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原文及賞析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不斷提升,賞析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賞析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起來參考賞析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賞析
這首春詞是用少女眼光中的暮春景象展現(xiàn)她蹙眉惜春的心態(tài)。歐陽炯的《三字令》“春欲盡,日遲遲”一首,從春盡人不歸的藝術角度,運筆隨意而著重于刻畫佳人的無限相思。至于抒發(fā)青春難駐,臨老傷春的感覺,張先的《天仙子》具有代表性。上片云:“水調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青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边@種時光易逝的送春感觸,寫得神韻高妙,但詞人流露出的情緒卻是深沉和憂愁的,有著無窮的感傷。張元干這首詞的藝術構思與上兩首不同,情調曠達酒脫,可謂別具一格。
首先從詞的組織結構來看,詞人沒有采用上景下情的框架,而緊扣送春留春的主旨,直抒情懷,一氣呵成。起句“春來春去催人老”,即寫出了作者對春去的內(nèi)心感應。春來春去,時光匆匆易逝。這對于垂老之人,最容易引起心情的翻騰。張先詞的“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所流露的是一種人事紛繁、朱顏易改的感傷情調。這首詞中所承接的是“老夫爭肯輸年少”。詞人雖然已是“老夫”,但是心中沒有悲感,還具有年青人的活力。正是這種不服老的自在灑脫的襟懷,才能生發(fā)出插花起舞、把酒留春的勢態(tài),使上下片一氣呵成。
其次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張元干晚年遭逢厄運,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常寄情于山水之間,但是壯志依存。詩人投閑的二十余年,并未忘掉中原遺恨,但又是抱著“心存自在天,腳踏安樂地”的曠達情懷。
詞中所寫“坐中偶書”的感受,似是信手拈來,實是胸襟情懷的真實流露。值得提出的是“醉后少年狂”一句,是借用蘇軾《江城子》詞“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意趣。而“管領風光處”則是化用白居易《早春晚歸》“金谷風光依舊在,無人管領石家春”的詩意。此處與“插花還起舞”相連接,充分體現(xiàn)出作者的真情實感,曠達樂觀的風貌。這首詞中性靈的流露,具有一種真實、自然之美。
這首自抒情懷的詞作,語言樸質自然,明白曉暢!白砗笊倌昕,白髭殊未妨”、“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語意顯露,造句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態(tài),又不落前人窠臼。這種個性化語言的傾吐,既是時光與生命相撞擊產(chǎn)生的火花,又疑聚著詞人“坐中”瞬間的真實感受,因而富有自然的風韻
溫庭筠唐詞:《菩薩蠻》原文: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參考注釋:
、傩∩剑褐钙溜L上雕畫的小山。金明滅:金光閃耀的樣子。
、隰W云:象云朵似的鬢發(fā)。度:覆蓋。香腮雪:雪白的面頰。
、叟獖y:梳妝打扮。
、芰_襦(rú):絲綢短襖。
、蔸p鴣:這里指裝飾的圖案。
溫庭筠唐詞:《菩薩蠻》賞析: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一般的曲子詞,都分兩段寫。每段稱為遍,或片。上遍與下遍之間,要空一格。在音樂上,上遍是一支曲子的全部。下遍是這支曲子的復奏。因此,曲子詞的上下遍,句法大體相同。菩薛蠻曲詞上遍為七言二句,五言二句。下遍為五言四句。韻法是二句一韻。這首詞的韻腳是滅、雪(仄聲韻),眉、遲(平聲韻),鏡、映(仄聲韻),襦、鴣(平聲韻)。凡是《菩薩蠻》詞,都用同樣的格律。敦煌寫本曲子詞中有字句與一般格律的不同的,都是歌唱者加進去的襯字。 這首詞描寫美人曉起的情景。上遍第一句,“小山”是屏風。一般的屏風,都是六扇相連,故云“小山重疊”!敖鹈鳒纭笔菍懺绯康年柟。第二句意為濃厚的鬢髪幾乎要掩蓋了雪白的面頰。第三、四句寫美人晏起,梳妝遲了。下遍第三、四句寫美人梳妝完畢后穿上新做的繡花衣服?吹揭律侠C著成雙作對的鷓鴣,因而有所感傷。 唐五代詞的創(chuàng)作手法,可以溫庭筠的詞為代表。它們都不用虛字,沒有表現(xiàn)思維邏輯的詞語,組合許多景語、情語,讓讀者去貫串起來,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人物、景色、情緒。但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僅限于文人所作的曲子詞。敦煌寫本中有許多民間詩人的曲子詞,寫法就不同了。
這首《菩薩蠻》,為了適應宮廷歌伎的聲口,也為了點綴皇宮里的生活情趣,把婦女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tài)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
詞學專家周汝昌先生認為:此篇通體一氣。精整無只字雜言,所寫只是一件事,若為之擬一題目增入,便是“梳妝”二字。領會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妝者,以眉為始;梳者,以鬢為主;故首句即寫眉,次句即寫鬢。
小山,眉妝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樣盛行,見于《海錄碎事》,為“十眉”之一式。大約“眉山”一詞,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時時見于當時詞中,如五代蜀秘書監(jiān)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臉(臉,古義,專指眼部),不語檀心一點(檀心,眉間額妝,雙關語),小山妝!闭感∩矫级浴S秩缤瑫r孫光憲《酒泉子》云:“玉纖(手也)淡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币嗾龑懗繆y對鏡畫眉之情景?芍∩奖局^淡掃蛾眉,實與韋莊《荷葉杯》所謂“一雙愁黛遠山眉”同義。
舊解多以小山為“屏”,其實未允。此由
(1)不知全詞脈絡,誤以首句與下無內(nèi)在聯(lián)系;
(2)不知“小山”為眉樣專詞,誤以為此乃“小山屏”之簡化。又不知“疊”乃眉蹙之義,遂將“重疊”解為重重疊疊。然“小山屏”者,譯為今言,謂“小小的山樣屏風”也,故“山屏”即為“屏山”,為連詞,而“小”為狀詞;“小”可省減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為屏,又以“金明滅”為日光照映不定之狀,不但“屏”“日”全無著落,章法脈絡亦不可尋矣。
重,在詩詞韻語中,往往讀平聲而義為去聲,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為定。此處聲平而義去,方為識音。疊,相當于蹙眉之蹙字義,唐詩有“雙蛾疊柳”之語,正此之謂。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故詩又有“八字宮眉捧額黃”之句,其良證也。
已將眉喻為山,再將鬢喻為云,再將腮喻為雪,是謂文心脈絡。蓋晨間閨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fā)縷,掩于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xiàn)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構為一幅春曉圖,十分別致。
上來兩句所寫,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緊接懶起,起字一逗——雖曰懶起,并非不起,是嬌懶遲遲而起也。閨中曉起,必先梳妝,故“畫蛾眉”三字一點題——正承“小山”而來!芭獖y”再點題,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鬢之腮雪而來。其雙管并下,脈絡最清。然而中間又著一“遲”字,遠與“懶”相為呼應,近與“弄”字互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遲”字,多少層次,多少時光,多少心緒,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盡矣。
梳妝雖遲,終究須有完畢之日,故過片重開,即寫梳妝已罷,最后以兩鏡前后對映而審看梳妝是否合乎標準。其前鏡,妝臺奩內(nèi)之座鏡也;其后鏡,手中所持之柄鏡也——俗呼“把兒鏡”。所以照者,為看兩鬢簪花是否妥恰,而兩鏡之交,“套景”重疊,花光之與人面,亦交互重疊,至于無數(shù)層次!以十個字寫此難狀之妙景,盡得神理,實為奇絕之筆。
詞筆至此,寫梳妝題目已盡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兩句,又不知為何而設?新貼,新鮮之“花樣子”也,剪紙為之,貼于綢帛之上,以為刺繡之“藍本”者也。蓋言梳妝既妥,遂開始一日之女紅:刺繡羅襦,而此新樣花貼,偏偏是一雙一雙的的鷓鴣圖紋。閨中之人,見此圖紋,不禁有所感觸。此處之所感所觸,乃與開頭之山眉深蹙,夢起遲妝者相應。由此一例足見飛卿詞極工于組織聯(lián)絡,回互呼應之妙。
此詞對后世頗有影響。電視連續(xù)劇《后宮甄嬛傳》劇終曲曾采用此詞原文為歌詞,由劉歡作曲,姚貝娜演唱。
【《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7-22
陳克《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8-14
冬去·春來07-16
李白《春思》原文賞析02-26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賞析02-26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及賞析02-22
《菩薩蠻·梅雪》原文及翻譯11-23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賞析12-02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賞析09-22
李白《春思》的原文及其賞析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