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來了,在這天夜晚上,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人們?nèi)紵舴叛、猜燈謎,合家團(tuán)聚、同慶佳節(jié),好不熱鬧。
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完團(tuán)圓飯,回家后我就開始包湯圓。媽媽跟我說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包湯圓的習(xí)俗了,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里點燈敬佛,以后這種佛教禮儀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也定在正月十五。就這么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元宵節(jié)。
過元宵節(jié)吃的湯圓都是我做的!做湯圓還有個小秘訣,就是用熱水和糯米粉,這樣揉成地小湯圓就既光滑又不容易散開。揪一小塊在手上,黏乎乎地粘在手心,小泥巴球似的,揉啊揉,揉成小圓球就大功告成了!。媽媽用我做的小湯圓放在酒釀里,再打上兩個雞蛋,就做成了美味地酒釀湯圓,雖然湯圓吃起來有點澀澀的,不太好吃但是這是我自己做元宵節(jié)吃上湯圓,就團(tuán)團(tuán)圓圓了。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每到元宵節(jié)小區(qū)里就響起這首熟悉的民謠。
篇二:元宵節(jié)
“歡歡樂樂迎新春,熱熱鬧鬧過元宵!币荒暌欢鹊脑(jié)又來了,我和爸爸、媽媽匆匆吃完晚飯,到大街上觀賞龍燈。
到了大街上,哇!大街和往日大不一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不管男女老少臉上都帶著笑容,喜氣洋洋。街邊的小店張燈結(jié)彩,燈火輝煌!芭!”——一個彩色的禮花首先飛上了天空,劃破了明靜的夜空。人們高喊:“龍來了,快看! 龍來了……”人們一涌而上,我被擠在人群中,使勁地踮著腳尖,伸長脖子?xùn)|張西望,可還是看不見什么。哎,有了!我“嗤溜”一穿,穿到了人群前面。費了好大的力氣,我終于看到了,原來是一條布龍。龍的眼睛大得好似銅鈴,挺挺的鼻子下有一張血盆大嘴,嘴張得象山洞,舌頭上有一顆晶瑩剔透、銀光發(fā)亮的龍珠,龍身上披著金鱗,如同一位威風(fēng)凜凜的將軍。為了顯示龍的輕盈靈活,舞龍的人們開始在鐵橋邊“盤龍”。只見它回過頭,一上一下的盤了起來,盤好時就象小朋友愛吃的甜筒冰淇淋;出來時,龍頭隨著搖晃不定的龍珠不停的搖動著。鐵橋上霓虹燈放映出迷人的光彩:紅如火、紫如煙、黃如金……就象變幻的七彩虹橋,使我眼花繚亂。
你知道為什么龍會來我們國家嗎?因為我們的祖國安寧、和平。我想:舞動的長龍也預(yù)示著我們將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你們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