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居易的生平事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不是單純?yōu)槠鋯挝缓蛡€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xiàn)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guī)范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白居易的生平事跡,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白居易的生平事跡之為官
一生以44歲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可分為前后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后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貞元二十六年(800)29歲時中進士,先后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jīng)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guī)矩,回故鄉(xiāng)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后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zhèn)靜,不急于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疏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墒悄切┱茩嗾叻堑话勊麩嵝膰�,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于是被貶謫為州刺史。王涯說他母親是看花時掉到井里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于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那些諷喻詩。
貶官江州給白居易以沉重打擊,他說自己是 “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長。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幫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憲宗暴死在長安,唐穆宗繼位,穆宗愛他的才華,把他召回了長安,先后做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但當時朝中很亂,大臣間爭權奪利,明爭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聽勸諫。于是他極力請求外放,穆宗長慶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滿后任蘇州刺史。晚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七十歲致仕。比起前期來,他消極多了,但他畢竟是一個曾經(jīng)有所作為的、積極為民請命的詩人,此時的一些詩,仍然流露了他憂國憂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經(jīng)疏浚李泌所鑿的六井,解決人民的飲水問題;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并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刻在石上,告訴人們?nèi)绾涡钏顾�,認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時”, 就不會受旱災之苦了。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生平事跡之嗜酒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親白季庚都是詩人,在這種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讀書十分刻苦,終成詩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貧困,不能經(jīng)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xiāng)下人,地點也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家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他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臺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友、琴侶一起游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nèi)外的寺廟、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過。
每當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來家,先拂酒壇,次開詩篋,后捧絲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旁邊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楊柳枝》,真是不亦樂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時乘興到野外游玩,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懸兩只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
又據(jù)《窮幽記》記載,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請賓客,有時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裝有美酒佳肴,隨船而行,要吃喝時,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為止。
如此說來,與陶淵明的苦況,當然不同。
方勺《泊宅編》卷上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中,飲酒者八百首。這個數(shù)字不算小。 他喝酒時,有時是獨酌。如在蘇州當刺史時,因公務繁忙,用酒來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來解除九天辛勞的。他說:不要輕視一天的酒醉,這是為消除九天的疲勞。如果沒有九天的疲勞,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沒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娛樂的的身心。他是用酒來和勞動進行結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飲。他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一詩中說;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在《贈元稹》一詩中說: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在《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一詩中說;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問劉十九》一詩中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河南尹盧貞刻《醉吟先生傳》于石,立于墓側。傳說洛陽人和四方游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來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寬的土地上常是濕漉漉的,沒有干燥的時候.
白居易的生平事跡之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極可注意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chuàng)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xiàn),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庇纱丝梢钥闯�,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諭、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xiàn)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chuàng)作而發(fā)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現(xiàn)出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諭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俾辭賦合炯戒諷諭者,雖質雖野,采而獎之�!�(六十八《議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諭,所以他主張: “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詩》)他反對離開內(nèi)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更反對齊梁以來“嘲風月、弄花草”的艷麗詩風。在《新樂府序》中,他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是:“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于樂章歌曲也�!边@里的“質而徑”、“直而切”、 “核而實”、“順而肆”,分別強調了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有歌謠色彩。也就是說,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于入樂歌唱,才算達到了極致。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chuàng)作情形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時為事而作,首要的還是“為君”而作。他也說:“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并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
《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表現(xiàn)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與此前的敘事詩相比,這兩篇作品雖也用敘述、描寫來表現(xiàn)事件,但卻把事件簡到不能再簡,只用一個中心事件和兩三個主要人物來結構全篇,諸如頗具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作者寥寥數(shù)筆即將之帶過,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寫和環(huán)境氣氛渲染上,則潑墨如雨,務求盡情,即使《琵琶行》這種在樂聲摹寫和人物遭遇敘述上著墨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聲和事緊緊聯(lián)結在一起,聲隨情起,情隨事遷,使詩的進程始終伴隨著動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這兩篇作品的抒情性還表現(xiàn)在以精選的意象來營造恰當?shù)姆諊�、烘托詩歌的意境上。如《長恨歌》中“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琵琶行》中 “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類詩句,或將凄冷的月色、淅瀝的夜雨、斷腸的鈴聲組合成令人銷魂的場景,或以瑟瑟作響的楓葉、荻花和茫茫江月構成哀涼孤寂的畫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傷、悵惘意緒為詩中人物、事件統(tǒng)統(tǒng)染色,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意境、氛圍而心靈搖蕩,不能自已。 主題、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諭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而且主題非常明確。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xiàn)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并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托諷諭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輕肥》一詩描寫了內(nèi)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么慘烈的情景。 閑適詩和諷諭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nèi)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諭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lián),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xiàn)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后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xiàn)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tài)度,因與后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后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于白樂天詩云”(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于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勤奮好學的詩人
白居易前輩與劉禹錫前輩是同齡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家道中落,家貧多故,勤奮好學,貞元十六年二十八歲及第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官終刑部尚書。白前輩知識淵博,學富五車,論詩強調繼承《詩經(jīng)》和杜甫的創(chuàng)作精髓,在文論和長篇敘事詩創(chuàng)作上都代表著唐朝的卓越文學成就,素有“詩魔”與“詩王”之稱。
《長恨歌》,《琵琶行》等作品是白前輩長篇敘事詩的代表作,《賦得古原草送別》是詩人十六歲所作,“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贝嗽娍梢哉f是詩人為普通的野草寫了一首贊歌,前面四句贊美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后面四句觸景傷情感悟了時光易逝與送友的離別之情�!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這兩句帶著“韌勁”“有嚼頭”的詩句,成為了中華大地炎黃子孫傳之千古的絕唱。白前輩十六歲時從江南應舉初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詩人顧況,顧前輩看到白居易這個名字,詼諧幽默地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保ㄩL安物價正貴,恐怕白居不易)但當他翻開其詩卷,讀到這首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時,不禁連聲贊賞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能寫出如此的詩句,白居也易)連詩壇老前輩也被折服了,可見此詩藝術造詣之高,這首詩也是白居易前輩的成名之作。
白前輩的詩格是樸實自然,清新淡泊�!断档ぁ肪褪沁@一類詩作的代表,“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痹娙藗械乜粗A前院子里開謝的牡丹叢,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還有兩枝將要開敗的牡丹花,仍然傾立著它們最后的嬌媚。詩人讀書到了深夜,突然他想起來院子里那將要開敗的牡丹花,情不自禁地掌著燈到院子里再次愛惜地欣賞它們的芳容,害怕明天早晨的風兒把它們的花瓣吹落。白前輩這一首情真意切的詩一出手,引起了后人的爭相模仿,“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钡让洹�
還有一首《夜雪》的短詩構思就非常非常的奇妙,全篇通過詩人的意識感知,讓看客知道了天下了一場大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痹娙嗽谒瘔糁斜粌鲂眩@訝地發(fā)現(xiàn)被薄而枕冷。疑惑著窗子是被什么東西映得明亮明亮的。他懵然醒悟是院子里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光亮,雪下得越來越厚了,靜夜里不時傳來院里竹枝被雪壓折的脆響。仔細欣賞品味這淡雅無色的詩句,浮想聯(lián)翩想那白而無香飄揚的雪花,便會發(fā)現(xiàn)詩句不僅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而且新穎別致,立意不俗。誰能在沉沉夜色里看到下雪的模樣,天氣那么寒冷也沒有去賞雪的心情。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前輩就是從感覺出發(fā),依次從感覺(冷)、視覺(明)、聽覺(聞)三個層次有聲有色不加雕琢地描寫出了一場大雪的風貌。
白居易前輩的詩歌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于入樂歌唱,使唐朝的詩歌達到了極致。由于他一生向往在官場生活,過分強調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服從于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著他的詩歌藝術創(chuàng)作和風格的多樣化。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在今陜西渭南境內(nèi))人。生于河南新鄭。少年時期,避亂江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元和十年李師道、王承宗遣人刺殺宰相武元衡,居易上書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當政者所惡,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出任杭州、蘇州刺史,又內(nèi)召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太子少傅等職,以刑部尚書致仕。有《白氏長慶集》。
今存白居易詩近3 000首,數(shù)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他對當時詩歌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他的理論和實踐,使詩歌得以突破大歷十才子“流連光景”的狹窄范圍,擴大了境界,能以社會政治重大問題為內(nèi)容。他早年寫了許多諷諭詩,其中最有名的如《秦中吟》10首,《新樂府》50首等,譴責宦官、藩鎮(zhèn)互相勾結,危害人民和國家。他不顧自身的安全,說“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他之所以要寫這許多諷諭詩是因為身居言官,理應將下情上達,希望朝廷采擇施行,能調整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筑,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促進生產(chǎn),有利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在當時,他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場,不可能否定唐王朝的統(tǒng)治,但是對黑暗面有所揭露,客觀上對人民是有利的。他寫“新樂府”時間在他的朋友李紳、元稹之后,成就卻超過了他們,提倡新樂府運動的影響也遠比他們大。在藝術標準上他又是以通俗平易為世人所稱許的,他之所以稱得上唐代大詩人之一的原因主要就在這里。
白居易從兩個方面繼承了前人的傳統(tǒng)。他常以陳子昂、杜甫并提,因為陳子昂詩多興諷,杜甫即事憂時。在二人中,他對杜甫學習得更多。諷諭詩正是從杜甫《新安吏》《石壕吏》等作品變化而出。另一類,他自己所謂“閑適”詩,受陶淵明、韋應物的影響也不小。他在詩中也常表示對于陶、韋詩風的企慕。
這兩個方面在他全部生活中并行不悖,既有“兼濟天下”的志向,又作“獨善其身”的打算。照作者自己的想法,認為“怡情悅性”“流連光景”乃士大夫的“本等”,他在“兼濟”時也決不會不要這種“本等”。同樣,他在所謂“獨善”時,也不會完全不關心封建統(tǒng)治。雖然這兩種思想是互相矛盾的。
他在前期以寫諷諭詩為主,但也有消極性的東西,在后期也寫近于諷諭的詩(如寓言及政治諷刺之作)。但前期的閑適和后期近于諷諭的詩在當時所起的作用不大,只居次要地位。
白居易把敘事詩中《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列于“感傷類”。事實上,這些詩和諷諭詩中《新豐折臂翁》《賣炭翁》等篇的藝術手法很相像�?坍嬋宋�,形象特別鮮明突出,前后脈絡聯(lián)系,達到敘事詩的空前的熟練程度,開辟了歌行體的新道路。
白居易詩的風格,深入淺出,以平易通俗著稱。尤其是古體詩,意到筆隨,沒有雕琢拼湊的痕跡。這種平易自然的詩,并不是搖筆便成的。宋代看到他的手稿的人早說:“香山詩語平易,疑若信手而成者,間觀遺稿,則竄定甚多。”古代詩人少有能像白居易寫得那樣通俗化,也少有能像他贏得那樣多的讀者。元稹贊美白詩說:“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自篇章已來,未有如是流傳之廣者�!边@可能有些夸大,但決不會是沒有根據(jù)的話。
【白居易的生平事跡】相關文章:
李白的生平事跡09-28
王維生平事跡08-08
李調元的生平事跡07-24
詩人李白生平事跡簡介07-31
白居易作文09-12
李白生平事跡簡介及代表作01-17
望月有感 白居易10-25
白居易《池上》古詩04-12
白居易《除夜》古詩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