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痛苦,才有歡樂——讀《張海迪》有感作文
近期來,我讀了一篇題為《張海迪》的文章。讀完文章后,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得已平靜。文中的主人公張海迪是一個多么頑強的人!她用驚人的毅力和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取得了成功。
這篇短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殘疾人——張海迪的主要事跡。張海迪5歲時患上了脊髓血管瘤以后的4年里,張海迪動過3次大手術,先后摘除了6塊椎板,幼小的生命雖然保住了,卻從此高位截癱。但她以樂觀向上的`精神鼓勵自己和在父母的支持下振作起來。1970年張海迪自修學醫(yī),后來又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張海迪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感動中國人物”。張海迪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她有一顆比平常人更健全的心!
古今中外,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著一段讓人辛酸的故事。像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他最大的不幸,莫過于在他28歲那年耳聾,這對于一位熱愛音樂的音樂家是多么殘酷的打擊!但是,他毫不氣餒。他堅忍不拔、堅貞不屈,他以實際行動來向我們證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和勤奮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還有世界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華羅庚。他一生只有初中畢業(yè)文憑。
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shù)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但是,他身殘志不殘,此后,他開始頑強自學。終于,他成功了,在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fā)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shù)學界贊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shù)論》。張海迪告訴了我們:成功不是“中彩票”而是需要我們用毅力和勤奮換來的!
【惟其痛苦,才有歡樂——讀《張海迪》有感作文】相關文章:
1.讀《張海迪》有感
2.讀《張海迪》有感
3.讀《張海迪》有感
4.痛苦與歡樂
5.痛苦與歡樂
6.痛苦與歡樂
7.痛苦與歡樂
8.讀張海迪事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