文章由表及里,由物到人,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感染力極強。這篇文章在寫作上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描寫細膩優(yōu)美,給人以非常形象具體的感受。文章描寫小巷,既調(diào)動了各種感官來展現(xiàn)小巷的特點,又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突出小巷鮮活的生命力,讀來使人仿佛置身于小巷之中,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 .理解復述、轉(zhuǎn)述含義,在閱讀材料和口語實踐中掌握復述策略、明確轉(zhuǎn)述基本要求。
2 .通過不同材料,情景創(chuàng)設與再現(xiàn),由易到難,進行復述、轉(zhuǎn)述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篩選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點
不同文體復述方法的總結(jié)以及轉(zhuǎn)述實踐練習。
三、教學難點
在對不同文體進行復述時,要關(guān)注文體特征基礎上進行復述,轉(zhuǎn)述時要注意轉(zhuǎn)述內(nèi)容要根據(jù)轉(zhuǎn)述對象的變化而轉(zhuǎn)變。
四、教學過程
。ㄒ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經(jīng)發(fā)表過題名《講故事的人》的演講,回憶了自己小時候的事兒。
其中講到一個細節(jié),(大屏幕展示導入材料如下)“有一段時間,集市上來了一個說書人。我偷偷地跑去聽書,忘記了母親分配給我的活兒。為此,母親批評了我。晚上,當她就著一盞小油燈為家人趕制棉衣時,我忍不住地將白天從說書人那里聽來的故事復述給她聽!
“很快的,我就不滿足復述說書人講的故事了,我在復述的過程中,不斷地添油加醋。我會投我母親所好,編造一些情節(jié),有時候甚至改變故事結(jié)局。我的'聽眾,也不僅僅是我的母親,連我的姐姐,我的嬸嬸,我的奶奶,都成為我的聽眾!
雖然莫言的名字意思是少說話,但是他從小就喜歡復述故事、轉(zhuǎn)述情節(jié),莫言的文學道路便是從講故事開始的。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復述與轉(zhuǎn)述的實踐,一起來成為那個“會說故事的”人。
。-)轉(zhuǎn)述
播放傳話視頻,學生悟出什么?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游戲?qū)朕D(zhuǎn)述: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來轉(zhuǎn)述老師給同學們的通知。
3:20教師將一個通知(周一下午校會時間,進行消防疏散演習,請班主任組織好本班同學聽到警報聲,同學迅速有序下樓,以跑操隊形站在做操位置。)轉(zhuǎn)述給各小組組長,請小組組長轉(zhuǎn)述給組員,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名組員再轉(zhuǎn)述給全班,教師出示評價標準一一完整、準確。請同學們互相點評。
如果不準確,會導致什么后果?請同學們談一談。
明確:轉(zhuǎn)述還要注意準確,不改變事實。
。ㄈ┩ㄟ^分小組模擬不同情境,總結(jié)轉(zhuǎn)述其他注意事項:
轉(zhuǎn)述還要求根據(jù)轉(zhuǎn)述對象轉(zhuǎn)變自己的表述,即改變?nèi)朔Q、時間、空間等。
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轉(zhuǎn)述練習
情境一:轉(zhuǎn)述春游通知
請一個小組自主分配角色,分為教師、班長、其他為學生
教師對班長說:“如果明天不下雨,你們就去春游,請八點整在教學樓前集合。”,班長再把通知轉(zhuǎn)述給學生。請學生分別扮演教師、班長、同學。
學生轉(zhuǎn)述中有的沒有轉(zhuǎn)變“你們”為“我們”
陳老師在辦公室看見小穎,對她說:“請你幫忙告訴二班和六班的語文課代表到我這里來一趟”小結(jié):轉(zhuǎn)述時要注意人稱變化,否則表意不清。
情境二:小青托小強還書給小華
去還,請你好好謝謝他!
第二天,小強把書還給小華時,該怎么說?
請學生分別扮演小青、小強、小華
明確:轉(zhuǎn)述時要注意時間的變化,第二天轉(zhuǎn)述時應該說昨天小青去的廣州。
小結(jié):轉(zhuǎn)述要注意時間的變化,交代清楚還書背景。
情境三:替老師傳話
請學生扮演陳老師、小穎、二班、六班課代表。
明確:轉(zhuǎn)述時要注意地點的轉(zhuǎn)變,要交代清楚是辦公室。
總結(jié):同學們模擬轉(zhuǎn)述得都很棒,轉(zhuǎn)述需要注意在完整、準確基礎上,要符合真實性原則,轉(zhuǎn)述中還應注意根據(jù)轉(zhuǎn)述對象不同,內(nèi)容有所轉(zhuǎn)變。
(四)復述是什么?
為了使傳話更準確,首先我們先來進行復述的練習。
師:在練習之前,老師想讓同學們說說什么叫復述?我們平時學習時用到過復述嗎?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復述的概念
復述概念:在口語交際領域,指把看到的書面材料或聽到的口頭材料講給別人聽。要注意,復述不是背誦,要對原材料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精簡,確定重點,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師:從以上概念中,我們先來看看復述需要有哪兒個步驟呢?
明確:首先應該是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其次要根據(jù)主要內(nèi)容進行取舍,最后用自己的話,也就是將書面語轉(zhuǎn)化成口語說出來。
。ㄎ澹┤绾螐褪?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不同類型的文字材料、一起來進行復述練習。
通過不同素材,由易到難進行復述練習,明確復述注意要點
方法一:記敘文,提取六要素把握主要內(nèi)容
大屏幕展示原文:
魯迅先生在浙江紹興縣教書的時候,每天晚上總喜歡到一位朋友家去談天,有時很晚才回家。
朋友家離學堂有好幾里路,要經(jīng)過一片墳地。
有一天,魯迅先生和朋友談得很晚才回家,這時已是半夜了。魯迅正快步走,忽然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個白影子蹲在墳墓旁,忽高忽低,一會兒大,一會兒小,真像人們傳說的鬼。
魯迅不相信鬼和神,他大步走上前去,用又硬乂重的皮鞋向白影子踢去,只聽得白影子“哎喲”一聲倒了下去。魯迅彎下腰,細細一看,原來并不是什么鬼,而是一個盜墓的。
復述:請同學試著復述上述材料,其他同學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評價標準進行點評。準確(人物、時間、地點)、完整(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情節(jié)完整)、重點突出(刪去次要的、刪去描述性、解釋性的文字)。
注意:區(qū)別復述要信息完整,和概括不同,復述要交代清楚六要素。
魯迅(人物)在紹興鄉(xiāng)村教書時(時間、地點),有一天到朋友家談話很晚才回家(起因)。他經(jīng)過一個墳地時,看見一個白影子在晃動,就用皮鞋踢了i腳(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是個盜墓的。(結(jié)果)
總結(jié)復述方法一:抓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刪解釋性和描述性文字。
記敘文復述鞏固練習:大屏幕展示《二桃殺三土》文字材料
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川開疆、古冶子,他們戰(zhàn)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nèi)粌深w珍貴的桃子;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xié)調(diào)辦法一一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這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前二者;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后,也自覺不如,羞愧之余便將桃子讓出并自盡。盡管如此,古冶子卻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為自己犧牲的丑態(tài)感到羞恥,因此也拔劍自刎[1]
一一就這樣,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二桃殺三士》語段的復述,明確:人物一一晏嬰,時間一一戰(zhàn)國時期,地點一一齊國,起因一一齊國有三名立過大功的勇士,但居功自傲,晏嬰深以為慮。經(jīng)過一一魯國使臣進獻的桃子賞賜之后還有兩個,晏嬰建議,三名勇士都說說自己功勞,誰功勞大,就賞給誰吃,三名勇士各自表功。結(jié)果一一三名勇士棄桃自殺。
明確:在理解基礎上進行復述,其中尋找事件起因容易出錯。要注意是整體事件,為何要誅除三士,而不是還剩兩個桃子無法分。
。⿵褪雠c轉(zhuǎn)述區(qū)別
師:學習完復述,請大家談談,和剛才我們練習的轉(zhuǎn)述有什么區(qū)別嗎?明確:復述與轉(zhuǎn)述都要求完整、準確,復述與轉(zhuǎn)述區(qū)別,側(cè)重點不同,復述為保值,轉(zhuǎn)述是保真。
總結(jié)板書:復述:保值六要素完整轉(zhuǎn)述:保真真實準確
【初中語文八年級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語文經(jīng)典教學設計03-28
初中語文的教學設計06-12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03-31
初中語文《背影》教學設計09-25
初中語文雪教學設計03-17
初中語文的教學設計(薦)06-28
初中語文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05-15
初中語文《故鄉(xiāng)》教學設計09-24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02-17
初中語文優(yōu)秀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