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過年的風俗
導語:逛花市,行花街這個是廣東的傳統(tǒng)習俗哦~~春節(jié)逛花市的風俗,據(jù)說在中國唯廣州獨有,花市,老廣州叫“花街”,粵語說“唔行花街唔算過年”,就是說不逛花市不算過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廣東人過年的風俗,歡迎借鑒!
廣東人過年的風俗 1
春節(jié)(SpringFestival)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指農歷十二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廣東也和全國一樣,開始了春節(jié)的準備,但是廣東的春節(jié)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從年前臘月廿三的灶神上天開始,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夜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即現(xiàn)在所說的“春節(jié)期間”。如果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大約從臘月十五六便進入年關大忙,然后整修房屋,購置新家具、新用品,添制新衣,購買與制作過年食品等。舊時初一,清晨有乞丐或孩子作“派財神”之俗。他們用小紅紙寫上“財神”二字,在各家門口高叫“財神到”,主家聞聲開門接過小紅紙“財神”,回以“利市”一封。
舊俗年初一那天,家人吃過早餐,開始行賀歲禮。晚輩向長輩道賀,然后平輩間互相作揖道喜。行禮時,互相要說些吉利的祝詞,禮畢,長者向少者賞賜紅包利市。接著出門拜年,從親到疏,拜年時要攜帶自家制作的煎堆、油角,水果等作為見面禮。
【風俗習慣】
1、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舉辦迎春花市,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參加逛花市活動。
2、置鮮花。家家必置,包括擺年桔、擺水仙、插鮮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lián)。
4、送壓歲錢是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后輩,能掙錢的后輩也要送錢給長輩。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年,往往是后輩先祝福長輩。早飯后,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遠的地方。
5、謝灶:臘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爺上天,叫“謝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貢品有:一碗米,兩磚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
6、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
7、正月初7吃7樣菜,然后初7,20要全家出去玩。
8、12點,要在家里守歲。
9、廣東人過年一定要買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廣東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樹買回家的。桃花之于廣東人,猶如圣誕樹之于西方人。廣東人對花情有獨鐘,無論是高雅之士還是庸俗市井,過年都要買桃花等老幾樣,再配搭各種各樣的鮮花。
10、廣東的獅子與外省不同,稱為“醒獅”。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廣東的特色。廣東醒獅舞起源佛山春節(jié)期間的舞獅活動,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于門,包紅掛青,讓瑞獅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動希望獅子能把好運帶到家里。其次是舞龍,廣東的龍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態(tài),不同的龍舞,寄托著人們不同的理想和愿望。春節(jié)是喜慶之日,耍舞的多是熱烈奔放的彩龍、金龍和紗龍之類,白天舞布龍,晚上耍龍燈。至于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傳統(tǒng)文化
【廣東人的禁忌和習慣】
按照“老廣們”的舊習俗,農歷大年初一不能洗頭,怕洗走財氣;年初二是開年,自除夕年夜飯后,到今天才能動葷;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著車公誕、人日等等有說不完的講究。還有,過年時不能買鞋,因粵語發(fā)音“鞋”同“唉”;買書更不行了,書發(fā)音同“輸”,怕這一年都“輸、輸”聲,更是大忌。在大時大節(jié),喜筵壽宴上,習慣于談吉利語,不說喪氣話。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聲“歲歲(諧碎)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過年的飲食】
煎堆是家家必備的。煎堆餡為爆谷拌糖膠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開,去掉谷殼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著芝麻。整個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黃色即可,F(xiàn)在也沒有那么講究,有的人家做煎堆,里面不會放餡的也有。另外,還有油角,其中又有軟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節(jié)還必備瓜子,有紅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蓮藕、糖蓮子、糖馬蹄(荸薺)、糖冬瓜、糖桔餅、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類則有年糕、蘿卜糕、芋頭糕、馬蹄糕、九層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籠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開口的竹籠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數(shù)十斤的米做成一個年糕,金黃色的糕面插上紅棗、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鴻運長駐。蘿卜廣州方言稱“菜頭”,取“菜”與“財”的諧音,過年食蘿卜糕,是寓意招財進寶。馬蹄糕用荸薺作原料,粵方言稱“荸薺作“馬蹄”,過年食馬蹄糕,可以清熱、消滯,其調節(jié)胃口的作用已為實踐所證明,而且還有“馬不停蹄”、自強不息的寓意。
廣東地區(qū)新春美食品種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賦予美好的名稱,使人樂意享用。如發(fā)菜炆豬手稱“發(fā)財就手”,發(fā)菜炆蠔豉即“好事發(fā)財”,咸酸菜炒豬舌(廣州人稱豬利)叫“一本萬利”,炒鮮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膽扒冬菇叫“滿地金錢”,魚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還有各種雞類制品,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雞是新春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所謂“無雞不成宴”
嘛,還有燒豬肉,除婚嫁中象征貞潔外,新春則寓意壯旺。年初一午飯時,還必備一味素菜,俗稱“羅漢齋”,用紹菜、木耳、粉絲、蝦米配制,亦有些人家蒸臘味的,但起筷時要先吃“齋”。
西江水上人家春節(jié)風俗
在粵西北的西江肇慶段“小三峽”水面上,至今還生活著一些以船為家的“水上人家”。這些漁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們大多在船上做飯,大多依然燒木柴。漁民們還喜歡在江岸邊空地上種上番薯、油菜、蔥、蒜苗等,補貼生活。
過春節(jié)了,漁民們在住處貼上了吉祥祝福的紅幅,他們喜歡在船頭貼上“一帆風順”,在船艙上貼“萬事順意”和“老少平安”,還有獨特的金錢剪紙圖案的.
“紅錢”,此外還要在船頭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祭品主要是腐竹(福祿)、芹菜(勤勞)、大蔥(聰明)、生菜(生財)、桔子(吉祥)、蘋果(平安)和馬蹄、慈菇(皆寓生育)等等。
湛江的春節(jié)
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春節(jié)是民間最隆重、內容最豐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湛江的春節(jié)也有本地的特色。農村春節(jié),一般從準備到結束約一個月時間,農歷十二月中旬開始作準備,內容包括整修房子、購置家具、添換新衣裳、采辦各類年貨等。年貨有蔗糖、糯米、年畫、對聯(lián)、糖果、餅干、炮竹之類,一年所掙之錢大部分用于春節(jié)。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傍晚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新年畫,也有傳統(tǒng)的"門神",對聯(lián)大多與福財之類有關,軍烈屬則在大門貼上由民政部門發(fā)的"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的對聯(lián),廚房、豬、雞欄則貼"足食"、"六畜興旺"等橫批。團圓飯后則是分壓歲錢。12時正,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送舊迎新。
大年初一,農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殺生、忌倒水、忌掃地,部分農村尚習慣吃齋。年初二開始走親串友,你來我去。此期間大部分村莊和鄉(xiāng)鎮(zhèn)均有舞獅、游神、飄色游行、做大戲、武術表演、球賽等,各種民間活動應有盡有,一直延續(xù)半個多月。
廣東人過年的風俗 2
逗利是
拿紅包相信是每個小朋友春節(jié)最期待的一件事,春節(jié)派紅包也是各個地方春節(jié)的必備環(huán)節(jié),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辟邪求吉。在廣州,壓歲錢叫做“利是”,在潮汕地區(qū)則叫做“壓腰錢”或“壓肚腰”。
“逗利是”是廣東話中的口語說法,即“討要紅包”的意思!袄恰敝C音“利事/利市”,取其大吉大利、好運連連之意。從初一到十五,不僅小孩可以向長輩“逗利是”,同輩之間也興“派利是”,結婚的要向沒結婚的同輩派發(fā)“利是”。
逛花市
“年三十晚行花街,行過花街先過年”,廣州春節(jié)必備的的行花市。賞花、品花、買花,人人都會買上幾顆年花回家。廣東人最喜歡年花就是年桔、桃花、蝴蝶蘭、代代果、富貴籽、水仙花、百合等等,寓意都非常吉祥。
今年,為了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農業(yè)君倡議大家來“網(wǎng)上花市”逛逛,可以關注“保供穩(wěn)價安心數(shù)字平臺”“優(yōu)農云展”“云上農交會”等微信小程序和平臺,線上逛花市,一鍵下單購買年貨。
觀音開庫
農歷正月二十六,是佛山南海西樵山、東莞觀音山延續(xù)上千年的"觀音借庫"的日子。每逢春節(jié),來自珠江三角洲和港澳臺地區(qū)的眾多信眾都會前來觀音山登高祈福,向觀音菩薩借庫求財,祈求新年平安吉祥,財運亨通。
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觀音山觀音開庫一般會設定個時間段,而觀音還庫是在翌年正月二十六日前回到所借之地,履行先前許下的諾言。
年例
年例是盛行于粵西地區(qū)的一個獨特的賀歲節(jié)日,也叫年宵,大體上是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其初十五、十六日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農歷二月份。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舉行。有些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擺鐘、祭禮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yè)興旺、國泰民安。
在湛江人眼中,過年例非常隆重。年例基本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聯(lián)合一起舉行。年例以敬神、游神、擺鐘、祭禮社稷等形式為主,其間,各村輪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穿插各種民間藝術展演,如人龍舞、儺舞、飄色、上刀山、過火塘等,令人目不暇接。
七樣羹
“七樣羹”又叫“七樣菜”,是潮汕、閩南地區(qū)春節(jié)時獨具特色的一種傳統(tǒng)食俗,是在正月初七將7個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一鍋吃。一般為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蘭,寓意著合家平安(厚菜)、大發(fā)財(大芥菜)、春來發(fā)芽(春菜)、勤勞致富(芹菜)、飛龍在天(飛龍菜/菠菜)、聰敏精算(蔥蒜)、長長久久(韭菜)。
洗柚葉澡
以前,廣州人和客家人在春節(jié)除夕這天,早上摘回柚葉,中午過后家家戶戶將柚葉放入鍋內水中燒開,每人都要洗柚葉熱水澡,其意是把"窮氣""衰氣"和污穢洗掉,干干凈凈進入新的一年。
洗過柚葉澡后便換上新衣、新帽、新襪、新鞋,從頭到腳煥然一新,換下的臟衣服當天要洗滌干凈。因此,洗柚葉水澡含有除舊布新之意。
迎老爺
“老爺”是所有各類神的統(tǒng)稱。迎老爺?shù)木唧w時間,是根據(jù)各鄉(xiāng)村供奉的老爺種類而定,一般從正月初四部分老爺回人間開始,到農歷正月十五前后達到高峰期,甚至到農歷二月初,“拜老爺”及“營老爺”活動在潮汕地區(qū)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潮汕民俗文化,形成了當?shù)氐奶厥夤?jié)日,民間地位超過一般意義的春節(jié)。故潮汕有“營神正、二月”的俗諺。
至于"拜老爺",潮汕地區(qū)祭祀的神靈很多,會從年三十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不管是“拜老爺”還是“迎老爺”,潮汕人民都是為了祈禱家人可以健康幸福、萬事順利。
大桔拜年+賞安仔燈
潮州有“新年贈桔,大吉大利”的說法,初一要帶上“大桔”去拜年。潮汕各地還會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皮影戲,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走訪各個村鎮(zhèn)進行表演、拜年。
而在古城揭陽,“安仔燈”則是用泥捏成玩偶一樣的小人形再穿上用布料剪成的衣服擺放在燈櫥里,組成一幅幅充滿故事色彩的屏燈,每年元宵節(jié)前,在“門樓鄭”擺安仔燈已經(jīng)成為揭陽最具代表性的春節(jié)民俗。據(jù)說這一習俗起于明朝,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別樣客家風情年
梅州客家人多,非常推崇“百節(jié)年為首”,將春節(jié)視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jié)慶!岸痢币坏郊撮_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戶戶開始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喜滋滋迎新年。當?shù)氐倪^年習俗,祭灶、守歲、開大門、吃歲飯、出年界等等,花樣不一而足。
跳長鼓舞+賞鷹嘴桃花
春節(jié)期間的粵北連州街頭,隨處可見盛裝打扮的瑤族同胞,尤其是戴著精致頭飾的瑤族姑娘,婀娜多姿,風情萬種。每年的春節(jié)期間,古城連州都籠罩在一片春意盎然中——鷹嘴桃花次第開放,賞桃花、看石花、體驗瑤族風情,不亦樂乎。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龍?zhí)冬幾彘L鼓舞是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游客可在此欣賞到長鼓舞、舂米舞、布袋木獅舞等多種瑤族特色舞蹈。冬季的連州菜心、臘味也是有口皆碑,不可不試。
【廣東人過年的風俗】相關文章:
安陽過年風俗04-26
過年的風俗大全04-26
梧州過年風俗04-26
菏澤過年風俗04-26
成都過年風俗04-26
河南過年風俗04-26
泰國過年風俗04-26
湖南過年的風俗04-26
寧波過年風俗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