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中語文復習的古代詩歌鑒賞
依據不同形象,靈活達用技法
[考點要求]能鑒賞古典詩歌。
知識點1.鑒賞人物形象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簡要概括人物形象的總體特點;第二步,聯系詩歌中表現這一形象特點的內容加以分析說明;第三步,分析詩歌刻畫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或意義,如抒發(fā)了作者何種思想感情,對表達詩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王歷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從題目來看,詩人是嘲笑王歷陽不肯飲酒。大雪紛飛,正是飲酒的天氣,王歷陽“不飲杯中酒”的行為,讓陶淵明也會笑死。陶兩明喜歡飲酒,常戴頭巾,撫琴自樂,宅邊有五棵柳樹。詩歌借陶淵明來嘲笑王歷陽“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肇擃^上巾”,刻畫了王歷陽追慕陶淵明卻徒有虛名的形象。
【答案】王歷陽是一個追慕陶淵明卻徒有虛名的人,表面上以陶淵明為榜樣撫琴、栽柳、戴頭巾,可是喝酒不痛快。“浪”“虛”“空”三字用得巧妙,傳達出嘲諷及激將之意,充分顯示了李白的沖天豪氣。
知識點2.鑒賞事物形象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概括事物形象的總體特點;第二步,結合詩歌內容分析說明;第三步,分析事物形象體現的人物品格或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例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花影
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詩中的“花影”有著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事物形象。詩歌描寫了“花影”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變化!爸刂丿B疊”寫花影之多,“上瑤臺”寫花影移動;“掃不開”寫花影難除,表現憎惡花影之情;“收拾去”寫花影消失,大有慶幸之感;“送將來”寫花影再現,又發(fā)無奈之嘆。詩人巧妙地將自己內心的感情變化寓于花影的變化之中,使詩作具有言近旨遠、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答案】花影重重疊疊,不能消除,雖隨同太陽落山而消失,卻又因月亮升起而重現。詩人借吟詠花影,抒發(fā)了自己想要有所作為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知識點3.鑒賞景物形象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抓住詩歌中描寫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第二步,概括詩歌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言之有據,切忌脫離詩歌內容,憑空想象。
典例3.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越調〕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全曲描繪的景物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賞析。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這首元曲全曲都在描寫景物,作品題目點出描繪的是秋天的景象。前兩句通過“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等凄清的意象,描繪了一幅孤寂蕭瑟的圖景,大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意境和格調;“一點飛鴻”給圖景增添了靈動的色彩,但描寫的只是飛鴻的影子,又增添了寥落之感;后面兩句,筆鋒陡轉,通過“青”“綠”“白”“紅”“黃”一組具有鮮明色彩的詞語,描繪出景物的明麗,使畫面充滿生機。答題時,可先概括景物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語句進行賞析。
【答案】前三句著力渲染秋天凄涼蕭瑟的氛圍,后兩句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落日殘霞”點出時間為秋日傍晚,與“孤村”相配,透出蕭瑟與凄清之感;“老樹寒鴉”已帶有暮寒意味,加以“輕煙”環(huán)繞,就更有一種惆悵之感;“一點飛鴻”給冷寂的靜景增添了生命力,但又只是依稀難辨的影子,增添了寂寥之感。而后作者筆鋒一轉,寫“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這些帶有明麗色彩的景物,為這肅殺的氣氛平添了生機與活力,一掃前人寫秋景一悲到底的俗套。
典例4.閱讀下面這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
山中香后
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描繪的畫面,要求鑒賞詩歌前兩句描繪的畫面。這兩句詩,交代了清晨開門所見到的景象:大雪封山,雪停之后,天氣放晴,云彩淡淡,日光清冷。據此,考生不難概括出作者描繪的畫面,概括時一定要結合詩句描寫的景象。
【答案】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晨大雪封山、天氣初晴、云彩淡淡、日光清冷的冬日山居雪景圖。
知識點4.鑒賞詩歌語言之煉字、煉句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給出字句的意思,即“某字在句中的意思是……”或“某句的含意是……”;第二步,分析表達技巧,即“運用了……的手法”;第三步,描述景象,即“寫出了……的景象”;第四步,分析情感,即“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例5.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送應氏二首(其一)
曹植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解析】本題考查煉字類賞析。曹植生活在戰(zhàn)亂頻發(fā)的年代宮室盡燒焚。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荒疇不復田”“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等詩句寫出多年戰(zhàn)亂造成的宮室被毀、田地野草叢生的破敗情景!氨M”是“全部、完全”的意思,也就是說,洛陽城內所有的宮殿都被大火燒毀了。“側足無行徑……不識陌與阡”等詩句寫出了田野荒蕪、游子因久不歸家而不識阡陌的情況。“側足”極言田野荒蕪到行人已無法正常行走的程度,從側面寫出了戰(zhàn)爭過后的慘敗景象。
【答案】(1)“盡”是“全部、完全”的意思,寫出了洛陽城的殘破景象,既表現出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2)“側足”是“側著腳”的意思,“側足無行徑”寫出道路的狹窄,詩人把行人在草叢中步履艱難的情狀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典例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采桑子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詩歌末尾兩句“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
【解析】本題考查煉句類賞析。從標題看,本詞寫的是百花凋謝之后西湖上的美好景象。詞的前六句寫的是宜外西湖上的美好景色,“垂下簾櫳”一句交代描寫由室外轉向室內,但“雙燕歸來”一句說雙燕在“細雨”之中,這不免令人生疑,但這恰恰是作者語言運用絕妙的地方。這兩句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櫳”。著意寫燕子的活動,反襯出室內的清寂氣氛,體現出一種靜觀自適的情調。理解了這一層,就能把握住這兩句的妙處了。
【答案】“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寫室內景,將人物動態(tài)描寫與自然景物相結合,以細雨襯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氣氛,又以雙燕歸來營造出輕靈、歡快的意境,表達出作者靜觀自適的情調。
知識點5.鑒賞語言特色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明特色,即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如簡
練傳神、凝練沉郁、語近情遙等);第二步,列例證,即結合詩?歌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第三步,析感情,即分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典例7.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題目。
〔中呂〕山波羊.閩思
【元】張可久
云松螺髻,香溫鴛被,掩春閨一覺傷春睡。柳花飛,小瓊姬,—聲“雪下呈祥瑞”,團圓夢兒生喚起。“誰,不做美?呸,卻是你!”
【注】①小瓊姬:美麗的小丫頭。
這首元曲的語言很有特點,請對“誰,不做美?呸,卻是你!”做簡要賞析。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考生要想準確揣摩詩歌中加引號的句子的語言特點,必須結合整篇元曲內容來分析。這首元曲描寫一個閨中少婦對離人的思念,構思十分巧妙。春暖花開時節(jié),閨中少婦寂寞傷春,昏然入睡,做起了甜美的夢。屋外柳絮飛舞,猶如雪花飄飛。小丫頭見了,不禁高聲驚嘆:“雪下呈祥瑞!辈涣习焉賸D驚醒了,她嗔怪地說:“誰,不做美?呸,卻是你!_”短短八個字,極富生活氣息和口語化,使女主人公含嬌帶怒的神情躍然紙上,從她的埋怨中可看出她對離人深切的思念。組織答案時既要說明語言特點,同時也要闡述表達效果或作用。
【答案】引口語人曲,通俗而傳神,將女主人公被驚醒那一瞬間的懊惱之情表現得極為生動。
知識點6. 鑒賞修辭手法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點明詩歌所用的修辭手法;第二步,結合詩歌內容分析其在詩歌中的具體表現;第三步,分析表達效果。
典例8.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詠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詩歌五、六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對古代詩歌所用修辭手法的分析鑒賞。題干要求就詩歌五、六句
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從語句本身來看,這兩句運用了對偶的手法。另外,“色”與“歌人臉”,“香”與“舞衣風”之間存在某種相似性,據此可以斷定此處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確定了這一點,然后對詩句內容加以分析,概括出表達效果即可。
【答案】詩歌五、六句運用了對偶、比喻的修辭手法,寫荷花秀麗的顏色仿佛歌女的容貌,馥郁的香氣如舞衣下的微風,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荷花的顏色和味道。
知識點7.鑒賞表現手法型
【得分技法】第一步,點出詩歌運用的表現手法(如渲染、烘托、襯托、象征、聯想、欲揚先抑、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點面結合、托物言志等);第二步,結合詩歌內容分析具體表現;第三步,分析表達效果。
典例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暮秋山行
岑參
疲馬臥長坡,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jié),萬籟悲蕭晨。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注]①颯颯:風聲。②旻:天空,此處指秋季的天。③鶗鴂:杜鵑鳥。詩歌前四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詩歌前四句均描寫景物,雖然沒有人物出現,但從詩歌標題來看,是寫詩人暮秋時分在山間行走所見到的景象。一個“疲”字奠定了景物的基調,也交代了詩人的心情。山林空寂,山風吹起,颯颯作響,好像有人在這里,其實根本就沒有人,以“空林”和“颯颯”的風聲襯托詩人心中的寂寞無聊。
【答案】襯托。詩歌開頭就寫馬疲臥在長坡上,以馬疲于山行及渡口西沉的斜陽襯托了詩人倦于奔波的心情!吧斤L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兩句先以風吹“空林”來表現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實則無人來襯托林的“空”,進一步突出了詩人疲于奔波、寂寞無聊的心境。
知識點8.評價情感態(tài)度型
【得分技法】無論是寫景、敘事的詩歌,還是揭示生活哲理的詩歌,都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情感或態(tài)度,或借景抒情,或敘事言情,或托物言志。評價詩歌情感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首先要讀懂詩歌,了解作者的經歷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結合具體語句分析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或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答題模式為:這首詩歌運用了……手法,描寫
了……內容,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態(tài)度)。
典例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玉蝴蝶
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注】①宋玉悲涼: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秋情懷。②蘋花:一種在夏秋開小白花的水草。③幾孤風月:辜負了多少美好的風光景色。④屢變星霜:經過了好幾年。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賞析。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全詞通過描寫“雨收云斷”的情景,表達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澳铍p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寫眼前雙雙飛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傳遞消息,看到天際的歸舟,疑是故人歸來,到頭來卻是一場誤會。通過對“雙燕”的“念”和對“歸航”的“空識”,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自己常年漂泊的無奈之情。
【答案】作者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眼前雙雙飛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傳遞消息,寓意與友人欲通音訊卻無人可托,將思念友人的深沉、誠摯的感情表現得娓娓動人;看到天際的歸舟,疑是故人歸來,到頭來卻是一場誤會,歸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癡情,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頂點。詞人從對方著筆,寫出因不能與思念中的人相見而產生的無可奈何的心情,也折射出自己常年漂泊的悵惘與無奈。
典例1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贈從弟(其二)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旨趣?請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題目雖然是“贈從弟”,但全詩卻沒有一句表兄弟之情的話,也沒有出現“從弟”一詞,而是描述以“松”為主的景物。本詩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開頭四句寫山上松在瑟瑟風中亭亭直立的狀態(tài),“一何”意為“多么”,“一何盛”極寫風聲之大、風力之猛,“一何勁”極寫松枝傲然不屈的生命狀態(tài);五、六句寫冰霜來臨,天氣更加惡劣,但松樹依然“端正”,表現了松樹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最后兩句在問答中寫出松樹因擁有自己的本性,所以才不畏嚴寒。答題時,可以先概括作品旨趣,然后逐句分析。
【答案】作品歌頌松樹不畏嚴寒、傲然挺立、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詩人以此自勉并勉勵從弟要不畏險惡環(huán)境,保持堅定、端正的高貴品格。起首四句,寫松樹在猛烈的寒風中堅強挺立的生命狀態(tài),反映其不畏嚴寒、傲然挺立的精神品格;五、六句,寫環(huán)境惡劣,但松樹“常端正”;最后兩句以問答作結,揭示了松樹不畏嚴寒的原因。
知識點9.比較鑒賞型
【得分技法】解答比較鑒賞類詩歌題目,首先,要從總體上理解兩首詩歌的內容,找出兩首詩歌的共同點和不同之處;其次,認真分析題干,看題目要求從哪一個或哪幾個角度進行比較鑒賞;再次,圍繞某一個或某些角度對每首詩歌從具體語句到用詞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其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按要求整合答案。
典例12.側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題周喻將軍廟
胡曾
共說生前國步難,山川龍戰(zhàn)血漫漫。
交鋒魏帝旌旃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際雨余春草長,廟前風起晚光殘。
功勛碑碣今何在,不得當時一字看。
赤璧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
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
1. “交鋒魏帝旌旅退”“烈火西焚魏帝旗”兩句所寫的場景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解析】兩首詩均出自同一作者,所寫的主要人物都是三國東吳名將周瑜。本題要求分析兩首詩中含意相關的兩句詩所描寫的場景的不同,答題時應從分析兩句詩的含意入手!敖讳h魏帝旌旃退”寫的是兩軍交鋒之后,魏帝(曹操)一方軍隊撤退的情景;“烈火西焚魏帝旗”則描繪的是在戰(zhàn)爭中,魏帝的旗幟被烈火焚燒的情景。
【答案】“交鋒魏帝旌旃退”寫出了赤壁之戰(zhàn)期間周瑜帶領大軍擊退曹軍的豪壯場面烈火西焚魏帝旗”寫岀了赤壁之戰(zhàn)時曹軍旗幟被焚燒的慘烈場景。
2.周瑜的形象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
【解析】本題要求分析鑒賞周瑜這一人物形象。從第一首詩來看,刻畫周瑜形象的詩句主要是三、四、七句,三、四句通過寫周瑜率大軍擊退曹軍和周瑜被委以重任后社稷安定的情況,突出了周瑜指揮有方、受到君王重用的特點;第七句通過寫其功勛碑碣的零落從側面交代他曾建立了不朽功勛。第二首詩前兩句寫周瑜作為開國元勛在指揮戰(zhàn)斗中表現出的軍事才能,這一點與第一首詩的三、四句內容相近。分析時一定要結合具體詩句,做到言之有據。
【答案】受到君王重用、有軍事才能、功績卓著!敖讳h魏帝旌旃退,委任君王社稷安”“烈火西焚魏帝旗”寫他在戰(zhàn)場上指揮有方,表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并受到君王重用,能保社稷平安;“功勛碑碣今何在”則從側面表現了他的功績卓著。
【高中語文復習的古代詩歌鑒賞】相關文章:
高考古代詩歌鑒賞技巧論文06-12
高一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訓練題附答案12-29
關于詩歌鑒賞11-07
古代詩歌唯美10-20
《聽箏》詩歌鑒賞08-25
唐詩詞詩歌鑒賞11-12
關于勞動的古代詩歌精選10-28
表達愛情的古代詩歌12-05
古代關于戰(zhàn)爭的詩歌06-27
現代詩歌與古代詩歌的區(qū)別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