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時間:2024-08-24 16:49:59 曉鳳 高二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離騷高中詩歌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精選10篇)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1

      教學目的:

      1、理解本詩運用大量比喻、象征手法的作用。

      2、把握屈原在追求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中執(zhí)著自修美德的強烈愿望。

      3、背誦這兩節(jié)詩。

      教學重點:

      比喻、象征手法所揭示的意蘊、作用。

      教學難點:

      相對古奧的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把握及評價。

      教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質(zhì)疑和點撥

      教學過程:

      1、結(jié)合教材(明)陳洪綬所繪《屈子行吟圖》,由學生介紹屈原主要身世、經(jīng)歷和思想。

      明確:屈原,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離騷”:離愁;遭憂;楚地的古樂曲名。

      2、結(jié)合注釋,默讀,梳理字詞基礎(chǔ)知識,注意通假、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本詩中的運用:

      修姱 鞿羈 蹇 蕙纕 攬茝 謠諑 偭規(guī)矩 忳郁邑 侘傺 溘死 鷙鳥 攘垢 蘭皋 芰荷 岌岌

      偭規(guī)矩而改錯

      忳郁邑余侘傺兮

      何方圓圜之能周兮

      ······(通假)

      怨靈修之浩蕩兮

      固世俗之工巧兮

      競周容以為度

      ······(古今異義)

      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心而抑志兮

      回朕車以復(fù)路兮

      ······(詞類活用)

      不吾知其亦已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有神之翼攬茝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特殊句式)

      3、本詩有不少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句子,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請把他們找出來,再以它們?yōu)榫索,看看屈原通過這些直接抒情的句子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理解本文顯性的思想感情))

      明確:課文里節(jié)選的這一部分,特別是直接抒情的句子,展示了屈原理想追求和殘酷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表達了詩人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決不改變自己的高尚情操。

      4、比喻、象征手法的大量運用:

      找出本詩中有關(guān)比喻和象征的句子,運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看看到底有多少個比喻。象征句:

      略微提及比喻和象征的區(qū)別:比喻有本體、喻體之分,比喻的喻體為虛,象征物為實際的事物。(但不拘泥和糾纏于此。)

      引導(dǎo)學生逐一理解比喻句的意蘊和作用:

      既替余以蕙纕兮,有神之翼攬茝:比喻詩人高尚的德行。

      眾女嫉余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許多小人;高尚德行。(比喻)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比喻準則、準則。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不能與小人同流合污。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比喻詩人要保持芳潔與美好的品質(zhì)。

      象征: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象征理想境界。)

      體會這些比喻和象征的作用:具有更強烈的形象感染力;比興象征傳統(tǒng)的繼承;與直抒胸臆的句子構(gòu)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反映荊楚民族自由浪漫精神和悲怨郁結(jié)之情;文人高雅的貴族氣韻。(比較與《詩經(jīng)》當中比興手法的不同。)

      5、誦讀課文之后,進行情境對話:

      屈原“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奔偃羟陂L著蘭草的水邊高地、長著椒樹的山岡遇到了穿越而來的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北宋大詞人蘇軾,他們之間將展開一場怎樣的對話?

      明確:

      屈原:求索真理,矢志不渝;忠貞于國,知其不可而為之。

      陶淵明:全身保生,質(zhì)性自然,獨善其身,超然世外。

      蘇軾:曠達自適,順逆泰然,自得其樂,隨遇而安。

      6、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中,屈原自擬為女性,以許多女人嫉妒自己秀美的峨眉,因而毀謗自己好做*蕩之事,來比喻自己與群小之間的尖銳沖突。你如何看待屈原這種“擬女性”的寫法?

      明確:

      屈原的“擬女性”的寫法是值得肯定的,他用“擬女性”的寫法使感情的表達更加形象,使情感的抒發(fā)更加真實和自然。使人們更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擬女性”的寫法對后世影響深遠,如唐代的不少“閨怨詩”就是男性作者借女性的身份進行創(chuàng)作的,他們以女性的.口吻或身份來抒發(fā)相思、幽怨之情,使感情更加真切可感,意蘊深遠。

      屈原的“擬女性”的寫法是封建思想下的產(chǎn)物,是消極的。他的以“男女”對應(yīng)“剛?cè)帷钡挠^點,是一種封建的哲學思想,其發(fā)展到后來就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性別觀念。并且屈原的“擬女性”的寫法將夫妻關(guān)系等同于君臣關(guān)系,強化了君主的權(quán)力,臣子在“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思想影響下無條件地臣服于君主,使君主關(guān)系固化乃至僵化。

      7、學生質(zhì)疑:

      8、整本書閱讀:推薦讀整本《離騷》,共373句,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9、拓展活動:湖南汨羅擬于2019年端午節(jié)前,開展面向全球華人文化圈的屈子祠征聯(lián)大賽,請從屈原忠貞于國、以身殉國、堅持真理、正道直行、文采風流、澤被楚地等角度來撰寫一幅褒揚、憑吊和感懷的對聯(lián)。

      10、教學反思:

      疏通式朗讀和理解性朗讀更需要加強。要找準契合點點燃學生學習《離騷》的熱情,如比較閱讀。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2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興趣。

      2、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3、學習、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4、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jié)拍和重讀。

      ◆教學重點、難點

      1、賦和比的寫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誦

      ◆教學設(shè)想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

     。ń庹f;本文是一篇節(jié)奏感很強的古代抒情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時應(yīng)以朗讀為主,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培養(yǎng)對古詩的感悟能力。在讀的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引導(dǎo),以完成教學目標。)

      ◆媒體設(shè)計

      放錄音或配音朗讀。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dǎo)語設(shè)計

      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感嘆古代帝王們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們知道,"風"是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騷"即《楚辭》中的《離騷》。《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詩經(jīng)》《楚辭》分別開創(chuàng)了我國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古代帝王們需補充一點"風騷",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我們更應(yīng)注重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離騷》,以求在文學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題

      《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最高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離"--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結(jié)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本課便是從中節(jié)選出來的。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讀課文。放錄音,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對照課文注解弄清文章內(nèi)容,并進一步強化生難字(教師巡回指導(dǎo))。

      (3)學生就疑難字、詞、句提問。

      (4)課堂訓(xùn)練。

      A、區(qū)別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艱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長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 兮

      竟周容以為度

      固 固時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B、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長余佩之陸離。

     。5)課文總理。

      全詩工13節(jié),26句。前7節(jié)自述遭貶的政治原因,后6節(jié)抒發(fā)不變初衷之決心。

     。6)放錄音,指導(dǎo)朗讀、背誦。

      2、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

      一、檢查背誦

      二、具體研習課文

      1、討論詩人追求的理想

      明確:總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賢能,楚國能繁榮富強。具體表現(xiàn):(1)熱愛祖國、憂國憂民。 (2)堅持正義,堅持真理,不同流合污。(3)加強自身修養(yǎng),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習1~7節(jié)

     。1)這一層作者自述遭貶的政治原因,請同學們找出自己的話概括遭貶原因。

     。2)面對遭貶,屈原持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

      3、研習8~13節(jié)

      詩中說"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據(jù)此,有人認為:面對強大的敵人,屈原妥協(xié)了。請同學們朗讀后討論。

      三、欣賞品味

      1、品味賦的寫法

      本篇的賦既用于敘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實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如用于敘事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寫法

      本文用花草禽鳥來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還用打比方來說理。如用"鳥之不群兮"來說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比喻君子與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規(guī)矩而改錯"比喻"黨人"破壞法制。

      四、布置作業(yè)

      課后討論:屈原的精神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他的精神影響到哪些后來人?你怎樣看待這種精神?請將你的看法寫成短文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3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詩比興表現(xiàn)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3.把握詩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義,體味詩人的情志。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yù)習

     。ㄒ唬┳髡

      屈原(約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同時主持外交事務(wù),主張楚國與齊國聯(lián)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x而死。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體”,代表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遠游》《卜居》《漁父》等。其作品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報國為民的熱情,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nèi)涵深刻。

     。ǘ┏o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形式,亦稱“楚辭體”。楚辭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后人也有用“騷”指代楚辭的,故稱“騷體詩”。

      楚辭是發(fā)源于中國x淮流域楚地的歌謠,“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在語言形式上,突破了《詩經(jīng)》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嘆的韻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楚辭》西漢劉向編輯的收錄屈原等人詩歌的一本詩歌總集。

     。ㄈ┣拿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

      5.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涉x》)

      6.茍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涉x》)

      (四)題目解說

      《離騷》是《楚辭》中的經(jīng)典作品,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由于《詩經(jīng)》和《楚辭》分別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傳統(tǒng)的源頭,所以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指代《詩經(jīng)》中的《國風》,用“騷”指代《楚辭》中的《離騷》。

      關(guān)于“離騷”之義,古今學者眾說紛紜。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解釋為“離憂”,即遭遇憂愁;王逸《楚辭章句》釋為“別愁”。

      (五)寫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時代大動蕩、社會大變革的戰(zhàn)國中后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殘余勢力,在諸侯國內(nèi)部和宗國之間進行著內(nèi)外交錯的.復(fù)雜斗爭。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觸犯了楚國貴族集團的利益,因此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屈原為之奮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實現(xiàn)。于是,屈原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表達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二、學習過程

      任務(wù)一:疏通文意梳理行文脈絡(luò)

      任務(wù)設(shè)計:

      1、請學生自由朗讀,結(jié)合注釋,梳通文意。圈出有疑問的地方。

      針對疑問進行指導(dǎo)。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梳理行文脈絡(luò)。

      行文脈絡(luò):

      ①首先介紹自己高貴的出身、吉祥的誕辰和美好的名字。

      ②接著敘述自己的才能修養(yǎng)、憂慮希望,表達立志改革,愿為前驅(qū)的報國之情。

     、廴缓笞肥鍪芮赓H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茏詈蠓此,表現(xiàn)了詩人高潔自守的品質(zhì),抒發(fā)了詩人反省自己和獻身理想的熱情。

      3、朗讀第一段,總結(jié)屈原的“內(nèi)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俪錾砀哔F。詩人自敘族源出身。顓頊為中國遠古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傳說的“五帝”之一!妒酚浨袀鳌:“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诔錾椤L珰q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朱熹說:“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賦我美質(zhì)于內(nèi)也!(《楚辭集注》)

      ③名字蘊含政治理想。“正則”“靈均”,都與“平”有語意上的關(guān)聯(lián)。帛書《十六經(jīng)》記載了黃帝問其大臣的一段話:“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為之若何?”可見,正、均、平,皆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結(jié):詩人因出身高貴而自負、自傲、自愛,這是他高潔的自我形象的一個內(nèi)因,卻也是構(gòu)成他悲劇命運的一個因素。

      4、明代汪瑗道:“內(nèi)美是得之祖、父與天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朗讀第二段,屈原怎樣闡述“修能”。

      運用比喻。

      無論是佩帶香草,還是朝取木蘭,夕擷宿莽,都是比喻,是詩人志趣高潔的表征。

      小結(jié):這種潔身自好的追求,隨著春秋代序、歲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遲暮,如同草木零落,雖有雄心壯志,何以施展?因此,詩人決心趁年歲未老,為國家除污去穢,改變法度。駕馭駿馬,“導(dǎo)夫先路”,這是何等的豪邁與自信!

      任務(wù)二:體味詩人的情志

      任務(wù)設(shè)計:

      1、誦讀第三段和第四段,請找出表達詩人品德和情懷的詩句并分析。

      學生探究總結(jié):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現(xiàn)剛正不阿,一身正氣。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體現(xiàn)了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表明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潔。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表明堅持真理、獻身理想至死不渝的品質(zhì)。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突出屈原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精神品質(zhì)。

      小結(jié):因此司馬遷對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康,故死而不容!薄半m放流,眷顧楚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說,“雖與目月爭光可也”。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概括詩人的思想感情。

      詩人自述身世、品質(zhì)、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為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xiàn)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3、誦讀課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類歸納并分析表達效果。

      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歸類分析。

     、佟稗テ彙、“蛾眉”、“蘭皋”、“芰荷”、“芙蓉”、“芳”、“繁飾”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

     、凇氨娕薄ⅰ皾伞北扔餍∪梭a臟污穢的東西

     、邸苞v鳥”比喻君子

      ④“方”比喻正直端方的人

      ⑤“圜”比喻世故圓滑的人

      表達效果:既增加了詩歌的文學色彩,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讀者以較深刻的印象。形象鮮明,情感意識強烈,使詩歌充滿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小結(jié):比興手法不是《詩經(jīng)》的專利,在《離騷》中也運用大量喻!段男牡颀埍扰d》中也說:“三閭忠烈,依《詩》制《騷》,諷兼比興!边@些論述,肯定了《離騷》的歷史地位,也指出它與《詩經(jīng)》的淵源關(guān)系。

      任務(wù)三:探尋“美人香草”象征義

      任務(wù)設(shè)計

      《離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和香草”兩類意象。分析《離騷》中的“美人香草”象征義。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作者自喻!峨x騷》前半部分,屈原將楚王作為男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女性,美人是其自喻。以男女婚娶喻君臣相契,以男方的變卦喻楚王的疑忌賢臣、對自己不能始終信任的事實,所以才有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感嘆。《離騷》后半部分,屈原又轉(zhuǎn)為男性,“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而將君王喻為美人,他四處“求女”,即尋求圣主賢君。然而,周圍都是些蔽美嫉妒的小人或庸臣,理想求而不達。

      《離騷》中充滿了種類繁多的香草,有“芰荷、x離、蕙菌桂、白芷、蘭、椒、菊、芙蓉、杜衡”等四十多種。這些“香草”寄寓著詩人獨特的心理特征,是潔身自好、不與世同流合污高潔品質(zhì)的象征。

      任務(wù)四:探究藝術(shù)特色

      任務(wù)設(shè)計

      《離騷》“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詞”具有濃郁的楚文化色彩。請根據(jù)課文總結(jié)其藝術(shù)特色。

     、倬涫降撵`活參差。

      《離騷》打破了《詩經(jīng)》的四言句式,擴大了詩歌的容量。采用了靈活多變的楚民歌句法,創(chuàng)造了一種節(jié)奏分明而參差錯落的雜言句式。出現(xiàn)了不少工巧的對偶句,如“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但交叉使用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形成《離騷》特殊的語言節(jié)奏美。

      ②“兮”字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

      從《離騷》來看,兩句用“兮”字,用在奇句末尾,這種用法對調(diào)整詩歌節(jié)奏起著很大作用,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美

     、郾扰d手法的運用。

      詩人運用奔放而瑰麗的想象,將楚地特有的風物引入詩篇,繁多的比喻,不但使敘事、說理更加生動形象,也使情感的抒發(fā)更加委婉含蓄,蘊藉有致。

      三.主題歸納

      課文節(jié)選的這部分敘述詩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顧自己因潔身自好、堅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謠、中傷,處于被君主疏遠的困厄處境。詩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決絕態(tài)度,另一方面設(shè)想自己退隱后將更加努力地培養(yǎng)自己的美好德行。

      四.作業(yè)

      背誦默寫第三段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4

      【教學目標】

      了解騷體詩的形式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能力

      了解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特征,體會詩歌象征手法運用的效果

      了解《離騷》語言風格特點,理解文章節(jié)選部分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鑒賞《離騷》中的詩句,學習屈原憂國憂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鑒賞詩歌的比興手法

      難點

      引導(dǎo)學生掌握騷體詩的形式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

      引導(dǎo)學生初步掌握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特征,體會詩歌象征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導(dǎo)入

      相信大家都聽過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故事。為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賽龍舟。這個習俗延續(xù)至今。今天,我們通過學習《離騷》來認識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學過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在詩句“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中,“風騷”具有一定的涵義!帮L”指的是《詩經(jīng)》中的《國風》,“騷”則是《離騷》中的“騷”。所謂“風騷”,指的是《詩經(jīng)》和《楚辭》!对娊(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這兩部作品風別開創(chuàng)了我國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而且,并稱的兩個“第一”始終在我國文學史上“獨領(lǐng)風騷”。屈原簡介

      屈原(約前339~約前278),中國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其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23篇。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xiàn)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同時,他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xiàn)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jié)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同時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于祖國的決心。

      解題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杰作,是詩人的主要代表作,也是“楚辭體”(騷體詩)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騷體詩”來統(tǒng)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jīng)》,用“騷”來概括《楚辭》。

      《離騷》的主體表現(xiàn)了詩人為實現(xiàn)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斗爭!半x”代表憂愁,“離騷”即是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共有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結(jié)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內(nèi)心憂國之思的作品。

      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熟讀課文,要求背誦

      課文講解

      1.課文中大量運用語氣助詞“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兮”是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的語氣詞,它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盡一樣。用在句中,表語音的延長;用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充;用在句尾,表感嘆意味。就課文來看,“兮”均用在句間,表示語意未完,等待下句補充。

      《離騷》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并表達政治理想。(這是《離騷》的一大藝術(shù)特色,這種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這種方法在古典詩詞中廣泛運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時代,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抒難抒之情。)請找出相關(guān)的詩句,說說詩人是怎樣運用這些比喻來表達政治理想的。

      明確:用香草比喻內(nèi)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現(xiàn)實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掛江離秋蘭比喻修身養(yǎng)性;用乘騏驥比喻追求和實現(xiàn)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黃昏期而中道變卦比喻君王失信;用眾芳,椒、桂、蕙,比喻群賢。

      3.在詩中,詩人除了使用比喻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還使用了什么手法,試舉例。

      明確:對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賢與昏庸君王狂放不羈“路幽昧以險隘”的對比;黨人貪圖個人享樂與自己為國為民不惜身遭災(zāi)禍的對比

      4.揣摩語言

      (1)“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以善淫!(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終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嫵媚,誹謗我好放蕩。)

      明確:這幾句詩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為政治家和詩人的自我形象出現(xiàn)外,又;没癁,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修”有時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jié)了婚約,后來卻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終于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shù)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歡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會后悔)

      明確: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堅貞不屈。真可說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無恥小人對他的惡毒誣蔑,一會說他穿著奇裝異服,一會又說他面容姣好,肯定是個善淫之輩。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競相諂媚,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屈原下決心絕對不和他們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鷙鳥,孤傲、矯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就像方圓不能周,異道不相安一樣。在這里,屈原清楚地預(yù)感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句中“雖九死其猶未悔”和同出自于《離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獨愛美,并且習以為常。即使肢體分解也不會改變,難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敗的嗎?)

      明確:這幾句詩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自知之明、自謀之熟、自勉之嚴、自決之勇,令人感慨萬分。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不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堅定。通過這一段情感的抒發(fā),詩人將構(gòu)成自己心靈世界悲劇性沖突的兩個方面——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立、進取與退隱的對立,初步展現(xiàn)出來了.繼之又更加堅定地作出了選擇。

      5.縱觀全詩,詩人有什么樣的內(nèi)在品格?用課文中的文字加以描述。

      明確:詩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堅定的,節(jié)操是清白的,才華是橫溢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嫉惡如仇);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忠貞不移)。

      6.《離騷》一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明確:《離騷》為我們塑造了屈原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案哂喙谥пз,長余佩之陸離。”“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焙芏嗲漠嬒窦词共粚懮稀扒倍郑藗円部梢砸谎壅J出是屈原,就是因為都依據(jù)了詩中這種具有特征性的描寫。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規(guī)矩”“繩墨”),主張舉賢授能。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艱”,“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反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7.《離騷》的語言有什么特色?

      明確:《離騷》的語言是相當美的。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xiàn)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钡谒木渲械摹胺肌弊匀挥伞败梁伞薄ⅰ败饺亍倍鴣,是照應(yīng)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來形容“情”的。所以雖然沒有用“如”、“似”、“若”之類字眼,也未加說明,卻喻意自明。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xiàn)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詩以四句為一節(jié),每節(jié)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最后,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8.分析《離騷》的藝術(shù)特色。

      明確:

      (1)比喻手法的運用。

      (2)對偶句式的運用。

      (3)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

      其具體體現(xiàn)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上,在詩中,詩人心情地發(fā)揮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愛好表達心聲,把現(xiàn)實的背景與虛設(shè)的幻境巧妙地融為一體,顯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

      總結(jié)

      《離騷》是一首偉大的抒情長詩,它有著豐富的內(nèi)容、浪漫的想象、強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寫作手法,在思想和藝術(shù)上具有相當打的美麗,令無數(shù)文人學者傾倒。同時,它讓我們了解了屈原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5

      一.關(guān)于教材

      我所說課的目是兩千年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一單元(古典詩歌)的第二。該單元所選古代古體詩8首,其中《詩經(jīng)》中3首,漢魏晉五言詩3 首,《孔雀東南飛》并序以及《離騷》節(jié)選。在該單元中,《離騷》節(jié)選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為代表的楚辭是繼

      北方黃河流域出現(xiàn)《詩經(jīng)》之后,在南方長江流域出現(xiàn)的具有獨特藝術(shù)魅力的新詩體,其本身在詩歌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辭作品,尤其是屈原的《離騷》從詞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鮮明,學生理解的難度較大。從作品的內(nèi)容看,《離騷》是一首規(guī)模宏偉的政治抒情長詩,全詩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詩人自傳的性質(zhì),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義成分,整首詩歌感情回環(huán)激蕩,撼人心魄。課文節(jié)選了長詩的第一節(jié),內(nèi)容主要是詩人自述身世、品質(zhì)、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為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xiàn)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二.關(guān)于教學方法

      結(jié)合作品特點,按照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在古典詩歌方面閱讀能力的要求,我把《離騷》節(jié)選的教學目的確定為以下兩點: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憂民的感情;

      二是反復(fù)誦讀,抓住關(guān)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chǔ)、現(xiàn)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高中二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詩歌的能力,但對于時代久遠的楚辭作品,的前提――讀懂詩歌的內(nèi)容方面,仍存在困難,根據(jù)大綱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特點,我確立重點及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鑒賞重要的語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學難點:關(guān)鍵詞句的疏通。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wù)呢?我決定從教材特點和面臨的具體學情出發(fā),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chǔ)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第二,重視素質(zhì)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具體教學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預(yù)習。要求學生課下預(yù)習,早讀檢查(內(nèi)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

      第二,分解重點、難點。本課將分兩課時進行,把教學難點,即詞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課時中,把教學重點,即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課時,以確保學生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第三,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的內(nèi)容確立課型。第一課時:誦讀、討論相結(jié)合;第二課時:討論、訓(xùn)練為主。

      三.關(guān)于學法指導(dǎo)

      1.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課文盡管難度較大,尤其是語言方面的障礙較大,但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上,仍以教師的引導(dǎo)為主,通過切合實際的引導(dǎo)和點撥,使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

      2. 檢查學生的預(yù)習這一步必不可少,這是由我校的校情、學情決定的。我們?nèi)A亭一中的具體情況是:高中學生中城鎮(zhèn)多農(nóng)村少,礦區(qū)學生多,學生家庭條件較好,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師必須加強督促。

      3. 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淀。課外的閱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diào),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課的導(dǎo)入和課后作業(yè)均要體現(xiàn)教師的這一教學。

      4.課文的背誦方面,教師要充分把握楚辭的語言特點,比如楚辭作品,包括《離騷》,兩句一節(jié),大量使用語音詞“兮”以表達情感,調(diào)整節(jié)奏等特征,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特點的基礎(chǔ)上,理解背誦。

      四.關(guān)于課堂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導(dǎo)入

      要求學生列舉自己掌握的《詩經(jīng)》和《離騷》中的名句。明確我國文學“風騷”并舉。

      2.感知、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充分挖掘利用課文注釋,力求自己動手疏通詞句。

      第一步,范讀——讓學生耳順。教師范讀,學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誦讀——讓學生口順。指導(dǎo)學生朗讀,注意情感和節(jié)奏,逐步積淀語感。

      第三步,解難、疏通。這首詩古奧難懂,應(yīng)當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然后再欣賞詩句。課文注釋較為詳細,而且句句有翻譯,這對學生讀懂詩作是一大幫助。但學生在自習中會遇到不少困難,可以提出討論,老師作一些點撥。

      第四步,課堂練習?勺寣W生嘗試背誦課文,并動手默寫,記清楚難寫難讀的字。

      第二課時

      第一步,鑒賞課文。

      通過引導(dǎo)學生欣賞藝術(shù)手法和可感可觸的藝術(shù)形象,理解詩人內(nèi)在的深厚的感情。

      1.品味詩歌的藝術(shù)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詩中比喻用法,使全詩的形象化特點非常鮮明。另外,每兩句都有“兮”字做停頓,抒情性也非常鮮明。(這一點對背誦的指導(dǎo)非常有用)

      2.分析詩中屈原形象。

      3.欣賞詩人內(nèi)在的深厚的感情。

      課文節(jié)選部分的詩句,突出表現(xiàn)丁詩人的憂傷心事、高尚情操、純潔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惡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進一步指導(dǎo)背誦前6節(jié)。

      引導(dǎo)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字句含義,體會詩人的感情。在熟讀之后,獲得了良好的語感再背誦。可以創(chuàng)設(shè)競賽氛圍,看誰背誦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賞析屈原名句,諸如——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附:第二課時板書設(shè)計

      血統(tǒng)高貴,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麗華彩

      勤勉修行,自強不息 憂國憂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膽忠心,胸懷熾烈

      嫉惡如仇,鄙視群小

      實現(xiàn)理想,不懼危難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6

      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生平,感知其高貴的個人品質(zhì),和忠君愛國思想。

      2、理清〈離騷〉的思路,理解節(jié)選部分主旨。

      3、了解浪漫主義手法傳統(tǒng)的特征,體會詩歌象征手法運用的效果

      重點:

      1、理清〈離騷〉的思路,理解節(jié)選部分主旨。

      2、了解屈原生平,感知其高貴的個人品質(zhì),和忠君愛國思想。

      難點:

      理解詩歌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這一單元學習詩歌,是按照時代的'先后順序安排的!对娊(jīng)》和《離騷》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兩大源頭。是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可與日月爭輝。

      二、屈原及背景介紹

      忠君愛國詩人

      希望輔佐明君,致君堯舜,對內(nèi)制定法令,對外接待賓客。推舉有賢能的人,結(jié)果觸犯貴族的利益,鄭袖等人在懷王面前讒言,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最后楚國滅亡,投汨羅江而死。

      所以“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芍^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矣。”——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三、解題

      離騷:遭遇憂愁。思考可能些什么?

      憂愁

      節(jié)操

      四、具體分析課文;

      問題一:憂愁的是什么?

      憂愁(民生之多艱)

      (皇帝昏庸,賢愚不分)

     。ㄐ∪穗x間)

      問題二: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它是什么樣的節(jié)操呢?

      節(jié)操(寧可死以流亡兮,吾不忍為此態(tài)兮)不同流合污

     。ǚ灏滓运乐,至前世而固然。)以死明志

     。ㄍ诵尬岢醴┬奚眇B(yǎng)性

      (民生各有所好兮,吾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其與心之可懲)至死不渝

      五、總結(jié)屈原:

      憂國憂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與世同流合污,保持操守,潔身自好的人。

      六、作業(yè):

      1、熟讀并背誦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7

      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的《離騷》及他的政治理想,把握“楚辭體”的特點。

      2、領(lǐng)會本文的藝術(shù)手法

      3、體會詩人美好的品質(zhì)和憂國情懷。

      核心素養(yǎng)

      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在反復(fù)吟誦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整合新舊知識,理解作者打造的“香草美人”意象體系。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結(jié)合本文的寫作手法,理解屈原的精神與理想。

      文化傳承與理解: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現(xiàn)身理想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詩的能力。

      難點:領(lǐng)悟屈原愛國的實質(zhì),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課前準備

      1、指導(dǎo)學生完成預(yù)習

      2、制作課件

      一、導(dǎo)入新課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永久地留在我們的記憶當中。每年端午節(jié),當我們在品嘗香噴噴的粽子的時候,競渡龍舟,其實是在紀念這位偉人,讓我們一起深情的呼喚這個名字——屈原。

      二、寫作背景

      原生活在時代大動蕩、社會大變革的戰(zhàn)國中后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殘余勢力在諸侯國內(nèi)部和宗國之間進行著內(nèi)外交錯的復(fù)雜斗爭。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冶,這觸犯了楚國貴族集團的利益,因此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屈原為之奤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實現(xiàn)。于是,屈原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表達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作者介紹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屈原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他被后人稱為“詩魂”。

      屈原也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nèi)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chuàng)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jīng)》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四、題目解說

      《離騷》是《楚辭》中的經(jīng)典作品,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由于《詩經(jīng)》和《楚辭》分別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傳統(tǒng)的源頭,所以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指代《詩經(jīng)》中的《國風》,用“騷”指代《楚辭》中的《離騷》。關(guān)于《離騷》篇名的含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釋為“離騷者,猶離憂也”,“離騷”就是遭遢憂愁。王逸在《離騷經(jīng)序》中釋為“離,別也。騷,愁也”,即離別之憂愁。近代有學者認為,“離騷”即“勞商”之。

      五、層次結(jié)構(gòu)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立志

      第二部分(第三段):述懷。

      第三部分(第四段):反省。

      六、全文分析

      1.開篇講述了哪些內(nèi)容?

      開篇第一句,屈原自敘與楚王同宗,強調(diào)自己出身高貴。接下來,屈原再敘自己出生的大吉日子(楚人認為這天降生的人是貴人),表現(xiàn)出詩人的崇高理想。

      2.“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這句話體現(xiàn)了詩人的哪些品質(zhì)?

      詩人既有“內(nèi)美”(內(nèi)在美德),又有“修能”(優(yōu)良的才能),可見他品性高潔、才華出眾。這句話體現(xiàn)了詩人對美好的人格的追求以及對自身價值的發(fā)現(xiàn)

      3.第2段中詩人是如何描繪自己的美好品質(zhì)的?

      詩人展開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離與白芷,又連綴秋蘭做成佩飾。詩人以“辟芷”“秋蘭”等美好的事物來象征自己的情感、美德、追求、斗志,讓讀者感受到了其高尚的情操。

      4.第3段開頭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開頭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極度苦之情,“長”與“衰”折射出他蒼涼苦悶的心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5.面對自身的遭遇,詩人的心情如何?他對此遭遇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

      “忳”和“郁邑”都是憂愁煩悶的意思,兩個詞連用,表現(xiàn)了詩人的憂愁之深。面對如此污濁、看不到希望的環(huán)境,詩人發(fā)出痛苦而無奈的浩嘆,表明了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边@幾句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痛定思痛,詩人對此前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了懷疑“延佇”“步”“止息”等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猶豫、彷徨、苦苦思索、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詩人形象。

      7.“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幾句詩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

      這幾句詩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自勉之嚴、自決之勇,令人感慨萬分。詩人重申自己“好修”,“獨”字表現(xiàn)出詩人認定自己的原則是正確的,并甘愿為之付出的態(tài)度。詩人將構(gòu)成自己心靈世界悲劇性沖突的兩個方面——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立、進取與退隱的對立,初步展現(xiàn)出來了。繼而,他又更加堅定地作出了選擇。

      8.課文開篇自敘身世有什么作用?

      開篇第一段,感情肅穆,含蘊深邃。詩人以十分莊重而矜持的口吻,自敘了高貴的出身、奇異的生日以及寄寓了父親莫大的期望的“美名”。他強調(diào)自己與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對楚國的興亡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為他至死不能離開楚國埋下了伏筆。他自道奇異的生辰、美好的名宇,也是在表現(xiàn)他的蕁貴不凡和常高的理態(tài)。“正則”,正道直行,嚴于律己;“靈均”,賦良吾,公平均一。這是親人對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條?傊@起給的一段,為詩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愛定下了感情基調(diào)。

      9.詩中描寫花草的用意是什么?

      詩中描寫花草的詩句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等。這些詩句交代了詩人被疏離、貶黜的原國及被疏離、貶黜后的行為。詩人用芳香瑰麗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品德的崇高美好;在被疏離、貶黜后的惡劣處境中,詩人仍駕著馬車緩行在長著蘭草的水邊高地,疾馳到長著椒樹的山岡,依舊以荷葉、荷花為衣裳,表現(xiàn)了無論是“進”還是“退”,都要堅神清白的操守和報國的理想,九死無悔。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用“蕙”“藍”“蘭”“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華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芳香,更現(xiàn)了一種深遠的意境,這些生長在水邊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們引到奇麗的幻想世界。詩人用它們來象征自己高潔的品格,寫出了詩人高大、芳潔的形象。

      10.怎樣理解本文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詩歌塑造了一個憂國憂民、正道直行、獻身理想的愛國詩人形象。

     、偎兄怀龅耐獠啃蜗筇卣!办杞x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谒哂絮r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修明法度(“規(guī)矩”“蠅墨”),舉賢授能;第二,她關(guān)注民生,力主“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哀民生之多艱”),反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堅持理想,義無反顧,卓絕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11.為什么說《離騷》是運用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的佳作?

      浪漫主義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偏重于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感情色彩濃厚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來塑造形象。

      《離騷》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濫觴,詩人盡情地發(fā)揮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愛好表達心志。如用”蕙”“茝””蘭”“椒””芰荷”“芙蓉”等香草鮮花來比喻自己高潔的品行。

      作品把現(xiàn)實世界與虛設(shè)的幻境巧妙地融為一體,顯示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這樣就更能突出屈原為追求理想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和堅貞不屈的精神。所以說《離騷》是運用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的佳作。

      七、中心思想

      本詩中,詩人自敘身世,并講述自己因潔身自好、堅持正道而受到周圍小人的誹謗中傷,以致遭到貶黜的遭遇。全詩不僅表達了詩人對高潔人格的堅守,也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和堅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節(jié)操。

      八、寫作特點

      1.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的修辭手法。

      2.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3.富有節(jié)奏感。

      九、補充資料

      騷體詩

      騷體詩源于戰(zhàn)國時楚國,由屈原創(chuàng)立,是一種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的詩體。因其中屈原的《離騷》影響最大,后世稱這種詩體為“騷體”或“楚辭體”,稱這種詩體的詩歌為“騷體詩”,歷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漢末年劉向編輯的《楚辭》中收錄了戰(zhàn)國時期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騷體詩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jīng)》以四言為主的體制,在民歌的基礎(chǔ)上又吸取了散文的筆法,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十、總結(jié)全文

      課文節(jié)選的這部分敘述詩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顧自己因潔身自好、堅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謠、中傷,處于被君主疏遠的困厄處境。詩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決絕態(tài)度,另一方面設(shè)想自己退隱后將更加努力地培養(yǎng)自己的美好德行。

      布置作業(yè)

      屈原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投江,你贊成他這一舉動嗎?談?wù)勀愕目捶ā?/p>

      課后訓(xùn)練

      作業(yè)

      1.下列對文中文化知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朕:古代帝王的自稱之詞

      B.皇考:古人對亡父的尊稱

      C.孟陬:指的就是孟春正月

      D.靈修:在本文中指楚懷王

      2.下列各句中,與“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點相同的是()

      A.謇朝誶而夕替

      B.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D.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3.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

      B.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C.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D.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

      4.下列各句中對文學常識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屈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開創(chuàng)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zhuǎn)變?yōu)閭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紀元。

      B.《楚辭》是西漢末年的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的,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C.“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為“辭”“辭賦”等。

      D.《離騷》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屈原創(chuàng)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問》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專用作皇帝的自稱。

      2.答案:B

      解析:例句和B項均為賓語前置句。A項,被動句;C項,定語后置句;D項,被動句。

      3.答案:C

      解析:A項,“錯”同“措”;B項,“章”同“彰”;D項,“離”同“罹”。

      4.答案:D

      解析:《離騷》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政治抒情詩。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8

      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的生平,領(lǐng)悟其愛國的實質(zhì),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誦讀課文,抓住關(guān)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評價古詩文的能力。

      3、了解“騷體詩”的形式特點,理解并掌握詩中的關(guān)鍵語句。

      4、了解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特征。

      教學重點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辭》的一般特點。

      2、對關(guān)鍵詞語的疏通理解。

      3、鑒賞重要語句,感覺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預(yù)習

      1、語文講義上預(yù)習內(nèi)容(29頁)。

      2、朗讀課文,注意語調(diào)和感情。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觀看幾組有關(guān)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懷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澤畔,抱石沉江。

      提問:你們知道照片上這們歷經(jīng)坎坷,依然忠君愛國的詩人是誰嗎?(屈原)

      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飽經(jīng)憂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的5月4日這一天投汨羅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守節(jié)不移的偉人,于是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興起了吃粽子、賽龍舟習俗。

      二、有關(guān)資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出身于楚國貴族,與懷王同祖。屈原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賢相的政治,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體現(xiàn)是民本思想。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曾任左徒,輔佐懷王,參與議論國事及對應(yīng)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對外參加合縱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因受小人的陷害,他兩次被流放。最后在楚國都城被秦攻破時投汨羅江而死,以示忠貞愛國之懷。

      2.楚辭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它受《詩經(jīng)》的某些影響,但同它有直接血緣關(guān)系的還是在南方土生土長的歌謠。在戰(zhàn)國中期,隨著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現(xiàn)于楚國文壇之后,楚辭于是形成為一代文學樣式。楚辭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響下,楚國又產(chǎn)生了一些楚辭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辭》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風俗習尚以及所使用的藝術(shù)手段、濃郁的抒懷風格,無不帶有鮮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辭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變幻,詞藻華美,對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襯字。這是楚辭的基本特征,它們是與中原文化交相輝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離騷”的含義

      關(guān)于《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罹憂”。班固在《離騷贊序》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后人多各從其一說。近世學者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

      三、誦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跟讀

      老師總結(jié):

      (1)騷體詩的朗讀節(jié)奏:一般是三、四個節(jié)拍,隨文切分。

      (2)“兮”字是語氣助詞,讀時應(yīng)拉長語氣。

      2.學生自由誦讀。讀時注意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字詞梳理

      1.實詞

      苗裔:后代子孫

      考:特指死去的父親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狀

      與:等待

      搴:攀、折

      騏驥:駿馬

      2.古今異義

      朕:第一人稱代詞“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稱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3.通假字

      錫:同“賜”。

      辟:同“僻”。

      道:同“導(dǎo)”。

      4.詞類活用

      名余曰正則兮 名,名詞用作動詞,命名,取名。

      字余曰靈均 字,名詞用作動詞,給人取表字。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 美,形容詞用作名詞,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歲之不吾與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主,賓語前置,應(yīng)為“不與吾”。

      肇錫余以嘉名 狀語(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五、學生根據(jù)課文注釋自己翻譯課文。

      參考:

      我本是古帝高陽氏的后裔,號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親。|寅年正當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間|先父觀察測度我初生的時節(jié),一開始就賜給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著正則,替我取下的別號叫著靈均|我既有眾多的內(nèi)在美質(zhì),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身上,把秋蘭聯(lián)成飾物掛在身邊|我自念光陰如流水逝去,憂心歲月不會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蘭,晚入洲澤采摘宿莽|時光飛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遞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時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為什么不把握年歲壯盛的時機,丟棄穢惡的行徑,為什么不改變這不善的法度|我駕著駿馬正要打算去奔馳,你隨我來吧,我當為君在前面帶路。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語文講義30頁6-13題。

      第二課時

      一、抽生翻譯課文

      二、 文本研習:

      1.概括1--2句詩的大意。

      明確:寫屈原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

      2.詩人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貴呢?

      明確:是說明自己與楚王是同宗,對楚國的興亡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3.3-4句寫了什么?

      明確:介紹自己美好的名字。

      4.5-8句寫了什么?

      明確:介紹自己美好的名字。

      5.為什么要寫這些?

      明確:表現(xiàn)出詩人高度的莊重與自愛。

      小結(jié):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這都是上天與先人賜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則是因為自己注重修養(yǎng)。

      6.看5-6句寫了什么?

      明確:寫自己強調(diào)自己才能修養(yǎng)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學習。

      7.從介紹出身的高貴到宣揚自己的“內(nèi)美”和“修能”體現(xiàn)了什么?

      明確: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人格的追求、對自我價值的發(fā)現(xiàn)。

      8.7-10句寫了什么?

      明確:寫了詩人的焦慮。

      9.有哪些焦慮?

      明確:對一心報國的屈原而言,最擔心的是時光如流水逝去,而沒有機會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獻給楚國。詩人擔心雖懷有一腔熱忱,無nai“美人”不識。

      10.看最后4句寫了什么?

      明確:寫詩人善意的勸告和昂揚的呼喊。他勸告“棄穢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11.詩人寫這些表明了什么?

      明確:前兩句表明身處逆境仍心存祖國,有拯救國家的赤子之心。|后兩句表明他當仁不讓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頂天立地的人。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意味著人的覺醒。

      小結(jié):在漫長的專制時代,如果沒有屈原這類人物,中國的歷史將更加黑暗。

      三、課堂小結(jié):從節(jié)選的這部分詩中,我們即可以看出屈原時代是怎樣的一個世界。雖然當時的世界黑暗籠罩,詩人卻總是掏出燃燒的心舉過頭頂,拆下肋骨當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運,詩人也總是堅持真理,崇尚高潔,高擎愛國主義之纛,甘做時代的引領(lǐng)人。從這種意義上講,詩人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光輝榜樣。

      四、拓展延伸:

      《史記》中有一段文字對屈原的精妙描繪,古往今來,備注推崇,現(xiàn)選取一段,閱讀后,完成后面題目。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作者認為,屈原作《離騷》的原因是什么?

      (2)解釋下列句子加點字含義。

      A.人窮而反本 B.讒人間之 C.靡不畢見 D.其文約

      (3)翻譯下列句子。

     、倨浞Q文小而其指極大:

      ②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4)作者認為,屈原不被世人容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大王偏聽偏信,小人讒言離間,因而憂愁幽思。

      (2)處境困頓 離間 顯現(xiàn) 簡潔

      (3)他所運用的語言小但是它們的意義深遠廣大;推及這種品志,即使與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4)屈原志潔行廉,與世俗格格不入,故遭受排擠流放。

      五、布置背誦全詩,做講義有關(guān)習題。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9

      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的生平和《離騷》,領(lǐng)悟其愛國的實質(zhì),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誦讀課文,理解并掌握詩中的關(guān)鍵語句,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古詩的能力。

      3、了解“騷體詩”的形式特點,及《離騷》藝術(shù)特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離騷》的藝術(shù)特色。

      2、鑒賞重要語句,感覺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永久地留在我們的記憶當中。每年端午節(jié),當我們在品嘗香噴噴的粽子的時候,競渡龍舟,其實是在紀念這位偉人,讓我們一起深情的呼喚這個名字—— ,他是誰呢?

      二、補充背景資料

      1、作者其人。

      2、“離騷”的含義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由于楚辭中最有代表作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后人也以指稱楚辭“騷”,《詩經(jīng)》被稱為“風”,二者合稱“風騷”。(補充)

      《離騷》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在詩壇當中光芒四射,可與日月爭輝。不僅有著豐富的內(nèi)容,浪漫的想像,還有強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寫作手法,歷來備受推崇。司馬遷對《離騷》的題解,是“離騷者,猶離優(yōu)也”。 “離”——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也有其他的見解認為“離別的憂愁”。

      三、誦讀課文

      1、注意騷體詩的朗讀節(jié)奏:一般每句三至四個節(jié)拍,隨文切分。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碎而夕替。

      2、“兮”字是語氣助詞,沒有實在意義,讀時應(yīng)拉長語氣。 “兮”用在上下句中間,使全詩具有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

      3、此詩中連詞是劃分節(jié)拍的標志之一,連詞前劃為一拍。

      四、解析第一節(jié)

      1、生自讀第一自然段或生范讀

      2、疏通難字詞

      兮:語氣助詞,無意義。

      以:連詞并列,“又”例:長太息以掩涕兮

      以之為,把…當作或覺得…是,例:競周容以為度

      承接,例:寧溘死以流亡兮

      因為,例既替余以蕙纕兮

      之:代詞,例:

      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的”

      所:助詞,放在動詞前,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物、事(所字加動詞為固定用法,是名詞性的用法

      古今異義:浩蕩:古義,荒唐 ; 今義,形容水勢廣闊、壯大

      工巧:古義,善于取巧;今義,技藝巧妙。

      窮困:古義處境窘困;今義,經(jīng)濟苦難

      流亡:古義,隨流水而消逝;今義,因為災(zāi)害或別原因,被迫離開家鄉(xiāng)。

      詞類活用:步,使……步行,使動用法;

      高,加高,形活用為動

      厚,推重,形活用為動

      群,名活用為動,合群

      屈、抑,使動用法,使-受屈,使-受抑

      3、疏通重點語句

      解析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表現(xiàn)了詩人的極度苦悶、難以排解的心情,為下面情緒的抒發(fā)定下了基調(diào),這兩句承上啟下,“民生”也可理解為“人生”,即自嘆人生多艱。

     。1)“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寫詩人被君王疏遠。為什么“朝誶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幾個: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娥眉,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背繩墨以追曲”。

      (2)面對這么復(fù)雜,黑暗的環(huán)境,對自己不公正的待遇,詩人是報著什么樣的態(tài)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只要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即使為之死去多次我也不會后悔)

      明確:為了追求自己所崇尚的美德,屈原顯示自己的堅定的決心,“雖九死其猶未悔”,非常直接與正面表示自己的決心,可見詩人對完美人格的執(zhí)著追求。(堅持真理,獻身祖國)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 (寧愿突然死去,隨流水而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那種世俗小人的丑態(tài)。)

      明確: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堅決不與小人同流合污,可見詩人的品質(zhì)的潔明。作者雖然為自己的遭際悲憤萬端,卻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節(jié)操,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而死于忠直啊,本來是古代圣賢所所推重的。)

      又再次表明自己的堅定意志,為了保持我自己的清白,不放棄我的理想,我不在乎死。表現(xiàn)作者以前賢為榜樣,同時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來源。

      板書:

      堅持真理,獻身祖國

      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剛正不阿,一身正氣

      第二課時

      一、生集體讀第二段

      二、疏通難字詞

      請學生翻譯,老師做補充

      三、探究

      1、弄清文中一系列的意象群的含義。

      2、前文說“雖九死其猶未悔”,后文說“悔相道之不察兮”,兩者之間是否構(gòu)成矛盾?

      四、寫作特色

      1、語言方面

     。1)句式以六言為主,兼有雜言,整首詩整齊而節(jié)奏鮮明。例如“哀民生之多艱”“終不察夫民心” (六)“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2)大量運用“兮”字,不僅加強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詩歌回環(huán)反復(fù),更具有節(jié)奏感。

      2、修辭手法

      (1)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xiàn)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利用蕙纕、攬茝、蛾眉比喻自己的美德;用靈修比喻君王,眾女比喻群奸。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例如蕙、芰荷、茝等來象征性地表現(xiàn)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人感受到花草的色、香,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也把我們引向一種更深遠美好的境界。

     。2)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3)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其具體體現(xiàn)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上,在詩中,詩人心情地發(fā)揮他那神奇的想象力,把現(xiàn)實的背景與虛設(shè)的幻境巧妙地融為一體,顯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

     。4)多用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及疊音詞。如“羈”“郁邑”“侘傺”“陸離”等是雙聲詞,“岌岌”“菲菲”等是疊音詞。

      五、總結(jié)

      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偉大,在于他的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jié)。同時,在于他所寫成的詩歌,使詩歌中的精品,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透過這兩節(jié)課,希望同學們在賞析《離騷》的藝術(shù)特色,也能去體會詩人的高尚的品質(zhì),為人生樹立一面鏡子。

      六、作業(yè)

      背誦《離騷》并整理出課文中的通假字,詞類活用的用法。

      板書: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規(guī)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靈修不察、眾女嫉余、時俗工巧

      操節(jié)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退隱閃念:回車復(fù)路、退修初服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引導(dǎo)學生了解掌握“楚辭”、屈原的相關(guān)文學常識

      2、引導(dǎo)學生學會朗讀并體會詩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

      3、引導(dǎo)理解詩歌的“移情法”和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重點:

      賞讀課文,體會屈原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朗讀中“兮”語氣的把握

      教學設(shè)計:

      詩歌教學讀是重點,所以由讀導(dǎo)入,通過讀來理解詩人形象。但由于課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識不能通過課文本身的解讀來得到,所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隨機增加一些相關(guān)資料,以增強學生的認知范圍,拓展知識面,深化對詩人形象的理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老師有感情地誦讀,帶動學生齊讀。

      2、屈原留給學生的印象及相關(guān)詩句。

      3、學生所掌握的有關(guān)屈原的資料。(相關(guān)材料匯集)

      二、學生朗讀全詩,并初步體會詩歌:

      1、一讀詩歌。這首詩歌與我們之前學過的詩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點?

     。ㄒ觥俺o”的定義和特點!峨x騷》是其中的`代表作;對《離騷》創(chuàng)作緣起的解說,并借用《史記》和《四庫提要》中的相關(guān)資料。

      2、再讀詩歌。注意“兮”的語氣。

      三、賞讀詩歌,體會人物形象

      3、三讀詩歌。詩歌當中的哪些描述與你意想當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

      4、詩歌當中有兩個“恐”字,他們怎么解釋?從詩的前面兩節(jié)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還在“擔心”什么?(時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積極預(yù)政)

      5、屈原是內(nèi)修外美,有著崇高理想的詩人,也是忠君愛國,力圖致君堯舜的政治家。為了豐富這一人物形象,請同學欣賞本文之后的一個語段。(“昔三后……夫惟靈修之故也”)

      四、讀完這首詩之后,感覺它的最大藝術(shù)特點是什么?

     。ㄏ悴荨⒚廊说谋扔;浪漫主義風格)

      五、齊讀結(jié)束

      六、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的地位是相當高的,而這些謀臣策士中如蘇秦、張儀等人都是在本國不得志的情況下離開故土,而在異國有所作為。據(jù)此有人認為屈原的行為是一種愚忠,他大可不必為楚國而死。你怎么看,試著寫一篇六百字以上的小論文。

    【離騷高中詩歌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屈原經(jīng)典詩歌《離騷》原文及翻譯04-24

    離騷的教案設(shè)計07-24

    《離騷》教案(精選9篇)11-01

    《離騷》備課教案(精選10篇)11-18

    高中語文《離騷》知識點歸納大全01-06

    人教版必修二《離騷》精編教案03-21

    離騷教學設(shè)計04-15

    屈原《離騷》原文07-05

    高一語文《離騷》教案(精選10篇)04-10

    離騷原文及賞析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