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下面分享關(guān)于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手抄報資料】
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觀
中國道德從上古發(fā)展而來,傳說中堯、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鬃诱怼读(jīng)》,到漢朝傳為《五經(jīng)》,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鬃影l(fā)展的學(xué)說,被稱為儒家學(xué)說,以后儒家又將《五經(jīng)》發(fā)展為《十三經(jīng)》,這些儒家經(jīng)典學(xué)說,成為中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盡管各個時代中國社會的道德觀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學(xué)說是歷代中國社會道德觀的依據(jù)。
道德是判斷一個行為正當(dāng)與否的觀念標(biāo)準(zhǔn)。道德是調(diào)節(jié)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國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為補(bǔ)充。同時,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順應(yīng)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條文,反映了社會道德觀念在法律上的訴求。
道德具有普適性,對整個社會的所有人,不論身份,全皆適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洞髮W(xué)》:“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之有階級、等差,各國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賦人權(quán)之說。吾國之言平等,則基于人性皆善之說。以禮之階級為表,而修身之平等為里,不論階級、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
道德是人們評價一個人的一個尺度。一個人若違背社會道德,比如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那么人們就會給他負(fù)面的評價,造成他沒有好的名聲,從而對他形成一種來自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約束他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很多人來說,道德是個人良心的自覺遵守,無需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制約。人們對一個人的道德評判,主要來自于這個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言行。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口頭上標(biāo)榜仁義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義道德,因此人們往往“聽其言而觀其行”然后作出評判。個人對道德的意見,對己對人,有寬容者,有苛求者。中國文化中多有提倡對自己嚴(yán)格、對他人寬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責(zé)己,薄以責(zé)人。”韓愈:“古之君子,其責(zé)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五常:仁、義、禮、智、信
漢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義禮智信”被確定為整體德目“五常”。五常不僅是五種基礎(chǔ)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華傳統(tǒng)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義是儒家文化中兩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謂總體價值觀中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仁、義,忠、孝、禮、樂等等都失去了意義。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栋谆⑼ā罚“君臣以義合,不可則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義相比其他價值觀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則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仁、義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為證,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義者也。”
孔子:仁者,義之本也;義者,仁之節(jié)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孟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子言:“仁有數(shù),義有長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韓詩外傳》:“愛由情出,謂之仁,節(jié)愛理宜,謂之義。”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仁 —— 子曰:仁者,愛人。仁之廣義,涵蓋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五者,“恭、寬、信、敏、惠”。“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其言也讱。”“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并非遠(yuǎn)不可及,“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無理性、無原則或者軟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必有勇。”
義 —— 子曰:“義者,宜也。”朱熹:“義者,天理之所宜。”義者,理義、道義、正義、公義。子曰:“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于天下。”“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