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后感高中
枯燥乏味的哲學在《蘇菲的世界》一書中卻向人們展示出截然不同面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尤其是書中刻畫的那個勇敢、聰穎的少女蘇菲,她面對哲學的那股強烈的好奇心,那股刨根問底、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為之震撼。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
——摘自《蘇菲的世界》
哲學,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應(yīng)該是一門高深玄虛的學科,可望而不可及。我敢說,三天內(nèi)讓你完整地讀完一本西方哲學史,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定是一件令人頭疼不已的事情。但是,讀《蘇菲的世界》,卻讓我三天內(nèi)以一種迫不及待、類似追劇的心情完整地學習了一遍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chuàng)作的一本關(guān)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是一本充滿文學意味的哲學書。小說以一個將要過15歲生日的女孩蘇菲在生日之前收到了一系列奇怪的信展開,世界也因此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少校的小屋、魔鏡、遠從黎巴嫩寄給席德明信片、會說話的小狗漢密士,叫她席德的神秘的哲學老師艾伯特、寫著生日祝福的香蕉皮、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的夢中的金十字架、撿到的10元硬幣…… 書中處處設(shè)置懸念,以一種偵探懸疑的風格延續(xù)著整個故事。
但是,無論故事的情節(jié)多么神秘莫測,小說的主線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主人公蘇菲一直在這位神秘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進行著西方哲學史的學習。哲學老師艾伯特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帶著蘇菲回顧了從古希臘的泰勒斯時代一直到近現(xiàn)代的馬克思時代的完整哲學史,每一課上的都很生動,每一個故事都很有深意,哲學的種種也由此平鋪開來,一覽無遺。我也因此跟蹤著神秘的故事情節(jié),陪同蘇菲一同完整地學習了一遍西方哲學史。
與學習西方哲學史平行進行的是,“席德”的名字不斷在蘇菲身邊以各種不可思議的方式頻繁出現(xiàn)。而后,席德真的出現(xiàn)了,小說的懸疑也逐漸破解出來。原來,蘇菲這個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聯(lián)合國部隊工作的挪威少校艾勃特為慶祝女兒席德生日而虛構(gòu)出來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編寫成一個富有哲學趣味的故事當作女兒的生日禮物。
故事的不可思意之處還在于,在哲學老師艾伯特的提示下,蘇菲漸漸意識到自己和哲學老師艾伯特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識的一部分,在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務(wù)后,他們開始了向艾勃特少!麄兊纳系鄣目範。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哲學老師艾伯特和蘇菲逃出了書中的世界,來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在席德的世界,她看到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
故事雖然有些怪誕,但是還是引導著我陷入對自己的世界的深入思考:蘇菲的故事存在于艾勃特少校的想象之中,而少校卻是在我們書里。那么,從他們的故事聯(lián)想到我們自己的世界,我們會不會也是存在于某一個人的想象之中呢?這使我還由得想到卞之琳那首《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面對如此浩瀚的宇宙,誰會是我的上帝,我又會是誰的上帝?當然,這也許就是書中的哲學老師留給我們每個讀者的一個沒有答案人思考題。
但是,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理所當然存在的,他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哲學離我們并不遙遠,也并不高深,真理亦是。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你是誰?
——世界從何而來?
這兩個問題從科學的角度似乎很好回答:我是人類,世界由宇宙大爆炸產(chǎn)生。
但如果我繼續(xù)問: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從何而來?你也許會把這個問題丟給上帝。但這只不過是在把問題往后拖延,因為我還可以問:上帝從何而來?是啊,沒有任何事物會來自虛無。
但你會不耐煩地看我一眼:“想那么多干什么,你作業(yè)寫了沒?”然后低頭做你的數(shù)學題。人的好奇心就是這樣流失的。
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才明白我也是這一類人。從前我看魔術(shù)表演時,會驚嘆、羨慕并好奇他是怎樣做到的,而現(xiàn)在看到魔術(shù)時,我只會冷漠地指出這使用了哪種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以顯示自己的聰明。即使不懂其中的原理,我也會竭力查出真相,以填補我的知識庫存。
是的,過多知識是人們失去好奇心的`原因。盡管哲學試圖告訴我們: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世界的真理仍需探索,人類知之甚少。但人們還是在學習知識,試圖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千百年間,哲學家們出于好奇而展開了一場關(guān)于“存在”——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物質(zhì)的存在,靈魂的存在——的大討論,提出了種種猜想與假設(shè)。哲學是吃干飯的事業(yè),對生產(chǎn)生活無益。但其之所以產(chǎn)生是因為人有好奇心的緣故,人對于活著這件事十分驚訝,于是就問出了大量的“為什么”。
人類的科技進步具有爆炸般的加速度:由幾千年的石器、青銅器、鐵器時代,進步到幾百年的蒸汽、航海時代,發(fā)展到幾十年的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時代,到現(xiàn)在持續(xù)幾年就更新一次的信息時代。越來越多人靠著別人發(fā)現(xiàn)的知識填充大腦,拘泥于自己單一的工作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之中,將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
于是,人類的好奇心以和科技發(fā)展一致的加速度縮減,不只是不再好奇,而且是好奇的人數(shù)不斷減少。在樂于探索世界奧秘的人中,只剩下了部分科研人員和孩子們。
人們把探索世界的任務(wù)交給了小部分人,而自己忙于自己的生活。我不能說這樣不對,也改變不了什么。但我只希望大家能讀一讀這本書,了解人生與世界的終極意義,明白自己為什么活著,為了什么而活著。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對于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guān)懷和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對于哲學是什么,可能并沒有一個讓人完全信服的定義,但書中一個比喻很有意思。一個神奇的魔術(shù)師能從帽子中變出小白兔,這只小白兔就是世界,而我們就處在兔子皮毛的表面,努力爬到毛發(fā)的頂端以期看清整個世界,這大概就是哲學。
一直以來提到哲學,好像就是白胡子老爺爺,神經(jīng)質(zhì)似的念叨著,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以前的我也持有類似的印象,尊重哲學的同時,總感覺哲學如霧里看花般朦朧飄遠,又如玫瑰般只可遠觀不可近玩。直到我接觸到這本書《蘇菲的世界》,嚴格的說這是一本寫給青年人的哲學入門書。
以故事來串起哲學史大概是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期間不見啰嗦的說教,看到的只是對話、聊天,以及看似荒誕最終恍然大悟般的情節(jié),完全摘除了以往哲學刻板、嚴肅的標簽,引起讀者強烈興趣的同時如涓涓細流般將哲學歷程娓娓道來。
回憶全書,一個個鮮活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一道閃電劃過,最早的先民在寺廟前祈禱跪拜,口中漸漸有詞;樸素主義哲學家眉頭緊鎖,思考泥土和水緣何能造就青蛙;古希臘廣場中,蘇格拉底向每一位經(jīng)過的市民訴說著明白無知才是聰明的理念;柏拉圖站在幾十個一模一樣的餅干前,構(gòu)建著自己的理型世界;亞里士多德發(fā)出“吾愛我?guī)熚岣鼝壅胬怼钡男裕蝗鍖W派在木桶中找到快樂源泉;伊壁鳩魯在花園中追尋心靈家園;傳教士手捧圣經(jīng)宣示上帝的到來;笛卡爾以手撫腮說著我思故我在;史賓諾莎說,只有一個上帝存在;休姆說,除了我能感受到的,其他都不存在;康德說,遵循道德準則,才能收獲真正的自由;黑格爾站在湍流邊說,河水怎么看取決于兩邊的石岸;祁克果說,落水的人最關(guān)心的是如何得救,而不是會不會淹死的思考;大胡子的馬克思說,哲學家不僅要詮釋世界,更應(yīng)該改變世界。
哲學的可貴正在于對于一切持有好奇的心態(tài),看到身邊人如同見到外星人一般,其實每個人也正如外星人一般獨一無二,有生命、會思考,這正是令人驚訝的事實。
哲學不能帶來物質(zhì),卻能吹散人生成長的迷霧;哲學不能帶來快樂,卻能查尋令人不快的源泉;哲學不能創(chuàng)造美好,卻能擦亮發(fā)現(xiàn)美好的雙眼。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高中】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9-23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5篇09-13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3篇]04-25
《蘇菲的世界》的初中生讀后感04-16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_700字初中讀后感09-13
蘇菲的世界的好詞好句12-11
蘇菲的世界閱讀感想范文09-13
蘇菲的世界好詞佳句摘抄01-28
閱讀名著《蘇菲的世界》有感五篇04-08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收獲10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