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1
古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淀著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大而言之,古詩文是一個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學、藝術的中國特色;小而言之,古詩文是一個人精神的底子,是價值觀、人生觀的中國特色。
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人對“讀”也有經(jīng)典概括和詮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梢,誦讀是提高古詩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如何誦出層次,誦出韻味,誦出精神?我以為應抓住“四感”——語感、情感、美感和好感。
一、讀出語感。
古詩文是我國古代的書面語形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與現(xiàn)代的人有隔膜。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難度,“誦讀”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誦,一定能誦出它的韻味。因為古詩文語言高度凝練,講究聲韻和諧。要誦出語感,首先要讀準字音,讀懂大致的文義;其次,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語氣;再次,要讀出感情。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聽錄音跟讀、教師范讀、全班齊讀、小組合讀、個人讀、接龍讀、分角色表演或比賽讀。讓一些讀得好的同學表演讀,然后大家反復練習是激發(fā)興趣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二、讀出情感。
情是古詩文的魂,它滲透在字里行間,與事、景交融,諸如愛國情、山水情、兒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師只有帶領學生盡情誦讀,引導學生認真體味辨別,學生才會體會出作者的情,并產(chǎn)生共鳴,展開一定的聯(lián)想和想象。
三、讀出美感。
古詩文可是說一種精練的綜合的文學藝術,它往往將文字、繪畫、音樂有機地統(tǒng)一。借助有限的文字來表達一種和諧的意境:有的抑揚鏗鏘,有的纏綿悱惻,有的迭沓酣暢,有的悠揚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復誦讀,才能體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讀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塊文字,演繹成各種豐富的畫面和意境,從中體會到美,感受到美。下一步要學會賞析,具體地說,就是要分析體會蘊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藝術技巧,是建立在前面教學的基礎之上的。學生要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可以說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賞析的角度多樣,可以針對整體做些風格、意境和思路的點評;也可以選取某句話來字詞品味,修辭辨識。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學生調(diào)動主觀情感,認真讀詩,用心品詩,不再局限于詩本身的思想和內(nèi)容,他們有些能夠跳出傳統(tǒng)的圈子,開始尋找詩的新的生命。但是有些學生的收獲有限,需要老師適當?shù)狞c撥和啟發(fā)。在這一層面的閱讀,不論能否創(chuàng)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四、讀出好感。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古詩文的誦讀如果僅僅依*課堂是遠遠不夠的,一來古詩文的量很大,二來古詩文的閱讀能力需要不斷的實踐提高。所以不僅要在課堂上讀,還要把這種習慣培養(yǎng)到課外。那么只有讓學生對古詩文的誦讀“意猶未盡”,產(chǎn)生好感,愿意自己在課外再接觸。古語說“讀之者盡而有余,久而更新!笨梢栽谡n的尾聲掀起一個誦讀高潮,讓學生在精彩紛呈之中回味無窮。學生是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課堂誦讀的精華,像一盞不滅的明燈,時時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如果,我們的古詩文教學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才是高效而有意義的。也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不斷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tài),在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難度。成片的森林也是從一顆種子開始的,只要有一個同學開始了,好好培養(yǎng),一定能養(yǎng)成一種好的風氣。
古詩文教學還必須樹立一個觀念:古詩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詞句的簡單堆砌。文言文教學要關注文本的作者情感。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2
【原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解】
1、鬢毛摧:兩鬢的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
【譯文一】
少年時離鄉(xiāng),到老了才回家來;口音沒改變,雙鬢卻已經(jīng)斑白。
兒童們看見了,沒有認識我的;他們笑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
【譯文二】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xiāng),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越來越少。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譯文三】
我離別家鄉(xiāng)的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回家后才感覺到家鄉(xiāng)的人事變遷實在是太大了。只有門前那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紋,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樣。
【賞析】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xiāng)、緬懷故里的感懷詩。寫于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詩人置身于故鄉(xiāng)熟悉而又陌生的環(huán)境之中,一路迤邐行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shù)十年久客他鄉(xiāng)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次句以“鬢毛衰”頂承上句,具體寫出自己的“老大”之態(tài),并以不變的“鄉(xiāng)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鄉(xiāng),故鄉(xiāng)可還認得我嗎”之意,從而為喚起下兩句兒童不相識而發(fā)問作好鋪墊。
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zhuǎn)而為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靶柨蛷暮翁巵怼保趦和@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jié),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回路轉(zhuǎn),別有境界。后兩句的妙處在于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xiàn);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讀者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3
杭州半山看桃花
[清]馬曰璐
山光焰焰映明霞,
燕子低飛掠酒家。
紅影到溪流不去,
始知春水戀桃花。
。1)請從動靜的角度賞析首聯(lián)。
。2)有人認為,詩的后兩句詩匠心獨具,不落窠臼。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山光焰焰映明霞寫出了半山上桃花盛開,與天上的明霞相映,絢麗無比的情景;燕子低盡掠酒家寫出了燕子低盡掠過酒店家青旗的情景。兩句詩一靜一動,寫出了明媚春光下生機勃勃的景象。
(2)后兩句詩中,作者通過想象與擬人,一反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寫法,寫倒映在流水中的桃花的倩影一動不動,好像春水與桃花是一對戀人一樣,多情的春水悄悄地戀著桃花,才如此不舍。想象奇特,構思時匠心獨具,不落窠臼。
作者
馬曰璐 (17011761)清代詩人,字佩兮,號南齋、半槎道人,安徽祁門人。國子生,候選知州,乾隆元年丙辰(1736)與其兄馬曰琯并薦博學鴻詞,不就,名重一時。好學、工詩、喜結(jié)客,一如其兄。家有小玲瓏山館,富藏書,常與名士作詩畫之會。兩兄弟僑居揚州,經(jīng)營鹽業(yè),為當?shù)鼗丈叹薷,捐資開揚州溝渠,筑漁亭孔道,設義渡,造救生船,造福一方百姓,其慷慨好義的名聲遠為傳播,人稱揚州二馬。
賞析:
半山在杭州艮山門外的東北郊區(qū),詩人在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來到這里,山上一片桃林,花開似火,光焰照人,于是寫詩歌詠桃花的明麗可愛。 《杭州半山看桃花》的前二句描寫桃花開得花紅似燃,光焰映照得云霞通明,十分艷麗。《詩經(jīng)》中曾以灼灼形容桃花,焰焰就更其濃烈。燕子句由花寫到鳥,由鳥又寫到了人,使畫面平添了生機。后二句刻畫桃花在水中的倒影。桃花像是一位臨流梳妝的美人,將她的倒影投到溪流中去。溪中流水潺湲,紅影依舊,或許是春水有意地戀著桃花,不忍將她美艷的倩影隨波流去。想像奇特,意趣生動。
這首詩的妙處是取意工巧,通過水影描寫花,曲盡其妙;而水戀桃花,想落天外。戀字代水立言,實則是詩人情感的投入。短詩加上明白曉暢的語言,引人入勝,使人心爽神怡。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4
原文:
梅花絕句·其一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譯文:
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jīng)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
有什么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注釋:
聞道:聽說。坼(chè):裂開。這里是綻開的意思。
雪堆:指梅花盛開像雪堆似的。
何方:有什么辦法。千億:指能變成千萬個放翁(陸游號放翁,字務觀)。
梅花:一作梅前。
坼曉風:(梅花)在晨風中開放。
賞析:
作品賞析
【注釋】:坼:裂開,此謂花朵綻開。此詩作于寧宗嘉泰二年(1202),時放翁七十八歲,閑居山陰。上聯(lián)寫梅花不畏嚴寒,笑迎晨風,紛繁似雪,遍開山中。下聯(lián)詩人用了一個奇特的設想,極表其愛梅之心: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已化為千萬個人,讓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個放翁呢?吐語不凡。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5
訴衷情·寶月山作
仲殊
清波門外擁輕衣 楊花相送飛。西湖又還春晚,水樹亂鶯啼。
閑院宇,小簾幃。晚初歸。鐘聲已過,篆香才點,月到門時。
鑒賞
此詞為暮春即興之作。作者詞中描繪了西湖清波門附近的美景,并其中寄寓了自己灑脫曠達的襟懷和自從容的行止。詞之上片寫嫣然獨絕的湖畔春景,以表現(xiàn)動態(tài)美見勝;下片以表現(xiàn)深靜之意境見工。上下兩片,一動一靜,相映成趣,頗具珠聯(lián)璧合之妙。
上片首句“清波門外擁輕衣”,寫作者受風的衣裾,膨松松地擁簇著自己往前走,衣服也象減去了許多分量似的。一個“擁”字下得極工煉,與“輕衣”的搭配又極熨貼。一種清風動袂、衣帶飄然的風致,就這樣被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出來了。寫罷湖上的和風,接著寫柳絮。古代楊柳飛絮是暮春的使者。隨風飄蕩的楊花陪伴著自己走上寺門的歸路。“相送飛”三字將一種殷勤護持的情意傳達出來了。“西湖”句由景物描寫折到時令,筆意一轉(zhuǎn),帶出下文!八畼鋪y鶯啼”五字重涂濃沫,儼然一幅江南春色圖畫。丘遲《與陳伯之書》所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之佳麗景色,并于此五字中見之。特別是這個“亂”字下得很有力量。由此可以想見,一個緇衣白足的詩僧,徜徉湖邊山腳的花徑上,周圍是繽紛的花雨,耳邊是紛亂的蔦聲,組成一幅愜意的游春圖景。詞的上片,作者將春色之麗寫得蕩人心魂,美不勝收。
換頭一起三句,點出寺宇闃寂、僧寮清幽的場景,而用一“歸”字與前片關合,以實現(xiàn)這一場景的轉(zhuǎn)換。曰“閑”,曰“小”,曰“初”,皆涉筆輕靈,雅稱其題,仿佛把人帶進一個紅塵不到的世界。
結(jié)拍三句,進一步烘托寺中的環(huán)境,補足前意。作者抓住這鐘聲、篆香和月色,三個有時間特征的景物來加以刻畫。結(jié)語悠然,有竟體空靈之妙。撞鐘擊鼓,為佛門旦暮必行的功課。盧綸“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出關言別》),杜牧“夜深月色當禪處,齋后鐘聲到講時”(《贈惟真上人》),都是描寫晚鐘的名句。仲殊即景寫來,亦實亦虛,尤有遠韻。接著又拈出“篆香才點”與之作偶,更覺筆有余妍。用“篆”定形容回旋上升的煙縷,真是工致入微了。以晚鐘之遠韻匹篆香之煙痕,是聲與色、與大小之對比,又都取景目前,真如天設地造一般!霸碌介T時”,本是歸時實景,用鐘聲、篆香之后,便覺充滿禪機和妙不可言。
此詞為人作者人格、性情的真實流露;詞中的物象,是這位詩僧的心靈折光。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6
白居易《寒閨怨》
寒月沉沉洞房靜, 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 燈底裁縫剪刀冷。
問題:
1、 詩中閨中女子心有何“怨”?請結(jié)合原詩簡要概括。
天寒歲暮,征夫不歸,內(nèi)心思念,寂寞孤獨。(2分)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慮。(3分)
2、 從表達技巧看,此詩后兩句妙在哪里?請簡要賞析
女子燈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連手也感覺冷了。
詩人于此不直接寫主人公的內(nèi)心的凄涼之意,而捕捉這一絲細膩的心理感受,表達了女子的內(nèi)心之怨,雖簡實豐,含蓄蘊藉,余味無窮。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洞房,猶言深屋,在很多進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貴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所以更見幽靜。簾子稱之為真珠簾,無非形容其華貴,與上洞房相稱,不可呆看。洞房、珠簾,都是通過描寫環(huán)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后兩句寫情。
其寫情,是通過對事物的細致感受來表現(xiàn)的!拔嗤┯啊奔扰c上文“寒月”相映,又暗示下文“秋霜”,因無月則無影,而到了秋天,樹中落葉最早的是梧桐,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前兩句把景寫得如此之冷清,人寫得如此之幽獨,就暗示了題中所謂寒閨之怨。
在這冷清清的月光下,靜悄悄的房屋中,簾子里的人還沒有睡,手上拿著剪刀,在裁縫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涼,連手也覺得冷起來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隨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趕制寒衣,是這位閨中少婦要寄給遠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規(guī)定,兵士自備甲仗、糧食和衣裝,存入官庫,行軍時領取備用。但征戌日久,衣服破損,就要由家中寄去補充更換,特別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詩中常常有秋閨搗練、制衣和寄衣的描寫。在白居易的時代,府兵制已破壞,但家人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歲暮,征夫不歸,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親人不但難歸,而且還要受凍,豈能無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傳到了她手上,而且也傳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歡樂,離之悲痛,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來,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然而詩人.卻只寫到從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氣的變化為止,其余一概不提,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會。雖似簡單,實則豐富,這就是含蓄的妙處。這種對生活的感受是細致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對一些事物的變遷,習而不察,但敏感的詩人,卻能將它捕捉起來,描寫出來,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鮮,這首詩藝術上就有這個特點。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7
原文:
花近高樓傷客心,
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
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
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
日暮聊為梁甫吟。
直譯:
繁花靠近高樓,遠離家鄉(xiāng)的我觸目傷心,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都不會改換,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來侵擾?蓢@蜀后主劉禪那樣的昏君,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黃昏的時候我也姑且吟誦那《梁甫吟》。
韻譯: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發(fā)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從古到今玉壘山的浮云變幻莫測。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蓢@劉后主那么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釋:
。1)客心:客居者之心。
。2)錦江:即濯錦江,流經(jīng)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錦,錦在江中漂洗,色澤更加鮮明,因此命名濯錦江。來天地:與天地俱來。
。3)玉壘浮云變古今:是說多變的政局和多難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來一向如此。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變古今:與古今俱變。
。4)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這位兩句是說唐代政權是穩(wěn)固的,不容篡改,吐蕃還是不要枉費心機,前來侵略。唐代宗廣德年間九月,吐蕃軍隊東侵,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吐蕃,引導吐蕃人攻占唐都長安,唐代宗東逃陜州。十月下旬,郭子儀收復長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進攻,占領了松州、維州等地。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于沒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qū)的雪山?鼙I:指入侵的吐蕃集團。
(5)后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后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國之君。還祠廟:意思是,詩人感嘆連劉禪這樣的人竟然還有祠廟。這事借眼前古跡慨嘆劉禪榮幸佞臣而亡國,暗諷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禍患。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廟,西邊為武侯(諸葛亮)祀,東邊為后主祀。還:仍然。
(6)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梁父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借以抒發(fā)空懷濟世之心,聊以吟詩以自遣。“父”通“甫”讀三聲fǔ傳說諸葛亮曾經(jīng)寫過一首《梁父吟》的歌詞。
賞析:
這首詩是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寫。當時詩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個年頭。上一年正月,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十月便發(fā)生了吐蕃攻陷長安、立傀儡、改年號,代宗奔逃陜州的事;不久郭子儀收復京師。年底,吐蕃又破松、維、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繼而再攻陷劍南、西山諸州。詩中“西山寇盜”即指吐蕃,“萬方多難”也以吐蕃入侵為最烈,同時,也指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朝廷內(nèi)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日益衰敗景象。
【讀出古詩文的美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文賞析04-08
精選經(jīng)典古詩文賞析04-08
經(jīng)典古詩文賞析04-09
經(jīng)典的古詩文賞析04-08
《浣溪沙》古詩文賞析12-21
課外古詩文賞析04-09
《牧童》古詩文賞析04-09
《絕句》古詩文賞析04-08
精選唯美古詩文賞析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