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再怎么郁悶再怎么不滿,也還是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
從高分少年到逃課天王
他清晰地記得,自己當年的高考分數(shù)是536,那時所有科目的滿分總分是640。本著初中時曾經(jīng)在車站一宿見證了3次打架斗毆而想為社會主持正義的理念,他順利地來到了中國政法大學。他那會也想過當作家,最想上北大中文系和人大新聞系,但老師告訴他,真正的作家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加上高考政治是自己高中時代第一次及格,似乎冥冥之中暗示他要學習法律,于是就沒有在填志愿時選擇北大,人大。
一進學校,他對校園的感覺就是一個字:小。他推著輛自行車從正門到后門走了一圈只花了3分鐘。看見操場,心更是涼了,跑道只有250米,還因為暑假沒人修理,草長得有半人高,球門生銹了顯得特別斑駁。當時他就萌生了一個念頭——退學,特后悔自己填報了這所學校,這個頹廢的想法一直持續(xù)了好久。
大一整整一年,經(jīng)過老師循環(huán)往復再三勸說他才沒有退學,但是也沒有好好上課。他覺得很多老師上課不好玩,講得特沒勁還喜歡用滿堂灌照本宣科,多年后的他甚至想:“如果老師都講得像易中天這樣我當年就愛聽了,哪里還會想退學呀!”
他憧憬中的大學老師講課是開導式的,還最好上課扯開話題海闊天空地侃。他又開始沮喪了,不喜歡上無聊的課,不喜歡在那坐50分鐘聽老師瞎白活,不愿意在那耽誤時間。于是他逃課,成為那種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學生,經(jīng)常一個星期僅僅只去上4、5節(jié)課。
郁悶與宣泄
大學伊始,他給自己的畫的路線圖就是四點一線,圖書館——球場——食堂——寢室。逃課期間,他把所有時間都獻給了圖書館,放松的場地就是去球場上馳騁著和同學們踢場酣暢淋漓的球賽。逃課編織的日子里,他看了很多很多的書,什么類型的都看。很多書看下來其實根本沒看懂,還就喜歡挑戰(zhàn),看哲學、看弗洛伊德、看他的《愛情心理學》。也看薩特,有時還去書店淘書。他的零花錢,除了買音樂磁帶就是買書,雖然沒怎么去教室好好上課,但是讀了海量的雜書卻是獲益匪淺。當然,他付出的代價就是每個學期都有功課不及格。
他不喜歡考試,覺得考試是件“挺齷齪的事兒”,大一考試還經(jīng)常作弊,他想自己是屬于學習成績最不好的,只有綜合成績是最好的,因為書看得多嘛。他狡黠地為自己的“腐敗生活”辯解找著理由。
一學期下來,他還不認識很多老師,有次在課堂上差點把老師誤當作學生家長。他是那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學校社團,院系比賽都不沾邊兒,只有在開學不久加入了學校的廣播站,這一加入就一直待到畢業(yè)才舍得離開,后來還成了廣播站的站長。
在廣播臺,他可謂是如魚得水、游刃有余,除了去采訪回來寫寫新聞播報稿,最主要的是可以用公家的錢聽磁帶。
那個時候聽音樂用的錄音機可不像現(xiàn)在這樣,他的第一臺錄音機還是帶一個大喇叭的,要60塊錢,當時是騙爸媽說買來學英語的,結果大學四年連英語四級都沒過。
他最鐘情于外國搖滾樂,于是學校廣播臺成了他的“秀場”。早上如果是他值班,那可不得了,他每次都選擇那些特別吵特別鬧的音樂放,“既然是讓大家起床精神振奮,還放什么輕音樂啊!”他想。于是,那個時候什么搖滾啊Disco啊,還有一些流行歌曲比如《西北風》等等,動輒就響徹在政法大學朦朧的清晨。雖然也有很多同學去投訴,不過時間長了他們也就習慣了。
漸漸的,校園里知道他的人都叫他“瘋(峰)子”。褒揚的聲音也不在少數(shù),有一次,打來一個電話找他,是學校犯罪心理學教研室的一個老師,夸他放的音樂特別好,還說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早上應該放一些節(jié)奏鏗鏘的音樂。他樂了,真是一伯樂啊!
迷茫中自有我方向
特郁悶的時候,他還寫書,寫荒誕小說,寫散文,寫評論,發(fā)表都用的是匿名,但是不參加文學社。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海子就是政法大學畢業(yè)的,自己膽兒挺小,總感覺學校里詩人特別多,文學社的高手都不少,怕自己去了沒自信。”他以自己為原型寫了一個迷惘的新生的故事,也發(fā)表了。后來寫著寫著,就不編故事了,專門給《音像世界》投稿,還記得第一次在這本鐘愛的雜志上發(fā)表作品是寫自己鐘愛的歌者。從此之后,樂評之路就一發(fā)不可收拾。
那時候的他還和一幫同學經(jīng)常鬧事,看見學校有什么演出活動就去搗亂,他覺得自己惟一能參與的和學校氛圍有關的事情也就是搗亂。有次學校的一個中秋節(jié)晚會硬是被他們幾個同學給鬧得演不下去。
現(xiàn)在的他回想當年,已不是那番模樣,他覺得,“其實每個人都會郁悶,這是每個大學生的必經(jīng)階段,只是表現(xiàn)方式不同,反思程度也不同,F(xiàn)在的學生往往缺乏責任感,缺乏一些社會體驗,所以好多人都指責他們比較自私。生活難免會有過不去的坎,最忌諱的就是從情緒上的郁悶到行動上的墮落。我算是曾經(jīng)最郁悶的那類學生,可是通過閱讀和音樂找到了自己,從而學會反思自己做過的那些另類的事兒。一個人再怎么郁悶再怎么不滿,也還是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
對于自己糊涂但有收獲的大一,他覺得,人成長的過程中必然要付出代價,同時要從代價中得到些東西,因為,這是個規(guī)律性的東西,只有迷茫了你才會找對方向,才會體驗豁然開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