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皮爾森出生在美國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就表現(xiàn)出驚人數(shù)學天賦的她,18歲時被美國海軍“相中”。在軍隊里,她的數(shù)學天賦得到了充分展示,演算出了前蘇聯(lián)核發(fā)射井的準確位置,并引導F-18戰(zhàn)斗機完成了戰(zhàn)斗任務。就在走進軍營的那一刻,一個夢想已在皮爾森心中“定格”——成為未來數(shù)字時代的一名翹楚。
就在皮爾森憧憬著美好未來并不斷為此付出努力時,命運卻給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1984年4月的一個下午,像往常一樣跑步的皮爾森,在一個十字路口,突然被一輛飛馳而來的汽車撞上。她傷勢嚴重,兩腿斷裂,喉嚨和胸腔完全被撕裂,心臟都露了出來,動脈向外汩汩地噴血……
在醫(yī)院里整整昏迷了18個月,皮爾森竟奇跡般地醒了?伤纳眢w就像是一些破損“零件”拼湊起來的,甚至沒有一個像樣的鼻子,只剩下一塊能通氣的肉,進食只能通過胸腔的一個小洞完成。
當時皮爾森的體重只有29公斤,頭發(fā)全部脫落,全身都是鋼板,而且雙目失明。1986年秋天,醫(yī)生將皮爾森送到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小鎮(zhèn)養(yǎng)老院靜養(yǎng)。
盡管身上滿是傷疤,擁有高效數(shù)學思維的大腦卻絲毫無損。一個新的想法又開始在皮爾森的心中燃燒起來:雙目失明了,雖然遠離了電腦,但求學的路不能斷。
皮爾森申請進了盲校,她要學習盲文。手指的觸摸,三個月時間里,一雙手的十個手指都被磨掉了一層皮,一碰到硬件就有股鉆心的痛。這一切她都能忍,只要日后能讀“懂”盲文書籍。
在一條導盲犬的陪伴下,她花了兩年時間在科羅拉多州劉易斯堡學院學習心理學。拿到本科文憑后,她又獲得了舊金山大學的碩士學位以及斯坦福大學和帕洛阿爾托大學的神經(jīng)學博士學位。
這段時間,對于皮爾森來說,不單單是克服求學上的困難,她還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修復”身上的千瘡百孔——皮爾森共經(jīng)歷了100多次手術,整形手術讓她的眼睛、鼻子、牙齒都得到了修復。為了這些身體的“修修補補”,哪怕手術風險再高,她也堅持要做。她的目標很簡單:一步步接近正常人。
百折不撓的決心加上幸運,使皮爾森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目標。1995年的一次冒險手術,她的左眼恢復了視力。一個高效的大腦有了一只恢復視力的左眼“護航”,皮爾森又開始“重溫舊夢”:與電腦為伴,成為蓬勃興起的數(shù)字時代中的一名翹楚。
牛刀初試,皮爾森接的第一單,就是提高核磁共振圖片清晰度。海灣戰(zhàn)爭期間,很多頭部中槍的美國士兵,因受到沙子的影響,核磁共振圖片清晰度不夠,醫(yī)生無法實施手術。皮爾森更加關心和她一樣遭受過創(chuàng)傷的士兵——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個多月后,皮爾森的大腦終于讓電腦發(fā)了神威——大大地提高了圖片的清晰度,挽救了無數(shù)生命。
2003年至2007年,皮爾森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軟件的開發(fā)上,并開發(fā)出了一款名為Source(根源)的軟件。隨著Source系統(tǒng)的成功,皮爾森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專門將教與學過程中的信息數(shù)據(jù)化,并據(jù)此做出分析。3年后,該公司被英國一家公司以1000萬美元的高價收購,皮爾森也因此出任了該英國公司的首席科學官。
2013年9月底,皮爾森創(chuàng)立了屬于自己的公司——戴克萊拉(Declara)軟件公司,其產品能夠將社交網(wǎng)站的功能轉化為全自動的咨詢服務。預知到戴克萊拉軟件的未來前景,臉譜網(wǎng)首位投資人、億萬富翁皮特·泰爾在公司成立之初便毫不猶豫地為其投資500萬美元。
皮爾森的故事感動著每個人,奧斯卡獲獎編劇斯坦·謝爾文打算將皮爾森的事跡搬上銀幕,他說:有夢的青春不易“殘”!如果有誰在身體接受100多次手術時,還不輕言放棄追求的夢想,那么他就可以成為令臉譜首投人傾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