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池上古詩譯文 推薦度:
- 白居易《鳥》古詩及譯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白居易古詩譯文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白居易古詩內(nèi)容,歡迎查看!
《放言五首·其一》
唐朝
白居易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圣,可知寧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譯文:
白日真假黑夜誰去分辨,從古到今的事無盡無休。
只喜臧生能騙過圣人,又怎知甯子識破了裝傻的。
螢火蟲有光非真的火光,荷葉上的露水雖圓豈是真珠?
不要燒柴去照亮車馬,可憐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鑒賞:
予出佐潯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xù)其意耳�!睋�(jù)序文可知,這是公元815年(唐憲宗元和十年)詩人被貶赴江州途中所作。當(dāng)年六月,詩人因上疏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遭當(dāng)權(quán)者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詩題“放言”,就是無所顧忌,暢所欲言。組詩就社會人生的真?zhèn)�、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作者的己見,宣泄了對當(dāng)時朝政的不滿和對作者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此詩為第一首,放言政治上的辨?zhèn)巍酝诮浪^識別“兩面派”的問題。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偽的事。首聯(lián)單刀直入地發(fā)問:“早晨還裝得儼乎其然,到晚上卻揭穿了是假的,古往今來,什么樣的怪事沒出現(xiàn)過?可有誰預(yù)先識破呢?”開頭兩句以反問的句式概括指出:作偽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但愛臧生能詐圣,可知寧子解佯愚�!鳖h聯(lián)兩句都是用典。臧生,即春秋時的臧武仲,當(dāng)時的人稱他為圣人,孔子卻一針見血地斥之為憑實力要挾君主的奸詐之徒。寧子,即寧武子,孔子十分稱道他在亂世中大智若愚的韜晦本領(lǐng)。臧生奸而詐圣,寧子智而佯愚,表面上的作偽差不多,但性質(zhì)不同。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愛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卻不曉得世間還有寧武子那樣的高賢。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鳖i聯(lián)兩句都是比喻,意思是:“草叢間的螢蟲,雖有光亮,可它終究不是火;荷葉上的露水,雖呈球狀,難道那就是珍珠嗎?”然而,它們偏能以閃光、晶瑩的外觀炫人,人們又往往為假象所蒙蔽。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蔽猜�(lián)緊承頸聯(lián)螢火露珠的比喻,明示辨?zhèn)蔚姆椒�。燔柴,語出《禮記·祭法》:“燔柴于泰壇。”這里用作名詞,意為大火。照乘,指明珠。這兩句是說:“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來作比較,又何從判定草螢非火,荷露非珠呢?”這就相當(dāng)于諺語所說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痹娙颂岢鰧Ρ仁潜�?zhèn)蔚闹匾椒�。�?dāng)然,如果昏暗到連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識,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據(jù)。所以,最后詩人才有“不取”、“可憐”的感嘆。
這首詩,通篇議論說理,卻不使讀者感到乏味。詩人借助形象,運用比喻,闡明哲理,把抽象的議論,表現(xiàn)為具體的藝術(shù)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聯(lián)之中,五次出現(xiàn)反問句,似疑實斷,以問為答,不僅具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且充滿咄咄怪事的感嘆。從頭至尾,“何人”、“底事”、“但愛”、 “可知”、 “終非”、 “豈是”、 “不取”、 “何殊”,連珠式的運用疑問、反詰、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跳蕩著不可遏制的激情,給讀者以骨鯁在喉、一吐為快的感覺。詩人的冤案是由于直言取禍,他的辨?zhèn)沃f并非泛泛而發(fā)的宏論,而是對當(dāng)時黑暗政治的針砭,是為抒發(fā)內(nèi)心憂憤而做的《離騷》式的吶喊。
《賣炭翁》
唐·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dān)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nèi)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的手下。
太監(jiān)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jiān)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dāng)炭的價錢了。
注釋
�、刨u炭翁:此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32首,題注云:“苦宮市也�!睂m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jiān)專管其事。
�、品ィ嚎撤ァP剑翰�。南山:城南之山。
�、菬熁鹕簾熝哪�。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壬n蒼:灰白色,形容鬢發(fā)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營:做什么用。營,經(jīng)營,這里指需求。
�、士蓱z:使人憐憫。
�、嗽福合M�。
�、虝裕禾炝�。輾(niǎn):同“碾”,壓。轍:車輪滾過地面輾出的痕跡。
�、屠В豪Ь�,疲乏。
�、问校洪L安有貿(mào)易專區(qū),稱市,市周圍有墻有門。
⑾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⑿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nèi)的太監(jiān)。白衫兒,指太監(jiān)手下的爪牙。
�、寻眩耗�。稱:說。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一兀赫{(diào)轉(zhuǎn)。叱:喝斥。牽向北:指牽向?qū)m中。
�、忧в嘟铮翰皇菍嵵�,形容很多。
�、则�(qū):趕著走。將:語助詞。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夠。惜,舍。
�、瞻肫ゼt綃一丈綾:唐代商務(wù)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dāng)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窒担╦ì):綁扎。這里是掛的意思。直:通“值”,指價格。
創(chuàng)作背景
《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宮市也。”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初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來�!皩m市”的“宮”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皇宮所需的物品,本來由官吏采買。中唐時期,宦官專權(quán),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quán)也抓了過去,常有數(shù)十百人分布在長安東西兩市及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
名為“宮市”,實際是一種公開的掠奪。(其詳情見韓愈《順宗實錄》卷二、《舊唐書》卷一四〇《張建封傳》及《通鑒》卷二三五。)
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又名《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自幼聰慧過人,傳說始生就會說話,能認識“之無”二字,五六歲就能懂得聲韻,十五歲就能做詩作賦。十七八歲時,曾一次攜帶著自己作的詩文到長安,特意拜訪當(dāng)時的名士顧況,顧況見他年輕,起初瞧不起他,一眼覷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戲笑他說:“居易、居易,長安米價昂貴,恐怕居住下來大不容易”�?墒钱�(dāng)他翻閱到白居易的詩卷第一篇正是《賦得古草原送別》一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特別其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詩句時,頓時吃驚,非常欣賞稱贊,慌忙改口說:“有才如此,能作這樣的詩真是難得,那就在長安居易不難了”。于是設(shè)宴款待,多方宣揚,白居易的聲名大振。
【譯文】
茂密的野草布滿了原野,
他們每年都秋天枯萎春天繁榮。
縱然是燎原的烈火也不會把它燒盡,
等到春風(fēng)吹拂它有重新萌生。
【注釋】
本詩又題《草》。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這種作法起源于“應(yīng)制詩”,后來廣泛用于科舉“試帖詩”。此詩為作者準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xí)作,所以也加了“賦得”二字。“又送”兩句詩意,本自《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簡析】
這首詩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作品,也是當(dāng)時傳誦的名篇。全詩結(jié)構(gòu)嚴緊,格調(diào)清新,通過對荒原野草的贊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
【點評】
此詩直觀是對自然演變的描寫,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進步的東西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國畫欣賞】
此幀意態(tài)生動,格調(diào)離曠,極富于抒情和表現(xiàn)。畫中生機勃勃的野草如同清新涼爽、淡雅芬芳的微風(fēng)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白居易古詩譯文】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鳥》古詩及譯文04-15
白居易池上古詩譯文11-25
小學(xué)白居易的古詩07-19
白居易夜雨古詩01-07
夜雨白居易古詩07-27
白居易《鳥》的古詩11-04
白居易夏天的古詩06-20
草白居易的古詩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