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選譯.包拯傳》閱讀理解
請認真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題。
包拯傳(8分)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jiān)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yǎng)。后數(shù)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數(shù)來勸勉。久之,赴調(diào),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睂(fù)有來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chǎn)硯,前守緣貢,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quán)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shù),歲滿不持一硯歸。 (選自《宋史選譯.包拯傳》)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4分)
(1)數(shù)來勸勉
(2)知天長縣
(3)尋復(fù)有來告私殺牛者
(4)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quán)貴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
小題3:從選文中,你覺得包拯是怎樣一個人?(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1)屢次、多次 (2)做……的.知縣、做縣的長官 (3)不久(4)給予
小題2:(3分)(你)為什么割了(別人的)牛舌卻又來告他?
小題3:(2分)孝順父母、斷案機智、清正廉潔。
試題分析:
小題1:“知”,名詞動用,“知”本為“知縣”,官名,句中是“做知縣”,“尋”,古今異義,古文中是“最終”“不久”的意思!斑z”讀wèi,“送給”的意思。
小題2:“何為”,即“為何”,“而”表示轉(zhuǎn)折,“又”“告”與現(xiàn)代意義相同,不譯,直接使用。
小題3:選文有三層,“包拯,字希仁……里中父老數(shù)來勸勉”“久之,赴調(diào),知天長縣……盜驚服。”“徙知端州,遷殿中丞……歲滿不持一硯歸”,分別從三個方面概括了包拯的品質(zhì)。 ”
【《宋史選譯.包拯傳》閱讀理解】相關(guān)文章:
《梁書·陶弘景傳》閱讀理解05-16
《新唐書魏知古傳》閱讀理解練習(xí)05-16
《北史·來護兒傳》閱讀理解05-17
《北史·孝行傳·張元》閱讀理解05-17
《宋史·何灌傳》原文07-02
《宋書· 郭原平傳》閱讀理解答案翻譯05-17
宋史陳恕傳文翻譯05-16
《宋史沈括傳》原文及譯文03-15
《宋史牟子才傳》節(jié)選翻譯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