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出自禮記的名言警句

    時間:2024-03-10 07:48:25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出自禮記的名言警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優(yōu)秀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作為一種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具有釋疑解惑、點撥誘導、強化聯(lián)系、深化認識的功能。那什么樣的名言警句才是經典的名言警句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出自禮記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出自禮記的名言警句

      1、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

      【譯文】驕傲不可滋長,欲望不可放縱,意志不可自滿,歡樂不可以走向極端。

      2、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禮記·曲禮上》)

      【譯文】遇見財物,不要隨意占有;遇到危難,不要隨意逃避。

      3、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禮記·曲禮上》)

      【譯文】鸚鵡雖能說話,終歸還是飛鳥;猩猩雖能說話,終歸還是走獸。

      4、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

      【譯文】禮所崇尚的是有往有來。得到恩惠而不予報答,不合乎禮的要求;得到報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禮的要求。

      5、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禮記·曲禮上》)

      【譯文】到一個地方時要問清當?shù)氐慕,到一個國家時要問清當?shù)氐牧曀,到別人的家里要問清這家的避諱。

      6、曾子曰:“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保ā抖Y記·檀弓上》)

      【譯文】曾子說:“君子愛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愛人則是姑息遷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禮記·檀弓上》)

      【譯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別人。(這是成子高說的話,接著他還說,我死后,找一塊不能耕種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禮記·檀弓下》)

      【譯文】孔夫子說:“繁重的賦稅和徭役比老虎還厲害啊!”

      9、茍無禮義、忠信、誠愨(què)之心以蒞之,雖固結之,民其不解乎?(《禮記·檀弓下》)

      【譯文】如果不用禮義、忠信及誠實之心對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強結合,難道他們就不會離散了嗎?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禮運》)

      【譯文】孔子說:“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都是公正無私的,選拔賢能的人主持政事,講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文】玉不雕琢,不會成為好的器物;人不學習,不會懂得道理。

      12、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譯文】雖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雖有極高明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益處。

      1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禮記·學記》)

      【譯文】學習以后就會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會知道困難;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困難,然后就能自強不息。所以說教學相長。

      14、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禮記·學記》)

      【譯文】凡是求學的過程,尊敬老師是很難做到的。老師受到尊重,然后他所傳授的道理才可能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學業(yè)。

      15、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譯文】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就會學識短淺,見聞不廣。

      16、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記·樂記》)

      【譯文】禮儀用來引導人們的志向,音樂用來調和人們的聲音,政令用來統(tǒng)一人們的行動,刑罰用來防止人們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禮記·樂記》)

      【譯文】一切音樂,都產生于人們的內心;情感在心中激蕩,便通過聲音表現(xiàn)出來;聲音組合成條理,就叫做音樂。

      18、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禮記·樂記》)

      【譯文】音樂是圣人所喜歡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動人心,使民風習俗改變。

      19、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

      【譯文】只緊張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緊張,則周文王、周武王不會這樣做;有緊張有松弛,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眾的辦法。

      20、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禮記·祭義》)

      【譯文】惡意的語言不從口中說出來,就不會招致別人用忿恨的語言回擊你。

      21、君子約言,小人先言。(《禮記·坊記》)

      【譯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實事而并不多說話,品德低下的人總是搶先說大話,而不注重干實事。

      22、子云:“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怨益亡。”(《禮記·坊記》)

      【譯文】孔子說:“有好事就稱是別人的功勞,有過失就稱是自己的過失,這樣百姓對你的怨恨便逐漸消失了。”

      23、子曰:“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禮記·中庸》)

      【譯文】孔子說:“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掌握過與不及這兩端的意見,而采納適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禮記·中庸》)

      【譯文】一個人能做到忠恕,就離道不遠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禮記·中庸》)

      【譯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歸咎他人。

      26、子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保ā抖Y記·中庸》)

      【譯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決于他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品德修養(yǎng)取決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決于有沒有仁愛之心!

      2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譯文】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

      28、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譯文】廣泛學習,詳細詢問,周密思考;明確辨別,切實實行。

      29、居上不驕,為下不倍。(《禮記·中庸》)

      【譯文】身居高位不驕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棄。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保ā抖Y記·表記》)

      【譯文】孔子說:“君子對人的舉動沒有不得體的地方,對人的表情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對人的言語也沒有失禮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禮記·表記》)

      【譯文】仁是天下行為的表率,義是天下行為的準則,知恩圖報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保ā抖Y記·緇衣》)

      【譯文】君主因為有民眾而存在,也因為人民的叛離而滅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保ā抖Y記·緇衣》)

      【譯文】孔子說:“說話實在而行為有法度,所以活著的時候志向堅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會影響他的好名聲!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禮記·儒行》)

      【譯文】說話一定先有信用,行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保ā抖Y記·儒行》)

      【譯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為寶貴;不希求土地,而以確立道義為土地;不希求多有積蓄,而以多有學問為富有!

      36、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禮記·儒行》)

      【譯文】儒者可以親近而不可威脅,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殺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禮記·儒行》)

      【譯文】身體可以加害,而意志卻不可動搖。

      31、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yōu)游之法。(《禮記·儒行》)

      【譯文】以和為貴,以忠信為美,以從容寬厚為法則。

      38、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禮記·儒行》)

      【譯文】薦舉人才對內不排除自己的親屬,對外不排除對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禮記·儒行》)

      【譯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純潔。

      40、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遜接者,仁之能也;禮節(jié)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禮記·儒行》)

      【譯文】溫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謹慎是仁的基礎,寬容余裕是仁的體現(xiàn),謙遜待人是仁的能力,禮貌節(jié)義是仁的外表,言談論說是仁的文采,歌舞音樂是仁的諧和,分財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禮記·大學》)

      【譯文】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葉,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結束。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禮記·大學》)

      【譯文】只有對事物進行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禮記·大學》)

      【譯文】財富可以裝飾房屋,道德卻可以修養(yǎng)身心。心胸寬廣,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44、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譯文】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每天都新,新了還要更新。

      45、治國必先齊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禮記·大學》)

      【譯文】要想治理好國家,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卻能去管教好別人,這是沒有的事啊。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禮記·大學》)

      【譯文】民眾喜歡的他也喜歡,民眾厭惡的他也厭惡,這樣才可以稱之為民眾的父母了。

      47、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禮記·大學》)

      【譯文】治國的道理是:得到民眾就能得到國家,失去民眾就會失去國家。

      48、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禮記·大學》)

      【譯文】道德是根本,財富只是枝節(jié)。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禮記·大學》)

      【譯文】君子治國有條大道理:必須忠誠守信,才能得到它;驕縱奢侈,便會失去它。

      50、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禮記·大學》)

      【譯文】聚集財富需遵循一條大道理:生產的人要多,耗財?shù)娜艘,謀財?shù)娜艘趭^,用財?shù)娜艘?jié)儉,這樣財富就會經常保持充裕了。

      51、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冠義》)

      【譯文】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于有禮儀。

      52、尊讓潔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讓則不爭,潔敬則不慢。不慢不爭,則遠于斗辯矣,不斗辯,則無暴亂之禍矣。(《禮記·鄉(xiāng)飲酒義》)

      【譯文】尊讓、清潔、恭敬,君子們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夠尊讓就不會爭斗,潔敬就不會怠慢。不怠慢又不爭斗,就會遠離爭執(zhí)訴訟,不爭執(zhí)訴訟就沒有暴亂的災禍了。

      53、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禮記·聘義》

      【譯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溫潤而有光澤,這便是仁。

    【出自禮記的名言警句】相關文章:

    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精選155句)12-17

    禮記的名言02-16

    《禮記》禮記·檀弓03-22

    《禮記》禮記·月令08-02

    《禮記》禮記·經解11-15

    《禮記》禮記·曲禮04-12

    《禮記》禮記·學記05-08

    《禮記》禮記·祭義08-12

    《禮記》禮記·坊記05-08

    出自論語的格言警句(精選60句)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