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艾葉飄香又端陽,百舸爭流競九江;登高遠望攬勝景,碧水藍天一線長。
端午節(jié),除了我們熟悉的錦江龍舟賽與粽子,從唐玄宗、杜甫、蘇軾、陸游、楊慎這些歷代詩人的大作中,可以找到昔日的端午味道;而膾炙人口的清代竹枝詞中,直白的語言又告訴我們清代成都的端午風俗;在“湖廣填四川”中來到四川的客家人,端午傳統(tǒng)禮俗源自中原古風。閱讀這些經(jīng)典,走進東山客家,給我們一個古風彌漫的端午。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五”或“重五”。端,正也,始也,五,與午相通,因此,“端五”亦稱為“端午”“重午”。
端午之俗,歷史悠久。最初與遠古先民祛邪、除毒、避瘟、止惡等觀念相關(guān)。到漢代,與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七夕、重陽、臘日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起形成定制,延續(xù)至今。
關(guān)于端午的禁忌,漢代應劭《風俗通義》專有記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五月五日當天不曬薦席”!肚G楚歲時記》也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蓋屋。而端午節(jié)的習俗眾多,與節(jié)令氣候密切相關(guān)。煎蘭湯沐浴、采制草藥、采菖蒲、艾葉、剪艾虎釵于頭、懸于臂鎮(zhèn)祟辟邪、制作雄黃酒、祛毒殺蟲、貼天師符、鐘馗像、佩香囊、系五色絲、避兵繒、長命縷、吃粽子、賽龍舟……
魏晉時期,端午增加了紀念歷史人物的內(nèi)涵,在山西一帶傳為紀念介子推,吳越一帶傳為紀念伍子胥,會稽一帶傳為紀念黃娥,楚地則為紀念屈原。因為屈原高尚人格和愛國精神為各地人民普遍認可,逐漸取代其他歷史人物。之前已有的民俗活動被重新解釋,比如粽子是為趕走水中蛟龍,龍舟競渡是為打撈屈原遺體,人們不深究這些說法的可信與否,只是借助這樣的活動寄托對詩人的崇敬之情,產(chǎn)生廣泛深入影響。端午之俗與紀念屈原的故事結(jié)合,使得這一傳統(tǒng)節(jié)俗獲得了新的內(nèi)涵和文化意義,獲得生命力,一直沿襲至今。
其實端午節(jié)不僅在民間廣泛流行,也受到皇帝、官員和文人士大夫的重視,歷朝歷代吟詠端午的詩作很多:曾巡幸成都的唐明皇李隆基在端午節(jié)當天在皇宮大宴群臣,作詩《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可見宮廷端午習俗與百姓無異。“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則多了對大臣、國家前途的殷切期望。這在另一首《端午》詩中表達得更為直接“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提到當時系五色續(xù)命絲、吃粽子等端午習俗,皇帝端午會宴請群臣,慶祝佳節(jié),可見對此節(jié)重視。
詩圣杜甫也留下了反映唐代宮廷端午習俗的詩作。杜甫任左拾遺時作的《端午日賜衣》:“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表達沐浴皇恩的激動心情。在《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賀端午。”亦提及端午賜衣習俗,反映的都是唐代宮廷對端午的重視。
杜甫似乎沒有留下直接寫民間慶祝端午的詩作。他寓居成都草堂時,院內(nèi)的菖蒲豐茂,“渚蒲隨地有”(《漫成二首》之一),一家人過端午時,采菖蒲非常方便無疑。他的“江飛競渡日,草見蹋春心。”(《長吟》),或為其在蜀中所見之端午賽龍舟場面。而曾置身于巴山蜀水二十年的劉禹錫有《競渡曲》追溯競渡與屈原的淵源,細致描摹競渡的熱鬧場面“楊桴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lián)。”“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地方官主持獎賞,場面壯觀,氣氛熱烈。“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詩人憑吊屈原,平添愁緒;ㄈ锓蛉恕秾m詞》:“端午生衣進御床,赭黃羅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縷長。”關(guān)于端午的描寫多了幾分香艷。
宋代宋祁有詩句“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guān)雕虎枉招魂。”(《屈原祠》)在端午追懷屈原,無限惆悵。眉州大文豪蘇軾有多首描寫端午的詩詞,細致地描寫了端午虎符纏臂、門前艾蒲、吃粽子、朋友對飲,龍舟爭渡、緬懷屈原的豐富民俗內(nèi)容。“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浣溪沙·端午》)。“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六幺令·天中節(jié)》)“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jié)。”(《屈原塔》),可以說是屈子的異代知音。
相比之下,南宋陸游和明代楊升庵的端午節(jié)詩歌側(cè)重寫自己如何過端午和在節(jié)日里的愉悅心情,更具個性,富于生活氣息。“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陸游《乙卯重五》)在這個端午節(jié),陸游身處山村,石榴花開得正盛,大家準備包粽子,高高的帽子上也掛上一束艾草,詩人雖然身體羸弱,也在眉間點上朱丹,到了太陽西斜端午的各項“工作”才完成,大家一起歡聲笑語,推杯換盞。楊慎在端午這天早起泛湖,“雞鳴海色動,日出林霏開”,“紅霞晃金碧,赤帝騎龍來。”難得一見的景致讓詩人愉悅了身心,“榜歌聲流喝,絲管清且諧。且須醉一斗,以緩腸九口。”(《五日泛湖》)知己、歌聲、絲竹、美酒,詩人要一醉方休。節(jié)日帶給詩人的歡樂讓人心動。
其實,每個人對端午都有著獨一無二的記憶。端午節(jié)在我家鄉(xiāng)俗稱“五月節(jié)”,這天我們要早起采艾蒿,要跟爸爸去給爺爺奶奶上墳,要擰“火繩”,要吃粽子蘸白糖,爸爸要喝酒,飯后要拉好多首優(yōu)美的二胡曲子……
在我的印象中,五月節(jié)是神奇的節(jié)日,這天總是陰天,我們都能早早兒起來,我們能找到最好最高的艾蒿,上墳回來褲腳都濕了,那種并不是特別漂亮的石臼花讓我莫名的激動。除了掛在大門和外屋的門邊,我們把剩下的艾蒿擰成“火繩”曬上,等到暑天的夜里就能點燃趕走蚊子。粽子,是媽媽包的,五月節(jié)之前一天包好烀熟。粽子的主料是大黃米或者黏高粱米,浸泡十天左右,洗凈放上紅棗。我?guī)兔η逑慈斎~,馬蓮。媽媽把幾片葦葉錯落疊放到手掌寬卷成漏斗的形狀,把泡好的黏米和紅棗放進“漏斗”,用力壓緊,將上邊的葦葉彎下來包裹嚴實,用馬蓮綁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的動作麻利,一氣呵成,我試了很多次都沒成,松散是大忌。
吟詠端午的詩作還有很多,以上僅舉有代表性的詩人詩作,這些詩歌生動描繪了古人過端午的情形,因各地習俗不盡相同,有些內(nèi)容我們無法體驗,但最基本的吃粽子、采艾草及這些活動帶給人們的喜悅和感懷在千載之后仍能撥動我們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