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文
課文指教科書中的正文,區(qū)別于注釋和習題等,一般在語文或地理中出現(xiàn)。英語,有對話和短文。最早在南朝梁國劉勰的《文心雕龍·指瑕》出現(xiàn)。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文原文
《觀潮》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農(nóng)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據(jù)說這是觀潮的最好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流,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人們的眼前。平靜的江面,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秋陽下,籠罩著一層白蒙蒙的薄霧。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近處,鎮(zhèn)海古塔、中山塔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
這時候,江潮還沒有來,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在滾動。頓時,人聲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向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墻。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fā)出山崩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纯刺嵯拢呀(jīng)漲了六七米高了。
課文分析
《觀潮》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shù)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xiàn)了大潮的奇特。這樣直接描寫和間接烘托將錢塘秋潮這一天下奇觀,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觀潮》課文難點詳解
1、作者聽到的潮水聲為什么越來越大聲?他看到的潮水為什么從“一條白線”變成“白色城墻”?
作者寫潮水聲音:先寫“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然后寫“響聲越來越大”,最后寫“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寫潮水的景象:“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這是遠看時的樣子。“那條白線很快地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暴ぉみ@是稍近時的樣子!霸俳,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是更近些時的樣子!澳抢顺痹絹碓浇,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暴ぉみ@是快到近前的樣子。這錢塘江大潮給人一個總的印象是:響聲越來越大,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也說明了作者是由遠到近來觀察大潮的。
2、作者在寫大潮的聲音和樣子時,用了許多比喻。他是怎么打比方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用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zhàn)馬來比喻由遠而近的浪潮的不同樣子;用悶雷滾動,山崩地裂來比喻江潮發(fā)出的聲音。作者這樣寫十分具體、形象。即使你沒去過那里,也仿佛看到了響聲巨大、聲勢浩大、壯現(xiàn)的錢塘江大潮。
《觀潮》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看拼音,寫詞語。
yī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 ) ( ) ( ) ( )
二、精挑細選。
1.潮 嘲 朝
。 )笑 ( )廷 浪( )
2. 籠 瓏 攏
合( ) 鳥( ) 小巧玲( )
三、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1.形容聚集的人極多。( 。
2.形容隱隱約約。( 。
3.沒有風浪,比喻平靜。( 。
4.形容許多人在一起大聲講話聲音喧鬧,像開了鍋一樣。( )
5.山岳倒塌、地面開裂,形容聲響巨大或變化劇烈。( )
四、句子練習。
1.大潮 錢塘江 天下奇觀 被 稱為(連詞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運用加點詞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給下面的句子排序。
。ā。├顺痹絹碓浇,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
。ā。┠菞l白線很快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
(。┏眮砹,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
。ā。┏鳖^奔騰西去,過了很久,江面才恢復了平靜。
。ā。┌拙更近了,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
閱讀能力大提升
六、課文整體梳理。
課文是按照潮來前、 和 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你想到了用課文中的詞語“ ”來評價錢塘江大潮。
七、重點段落品析。
《觀潮》片段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1.潮來了的時間是___________。
2.這段話中描寫了錢塘江大潮聲音的變化,從“_________”到“_________”;江面景象的變化,從“__________”到“___________”。
3.“踮著腳”說明觀潮的人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聲鼎沸”和“人群又沸騰起來”可以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描寫間接地表現(xiàn)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機會去錢塘江觀潮,面對如此壯觀的奇景,你會怎樣表達你的內(nèi)心所想呢?
參考答案:
一、依據(jù) 寬闊 潮水 滾動
二、1.嘲 朝 潮 2.攏 籠 瓏
三、1.人山人海 2.若隱若現(xiàn) 3.風平浪靜 4.人聲鼎沸 5.山崩地裂
四、1.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2.雪花飄飄,好像柳絮在空中飛舞。
五、4、2、1、5、3
六、潮來時 潮退后 天下奇觀
七、1.午后一點左右
2.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響聲越來越大 江面風平浪靜 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3.多 迫切 人們看到潮來了十分驚喜、激動
八、錢塘江大潮太壯觀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跡,它不愧為“天下奇觀”!
拓展:【四年級上冊《觀潮》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和雄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逐漸”“恢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描寫,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描寫潮來時的幾個句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或從電影、電影中可能看到過海潮,但是,你們看到過江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觀看江潮的課文《觀潮》。
二、引導初讀課文。
提出要求: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邊讀邊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景象,嘗試給課文分段。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檢查交流。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哪部分是寫潮來前的景象?哪部分寫潮過后的景象?
3、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段?為什么這樣分?
四、講讀課文。
(一)讀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問: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觀哪兒的潮?
2、這一段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二)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人們是在什么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江潮還沒來,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讀第二段,思考: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樣子的?人們的心情怎么樣?并動手畫句子。
3、指名讀句子。
4、“人山人!闭f明什么?“等著、盼著”說明人們心情怎樣?
(三)講讀第三段。
1、學生自學。
2、交流討論。
(1)課文是怎樣描寫江潮聲音的?想象一下悶雷什么時候響起來?江潮到近前時,聲音是怎樣的?
(2)指導朗讀。
(3)師生評議,加深理解。
(4)指名讀描寫江潮形狀的句子。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條白線”?理解詞語“橫貫”!爸灰姲桌朔瓭L,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兩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蕩蕩”說明什么?
(5)指導朗讀。
(四)講讀第四段。
1、大潮來的時候是這樣的,潮過后是什么樣子的?齊讀最后一段,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了什么?
2、交流討論。
五、課堂小結
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補充介紹錢塘江大潮。
三、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1、《觀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這種觀察方法體現(xiàn)了大潮本身發(fā)展變化的特點。
2、大潮到來的時候有哪兩個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文主要抓住潮水發(fā)展變化的特點,是從聲音和形狀兩個方面體現(xiàn)的。
四、鞏固生字新詞。
五、課堂練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描寫潮來時聲音和形狀的句子抄寫下來。
3、練習背誦第三段。
六、布置作業(yè)
熟練地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平靜 悶雷滾動一條白線
潮來時越來越響橫貫江面 山崩地裂白色城墻
潮過后風號浪吼漫天卷地 恢復平靜水漲船高
觀潮課文教學反思
上完《觀潮》這一課后,上網(wǎng)查看了一些教學案例,在思想上有了很深的啟發(fā)和感受。再對照《新課程標準》認真反思,確有許多遺憾之處。我想這些新的認識和感受對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定有新的突破。
《觀潮》這篇課文是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yōu)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與文本融為一體,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奇特的景觀,我在教學設計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注重學生主體參與,發(fā)展多種能力。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通過學生實踐活動“習得”,不是老師教會的,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跟隨作者一起去錢塘江大堤上去觀潮,激發(fā)每一位學生參與的興趣,然后圖文并茂,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文中優(yōu)美詞語,重點句子學生在“激情、互動、思辯、表達”中得到理解,如:學生讀“潮來時”這部分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然后再來用心朗讀課文,把自己觀察到的情景讀出來,這樣很快能抓住文中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領悟文章美的蘊意。使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印象最深的是部分學生總不敢舉起小手,這一細微處我沒有忽視,我用風趣“摸瞎”游戲指名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在驚奇中自主地舉起了小手,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以課文為本,教會學生寫作方法。
教材作者的觀察順序及從哪些方面去描述潮水在學生理解課文后相當明了。因此,我讓學生小組討論寫作方法,繼承傳統(tǒng)的“引用貫通”的教學方法,并用動作演義“人生鼎沸”的場面。再結合生活實踐中學會運用,知道如何描述場面,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整節(jié)課堂上看上去是“重復”的導教,但間接的讓學生加深了記憶,落實積累到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調查學生學習情況延伸到課堂外繼續(xù)學習知識的求知欲望。
閱讀課外書籍,積累課外知識是提高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的必要途徑。但對學生提出強硬的要求他們盲目的去讀背,我想這樣做是事倍功半的。教完本課后問學生: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然后照應課前設計,大力表揚課堂上表現(xiàn)不錯的“小記者”,并鼓勵他們進一步為親朋好友當好“小導游”作準備,給學生自信舞臺,讓學生把課堂上的學習熱情真正落實到生活中去。
總之,這節(jié)課整個教學流程是“感受——理解——運用——延伸”。我是從以上幾個方面去努力達到自己設想。在教學實踐中感受到遺憾很多:如果課堂上把學生已經(jīng)激發(fā)的情感通過不同方式的誦讀訓練表達出來,課文思想情感將更深化;如果老師提出問題更精確化,課堂效率會更高一些;如果讓學生學會在讀思中去自發(fā)的發(fā)現(xiàn)問題,不始終圍繞老師一問一答的形式套教材,老師將教得更輕松,學生學得更愉快;如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細微處弘揚學生個性,教師大膽放開,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將會真正落到實處。今后教學中我會從這些不足之處進一步摸索求進,找到與孩子們共創(chuàng)造的愉快課堂。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文原文01-29
四年級上冊觀潮課文08-18
小學語文《觀潮》課文原文09-04
四年級上冊《觀潮》課文原文07-11
語文課文觀潮說課稿范文03-31
四年級語文《觀潮》課文原文09-04
四年級上冊《觀潮》課文解析(精選5篇)03-07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觀潮》課文原文03-13
觀潮課文原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