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夜色福利少妇专区,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02 14:07: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集合(15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圖文結(jié)合,適宜兒童閱讀。課文中生字不注音,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學會生字。

      【學生分析】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字都有自己的方法,教師應當相信他們的識字能力。作為農(nóng)村的孩子,他們對蝌蚪與青蛙都很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教學本課,以朗讀為主,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能受他們的歡迎。

      【教學設計思路】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予以適時的點撥和引導。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調(diào)動學生朗讀積極性,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朗讀。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字,會寫有、在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感知青蛙的變化。

      【教學方法】

      朗讀法、表演法、自主識字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老師這兒有一條謎語,想猜嗎?

      河邊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著綠大衣,伸出舌頭把蟲抓。(青蛙)

      你知道青蛙的孩子叫什么嗎?(蝌蚪)

      誰見過蝌蚪?愿意給大家講講它長得什么樣嗎?

      (貼出青蛙與蝌蚪圖片,板書課題)

      (興趣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是最好的.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和生活,越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二、自主識字,感知課文

      1、這是一篇不注音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想怎么辦?

      (學生各自交流自己的方法。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有的可以猜測讀,有的可以問同學、老師,有的可以做記號,等老師讀時認真聽。)

      2、學生試讀,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范讀。

      4、再次讀文,自查朗讀情況。

      5、出示詞語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 你會讀哪個詞語就大聲的讀出來。

      ⑵ 誰愿意當小老師你認識的字詞教給同學們?

      6、識記生字。

      學生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教師可適時引導用實物或動作來識記。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見到的灰色的東西。

      追(或迎):誰愿意把追(迎)的動作表演給大家看?

      披:我這有件衣服,誰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樣的人叫阿姨?

      7、指導寫字。(略)

      (學生朗讀不注音課文遇到生字可能無從下手,所以在讀文之前老師就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自主探索、認識生字,這也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于低年級學生,聯(lián)系實物或動作來識記生字效果要遠遠好于部件記憶法。)

      三、感悟,體會小蝌蚪的變化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幅圖?并把與圖相對應的課文內(nèi)容,讀一讀(張手讓學生自己選擇)。

      2、全班匯報。(學生喜歡哪一自然段就匯報哪一自然段,不必接順序來。)

      第一自然段:引導學生加上動作朗讀。學生的表演欲望很強烈,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他們會很快進入情境,體驗到朗讀的樂趣。

      第四自然段,也可采用此種方法進行朗讀。

      第二、三、五、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小蝌蚪的關心、愛護、組織學生會角色的朗讀中來,然后選代表分、角色朗讀。

      3、戴上頭飾表演讀。

      4、填空練習,體會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 ),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 ),沒過多久,( )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

      四、總結(jié)全文: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上完了這一課之后,我對新課改精神又有了新的體會,選擇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1、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教學中至關重要。

      本課的朗讀教學,我采用動作表演和分角色朗讀兩種形式,尤其是動作表演,看著學生那天真、一絲不茍的動作和可愛的表情,仿佛他們就是小蝌蚪、小青蛙了,教師不用任何言語,學生就已體會到其中的情趣了。

      2、讓學生自由選擇識字方法。

      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本課中的生字學生,想怎么學習就怎么學,創(chuàng)設他們喜聞樂見的識字途徑,認字活動。同時采用與實物聯(lián)系、動作表演等方法,使他們輕松的記住字形、樂于識字。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小蝌蚪找媽媽》本文是一篇溶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學童話,文字淺顯易懂。課文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經(jīng)過“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四個階段,最后變成了青蛙,說明了青蛙生長過程形體變化,蘊含了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

      (1)、認識“故、迎、阿、姨、追、頂、披、鼓”等八個生字,會寫“有、在、什、么、變、條”等六個生字。

     。2)、了解蝌蚪與青蛙的特點,認識蝌蚪與青蛙。

      2、能力目標

     。1)、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及其外形特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準確理解和運用“蹦、跳、蹬”等課文中出現(xiàn)的動詞。

      3、情感目標

     。1)、通過課文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體會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三、課文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1)、了解青蛙成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

     。2)、體會文中用詞的準確性。

      難點:理解并體會課文中出現(xiàn)的表示動作的詞在運用上的準確性。

      四、教學對象的分析及采用的學法指導:

      本課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由于孩子們年齡小,缺乏生活經(jīng)驗,易接受感性的知識,且思維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維,表現(xiàn)欲強,愛模仿,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愛說愛問,活潑天真,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我將以動畫的形式再現(xiàn)課文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主要通過課件演示的形式,讓學生區(qū)別動詞;鑒于學生表現(xiàn)欲強,愛模仿,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2、引導探索、開拓思路。

      由于低年級學生愛說愛思愛問,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我將以多媒體出現(xiàn)青蛙生長過程四個階段的圖片,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發(fā)現(xiàn)青蛙形體的變化,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文中沒有說明的細節(jié)。如眼睛的變化等。

      3、課外延伸,積累知識。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聰明、好學、求知欲強的特點,我將運用多媒體向?qū)W生介紹青蛙的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鼓勵學生能從課外尋求獲取知識的方法。

      五、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對新教材的閱讀教學要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實踐中認識,在感受中領悟”。

      《小蝌蚪找媽媽》是篇科學童話,為體驗、感悟型閱讀提供了條件。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優(yōu)化老師主導作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精神,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多媒體課件設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揮老師主導作用,調(diào)動學生主體學習行為。

      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文。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播放動畫、展示圖片、出示練習、播放朗讀,使學生在看、聽、說、練的過程中漸漸進入課文內(nèi)容,在調(diào)動感官功能的基礎上熟悉小蝌蚪的生長過程,認識青蛙的特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加強朗讀,感悟語文。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使學生在讀中感受領悟課文內(nèi)容,如帶著問題朗讀,領會用詞的準確性;分角色朗讀,感受小蝌蚪找媽媽的不易,從而體會小蝌蚪獨立生活與勇于探索的精神。

      3、啟發(fā)教學,提高認識。

      運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想象氛圍,以青蛙對話的形式想象青蛙母子相識后的交流,鞏固知識,加深認識,開拓思路。另外,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提供的課外知識,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青蛙是益蟲。

      六、教學課件設計。

      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采用自制的和收集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本課課件穿插于教學過程中,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1、導入新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引導學生抓住小蝌蚪的腦袋、身子、尾巴的特點觀察并說話,既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對小蝌蚪的外形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引導說的過程中學習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感知課文時,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使學生在興致勃勃地觀察當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及形體變化。

      3、理解詞語“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時,以課件演示動畫,使學生體會領悟這三個詞的區(qū)別。在認識青蛙特點時,以課件出示圖片,了解青蛙的形體特點,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4、在發(fā)散思維訓練時,安排了青蛙鳴叫的課件演示,啟發(fā)學生想象小青蛙與媽媽的對話內(nèi)容。

      5、以電腦小博士的形式展示青蛙圖片及文字資料,并播放文字資料的錄音。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七、教學流程分析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課文 。

      1、師引語: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誰?

      【課件演示】說謎面:大腦袋,園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叫,抓害蟲,頂呱呱。

      2、生交流,說謎底。(板書:小蝌蚪)

      3、【課件演示】出示小蝌蚪圖片,說說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模樣?

      4、引語:今天請大家聽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ㄔO計意圖:以猜謎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初步認知小蝌蚪。通過圖片演示,學生對小蝌蚪的印象又深一層,通過看圖填空的說話練習,引導學生抓住特點觀察描述小蝌蚪的外形,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二〉、感知課文。

      【課件演示】播放錄音,要求大家聽完故事后想一想,說一說。

      小蝌蚪的身體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引語:剛才,大家聽故事時都非常認真,也非常專心,F(xiàn)在,誰最想說一說。

      3、【課件演示】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說一說。

      4、自讀課文,用“——”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小蝌蚪身體變化的句子。

     。ㄔO計意圖:動畫是低年級學生喜歡的形式,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又能增添學習樂趣。同時讓學生在觀察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及形體變化。引導學生讀、思、說,結(jié)合課件點撥,使低年級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三〉、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說說。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了誰?他們是怎樣接近這些小動物的?他們都說了些什么話?

      2、比較、體會、領悟: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課件演示】播放語句,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動作,體會“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區(qū)別。

      A、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

      B、小蝌蚪看見一只烏龜擺動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

      C、小蝌蚪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就游過去。

     。ㄔO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區(qū)別三個詞,同時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性;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內(nèi)化的語言以身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符合低年級學生愛模仿的特點。)

      3、分角色朗讀。

     。1)、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導分角色朗讀。要求:戴上頭飾,配上動作,表演朗讀。

     。ㄔO計意圖: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選擇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體會語感。)

      〈四〉、啟發(fā)思考。

      引語:為什么小蝌蚪認定大青蛙就是他們的媽媽?

      1、點撥朗讀。

      鯉魚和烏龜是怎樣向小蝌蚪描述他們的媽媽的?用“~~”畫一畫,讀一讀。

      2、看圖填空。

      引語:小蝌蚪見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樣子的?

      【課件演示】出示圖文練習:

     。1)、選詞填空。 披、鼓、蹲、露

      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 )著一只大青蛙,( )著碧綠的衣裳,( )著雪白的肚皮,( )著一對大眼睛。

     。2)、引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配上動作。

      暗示——小蝌蚪獨立生活,遇事能主動探索,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借助鯉魚、烏龜之口感知青蛙外形特點,從學生初步感受抓住特點描述的.方法并引導學生想象青蛙的模樣。結(jié)合課件,看圖填空,體會用詞的準確性。以表演的形式再現(xiàn)青蛙狀態(tài),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暗示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小蝌蚪獨立生活與主動探索的精神。)

      〈五〉、發(fā)散思維。

      引語: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變成了青蛙,聽到了媽媽的招呼,他們是怎么做的?

      1、【課件演示】結(jié)合動畫,選詞填空。

      蹦、跳、蹬

      他們后腿一( ),向前一( ),( )到了荷葉上。

      2、【課件演示】播放青蛙鳴叫的聲像,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小青蛙和媽媽都說了些什么?

      3、夸夸想想。

     。1)、你們喜歡小青蛙嗎?能夸夸他們嗎?

     。2)、當媽媽不在你們身邊的時候,你們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

      (設計意圖:低年級兒童愛幻想,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導學生想象青蛙母子的對話,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開拓學生思維,引起學生的注意。表揚是教學中常用來激勵學生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去表揚小蝌蚪,有助于學生領悟小蝌蚪獨立生活與主動探索的精神。)

      〈六〉、課外延伸。

      1、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青蛙的知識?

      2、聽聽小博士的介紹:

      【課件演示】播放介紹有關青蛙知識的文字資料。

      青蛙的品種繁多,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有1900多種,我國就有150種左右。著名的彈琴蛙,是我國的特產(chǎn),它鳴聲婉轉(zhuǎn),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則鳴聲低沉粗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聲除了給人以“音樂”的欣賞外,它還能預報天氣。唐詩中有“水旱卜蛙聲”的詩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書中也有“三月初三聽蛙聲,卜水旱”的記載。近代,我國有不少農(nóng)諺也是反映蛙鳴與天氣的關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頭翹”,等等。

      青蛙還是捕食昆蟲的健將。當青蛙尚處于幼蟲(蝌蚪)時,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時,用它靈巧的舌頭,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蟲。

      青蛙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特別是我國特有的中華大蟾蜍,經(jīng)處理曬干成干蟾,可治療小兒疳積。從它的耳后腺、皮膚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經(jīng)處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藥品,具有強心、鎮(zhèn)痛、止血和治療疔瘡等作用。青蛙是益蟲,所以必須加以保護,不準捕殺。

     。ㄔO計意圖:以課件演示的形式延伸課外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對于學生深入了解青蛙,保護青蛙是十分有益的,在輕松愉悅氛圍中結(jié)束本課。)

      〈七〉、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幾個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知道它是捉蟲能手,懂得應該保護青蛙。

      2、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認識矢字旁,理解“蝌蚪、腦袋、快活、鯉魚、捉食、烏龜、碧綠、肚皮、低頭”等詞語的意思。

      3、 能按問題的提示寫句子,把句子寫具體;通過選詞填空連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4、 會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知道它對農(nóng)作物有好處,是我們捉害蟲的好幫手。

      難點:懂得應保護青蛙,并能向他人宣傳保護青蛙的道理。

      教具準備: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蝌蚪的生長變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會“蝌、蚪、池、腦、袋、甩、鯉、龜”等9個生字,理解詞意。

      3、能正確朗讀第一段,說說蝌蚪的形態(tài)特點,能按問題的提示擴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 激趣揭題。

      [1、出示課件,認識“蝌蚪”,說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2、小蝌蚪長大后變成了什么?

      師:青蛙在水中產(chǎn)卵,小蝌蚪從卵里出來,慢慢地變成了青蛙。因為小蝌蚪?jīng)]有看見過自己的`媽媽,不知媽媽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媽媽。補充課題后齊讀。]

      1、 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觀察過小蝌蚪的生長變化,誰能說說它是怎樣的?

      2、 揭題:小蝌蚪找媽媽。學習“蝌、蚪”,怎么記住它? 3、 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小蝌蚪為什么要找媽媽?

      他們是怎么找媽媽的?他們找到媽媽了嗎?

      二、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 聽錄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小蝌蚪的媽媽到底是誰?

      2、 聽完后匯報。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觀察課文插圖)

      學習生字“鯉”,怎么記?

      學習生字“龜”,共幾筆,第七筆是什么?

      小蝌蚪的媽媽是大青蛙。(觀察課文插圖4)

      3、 跟錄音輕讀課文,給每幅圖找出相應的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

     。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

      2、課文是怎么介紹這幅圖的呢?指名讀第一段并思考: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 討論:⑴、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從課文的哪句話看出,指名讀一讀。

     、啤⒅佬◎蝌介L著大腦袋,黑身子,甩著長尾巴。

      學習生字“腦、袋、甩”。[比較:腦---胸 袋---裳 甩---用]

      自由讀讀寫蝌蚪樣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長”三個詞分別寫出了什么?(大小、顏色、長短)

      4、 朗讀指導。你喜歡這些小蝌蚪嗎?讀出對小蝌蚪的喜歡和小蝌蚪的活潑可愛。

      五、 作業(yè)指導。

      課后第四題:回答問題。

      --------------------------- 小蝌蚪游來游去。

      1、 小蝌蚪在哪里游來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樣地游來游去?

      先自由說,再指名說。

      五、鞏固練習。

      1、 指導書寫:重點“腦、袋、甩”。

      2、 完成課后作業(yè)4。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披、短、蹲、碧、肚、鼓”6個生字,理解詞意。

      2、 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能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3、 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1、 卡片抽讀詞語。

      2、 齊讀課文第一段。

      二、 學習第二段。

      1、 自由讀并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什么?這些句子順序可以調(diào)嗎?

      2、 討論,理清句子之間的關系。

      a、 小蝌蚪的形態(tài)有什么變化?

      b、 小蝌蚪看見了誰?[重點理解“迎”指名表演]

      c、 小蝌蚪怎么說?

      d、 “誰”怎么回答?

      3、 指導朗讀。

      自由練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

      4、 小結(jié)學法。

      先找有幾句話,再說說每句講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讀讀。

      三、 討論學習第三段。

      1、 按“找找、說說、讀讀”的學法,分組討論學習第三段。

      2、 引讀,進一步理清層次。

      3、 指名分角色朗讀。

      理解為什么用“追”,“連忙追”說明什么?

      四、學習四、五段。

      1、默讀思考: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誰是小蝌蚪的媽媽?把有關青蛙樣子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

      2出示句子,朗讀理解。

      “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服,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正在捉小飛蟲。”

     、拧 看圖理解“蹲著、露著、鼓著”等詞。學習蹲、鼓等生字。

      ⑵、 找一找寫青蛙顏色的詞。學習“碧、肚”等生字。[說說這段話中哪些詞語用得好?]

     、、 朗讀這段話。

     、、 你能看著圖和板書向大家介紹青蛙嗎?(自由說,指名說)

      3、 這時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變化?

     。ㄎ舶妥兌塘,不見了。)學習“短”。[給“短”找個反義詞]

      4、 從哪個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經(jīng)變成了小青蛙?

      出示:他們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5、 朗讀四、五段。

      五、 鞏固練習。

      1、 指導書寫。

      2、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5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最后兩段。

      2、 知道青蛙是捉蟲能手,懂得應保護青蛙。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鞏固。

      1、 卡片認讀生字。

      2、 完成課作第2題。

      ---------------------------

      二、 朗讀全文。

      三、 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 指導背誦4、5段。

      1、 讀讀課文中描寫青蛙的句子。

      2、 把描寫青蛙外形的這段話自己背一背。(蹲著、披著、露著、鼓著)

      自由背、指名背

      3、 按照“形態(tài)上的變化,看見誰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說,誰怎么回答”的順序背第4段。 4、 按“形態(tài)上的變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媽媽怎么說”的順序背第5段。

      5、 把4、5段連起來背。

      {五、總結(jié)課文: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它自己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還知道了青蛙是捉蟲的能手,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它,并向爸爸媽媽和鄰居宣傳保護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蟲,多達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蟲。)}

      六、 完成課作上的其余作業(yè)。 板書:

      13、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 大大的腦袋,青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青蛙

      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后腿

      過了幾天,又長出兩條前腿

      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

      不知什么時候,尾巴不見了。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3、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讀通課文,通過朗讀感知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1、直接導入

      幻燈片出示小蝌蚪圖片,介紹小蝌蚪情況,一起幫他們找媽媽。齊讀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2、初讀感知

     、佟⒉シ爬首x視頻,聽準字音;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生字詞語

     、偕纸虒W:帶拼音朗讀生字,排火車組詞讀,指導書寫:變、條

      幻燈片出示兩個字的田字格占位,學生觀察結(jié)構(gòu),教師指導兩個字的識記:變————一點一橫長,兩豎立中央,左右八字胡,又來撐上邊。

      條———折文下邊藏一小

      教師板寫,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練習書寫。

     、谠~語認讀:帶拼音讀、去拼音讀、比賽讀,排火車讀

      4、研讀課文

      過渡語:同學們都見過小蝌蚪,誰來說說他們長什么樣子?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的?找出句子讀一讀。

      多么可愛的小蝌蚪啊,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么,小蝌蚪出生后媽媽就離開他們了,同學們想不想一塊兒幫他們找找媽媽?

      問題一: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都像誰打聽了?

      的、碧綠的作用,并作相應練習。

      如:雪白的()、雪白的()、雪白的()

      碧綠的()、碧綠的()、碧綠的()

      像雪一樣的白叫雪白,像碧玉一樣的綠叫碧綠

      像火一樣的紅叫(),像金子一樣的黃叫()

      思考:青蛙會是小蝌蚪的媽媽嗎?為什么?

      分角色朗讀青蛙媽媽與小蝌蚪的對話,體會小蝌蚪的高興心情。

      D: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過渡語:小蝌蚪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可是他們也太不一樣了吧,這是為什么呢?

      看課文2—6段或課文的插圖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后腿———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

      試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說一說。

      E:小組交流討論:青蛙媽媽為什么要離開小蝌蚪?

      青蛙媽媽忙著幫人們捉害蟲。

      引導學生要保護愛護青蛙。

      5、暢談收獲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6、布置作業(yè):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7、板書設計:小蝌蚪找媽媽

      四條腿寬嘴巴

      大眼睛綠衣裳

      《小蝌蚪找媽媽》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在經(jīng)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同學能夠借助拼音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特別是有關童話故事,更能吸引學生。

      這篇看圖學文以淺顯的文字配合生動圖片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qū)W生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當學生朗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會受到感染,在有聲有色的朗讀中一定會體會人物心情,讀準相應語氣,增強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小蝌蚪找媽媽》效果分析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了解小青蛙的'成長過程,在授課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兩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一:抓明線引暗線,條理清晰

      從課題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圖片,并提問: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這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著再問,小蝌蚪的媽媽會是誰呢?它是怎么找的?結(jié)果怎樣?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征,并讓學生一步步地說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在初學文本時,我又問了設置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當學生通過第一次瀏覽課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媽媽后,我出示青蛙圖片,讓其觀察兩者外形差別。學生紛紛說兩者不像,于是我拋出問題:小蝌蚪要變成青蛙要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換言之,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要發(fā)生哪些變化?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

      如此明暗線結(jié)合,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對文本了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學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媽媽后,學生通過暗線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變化過程。此時,我趁熱打鐵,出示如下填空題: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再過幾天,()變短了,漸漸地,()已經(jīng)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

      這個填空題有效鞏固知識,并加深印象。

      從本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大部分同學都能準確表述小青玩的成長過程,甚至幾個平時基礎較差的同學都能說青蛙的形態(tài)變化,達到了教學目的。

      《小蝌蚪找媽媽》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圖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可結(jié)合本地實際情況,有條件的可事先組織學生觀察蝌蚪和青蛙。

      本科室連環(huán)畫形式的課文,與17課的內(nèi)容有相似之處。設計教學時,可運用《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教學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小蝌蚪找媽媽》評測練習

      一、通過朗讀,你認識了多少個生字?把你會讀的生字注上拼音。

      灰()阿()頂()披()

      裳()蹲()迎()追()

      姨()鼓()鯉()游()

      二、把下列句子按正確的順序排好

     。ǎ⑿◎蝌接瓮塾,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前腿。

      ()、不知什么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ǎ⒊靥晾镉幸蝗盒◎蝌,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

      三、詞語造句

      例: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已經(jīng)。

      《小蝌蚪找媽媽》課后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34課,它是一篇脫離拼音的看圖學文。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課文配有六幅圖,分別與六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相對應。授課完畢,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這堂課有成功之處。

      一、運用多種有效手段使學生準確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課文難點在于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而且一年級學生對動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識性的內(nèi)容。這就需要教師精心策劃,我主要利用兩個有效手段使整堂課的教學中一條線貫穿到底,從檢查環(huán)節(jié)來看,效果是明顯的,即使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準確無誤地說出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

      二、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jié)合起來

      課文中有不少對話,利用課件,將本課中的圖與文對照起來展示給學生,學生讀起來興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借助圖來理解,如鼓字,有了圖文對照,再加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學小蝌蚪迎問鯉魚、追問烏龜?shù)亩温鋾r,結(jié)合課件展示,讓學生主動來發(fā)現(xiàn)小蝌蚪前后的變化,采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對話,請同桌或一大組同學分別扮鯉魚媽媽和小蝌蚪的對話以及烏龜媽媽和小蝌蚪的對話,學生們很快進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著急而有禮貌、鯉魚親切熱情,烏龜好笑認真的語氣模仿得惟妙惟肖。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本節(jié)課也有許多遺憾。

      1、由于課前預習的不夠充分,有個別同學的生字詞語掌握的不扎實,在排火車讀的時候,幾個同學出現(xiàn)了問題;

      2、應該多多堅持把讀的權(quán)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quán)利交給

      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教師代辦的事情還是過多,總之由于我的教學水平有限在課堂上留下了很多遺憾,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小蝌蚪找媽媽》課標分析

      一、學習目標的設置

     。ㄒ唬⿲W習目標的設置及依據(jù)

      依據(jù)一:《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及其解讀

      課標中的依據(jù)主要是學段的學習目標。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探尋課程標準:

      1、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4、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6、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7、認識課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依據(jù)二:單元學習目標與重點及其解讀

      小學語文沒有單元目標,但教師用書中每個單元都明確了教學重點;再者,第一學段的學習重點就是識字寫字與課文朗讀,因此,這也是每個單元、每篇課文的主要學習目標。以上這些都是設置課時目標的重要依據(jù)。以下四點中,前兩點是單元學習目標,后兩點是單元教學重點。

      1、認識63個生字,會寫35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和運用形聲字、會意字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地自主學習生字。

      4、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引發(fā)學生主動地留心身邊的科學,對科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欲望。

      依據(jù)三:《小蝌蚪找媽媽》的核心內(nèi)容《小蝌蚪找媽媽》是人教版教材小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本冊的最后一篇課文。講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運用淺顯的兒童化語言,采用生動形象的描寫,呈現(xiàn)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課文富有童趣,利于學生閱讀。本組教材是以科學知識為專題編寫的。本組教學伊始,就以諺語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并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引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然后連續(xù)五篇課文,都是有關科學方面的內(nèi)容,每篇文章都引人入勝,都能激發(fā)學生對探索科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本篇課文位于本組教材之尾,無論是對此類課文的閱讀,還是對探索科學的興趣,都是一個延續(xù),一個提升。特別是課文沒有注音,僅以插圖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5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講讀課文,了解青蛙生長過程,能按課文內(nèi)容天空。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習“短、蹲、碧、肚、鼓”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生讀生字卡片。

      2、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小蝌蚪,大( ),黑( ),甩著長長的( ),快活地( )。

      3、齊讀第1自然段(貼出“長尾巴的蝌蚪”圖)

      二、講讀第二段。

      1、自由讀并思考:(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2)每一句講什么?(3)這些句子的順序可以顛倒嗎?

      2、討論:理清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四|a小蝌蚪的形態(tài)有什么變化?(貼出后腿的蝌蚪圖)

      句|b小蝌蚪看見誰在干什么?

      話|c小蝌蚪怎么說?

      |d“誰”怎么回答?

      3、指導朗讀。

     。1)練讀小蝌蚪的話,問“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對面的主動上去問。)

      小蝌蚪迎上去問:“……。。?”

      對比:

      小蝌蚪游上去問:“……。。?”

     。2)誰來讀鯉魚媽媽的話?從鯉魚媽媽的話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媽媽的怎么樣的?(四條腿、寬嘴巴。)

     。3)分角色朗讀(鯉魚:熱情;蝌蚪:急切)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三、小結(jié)學法。

      學習第2自然段時我們先找出這段有幾句話,(板書:找找),再說說每句講什么,(板書:說說)。最后有感情地讀讀。(板書:讀讀。)

      四、討論學習第3自然段。

      1、按“找找——說說——讀讀”的學法,四人小組討論學習第3段。

      2、引讀,進一步理清層次。

      “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生讀)

      “他們看見”——(生讀)

      “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生讀)

      “小烏龜笑著說”——(生讀)

      3、練習,突破重點。

      口頭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長出了( )。他們看見( )的烏龜在水里游,就把( )當作自己的媽媽,烏龜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頭頂上有( ),披著( ),捉起蟲來( )。

      結(jié)合填空師貼出“長著前腿的蝌蚪”圖,理解“披著、頂呱呱!

      4、指名分角色朗讀。

      理解為什么用“追”“連忙追”說明什么?

      五、講讀第4—5自然段。

      1、默讀思考: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誰是小蝌蚪的媽媽?把有關青蛙樣子的句子用“——”劃下來。

      2、出示句子,朗讀理解。(出示青蛙圖)

      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碧綠的衣服,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正在捉小飛蟲。

      (1)看圖理解“蹲著、露著、鼓著”等詞。

      學習生子“蹲”共幾筆?書空右半部分。

      學習生子“鼓”共幾筆?部首是什么?書空左半部分。

      (2)找一找寫出青蛙顏色的詞。(碧綠碧綠)、雪白的肚皮)

      學習生子“碧”,什么結(jié)構(gòu)?第三筆是什么?

      學習生子“肚”怎么記?

     。3)朗讀這段話。

     。4)你能看著圖和板書向大家介紹青蛙嗎?

      3、這是小蝌蚪外形上又有了什么變化?(貼出“尾巴變短的蝌蚪”圖;“尾巴不見的青蛙”圖)

      學習生子“短”怎么記?

      4、從哪個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經(jīng)變成小青蛙了?出示:他們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對比理解“蹬、跳、蹦”)

      5、朗讀第4、5自然段。

      六、鞏固總結(jié)。

     。1)看著黑板上的五張青蛙生長變化的圖片,說說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

      完成《課堂作業(yè)》

     。2)指導書寫“蹲”“鼓”“碧”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總結(jié)課文,鞏固青蛙生長過程中幾個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

      2、會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3、知道青蛙是捉蟲的能手,懂得應該保護青蛙。

      4、會看單幅圖在問題的提示下寫幾句話。

      教學過程:

      一、再學全文,借助圖片,理清過程。

      1、出示課文的四幅圖,觀察圖片,指名說說圖的內(nèi)容。

      2、默讀全文,用“———”劃出表示小蝌蚪生長的句子。

      出示:

      (1)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又長出了兩條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

     。4)不知什么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a讀一讀,議議第二次變化是為什么加上一個“又”。

      b看圖填空。

      小蝌蚪先長出( ),再長出( ),( )變短了,最后變成( )。

      3、小結(jié):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并在它們的指點下,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大青蛙,這時小蝌蚪也變成了小青蛙。

      4、分角色朗讀全文。

      二、指導背誦4、5兩個自然段。

      1、讀讀課文中描寫青蛙的句子。師描述:碧綠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對鼓鼓的大眼睛。為什么作者要把青蛙寫得這么可愛?(青蛙能捉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人類的好幫手。)

      2、我們把描寫青蛙外形的.這段話背下來好嗎?(蹲著……披著……露著……鼓著……)

      自由背、知名背。

      3、課文的第4自然段是寫小蝌蚪找到青蛙媽媽的,它的結(jié)構(gòu)上和第2、3自然段一樣嗎?

      按“形態(tài)上的變化——看見誰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說——‘誰’怎么回答”的順序背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不同?

      按照“形態(tài)上的變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媽媽怎么說的順序背第5自然段。

      5、把4、5自然段連起來背一下。

      三、指導看圖說話。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青蛙是莊稼得好朋友,你從課文的哪幾句話看出青蛙會捉害蟲?(用”——“劃出,讀讀。)

      老師向?qū)W生介紹有關青蛙捉害蟲的知識。

      2、完成課堂作業(yè):看圖寫幾句話。

     。1)想想青蛙在干什么?

      要求模仿課文第4段青蛙外形的這段話來說一說。(農(nóng)田里蹲著一只大青蛙,它披著碧綠的衣服,鼓著大大的眼睛,正在捉小飛蟲。)

     。2)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青蛙?

      (3)連起來寫一寫。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6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個謎語,想不想猜? 猜謎語

      ①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诰G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可是它們的長相卻相差這么大,難怪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不認識。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去找媽媽吧。ǔ鍪菊n題圖)

      3、請你們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34 小蝌蚪找媽媽)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42頁,看著課文中的插圖,認真聽故事。故事講到哪兒,就指到相應的插圖。

      2、同學們,小蝌蚪找著媽媽了嗎?你們喜歡小蝌蚪嗎?

      三、學習課文

      (一)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1、出示蝌蚪插圖: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

      誰來說說這些小蝌蚪長的什么樣兒?

      2、現(xiàn)在我們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讀完師貼圖)

      3、屏示第一自然段,認識“灰”,(看這個字是什么顏色?這個字就讀----,集體拼讀)出示字卡,組詞

      4、小蝌蚪快活地游來游去,是說小蝌蚪生活的怎么樣?(很開心,自由自在的),誰能快活地讀一讀(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

      5、小朋友想想,我們還可以說誰在快活地做什么,誰能說一句話?

      6、仔細看,池塘里有……(出示填空)齊說。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們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它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就是一只可愛的大青蛙。

      (二)了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1、出示圖,提問:誰來說說青蛙媽媽長的.什么樣?

      2、課文上是怎樣描寫青蛙的樣子的?讓學生找出段落,指名讀。

      3、出示句子,認識“披 、鼓 ” ,讀準多音字“露”,除了這3個字,這句話中還有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是“蹲”。

      4、再找出寫青蛙身上顏色的2個詞?(點出:碧綠的 雪白的)

      5、用上這四個表示動作和兩個表示顏色的詞,把這只大青蛙寫活了,我們來試著讀出青蛙的可愛。男生讀、女生讀,師評價。

     。ㄈ┝私庑◎蝌介L成青蛙的過程

      1、師:課文中青蛙媽媽說:孩子,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

      出示要求:請孩子們自由朗讀課文2~6自然段,找出小蝌蚪身體發(fā)生變化的句子,用“~~~~”劃出來。

      2、同桌互相交流、補充

      3、集體匯報,師貼圖。出示這些句子、圖,齊讀。

      4、演一演:如果你就是小蝌蚪,你能講講自己是怎么樣長大的嗎?看屏幕自己先試著說一說,找生說。

      (四)學習課文2~5段

      過渡: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 ,遇到了誰?(鯉魚和烏龜)

      (1)、學習第2段

      1、引讀: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見鯉魚媽媽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出示圖)這時候,小蝌蚪會想起誰呢?(想起自己的媽媽。)誰能說一句話,把小蝌蚪想媽媽的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呢?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2、于是,它們就------迎上去,問話,出示全圖,認識“迎”組詞、說話

      3、它們是怎樣“迎上去”的?看課件理解,

      師:原來,這樣面對面走到一起就是“迎”。誰想上臺和老師一起做一下“迎”的動作。

      4、它們 “迎上去”會問…… (出示問話圖)

      認識“阿姨”交流識字方法、學過的女字旁的字有哪些?

      多么有禮貌的小蝌蚪!誰再來有禮貌的讀一讀?

      5、鯉魚媽媽是怎樣回答的?(出示對話圖)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己的媽媽樣子有什么特點?(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過渡:于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xù)尋找自己的媽媽。

      (2)學習第3段

      1、引讀:它們游哇游,看見了一只……(出示烏龜圖),會想到什么?(鯉魚媽媽說的自己的媽媽的樣子),呀,它們把烏龜當成自己的媽媽了,于是連忙追上去。(出示連忙追上去圖),

      2、怎樣做“追上去”的動作?找2人演,再看課件,

      師總結(jié):從后面趕上來就可以說“追上去”。

      3、從“連忙、追上去”可以看出小蝌蚪的心情怎樣?(急切)于是它們著急地叫……(點出媽媽詞)誰能著急地讀一讀?

      4、烏龜看到小蝌蚪叫它媽媽,感到很好笑,它認真地說-----(出示烏龜?shù)脑挘⿲W習“頂”,讓生指出頭頂在哪。我們一起來認真的讀……烏龜笑著說……。

      5、小蝌蚪從烏龜那打聽到自己的媽媽長得什么樣子?(板書:頭頂上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6、小組內(nèi)合作表演小蝌蚪遇見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那榫埃⒁獍阉械膭幼鞫急硌葸M去。請生上臺戴頭飾表演,生評價。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媽媽。不過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知道了媽媽樣子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指板書說)

      于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xù)找媽媽!

     。3)學習第4段

      1、引讀: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出示青蛙圖 )他們仔細一看,那只大青蛙披著……

      2、一定是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該多高興啊!于是它們就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3、這時,小蝌蚪的心情怎樣?再高興地讀一讀。

      4、師小結(jié):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媽媽,我們要向小蝌蚪學習,只要不斷去發(fā)現(xiàn),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5、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小寶寶也非常高興,笑著說…(出示青蛙的話)

      6、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出示、做動作讀一讀。齊讀句子(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

      7、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8、師: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起看看有關青蛙的知識(出示青蛙的知識,師讀 )青蛙真是莊稼的保護神呀!

      四、看圖回顧,回歸整體

      讀了這個小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五、分角色朗讀全文

      六、回家后同學們可以和爸爸媽媽演一演這個故事。

      七、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二類字,指導美觀書寫“變”“披”兩個一類字;

      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正確分辯“迎上去 追上去 游過去“三個詞的意思;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

      齊讀課題:第34課 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邊看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回答: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烏龜,最后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過程。

      隨機板書:找 鯉魚 烏龜 變

     。3)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強調(diào)撇點的方向要往外)。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范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3、出示課件:認讀二類字。(先認讀,再組詞讀)

      灰 迎 阿 姨 頂 披 鼓

      4、指導寫“披”字(強調(diào)右邊的皮,橫勾別丟掉)

      5、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看課件演示青蛙的生長過程)

      板書:長后退 長前腿 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那蝌蚪長什么樣呢?(出示課件)學習第一段

      帯動作表演讀,突出快活的語氣。

      2、長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樣呢?學習第四段:

      采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 過渡句:哦,小青蛙多可愛啊,我們也來當當可愛的小青蛙,跳起來吧!

      4、通過對比我們知道,青蛙小時候和長大后,樣子有這么大的變化!課文中講,小蝌蚪在變成青蛙的過程中,遇到了鯉魚和烏龜,最后才見到了青蛙媽媽,它們都說了些什么,讓我們讀一讀,演一演吧。ㄓ们榫澳M和看課件演練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詞的意思;并板書:迎 追 游)

     。1)學習第二段:(鯉魚)(突出禮貌教育):

      讀出小蝌蚪的焦急語氣和鯉魚媽媽的溫和語氣

      學習小蝌蚪的禮貌 板書——迎

     。2)學習第三段:(烏龜)(培養(yǎng)想像和寫作能力)

      讀出烏龜慢吞吞的語氣 板書——追

      培養(yǎng)想像能力:小蝌蚪們看到烏龜,會怎樣說?——咦?前邊那只動物就是四條腿、寬嘴巴,它可能就是我們的媽媽吧!快,追上它!

      培養(yǎng)寫作能力:為什么小蝌蚪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后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征說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3)學習第五段:(青蛙)(培養(yǎng)表演能力)

      讀出青蛙的慈祥和疼愛的語氣 小蝌蚪欣喜的語氣 板書——游 師生共演這一段

      五、板書總結(jié),回顧全文:

      1、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2、師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煟鹤髡 一組:小蝌蚪 二組:鯉魚 三組:烏龜 四組:青蛙)

      3、課堂練習:

      小蝌蚪先長出( ),過了幾天,又長出( ),再過幾天,( )變短了,漸漸的,( )已經(jīng)不見了,變成了( )。

      六、資料匯報,知識拓展。

      1、你喜歡青蛙嗎?為什么?(資料匯報)

      2、你打算怎樣保護青蛙?

      3、他們這樣做對嗎?看課件明辨是非

      4、出示宰殺青蛙和做成菜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

      5、師總結(jié):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青蛙。出示課件:保護青蛙 保護動物 保護環(huán)境 (學生大聲齊讀)

      七、課外延伸,布置作業(yè):

      養(yǎng)幾只小蝌蚪,觀察它們的發(fā)育過程,然后放歸到大自然中去。

      34、小蝌蚪找媽媽

      長后腿 長前腿 尾巴變短

      變

      小蝌蚪————————————————————————青蛙

      找

      鯉魚(迎) 烏龜(追) 媽媽(游)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上周五,教育中心督導團來我校檢查教科研工作,聽了我的一節(jié)原生態(tài)的《小蝌蚪找媽媽》。因“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氣氛活躍、優(yōu)質(zhì)高效的課堂實效”,獲得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傮w來說,這節(jié)課上得比較成功。

      但我知道,人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獲得成長,任何一堂課,都不會十全十美。我的這節(jié)課成功之處在哪里?不足之處又在哪里呢?我靜下心來好好地進行了反思——

      成功之處:

      一、抓住兩條主線教學,思路清晰

      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明線“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它的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是第二條暗線“變”,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我的教學設計就圍繞著這兩條主線展開了。因我的思路清楚,因此就能很好地駕控課堂,使之不偏離主方向。孩子們在學的.時候也輕松明白,興趣昂然。

      二、從培養(yǎng)孩子興趣出發(fā),設計流程

      這是一節(jié)低年級的課,所以更應該還課堂以童真、童趣。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課堂上一般要多采用一些直觀形象的形式去代替理性的分析和講解。在本課的設計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盡量采用一些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去調(diào)動他們的興趣。

      1、導入激趣:一般孩子們都喜歡猜謎語,因此上課之前我先讓他們猜了兩個關于“蝌蚪”和“青蛙”的謎語,引出本課的課題;

      2、動畫激趣:他們愛看動畫片,我就在一開始放這篇課文的動畫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之對全文有一個總體的感性認識;

      3、表演讀激趣:“表演”這種形式很適合我們低年級的課堂教學,語文課堂上的表演是一種深讀課文,推敲課文語言文字,體會人物情感并將其“形諸于外”的排演過程,是一種特殊的閱讀理解手段,表演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不僅包括對角色的創(chuàng)造上,還表現(xiàn)在對課文內(nèi)容的再創(chuàng)造上!缎◎蝌秸覌寢尅愤@篇看圖學文中有“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表示不同動作的詞,為了讓學生能更直觀、更清楚地理解三個詞所表達的含義,就讓他們?nèi)パ菀谎荨⒃囈辉,盡量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學習,形成一種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還課堂以童真和童趣;

      4、課中操激趣: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不夠,當課程進行到中間的時候,應適當?shù)淖尯⒆觽冚p松一下,這時,跳一段輕松歡快的課中操,無疑像注入了新的動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本課的教學中,我安排了《小青蛙找家》的律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課中帶著孩子們一起跳起來,孩子們馬上興趣高漲,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孩子們的思維也更加活躍。

      5、拓展激趣: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知識的拓展和延伸,讓孩子們看“捕捉、宰殺、吃青蛙”的畫面,能激發(fā)他們的同情心,從而做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青蛙,達到德育滲透的作用;其次,作業(yè)是“養(yǎng)小蝌蚪觀察生活習性和其變化最后放生”,也十分符合孩子的喜好,使書本知識與生活結(jié)合,觀察與習作巧妙的結(jié)合。

      三、識字、寫字、學文,內(nèi)容全面

      本堂課不是孤立地單純講讀課文,而是做到了把“識字、寫字、學文”三方面進行了有機的結(jié)合,使得課堂結(jié)構(gòu)豐滿,學生全方位吸收知識的營養(yǎng)。尤其是寫字教學,選擇了兩個學生易錯的“變”和“披”進行指導,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注重寫作知識的滲透,潛移默化

      單從文本表面看,內(nèi)容十分淺顯,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但我們能否借助文本,給孩子更多的東西呢?這一直是我課堂研究的方向。在這節(jié)課上,我在幾個地方巧妙地滲透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1、在講“青蛙”一段時,讓孩子們變成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寫作方面的訓練;

      2、在講小蝌蚪和烏龜?shù)哪且欢螌υ挄r,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小蝌蚪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后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征說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這問題就是引導學生明白以后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完整和具體。

      五、注重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機智到位

      1、朗讀能力:本節(jié)課我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朗讀能力,我配樂范讀,孩子們配樂接力讀,表演讀,師生分角色共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孩子們的朗讀能力一步步提高;

      2、想象能力:在講“烏龜”一段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蝌蚪們看到烏龜,會怎樣想、怎樣說?學生回答:(前邊那只動物就是四條腿、寬嘴巴,它可能就是我們的媽媽吧!快,追上它。┱n堂上,學生們精彩的發(fā)言,都是自身思維的超越,更是對課文的超越,體現(xiàn)了其獨特的閱讀感受過程。這是我有意地在培養(yǎng)孩子的想像能力,為今后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堅信:只要我每一節(jié)課都有意地在這方面進行訓練,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將會快速提高。

      3、表演能力:在講遇到“鯉魚”、“烏龜”和找到“青蛙”的三個部分中,我讓孩子們和我一起表演,孩子們一個個興趣盎然,表演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膽量和表演能力都在得到鍛煉。

      六、簡潔明了的板書,獨具匠心

      34、小蝌蚪找媽媽

      長后腿 長前腿 尾巴變短

      變

      小蝌蚪————————————————————————青蛙

      找

      鯉魚(迎) 烏龜(追) 媽媽(游)

      板書的設計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涵蓋和提煉,兩條主線清晰明了,重點詞也突出醒目,符合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我覺得這個板書簡潔明了,中心突出,可以說獨具匠心。

      不足之處:

      1、看動畫之前忘了提出問題:學生在完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一定的目標性。在剛開始讓學生看動畫的時候,目的是想讓孩子帶著這樣一個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去欣賞,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看熱鬧。原來設計好的這個問題,由于操作“動畫播放”這一課件出了點問題,結(jié)果就忘記問學生了,是個小小的漏洞。

      2、不鼓勵挑毛病: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完之后,有個孩子讀小蝌蚪的話,讀得不緊不慢,沒有讀出著急的語氣。我就問同學們:“這三個同學中間,有一個讀得不到位,是誰呢?”結(jié)果孩子們都紛紛評價開了,挑起了這個同學的毛病。我覺得這一問問錯了,這樣會培養(yǎng)孩子光挑別人缺點的毛病,不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人。其實我應該直接問這個孩子:“小蝌蚪找不到媽媽了,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那么,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請你再讀一遍!边@樣的引導,不但節(jié)省了時間,也沒有給學生挑毛病的機會,還保護了讀得不太好的這個孩子的自尊心,何樂而不為呢?以后得注意了。

      3、師生分角色共讀課文未完成:原來在全文學完之后設計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一教學現(xiàn)象,起到回顧全文的作用,但由于時間關系,省略了這一步,稍有遺憾。可以考慮前邊的“老師配樂讀”和“學生配樂分段接力讀”合二為一,就能節(jié)省出一定的時間,最后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了。

      4、資料匯報沒有進行:課前讓孩子們查找了有關青蛙的一些資料,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我看孩子們都準備得很充分,可是還是因為時間關系,沒有讓孩子一一匯報。但能在課前進行資料的查找,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課堂展示只是一個分享的過程,這個放在下一節(jié)課進行也可以……

      總之,一節(jié)課不可能面面俱到,課堂永遠都有遺憾,但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會在不斷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向著更高的標準邁進。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態(tài);懂得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會朗讀方法;提高朗讀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激發(fā)學生樂于助人的好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增強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懂得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

      教學難點:體會朗讀方法;提高朗讀技能。

      教具準備:課件、圖片、頭飾。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新課

      1.音樂響起,出示“求助信”,教師深情朗讀。

      2.讀完“求助信”,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小結(jié):多么有愛心的孩子。。ㄙN愛心圖)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幫小蝌蚪找媽媽吧。ò鍟n題)

      二、整體感知,探索生長過程

      1.認識小蝌蚪,學習第一自然段。

      既然大家要幫助小蝌蚪,就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些朋友吧!

     、耪n件展示小蝌蚪。

     、普页雒鑼懶◎蝌綐幼拥淖匀欢,一起讀一讀。

      ⑶找出描寫小蝌蚪樣子的句子,動手勾一勾,指名說一說。

      ⑷展示小蝌蚪外形圖①。

      2.認識青蛙,學習第四自然段。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大家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青蛙)

     、庞猛瑯拥姆椒▽W習第⑷自然段,展示青蛙外行圖⑤。

      3.學習第二—六自然段,探索生長過程。

     、乓龑в^察小蝌蚪和媽媽長得一點兒也不像。提問:這是怎么回事呢?引導得出:小蝌蚪長大后就會像青蛙媽媽。

     、铺釂枺盒◎蝌绞窃鯓右惶焯扉L大變成青蛙的?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描寫小蝌蚪變化的句子。

     、菍W生匯報變化過程,教師進行簡單的文字板書。

     、雀鶕(jù)文字板書,找三名學生完成小蝌蚪生長過程的圖片②③④的排序。在師生共同參與下,完成板書設計。

     、筛鶕(jù)板書,集體復述生長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邊說邊用動作表演,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才能,又加深了對小蝌蚪生長過程的印象。

      三、觀看動畫,進行朗讀訓練

      1.在大家的幫助下,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他們可高興啦!可是,他們是怎樣找到媽媽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先遇到了誰?

      2.觀看小蝌蚪遇到鯉魚阿姨的動畫片段。引導理解“迎上去”。重點對第二自然段進行朗讀指導。

      ⑴看動畫理解“迎上去”,并用一只手代表小蝌蚪,另一只手代表鯉魚阿姨,一起做“迎上去”的動作。

      ⑵指導讀準“迎”字。

      ⑶教師范讀第二自然段,請學生注意聽,聽完請學生分角色表演讀。

     、日埓蠹耶斝≡u委,評一評他們的朗讀和表演。教師適當進行點撥,通過評比過程,體會朗讀的方法和技巧。

     、蓪Ρ纫韵聝煞N說法:

      a: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

      b:鯉魚,我們的媽媽在哪里?

      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問話應該有禮貌。

     、誓信瑢W分別扮演小蝌蚪和鯉魚媽媽,集體表演讀。

      3.觀看三、五自然段的動畫,理解“追上去”和“游過去”。

      4.兩人一組,先自由練習讀,后表演讀。

      5.同學們讀得不錯,現(xiàn)在老師獎勵大家觀看全文動畫。播放帶錄音的全文動畫,學生邊看邊跟讀,進一步感悟全文。

      四、感情升華,懂得保護青蛙

      1.小蝌蚪長大后變成青蛙,他們干什么去?(去捉害蟲)

      2.大家可知道……(課件展示相關資料)

      3.青蛙是“莊稼的保護神”可是……(課件展示捕殺青蛙的圖片)

      4.親愛的小朋友,面對這些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5.教師小結(jié):是啊,青蛙是莊稼的保護神,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青蛙,不要捕殺青蛙!

      結(jié)束語,使課堂無限延伸。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就上到這里,讓我們帶著一顆愛護青蛙的美好心靈,走出課堂,去勸告身邊的朋友,讓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用我們的愛心去保護青蛙吧!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9

      【備課構(gòu)想】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的媽媽這是一篇童話,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六幅圖分別與第1~6幅圖對應(六幅圖用投影)。為了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提高學生素質(zhì),我注意了下面幾點:

     。、針對一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語文課中培養(yǎng)他們動腦、動手的素質(zhì)。在學完每幅圖之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粘貼紙粘貼出與這幅圖有關的小動物粘貼畫,這樣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根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發(fā)展他們的基本素質(zhì)。

      【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的媽媽》。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2、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結(jié)合插圖和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長過程。

     。、哪幾個自然段講小蝌蚪在找媽媽。

      【教具準備】

      粘貼紙、幻燈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請同學們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

      二、用謎語導入新課,提示課題

      1、師:圓圓的腦袋黑黝黝,長長的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啟發(fā)法)

     。、引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 小蝌蚪是什么樣的?青蛙是什么樣的?

     、 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 這篇課文共六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師: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

      三、結(jié)合學習課文

      1、找一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圖的投影)

      ⑴ 師:這群小蝌蚪在班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提問法)

      ⑵ 師:小蝌蚪的腦袋什么樣?身子什么樣?尾巴什么樣?

     。ù竽X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提問法)

     、 師:通過回答以上問題,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內(nèi)容。

      ⑷ 師:指導學生用粘貼紙粘貼出游動的小蝌蚪的粘貼畫,并讓仔細觀察。

     。ㄖ笇в^察法)

     。、操作投影出現(xiàn)第二幅圖。

      ⑴ 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讀小蝌蚪,女生讀鯉魚媽媽,教師讀旁白。

      ⑵ 師: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有什么變化?他們遇到了誰?

     。ㄐ◎蝌介L出了兩條后腿,他們遇到了鯉魚媽媽)(啟發(fā)法)

     、 師:小蝌蚪問了什么?鯉魚媽媽說了什么?(學生自己讀)

     、 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引出板書:變→長出兩條后腳。

      找→鯉魚

     、 師 :看投影,小蝌蚪見到鯉魚的時候心情怎樣?(學生發(fā)揮回答)

     、 指導學生用粘貼紙長出后退的小蝌蚪和鯉魚的粘貼畫。

     、 師:小蝌蚪照著鯉魚媽媽的話,繼續(xù)找媽媽。(激趣法)

     。、投影打出第三副圖。

     、 分角色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讀烏龜,找一名女生讀小蝌蚪,教師讀旁白。

     、 師:過了幾年,小蝌蚪又有了什么變化?他們又看見了誰?

     。ㄐ◎蝌接珠L出了兩條前腿,他們看見了一只烏龜)(啟發(fā)法)

     、 師:小蝌蚪叫了什么?烏龜說了什么?(學生自讀)

     、 通過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引出板書。(長出兩條前腿,烏龜)

     、 根據(jù)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內(nèi)容,粘貼出長著四條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烏龜粘貼畫。

     、 師: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他們又照著烏龜?shù)脑捜フ覌寢專としǎ?/p>

      4、操作投影,出現(xiàn)第四副圖。

     、 教師范讀第四、五自然段。

      ⑵ 師:過了幾天,小蝌蚪變成了什么樣?他們又遇到了誰?

      (根據(jù)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變短了,他們遇到了一只青蛙)(提問法)

     、 師: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媽媽說了什么?(學生自讀)

     、 通過讀第四、五自然段,從而引出板書。(尾巴變短了,青蛙)

     、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學生粘貼出青蛙的粘貼畫。

     。怠R讀最后一自然段,要求邊讀邊思考。

     、 師: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ㄐ◎蝌降奈舶筒灰娏,天天跟著媽媽去捉害蟲)

      ⑵ 通過讀最后一自然段引出板書。(尾巴不見了)

      四、鞏固知識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知道了小蝌蚪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不見了,變成了青蛙的過程。

     。、找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粘貼畫講一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比一比看誰講的有趣(激趣法)

     。、帶上頭飾,將這個童話演出來。(表演法)

      五、總結(jié)全文

      學生總結(jié)。(自由發(fā)揮)

      師: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還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0

      在充分研讀教材和了解學情,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之后,就是對上課的教學設計了,一般包括新課導入、初步感知、深入品讀、總結(jié)全文等環(huán)節(jié),《小蝌蚪找媽媽》這節(jié)課我這樣設計,這樣上: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昨天看到一張“尋人啟示”,我們來幫一幫他好嗎?出示啟示內(nèi)容,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方法動機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學生才能對本堂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從“尋人啟示”入手,創(chuàng)新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很快把孩子們引進課文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要求:讀準字音,以讀漢字為主。同時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自主識字,組內(nèi)交流;匯報成果,全班交流,師反饋指導字詞讀音和書寫。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以識字為主,多種形式(男女生讀、小組讀、開火車等)讀字詞。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首先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自主識字,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況,重視老師的范寫,再讓學生臨寫,最后在班級內(nèi)交流匯報自己記憶生字的好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會不同形式的讀書方法,抓住關鍵字詞快速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

     。ㄈ┢纷x課文,理解感悟文章內(nèi)容。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讓學生觀察圖上有什么,特點是什么,邊讀邊畫出描寫小蝌蚪樣子的詞語,重點指導學生對“甩著”“快活”“游來游去”等詞語的理解,對照畫面,啟發(fā)想象,練習仿說,同時體會詞語的精妙之處。

      2.課件出示小蝌蚪與鯉魚對話的圖片,讓學生找出對應段落,畫出對話內(nèi)容,分角色讀對話;思考:小蝌蚪為什么想找媽媽?在看到鯉魚媽媽叫小鯉魚捕食時,小蝌蚪心里在想什么?品析詞語“迎上去”,分角色表演,體會詞語意思;課件出示前一幅圖對比小蝌蚪有哪些變化。

      3.課件出示小蝌蚪與烏龜對話圖片,找出對應段落,畫出對話內(nèi)容組內(nèi)自由分角色讀對話;思考:小蝌蚪為什么把烏龜當成了媽媽?烏龜是什么樣子的?品析詞語“追上去”,進行角色表演,體會詞語意思;教師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對話,體會人物心情和讀準語氣;課件出示前一幅圖對比小蝌蚪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4.出示課件,總結(jié)前兩段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匯報成果;教師出示自學提示:小蝌蚪又遇到了誰,畫出對話內(nèi)容,帶著感情讀一讀。思考:小蝌蚪這次是如何確定青蛙是它們的媽媽的?青蛙的樣子如何?畫出相關詞句;品析文中描寫青蛙樣子的詞語“蹲”“披”“露”“鼓”,通過替換詞語感受原文中這些字詞的精妙。

      5.齊讀最后一段,思考:小蝌蚪變成青蛙之后跟著媽媽干什么去了。播放青蛙捕捉害蟲的科普錄像,通過真切可感的情境,讓學生了解青蛙是益蟲以及捕捉害蟲的本領。再次出示文中插圖,簡要復述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設計意圖:圖文結(jié)合,讓學生在品詞析句中感受到文中語言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的心情。號召少先隊員要保護青蛙,從而把保護青蛙這一認識水平深化為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升華感情。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總結(jié)全文,升華主題,談收獲。

      讓學生先說收獲,師再總結(jié)升華,點明主題:課文通過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了小青蛙的長成過程。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知識等待著我們?nèi)チ私猓灰覀冊谏钪卸嗔粜挠^察,多讀課外書,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碼知識。

     。ㄎ澹┳鳂I(yè)設計,鞏固提高。

      1.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給家人或同伴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生字卡,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相關教具和有關青蛙的知識。

      2.小蝌蚪、青蛙、鯉魚、烏龜?shù)阮^飾。

      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生齊讀課題。

      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以解說的形式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不認識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教讀,說說怎樣記字形。

      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1.課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2.小老師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3.指名介紹記字的方法。

      4.組詞練習。

      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jié)合圖學習

      1.自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樣子)

      用手勢幫助理解“甩著”。

      口頭填空:小蝌蚪,大( ),( )的身子,( )的尾巴,( )地游來游去。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2.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誰?結(jié)果怎樣?

      a.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與小蝌蚪最先的樣子相比較,說說幾天后,小蝌蚪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b.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長出兩條后腿。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c.分角色讀。(同桌對讀,組內(nèi)互讀,指名讀)

      d.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3.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a.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b.交流:為什么小蝌蚪會錯把烏龜當媽媽呢?

      c.分角色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2

      【教學理念】

      低年級語文教學要緊緊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融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寓知識的傳授于學生自身的體驗學習中,在此之上,培養(yǎng)學生思維,訓練其語感,提高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故事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趣中學,學中用,用中悟”!缎◎蝌秸覌寢尅芬晃牡慕虒W設計,力圖落實和體現(xiàn)上述教學理念。為了從知識、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實好本文的教學,我在設計中還充分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兒童自身的特點,抓住“六”個字──“變”、“趣”、“演”、“引”、 “板”、“讀”,進行全文的設計。

      【教學特色】以“趣”為經(jīng),以“學”為緯。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看圖學文,文章語言優(yōu)美、畫面形象、情節(jié)生動,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口味。全文貫穿兩條線:

      一是“找”,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膸椭抡业搅俗约旱膵寢專?/p>

      二是“變”,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三次明顯的變化。根據(jù)教學要求,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落實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⑴ 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 通過圖文結(jié)合了解青蛙成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

      能力目標:

     、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借助學文,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讓學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從小保護有益動物。

      【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及意圖說明】

      一、變──變序教學,突出對比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在結(jié)構(gòu)上有鮮明的特點:構(gòu)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小蝌蚪看到了誰,說了什么”的層次來安排段落內(nèi)容。因為這點,以往大多教師均從指導學生學法入手,按照故事發(fā)展安排教學。為了突出全文的重點,我采用了變序的教學方法來處理,目的是直奔主題,理清線索,把握重點,讓學生對全文知識有更清的理解。變序法流程體現(xiàn)在:

     。、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怎樣?

      (學習第一自然段)

     。、青蛙媽媽的外形特點怎樣?

     。▽W習第四然段)

     。、小蝌蚪身體發(fā)生了幾次變化?

     。ㄕ页鲂◎蝌缴眢w變化的句子)

      4、小蝌蚪是在誰的幫助下找到了媽媽?

     。ㄖ笇υ捓首x)

      變序處理,我認為有三點好處:

     。、對比鮮明: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點,從而自覺生疑: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重點突出:鯉魚媽媽及烏龜幫助小蝌蚪這一內(nèi)容僅僅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點內(nèi)容,放置在最后教學,使全文重點得到突出。

     。、線索鮮明:一篇文章猶如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教師處理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刪葉的過程,突出主干,以便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到全文的線索。

      二、趣──以趣促智,調(diào)動情感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對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缺乏主動意識,只有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變知識的傳授為娛樂體驗,寓教于樂,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本身就是一篇知識性、趣味性很強的課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知識性,科學有效地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1、兒歌朗讀表演。

      小蝌蚪長成青蛙時,身體發(fā)生了三次明顯變化,為了讓學生了解并掌握這一知識,在課文的學習中,我安排了兒歌朗讀表演。(自編內(nèi)容)

      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媽媽啦!

      師:不好!

      生:(接)怪事發(fā)生了。

      師:(驚奇地)怎么了?

      生:啥時長出后腿啦,接著長出前腿啦!

      身子天天在變化,我已長成青蛙啦。ㄟ蛇蛇桑

      2、謎語引入課題。

      利用兒童喜歡猜謎語的特點,我引用了兩則謎語: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通過謎語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導入課題的作用: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么長相相差這么大?難怪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不認識了,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一同去找媽媽。板書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自述介紹。

      在第四自然段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對青蛙的特征有更為鮮明的印象,我設計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青蛙媽媽,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嗎?目的是引導學生練習用“鼓著”“披著”“露著”三個詞語說話,活用詞語。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由于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他們的主體性,參與性一定會大大增強。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回答: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闡述自己的特征)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本領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蟲,一年可以消滅一萬五千多只害蟲。我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愛護關心我。(闡述自己的本領)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員三千多種。我是綠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他們有的是穿紅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樹上……

      三、演──以演悟理,形象生動

      “游過去”“追上去”“迎上去”三個詞語的理解與運用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我摒棄了教師僅僅從字義上區(qū)別理解的方法,利用孩子們善于觀察,善于模仿的天性,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找一找:找出課文中三個動詞所在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病⒖匆豢矗和ㄟ^播放軟件,讓學生從觀察中初步體會三個動詞表示的不同方向。

     。场①N一貼:教師制作幾個箭頭,讓學生根據(jù)看到的畫面,通過箭頭的不同擺貼來釋義。

      如:“迎上去”表示為:

      “追上去”表示為:

      “游過去”表示為:

     。础⒀菀谎荩豪斫庠~語的目的是應用詞語,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迎上去”一詞的意義,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當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會怎樣?(師生表演)演完之后,請同學們根據(jù)所看到的情景說一句話,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詞。

      如:江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主動迎上去,說:“江老師,您好,歡迎您!”

      通過演一演,說一說,學生們體會到“迎”指的是兩者方向相對,而且?guī)в兄鲃訜崆榈囊馑肌Un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聽媽媽的下落,所以讀起來也要特別有禮貌。

      四、引──巧妙過渡,渾然一體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順利地從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轉(zhuǎn)向另一知識點,我巧妙地設計了如下過渡語:

      同學們,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yōu)美,畫面更加生動,下面請大家欣賞第一幅圖──池塘里的小蝌蚪。(播放軟件)

      小蝌蚪雖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他們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什么。這不,他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他們找呀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就是一保可愛的大青蛙。(貼出青蛙圖)

      課文中青蛙媽媽說:孩子,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焯蟻戆伞M瑢W們,你們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時候長成青蛙的嗎?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到了他們的身體發(fā)生了變化?

      小蝌蚪,你們找到媽媽,多虧了誰的幫助。浚ㄒ龆、三自然段內(nèi)容)

      青蛙是人類的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農(nóng)民伯伯親切地稱之為“護谷神”。為了讓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適、安全些,我們作為他的朋友,應該用心去愛護關心他。同學們,你們能為他做點什么嗎?(環(huán)保教育)

      五、板──畫龍點睛,提綱挈領

      這篇課文的板書,我試圖把“文字”與“圖片”結(jié)合起來,突出趣味性,體現(xiàn)板書的“美”。

      小蝌蚪找媽媽

      六、讀──讀中悟情,積淀語感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語文,就是為了掌握這個重要的交際工具,既積累語言,積淀語感。于永正說過:掌握自行車、汽車等代步的工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擁有。車子可以買,語文呢?語文得靠讀、背。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讀訓練范文。文中有三段對話,教學時指導學生體會對話的語氣,從中學習交際,這也是本文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

      指導小蝌蚪與鯉魚媽媽的對話朗讀,應強調(diào)讀出禮貌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烏龜?shù)膶υ挄r,應讀出急切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媽媽的對話時,應讀出高興,愉悅的語氣,體會母子相逢激動的場面。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采用連環(huán)畫形式,通過文學語言與多幅連環(huán)畫面互相依附、互相補充、密切配合來塑造形象,敘述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媽媽一起捉害蟲,情節(jié)生動,富有童趣。再加上采用的是連環(huán)畫的形式,所以學生應該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小蝌蚪是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和喜愛的一種小動物。所以教學本課時,有條件的可以事先組織學生觀察蝌蚪和青蛙,把朗讀課文和觀察生活結(jié)合起來,效果更好。學生雖然熟悉小蝌蚪,但對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卻未必了解。而且,有可能對一些問題感到困惑,比如: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見的?小蝌蚪為什么和她媽媽長得不一樣等等。教學中要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努力發(fā)現(xiàn)。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通過朗讀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不斷提高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讀書。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建議】

      本課分為三大教學板塊:

      一、識字、寫字

     。、借助圖畫猜一猜。自己看圖、嘗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猜一猜,實在猜不出來的,做個記號。

     。、借助小組學一學。小組里面一起想辦法認識生字;ハ嘧x,互相聽。

     。场⒔柚n文記一記。在讀課文時隨機識記生字。

     、 在展示小蝌蚪的'圖片時,通過觀察蝌蚪的顏色記住“灰”;

     、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辨別、記住“迎”和“追”。

     、 觀察青蛙的圖片或?qū)嵨铮R記“頂、披、鼓”。

     。、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寫一寫。

      二、朗讀感悟

      1、讀課題,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病⒆x課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场⒂^察青蛙的圖片,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通過做動作等形式幫助理解。

      4、觀察小蝌蚪的圖片,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讀出喜愛的語氣。

     。、看圖觀察:小蝴斟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

     。丁⒄页鱿鄳亩温渲攸c細讀。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讀一讀;采用表演的形式,自編自演,在情境對話中進行朗讀的指導:小蝌蚪有禮貌、有些關切、有些著急,鯉魚親切、熱情,烏龜認真、和氣。

      三、實踐活動

     。、實地觀察小蝌蚪和青蛙,或在家長的幫助下,抓幾只小蝌蚪養(yǎng)一陣子,觀察青蛙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病⑼ㄟ^上網(wǎng)、看書、請教等各種形式,查找關于青蛙是益蟲、小蝌蚪尾巴消失之謎、蝌蚪的生活習性等資料,課間交流。

     。、語言的積累活動。

     、 讀一讀,說一說。

      碧綠的衣裳 碧綠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長長的尾巴 長長的( ) 大大的腦袋 大大的( )

     、 說出表示顏色的詞。

      ⑶ 讀讀說說。

      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 )已經(jīng)( )。

      【本課設計特點】

     。薄⒆x中感悟。

      整堂課,始終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開展個性化閱讀。讓學生主動地去讀,讀懂意思;興致勃勃地去讀,讀出情感。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理解程度和質(zhì)疑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始終是積極的。

     。病⒀葜欣斫。

      一年級學生對表演特別感興趣。通過“小蝌蚪找媽媽”過程的表演,學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變化過程,而且對語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興趣盎然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實踐中積累。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青蛙變化過程,倡導學生養(yǎng)成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

      2、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本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全過程。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頭飾。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大腦袋  圓肚子  細尾巴  黑身了  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呱,抓害蟲,頂呱呱。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標畫文中的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

      3、的故事錄音,邊聽邊畫自然段序號。

      4、自由讀文,你讀懂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了解蝌蚪變?yōu)榍嗤艿倪^程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拧∷伎迹盒◎蝌绞鞘裁礃幼幽兀

     、啤 翱鞓返赜蝸碛稳ァ笔鞘裁礃幼幽?請你想像一下,做這個動作。

      2、學習第二自然段。

     、拧∽宰x這一段,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這句話寫了什么?

      ⑵ 分組進行討論。

     、恰‘嫵鲂◎蝌胶王庺~的對話,想像他們談話時的語氣,讀一讀,再分角色表演。

      ⑷ 學生練讀,表演。

     、伞R報,評價 。

      板書:四條腿 寬嘴巴

      3、仿照以上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4、學生自學成,匯的。

      5、學生匯報情況。

      6、觀看青蛙的變化過程。

      7、用自己的話說說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8、分角色朗讀課文。

      9、戴頭飾表演。

      10、老師小結(jié):小蝌蚪為了找媽媽,不斷探索,靠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地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四、布置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2、查找小青蛙吃害蟲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

      2、練習朗讀本文。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重難點】  練習朗讀,學本課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內(nèi)容

      1、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出感情。

      2、分小組表演這個節(jié)目。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抽字卡,指名讀。

      2、讀詞語卡片。

      3、小組匯報。

      灰  迎  阿姨  追  頂  被  鼓

      三、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書空。

      3、學生訪寫、師糾正。

      4、認真書寫 。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生字、新詞。

      2、預習“語文園地八”。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

      教材簡析: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內(nèi)容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設計理念:讀中觀、讀中練、讀中思、讀中悟,讀中表情,讀中達意,讀中明理。

      教學目標:

      1、認識“蝌、蚪、迎”等13個生字,,初步理解“甩、迎、追、蹲、披、露、鼓、蹬、跳、蹦”表達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動物。

      3、分角色朗讀課文,試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1、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人性優(yōu)點。

      教具準備:小蝌蚪各個時期形態(tài)圖畫五幅,詞條卡五張,字卡四張。(注:本課是最最常規(guī)的家常課,未使用cai課件)畫有小蝌蚪的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本課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鞏固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跟著活潑可愛的小蝌蚪走進了一個童話的世界。這里有堅持不懈找媽媽的小蝌蚪,這里有溫柔慈愛的鯉魚媽媽,這里有熱心善良的烏龜大叔,最后小蝌蚪們成長為想媽媽一樣的田園衛(wèi)士。同學們,你們喜歡他們嗎?

      1、板書課題,生談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2、帶著問題自由讀文。

      3、拆換伙伴,鞏固讀詞。

      a、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認識許多生字,接下來我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嗎?

      b、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生答)

      c、自己試著讀(課后“讀一讀”)

      d、開火車讀

      e、對游來游去進行擴詞。如:跑來跑去……

      f、用“你追我趕”說句話。

      4、課文分了幾個自然段,用手勢告訴老師。

      二、走進正文,各有側(cè)重

      (一)、啟(第一自然段):想象畫面,步入佳境。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欣賞描寫小蝌蚪外貌的詞語。

      師:描寫小蝌蚪外貌的詞語都有什么呀?

      生:灰黑色的身子。

      生:長長的尾巴。

      師補充大大的腦袋,并將詞條貼于板上。

     。ㄕ埻瑢W們閉上眼睛)

      師:一群長著大大的腦袋,灰黑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的小蝌蚪在池塘里你追我趕快話的游來游去。(貼第一幅蝌蚪圖)睜開眼睛,說說你見到了一群怎樣的小蝌蚪?

      生:可愛的

      生:頑皮的

      生:時尚的

      生:快活的

      師: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呢?

      生:甩著

      師:你能做一下動作嗎?生做動作。

      師:還從哪個詞看出?

      生:游來游去

      ……

      師:那么,結(jié)合詞語說一說,你應該怎樣讀呢?

      生:讀出高興勁兒

      生:讀出快樂的心情

     。ㄉ7吕蠋熡懈星樽x)

      (二)承(第二三自然段):抓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師:快活的小蝌蚪游哇游踏上了他尋找媽媽的旅途,在路上他先遇見了誰呢?生答,出示第二幅圖。后來又遇見了——出示第三幅圖。

      1、鯉魚阿姨,烏龜大叔和小蝌蚪都說了什么呢?請同學在文中用直線畫一畫,再讀一讀。

      2、指兩名同學分別讀二、三自然段。

      3、小蝌蚪問話前都用了表示動作的'詞。

      生答“迎”和“追”。

      4、結(jié)合圖畫理解“迎”(面對面)。

      師:(指圖,指導朗讀)當小蝌蚪看見鯉魚阿姨哺育小鯉魚的溫情畫面時,更是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思念,他急忙迎上去問:(生讀)

      師:你似乎不怎么想念媽媽,(再讀)。

      師:那么鯉魚阿姨是怎么答的呢?(生讀鯉魚媽媽話)

      5、結(jié)合生活、結(jié)合圖畫理解“追”。

      師:小蝌蚪告別了鯉魚阿姨繼續(xù)向前游,當他看見烏龜大叔在水中悠閑地漫步時,連忙追了上去。

      a、我們通常在什么情況下追?試舉例

      b、他為什么追呢?

      c、這時心里頭會是怎樣?

      師:誤以為前方游動的就是自己媽媽的小蝌蚪再也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高聲叫著——

      生邊讀邊評價(

      師:你是一只想念媽媽的小蝌蚪。

      師:你是一只無比激動的小蝌蚪。

      ……

     。S機用小蝌蚪卡片進行獎勵)

      師:可烏龜大叔仍舊慢吞吞地說(“說”聲音變粗)——(生讀)

      6、分角色朗讀。

      (三)撥(第四自然段):宣泄情感,以讀養(yǎng)心。

      師:鯉魚阿姨的溫柔慈愛,烏龜大叔的熱心善良溫暖著小蝌蚪,給了他繼續(xù)前行的信心和力量,那么他找到媽媽了嗎?用最響亮的聲音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粘貼圖四)

      1、用浪線畫出描寫媽媽外貌的語言,再大聲地讀一讀。

      2、出示小黑板,指名讀“荷葉上蹲著……一對大眼睛!苯處熗瑫r貼詞條:(碧綠的衣裳)、(雪白的肚皮)、并出示( )的( ),讓學生進行擴詞訓練。

      3、積累背誦青蛙媽媽的外貌描寫。

      a、師:碧綠的衣裳、雪白的肚皮。多美的文字呀,你能背下來嗎?

      b、生背誦。

      c、(教師指圖)輔助背誦,增識詞語。

      師:荷花旁邊,荷葉上面,蹲著——(生接語,同時教師貼“蹲”字于青蛙媽媽側(cè),以下同),披著——(貼“披”于另一側(cè)),露著——(貼“露”于肚皮上),鼓著——(貼“鼓”字于眼睛上部)。

      師:這是小蝌蚪們的媽媽嗎?

      生:是

      4、愛的呼喚,蕩滌心靈;真情告白,啟迪人生。

      師:小蝌蚪們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媽媽,心情會是無比地——

      生:激動

      生:興奮

      ……

      師:于是小蝌蚪大聲的呼喚——

      生:媽媽,媽媽——

      師:這是來自心底的呼喚。

      (生再讀,師再評價。)

      師:此時此刻,媽媽就在眼前,小蝌蚪還可能對媽媽說什么呢?

      生:媽媽我真想念你呀!

      生:媽媽我終于見到你了!

      生:媽媽我找你找得好苦呀!

      生:媽媽我再也不離開你了!

      師:(順勢而為)媽媽也再不離開寶貝啦!

      師:(引讀)媽媽低頭看見了自己的孩子,她笑著說——

      生:(讀青蛙媽媽語)。

      師:細心的同學可能早就發(fā)現(xiàn),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指圖),文中是怎樣描寫的,找一找,讀一讀,用括號形式標記一下。

     。◣熤笀D與學生共同回顧小蝌蚪的變化并在五幅掛圖間板書)

      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

      (四)合(最后一段):內(nèi)外延伸,厚實立體。

      1、巧妙過渡,走進文末

      過渡:執(zhí)著的尋找讓青蛙母子得以相見,身體的改變讓青蛙變得跟媽媽一樣,尾巴已經(jīng)不見(貼圖五)

      師:同學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指圖)看,小青蛙跟在媽媽的后面又啟程了,他將和媽媽一起并肩作戰(zhàn),捉害蟲,保莊稼,去譜寫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童話。

      2、適當小結(jié),談論收獲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蝌蚪很可愛。

      生:小蝌蚪很勇敢也很堅強。

      生:不對,應該說是很執(zhí)著。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剛出生時跟媽媽不在一起。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要經(jīng)過四次變化才能跟媽媽一樣。

      生:小蝌蚪身上有許多我要學習的東西。

      3、由內(nèi)向外,拓展放大

      師:關于青蛙你還知道些什么?

      (同學匯報搜集的資料)

      生:青蛙每年能吃掉1萬5千只害蟲,是莊稼的保護神。

      生:青蛙天生就是個歌唱家。

      生:青蛙是益蟲,但有的青蛙有毒。

      生:關于青蛙的詩: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和資料的了解,我們更了解了青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但呀喜歡他,還要愛護他保護他,請同學們帶著喜愛之情再回讀一遍課文。(生讀)

      三、布置作業(yè):

      回家后繼續(xù)讀課文并和爸媽演一演,下節(jié)課上我們進行分角色表演。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5-31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9-06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熱門]09-06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08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通用15篇)07-15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精品08-30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通用]04-30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精華)11-02

    (薦)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03-23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精品)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