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又來到了,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佳節(jié),是春節(jié)后迎來的又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
元宵節(jié)早在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就節(jié)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jié)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jié)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jié)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后不斷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面團,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只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戳送馄虐,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里,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吹竭@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著這熱騰騰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征著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篇二:
元宵到,真熱鬧,大街小巷好熱鬧。賞花燈,吃元宵團團圓圓真美好。許個愿,求平安,全家幸福甜蜜蜜。元宵節(jié),真熱鬧,同窗游玩齊歡笑,手拉手,圍個圏,我們的友誼長久久。元宵節(jié),真喜慶,我們的生活真幸福。
泉州被評為首個亞文化之都,于是我們校領導決定為了弘揚民族文化特定舉行了一次主題為“歡歡喜喜鬧元宵”的元宵游園活動。
校門前,拱門立;走廊上,彩燈掛;小吃店,人流滿;喜氣洋洋滿學校。
歡快的樂曲似信號彈劃過天空,示意著踩街活動開始。一個個干凈的額頭,甜美的笑容,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低年級的同學提著精心挑選的各色各狀造型的花燈,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邁著相同的步履。那一盞盞花燈猶如在漆黑夜晚的浩瀚大海上的指明燈,帶領著我們這群有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學生在人生的旅途上暢通無阻的前行。
古老的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舞蹈之一,是古閩越族舞蹈之遺存,民間文化的活化石?,三年三班的同學,穿著統(tǒng)一整潔的校服,在草操場上精心的表演。拍拍手,拍拍胸,拍拍腿,擊掌轉圈,簡明的舞步是民族文化的見證。
走廊上高高地著我們絞盡腦汁、艱辛、精心制作的燈籠。譬如有乖巧可愛的小白兔;有活靈活現(xiàn)的生肖燈;有奔騰的駿馬;甚至有能唱能轉的走馬燈。
空氣中飄著濃濃的香氣,不用想當然是我們班的元宵圓的香味啦!“我擠——我擠,嘿,竟然擠不進!”你肯定覺得奇怪,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是因為在我班的攤點周圍有著“人山人!,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著,差點連桌椅都被掀翻了。維持秩序的保安被前來的買家擠到了“十萬八千里”,喊聲則像一塊小石片跌進了奔騰喧囂的大河。收錢的同學,被搞得暈頭轉向。老師呢?直喘粗氣,汗流浹背。來買東西的同學,手拽著dollar,大喊大叫:給我,給我……買到湯圓的同學,臉上溢知足、快樂,邊吃著絲滑順口的元宵圓一邊退出重重包圍。當聽到元宵圓買完了,個個流露出失望的表情,心情一下子從天空跌落谷底,有的甚至淚珠在眼眶里打滾,賴著不做了!皼]想到,一顆小小的元宵圓竟有如此的名氣!唉!
每一件成功的事,都是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