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作文
提起喝茶,在我兒時印象最深的是,七月酷暑,宜興丁山的陶工,開窯從龍窯的窯洞口出來,光著膀子,汗珠一粒粒從油光的脊梁上向下流淌,順手拿起茶缸邊的小沙鍋,從茶缸中勺起一鍋茶水,“咕咚、咕咚”的豪飲,茶水紅的發(fā)黑,從陶工的嘴邊溢出,流落到陶工的胸口上,往下流淌……
時值七月,烈日當空,龍窯中的溫度更是灼人。陶瓷單位為了陶工的防暑降溫,會早早的讓另工,就地取才,拉幾只“放小長缸”,到單位的開水灶,用粗紅茶,甚至是茶末,泡一缸茶水,分別放在窯頭、窯中、窯尾幾個主要的開窯出口,邊上還會放許些蘿卜干,讓出力出汗的陶工補水補鹽,防止中暑。有時還會有酸梅湯或者綠豆湯,這個時候如果讓我們這些搗蛋鬼遇上,美美的口;丶乙祰u許久,大人們也有意讓我們這些平時沒什么好吃的小鬼解解饞,他們繼續(xù)大口喝著他們的勞動茶,當然,那時泡茶用的茶葉,都是宜興本地張渚、省莊這些送“松枝”下來給窯戶燒窯時順帶下來的紅茶,茶葉條型會很粗,或者就是茶末了,但是泡出來的茶水,濃度很好,保持著本地茶特有的清香,入口不燥,這些父輩在休息喝茶解渴時,常常不忘對茶的評價。
用茶壺泡茶喝,就是陶工們在家休息了,丁山的陶工,家家戶戶都有紫砂壺,這是上千年的歷史了,它不象現在的收藏,想升值,而是生活中一件不可缺少的物件,當然也不凡有珍品。在我的記憶里,父親最喜愛的是一把“洋桶壺”,六十年代最早的'一把是牛鼻蓋的洋桶,把是用銅條做的,用了好多年,每每父親休息或者上晚班,他買兩根油條,泡上一壺紅茶,邊吃早點邊喝茶,手上沾的油滋,會自然地抹在茶壺上,日子久了,把個茶壺抹得油光甄亮。那時父親用的紫砂壺,是蜀古、雙橋一帶一個專門做洋桶壺的王姓老藝人,到了本世紀,紫砂收藏最熱的時候,這個制作“牛蓋洋桶”的老藝人,還是位很有名頭的,一壺千金難求?僧敃r是一對“蒲藍”挑著坯來賣的,大概一把也就六毛、八毛錢的樣子,然后父親把坯帶到窯上,在裝窯時,把它放在小件的日用陶中混裝燒制,這在丁山的陶工中也算是“近水樓臺”吧。
每到春茶上市,父親總會用些時間,去有賣茶葉的地方尋找自己心意的紅茶,而且不厭其煩。記得小時候,那些個買茶葉的,也很不易,雖然茶葉是自己采自己做的,可不敢公開賣買,讓工商抓著了,就是投機倒把,輕一點也是資本主義尾巴。購買新茶的時間總是在谷雨節(jié)氣前,叫“雨前茶”。這里所說的“明前茶”與“雨前茶”,是民間對茶葉因為季節(jié)時段的一種區(qū)分,說白了“明前茶”就是“清明”前采摘制作的茶葉;“雨前茶”就是“谷雨”前采摘制作的茶葉,這在江南地區(qū)有很強烈的時間觀。清明前由于茶葉剛剛吐芽,所采摘的茶葉主要是做綠茶,江南地區(qū)的茗茶象西湖龍井、西山碧螺春、陽羨雪芽等,“谷雨”前茶葉插芽到了一定的厚度,所受陽光與日照的充沛,就更適合做紅茶。那些山民,主要是湖父、省莊或者是臨省長興父子領、北川一帶的,這些地方本就是天目山脈一脈相承,處幽幽太湖之西瀕,觀群山天目之起伏,山清水秀,世外桃源,集天地靈氣孕育,聚日月精華洗禮,自古以來就出好茶。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大加褒揚的茶葉產地:“芬芳冠世產,可供上方”,就指這一地區(qū)。由于六七十年代技術原因,那時的茶葉主要還是手工茶,紅茶發(fā)酵后,要靠天曬,而江南這個季節(jié),又是雨水最多的時候,所以父親買回茶葉,常常會帶到窯上再烘干,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茶葉裝到熱水瓶的玻璃膽中,便于保存,在日后慢慢品嘗。
這是六七十年代宜興丁山老一輩陶工喝茶的縮影吧……
現如今宜興人喝茶,特別是新一代丁山陶藝師喝茶已經是別具一格,可為鳥槍換炮,喝茶品茗的茶器茶具、茶葉,甚至泡茶用的水都特別的講究。由于八十年代以后,改革開放,寶島來了一批紫砂壺玩家,把興于東南沿海、盛于海外華人的茶道,俗稱“功夫茶”帶到了宜興,而宜興對于茶道發(fā)揚、普及又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茶器絕品紫砂壺原產地、古陽羨又是全國著名的茶葉產地、江南山水山清水秀更是無與倫比。而關鍵還是這些陶藝家,制陶陶工,慢節(jié)奏的工作生活規(guī)律,無拘無束生活習慣,品茶賞壺,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當然由于各人的修養(yǎng)與交際不同,所喝的茶品還不一樣,現在流行的茶道三大流派,福建、潮汕、臺灣三地所喜歡的鐵觀音、鳳凰單樅、凍頂烏龍在宜興丁山陶藝家家中隨處可見,盛極一時的云南普洱、福建武夷巖茶、大紅袍、金駿眉等,都能夠在丁山的陶藝家中喝到,而且你還會聽到這樣的話語:“我只喝XX茶”,我XX地方有朋友專門給我供。這并不是宜興因為做陶而先富起來的人的矯情,而是現代生活與時代進步所賦予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更是對喝茶品茗的一種理解。關鍵的還是這些茶葉茗品與宜興紫砂壺的結合,相趣成輝。
而宜興紅茶的興起,雖然有著它的歷史淵源,也有時代文化發(fā)展的必然,更和近幾年宜興茶藝師不斷地對宜興紅茶的研究、制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密不可分。宜興紅茶味甘、色佳、爽口,特別是野山紅茶,更是帶著那一點點特有的野草的清香,茶葉打開包裝就已經能夠聞到那撲鼻的芳香,泡出的湯色為深金黃色透明液體,最濃也不變其本色,三五開過后,能夠保持其湯色與味道的純正,而且入口甘醇,回味深厚,不燥口,無焦香,平和、內斂,有一股淡淡的果香。近幾年,由于人們注重對山區(qū)自然生態(tài)的保護,一些野生在山地的原始小葉野生茶棵自然生長、透發(fā)新芽,山民們所采摘的這些野生青片,所做野山紅茶更是近年市場新寵,價格不扉。
時下新一代宜興丁山的陶藝傳人,在品茗宜興紅茶之時,更能深諳紅茶與紫砂為器的相依之道,聚味、增香、保溫、保質,故而成趣成景,F代人品茗,看重的更是一種禮儀,這和人的文化素質修養(yǎng)的提高相輔相成。所以,“功夫茶”能夠流行于現代制陶藝人、甚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決非偶然,因為功夫茶所倡導的正是——“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并通過茶事過程,引導人們在品茗的理性享受中走向自我品德的完善,去提高自身修養(yǎng),去實現社會的和諧。茶文化既是宜興地域文化的瑰寶之一,宜興茶文化的發(fā)揚廣大,更能為百萬宜興人平添飲茶間的唇齒增香。
【茶道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茶道文化的哲理思考11-28
茶道小學作文12-31
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區(qū)別08-26
茶道文化之什么人不能喝鐵觀音08-20
茶道人生作文01-30
學茶道作文范文05-10
茶道和人道04-26
關于茶道的散文04-10
關于茶道散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