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學常識,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長過程。
2.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增加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氣球15個、圖片:ppt、1——10月胎兒
視頻:胎兒成長、剪臍帶、受精卵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了解胎生與卵生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區(qū)分胎生與卵生
談話:貓媽媽生的寶寶是什么?雞媽媽生的是什么?
小結:在媽媽的肚子里長大并出生的動物是胎生動物,媽媽生出蛋再孵化出來的是卵生動物。
2.談話:還有哪些動物是胎生的?哪些動物的卵生的.?我們人是什么動物?
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長過程。
1.生命的形成
談話:你是怎樣生出來的?你為什么會在媽媽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來?觀看“小威向前沖”視頻
小結:爸爸媽媽結婚以后,爸爸把一種叫精子的東西送給了媽媽,和媽媽身體里叫卵子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留在媽媽肚子里面叫子宮的地方。在這里面一天一天的長大,經歷了九個月(280天)左右,就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了。
2.成長經歷
談話:你們還記得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樣的嗎?吃什么?(觀看視頻:胎兒成長)(胎兒成長照片)了解成長每個階段的情況。
小結:在媽媽肚子里的九個多月,隨著寶寶的慢慢成長,媽媽的肚子也會越來越大,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非常辛苦。
三、體驗
每位幼兒肚子前綁一氣球,聽指令做各種動作,感受媽媽保護寶寶的艱難。
小結:你們是在媽媽辛苦的保護下出生的;丶液竺课缓⒆佣颊f一句愛媽媽的話或做一件愛媽媽的事,感謝媽媽的養(yǎng)育。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在媽媽肚子里的成長過程。
2、培養(yǎng)幼兒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圖書 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讓幼兒觀看大屏幕,提問, 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師:貓寶寶是從哪里出來的?
幼兒:貓寶寶是從貓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
2、讓幼兒說一說哪些可以從蛋里出來?(雞、鴨、鵝……)
老師告訴幼兒從肚子里生出來的寶寶叫胎生,從蛋里孵化出來的叫軟生
3、在黑板上出示寫有“十月懷胎”的卡片,讓幼兒說一說十月懷胎是什么意思?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怎么一點點變化的?
4、每個幼兒一本圖書《奇妙的生命》,讓幼兒自己欣賞,看一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么一點點發(fā)生變化的?
5、讓幼兒觀看大屏幕,從書中找出寶寶是怎么一個月一個月長大的?(在書的14頁、16頁、17頁)
6、在黑板上出示十張(十月懷胎)圖片,請幼兒找一找第一個月什么樣?第二個月什么樣?以此類推,老師講解。
7、讓幼兒欣賞視頻,觀看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臍帶有什么作用?(是一根生命的管道)
8、 讓幼兒欣賞視頻,看看臍帶是怎樣剪掉的?幾天之后,臍帶就會自動脫落。
三、活動延伸:
老師再次講解寶寶在肚子里的成長,讓幼兒加深對媽媽的愛。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成長過程,培養(yǎng)幼兒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2. 通過觀察和實驗,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3. 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活動準備
1. 生命成長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2. 種子、泥土、花盆等種植工具。
3. 記錄表和繪畫工具。
三、活動過程
1. 引入主題:
通過播放生命的起源和成長的視頻,引起幼兒的興趣。
2. 觀察討論:
分組觀察種子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思考生命的奇妙之處。
3. 實驗體驗:
每組分發(fā)種子和種植工具,指導幼兒進行種植實驗,觀察種子的發(fā)芽和生長過程。
4. 記錄分享:
指導幼兒用繪畫和文字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并在小組內分享。
5. 總結回顧:
總結生命的奇妙之處,強調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四、活動延伸
1. 家庭延伸:
鼓勵幼兒在家中繼續(xù)進行種植實驗,觀察其他植物的'生長過程。
2. 社區(qū)延伸:
組織幼兒參觀農場或植物園,實地觀察生命的成長過程。
五、活動評價
通過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以及他們對活動的反饋,可以評價本次活動的有效性。同時,也可以收集家長和教師的反饋意見,以便對活動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4
活動名稱:
奇妙的生命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對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幫助幼兒了解生命的多樣性和生命的基本特征。
3.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不同生物的特征,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 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關愛生命,珍惜生命。
活動準備:
1. 教師準備一些生物的圖片或實物(如:花、草、小動物等)。
2. 準備一個放大鏡,供幼兒觀察使用。
3. 準備一張大白紙,用于記錄幼兒的觀察結果。
活動過程:
1. 導入:
教師向幼兒展示一些生物的圖片或實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2. 觀察:
讓幼兒用放大鏡觀察生物的特征,如:顏色、形狀、結構等。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這個生物有什么特征?”“它和其他生物有什么不同?”等。
3. 比較:
讓幼兒比較不同生物的特征,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可以提問:“這兩個生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等。
4. 記錄:
讓幼兒將觀察到的生物特征畫在大白紙上,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它們。
5. 分享:
讓幼兒互相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6. 小結: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內容,強調生命的多樣性和奇妙之處,引導幼兒珍惜生命,關愛生命。
活動延伸:
1. 家長可以帶幼兒去公園、動物園等地觀察更多的生物,拓寬幼兒的視野。
2.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讓他們扮演不同的生物,體驗生命的多樣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生命的奇妙,認識生命的多樣性。
2. 培養(yǎng)幼兒觀察、思考、表達的能力。
3. 激發(fā)幼兒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
二、教學內容:
1. 生命的多樣性:
通過觀察不同生物的特征,讓幼兒認識到生命的多樣性。
2. 生命的過程:
通過講述植物生長、動物繁殖等過程,讓幼兒了解生命的循環(huán)。
3. 生命的相互依存:
通過討論食物鏈等話題,讓幼兒認識到生命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三、教學準備:
1. 圖片或視頻資料:
展示不同生物的圖片或視頻,如花朵、昆蟲、鳥類等。
2. 實物或模型:
展示植物生長、動物繁殖的實物或模型,如種子發(fā)芽、蝴蝶產卵等。
3. 繪本或故事書:
選擇與生命相關的繪本或故事書,如《小蝌蚪找媽媽》等。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通過播放一段有關生命的視頻或展示一張生物多樣性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 觀察與討論:
讓幼兒觀察不同生物的特征,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生命的多樣性?梢蕴釂枺骸澳銈兛吹搅四男┎煌.生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3. 講解與演示:
通過展示實物或模型,講解植物生長、動物繁殖的過程?梢蕴釂枺骸胺N子是怎么發(fā)芽的?蝴蝶是怎么產卵的?”
4. 閱讀與分享:
選擇一本與生命相關的故事書,與幼兒一起閱讀并分享故事中的內容?梢蕴釂枺骸肮适轮械男◎蝌绞窃趺凑业綃寢尩?它們經歷了什么?”
5. 總結與反思:
引導幼兒總結今天學到的知識,并鼓勵他們表達對生命的理解和感受?梢蕴釂枺骸澳銈冇X得生命是不是很奇妙?你們最喜歡哪種生物?”
五、教學延伸:
1. 觀察活動:
組織幼兒進行戶外觀察,尋找身邊的生物,并記錄下來。
2. 手工制作:
引導幼兒用紙張、顏料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歡的生物,并進行展示。
3. 角色扮演:
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扮演不同的生物,體驗生命的多樣性。
六、教學評價:
1. 觀察幼兒的參與度和表現(xiàn),評價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兒的作品和記錄,評價他們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3. 與家長交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對生命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生命的奇妙之處,培養(yǎng)對生命的敬畏和愛護之情。
2. 通過觀察和實驗,引導幼兒認識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動手能力。
二、教學內容:
1. 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長環(huán)境。
2. 觀察小動物的特點和行為,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
3. 進行簡單的實驗,探索生命的現(xiàn)象。
三、教學準備:
1. 準備一些植物種子和土壤,供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2. 準備一些小動物模型或圖片,供幼兒觀察和學習。
3. 準備一些顯微鏡和放大鏡,供幼兒觀察微小生物。
4. 準備一些實驗材料,如雞蛋、鹽水等,供幼兒進行實驗。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通過播放一段關于生命的視頻,引起幼兒對生命的興趣和好奇心。
2. 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a. 分發(fā)植物種子和土壤給每個幼兒,讓他們親自種植并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b. 每天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包括根、莖、葉的變化。
c. 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特征,如葉子的形狀、顏色等。
3. 觀察小動物的特點和行為:
a. 展示一些小動物模型或圖片,讓幼兒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征。
b. 通過講解和互動,讓幼兒了解這些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4. 進行簡單的實驗:
a. 讓幼兒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生物,如細菌、細胞等。
b. 進行雞蛋實驗,讓幼兒觀察雞蛋在不同濃度鹽水中的浮沉現(xiàn)象。
5. 總結和展示:
a. 讓幼兒分享他們在觀察和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b. 教師總結幼兒的觀察和實驗結果,引導他們對生命的奇妙之處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學延伸:
1. 在教室里設置一個小型的植物角,讓幼兒繼續(xù)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2. 組織幼兒參觀動物園或植物園,讓他們親身體驗生命的多樣性和奇妙之處。
六、教學評價:
1. 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看他們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
2. 評價幼兒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動手能力的發(fā)展情況。
3. 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7
目標:
1. 讓幼兒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如生長、繁殖和呼吸。
2. 培養(yǎng)幼兒觀察生物和非生物區(qū)別的能力。
3. 激發(fā)幼兒對生命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教育幼兒尊重生命,愛護動植物。
準備材料:
1.動植物圖片或實物(例如:花、昆蟲、小魚等)
2.非生物物品(例如:石頭、玩具車等)
3.放大鏡、顯微鏡(如有條件)
4.繪畫材料(彩色筆、紙張等)
活動過程:
引入新課
1. 與幼兒討論:“什么是生命?”引導幼兒思考并分享他們的想法。
2. 展示動植物和非生物物品的圖片或實物,請幼兒觀察并描述它們的區(qū)別。
探索發(fā)現(xiàn)
1. 分組進行探索活動,每組提供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物品,讓幼兒用放大鏡或肉眼觀察它們的特點。
2.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生物的特征,如植物的葉子有脈絡,動物會動,都需要水分和食物等。
3. 討論總結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點,強調生命體的一些基本特征。
互動交流
1. 邀請幼兒分享他們的發(fā)現(xiàn),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2. 教師總結幼兒的`發(fā)言,進一步解釋生命的概念和生命的奇妙之處。
創(chuàng)意表現(xiàn)
1. 提供繪畫材料,讓幼兒畫出他們心目中的“奇妙的生命”。
2. 作品完成后,可以組織一個小型的作品展覽,讓幼兒互相欣賞并介紹自己的畫作。
總結反思
1. 回顧今天學到的知識,詢問幼兒對生命的理解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2. 強調愛護生命的重要性,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動植物。
家庭作業(yè)
1. 鼓勵幼兒在家中繼續(xù)觀察身邊的生物和非生物,并與家人分享他們的發(fā)現(xiàn)。
2. 家長可以協(xié)助記錄幼兒的觀察結果,增強家庭之間的互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8
活動目標:
1. 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的奇妙,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
2. 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讓他們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
3. 通過觀察和實驗,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的成長過程。
活動準備:
1. 準備一些種子,如豆芽、向日葵等。
2. 準備一些生長過程中的照片,如豆芽發(fā)芽、向日葵開花等。
3. 準備一些實驗工具,如放大鏡、顯微鏡等。
活動過程:
1. 導入:
教師向孩子們展示種子,引導他們思考這些小小的種子是如何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的。
2. 觀察:
教師向孩子們展示種子發(fā)芽、生長的過程照片,讓他們觀察并描述種子的變化。
3. 實驗:
教師帶領孩子們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種子的表面,讓他們發(fā)現(xiàn)種子表面的紋理和結構。
4. 討論:
教師引導孩子們討論種子為什么會發(fā)芽,為什么會長成植物,以及植物為什么需要陽光、水分和土壤。
5. 總結:
教師總結孩子們的觀察和討論,強調生命的奇妙和重要性,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
活動延伸:
1. 讓孩子們在家中種植豆芽或向日葵,觀察并記錄它們的生長過程。
2. 讓孩子們收集各種種子,比較它們的外觀和大小,推測它們可能的生長環(huán)境和條件。
活動評價:
通過孩子們的觀察、實驗和討論,評價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以及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 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認識不同生命形態(tài)。
2.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愛護生命的意識。
3. 激發(fā)孩子們對自然界和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活動準備:
1. 選擇適合幼兒理解的故事書,如《小雞出殼》、《種子的成長》。
2. 準備多媒體教學工具,包括動植物生長過程的圖片和視頻。
3. 實地考察或觀察活動所需的工具,比如放大鏡、觀察箱等。
4. 準備小組討論用的繪畫材料或自然物品收集盒。
三、活動流程:
1. 導入階段:
(1)通過講述一個與生命相關的故事(例如《小雞出殼》)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2)提問引導孩子們思考:“小雞是怎樣從蛋里出來的?”、“你們知道哪些東西是有生命的嗎?”
2. 探索發(fā)現(xiàn):
(1)展示一系列動植物生長的圖片和視頻,讓孩子們觀察并描述所見內容。
。2)組織一次實地考察或自然觀察活動,如觀察一棵樹的生長或一只蝴蝶的變化。
3. 互動交流:
。1)分組進行討論,每組分享自己觀察到的或了解到的生命現(xiàn)象。
。2)鼓勵孩子們提問和表達,教師適時給予指導和補充。
4. 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提供繪畫材料,讓孩子們畫出他們心目中的“奇妙的生命”。
(2)或者用收集的自然物品(如樹葉、花瓣)制作拼貼畫。
5. 總結反思:
。1)回顧今天的活動,讓孩子們說說他們對生命的新認識。
。2)強調愛護生命的重要性,并鼓勵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一理念。
四、活動延伸:
1. 家庭作業(yè):
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在家中觀察一種植物或動物,記錄它們的變化。
2. 主題墻:
在教室設置一個“奇妙的生命”主題墻,展示孩子們的作品和觀察記錄。
五、評價方式:
1. 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和興趣表現(xiàn)。
2. 通過孩子們的作品和討論來評估他們對生命概念的理解。
3. 收集家長反饋,了解孩子們在家中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
通過這樣的教案設計,我們期望孩子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探索生命的奇妙,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愛護。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 10
活動名稱:
奇妙的生命
適用年齡:
幼兒園大班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認識不同生命形態(tài)。
2.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愛護生命的意識。
3. 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界和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 加強幼兒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 實物展示:準備各種植物種子、小動物模型或圖片。
2. 多媒體資源:收集關于動植物生長的.視頻資料。
3. 觀察工具:放大鏡、觀察箱、記錄本和彩筆。
4. 戶外觀察:選擇適宜的自然觀察場所,比如公園、花園或者學校附近的自然環(huán)境。
5. 小組討論材料:討論卡片、繪畫用品、自然物品收集盒等。
活動流程:
1. 導入(5分鐘)
。1)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或謎語,引起孩子們對“生命”主題的興趣。
。2)提問:“什么是生命?你們身邊有哪些生命?”
2. 探索發(fā)現(xiàn)(10分鐘)
。1)展示準備好的植物種子和小動物模型,引導孩子們觸摸和觀察。
。2)播放視頻資料,展示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3. 戶外觀察(15分鐘)
。1)帶領孩子們到戶外進行自然觀察活動,使用放大鏡觀察樹葉、昆蟲等。
。2)鼓勵孩子們記錄所見所聞,用彩筆在記錄本上做標記。
4. 互動交流(10分鐘)
。1)回到教室后,分小組分享戶外觀察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引導孩子們描述觀察到的生命現(xiàn)象,并簡單講解生態(tài)關系。
5. 創(chuàng)作表現(xiàn)(10分鐘)
。1)提供繪畫材料,讓孩子們畫出他們心目中的“奇妙的生命”。
(2)或者用收集的自然物品制作拼貼畫,表達對生命多樣性的理解。
6. 總結反思(5分鐘)
。1)回顧今天的活動,讓孩子們說說他們對生命的新理解。
。2)強調保護環(huán)境、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并鼓勵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一理念。
活動延伸:
1. 家庭作業(yè):鼓勵孩子與家長一起在家中種植一顆小植物,記錄其成長過程。
2. 主題墻:在教室設置一個“奇妙的生命”主題墻,展示孩子們的作品和觀察記錄。
評價方式:
1. 通過孩子們的參與度、興趣和互動情況來評估活動的吸引力。
2. 通過孩子們的作品、討論和戶外觀察記錄來評估他們對生命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3. 通過孩子們的行為變化和家庭反饋來評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提升。
通過這樣的教案設計,我們期望孩子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探索生命的奇妙,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愛護。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復制》10-22
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生命》及教學反思11-04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03-29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杯子》教案10-25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水》06-12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聲音10-17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植物色素》11-07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水詳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