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家鄉(xiāng)艾籺那縷甜香味道散文
春節(jié)長假結束,離正月底也就不遠了。農歷正月最后一天又稱為“正窮節(jié)”,即正月結束的意思。在高州老家“正窮節(jié)”還有另一層含義,因本地“正”與“蒸”同音,“正窮”即“蒸窮”,即將窮苦病患從人世間“蒸發(fā)掉”。因而也就有民謠唱道:“正月窮,踏艾茸”,意即做艾籺。這天,只見鄉(xiāng)間家家戶戶飲艾茶、插艾花、吃艾籺,陣陣淡雅艾香攜著裊裊炊煙升騰著,彌漫鄉(xiāng)間田野。在這之前孩子們都會在媽媽的叮囑聲中,利用節(jié)假日到薯田、冬閑地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凈、曬干、備用。等到“正窮節(jié)”那天便開始做艾籺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花花在姊妹們中排行老一,所以做艾籺從小就參與其中,幫著媽媽的忙。雖初時偶爾會添亂,但年復一年媽媽手把手傳授,也就成為行家里手了。多少年過去,做艾籺的每一道工序依然清晰如昨,奶奶對孫女的淳淳教誨也猶在耳邊回響。那么艾籺怎么做?其實和做壽桃籺差不多。
第一步:在鍋里燒適量開水把紅糖放進去一起煮(視乎家庭喜好,喜好甜點就放多一點糖),然后將小部分糯米粉倒進開水中,并不斷用鏟子攪動至熟漿狀,再鏟出放在備好的粉堆里;
第二步:把艾菜搓成茸狀,放進鍋中煮熟,搓干水,將艾茸加入第一步煮熟的粉漿中搓均勻,并不斷揉進糯米粉搓成團(直至粉團沒有裂痕),然后分出比乒乓球大點的小粉團,分別將小粉團捏成圓形薄片,并用薄片包上事先炒好的餡料。
第三步:餡料制作。家鄉(xiāng)人做艾籺有喜歡甜餡料也有中意咸餡料的。一般是甜餡料居多,寓意新年甜甜蜜蜜,生活比蜜甜。咸餡料一般用綠豆、花生、瘦肉粒、蝦米、芝麻炒熟、炒香;甜餡料則用椰絲或經腌制過的脆脆木瓜絲、再加上炒香的花生仁、芝麻仁等。
第四步:印籺。艾籺同樣也要印上花紋字樣。即是將包好的艾籺胚放入木雕“壽桃”形或方形的籺印(籺印是用木板雕成壽桃的形狀,中間刻有個“壽”字)中鉻一下,隨即用蕉葉或者是菠蘿樹葉墊好擺放至蒸鍋里,蒸熟后取出再在籺中間點上一紅點以示吉利。趁熱吃,咬一口,嚼一嚼,糯米的韌綿與艾草的清香溢滿嘴里,甜在心里,味道絕對一流。因艾有去塵排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人們都非常喜歡吃。
關于“正窮節(jié)”做艾籺,花花孩提時,就聽奶奶繪聲繪色講述這樣一個流傳民間的有趣故事。
話說從前,到了“正窮”這天,人們紛紛把自家的門戶關得嚴嚴實實的。因為當時不知從哪里冒出來一個坦胸赤膊、污垢滿臉,發(fā)如亂麻,眼睛發(fā)紫、深如葛色的怪物,人們叫他作“窮鬼”。他這天逢門必進,不是討錢,就是討吃,他是個貪得無厭之徒,每次討走東西的數量相當驚人,若稍不遂其意或得罪了他,他便在你的家門前鬧個不休,甚至死死將你纏住,使你不得安寧。用此方法,害你來年五行低落;有良田者,終年沒收成;做生意者財路倒閉,老本蝕盡。對于窮得揭不開鍋的人,也要搞得你妻離子散、別鄉(xiāng)離井。無怪當時有句這樣的俗語:“窮鬼”入屋,不是乞錢便是乞谷。總之“窮鬼”是個眾人憎惡的壞家伙,他來無影去無蹤,有人說他是天上“災星”下凡,不敢惹他,于是人們一籌莫展。
后來村民從龍山寨請來一位道士試圖征服“窮鬼”。但來者其實是在寨里專為道士做飯的廚師,至于法術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捉鬼之技,更談不上。這個所謂的道士自知武藝還未到家,何況這怪物是個不好對付的.厲害家伙,但如不征服此怪,又覺對不起鄉(xiāng)親。一天夜里,他冥思苦想中,不知不覺伏案睡著了。夢中他忽然悟起師傅曾教過他用“艾草”驅除瘟疫魔怪的方法。第二天清早,道士便帶領人們到田里采摘“艾草”,采回艾草后,將其枝桿曬干作焚料,葉、芽洗干凈后切碎磨成糊,然后倒入米粉中拌勻放至鍋里煮透,撈起涼一會,就分別做成一團團,再放至蒸器里蒸熟,這就成了最初的“艾籺”。
到“正窮”前后,道士將艾草干枝堆放門前焚燒,同時將艾擺在門前,等“窮鬼”拿去吃飽后,就不再來搗亂了。這方法一下子傳遍百里千鄉(xiāng)、各家各戶都照著做,果然靈驗,這習俗便一代代流傳下來,每年到了正月底,家家戶戶做艾籺,用此方法征服“窮鬼”。
我想,傳說,終歸是傳說,世上哪有鬼呢,并不足信。這只是人們將做艾籺賦予傳奇故事,讓其蒙上一道神秘色彩而已。人們要征服的只是心中的魔障“窮鬼”,在勤勤勉勉采“艾草”與做艾籺的勞動中,“窮鬼”哪里還敢光顧。
其實,民間任何一種美食的產生并得到人們認可并世代流傳至今,無不彰顯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與探索精神,F(xiàn)在艾籺不再要等到正月才可以吃到,在茂名任何一間酒店,只要你想吃,都可以為你奉上。平時,一年四季,在菜市場也有專門檔口銷售,想吃多少買多少,方便至極。通常,單位公務接待或私人招待外地親朋戚友也都喜歡點上這道特色美食——艾籺,讓客人品嘗,別看它黝黑、黝黑的,既體現(xiàn)地方特色,又有食療效用。
現(xiàn)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加之專門生產艾籺的企業(yè)誕生,人們都變懶惰了,F(xiàn)在民間在正月底家家戶戶做艾籺的盛況雖成過去式,但花花與媽媽一起忙碌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弟妹們爭搶吃著艾籺的稚嫩笑臉,永遠是我心底里那頁難忘的暖暖溫馨記憶。
【難忘家鄉(xiāng)艾籺那縷甜香味道散文】相關文章:
留住那縷幽香作文04-11
難忘的味道02-23
那一縷秋散文11-18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心里的味道散文04-30
那地方那些花兒|散文11-19
嘆那無知歲月散文11-19
難撲那約散文11-14
告別那青衫年少散文04-30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