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反思匯總1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
去年擔任九年級的語文老師,暑假的時候心里盤算學校應該會繼續(xù)讓我教九年級的語文。沒有料到的是新學年分到了八年級1班,重新做一名八年級語文老師。
八年級的學生,沒有七年級學生那么活潑,沒有九年級學生那么沉穩(wěn)。八年級學生的優(yōu)點,是思想很活躍,上課氣氛很好。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積累。
八年級部編版語文教材,有了輕微的變化,增加了第五課《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第六單元《孟子》也從兩章變成三章。經(jīng)過九年級復習,我對語文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也有一定了解,教法上面更加細致。首先,在語文基礎知識方面,增加了每課的生字,生詞,多音字,成語等的積累;旧鲜敲恳黄恼碌慕虒W中都給學生深入一些文學常識。其次,針對每個單元素材教材的研究上,也比往年有了深刻的理解。更加注意到記敘文與說明文教法上的不同之處。此外,在課外名著閱讀上面,收集一些資料對學生進行閱讀課的開展,幫助學生課下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最后,關于語文的備課和講課上面還是有一些迷茫。對于教材,自身理解、解讀并不到位。個人思考太少,更不具備研究的能力,處于一種模仿名師為主的模式。還是應該自己多讀專業(yè)書籍,尋求一條適合自己的明確的的備課之路。
本次考試,比六班差了很多,個人反思覺得最后復習階段不夠細致。學校少了一次月考,應該抽空自己考?荚嚳梢藻憻拰W生思維,只是單純做題講題并不能深刻理解。今后,每一單元結(jié)束后都應該給學生進行測試,改變之前單純的聽寫默寫,加大難度。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自己今后更要自己多做題,研究題型。
這是我愛人寫的,她是一名語文老師,卻不愛寫文章,我也多次建議她多讀書、多寫作,她以照顧孩子累、沒時間等緣由置之不理,直到現(xiàn)在她竟然主動的.來寫教學反思,這就是進步啊,我很開心,我相信,這將是她教學生涯的轉(zhuǎn)折點。因為我們都知道,善于總結(jié)和反思的人是進步最快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或是企業(yè)老板或者企業(yè)員工,都是這樣的。
要知道,每一顆鉆石在被發(fā)現(xiàn)前,都要經(jīng)受埋藏塵埃的寂寞時光。
耐心和積累,是實現(xiàn)理想的前提,只要認定了自己奮斗的目標,努力堅持下去,總會取得屬于自己的一番成績。畢淑敏曾說:“每一顆鉆石在被發(fā)現(xiàn)前,都要經(jīng)受埋藏塵埃的寂寞時光!北3值却c希望,總有一天,埋得再深的鉆石,也會被發(fā)掘。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2
《草原》一課是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淳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并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jié)。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上課伊始,我便播放草原的'課件,讓學生看到優(yōu)美的畫面,聽到動聽的音樂,把他們帶入遼闊美麗的大草原。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課程結(jié)束,以歌曲結(jié)束,讓學生再次受到美的熏陶。第二步,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景美。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以自主發(fā)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第三步,選精彩段落感悟人情美。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自學,小組交流概括出主人熱情好客。整體來看,本課完成的較為理想。
不足之處:學生放手不夠,教師點撥語、總結(jié)語缺乏感染力。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3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民歌。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樂府雙璧”,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全詩明朗剛健、質(zhì)樸生動,具有濃郁的民歌情味,適于吟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初中多數(shù)同學通過多種藝術形式了解了木蘭的形象,對本文比較感興趣;語言較淺顯,閱讀起來沒有多少困難。課標對初中古詩文的教學,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體,并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詞句知識。通過誦讀、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本節(jié)課以多媒體電教設備輔助教學,主要采用誦讀法,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體現(xiàn)詩歌的聲韻美,深入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復述法,提示學生復述時要注意抓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合作探究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集中鑒賞本文豐滿的人物形象和繁簡相宜的結(jié)構(gòu)安排。
可取之處:
1.緊扣詩歌的文體特征進行教學,以朗讀和語言賞析為主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2.為避免一味進行枯燥的說教,采取了多種形式進行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中,由于詩文賞析能力薄弱的學生很難跟得上,課堂學習效果一般。
2.在課堂表演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沒有及時點評并給予適當?shù)馁潛P和鼓勵,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通過這堂課的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材是死板的,但人卻是靈活的。雖然有些教材已經(jīng)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但只要我們教師能夠用智慧去巧妙處理教材,從答生的實際出發(fā)來改進教學方法,一定會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朝氣、充滿智慧。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4
新課程向所有奮戰(zhàn)在一線的教師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號:“教育理念的更新”。這個響亮的口號尤其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語文學科,搭建了一個更科學更合理的的教學平臺,為語文教學行為提供了一個適合學生發(fā)展,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大舞臺。結(jié)合新課程中的新理念,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普遍行為進行反思,以便對新課程新理念認識得更為深刻。
一、德育滲透力度不夠
語文是綜合性最強的一門人文學科。通過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獲得語文知識,而且更要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但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偏重于對語文知識的傳授,對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辭方式的運用等等,而忽視了語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傳達的思想,精神、人生觀、心理狀態(tài)等,以及對于學生應該從中借鑒什么,學習什么、批判什么??
新課程則提出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核心理念,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強調(diào)“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在成長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zhàn)。
二、作文教學流于形式
雖然在此之前我們經(jīng)常倡導創(chuàng)新作文,也強調(diào)作文在教學中的份量,但在實際行為中,我們很多教師只在作文課堂上進行寫作教學,造成了學生為學作而寫作,沒有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日;到y(tǒng)化教學,使大部分同學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動,有的只是優(yōu)美詞語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敘事。 新課程強調(diào)“以人為本”,我們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隨時寫,及時寫,讓學生情不自禁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主動而積極地渴望去抒寫。日積月累的寫作,何愁作文課寫不出好作文?
三、評價方式過于簡單
教學中,我們往往用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好壞,忽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以及情商在學成長中的作用。例如某個勤奮的學生經(jīng)過努力語文考了95分,沒有上優(yōu)秀,我們則不會稱他為好學生,也許會說他腦子慢再學也不行。這樣做的結(jié)果會讓他自卑而沮喪。新課程提倡尊重和贊賞學生,讓學生的閃光點在我們正確的評價中熠熠生輝。誠然,教學行為因師而異,因人而變,但無論怎樣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課程中的新理念.
語文課堂就會在我們教師的科學耕耘下,成為學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第三篇:《初中語文教學反思》
語文在各門學科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xiàn)出種種消極心理,F(xiàn)在我結(jié)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xiàn)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xiàn)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y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別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認為語文過去學得不錯,可以先放一放,臨上陣前再搞突擊,于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中考中也考不到數(shù)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shù)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于考試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tài)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自,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jié),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shù)仍,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xiàn)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初中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zhàn)術,今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碰”上中考試題,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yǎng)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生,題目也不做。他們抱著“我聰明”、“我運氣”的心理,等到考場“超常發(fā)揮”。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
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語文學習》雜志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把語文學習僅局限于課內(nèi)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中考語文更側(cè)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zhì)的表現(xiàn),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xiàn)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xiàn)象,但是只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nèi)和課外的關系。近幾年來,為有利于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中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便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中考已經(jīng)沒有作用,于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復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先生語),中考試題與教材的關系是“流”與“源”的關系,正所謂“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nèi)”。
2、學生自我調(diào)適能力不強。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初中,產(chǎn)
生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tài)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考試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fā)資料、做作業(yè)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真是“無邊作業(yè)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yè),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yè)” 拋到九霄云外了。
三、調(diào)控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yōu)化心態(tài)。初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以前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空洞”,產(chǎn)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中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把班級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單元課文和讀本的內(nèi)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單元里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
然后收集整理的資料,并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后,班上組織交流。最后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獲。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這以后,有一些學生還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鬃釉唬骸爸撸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姡瑦酆煤团d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復習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時,《詩經(jīng)》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5
新課程教學改革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作為首要目標。我認為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互動的課堂是完成這一目標的基礎。在《華南虎》的教學中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注意了以下兩方面。
1、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在任何環(huán)節(jié)中都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首先,在備課時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華南虎》是一首借物抒情詩,它寫了一只身陷鐵籠的老虎的不屈的身影,斑斕的花紋,滴血的趾爪和火焰似的眼睛。這首詩有濃厚的象征色彩,它以華南虎為象征,通過籠中老虎對自由的向往和對殘酷現(xiàn)實的反抗來表現(xiàn)詩人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學習的難點在于通過關鍵句來理解文中的象征意義,從而培養(yǎng)一種高尚獨立的人格。學生已閱讀過詩歌,也掌握了一些閱讀詩歌的方法,因此,我抓住關鍵句讓學生充分討論,注重學生的自我領悟,教師只加以適當?shù)囊龑В允箤W生領悟的更深。但這首詩比以前讀過的詩隱晦含蓄,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特殊的歷史背景。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感受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和質(zhì)疑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fā)引起討論,進而鉆研文本,讓學生自己來答疑解難。老師則鼓勵學生提問、聯(lián)想、交流,并適時的.總結(jié)歸納,將討論引向深層次。為此我預設了幾個環(huán)節(jié):自讀詩歌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zhì)疑解難→品味語言、體會意境→體驗與反思→拓展與延伸。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學生從各種角度談談自己對詩歌的看法,并在學生的解讀中概括出不同的觀點形成爭論。
然后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深入文本進行探究。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些實際問題,抓住典型性問題進行討論。第四環(huán)節(jié)回歸文本,通過朗讀品味語言以完成“意會”的過程。體驗與反思則把學生的目光由詩歌引向社會引向生活。在拓展與延伸中,我補充了詩人的另一首代表作《半棵樹》,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對詩人牛漢以及他的作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調(diào)動起學生課后的閱讀興趣。我認為這一點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乃至人生觀、世界觀的發(fā)展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傊麄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的過程,是老師引導的過程。
另外,在教學中我運用肢體語言、口頭語言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他的想法對老師、對全班同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guī)缀跽?jié)課都站在學生中間;請他們回答問題時都站在他們的附近親切的發(fā)出邀請;當他們回答時都在他們的身邊仔細聆聽,決不中途打斷他們的話;提問也采用商討式和征詢式的語言,給學生以親近感。如:“你從詩中讀出了什么?”、“你覺得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請你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來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調(diào)動生活積累,發(fā)展思維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的“說出”是學生自主的進入課文后,作為閱讀個體融入了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
2、 要選準切入點,理清知識點,激發(fā)興奮點,培植發(fā)散點。
選準切入點是成功教學的前提,是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的基礎。在切入點的選擇上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和知識的結(jié)構(gòu)與體系。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氛圍都應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切入點的選擇直接引領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華南虎》的教學這中,我以學生們用成語、俗語、詩詞等來說說他們心目中的老虎形象為切入點。因為這一類詞語在學生的頭腦只儲存的比較多,且大多是威風凜凜的形象。再配以一定數(shù)量的圖片,那么,詩中的“不屈的靈魂”就有了一個很直觀的印象。學生們會非常想知道高貴的王者到了籠中會怎樣,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
理清知識點在這首詩歌中就是理清老虎、觀眾、鐵柵欄等形象的象征意義。這是實現(xiàn)教學互動的載體。知識點理清的過程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過程,教師不是簡單地向?qū)W生灌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把握知識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掌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激發(fā)興奮點就是教師要注重啟發(fā)與誘導,運用發(fā)現(xiàn)法、情境法、暗示法、討論法、點撥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先進的教學媒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華南虎》的教學這中,我請學生從各種角度談談自己對詩歌的看法,并在學生的解讀中概括出不同的觀點形成爭論。這一爭論點使學生的興趣進一步高漲,促使學生自覺的、積極的研讀文本。
培植發(fā)散點這是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用已有知識去產(chǎn)生新的知識,進一步理解學過的知識,并加以發(fā)散。這表現(xiàn)在學生將詩人對生活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并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這還表現(xiàn)在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來解讀詩人的其他篇章,以一反三,甚至更多。
在教學中缺憾總是難免的,我的遺憾也有幾點:
1、我的教態(tài)、教學語言還有一定的問題,缺乏靈活性。比如在初讀詩歌, 從各種角度談談對詩歌的看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有的同學提出了一些問題:“觀眾為什么是‘膽怯而絕望的’”等。這些問題看似較為零散,其實都與主題有關。我只要用一兩句簡單的話就可以把它引導到主題這一爭論點的探討上來。但我就因為在教學預設中把這些問題的提出安排在了質(zhì)疑解難環(huán)節(jié),就沒有作解釋。課后有同學就問我上課時為什么沒有理他,打擊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又如在詩歌現(xiàn)實意義的探討上,我直接提問“這首詩歌有何現(xiàn)實意義”。如果能把“現(xiàn)實意義”這個詞換成“啟示”,就更貼近學生了。
2、雖然我調(diào)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有很多學生不敢發(fā)言,或者是不愿意發(fā)言。這就說明這一課堂并沒有達到真正的和諧,還有某些東西讓有的同學感到了壓力而不敢發(fā)言或者是不愿意發(fā)言。也有部分同學的學習過程還是消極的“等、靠、聽、記”,沒有主動地去追求進步與發(fā)展。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我深深的感到要真正構(gòu)建一個自由、平等、互動的課堂任重而道遠!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篇事理性的說明文,我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課文為我們講述了落日這個普通的現(xiàn)象所蘊含的科學道理,由于本文涉及了很多光學上的知識,于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顯得很吃力,在面對折射、色散等光學知識時,學生顯得無存下手。于是學生會把重點放在光學知識上,但是語文課不是常識課,科普說明文不單單講述科學知識還要講語言的形式。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抓住本文介紹的常見的落日背后藏著的科學知識,利用圖片等教具,讓學生學習形象、生動、典雅的語言,既不乏語言的美感,又不缺科學知識。特別是課文中提出的層層問題容易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課文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但是本文所蘊含的光學知識以及個別術語比較深奧,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jié)合常識重點突破,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并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合作探究的機會。
因為教材的思路清晰的'介紹了夕陽給人的幻覺,以及幻覺形成的原因,語言通俗,我讓學生通過默讀得知大概,再通過互相學習理清思路,并把字詞的教學融入其中,在讀中完成。在整個過程中依靠學生的領悟和交流學習,效果很好。
再者,上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本背后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以及作者提出的問題。這樣,把科學知識、表達方式、語言形式三者融為一體,學生既了解了常識,又學得了知識,一舉多得,很好。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7
作為一名教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節(jié)好課,一節(jié)大家都認可的成功課。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內(nèi)涵豐富、可操作性極強的語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會更強烈一些。
面對剛剛講完的《山中訪友》一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一點。我校的教學評估一年也只有一次,我們從教的時間是何其有限,成功的體驗對許多人來說是何其的珍貴。我是個很幸運的語文教師,在自己語文水平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在放棄生物從事語文教學的10次教學評估中,無一例外的獲得的一類課,而且近三年來穩(wěn)居語文組的第一名。這個成功,有幸運,但決不是偶然。下面就以《山中訪友》一課談談自己的一點經(jīng)驗。
《山中訪友》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出本課教材的特色,同中求異,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獲。為此,我的教學設計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力求用“美”的課件感染學生:
為了讓課件更“美”一些,為了讓課件更好地展示出教材的優(yōu)美之處,我在課件中插入了本課的.flash朗讀素材,集圖片、文字、課文朗讀、音樂于一體,讓學生在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感知課文;其次在其他幻燈片中,或以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為背景,或用圖片展示林中朋友的美麗形象,讓學生的視覺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同時,課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名稱設計中也突現(xiàn)“美”,主體部分設置了“美文聽讀”、“美文美讀”、“美文研讀”等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美”的感知無形中又是一種強化。
2、力求挖出主題的深度,讓學生有新鮮感:字串5
對本課主題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通過美文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淺層次的;通過美文美讀,學生此時對主題的感知是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通過美文研讀中問題二的解決,學生對本文的主題是有深度的,不在停留在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愛,同時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讓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要愛護、關心大自然中的一切。
。、力求將聽、說、讀、寫的訓練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字串9
本課設計以讀為主線,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又分別有所側(cè)重:美文聽讀中有美讀的示范,又是聽的訓練;美讀的要求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把她朗讀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是讀與說的雙重結(jié)合;研讀則要求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情境演讀、習作美文則主要進行寫作水平的訓練,等等。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訓練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
。础⒘η蟪浞值伢w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字串1
整個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為主的,除了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其他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四人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的,整個課堂是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真誠對話過程。在輕松的學習交流中,他們的合作、探究中學習方法進一步完善。
。、力求課堂教學的完整與和諧:字串3
本課的學習導入是以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開始的,課堂小結(jié)以方舟的小詩結(jié)束,不僅結(jié)構(gòu)完整,而且兩則材料又都與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不僅增強了本課文學方面對學生的熏陶,而且它們與教材很和諧的統(tǒng)一到了一起,教學拓展的有了寬度。
正是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我的這節(jié)看似簡單的課有了許多的亮點,學生學習的眼睛亮起來,激情高漲了起來,我的課才隨之而“亮”了起來。我想,只要每個教師在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多設計一些亮點并且努力實踐,你的課也可以“亮”起來。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8
“一”:
一個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二”:
兩個觀點:1、環(huán)境改變?nèi)。例: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庇秩纾骸盾髯印駥W》:“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2、而周敦頤認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笔钦f:人可以不受環(huán)境的影響。
兩種手法:1、托物言志;2、襯托(正襯、反襯)。
“三”:
三種花、三種人、三種情、三句式。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隱逸者(有德者)——鮮——惋惜——(正襯)——陳述句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高尚者)——無——慨嘆——托物言志——疑問句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富貴者(趨利者)——眾——諷刺——(反襯)——感嘆句
三種人生觀:消極避世的人生觀;貪圖富貴的人生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觀。
蓮的形神的三個方面:生活環(huán)境、體態(tài)香氣、風度氣質(zhì)
三次用菊和牡丹襯托蓮:第一次襯托,表現(xiàn)自己獨愛蓮花,與眾不同;第二次襯托,顯出蓮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襯托,借以慨嘆世上沒有別人像自己這樣鐘情蓮花。
三種表達方式:描寫、議論(對三種花的評價)、抒情(“噫”)
“四”:
四種修辭手法:(1)反問:同予者何人? (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4)對比: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七”:
七個短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9
今天,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本次恩施州課內(nèi)比教學活動。
《喂——出來》選自于八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人與自然”,學習本單元就是要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熟悉科學文藝作品特點的同時,樹立環(huán)保意識。
回顧今天的整節(jié)課程,我將簡單地從以下幾點進行反思。
反思一,突出重點,讓目標更明確
本次教學設計我主要采用了板塊教學法,也就是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初讀)理精巧情節(jié)——(再讀)品精妙標題——(精讀)賞精彩片段——(悟讀)明精深內(nèi)涵”四大板塊,每個板塊之間都相互聯(lián)系、連為一體。這樣既符合了學生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也遵從了教學中循序漸進的原則。
根據(jù)單元教學目標,我所確立的教學目標包括理解文章深刻的內(nèi)涵;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獲取文章信息;樹立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特別是在文章主題的選擇上,本文除了本次教學中已經(jīng)解決的“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主題外,還有人性的復雜、多元化等主題值得我們探究。但是,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對“人性”等主題進行挖掘,不太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感以及認識規(guī)律。因此,我重點選擇了“人與自然”與學生共同探討,并通過這次課,切實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并使學生從情感和認知的角度樹立環(huán)保意識。
反思二,突破難點,讓領悟更深刻
根據(jù)新課標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來看,學生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快速的閱讀方法(課標中要求學生的閱讀速度是500字每分鐘),同時能夠有效地從閱讀中提取重要的訊息。因此本次課中,我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讀的方式上有默讀、速讀、跳讀、自讀等,從讀的過程上看有初讀、再讀、精讀、悟讀,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這些閱讀方法的掌握情況是比較好。
本次課我還將一般的'小說教學中容易忽視掉的標題,拿出來跟學生進行探討。總體而言,學生還是準確地把握了文章標題和文章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那就是文章標題要切合文章內(nèi)容,幫助讀者理清閱讀思路。
再者,對于篇幅較長的小說,我沒有單純的從小說的角度去分析文章的人物,而是將學生放置于具體的文本環(huán)境中去感受。例如在“(精讀)賞精彩片段”中,我讓學生扮演村民,從文本的角度去思考文章當中所隱藏的訊息,并由此鍛煉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口語訓練。對語法教學我也沒有忽視,我讓學生自己找出文中的兩個比喻句,并讓他們分析喻體和本體的關系,以及句子所要表達的作者情感。特別是在“透明的玻璃”分析上,學生通過玻璃易碎的特點,發(fā)現(xiàn)這一切美妙的景象都只是暫時的,是美麗的幻覺,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反思三,巧用方法,讓課堂更有效
本次課,我主要采用了示范法和點撥法,并將其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在理精巧情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一開始就給學生進行示范,圍繞線索,用簡潔的詞語梳理情節(jié),學生通過我的示范,很快地將整個故事情節(jié)梳理一氣呵成。在學生賞析精彩片段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點撥法,讓學生尋找關鍵字詞來幫助他們完成既定學習目標。
根據(jù)課標要求,學生除了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外,還要學會與人交流,因此在本次中,我設計了幾個小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嘗試在討論和辯論中獲取知識。從學生討論和辯論的結(jié)果來看,學生的每一次討論交流基本上都能夠解決相關問題
縱觀課堂氣氛,整體效果較理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極大調(diào)動。從一開始的默讀,學生就很快進入角色;特別是在“村民內(nèi)心獨白”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深入角色進行挖掘。還有在最后的結(jié)尾想象中,學生踴躍地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的提示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呈現(xiàn)。
我的板書設計主要呈現(xiàn)了文章標題與內(nèi)容的切合,故事情節(jié)的梳理,文章內(nèi)涵的揭示,寫作手法的歸納,這樣便于學生加深印象,也使得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得到了集中展示。
反思四,注重細節(jié),讓教學更藝術
語文教學的最大魅力應該突出語文味,而在本課中,我覺得我的提問還缺乏語言的藝術性,沒有給學生的口語訓練最好示范。另外,在理解了文章標題與內(nèi)容的完美切合后,沒有迅速提醒學生在作文時應該注意學擬合適的標題;同時,,對學生的評價還應該更加完善。
整體而言,沒有哪一堂課是完美的,通過反思,我有了許多的收獲,如何優(yōu)化教學設計,如何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駕馭課堂教學等,但是也從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不管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都要正視它的價值,這樣才能促進自己在今后的教學,做到揚優(yōu)避短。
最后我要感謝所有專家和老師的耐心聆聽,同時也真誠地懇請大家能對我的本次教學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0
在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嚴峻問題,也敢到了自己在作為1個母語教師肩頭責任的重大。于是不斷的進行探索和思考、總結(jié),和大家共同交流。對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做一下小結(jié)。
一、教學方法要穩(wěn)中求變
因為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厭倦,而太多變的教學又讓學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規(guī)律,無“法”可依,所以教學就成了1個需要不斷思考和改進,既需要象做飯一樣要變換花樣,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習慣,讓學生覺得有規(guī)律可尋。例如每天的預習,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規(guī)律,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生字、詞語以及有關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初次閱讀課文,是必須掌握的。而有時也需要一些變化是我們需要潛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學《變色龍》的時候要求學生把自己朗讀的最好的段落錄下來,讓學生通過讀體會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學主體要調(diào)動激活
要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智慧的火花。有時我們總是為僵化的課堂氣氛而很苦惱,其實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不是一天可以培養(yǎng)的。從新課程的角度來講,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孩子他們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聰明指數(shù)絕對超過了我們小時候,如果要是用我們來衡量他們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1個施展自己的平臺。
例如:在學習《窗》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設想一下,這個沒有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會怎么樣呢?同學們紛紛的去說。有的說,他懊悔之極,后來自殺了;有的說,他也舊病復發(fā),痛苦而死;有的說,他在一次次的噩夢中死去了;還有的說他后來遇到了1個好的醫(yī)生來這個城市,于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而他后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買下了對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1個美麗的公園……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超出老師的想象的。
三、教學重點要突出體現(xiàn)
語文課堂要突出重點,體現(xiàn)亮點。其實新課本每單元基本有1個重點,但是每課又有各自的特點。例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主要是小說,《孔乙己》、《范進中舉》、《口技》、《變色龍》、《窗》只有一篇是文言文,其余都是小說,而四篇有1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運用了對比的方法,但是對比的角度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去學習。讓學生既看到知識的整體特征,又看到每一課的特點。既要給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營造快樂語文的氛圍。例如《孔乙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孔乙己的境遇而編寫課本劇,并進行表演,或者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已經(jīng)制成光盤的課本劇來感受主人公的悲慘的命運。《口技》則可以讓班上有這方面特長的同學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快樂的同時了解什么是口技!蹲兩垺穭t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分角色讀,然后自己選出最佳搭檔來展示給同學們。
四、教學情感要交流醞釀
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痛苦的,讓學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課堂上能真情流露,與主人公共命運,與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與對話,以情來陶冶學生,以情來激勵學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我首先讓學生聽了《爸爸》的歌曲,然后讓學生談自己的爸爸,想想爸爸給自己的關愛。其實老師如果有能力,最好自己給學生唱,或者讓有能力的學生唱,這樣學生更有深刻的體會。我在教學《白楊禮贊》的時候,給學生唱《小白楊》,盡管唱的沒有歌星好,可是學生還是覺得我們老師真行,于是就更加強了學生對老師的.崇拜,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范圍要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要走向生活社會。如果就語文課本學習語文是永遠無法學習好的,我們精彩的課堂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很小的一部分,只是能應付考試,而學生的能力和實踐是無法真正得到鍛煉和提高的。學生的語文最終是要在社會中去檢驗的,所以必須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性思考,不在要求統(tǒng)一答案,所以這就是說老師一定要把思維的空間真正還給學生,這樣才真正有助于學生的提高。要讓學生更多的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去積累生活,去品位生活。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積極的去學習語文。
語文作為母語原本有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可是現(xiàn)在卻因為教學的課程而變得過分的單一,使語文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活力。尤其是現(xiàn)在的語文,由于文言文是固定的,是必考的,所以老師們在復習的時候有時會過多的把經(jīng)歷放在1個1個生字的記憶,要求學生1個字不差的把文言文背寫下來,于是這些原本在新文化中已經(jīng)沒有了語言影響力的文章,了老師教學的重點,也成了學生學習的難點。
學生苦不堪言。當然我們不否認古人的知識的廣博,也不否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輝煌的文化遺產(chǎn),但是不應真正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我總是覺得應該是1種人文的積累,而不是文字的積累。古人的東西再好,還是應該去更多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理念。由于有的文言文很長,學生又沒有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不得不為了考試而逼學生去背。盡管考試時就是那么10分左右的題,可是面對一分也不能少的考試來說,對于關系著學生命運的考試來說,總是不能忽視的,所以成了一項負擔。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還不是問題,對于差一點的學生那簡直是如登高峰。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1
作為一名新老師,我懷著忐忑又十分期待的心情開展我的第一次公開課。我所講授的內(nèi)容是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第八課《棗核》。
《棗核》是當代著名作家蕭乾表現(xiàn)海外華人思鄉(xiāng)之情的美文。文章緊緊扣住思鄉(xiāng)這一主題,以'棗核'為線索,一一記述了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之戀、之舉。在教學中以朗讀為基礎,輔以圈畫、品味詞句等方式,同時捕捉一些關鍵詞句共同品味體會文中人物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民族感情。我把教學的.難點落實在作者如何用友人平常生活的細節(jié)之處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這是一篇看似很普通的隨筆,但是隨筆并不隨便,作者用'棗核'為線索巧設懸疑,對'舊時同窗'家后花園的鋪陳描寫都是為了曲折地表達出海外游子們對故土的依戀,這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通過這一節(jié)公開課,我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上需要改進之處有以下幾點:
其一,本節(jié)課我以歌詞(《我的中國心》)導入引起學生思鄉(xiāng)的共鳴,然后讓學生解讀文本,期望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為學生敞開心靈進行師生對話創(chuàng)設有利的情境,進而師生共同游歷海外游子那一段思鄉(xiāng)懷人的情感歷程。但效果并不太突出,我應該給學生播放所選歌曲片段,從而能讓學生能感觸更深,更快的融入情境。
其二,應該加強師生互動,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多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思想情感。
其三,課堂教學不應該貪多、圖全,講授要做到詳略結(jié)合,巧妙過渡。 其四,要注意板書藝術,能抓住文章大意,整體美觀大方。
其五,還應該搜集了關于思鄉(xiāng)愛國的名句、名篇(比如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等,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這一主題的體會理解,完成了從文本解讀到學生人格精神的飛躍,以求在合理控制講授進度的基礎上達到課堂效果更好。
這些不足之處有待改進,我以后會多加學習改正!感謝同仁們的指導提點!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2
在當前初中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缺乏足夠底蘊、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學過程單一枯燥、課外拓展較為狹隘等方面的不足,嚴重制約了教學成效提升。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師,應當注重改革創(chuàng)新,全力打造高效詩歌教學模式。
一、初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文學素養(yǎng)較低。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對于現(xiàn)代詩歌缺乏足夠深入的研究,閱讀的詩歌作品數(shù)量有限,深入開展研究的更少,導致教師文學素養(yǎng)相對不足。同時,部分教師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缺乏教學技巧,教學停留于照搬成品教案的模式,完全按照應試知識點的要求組織教學活動,沒有能夠讓學生充分領悟詩歌的意境韻味,無法有效勝任現(xiàn)代詩歌教學工作。
2、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在上述條件下,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課堂生動性也較為有限,學生所學習的是相關知識點等應試內(nèi)容,教師通過單向講解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沒有能夠通過引領感悟的方式展示詩歌的繪畫美、音樂美和想象美,導致學生在現(xiàn)代詩歌學習中缺乏濃厚興趣。
3、教學過程單一枯燥。
部分教師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完全以單向講授的模式組織教學活動,沒有能夠讓學生充分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也沒有能夠有效開展雙邊互動,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率,導致教學活動成為了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學生反而成為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影響了教學成效提升。這種為考試而教學的片面理念,無法有效彰顯現(xiàn)代詩歌美的因素,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鑒賞能力。
4、課外拓展較為狹隘。
部分學校的語文教師在詩歌教學中,沒有能夠?qū)φn堂進行延伸拓展,在各門學科課外活動開展轟轟烈烈的背景下,詩歌教學拓展卻似春風不度玉門關,導致詩歌教學成效長期處于低位徘徊狀態(tài)。
二、有效提升初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成效的思考
1、強化文學底蘊積累,提升教師教學駕馭能力。
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予學生一碗水,相對于語文教學其他方面的知識結(jié)構(gòu)而言,現(xiàn)代詩歌方面的`積累,是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履職能力中的短板。為了提升教學能力,教師應當增加現(xiàn)代詩歌閱讀量,并且深入地分析研究,對于詩歌的意境、背景、主題、結(jié)構(gòu)、用詞等多方面開展分析探究,多接觸現(xiàn)代詩歌,為教學活動積淀深厚的底蘊。同時,教師還應當潛心研究現(xiàn)代詩歌內(nèi)容的先進教學經(jīng)驗,可以通過聽課、研討、座談以及上網(wǎng)搜索、閱讀教學刊物等方式,將先進的現(xiàn)代詩歌教學理念、經(jīng)驗與自身的教學工作緊密結(jié)合起來,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緊密結(jié)合起來,以此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2、引導學生感悟意境,激發(fā)學生詩歌學習興趣。
初中生是開展現(xiàn)代詩歌閱讀鑒賞的理想群體,他們正處于各種人生理念的成長期,要讓他們感受到詩歌的意境,對他們的性情進行陶冶,品格進行熏陶,讓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意境的過程中,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詩歌誦讀讓學生感悟詩歌音樂一般美的意境,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引讀、師生領讀、學生對讀等,讓他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誦之中體會感悟詩歌的意境,并借助多媒體手段演示相關情境的畫面,增強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共鳴度,讓他們在美中閱讀、感悟、享受、理解。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意境想象之中構(gòu)建詩歌的繪畫美,教師可以結(jié)合多媒體手段的演示,也可以通過引導想象讓學生開啟思維的翅膀,從字里行間去感悟簡約的詞句所展示的詩歌藝術境界,從而深刻領悟詩人的情感。
3、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教師要從兩方面入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教師要創(chuàng)設濃厚的情境,讓學生的心靈進入詩歌中所描寫的境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背景,詩歌表現(xiàn)的主題以及恰當?shù)挠迷~,以此為切入點,出示探究題,要求學生開展分析討論感悟研究,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討論之中深化對詩歌內(nèi)容意境的理解。讓學生解讀詩歌的語言之美,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領略詩歌的意境,同時能夠為學生提供遣詞造句方面的技巧,尤其是能夠指導學生立意練字、推敲詞句,在深刻領悟理解意境主題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遣詞造句和寫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意境、領會技巧的同時,要鼓勵學生將所學、所感、所思有效遷移運用起來,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詩一般的語言進行仿寫,在教學一種題材類型的現(xiàn)代詩歌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借鑒教材的寫法自選題進行仿寫,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
4、。注重課內(nèi)外結(jié)合,打造高效詩歌教學模式。
將課內(nèi)外有機結(jié)合起來是提升現(xiàn)代詩歌教學成效的重要舉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技巧指導,要求學生在課外搜集大量的現(xiàn)代詩歌進行閱讀,增加文化底蘊積累。同時,還可以開展與現(xiàn)代詩歌教學相關的活動,來促進和鞏固教學成效,如進行詩歌朗誦競賽、詩歌創(chuàng)作競賽等等,以賽促學,也可以指導學生開展詩歌專題研究活動,加深對現(xiàn)代詩歌的理解能力,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立足問題,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學措施,全面提升初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成效。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3
《將相和》這篇課文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曲折動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之間因果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針對課文的特點,我采用了“自讀會讀”的講讀方法,以點帶面,做到“抓主線、索因果、悟品質(zhì)”,課堂氛圍濃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給學生自讀會讀的知識和方法
“自讀會讀”的教學思想就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課堂教學不但要教會學生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還應該教給學生“會學習”的知識和方法。比如“抓關鍵字詞”深入地閱讀課文,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秾⑾嗪汀愤@篇課文主要是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了解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和顧全大局、講團結(jié),以及廉頗知錯就改的優(yōu)秀品質(zhì)。在“完璧歸趙”中,我抓住了一個“騙”字,分步進行自讀會讀的教學訓練:1識破“騙局”。2以“騙”對“騙”。引導學生研讀藺相如在秦宮里是怎樣以“騙”對“騙”的?可以看出藺相如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
其次,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通過自我閱讀用因果句式回答問題:三個故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用概括性詞語或依照板書說出故事的前因后果。學生通過朗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所學的知識能靈活運用,尤其是對故事結(jié)構(gòu)進行的重新安排,使學生的認知過程得到了升華。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如討論前要自學揣摩,寫自學筆記的習慣;課堂上養(yǎng)成學生主動發(fā)言、質(zhì)疑、爭議的習慣;訓練學生能按課文內(nèi)容的順序,一個問題討論透了,再換一個議題,不顛三倒四的討論習慣等等。發(fā)揮學生個體性,讓他們在全班站起來表述自己分析,鉆研課文的成果。
三、積極探索,使學生成為自讀會讀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制定了閱讀目標,提示了閱讀的思路和方法,向?qū)W生傳授了“怎樣讀”的基礎知識和方法、技巧,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去獨立閱讀、思考、批注、評點、揣摩、質(zhì)疑,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十分注意讓學生反復讀書,讀過一遍再讀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問題來自己解答,并能用已經(jīng)學過的語匯來解決新的學習問題,如:用恰當?shù)脑~語(成語)概括文中的三個故事,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揭示人物的品質(zhì),復述故事,再通過表演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語言。該課教學采取了層層“剝筍”,步步推進的方法,通過自讀會讀的朗讀訓練,啟發(fā)學生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體會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領悟課文所蘊涵的思想教育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4
關鍵詞:中學語文;反思性教學;教學效果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反思性教學,不僅能肯定自身正確的教學行為,從而積累更多的教學經(jīng)驗,還能對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進行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調(diào)整自身的教學方式,不斷完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反思性教學的必要性
在中學各門學科中,語文最具綜合性,上到天文,下至地理,容量極大。在新課標下,語文這門人文學科更加體現(xiàn)出與其他各門學科的相互滲透。這就告訴我們,語文教師不能再“坐吃老本”了,而應隨著改革,不斷穿新鞋、走新路、添新知,否則,原有的一桶水也會慢慢蒸發(fā)見底。因此,我認為中學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在反思中獲取新知,走實踐—反思—總結(jié)—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之路。
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反思性教學的基本前提是發(fā)現(xiàn)
問題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要找出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并且予以改正,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后的教學行為更加完美。
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在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時采用的教學方法難以與學生的實際相結(jié)合,導致只有部分學生可以理解和接受。此時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對教學活動進行檢查、審視以及評價。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不足,這些不足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彌補這些不足,怎樣才能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等等問題。但在這之前,尤其是在課前應充分考慮遇到的`不同情況及其應對策略,在注重教師如何教的同時還應注重分析學生怎樣學。
三、下好三步棋,提高反思性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第一步棋:課前反思,使教學成為自覺的實踐
從語文課堂教學方案的形成到付諸實施,往往需要經(jīng)過多次說課與磨課,而對教學方案不斷的否定和修改以及完善的過程就是對教學方案進行課前反思的表現(xiàn)。通過課前反思,能促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感受,更加仔細研讀教材,進一步明確教材主體思想,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在此基礎上還應反思以下幾方面:為何這堂課要選擇這個內(nèi)容?通過這堂課能取得哪些價值和達到哪些目標等等。與此同時,課前反思還應注重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fā)揮,并對學生現(xiàn)有的社會生活知識經(jīng)驗進行充分考慮,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初為人師時,我信奉“嚴師出高徒”這條古訓,對學生非常嚴格,上課時機械地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塑造有差異的學生,學生沒做作業(yè)或考試成績不好都會受到嚴厲懲罰。結(jié)果“高徒”沒有培養(yǎng)出來,學生反而開始疏遠我。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反思中了解學生,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一段時間后,他們的成績提高了,師生關系也融洽了。
2.第二步棋:課中反思,追求課堂之美
課堂中的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實際上是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李鎮(zhèn)西在《對話:平等中的引導》一文中說:“我常常給我的學生講我在備課鉆研教材時遇到的疑問。如孫犁《好的語言和壞的語言》后半部分的結(jié)構(gòu)是否太嚴密?大師的這些切膚的教學體驗無不給我們以啟迪:追求課堂教學之美,課中反思教材,方能上出課的質(zhì)量、課的內(nèi)涵、課的感染力。另外,教學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動中動態(tài)生成的事件,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和學生自發(fā)生成的事件或突發(fā)事件,及時地進行價值判斷,調(diào)整預設計劃,靈活地反饋應對。
3.第三步棋:課后反思,使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
當一堂課結(jié)束之后,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jié)和反思,如反思教學過程中哪些環(huán)節(jié)做得好,哪些環(huán)節(jié)還需要改進,如果下次遇到同類的問題又該怎么處理等一系列問題,才
能在反思中改進,在反思中完善對語文教學知識體系的認識,通
過課前、課中、課后的反思激活初中語文反思性教學這盤棋。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反思性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認真審視以及質(zhì)疑和批判自身的教學行為,以一連串的自我發(fā)問與剖析、肯定與否定達到提升和超越自我的目標,下好反思性教學的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三步棋,在反思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從而進入更優(yōu)化的教學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高紅英.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xx(3):58.
[2]張振國.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J].學周刊,20xx(5):104.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5
《陳太丘與友期》是一篇文言文,對于初一的學生而言,文言文雖不陌生,但這樣正規(guī)的學習,還是第一次,所以,我講的較慢,再加上文章故事性較強,學生理解起來不難。文章中心也好把握。但是在我們編的《導學案》上 ,有一個發(fā)揮題,讓同學們補寫人物說話的'心理、神態(tài)等,讓人物生動起來。我想,不如把它變成一篇小作文更好。于是,我就此講了些讓人物活起來的方法,并給了一個幽默小故事,讓同學們擴充,同學們興趣很高,經(jīng)同學們一改,人物人物立馬生動起來。然后,我讓他們用這種方法擴寫 《 陳太丘與友期》,結(jié)果大家很快就動筆了,還很成功。以后,我就用這種方法擴寫文言文,做到一舉兩得,很好。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03-27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05-16
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反思03-11
初中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10-24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6-12
(精選)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7-09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08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07
【精選】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5-15
(經(jīng)典)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