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禪心的散文隨筆
云水禪心是一段佛樂,據(jù)說,宋時石景山浮萍庵中有一位女尼法號禪心。天性聰明,悟性又高,深受師父喜愛,師父圓寂后,禪心就成了庵中師太。不久,庵中來了一個遠游的道士,道號“云水真人”。原本說是到庵中借宿一晚,可一住就是一年余卻毫無還意。白天,云水與禪心大師切磋琴藝,夜晚,二人一起觀賞星辰。故事聽到這,讓我想起了楊過和小龍女,可楊過多大膽呢。這二人還是守著清規(guī)戒律的,越來越多的閑話,逼得云水真人與禪心大師辭行。禪心遠送十六里也終須一別。禪心折柳相贈,云水奏此曲辭別。
據(jù)說不久,禪心就死了。沒了知音,自然心情抑郁,看來,這宗教的束縛,真是害死人!
既然是佛樂,怎么還出了愛情故事,佛教到底是什么,有人說佛教無意義,可為何西方的積極心理學也把佛學的一些知識作為調整積極心理的方法之一,還有,人真的有魂魄嗎?能轉世嗎?催眠到底是怎么回事,易經八卦算命真的慣用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些困惑卻如一個個問號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讓我不得不靜下心來讀書,思考。我們知道有這樣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三十而立——指的是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fā)展方向。;四十不惑——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應該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主要指價值判斷即判斷是非、善惡、好壞、美丑。
從今天起,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這樣一些困惑人生的問題。為了順利完成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攜起手來,相互支持,相互幫忙,共同努力,真正解除心中的困惑,有自己清晰的判斷。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圖式。所謂圖式,是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每個人的知識經驗是不同的,我在讀書中,遵從的是歷史和辨證的觀點。換句話說,這個學說是怎么來的,如何形成的,作者在提出這些觀點時受到何種知識的影響,同時,是否有與之相近或相反的觀點,這些觀點是否能經得起考驗。我認為,按照這樣的原則,讀書或看待事物,該是客觀的。
今天,首先和大家談一談什么是心理治療。其實,心理治療或心理咨詢,就是一種心理疏通。就像我們的心臟支教或搭橋,讓血液能夠流通一樣。我們的情緒或情結,也不能總憋在心里。要疏通,同時需要精神的營養(yǎng),宣泄出負性的東西,積極樂觀的東西再進來,學會好的行為模式,樹立平和平衡的人生態(tài)度。
能做到這一點,無論作為咨詢師還是來訪者,都必須真誠。記得有一位年輕女咨詢者,在一次咨詢中,跟我哭得稀里嘩啦,她提出了一個觀點叫“被小三”。我就不理解了,“小三”還有被的,很顯然,她是在說謊。她的不真誠,也帶來我的反感。這樣斷斷續(xù)續(xù),自然沒有好的咨詢效果。有過了幾個月,她又自己找了個對象,非要讓我見見,言語中是真誠的。那時,我對她不好的印象早已丟棄了,畢竟,她還是個孩子。通過一次沙盤,自然看出那個男孩的真實想法,無論對她還是那個男孩,我覺得都是有益的。
俗話說:“心病要用心藥治。”國外有200多種心理治療方法,我也買了如敘事療法、圖畫療法、書信療法來看,但很多都不適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因為文化是一代代傳承的,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圖式。所以,我們進行心理治療,必須要根據(jù)我國的國情。
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都存在著廣泛的聯(lián)系,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我們在今天這樣一個場合發(fā)生了聯(lián)系,我們之間相互影響的橋梁是什么?就是信息,信息是非常廣泛的,不知道的或不清楚的某些內容是信息,我們相互交流的語言和文字也是信息。心理咨詢師在咨詢時,通過語言和來訪者交流信息。咨詢師了解病情的過程,和對來訪者進行心理疏導。如果說信息是一種能量,那么,咨詢的過程就是輸出負能量(宣泄),輸入正能量的過程。
不僅在咨詢過程中,親人之間、朋友之間的信息傳輸也是能量的傳輸。當然,有時是我們直接用語言或文字傳輸?shù),有時是潛意識的結果。比如心靈感應,比如心疼的感覺等。
心理學上還有一個詞叫“匹配”。就是心理咨詢師要知道什么樣的來訪者適合自己咨詢,什么樣的心理問題適合自己咨詢,否則,會事倍功半或無效,或起反作用。拿我來說,對于單親家庭的中學女孩就屬于不匹配,很多這樣女孩對男性咨詢師天然的反感,還有,對于重度抑郁癥,我的辦法也不是很多。
我們把這個再擴展一下,我曾經說過,在讀書會里,你會找到朋友,但包括我在內,不可能所有來這里的人都成為你的朋友。這也是“匹配”。那么,什么樣的人能成為我們的朋友呢?我認為,有共同愛好的人,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有共同價值觀的人能成為我們的摯友,有相似成長經歷或相似情結的人,能為你著想的人,會成為你的親人一樣的朋友。
那么,是朋友越多越好嗎?不是,如果把我們的情感生活當做一個斜拉橋,那么,我們的家人是支柱,也是我們必須投入更大精力的人,我們的親戚朋友,就是斜拉橋的線,線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橋的穩(wěn)固。當然,那些泛泛之交的朋友或互不來往的親戚,不再此列。
如果你的朋友都是男性或都是女性,這就有些問題。因為兩性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接觸面也不同,這樣帶給你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我們常說,夫妻如一把傘,這樣才能給孩子均衡的愛。而我們內心這個小孩,也需要親友間均衡的愛的滋養(yǎng)和不同精神食糧才能健康成長。好的朋友網,除了同齡人,也需要年長的人給我們經驗,年輕的人給我們活力,孩子們帶給我們可愛的一面。從工作性質上說,每個職業(yè)都有其優(yōu)點,但也有局限性,多和不同職業(yè)的人交往,會得到不同的啟示,同時,人生也更豐富。當然,我們朋友網還要有一定的絕緣性。你有事業(yè)上的朋友,也要有生活上的朋友、情感上的朋友……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朋友都聚在一起,如秦瓊的三十六友八拜結交。秦瓊的那些朋友最后是分崩離析的,這也給我們一個警示,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朋友。
不過,朋友的朋友有成為朋友的可能,如果你的朋友都是三點狀的和你單線聯(lián)系,這一是不能形成群體優(yōu)勢,二是一個個的聯(lián)系,也會耗費你更多的經歷。那么,“織網”就成為一個可能,如果你有意讓性格相近、年齡相似或愛好相同的朋友之間成為朋友,那該是一件三贏的事情。既然擴展了朋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即使你不在,他們也會感受到你的真心。你這樣無私地做下去,朋友圈就會慢慢成網。還有一個無私的做法是提前一步,在交往中,如果你了解朋友所需,別等人家張開,也許人家不好意思或怕麻煩,你主動做了,而且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只有這樣,愛才能在朋友間傳遞起來,久了,人會感受到你的真情和溫暖。
好的朋友圈,人數(shù)不可太多,動輒數(shù)十人的龐大隊伍,實在是我們的精力所照料不及的。只有那些最穩(wěn)定最貼切的朋友,才能進入我們的核心朋友圈。他關懷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單純的利益。即使有一天,你的實用價值煙消云散了,他也和你在一起。
當然,還有句話,水至清則無魚,我們需要真心相待的朋友,也需要某些朋友在一些場合活躍氣氛,或烘托主題,這正如一個故事或小說的主角或配角一樣。
我們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有幾百或上千個朋友,但有一種人,卻贏得更多的人的信賴。比如蘇軾在去世時,從皇太后到大臣再到普通百姓,都為他悼念,又如我們的總理,許多人冒著牢獄之災,去天安門廣場送花圈,我記得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一個農民拿著兩個桔子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放下桔子,磕了三個頭。這里的很多人,總理是沒有見過的,但他們一樣對總理有親人一樣的信賴。幾年前,水稻專家去深圳,不小心手提電腦丟了,可過了沒幾個小時,不知是誰又給送了回來。原來,小偷聽說袁隆平的名字,嚇壞了。袁隆平不是什么大官,也不是公安局長,他靠的也是人格魅力。這些都是名人,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有些人熟悉的蓬萊的花開,大家都知道她的朋友很多,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和她交流,只是看她的博客,看她的日志,久了就形成一種信賴。所以我說,人格魅力可以使橋更寬闊,也更穩(wěn)固。
中國人喜歡理論,就如曾經的江湖人的幫派一樣,有一點創(chuàng)新的學說,就會編出一大套學說來立足,似乎人人都說自己是名門正派,最真的真理。其實,真理往往是簡單的。我明白這一點,就學會了“抽離”這個技巧,把一些有用的東西抽出來,其余的那些所謂的“偉大”學說扔掉,當然,這還算是好書。有些書一點用沒有,全是忽悠。
咱再回到開頭,如果回歸本真,從禪心的所習的佛教來說,愛情是“愿力”和“業(yè)力”,愿力是積極主動的,是源自內心的,“業(yè)力”是為了回報,是為了償還,兩者都能結成夫妻。那些剩下的清規(guī)戒律,無非是空色,皆可拋棄。道教講求順其自然,那么既然兩人相愛,就順其自然下去吧,還說什么閑話。看來閑話的人不止是古代人有,那些所謂義憤填膺的“人肉搜索”的朋友們,何不靜下想一想自己,有空該干嘛干嘛去!
【云水禪心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云水禪心散文隨筆10-15
散文欣賞:云水禪心04-04
云水禪心話太乙散文01-08
云水禪心聚散隨緣散文03-03
關于云水禪心的散文08-04
云水禪心讀后感范文04-03
云水禪心靜觀生命散文03-16
云水禪心高三散文04-03
云水禪心現(xiàn)代詩歌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