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開國大典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開國大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開國大典教學反思 篇1
《開國大典》一課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自豪、歡樂的心情。課文很長,所描寫的場景繁多,課前準備時,給我第一反應是必須把課文讀短,力求達到“長文短講”。
繼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清文順序,概括描寫場景,開始了《開國大典》第二課時的教學,一節(jié)課下來,我反復回憶自己的教學過程,總感覺教得不順手,磕磕絆絆的,似乎又回到了“老套路”上去了。
一、課前預設不夠充分
復習導入中,設計回顧課文的主要場景,教師板書似乎還很順手。順勢從整體入手,學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四個場景的情況,旨在高度概括,盡量讀短文章。最初設想這一環(huán)節(jié)只需要學生獨立思考就能完成,不需要提到合作學習這一高度來解決問題。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在課堂中出現(xiàn)了學生概括不準確,五花八門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對課文讀得不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設置為小組內(nèi)細讀課文。二是,開國大典這歷史事件與學生認識有一定的時間差距,學生對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相關的歷史了解不夠,沒有親身經(jīng)歷的感受,更談不上感同深受,或許課前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老師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圖片、影相、聲音信息資料,對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會迎刃而解了。
二、課中“小組合作”深度不夠
課堂中針對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設置了兩個小組合作探究點,一是典禮中人們的表現(xiàn)怎樣?劃出相關的句子,并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什么。二是閱兵式中,從語言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些什么?學生在小組探究的過程,對相關的句子畫得比較正而且迅速,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談感受時組內(nèi)比較片面,沒有將所劃出來了句子放在一起,去研究,去品讀,只是結(jié)合生活實際去理解。從學生的展示交流發(fā)現(xiàn)探究深度不夠,究其原因:一是老師方法提示不夠明確,二是時間給得不夠?qū)捰,總是想在一?jié)課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展示時,對學生劃出的句子,老師利用課件,將其排列在一起,與學生一起分享、品味語言了,“30萬人”、“一起”、“歡呼”、“掌聲”,反復出現(xiàn)表達效果及表達的情感,老師似乎真正“包辦”了學生的行為。也未能品出味道來。
三、課堂問題處理不夠合理
在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卡殼、不全面、不到位、語言不規(guī)范的問題時,隨解決問題的行為不能靈活的去處理?傄晃侗M量去完成基本的任務,有不斷往前趕的味道,或忽略了提醒、或默認了學生言行。
長文短講,我“講”的時間少了,學生“學”的時間自然就增加了。他們在閱讀時就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感受、理解、欣賞,并真正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細節(jié)決定成敗”,是我上課后得到的教訓。教師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只有關注課堂細節(jié),生成才能別樣精彩。
小學語文開國大典教學反思 篇2
《開國大典》是一篇長文,整體把握是必須的,那么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之上,該怎樣來引導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僅僅是走過場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煩瑣和肢解,來達到“長文短教”,提高效率呢?這是我在備課的時候深入思考的問題。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點”,抓住這些“點”拓展到全篇,就能順暢地實現(xiàn)“整體感知”和“整體把握”。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叩其一點,散發(fā)開去”的方法,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找到文本的一個支點,牽動整個文本的'學習,使課堂線條簡單,條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條串聯(lián)珍珠的絲線。
“用一個詞概括對開國大典的感受”——抓住中心,統(tǒng)領一文。
“會讀書的學生可以把文章讀成一句話,甚至讀成一個詞。”這是對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人性化描述。在課堂上以中心詞為切入點,將詞語的理解和課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機糅合在一起組織教學,就可化繁為簡,使課堂教學主脈絡清晰,順藤摸瓜,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條理地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思維的系統(tǒng)性,直達教學目標。另外,抓住這些詞語做為整體突破的切入口,也有效地引導了學生讀書的興趣。當學生把“隆重”、“熱烈”、“莊嚴”寫在黑板上的時候,學生對于課文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便有了具體的落實。
“這些感受照應了題目中的哪個詞?”——緊扣題眼,教活一課。
文章的題目是全文的中心體現(xiàn),尤其是題眼,學生可以通過它“窺一斑而見全豹”。從文章的題眼切入,可以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從而以此為主線展開語文能力的訓練和語文情操的感染。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隆重”、“熱烈”、“莊嚴”與題目中的“大”的聯(lián)系,學生有了頓悟感覺,極大地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也為下一步直奔重點作好了鋪墊。
“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大”?”——整合問題,串聯(lián)一篇。
問題是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源頭活水,問題也可以作為指導學生閱讀的切入點。這就要求老師設計的問題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是一問抵許多問的主問題。當然,我們現(xiàn)在更多的是提倡引導學生大膽提問題。但是學生設計的問題一般都比較瑣碎膚淺,這就需要老師做適當?shù)囊龑,將學生的多個小問題,整合成一個能夠推進閱讀的“大問題”,這個問題覆蓋了全文,可以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思維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又可讀,又可想,可說,可辯。學生自主思考、討論并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后,不僅較為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而且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深刻性。有言曰:“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只有在“高”“闊”的空間里,才能“任飛”“憑躍”!
叩其一點,散發(fā)開去,牽動對全文各部分的閱讀感悟,就能實現(xiàn)閱讀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化,關鍵是我們老師能深入的理解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握課堂,多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深入理解新課標的精神,長文短教,提高效率這個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xiàn)。長文短教,教師“教”的時間壓縮了,相應地,學生“學”的時間就增加了──他們在閱讀時就有時間進行感受、進行理解、進行欣賞,進而真正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小學語文開國大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背篼》教學反思07-0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10-14
小學語文《長城》教學反思08-29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25
小學語文《草》教學反思08-05
小學語文《錢學森》教學反思06-07
小學六年級《開國大典》教學反思07-21
6年級語文《開國大典》課后反思07-21
《翠鳥》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7-14
小學語文《習作3》教學反思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