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法律意義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至少是理論意義上)可以做到基本平等,這還不是“現(xiàn)代生活”所帶來的好處,近來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如今的生活所能帶來最優(yōu)越的事情是女人多了選擇的權(quán)利。
進化并不意味著高級,而是意味著將人生幾個傳統(tǒng)選項統(tǒng)統(tǒng)過一遍,逐個打通關(guān)。至少在幾十年前,這并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就如同絕大多數(shù)的男人必須賺錢養(yǎng)自己的老婆,而如今這都只是一個選項而已,你大可忽略它。
在20多歲之前,幾乎所有人的歷程都是一樣的:出生,受教育,戀愛,開始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然后問題出現(xiàn)了:你選擇結(jié)婚嗎?你選擇要一個孩子嗎?
別繃不住,以為這是一條看不清指示的路
我的朋友,35歲,一直在戀愛,隨時把公司安排妥當了就給自己休假,大半夜背著一個大背包推開家門,一去可以去50天,保姆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她家里人問結(jié)婚生孩子嗎?她說,我看不到這兩件事對我來說有什么好處,能夠如何改善我的生活。
一矢中的。如果不能,那就不要去做。人只過更好的生活,這天經(jīng)地義。
其實男人和女人在本質(zhì)意義上是很平等的,所承擔的責任和享受的性別優(yōu)勢沒有高下之分,而眾生皆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歷程是以孩子出生為起點的“漫長隧道里的中段人生”,少年和老年都是被啟示的時期,而青年和中年則是被世界纏繞。
你最好相信:生了孩子之后對于世界和自己的看法的確會和之前天差地別,我無法評論這是好是壞,但這絕對是人生中除了生死的思考之外另一次綿長的匍匐,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感受到了這種低頭的壓力。我決不勸說任何好友結(jié)婚生子。
而生物學里又有一個定律:女性總比男性在神智上先走一步——無論是智力發(fā)育還是思想境界的轉(zhuǎn)換,對于世界的適應(yīng),大部分的情況下,女孩子都比男孩子要成熟得更早,身體心理都如是。我一直相信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先知,她必然是個女人。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兩性之間任何特質(zhì)和事件都是經(jīng)得起對比的,都是相對稱的。例如生育這件事情對于女性的意義在哪里?除了一部分嫁給富人的妻子,生育都是一道五味雜陳的坎兒,她給一個女性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生命延續(xù)的快樂欣慰,也會帶來危機感、迷茫感。
為什么我不再有足夠的時間工作、享受生活,在之前的家庭里安全地生活?那個可愛燦爛、自由自在、享受家人寵愛的我到哪里去了?為什么我要孤獨地度過一個個勞累、清醒的午夜?這個孩子給我?guī)淼母淖優(yōu)槭裁礇]有在枕邊這個睡著打呼嚕的男人身上發(fā)生?他一點肉都沒有長,還是睡得這么好,生活里只是多了一個小玩具。
別擔心,世界公平得很,他的“這道坎兒”只是會來得遲一點,中年生活的危機感會讓他突然獲得飛躍性的“成長”,就像當你雙手接過一個新生兒一樣手足無措。他可能會失業(yè)、破產(chǎn)、在單位晉升無望,又或者卷入一次次要獲得更多權(quán)力和金錢的痛苦循環(huán)。除了極少數(shù)一路順利得離譜的人,幾乎每個男人都逃不脫這個階段。
但可愛的是,女人現(xiàn)在可以選擇不結(jié)婚、不生孩子,生育孩子所帶來的成長并不需要這個行為去完成,你仍然可以保持自由自我的生活,有可愛的寵物、一直換到夠的戀人、永遠足夠的儲物空間和睡眠,這大概是我能想到現(xiàn)代生活所能給予一個女人最大的解放。
你可以不選擇這種形式的成長,哪怕需要從別的方面彌補,但我相信,如果有一萬種孤獨,人也會有一萬多種方法去抵抗它,更何況生了孩子就不孤獨嗎?也許更孤獨無助,因為你可能連以后的選擇都不再自由。
前文提及的那個好友也對我說:你就是繃不住,以為這是一條看不清指示的路,而你的那條路你看得清指示,卻不知道將你指向何方。
少關(guān)心點他人的意見,就能活得簡潔高效點的
當然不選擇走一條大眾化的路——到年齡就結(jié)婚生子,就會迎來他人異樣的眼光,也許沒有老一輩的人嘴里的那么夸張,但是總還是會有一些。
然一個人是無法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這時代,大家了解旁人,習慣是拿些物化標簽往人身上一插,加上一些浮光掠影的只言片語,就大致構(gòu)成印象里的一個人了。誰在干點啥,其實誰都不了解。最后總是歸于一些表面的標簽的片斷的印象流東西。這挺正常,誰都沒權(quán)利要求別人來徹底了解自己。本來,被誤解和誤讀是人生最不可避免。
許多壓力,其實來自于外界“熱烘烘的氣氛”。在那個你所認識的小圈子,或者,你想像出來的小圈子里,你不希望自己被他人非議,然后開始順從外界的標準。為什么要為一些也許并不怎么了解你的人,去把一些不屬實的標簽貼自己身上呢?
自己追求的東西,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有人并不喜歡孩子,爸媽也沒給太大壓力,但是覺得“到這個歲數(shù),都該要個孩子”,于是便想要個孩子了。諸如此類,許多需求并非我們需要,而是自我暗示出來的。
人是一種善于自我暗示的動物,能暗示自己走向消極,也自然能暗示自己朝向積極的方向,擺出一副“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有時也會無意間變成一種姿態(tài)。聰明人會懂得利用這一點,不那么聰明的人常會在“我是一個我自己很滿意的形象”中快樂著。
所以,說到底,如果去掉“為他人忙碌”的虛耗時間,生活是可以大幅度簡化的。把時間多留給自己真正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