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一百二

    時間:2022-04-13 15:59:46 新唐書 我要投稿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一百二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歐陽修、宋祁、范鎮(zhèn)、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以下文字資料是由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一百二內(nèi)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原文

      錢徽,字蔚章。父起,附見《盧綸傳》;罩羞M士第,居谷城。谷城令王郢善接僑士游客,以財貸饋,坐是得罪。觀察使樊澤視其簿,獨徽無有,乃表署掌書記。蔡賊方熾,澤多募武士于軍。澤卒,士頗希賞,周澈主留事,重擅發(fā)軍廥,不敢給。時大雨雪,士寒凍,徽先冬頒衣絮,士乃大悅。又辟宣歙崔衍府。王師討蔡,檄遣采石兵會戰(zhàn),戍還,頗驕蹇。會衍病亟,徽請召池州刺史李遜署副使,遜至而衍死,一軍賴以安。

      入拜左補闕,以祠部員外郎為翰林學(xué)士,三遷中書舍人,加承旨。憲宗嘗獨召徽,從容言它學(xué)士皆高選,宜預(yù)聞機密,廣參決,帝稱其長者。是時,內(nèi)積財,圖復(fù)河湟,然禁無名貢獻,而至者不甚卻。徽懇諫罷之。帝密戒后有獻毋入右銀臺門,以避學(xué)士。梁守謙為院使,見徽批監(jiān)軍表語簡約,嘆曰:"一字不可益邪!"銜之。以論淮西事忤旨,罷職,徙太子右庶子,出虢州刺史。

      入拜禮部侍郎。宰相段文昌以所善楊渾之、學(xué)士李紳以周漢賓并諉徽求致第籍。渾之者憑子也,多納古帖秘畫于文昌,皆世所寶;詹荒苋缍苏,自取楊殷士、蘇巢。巢者李宗閔婿,殷士者汝士之弟,皆與徽厚。文昌怒,方帥劍南西川,入辭,即奏徽取士以私。訪紳及元稹,時稹與宗閔有隙,因是共擠其非。有詔王起、白居易覆試,而黜者過半,遂貶江州刺史。汝士等勸徽出文昌、紳私書自直,徽曰:"茍無愧于心,安事辨證邪?"敕子弟焚書。

      初,州有盜劫貢船,捕吏取濱江惡少年二百人系訊,徽按其枉,悉縱去。數(shù)日,舒州得真盜。州有牛田錢百萬,刺史以給宴飲贈餉者,徽曰:"此農(nóng)耕之備,可他用哉!"命代貧民租入。轉(zhuǎn)湖州。時宣、歙旱,左丞孔戣請徙徽領(lǐng)宣歙,宰相以其本文辭進,不用。戣曰:"相君宜知天下事,徽江、虢之治不及知,況其它邪?"還,遷工部侍郎,出為華州刺史。

      文宗立,召拜尚書左丞。會宣墨麻,群臣在廷,方大寒,稍稍引避,徽素恭謹,不去位,久而仆。因上疏告老,不許。太和初,復(fù)為華州。俄以吏部尚書致仕。卒,年七十五,贈尚書右仆射。

      徽與薛正倫、魏弘簡善,二人前死,徽撫其孤至婚嫁成立。任庶子時,韓公武以賂結(jié)公卿,遺徽錢二十萬,不納;蜓苑钱斅房蔁o讓,徽曰:"取之在義不在官。"時稱有公望。

      子可復(fù)、方義?蓮(fù)死鄭注時。方義終太子賓客。子珝,字瑞文,善文辭,宰相王摶薦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摶得罪,珝貶撫州司馬。

      崔咸,字重易,博州博平人。元和初,擢進士第,又中宏辭。鄭余慶、李夷簡皆表在幕府,與均禮。入朝為侍御史,處正特立,風采動一時。敬宗將幸東都,裴度在興元憂之,自表求覲,與章偕來。于是李逢吉當國,畏度復(fù)相,使京兆尹劉棲楚等十余人悉力拫卻之,雖度門下賓客,皆有去就意。它日,度置酒延客,棲楚曲意自解,附耳語。咸嫉其矯,舉酒讓度曰:"丞相乃許所由官囁嚅耳語,愿上罰爵。"度笑受而飲。棲楚不自安,趨出,坐上莫不壯之。累遷陜虢觀察使,日與賓客僚屬痛飲,未嘗醒;夜分輒決事,裁剖精明,無一毫差,吏稱為神。入拜右散騎常侍、秘書監(jiān)。太和八年卒。

      咸素有高世志,造詣嶄遠。間游終南山,乘月吟嘯,至感慨泣下。諸文中歌詩最善。

      韋表微,字子明,隋郿城公元禮七世孫。羈昪能屬文。母訓(xùn)諭稍厲,輒不敢食,以是未嘗讓責。

      韋皋鎮(zhèn)西川,王緯、司空曙、獨孤良弼、裴涚居幕府,皆厚相推挹。涚嘗謂表微似衛(wèi)玠,自以不能及也。擢進士第,數(shù)辟諸使府。久之,入授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不樂,曰:"爵祿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鏡〈扌翦〉白,冒游少年間,取一班一級,不見其味也。將為松菊主人,不愧陶淵明"云。俄為翰林學(xué)士。是時,李紳忤宰相,貶端州,龐嚴、蔣防皆謫去,學(xué)士缺,人人爭薦丞相所善者,表微獨薦韋處厚,人服其公。進知制誥。后與處厚議增選學(xué)士,復(fù)薦路隋。處厚以諸父事表微,因曰:"隋位崇,入且翁右,奈何?"答曰:"選德進賢,初不計私也。"久之,遷中書舍人。敬宗嘗語左右,欲相二韋,會崩。文宗立,獨相處厚,進表微戶部侍郎。丌志沼叛,詔李聽率師討之,次河上。天子憂無成功,表微曰:"以聽軍勢,不十五日必破賊。"及捷書上,止浹日。志沼殘兵六千奔昭義,宰相請推處首惡者誅之,歸脅從者于魏。表微上言:"逆子降,又殺之,非好生也。請以聽代史憲誠于魏,志沼之徒,可使招納。"不聽。以病痼罷學(xué)士。卒,年六十,贈禮部尚書。

      始,被病,醫(yī)藥不能具,所居堂寢隘陋,既沒,吊客咨嗟。篤故舊,雖庸下,與攜手語笑無間然。尤好《春秋》,病諸儒執(zhí)一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jīng)趣。又以學(xué)者薄師道,不如聲樂賤工能尊其師,著《九經(jīng)師授譜》詆其違。

      高釴,字翹之,史失其何所人。與弟銖、鍇俱擢進士第。累遷右補闕、史館脩撰。元和末,以中人為和糴使,釴繼疏論執(zhí)。轉(zhuǎn)起居郎,數(shù)陳政得失,穆宗嘉之,面賜緋、魚,召入翰林,為學(xué)士。張韶變興倉卒,釴從敬宗夜駐左軍。翌日,進知制誥,拜中書舍人。入見帝,因勸躬聽攬示憂勤,帝納其言,賜錦彩。俄罷學(xué)士。累進吏部侍郎,人善其振職。出為同州刺史。卒,贈兵部尚書,遺命薄葬。

      釴少孤窶,介然無黨援,以致宦達。諸弟皆檢愿友愛,為搢紳景重。

      子湜,字澄之,第進士,累官右諫議大夫。咸通末,為禮部侍郎。時士多繇權(quán)要干請,湜不能裁,既而抵帽于地曰:"吾決以至公取之,得譴固吾分!"乃取公乘億、許棠、聶夷中等。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出為昭義節(jié)度使,為下所逐,貶連州司馬。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卒。億字壽仙,棠字文化,夷中字坦之,皆有名當時。

      銖,字權(quán)仲,既擢第,署太原張弘靖幕府,入遷監(jiān)察御史。太和時,擢累給事中。文宗得李訓(xùn),驟拜侍講學(xué)士,銖率諫官伏閣言訓(xùn)素行憸邪,不可任,必亂天下。帝遣使者諭曰:"朕留訓(xùn)時時講繹,前命不可改。"當是時,已旱而水,彗變未息,鄭注權(quán)震赫,人情危駭,既銖等弗見省,群臣失色。明年,訓(xùn)當國,出銖為浙東觀察使,歷義成節(jié)度使。大中初,遷禮部尚書判戶部,徙太常卿。嘗罰禮生,博士李愨慍見曰:"故事,禮院不關(guān)白太常,故卿蒞職,博士不參集。不宜罰小史,隳舊典。"銖嘆曰:"吾老不能退,乃為小兒所辱!"卒。

      鍇,字弱金,連中進士、宏辭科,辟河?xùn)|府參謀,歷吏部員外郎,遷中書舍人。

      開成元年,權(quán)知貢舉。文宗自以題畀有司,鍇以籍上,帝語侍臣曰:"比年文章卑弱,今所上差勝于前。"鄭覃曰:"陛下矯革近制,以正頹俗,而鍇乃能為陛下得人。"帝曰:"諸鎮(zhèn)表奏太浮華,宜責掌書記,以誡流宕。"李石曰:"古人因事為文,今人以文害事,懲弊抑末,誠如圣訓(xùn)。"即以鍇為禮部侍郎。閱三歲,頗得才實。始,歲取四十人,才益少,詔減十人,猶不能滿。遷吏部侍郎,出為鄂岳觀察使。卒,贈禮部尚書。

      子湘,字濬之,擢進士第,歷長安令、右諫議大夫。從兄湜與路巖親善,而湘厚劉瞻,巖既逐瞻,貶湘高州司馬。僖宗初,召為太子右庶子,終江西觀察使。

      馮宿,字拱之,婺州東陽人。父子華,廬親墓,有靈芝、白兔,號"孝馮家"。

      宿貞元中與弟定、從弟審、寬并擢進士第,徐州張建封表掌書記。建封卒,子愔為軍中脅主留事。李師古將乘喪復(fù)故地,愔大懼。于是,王武俊擁兵觀釁,宿以書說曰:"張公與公為兄弟,欲共力驅(qū)兩河歸天子,天下莫不知。今張公不幸,幼兒為亂兵所脅,內(nèi)則誠款隔絕,外則強寇侵逼,公安得坐視哉?誠能奏天子不忘舊勛,赦愔罪,使束身自歸,則公有靖亂之功、繼絕之德矣。"武俊悅,即以表聞,遂授愔留后。宿不樂佐愔,更從浙東賈全觀察府。愔憾其去,奏貶泉州司戶參軍。

      召為太常博士。王士真死,子承宗阻命,不得謚,宿謂世勞不可遺,乃上佳謚,示不忘忠。再遷都官員外郎。裴度節(jié)度彰義軍,表為判官;次髌剑炔坷芍。長慶時,進知制誥。牛元翼徙節(jié)山南東道,為王廷湊所圍,以宿總留事。還,進中書舍人,出華州刺史,避諱不拜,徙左散騎常侍、兼集賢殿學(xué)士。拜河南尹。洛苑使姚文壽縱部曲奪民田,匿于軍,吏不敢捕。府大集,部曲輒與文壽偕來,宿掩取榜殺之。歷工部、刑部二侍郎。脩《格后敕》三十篇,行于時。累封長樂縣公。

      擢東川節(jié)度使,完城郛,增兵械十余萬,詔分余甲賜黔巫道。涪水數(shù)壞民廬舍,宿脩利防庸,一方便賴。疾革,將斷重刑,家人請宥之,宿曰:"命脩短,天也。撓法以求祐,吾不敢。"卒,年七十,贈吏部尚書,謚曰懿。治命薄葬,悉以平生書納墓中。

      子圖,字昌之,連中進士、宏辭科。大中時,終戶部侍郎、判度支。寬為起居郎。

      定,字介夫,偉儀觀,與宿齊名,人方漢二馮。于頔素善之。頔在襄陽,定徒步上謁,吏不肯白,乃亟去。頔聞,斥吏,歸錢五十萬,及諸境,定返其遺,以書讓頔不下士,頔大慚。

      第進士異等,辟浙西薛蘋府,以鄠尉為集賢校理。始,定居喪,號毀甚,故數(shù)移疾,大學(xué)士疑其簡怠,奪職。三遷祠部員外郎,出為郢州刺史。吏告定略民妻,乾沒庫錢,御史鞫治無狀。坐游宴不節(jié)免官。起為國子司業(yè),再遷太常少卿。文宗嘗詔開元《霓裳羽衣舞》參以《云韶》,肄于廷。定部諸工立縣間,端凝若植。帝異之,問學(xué)士李玨,玨以定對。帝喜曰:"豈非能古章句者邪?"親誦定《送客西江》詩,召升殿,賜禁中瑞錦,詔悉所著以上。遷諫議大夫。

      是歲,訓(xùn)、注敗,多誅公卿,中外危惴。及改元,天子御前殿,仇士良請以神策仗衛(wèi)殿門,定力爭罷之。又請許左右史從宰相至延英記所言,執(zhí)政不悅,改太子詹事。鄭覃兼太子太師,上日欲會尚書省,定據(jù)禮當集詹事府,詔可。論者多其正。換衛(wèi)尉卿,以散騎常侍致仕。卒,贈工部尚書,謚曰節(jié)。

      初,源寂使新羅,其國人傳定《黑水碑》、《畫鶴記》;韋休符使西蕃,所館寫定《商山記》于屏。其名播戎夷如此。

      審,字退思。開成中,為諫議大夫,拜桂管觀察使,歷國子祭酒。監(jiān)有孔子碑,武后所立,睿宗署額。審請琢"周"著"唐"。終秘書監(jiān)。

      子緘,字宗之。乾符初,歷京兆、河南尹。

      李虞仲,字見之。父端,附見《文藝傳》。虞仲第進士、宏辭,累遷太常博士。建言:"謚者,所以表德懲惡,《春秋》褒貶法也。茆土爵祿,僇辱流放,皆緣一時,非以明示百代,然而后之所以知其行者,惟謚是觀。古者將葬請謚,今近或二三年,遠乃數(shù)十年,然后請謚。人歿已久,風績湮歇,采諸傳聞,不可考信,誄狀雖在,言與事浮。臣請凡得謚者,前葬一月,請考功刺太常定議,其不請與請而過時者,聽御史劾舉。居京師不得過半期,居外一期。若善惡著而不請,許考功察行謚之。節(jié)行卓異,雖無官及官卑者,在所以聞。"詔可。

      寶歷初,以兵部郎中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出為華州刺史,歷吏部侍郎。簡儉寡欲,時望歸重。卒,年六十五,贈吏部尚書。

      李翱,字習之,后魏尚書左仆射沖十世孫。中進士第,始調(diào)校書郎,累遷。元和初,為國子博士、史館脩撰。常謂史官紀事不得實,乃建言:"大氐人之行,非大善大惡暴于世者,皆訪于人。人不周知,故取行狀謚牒。然其為狀者,皆故吏門生,茍言虛美,溺于文而忘其理。臣請指事載功,則賢不肖易見。如言魏徵,但記其諫爭語,足以為直言;段秀實,但記倒用司農(nóng)印追逆兵,笏擊朱泚,足以為忠烈。不者,愿敕考功、太常、史館勿受。如此可以傳信后世矣。"詔可。又條興復(fù)太平大略曰:

      陛下即位以來,懷不廷臣,誅畔賊,刷五圣憤恥,自古中興之盛無以加。臣見圣德所不可及者,若淄青生口夏侯澄等四十七人,為賊逼脅,質(zhì)其父母妻子而驅(qū)之戰(zhàn),陛下俘之,赦不誅,詔田弘正隨材授職,欲歸者縱之。澄等得生歸,轉(zhuǎn)以相謂,賊眾莫不懷盛德,無肯拒戰(zhàn)。劉悟所以能一昔斬師道者,以三軍皆苦賊而暱就陛下,故不淹日成大功。一也。今歲關(guān)中麥不收,陛下哀民之窮,下明詔蠲賦十萬石,群臣動色,百姓歌樂遍畎畮。二也。昔齊遺魯以女樂,季桓子受之,君臣共觀,三日不朝,孔子行。今韓弘獻女樂,陛下不受,遂以歸之。三也。又出李宗奭妻女于掖廷,以田宅賜沈遵師,圣明寬恕,億兆欣感。臣愚不能盡識。若它詔令一皆類此,武德、貞觀不難及,太平可覆掌而致。

      臣聞定禍亂者,武功也;復(fù)制度、興太平者,文德也。今陛下既以武功定海內(nèi),若遂革弊事,復(fù)高祖、太宗舊制:用忠正而不疑;屏邪佞而不邇;改稅法,不督錢而納布帛;絕進獻,寬百姓租賦;厚邊兵,以制蕃戎侵盜;數(shù)引見待制官,問以時事,通壅蔽之路。此六者,政之根本,太平所以興。陛下既已能行其難,若何而不為其易者乎?

      以陛下資上圣,如不惑近習容悅之辭,任骨鯁正直,與之脩復(fù)故事,以興大化,可不勞而成也。若一日不事,臣恐大功之后,逸樂易生,進言者必曰:"天下既平矣,陛下可以高枕自安逸。"如是,則高祖、太宗之制度不可以復(fù);制度不復(fù),則太平未可以至。臣竊惜陛下當可興之時,而謙讓未為也。

      再遷考功員外郎。初,諫議大夫李景儉表翱自代。景儉斥,翱下除朗州刺史。久之,召為禮部郎中。翱性峭鯁,論議無所屈,仕不得顯官,怫郁無所發(fā),見宰相李逢吉,面斥其過失,逢吉詭不校,翱恚懼,即移病。滿百日,有司白免官,逢吉更表為廬州刺史。時州旱,遂疫,逋捐系路,亡籍口四萬,權(quán)豪賤市田屋牟厚利,而窶戶仍輸賦。翱下教使以田占租,無得隱,收豪室稅萬二千緡,貧弱以安。

      入為諫議大夫,知制誥,改中書舍人。柏耆使滄州,翱盛言其才。耆得罪,由是左遷少府少監(jiān)。后歷遷桂管湖南觀察使、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卒。翱始從昌黎韓愈為文章,辭致渾厚,見推當時,故有司亦謚曰文。

      盧簡辭,字子策。父綸,別傳。與兄簡能、弟弘止、簡求皆有文,并第進士。歷佐帥府,入遷侍御史,習知法令及臺閣舊事。寶歷中,黎干子煟詣臺請復(fù)葉縣故田,有司莫能知,簡辭獨詰曰:"按干坐黨魚朝恩誅,貲田皆沒,大歷后數(shù)十年,比有赦令,無原洗之言,煟安得冒論?"不為治。福建鹽鐵院官盧昂坐贓,簡辭窮按,乃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敬宗曰:"禁中無此,昂為吏可知矣。"李程鎮(zhèn)太原,表為節(jié)度判官。入授考功員外郎,累擢湖南、浙西觀察使,以檢校工部尚書為忠武節(jié)度使。徙山南東道。坐事貶衢州刺史,卒。

      簡能,見《鄭注傳》。其子知猷,字子謨,中進士第,登宏辭,補秘書省正字。蕭鄴鎮(zhèn)荊南、劍南,再辟掌書記。入遷右補闕,出為饒州刺史,以政最聞。累進中書舍人。朱玫亂,避難不出。僖宗還京,召拜工部侍郎、史館脩撰。歷太常卿、戶部尚書,至太子太師。昭宗為劉季述所幽,感憤卒,贈太尉。知猷器量渾厚,世推為長者。善書,有楷法。文辭贍麗。子文度,亦貴顯。

      弘止,字子強,佐劉悟府,累擢監(jiān)察御史。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副使。入拜侍御史。華州刺史宇文鼎、戶部員外盧允中坐贓,詔弘止按訊。文宗將殺鼎,弘止執(zhí)據(jù)罪由允中,鼎乃連坐,不應(yīng)死,帝釋之。累遷給事中。

      會昌中,詔河北三節(jié)度討劉稹。何弘敬、王元逵先取邢、洺、磁三州,宰相李德裕畏諸帥有請地者,乃以弘止為三州團練觀察留后。制未下,稹平,即詔為三州及河北兩鎮(zhèn)宣慰使。還,拜工部侍郎,以戶部領(lǐng)度支。初,兩池鹽法弊,得費不相償,弘止使判官司空輿檢鉤厘正,條上新法,即表輿兩池使,自是課入歲倍,用度賴之。逾年,出為武寧節(jié)度使。徐自王智興后,吏卒驕沓,銀刀軍尤不法,弘止戮其尤無狀者,終弘止治,不敢嘩。優(yōu)詔褒勞。弘止羸病,丐身還東都,不許。徙宣武,卒于鎮(zhèn),贈尚書右仆射。子虔灌,有美才,終秘書監(jiān)。

      簡求,字子臧,始從江西王仲舒幕府,兩為裴度、元稹所辟,又佐牛僧孺鎮(zhèn)襄陽,入遷戶部員外郎。會昌中,討劉稹,以忠武節(jié)度使李彥佐為招討使,各選簡求副之,俾知后務(wù)。歷蘇、壽二州刺史。

      大中九年,黨項擾邊,拜涇原渭武節(jié)度使。徙義武、鳳翔、河?xùn)|三鎮(zhèn)。簡求為政長權(quán)變,文不害,居邊善綏御,人皆安之。太原統(tǒng)退渾、契苾、沙陀三部,難馴制,它帥或與詛盟,質(zhì)子弟,然寇掠不為止。簡求歸所質(zhì),開示至誠,虜憚其恩信,不敢亂。久之,辭疾,以太子少師致仕,還東都,治園沼林艿,與賓客置酒自娛。卒,年七十六,贈尚書左仆射。

      子嗣業(yè)、汝弼,皆中進士第。汝弼以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從昭宗遷洛。方柳璨斫喪王室,汝弼懼,移疾去,客上黨。后依李克用,克用表為節(jié)度副使。太原府子亭,簡求所署多在,每宴亭中,未嘗居賓位,西向俯首,人美其有禮。

      嗣業(yè)子文紀,后貴顯。

      高元裕,字景圭,其先蓋渤海人。第進士,累辟節(jié)度府。以右補闕召,道商州,會方士趙歸真擅乘驛馬,元裕詆曰:"天子置驛,爾敢疾驅(qū)邪?"命左右奪之,還,具以聞。敬宗視朝不時,稍稍決事禁中,宦豎恣放,大臣不得進見。元裕諫曰:"今西頭勢乃重南衙,樞密之權(quán)過宰相。"帝頗寤而不能有所檢制,人皆危之。俄換侍御史內(nèi)供奉,士始相賀。

      李宗閔高其節(jié),擢諫議大夫,進中書舍人。鄭注入翰林,元裕當書命,乃言"以醫(yī)術(shù)侍",注愧憾。及宗閔得罪,元裕坐出餞,貶閬州刺史。注死,復(fù)授諫議大夫、翰林侍講學(xué)士。

      莊恪太子立,擇可輔導(dǎo)者,乃兼賓客。進御史中丞。即建言:"紀綱地官屬須選,有不稱職者,請罷之。"于是監(jiān)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簡并奪職。故事,三司監(jiān)院官帶御史者,號"外臺",得察風俗,舉不法。元和中,李夷簡因請按察本道州縣。后益不職。元裕請監(jiān)院御史隸本臺,得專督察。詔可。累擢尚書左丞,領(lǐng)吏部選。出為宣歙觀察使,入授吏部尚書。拜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封渤海郡公,奏蠲逋賦甚眾。在鎮(zhèn)五年,復(fù)以吏部尚書召,卒于道,年七十六,贈尚書右仆射。

      元裕性勤約,通經(jīng)術(shù),敏于為吏,巖巖有風采,推重于時。自侍講為中丞,文宗難其代,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因以命之,世榮其遷。

      少逸,長慶末為侍御史,坐失舉劾,貶贊善大夫,累遷諫議大夫,乃代元裕。稍進給事中,出為陜虢觀察使。中人責峽石驛吏供餅惡,鞭之,少逸封餅以聞。宣宗怒,召使者責曰:"山谷間是餅豈易具邪?"謫隸恭陵,中人皆斂手。以兵部尚書致仕,卒。

      元裕始名允中,太和中改今名。

      元裕子璩,字瑩之。第進士,累佐使府。以左拾遺為翰林學(xué)士,擢諫議大夫。近世學(xué)士超省郎進官者,惟鄭顥以尚主,而璩以寵升云。懿宗時,拜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召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閱月卒,贈司空。太常博士曹鄴建言:"璩,宰相,交游丑雜,取多蹊徑,謚法'不思妄愛曰刺',請謚為刺。"從之。

      封敖,字碩夫,其先蓋冀州蓚?cè)。元和中,署進士第,江西裴堪辟置其府,轉(zhuǎn)右拾遺,雅為宰相李德裕所器。會昌初,以左司員外郎召為翰林學(xué)士,三遷工部侍郎。敖屬辭贍敏,不為奇澀,語切而理勝。武宗使作詔書慰邊將傷夷者,曰:"傷居爾體,痛在朕躬。"帝善其如意出,賜以宮錦。劉稹平,德裕以定策功進太尉,時敖草其制曰:"謀皆予同,言不它惑。"德裕以能明專任己以成功,謂敖曰:"陸生恨文不迨意,如君此等語,豈易得邪?"解所賜玉帶贈之。未幾,拜御史中丞,與宰相盧商慮囚,誤縱死罪,復(fù)為工部侍郎。

      大中中,歷平盧、興元節(jié)度使。初,鄭涯開新路,水壞其棧,敖更治斜谷道,行者告便。蓬、果賊依雞山,寇三川,敖遣副使王贄捕平之。加檢校吏部尚書。還為太常卿。卿始視事,廷設(shè)九部樂,敖宴私第,為御史所劾,徙國子祭酒。復(fù)拜太常,進尚書右仆射。然少行檢,士但高其才,故不至宰相,卒。

      子彥卿、望卿,從子特卿,皆第進士。

      鄭薰,字子溥,亡鄉(xiāng)里世系。擢進士第。歷考功郎中、翰林學(xué)士。出為宣歙觀察使。前人不治,薰頗以清力自將。牙將素驕,共謀逐出之,薰奔揚州。貶棣王府長史,分司東都。

      懿宗立,召為太常少卿,擢累吏部侍郎。時數(shù)大赦,階正議光祿大夫者,得蔭一子,門施戟。于是宦人用階請蔭子,薰卻之不肯敘。宰相杜悰才其人,擬判度支,辭;又擬刑部兼御史中丞,固辭,乃免。久之,進左丞。性愛友,糾族百口,稟不充,求外遷。擬華州刺史,輒留中,為幸侍酬沮。后以太子少師致仕。

      薰端勁,再知禮部,舉引寒俊,士類多之。既老,號所居為"隱巖",蒔松于廷,號"七松處士"云。

      敬晦,字日彰,河中河?xùn)|人。祖括,字叔弓,進士及第,遷殿中侍御史。楊國忠惡不諧己,外除果州刺史,進累兵部侍郎。志簡淡,在職不求名。周智光已誅,議者健括才,選為同州刺史,拜御史大夫。隱然持重,弗以私害公。大歷中卒

      晦進士及第,辟山南東道節(jié)度府,與馬曙聯(lián)舍。于是,帥不政,法制陵頹,曙引大吏廷責之。吏負兼軍職,不引咎,走訴諸府。牙將且十輩,方雜語以申吏枉,晦讓諸將曰:"吏冒軍名,公等不能詰,反引與為伍,奈何?"眾愧謝,闔府咨美。擢累諫議大夫。武宗時,趙歸真以詐營罔天子,御史平吳湘獄,得罪宰相;奚鲜铇O道非是,不少回縱。

      大中中,歷御史中丞、刑部侍郎、諸道鹽鐵轉(zhuǎn)運使、浙西觀察使。時南方連饉,有詔弛榷酒茗,官用告覂,晦處身儉勤,貲力遂充。徙兗州節(jié)度使,以太子賓客分司。卒,贈兵部尚書,謚曰肅。

      晦兄昕、暤,弟昈、煦,俱第進士籍。昕為河陽節(jié)度使,暤右散騎常侍,世寵其家。

      韋博,字大業(yè),京兆萬年人。祖黃裳,浙西節(jié)度觀察使。博取進士第,浸遷殿中侍御史。開成中,蕭本詐窮得罪,詔與中人籍其財,中人利寶玉,欲竊取去,博奪還,簿無遺貲。

      回鶻入寇,以符澈為河?xùn)|節(jié)度使,拜博為判官。久之,進主客郎中。時詔毀佛祠,悉浮屠隸主客。博言令太暴,宜近中,宰相李德裕惡之。會羌、渾叛,以何清朝為靈武節(jié)度使,詔博副之,擢右諫議大夫,召對,賜金紫。因行西北邊,商虜強弱,還奏有旨,進左大夫,為京兆尹。與御史中丞囂競不平,皆得罪,下除博衛(wèi)尉卿。出為平盧節(jié)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徙昭義。卒,年六十二,贈兵部尚書。

      李景讓,字后己,贈太尉憕孫也。性方毅有守。寶歷初,遷右拾遺。淮南節(jié)度使王播以錢十萬市朝廷歡,求領(lǐng)鹽鐵,景讓詣延英亟論不可,遂知名。沈傳師觀察江西,表以自副。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

      母鄭,治家嚴,身訓(xùn)勒諸子。始,貧乏時,治墻得積錢,僮婢奔告,母曰:"士不勤而祿,猶菑其身,況無妄而得,我何取?"亟使閉坎。景讓自右散騎常侍出為浙西觀察使,母問行日,景讓率然對:"有日。"鄭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蓋怒其不嘗告也。且曰:"已貴,何庸母行?"景讓重請罪,乃赦。故雖老猶加箠敕,已起,欣欣如初。嘗怒牙將,杖殺之,軍且謀變,母欲息眾讙,召景讓廷責曰:"爾填撫方面而輕用刑,一夫不寧,豈特上負天子,亦使百歲母銜羞泉下!何面目見先大夫乎?"將鞭其背,吏大將再拜請,不許,皆泣謝,乃罷,一軍遂定。景讓家行脩治,閨門唯謹。

      入為尚書左丞,拜天平節(jié)度使,徙山南東道,封酒泉縣男。大中中,進御史大夫,甫視事,劾免侍御史孫玉汝、監(jiān)察御史盧栯,威肅當朝。為大夫三月,蔣伸輔政,景讓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擇宰相,盡書群臣當選者,以名內(nèi)器中,禱憲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讓名不得。世謂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謂之"辱臺"。景讓愧艴不能平,見宰相,自陳考深當代,即拜西川節(jié)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贈太子太保,謚曰孝。

      性獎士類,拔孤仄,如李蔚、楊知退皆所推引。始為左丞,蔣伸坐宴所,酌酒語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國者飲此。"客肅然,景讓起卒爵。伸曰:"無宜于公。"所善蘇滌、裴夷直皆為李宗閔、楊嗣復(fù)所擢,故景讓在會昌時,抑厭不遷。宣宗銜穆宗舊怨,景讓建請遷敬、文、武三主,以猶子行為嫌,請還代宗以下主復(fù)入廟,正昭穆。事下百官議,不然,乃罷,德望稍衰矣。然清素寡欲,門無雜賓。李琢罷浙西,以同里訪之,避不見;及去,命貳其騙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顯,景讓宅東都樂和里,世稱清德者,號"樂和李公"云。

      弟景溫,字德己,歷諫議大夫、福建觀察使,徙華州刺史,以美政聞。累遷尚書右丞。盧攜當國,弟隱繇博士遷水部員外郎,材下資淺,人疾其冒,無敢繩,景溫不許赴省。時故事久廢,景溫既舉職,人皆韙其正。

      弟景莊,亦至顯官。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譯文

      錢徽的字叫蔚章。他父親錢起,附在《盧綸傳》里介紹。錢徽考中了進士,縣令王郢喜歡結(jié)交客居和旅行的士人,送錢財給他們,因為這被判了罪。觀察使樊澤看他的賬本,只有錢徽沒接受,就任命他為掌書記官。蔡州叛賊正猖狂時,樊澤招募了很多士兵到軍隊里。樊澤去世了,士兵們很想得賞賜,周澈主持留守事務(wù),不敢擅自動用庫存,不敢頒賞。當時下了大雪,士兵們感到寒冷,錢徽在冬天到來之前就發(fā)了冬裝被絮,士兵們才很高興了。他又被召到宣歙觀察使崔衍府中任職。唐軍討伐蔡州,下令征調(diào)采石的軍隊會合作戰(zhàn),出征歸來,兵將們很驕橫。遇上崔衍病重了,錢徽請求把池州刺史李遜召來任副使,李遜一到任崔衍就去世了,全軍靠他得以安定。

      后被調(diào)進朝廷任左補闕,又以祠部員外郎的身份任翰林學(xué)士,三次升官后任中書舍人,外加承旨職。唐憲宗曾單獨召見他,他乘空閑說其他的學(xué)士也都是高才,應(yīng)預(yù)先讓他們知道機密事務(wù),廣泛聽取意見后決斷,皇帝稱贊他有長者風度。當時,皇帝在宮里積蓄錢財,想收復(fù)河州湟水一帶,雖然答應(yīng)禁止稅外的進貢,但送來的卻不怎么推卻。錢徽懇切勸諫禁絕這些。皇帝秘密告誡以后如有進貢不要從右銀臺門送進宮,來避開翰林院。梁守謙任翰林院使,看見錢徽批復(fù)監(jiān)軍奏章的語句簡短,嘆氣說:“一個字都不能加了嗎!”因此恨錢徽。錢徽因談?wù)摶次鞯氖虏缓匣实鄣男囊猓幻饬寺,貶為太子右庶子,又調(diào)出朝廷任虢州刺史。

      后調(diào)進朝廷任禮部侍郎,宰相段文昌將要好的楊渾之、學(xué)士李紳將周漢賓都托付給他請求錄取為進士。楊渾之是楊馮心的兒子,送了很多有名的碑帖和畫給段文昌,都是世間珍品。錢徽不肯聽從他們兩人的請求,自己選中了楊殷士、蘇巢。蘇巢是李宗閔的女婿,楊殷士是楊汝士的弟弟,都和錢徽要好。段文昌生氣了,他當時正要去掌管劍南西川,進宮辭行,就告錢徽取進士不公正;实蹎柪罴澓驮,當時元稹和李宗閔有矛盾,因此都說錢徽不好。皇帝下詔命王起、白居易再次考試入選者,落選的有一半以上,于是貶錢徽任江州刺史。楊汝士等人勸錢徽拿出段文昌、李紳托他的信件來為自己辯解,錢徽說:“如果心里沒有愧,哪里需要辯解和證據(jù)呢?”命家里人把那些信燒了。

      起初,江州有強盜搶劫送貢品的船,抓盜賊的官吏把江邊兩百名品行不好的年輕人抓起來審訊,錢徽查明了他們是冤枉的,把他們都放了。幾天后,舒州抓到了真強盜。江州養(yǎng)官府牛的田地有一百萬文錢的收入,前任刺史用來供應(yīng)設(shè)宴送禮,錢徽說:“這是農(nóng)民耕作的后備,能做其他用途嗎!”令用來充作窮苦百姓的租稅。后調(diào)任湖州。當時宣州、歙州天旱,尚書左丞孔癸戈請求調(diào)錢徽管宣歙,宰相認為錢徽是靠寫文章升官的,沒有任用他,孔癸戈說:“宰相應(yīng)該知道全國的事情,連錢徽在江州、虢州的政績都不知道,何況其他的呢?”錢徽后來回到了京城,升任工部侍郎,后又出京任華州刺史。

      唐文宗即位,把他召來任尚書左丞。

      遇上宣讀皇帝直接頒的詔書,百官都到了朝廷,當時天氣嚴寒,群臣漸漸躲開了,他一貫恭敬謹慎,不離開自己的位置,時間長了昏倒了。他因此上奏因年老請求退休,沒批準。大和初年,他又擔任華州刺史。不久在吏部尚書任上退休。后去世了,享年七十五歲,贈官為尚書右仆射。

      他和薛正倫、魏弘簡要好,他們兩人先去世了,他撫育他們的孤兒到娶親立業(yè)。他任右庶子時,韓公武用賄賂和朝官們結(jié)交,送給錢徽二十萬文錢,他不接受。有人說只要不是宰相可以不拒絕,他說“:接受錢看是否合大義,不看任什么官!碑敃r人稱贊他有正直的聲望。

      他兒子是錢可復(fù)、錢方義。錢可復(fù)在消滅鄭注時被處死了。錢方義官當?shù)教淤e客,他兒子錢王羽的字叫瑞文,善于寫文章,宰相王摶推薦他任知制誥,又升任中書舍人。王摶被治罪,他被貶為撫州司馬。

      高釴的字叫翹之,史籍上沒記載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和弟弟高銖、高鍇都考中了進士。他多次升官后任右補闕、史館修撰。元和末年,皇帝任命宦官為和糴使,他連續(xù)寫奏章反對。后調(diào)任起居郎,多次議論政事是否恰當,唐穆宗稱贊他,當面賜給他緋色官服和銀魚袋,召他進翰林院任學(xué)士。

      張韶事變突然發(fā)生,他跟隨唐敬宗夜晚住在左軍。第二天,升任知制誥、中書舍人。他進宮去見皇帝,就勸皇帝親自聽意見、看奏章來表示憂國和勤勉,皇帝采納了他的意見,賞給他綢緞。不久,被罷免了學(xué)士職。多次升官后任吏部侍郎,人們稱贊他能發(fā)揮職能。以后調(diào)出朝廷任同州刺史。后去世了,贈官兵部尚書,他留下遺言不要厚葬。

      他從小是孤兒又貧窮,正直不拉宗派,靠這當了大官。他的幾個弟弟都守法友愛,受到士人推崇。

      他兒子高湜的字叫澄之,考中了進士,多次升官后任右諫議大夫。咸通末年,任禮部侍郎。當時考生多由權(quán)貴托付,他無法兼顧,后把官帽扔到地下說:“我決定按公道錄取,如果被貶官,那是命中注定!”于是錄取了公乘億、許棠、聶夷中等人。后任兵部侍郎、判度支時,出京任昭義節(jié)度使,被部下趕走,又貶任連州司馬。后任太子賓客主持洛陽分署,此后去世了。

      公乘億的字叫壽仙,許棠的字叫文化,聶夷中的字叫坦之,都在當時有名氣。

      高銖的字叫權(quán)仲,考中進士后,被任命為太原節(jié)度使張弘靖的幕僚,后入朝升任監(jiān)察御史。太和年間,多次升官后任給事中。唐文宗賞識李訓(xùn)后,一下子提升為侍講學(xué)士,高銖率領(lǐng)諫官在殿上跪著說李訓(xùn)一貫奸邪,不能任用,否則定會弄亂天下;实叟墒拐吒嬖V他們說:“我要留李訓(xùn)隨時講解經(jīng)義,先前的任命不能更改!碑敃r,旱災(zāi)剛過又有水災(zāi),彗星還沒消失,鄭注的權(quán)勢顯赫,人們都擔心害怕,到高銖等勸諫沒被采納,百官都嚇壞了。第二年,李訓(xùn)掌權(quán),把高銖調(diào)出朝廷任浙東觀察使,后又任義成節(jié)度使。

      馮宿的字叫拱之,婺州東陽縣人。

      他父親馮子華,在父母墓邊搭棚守喪時,有靈芝、白兔出現(xiàn),人稱他家為“行孝的馮家”。

      馮宿在貞元年間和弟弟馮定、叔伯弟弟馮審和馮寬一起考中了進士,徐州節(jié)度使張建封任命他為掌書記。張建封去世了,他兒子張忄音被軍人脅迫主管留守事務(wù)。李師古想趁喪期收復(fù)原屬自己的土地,張忄音很擔心。當時,王武俊集結(jié)軍隊想利用矛盾,馮宿寫信勸王武俊說:“張元帥和您結(jié)為兄弟,想一起努力使河南、河北歸順皇帝,全國人沒有不知道的,F(xiàn)張元帥去世,年幼的兒子被騷亂的軍人脅迫,國內(nèi)不能受朝廷信任,境外有強敵威逼,您怎么能袖手旁觀呢?您如果能啟奏皇帝不忘張元帥過去的功勞,赦免張忄音的罪,讓他到朝廷請罪,那么您就有平定禍亂的功勞,挽救張家的恩德了。”王武俊高興了,就奏報皇帝,任命張忄音為留后。馮宿不想輔佐張忄音,跑到浙東觀察使賈全府中效力,張忄音討厭他離開自己,上奏貶他為泉州司戶參軍。

      后皇帝召他任太常博士。王士真去世了,他兒子王承宗不服從朝廷命令,朝廷就沒給他賜謚號,馮宿認為他生前的功勞不能忘記,就呈報了好謚號,表示不忘他的忠心。馮宿兩次升官后任都官員外郎。裴度任彰義軍節(jié)度使時,任命他為判官;次髌蕉ê螅蝗蚊鼮楸炔坷芍。長慶年間,升任知制誥。牛元翼調(diào)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因被王廷湊包圍,就任命馮宿主持留守事務(wù)。他回京后,升任中書舍人,后派他出京任華州刺史,他為避父親的諱不愿上任,改任左散騎常侍、兼集賢殿學(xué)士。后又任河南府尹。

      洛陽宮苑使姚文壽放縱部下?lián)寠Z百姓的田地,后藏到軍營里,官吏不敢去抓。河南府大集會,那部下和姚文壽一起來了,馮宿把他抓住用杖刑打死了。馮宿后任過工部和刑部侍郎。撰有《格后敕》三十篇,在當時流傳。他多次晉爵后被封為長樂縣公。

      后升任東川節(jié)度使,他修好了城墻,添置軍械十多萬件,有詔命將多余的鎧甲送給黔巫道。涪水多次沖毀人民房屋,馮宿修筑堤防,當?shù)匕傩斩际芰艘妗?/p>

      他病重了,遇上要判罪人重刑,他家里人請求寬恕罪人,他說:“壽命長短由上天決定,違法來求神保佑,我不敢做!焙笕ナ懒耍砟昶呤畾q,贈官為吏部尚書,賜謚號叫懿。他頭腦清醒時說不要厚葬,將生前寫的書放在墳?zāi)估铩?/p>

      他兒子馮圖的字叫昌元,連續(xù)考中了進士和博學(xué)宏辭科。大中年間,官當?shù)綉舨渴汤、判度支?/p>

      馮寬曾任起居郎。

      馮定的字叫介夫,身材魁梧。和馮宿名聲一樣大,人們把他們比作漢代的馮野王和馮立兩兄弟。于由頁在襄陽時,馮定步行去拜見他,他手下官吏不肯通報,馮定掉頭就走。他聽說后,斥責了官吏,送給馮定五十萬文錢,在轄區(qū)邊境上追上了馮定,馮定退還他送的錢,寫信責備他不禮敬士人,他很慚愧。

      馮定以優(yōu)等考中了進士,被浙西節(jié)度使薛草用為幕僚,后任戶縣尉和集賢殿校理。開始,馮定因為守喪時,哭壞了身體,多次請病假,大學(xué)士懷疑他不敬懶惰,免去了他的職務(wù)。后多次升官后任祠部員外郎,又出京任郢州刺史。有官吏告他強奪百姓妻子,侵吞倉庫錢財,御史審訊無罪。但被判游玩飲宴不節(jié)制被免職。后又被任用為國子司業(yè),兩次升官后任太常少卿。唐文宗曾命排練開元年間的《霓裳羽衣舞》,用《云韶》樂伴奏,在朝廷上檢查。馮定率樂師站在宮殿上,神色莊重像雕塑一樣;实蹖λ械襟@奇,問學(xué)士李玨是誰,李玨說是馮定;实鄹吲d地說“:難道是能寫古詩的那人嗎?”又親自吟誦他的《送客西江》詩,召他上殿,賞給他宮中上好的錦緞,并命獻上他所有的作品。后又升任諫議大夫。

      這年,因李訓(xùn)、鄭注起事失敗,殺死了很多大臣,朝廷內(nèi)外人心惶惶。到改年號后,皇帝到前殿上朝,仇士良請求派神策軍持兵器守衛(wèi)宮殿大門,馮定極力爭論才否定了。他又請求準許左右史跟隨宰相到延英殿去記載他們的談話,宰相不高興了,調(diào)他任太子詹事。鄭覃兼任太子太師時,想在尚書省聚會,馮定根據(jù)禮書認為應(yīng)當在詹事府聚會,有詔同意馮定的意見。議論的人認為他很正直。后調(diào)任衛(wèi)尉卿,在左散騎常侍任上退休。此后去世了,贈官工部尚書,賜謚號為節(jié)。

      當初,源寂出使新羅,看到那個國家的人流傳馮定的《黑水碑》、《畫鶴記》;韋休符出使吐蕃,住處屏風上寫有馮定的《商山記》。由此可見他的名聲已在異族傳開了。

      馮審的字叫退思,開成年間,任諫議大夫,后任桂管觀察使,又當過國子祭酒。國子監(jiān)有孔子碑,武則天時樹的,唐睿宗寫的標題。馮審請求鏟去“周”字改為“唐”字。后他官當?shù)矫貢O(jiān)。

      他兒子馮緘的字叫宗之,乾符初年,任過京兆尹和河南尹。

      李翱的字叫習之,是東漢尚書左仆射李沖的十代孫子。他考中了進士,開始任校書郎,多次升官后,元和初年,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他常說史官記載歷史事件不真實,就建議說:“一般人們的事跡,除非很好、很壞大家都知道,都是找人調(diào)查的。人們不全知道,就找記載他生平事跡的文章。但寫這些文章的,都是他的部下和學(xué)生,隨意吹捧,為文章漂亮不顧情理。我請求根據(jù)事跡記載功勞,是非容易看清楚。例如寫魏征,就記載他勸諫的話,足夠說明他說直話;寫段秀實,只記載他倒蓋司農(nóng)卿印追回叛賊軍隊,用笏板打朱氵此,足夠說明他忠誠勇敢。不這樣的,希望命令考功司、太常寺、史館不要接受。這樣就能將真實的記載傳給后人了。”有詔同意了。他又呈上復(fù)興盛世的大政方針說:皇上登基以后,感化不服管理的臣子,殺死叛逆,洗雪了五位先帝的恥辱,從古到今中途復(fù)興的盛世沒有比這好的。我知道皇上仁德不能企及的事,如:淄青被活捉的夏侯澄等四十七人,是被叛賊脅迫的,叛賊將他們的父母妻兒扣作人質(zhì)逼他們作戰(zhàn),皇上俘虜了他們,赦免了死罪,命田弘正根據(jù)才能任命職務(wù),想回家的放走。夏侯澄等人能活著回去,叛軍互相轉(zhuǎn)告,大家都被皇上的'大恩感動了,不愿再抵抗。劉悟能一下子殺死李師道的原因,是叛軍都恨叛賊親附皇上,所以沒費多少時間就立了大功,這是第一點。今年關(guān)中麥子沒有收成,皇上可憐人民的痛苦,下令免收十萬擔賦稅,百官喜形于色,老百姓在田里唱頌歌,這是第二點。過去齊國送給魯國藝伎,季恒子接收了,國君和臣子一起欣賞,三天沒上朝,孔子氣得出走了,F(xiàn)韓弘獻藝伎,皇上不接受,馬上送還給他。

      這是第三點,又將李宗的妻子和女兒從宮中釋放出來,賜給沈遵師田地住宅。

      皇上明察寬大,萬民歡欣感動。我愚笨不能全知。如果別的詔書全是這樣的,武德、貞觀盛世不難達到,天下太平也很容易。

      我聽說平定叛亂靠武功;恢復(fù)制度,使天下太平靠文治,F(xiàn)皇上已用武功平定了國內(nèi),如果接著革除弊政,恢復(fù)高祖、太宗皇帝過去的制度:任用、不疑心忠誠、正直的臣子;排斥、不親近奸邪、阿諛的臣子;改革稅制,不交錢而收布和絲;禁止進貢,減輕老百姓的賦稅;增強邊境兵力,抵御異族侵略;勤召見待制官,問當時政治情況,了解被隱瞞的情況;這六條是治理的基礎(chǔ),太平盛世的根本;噬弦呀(jīng)做到了其中困難的,為什么不做其中容易的呢?

      憑皇上圣明的天資,如果不被身邊親近者迎合的話迷惑,任用正直的臣子,和他們一起恢復(fù)舊制,來建立盛世,可以不很辛勞就能建成。如果不馬上開始,我擔心建立大功以后,容易滋生放松享樂思想,勸告的人一定說:“國家已經(jīng)太平了,皇上可以舒服、放松一下了!比邕@樣,高祖、太宗皇帝的制度就不能恢復(fù),制度不恢復(fù),太平盛世就不能達到。我私下?lián)幕噬显诳梢詮?fù)興的時候,卻退讓不去努力。

      他兩次升官后任考功員外郎。當初,諫議大夫李景儉推薦李翱取代自己。

      李景儉被貶官,李翱也被貶為朗州刺史。

      很久以后,才被召去任禮部郎中。他生性嚴厲耿直,爭論時不讓步。沒有能當大官,他生氣無處發(fā)泄,拜見宰相李逢吉時,就當面指責他的過失,李逢吉假裝不理會。李翱又氣又怕,就請了病假,過了一百天,有關(guān)部門提議免去他的官職,李逢吉改命他為廬州刺史。當時廬州天旱,又發(fā)生了瘟疫,路上都是逃避捐稅的人,逃亡了四萬人,有權(quán)有勢的人賤價買田地、房屋得暴利,但窮人仍要納稅,李翱下令按田地收稅,不能隱瞞,收了有權(quán)勢人家一萬二千貫租,窮人得以安居。

      后進京任諫議大夫、知制誥,又調(diào)任中書舍人。柏耆出使滄州,他極力稱贊柏耆的才干。柏耆被治罪,他因此被貶為少府少監(jiān)。歷任桂管、湖南觀察使、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后去世了。他當初跟著昌黎人韓愈寫文章,語句、意境質(zhì)樸、雋永,被當時人推崇,因此有關(guān)部門賜謚號叫文。

      大中初年,升任禮部尚書掌管戶部,后調(diào)任太常卿。他曾懲罰司儀,博士李愨生氣地拜見他說:“按慣例,太常寺屬太常卿,所以您任職時,博士不集合參拜。您不應(yīng)該懲罰太常寺官,破壞已有制度!

      高銖嘆氣說:“我年紀大了卻不能退休,竟遭后生羞辱!”后來他去世了。

      高鍇的字叫弱金,接連考中了進士、博學(xué)宏辭科,被任命在河?xùn)|府任參謀,后任過吏部員外郎,又升任中書舍人。

      開成元年(836),他代理知貢舉。唐文宗親自出題交給有關(guān)部門,高鍇后來報上錄取名單,皇帝對侍從說:“近年來科舉文章格調(diào)低下無力,這次報上來的比以前強一點!编嶑f:“皇上改革試題,來矯正不好的文風,高鍇又能為皇上發(fā)現(xiàn)人才!被实壅f“:各藩鎮(zhèn)送來的奏章太浮華,應(yīng)責備掌書記官,來告誡放縱的人!崩钍f:“古代人為表達運用文采,現(xiàn)代人為文采妨礙表達,要改變這流弊,確實應(yīng)按皇上說的去做。”于是任命高鍇為禮部侍郎。過了三年,錄取了不少真人才。開始每年錄取四十個人,人才逐漸少了,有詔減少十人,還錄不滿。后升任吏部侍郎,又出京任鄂岳觀察使。此后去世了,贈官為禮部尚書。

      他兒子高湘的字叫浚之,考中了進士,當過長安縣令、右諫議大夫。他的叔伯哥哥和路巖關(guān)系好,但劉高和劉瞻關(guān)系好,路巖把劉瞻趕走后,貶劉高任高州司馬。唐僖宗初年,他被召回任太子右庶子,最后任江西觀察使。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一百二】相關(guān)文章:

    《新唐書》卷一百二 列傳第二十七07-08

    《新唐書》卷八十 列傳第五07-08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07-04

    《魏書》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西域06-24

    《金史》卷一百二 列傳第四十07-08

    《新唐書》卷一百五 列傳第三十01-18

    《新唐書》卷九十 列傳第十五07-08

    《新唐書》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07-08

    《新唐書》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