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馬的形體是優(yōu)美而又帥氣的,這是其他任何動物都無法比擬的,馬的內(nèi)心又是善良的,所以馬便成了人類最親近的朋友。
手抄報" width="500" height="378" />
【關(guān)于馬的手抄報設(shè)計內(nèi)容:關(guān)于馬的四字成語】
散馬休牛、殺馬毀車、善馬熟人、神龍馬壯、食馬留肝、失馬塞翁、懸車束馬、
識涂老馬、識途老馬、束兵秣馬、束馬縣車、駟馬不追、司馬稱好、燕昭好馬、
駟馬高蓋、駟馬高門、駟馬莫追、駟馬軒車、駟馬仰秣、司馬昭之心、以渴服馬、
天粟馬角、鐵馬金戈、銅圍鐵馬、犬馬之決、犬馬之年、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權(quán)移馬鹿、雀馬魚龍、人喊馬嘶、文君司馬、舞刀躍馬、五花殺馬、烏頭白,馬生角、
烏頭馬角、烏焉成馬、洗兵牧馬、下馬馮婦、瞎馬臨池、鮮車健馬、鮮衣良馬、
鮮衣怒馬、效犬馬力、休牛歸馬、休牛散馬、朽索馭馬、選兵秣馬、懸兵束馬、
【關(guān)于馬的手抄報設(shè)計內(nèi)容:贊美馬的文章】
追溯起源,馬的馴化始于公元前4000年間。殷商時期的甲骨卜辭中即有“馬”字;《詩經(jīng)·周南·漢廣》篇有云:“之子于歸,言秣其馬”!冬F(xiàn)代漢語大辭典》注釋:馬屬草食動物,四肢行走,善奔跑,承用分挽用、騎乘和兼用三類。素有“南人乘船,北人乘馬”的習慣。馬的嗅覺很發(fā)達,是信息感知能力非常強的器官,這使它能在聽覺或其他感知器官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很容易接收外來的各樣信息,并能迅速地做出反應(yīng)。馬的記憶力模仿力強,可記住主人、道路、飼喂地點,能夠分辨賢惡好壞,預(yù)測意外事件發(fā)生與傷害。
說到馬,人們就會聯(lián)想到許多有關(guān)“馬”的成語。一馬當先,原指作戰(zhàn)時策馬沖鋒在前,現(xiàn)比喻起帶頭作用,走在領(lǐng)先位置。“千里馬”則是褒獎年青才俊的好詞。馬不停蹄,指馬不停地前進,比喻不間歇地行進或工作持續(xù)進行。說到馬,人們還會聯(lián)想到許多吟馬的古今詩詞。李賀的《馬詩》,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xiàn)志士的遠大抱負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李白的《紫騮馬》:“紫騮行且嘶,雙翻碧玉蹄。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白雪關(guān)山遠,黃云海戍迷。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紫騮馬不但具有俊朗的外表“碧玉蹄”,而且不懼艱辛 “白雪關(guān)山遠”,努力奔跑“揮鞭萬里去”。它就如同是詩人的化身,具備了詩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
中國人在數(shù)千年來對馬的贊美中,還賦予了馬許多人性化的特征,比如:勤懇、堅韌、不畏艱難等等。
馬的勤勞是有目共睹的。戰(zhàn)馬可以一天連續(xù)奔跑五六個小時,日行千里。馬在奔跑中從來不偷懶,只要人不命令它停下來,它便馬不停蹄,直到累倒為止。大部分累倒的馬會氣絕而死,馬用生命詮釋它的勤勞、無畏、上進、奉獻。
馬的勇敢令人贊嘆。古往今來,馬往往被用于戰(zhàn)斗。特別是古代,軍隊以騎兵為主力,實際上軍隊主要由人和馬組成,所以把組織隊伍叫做招兵買馬。馬和人一同沖鋒陷陣,不管敵人多么強大,也不管處境多么危險,只要主人一聲令下,馬便奮不顧身,奮勇向前,面對刀山火海,無所畏懼。
馬的品德高尚!栋遵R奇案》中,當主人墜入山澗而不得出,其坐騎非但未乘機逃逸,反而不顧自身安危,將韁繩垂下,主人借此而脫離險境,從而留下“馬有垂韁之義”的千古美談。
馬的精神,是忠誠,是勤勞,是勇敢,是無私奉獻。馬年學馬,就是要像馬那樣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具有沉著穩(wěn)健,踏實肯干,忠于職守,吃苦耐勞的精神狀態(tài),具有不畏艱難險阻,志堅如鐵,信念不移,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我們學習馬的精神,就是要學習志在千里、追求不止的堅強品質(zhì);學習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堅定意志;學習一絲不茍,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的優(yōu)良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