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恰當?shù)谋扔鲗φf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復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4、反復朗讀課文,識記一些關于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二、教學重點。
1、閱讀課文,理清文中云和天氣的關系。
2、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三、教學難點。
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云識天氣這部分,由于云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復雜,學生一時難于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胄抡n。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問大家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么了解一天當中的天氣情況?(看天氣預報)看天氣預報的確是一種簡便易行識別天氣的方法。但如果我們在外地旅游,身邊沒有天氣預報該怎么辦?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看云識天氣》。
這里的“看”是什么意思?(觀察) “識”呢?(識別)連起來就是說通過觀察云來識別天氣。
(二)復習說明文知識。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說明文)那這是一篇什么說明文?(事理說明文)那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們來復習一下說明文的一些知識。
1、說明文:客觀地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目的是給讀者以科學的知識、科學地認識事物的方法。
2、說明文的分類:
、購膶ο笊希菏挛镎f明文、事理說明文。
、趶恼Z言上:生動性說明文、平實性說明文。
3、說明文的三大要素:
①說明對象:介紹事物、闡明事理。
②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③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引用、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作描摹等。
。ㄈ┱w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標注各自然段的序號,劃出疑難字詞,并結(jié)合注釋和字詞典疏解。
。1)注音:
燚(yì) 峰巒(luán) 一霎(shà)間 點綴(zhuì) 綾紗(líng) 彌漫(mí)
月暈(yùn) 崩塌(bēng tā)
。2)釋義:
①峰巒:山峰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谝祸g: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③預兆: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
④輕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動作、體態(tài)一樣輕巧優(yōu)美。
、輳浡海焿m、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拚髡祝杭磳⒊霈F(xiàn)的跡象。
、弑浪罕懒讯顾。
2、聽課文朗讀錄音,并思考:
①那句話能概括云和天氣的關系?
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
②本文介紹了幾種云?幾種云上的光彩?
晴天云包括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陰天云包括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 四種:暈、華、虹、霞。
、郾疚牟捎玫氖鞘裁唇Y(jié)構(gòu)?(總分總)(板書)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為什么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云的形態(tài)變化,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xiàn)了什么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
5、作業(yè):生字詞抄三遍
第二課時
1、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
2、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
3、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l)這段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后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nèi)容照應“姿態(tài)萬千”,哪些內(nèi)容照應“變化無!保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nèi)容與“姿態(tài)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這些內(nèi)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4、分組討論制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并制出晴天云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并制出云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云彩簡表
名稱 形態(tài)變化 位置 厚度 天氣征兆
。1)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2)卷積云: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很高 很薄 無雨、雪
(3)積云:像棉花團,上午出現(xiàn),傍晚漸漸消散。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4)高積云: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狀排列。兩千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名稱 形狀變化過程 位置 天氣征兆
。1)卷層云 卷云聚集著,仿佛蒙上白色的綢幕,卷云慢慢向前推進 高 晴轉(zhuǎn)陰
。2)高層云 卷層云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 低 將下雨雪
。3)雨層云 高層云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塊布滿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4)積雨云 積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烏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chǎn)生和分布情況 色彩 天氣征兆
。1)暈 產(chǎn)生在卷層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圍 里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2)華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xiàn)在高積云的邊緣 里紫外紅 華環(huán)小到大晴 華環(huán)大到小陰雨
。3)虹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4)霞 出現(xiàn)在早、晚,太陽照紅云層 云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5、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這些云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6、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l)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著云看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第三課時
1、讀第六自然段,回答問題。
問題:在這一段中,除了說明暈、華、虹、霞出現(xiàn)的位置之外,還用了另外一種生動的語言說明了這四種光彩和天氣的關系。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語言?請舉例說明。——采用諺語。
恰當使用諺語也是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一個方面。作用:生動形象,把道理說得更通俗易懂,增加了說服力。
2、用屏幕展示:你還知道哪些與天氣有關的諺語?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同學們充分發(fā)言后,再用屏幕展示一些諺語當作日常積累所用。如下所示:
。1)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
。2)太陽現(xiàn)一現(xiàn),三天不見面。
。3)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4)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5)山戴帽,大雨到。
(6)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
。7)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8)逆風行云,天要變。
總結(jié):
本文使用了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楚,開頭指出了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說明看云可以識天氣。接著再詳細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這一部分采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依次寫了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這些象征天氣晴朗的云的位置、形態(tài)特點以及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再依次說明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這些陰雨風雪預兆的形態(tài)特點以及與天氣變化的關系。
然后就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暈、華、虹、霞與天氣的關系作了簡要的說明。文章結(jié)尾,說明了看云識天氣的目的及局限性。強調(diào)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的重要性。文章不僅通過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和動態(tài)靜態(tài)相結(jié)合的描摹來體現(xiàn)生動具體形象,還借助于詞語的錘煉,表示時間、范圍的副詞來體現(xiàn)準確性,寓準確于生動之中,這些都是我們在寫作中應該借鑒的。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的
一、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二、學習有關舉例說明的知識。
三、揣摩本文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設想
一、借助課文標題,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
二、利用討論的方法,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
三、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一、訓練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教師板書課文題目:中國石拱橋。
二、讀課文(請幾位學生讀,然后給課文題目加上定語(教師在已經(jīng)寫好的板書“中國石拱橋”前加上“……”,成為“……的中國石拱橋”)。三、解決學生讀課文的疑難。
1、請學生就課文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地方。要求:給每一段標上序號;提問題時,先說出是哪一段,再說是哪些語句。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是: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是什么意思?
“初月出支,長虹飲河”是什么意思?
“盧溝曉月”的“曉”是什么意思?
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書上的注釋和集體討論弄
2、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書上的注釋和集體討論弄明白。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其中“28道拱圈拼成” 怎么回事?
這個問題教師需要靠講解使學生明白,最好利用畫圖或可演示的教具,效果更好。
四、給課文題目添加定語。
給3分鐘時間思考、準備,盡量對所添加的內(nèi)容能用課文里的句子作一點解釋。
學生可能添加的定語是:
古老的……
世界著名的……
美麗而堅固的……
造型奇特的……
巧妙絕倫的……
有優(yōu)良傳統(tǒng)的……
多姿多樣的……
體現(xiàn)著勞動人民智慧的……
[說明] 這一個步驟有利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側(cè)面了解課文內(nèi)容,因此,教師不必現(xiàn)在對學生的回答下結(jié)論,應多鼓勵他們回答問題。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總體的了解,有了這個基礎,才有可能完成深入說讀的目的。
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第二題。 附 第一題、第二題及參考答案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一、繼續(xù)深入閱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二、學習舉例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師提出第一個問題:課文中舉了趙州橋、盧溝橋兩個例子,說明中國石拱橋兩個例子,說明中國石拱橋有的像趙州橋,有的像盧溝橋,只有這兩種形式。這樣說對不對?
要求:引用課文里的句子作根據(jù)回答問題。
明確:這樣說是不能的。課文里說:“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驚人的杰作。”
[說明]學生能答出這樣話是不對的。教師引導的重點在于使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來回答。
二、教師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課文中單舉趙州橋、盧溝橋這兩個例子呢?
學生可能回答是:
因為這兩座橋最著名。
因為這兩座橋最有特點。
因為這兩座橋最有代表性。
因為這兩座橋集中了中國石拱橋的一些特征。
因為這兩座橋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師要順著學生的思路,逐一引導他們弄明白他們的分析是否正確;重點引導學生研究這兩座橋代表了中國石拱橋的哪些“特征”。
明確:中國石拱橋的特征是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堅固。
[說明]這一個步矛實際是又扣住前面“整體感知”的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將那時學生沒有明確的內(nèi)容給以明確,即中國石拱橋的特征是什么。那時是用添加定語的方法,引導學生感知課文所說明的事物特征的,現(xiàn)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基本上能夠理解到這一步了。
三、教師提出第三個問題:
中國石拱橋具有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堅固的特征,這是中國石拱橋的共性。既然是共性,那么趙州橋、盧溝橋都應該體現(xiàn)出這些特征來。請同學樣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看看趙州橋、盧構(gòu)橋是不是體現(xiàn)了這些特征。
明確:
1、歷史悠久的特征,可以從這樣幾處說明中看出:
(趙州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1300余年了!
“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間!
2、形式優(yōu)美的特征,可以從這樣幾處說明中看出:“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珮蚪Y(jié)構(gòu)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詩人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
盧溝橋面兩旁的石柱上“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姿萬狀,惟妙惟肖。……馬可.波羅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gòu)成美麗的奇觀’。在國內(nèi),這座橋也是歷來為人們所稱贊的。它地處入都要道,而且建筑優(yōu)美,‘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盛景之一!
3、結(jié)構(gòu)堅固的特征,可以從這樣幾處看出:
“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的最古的石拱橋!
“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蠊坝28道拱圈拼成,……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響!
“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有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說明]引導學生精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所說明的中國石拱橋的特征,培養(yǎng)認認真真讀書的學習習慣。
4、教師提出第四個問題:趙州橋和盧溝橋除了一個是獨拱,一個是聯(lián)拱的特點以外,它們各自還有其它的特點嗎?
明確:抓主要的方面:趙州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盧溝橋的柱頭上有千姿百態(tài)的獅子。
(板書:拱上加拱 28道拱圈拼成 石獅百態(tài)) [說明]在上面教學過程的基礎上,再深入一步理解兩座橋的個性,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征。辯證法告訴我們:個性我共性和關系是辯證統(tǒng)一的。二者是互相聯(lián)系的。每個事物既具有個性,也包括共性,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沒有個性也就沒有共性。同樣,也滑不包含共性的個性。正因為如此,設計的這一步驟,既讓學生弄懂舉例說明方法的要點,也是引導他們學習辯證看問題的思想方法,從而對課文說明的內(nèi)容有一個全面而又具體形象的理解。
5、教師提出第五個問題:作者在說明中國石拱橋這些特片的.時候,舉一個例子不是更簡練嗎?為什么要舉兩個例子呢?
先請學生再看看書,想一想再回答。
學生可能的回答是:
兩座橋一個說明中國石拱橋形成優(yōu)美,一個說明結(jié)構(gòu)堅固。 趙州橋優(yōu)美、堅固,盧溝橋具有歷史意義。
舉一個例子太單調(diào),舉兩個例子能說明“大小不一,形式多樣”。 兩座橋都是著名的。
注意:學生不太注意兩座橋在形式上所代表的獨拱、聯(lián)拱兩種類型。教師要耐心啟發(fā)學生認真看書,從書中找到確切的回答。
明確:獨拱、聯(lián)拱代表了中國石拱橋的兩種類型,因此,必須都要介紹,才能說明得全面、準確。說明文中舉例子一定要舉有代表性的例子,才能達到準確說明的目的。
[說明]這一步已進入到學習舉例說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說明文中舉例子進行說明時,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要典型,才能說明清楚問題。
總結(jié)全文
1、借助板書帶著學生回憶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
2、強調(diào)本課所學的說明文知識:
(1)這篇課文為何舉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因為這兩座橋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共同的特征,能夠達到比較準確客觀說明中國石拱橋具有的特征和目的。
(2)說明文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一定要選取取有代表性的例子。代表性包括具有自身特征和共同特征兩個方面。
3、指出本課重點詞語: 推崇 勻稱 古樸 惟妙惟肖 絕倫
[說明]總結(jié)要突出教學重點,明確本課所學的內(nèi)容和知識,幫助學生回憶學習的過程,加深所學知識的記憶;同時,落實詞語教學的內(nèi)容。
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三、四、七題。
《中國石拱橋》語言訓練五法
說明文《中國石拱橋》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著名的橋梁專家,同時也是一位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行家。該文以極其簡潔的語言,準確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石拱橋的“雄姿”,一直是中學語文課本的傳統(tǒng)教材。課文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該如何確定本文的教學目標呢?部頒《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初二學生閱讀說明文提出了“體會語言準確性”的要求,省頒《各科教學指導綱要》對閱讀說明文也提出了“體會說明性語言的特點”的要求。據(jù)此結(jié)合學生剛學說明文的實際及本文語言特點,應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目標不宜多,而應明確集中,可把“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列為本文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為使此教學目標和重點落到實處,可采用了以下訓練方法:
(一)對照比較法
比較是判別事物特征的一種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較對照,借以揭示事物的異同,優(yōu)劣與高下,從而幫助人們準確地區(qū)別事物,認識事物。為讓學生認識本文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可進行以下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兩個片斷,綜合對照比較,完成以下練習:
甲文:(見課文第4、5節(jié)),略
乙文: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洨河上。我國現(xiàn)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隋開皇大業(yè)年間(590-608)李春創(chuàng)建。橋單孔,全長五十點八二米,橋面寬約十米,跨徑三十七點零二米,拱圈矢高七點二三米,孤形平緩,拱圈由二十八條并列的石條組成,上設四個小拱,既減輕重量,節(jié)省材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觀。在世界橋梁史上,其設計與工藝之新為石拱橋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大在當時亦屬創(chuàng)舉,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解放后,于1953年至1958年按最初橋樣進行了修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下面幾個語句均摘自甲文。請分別從乙文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語句,并分析它們的異同:
(1)甲文:趙州橋橫跨在浚河上……
乙文: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
同:介紹趙州橋地理位置
異:甲文生動說明;乙文屬平實說明
(2)甲文: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
乙文:寬約十米
同:介紹趙州橋的寬
異:甲文介紹趙州橋?qū)捿^詳盡;乙文較簡潔。
(3)甲文: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乙文:其設計與工藝之新為石拱橋的卓越典范。
同:橋的設計與建造
異:甲文從設計一直到施工;乙文著重設計和工藝。
(4)甲文: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乙文:上設四個小拱。
同:介紹大拱上的小拱。
異:甲文準確寫出小拱位置;乙文就不太清楚。
2.乙文中說拱圈“弧形平緩”,其優(yōu)點用甲文中的話來說是: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
3.甲文中說趙州橋的大拱“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乙文中說趙州橋的“跨度之大在當時亦屬創(chuàng)舉”,這兩句中的“在當時”指的是:公元605年左右。它們不能去掉的原因是:去掉“在當時”就會誤認為趙州橋的大拱現(xiàn)在也是最長的,這與事實不符。
4.下列兩個句子,哪個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A、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象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
B、拱圈由二十八條并列的石條組成。
答:A句表達效果好,形象、準確、生動地說明拱圈拼成的樣子。
(二)歸類分析法
只有用最準確的語言對說明對象作精確的說明,才能使讀者對事物有明晰準確的印象。《中國石拱橋》的語言特點還在于使用了一些語意模糊、不確定的詞語進行說明,以使說明更切合實際。為讓學生認識這種模糊說明的藝術,可進行以下歸類訓練:
體會下邊幾句話中加點詞語的作用,把它們分別歸類到后面的表格里。
1.“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
2.趙州橋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4.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三十七點四米,在當時可算是最長的石拱。
5.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
6.到解放的時候,橋身有些殘損。
7.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
8.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全橋結(jié)構(gòu)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10.有的石梁一塊就有二百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
表示估計 表示限制 表示程度
大約二百來
可算左右可能 有些完全
不完全 幾乎充分
最十分
“幾乎、大約、可能、可算”是一組語意內(nèi)含量大、模糊而不確切的詞語,使用它們,似乎很難達到“準確說明”的目的。而茅以升就是巧用它們,反映客觀實際,避免了說明的武斷。在中國,石拱橋分布確實廣泛,但是否已廣泛到自古到今無處不在的情況呢?很難斷定,因為事實上不可能進行一次從古到今的全國各地的石拱橋的調(diào)查,用“幾乎”這個表程度的副詞,在強調(diào)石拱橋分布廣泛的同時,避免了說明的絕對化,否則難以令人信服。同時由于時間久遠,掌握的資料不可能齊全,對一千多年前的史實記載更不可能斷言,于是作者恰當?shù)剡x用了“大約、可能”這兩個表示估計的詞,以對歷史情況作客觀的反映。表估計的副詞“可算”更是經(jīng)作者再三推敲后而選用的。茅以升在關于《中國石拱橋》的一封信中說:“趙州橋大拱的長度,根據(jù)我個人掌握的資料,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但個人的見聞畢竟有限,這是有所保留的提法。對于不能絕對肯定的東西,不敢率然下結(jié)論,于是使用‘可算’表示不作肯定的意思!薄皫缀酢、“可能”等不能表示明確肯定的詞語,看似含糊,而一旦將它們從句中去掉,說明則可能與實際相悖。用這些模糊語言來說明,倒更切合實際。這些模糊語言的選用,不僅是作者求實的科學精神與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的表現(xiàn),而且是作者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的顯現(xiàn)。
上述語言分析的歸類訓練,同時也是對學生學過的詞類知識的復習鞏固。
(三)誤讀體會法
《中國石拱橋》語言的準確性,不僅體現(xiàn)在使用了一些恰當?shù)哪:Z,而且體現(xiàn)在準確地運用一些動詞、形容詞等作簡潔確切地說明。這些詞既不是生字,也不是難詞,學生往往領悟不到,看不出其中的妙處,針對此種情況,采用有意誤讀的方法,讓學生聽說辨別,也不失為良策。下文節(jié)選的是課文的第3節(jié),教師朗讀時,要求學生認真聽,并記下老師讀錯的地方(文中加點的詞有意不讀;需要故意讀錯的詞,在該詞后的括號內(nèi)表明)
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長久)的歷史!端畯阶ⅰ防锾岬降摹奥萌藰颉贝蠹s建成(建造)于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駭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有名)的當推(是)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
“悠悠”和“長久”,“建成”和“建造”,“著名”和“有名”,“驚人”和“駭人”;這些詞的含義和區(qū)別均可讓學生討論發(fā)言,以領會課文用詞的準確和簡明。對于省略不讀的詞,也可放手讓學生辨析,講用與不用的差別及不用可能會引起的歧義。有意誤讀,會成功地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熱烈的討論,這既是一種語言聽說活動,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語言思維訓練,較形象深刻地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四)定義詮釋法
用簡潔的語言,把事物所包含的確定意義概括起來,成為唯一正確的解釋,使人們對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有個明確的認識,這就是通常說的下定義,也是說明事物的一種方法。例如:“語文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這是從語文的性質(zhì)和作用給語文下定義。課文第六節(jié)為說明盧溝橋的特點用了這樣一段話“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十一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聯(lián),所以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睘榕囵B(yǎng)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可以要求學生據(jù)此給聯(lián)拱石橋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可限定字數(shù))以加深對盧溝橋最本質(zhì)的特點──聯(lián)拱的認識。
由多個石拱聯(lián)接而成的橋,叫聯(lián)拱石橋。同樣為加深對趙州橋最本質(zhì)的特點──獨拱的認識,也可讓學生對獨拱石橋進行下定義的語言思維訓練。
(五)判斷正誤法
可選用課文中若干個句子,或原句,或省略個別字詞,或改動若干詞語,請學生注意聽并判斷正確與否,這種練習擬放在課前或課后進行,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課文的熟悉程度,最終目的還在于體會、領悟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落實教學目標和重點。
《中國石拱橋》理貫辭達,簡樸淡雅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介紹石拱橋知識的說明文。作者于簡樸的說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處處流露出對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贊美,對祖國悠久文化和新社會制度的歌頌,十分感人。全文簡樸淡雅,理貫辭達,不失為說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從全文的結(jié)構(gòu)來看,這篇文章采用了有總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說明石拱橋的外形、結(jié)構(gòu)和功用;接著,用例證說明和特征說明的方法,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分別說明它們的獨特構(gòu)造和高度藝術水平;最后又綜述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尤其是石拱橋的新發(fā)展。以文章主體即介紹兩橋的部分而論,總是以橋的地理位置、修建時代和功用,直說到橋的每一具體特點及其作用。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這種明晰的條理,是客觀事物自身各種關系的如實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對所說明對象的深刻明白的認識。
簡樸固非易事,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石拱橋》一文于簡樸說明之中融入描繪,于條理之中富于變通。例如,文章開頭一段介紹石拱橋的外形,先以“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一句,極簡潔而形象地點明石拱橋的外形特色;然后,緊承“就像虹”三字,從古代神話和我國詩人作品中,進一步說明“雨后彩虹”和拱橋之間的聯(lián)系,并把拱橋比作“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動靜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風景圖,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這完全不同于一般干巴巴的說明文字,分明是一段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了。
“穩(wěn)”而多“變”,文字方顯得灑脫。這從本文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不同層次布局中可見一斑。介紹趙州橋,著重說明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的最古的石橋”。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時間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點說明,介紹其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術。而介紹盧溝橋,除了一般說明它的修建年代、堅固等情況外,則更側(cè)重在介紹藝術上的價值和在中國人民斗爭史上的紀念意義。這樣,于“大同”之中顯現(xiàn)“小異”,于平穩(wěn)之中又見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滯的弊病。
條理清晰,富于變通,說明描寫,相互交融,使人感到簡樸之中含蘊著淡雅的韻趣。這是《中國石拱橋》一文的一大特色。
《中國石拱橋》在語言運用上的簡樸,突出表現(xiàn)在洗練、明快上。作者以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或說原理,或引古籍,或舉數(shù)字,或作比喻,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全文語句十分簡短、明快,讀來自然上口,毫無佶屈聱牙之感,真如古人所說:“信筆寫出,無一字一句吃力,卻無一字一句率易!笨芍^簡樸之至。
然而,簡樸絕非淺薄鄙俗之謂。細細品讀全文,處處可見作者筆力功夫之深。請看:為了說明“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我國南北朝時的《水經(jīng)注》上的記載以作證明,令人信服。為了介紹趙州橋“全橋結(jié)構(gòu)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作者似乎是信手拈來,舉唐朝張鷟的話,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一下子勾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把人帶入一種優(yōu)美的境界。介紹盧溝橋上的石雕獅子,作者饒有興味地寫道:“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焙孟癜岩活^頭獅子陳列于讀者眼前,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介紹知識的說明文,能寫得如此生動活潑,興趣盎然,確實不是易事。我們說《中國石拱橋》簡樸而不失于淺薄,更多是指它言簡而意賅。請看全文最后一段。這一段寥寥二百多字,既要收束全文,又要介紹解放以來我國橋梁事業(yè)的發(fā)展成就,容量很大,文字卻很經(jīng)濟。首句“兩千年來,我國修建了無數(shù)的石拱橋”,既與文章開頭照應,又一筆收攏了全文的主體部分。然后從解放后全國大規(guī)模興建各種橋梁轉(zhuǎn)到“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橋”。緊扣住全文題目。接著,以云南長虹大橋、雙曲拱橋和最大孔的拱橋三例說明,最后歸結(ji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而有說服力。
作者這種寄嚴謹工巧于簡樸自然之中的功夫,在遣詞煉字方面也很突出。如介紹趙州橋的成就,用“著名”;介紹其歷史,用“最古”;說明其外形,用“橫跨”“雄偉”“雄姿”;介紹其施工技術,用“巧妙絕倫”,無一字不自然貼切。宋代朱熹曾說過:“作文字須是靠實,說得有條理!蔽┯欣斫猓寄芸繉。大散文家王安石也曾說過:“理解者,文不期工而自工!薄吨袊皹颉芬晃,之所以能如此簡明樸實而又妙趣橫生,綽約多姿,“理解”“靠實”確實是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還要著重說一點。古人論文,講“氣”、講“理”、講“情”、講“神”。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夫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清人劉大櫆《論文偶記》中說:“文貴簡。凡文筆老則簡,意真則簡,辭切則簡,理當則簡,味淡則簡,氣蘊則簡,品貴則簡,神遠而含藏不盡則簡,故簡為文章盡境。”這幾句話,說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能力等與文字簡樸之間的關系。作者茅以升同志,是新中國的老一代橋梁專家,身經(jīng)兩種迥然不同的社會,畢生從事于我國橋梁事業(yè)和教育工作。解放前,他主持設計建造了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我國群眾至今引以為豪;解放后,參加設計和建造了不少更大更新的橋梁,為我國的橋梁事業(y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從畢生的經(jīng)歷中,深深體會到我國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力量,為此而驕傲、自豪,又加之作者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并具有高度的文化素養(yǎng)和豐富而淵博的橋梁學方面的知識,這就使得這篇說明文寫得情真意切,理貫辭達,立意簡明而情蘊其中。我想,這才是《中國石拱橋》寫得如此出色的根本原因。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漫游語文世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語文學習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初步嘗試在語文學習中溝通課堂內(nèi)外、課本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從而開發(fā)利用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
活動目標:
1.搜集語言現(xiàn)象并歸類整理。
2.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活動準備:
1.自選內(nèi)容:
、偎鸭彝、校園、社會運用語言文字的情況。比如,家庭成員之間、家庭成員與親戚朋友之間、左鄰右舍之間口語交際所使用的最新鮮、最活潑的大眾化語言;
、谶^年時家家戶戶的春聯(lián),村鎮(zhèn)上的集會、廣播、布告所使用的語言;
、坌@里的標語牌、宣傳欄、墻報以及運動會、藝術節(jié)等活動使用的語言;
④社會上的電影電視、標語廣告、商店匾額、商品說明書、企業(yè)公司招牌、報紙刊物、互聯(lián)網(wǎng)所使用的語言,有哪些新鮮用語,有哪些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如此等等,都在搜集之列。
2、自選小組:明確自己的任務,自由選擇小組?梢砸孕〗M為單位,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進行。
3.自由展示:將搜集調(diào)查到得有關同一類型的資料進行篩選、梳理,自選形式成果展示。(關鍵:通過成果匯報、才藝表演、現(xiàn)場再現(xiàn)的方式展現(xiàn)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語文。)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同學們,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開設了語文課,你是怎樣理解“語文”一詞的呢
。▽W生各抒己見。)
同學們,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生活中的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不僅僅是“人”“手”“口”;也不僅僅是唐詩宋詞;更不僅僅是我們的一篇篇習作!今天讓我們放下手中的語文課本,走出教室,擦亮慧眼,一起來尋找生活中的語文吧!
二、成果展示
。ㄒ唬蕚湟螅焊鹘M成員將自己搜集的資料歸總,將重復的、代表性不強的內(nèi)容去掉,留下最具代表性、最能表現(xiàn)本類語言特色的資料整理并適當歸類,用小卡片、大條幅、書畫作品、錄音磁帶、照片等形式記錄下來。
具體操作:教師到各組了解情況并稍作指導,由小組長負責落實。
。ǘ┱故疽螅好拷M派幾名同學選用一種較合適的形式將本組獲取的語文材料成果進行編排,各組展示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nèi)。內(nèi)容包擴本組搜集的主題,展示匯報和暢談收獲三個環(huán)節(jié)。
展示內(nèi)容盡可能主題明確,不可涉獵過多。可在以下方面展開搜集(僅供參考):
、俪烧Z組。查《成語詞典》、閱讀《成語故事》等,搜集有關人品及外貌的褒義詞、貶義詞成語。體會成語文字簡煉、語意深刻的特點。
、谵r(nóng)村諺語、童謠、箴言組。走訪農(nóng)民,搜集二十四節(jié)氣歌;與農(nóng)耕、天氣有關的諺語;一些淺顯易懂的箴言;充滿童趣的鄉(xiāng)村童謠。了解這些語言貼近生活的特點。
、蹮善翉V告組。收看近段時期經(jīng)常播出的廣告,記錄廣告詞及畫面、動作設計。結(jié)合生活中相應商品的銷售情況,思考這些廣告形式的宣傳效果。
、芙诸^推銷、叫賣、吆喝組。上街走走看看,記錄各商場、店鋪、小販們推銷產(chǎn)品使用的各種方式及輔助工具,模仿幾種有特色的叫賣吆喝聲。初略了解瀏陽市井文化的一個側(cè)面。
⑤店名組。逛街,邊逛邊羅列出瀏陽城區(qū)幾條主街道的酒店、花店、小吃店、服裝店、鞋店、日用品店等店名。思考各店名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
⑥對聯(lián)條幅組。去書店看書,走訪本村曾擔任村組書記工作的長輩或上戶調(diào)查,搜集記錄一些婚聯(lián)、壽聯(lián)、春聯(lián)、挽聯(lián)、商業(yè)慶聯(lián)等。想一想對聯(lián)的特點。
⑦匾額錦旗組。參觀一下裝飾店和部分大酒店、機關單位大廳,留心并記錄墻上懸掛的大小匾額、錦旗,思考匾額、錦旗上圖畫及文字的意義。
、鄻苏Z警示組。到附近幾所學校、公園、各主街道看一看,有哪些校園標語、公園警示語、交通警示語,想想它們在生活中的作用。
、嵊耙暀谀拷M。在家收看幾個主要電視頻道各時段的電視欄目,記下名稱;上電影院及影碟租賣店看廣告,了解近段時期熱播的電影電視名稱。想一想影視欄目內(nèi)容的廣泛性及影視與當前時期(如國慶期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展示形式可提前指導(僅指參考):
、僬f相聲。在你說我說之中展示語文現(xiàn)象。如成語,教師可根據(jù)《教師用書》提供的《成語新編》和學生搜集的成語改編,指定兩名學生表演。
、谝粏栆淮穑f說唱唱。如二十四節(jié)氣歌、農(nóng)諺、箴言、童謠等。
③動作語言配以實物摩擬。熒屏廣告、叫賣吆喝聲。
、苷骷M。如店名、招牌、匾額設計等。
、菪∑沸∧M。如表演公園、街道城管值勤。
學生和教師可針對每組的'展示情況適當點評。
三、小小辯論
生活中的語文不都是盡善盡美的,我們時時可以看到亂用成語的店鋪,書寫錯誤的標語,你是怎樣看待這種現(xiàn)象的生活中的語文對于我們的學習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學生結(jié)合實例長嘆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作為其中一位辯友抒發(fā)自己的觀點,不作統(tǒng)一點評。
四、結(jié)束語
在生活的世界里漫游,在語文的世界里漫游,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的外延同語文的處延是相等的,我們要懂得珍惜每一次語文學習的機會,我們要用慧眼去觀察、學習生活中的語文,你會時時發(fā)現(xiàn)語文無處不在;語文,其實妙不可言!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課文情節(jié)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按民間故事的特點來賞析課文,有表情地朗讀對話。
3、情感目標:感受“正能壓邪”的道理,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維目標:開發(fā)、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賞析。
教學難點:
課文是怎樣把現(xiàn)實生活與豐富的想象結(jié)合起來的。
預習要求:
熟悉故事情節(jié);練習對話朗讀。
教時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大家讀過《一千零一夜》這部書嗎?——讀過。
知道這是一部什么書嗎?——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個薩桑國,國王山魯亞爾痛恨王后對他的不貞,就把她殺了。以后國王每天晚上娶一個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殺掉。當時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其他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晚上,她給國王講故事,講到最緊要的時候天就亮了,國王急著要去早朝,但為了聽故事的結(jié)局,國王就把她留了下來。此后,她每天晚上給國王講故事,故事一個接著一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國王終于被感化了,同山魯佐得王后白頭偕老。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內(nèi)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我國古代稱阿拉伯地區(qū)為“天方”,“譚”通“談”),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學作品之一。高爾基稱它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漁夫的故事》這篇課文就選自《一千零一夜》這部民間故事集。板書:漁夫的故事。
二、復習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
既然《漁夫的故事》是一則民間故事,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jù)民間故事的特點來學習這篇文章。首先,我們請同學們來回憶一下什么是民間故事?民間故事一般有哪些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擇要板書:立足于現(xiàn)實而又富有幻想,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口語化,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下面老師請問大家的是“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一般包括幾個部分?齊答,板書: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
過渡:接下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最快的速度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給文章劃分為四個部分,并用最簡明的語言概括其主要內(nèi)容。
三、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1、學生稍作思考、討論后回答,板書:(1-2)捕魚撈瓶,(3-15)放魔出瓶,(16-23)誘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結(jié):故事情節(jié)不僅完整,而且曲折生動,扣人心弦,表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構(gòu)思能力。
過渡:故事里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漁夫,還有一個魔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人物有沒有鮮明的性格特點?板書:漁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讀對話,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有關語句來分析其性格特點。
2、指名回答,教師點撥,擇要板書:誠實善良機智勇敢;兇殘狡猾卑鄙愚蠢。
3、小結(jié)并過渡:剛才我們主要是從人物對話中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課文除了對話描寫之外,還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對漁夫有心理描寫,對魔鬼有外貌描寫。
5、指名朗讀心理描寫的語句,分析心理描寫的作用。(1)喜悅好奇的心理,推動故事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2)寫出漁夫思想的轉(zhuǎn)化,這時他已清醒地認識到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戰(zhàn)勝魔鬼,表現(xiàn)了他的機智勇敢。這處心理描寫是作品的精華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漁夫之所以能戰(zhàn)勝魔鬼的根本原因,也使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了180度轉(zhuǎn)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6、分析外貌描寫的作用。指名回答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師生對口朗讀(老師讀本體,學生讀比喻詞和喻體);分析作用:生動形象地刻畫出魔鬼面目的兇惡。
7、小結(jié):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漁夫;運用對話描寫和外貌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兇殘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鮮明。
過渡:民間故事的第三個特點是“語言口語化……”,請同學們舉例說明。
五、分析語言特色
指名舉例說明。
過渡:課文以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用口語化的語言,敘述了漁夫機智地戰(zhàn)勝魔鬼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里面,哪些是現(xiàn)實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樣把現(xiàn)實生活與豐富的想象結(jié)合起來的?
六、分析“立足于現(xiàn)實而又富有幻想”的藝術特色
1、討論后指名回答:課文所寫的哪些是現(xiàn)實的?哪些是幻想的?
2、教師小結(jié):漁夫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板書:正義,邪惡。
漁夫跟魔鬼的斗爭情節(jié)也是幻想的,但是這種斗爭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正義與邪惡,真善美與假惡丑斗爭的曲折反映,最后的勝利則寄寓著勞動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過渡:那么這個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體指什么呢?也就是說,最后的勝利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七、明確主題思想
指名回答:正義的力量一定能戰(zhàn)勝邪惡的勢力。對像魔鬼那樣的敵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決不能心慈手軟。
教師板書:正能壓邪。
八、課內(nèi)思維訓練
題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漁夫在前三個世紀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達流暢。
九、課后作業(yè):“話”“表”兼顧地講述《漁夫的故事》
《漁夫的故事》教學實錄
導入: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個薩桑國,國王山魯亞爾痛恨王后對他的不忠,就把王后給殺了?伤不解氣,以后每天晚上都娶一個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殺掉。當時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其他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晚上,她給國王講故事,每次講到最緊要的時候天就亮了。國王急著要去早朝,但為了聽故事的結(jié)局,只得讓她活了下來。此后,她每天晚上都給國王講故事,故事一個接著一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國王終于被感化了,同山魯佐德王后白頭偕老。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內(nèi)容。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漁夫的故事》這篇課文就選自《一千零一夜》這部民間故事集。
老師板書:漁夫的故事
二、提寫生字詞:(同時提醒課代表飯后自習再提寫一次)
三、劃分段落,抓關鍵詞,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給文章劃分為四個部分,并找出各段的關鍵詞,利用關鍵詞組成最簡明的語言概括其主要內(nèi)容。
四、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1、學生稍作思考、討論后回答,板書:(1-2)捕魚撈瓶,(3-15)放魔出瓶,(16-23)誘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學生(內(nèi)向型性格同學)復述故事情節(jié):故事情節(jié)不僅完整,而且曲折生動,扣人心弦,表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構(gòu)思能力。
五、有表情地分角色朗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1、指導學生在讀時要有表情(讀出重音、語調(diào))朗讀對話,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有關語句來分析其性格特點。
2、自由回答,教師點撥,擇要板書:誠實善良機智勇敢;兇殘狡猾卑鄙愚蠢。
3、人物描寫方法通常有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剛才我們主要是從人物對話中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課文除了對話描寫之外,還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自由回答:對漁夫有心理描寫,對魔鬼有外貌描寫。
5、賞析修辭之妙:外貌描寫的作用。指名(較差同學)回答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師生對口朗讀(老師讀本體,學生讀比喻詞和喻體);分析作用(較好同學):生動形象地刻畫出魔鬼面目的兇惡。
6、小結(jié):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漁夫;運用對話描寫和外貌描寫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兇殘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鮮明。
六、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1、先讀準題目:道理
2、指名(由閱讀能力較差的同學)回答:正義的力量一定能戰(zhàn)勝邪惡的勢力。對像魔鬼那樣的敵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決不能心慈手軟。
3、復習朗讀《說虎》
教師板書:正能壓邪。
七、課內(nèi)思維訓練
題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漁夫在前三個世紀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
1、從二者中選擇一個,結(jié)合課文進行合理想象,并說明依據(jù)點,要寫到課堂練習本上。
2、先組內(nèi)展示,然后班級交流。
《漁夫的故事》原文閱讀
從前有一個漁夫,家裏很窮。他每天早上到海邊去捕魚,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條規(guī)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網(wǎng)。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網(wǎng),什麼都沒撈簦他很不高興。第四次把網(wǎng)拉攏來的時候,他覺得太重了,簡直拉不動。他就脫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網(wǎng)拖上岸來。打開網(wǎng)一看,發(fā)現(xiàn)網(wǎng)裏有一個膽形的黃銅瓶,瓶口用錫封簦錫上蓋羲羅門的印。
漁夫一見,笑逐顏開,說道:「我把這瓶子帶到市上去,可以賣它十塊金幣!顾推繐u了一搖,覺得很重,裏面似乎塞滿了東西。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個瓶裏到底裝的什麼東西?我要打開來看個清楚,再拿去賣!顾蛷难鼛习纬鲂〉叮巳テ靠谏系腻a封,然后搖搖瓶子,想把裏面的東西倒出來,但是什麼東西也沒有。他覺得非常奇怪。
隔一會兒,瓶裏冒出一股青煙,飄飄蕩蕩地升到空中,繼而彌漫在大地上,逐漸凝成一團,最后變成個巨大的魔鬼,披頭散發(fā),高高地聳立在漁夫面前。魔鬼頭像堡壘,手像鐵叉,腿像桅桿,口像山洞,牙齒像白石塊,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燈籠,樣子非常兇惡。
漁夫一看見這可怕的魔鬼,呆呆的不知如何應付。一會兒,他聽見魔鬼叫道:「所羅門啊,別殺我,以后我不敢再違背您的命令了!」
「魔鬼!」?jié)O夫說道,「所羅門已經(jīng)死了一千八百年了。你是怎麼鉆到這個瓶子裏的呢?」
魔鬼定神一看,眼前不是所羅門,而是一個漁夫,便說道:「漁夫啊,準備死吧!你選擇怎樣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殺掉!」
「我犯了什麼罪?」?jié)O夫問道,「我把你從海裏撈上來,又把你從銅瓶裏放出來,救了你的命,你為什麼要殺我?」
魔鬼答道:「你聽一聽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說吧,」?jié)O夫說,「簡單些!
「你要知道,」魔鬼說,「我是個無惡不作的兇神,曾經(jīng)跟所羅門作對,他派人把我捉去,裝在這個銅瓶裏,用錫封嚴了,又蓋上印,投到海裏。我在海裏呆簦在第一個世紀裏,我常常想:『誰要是在這個世紀裏解救我,我一定報答他,使他終身享受榮華富貴!灰话倌赀^去了,可是沒有人來解救我。第二個世紀開始的時候,我說:『誰要是在這個世紀裏解救我,我一定報答他,把全世界的寶庫都指點給他!豢墒菦]有人來解救我。第三個世紀開始的時候,我說:『誰要是在這個世紀裏解救我,我一定報答他,滿足他的三種愿望!豢墒钦^了四百年,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於是我非常生氣,我說:『從今以后,誰要是來解救我,我一定要殺死他,不過準許他選擇怎樣死!粷O夫,現(xiàn)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選擇你的死法。」
漁夫叫道:「好倒霉啊,碰上我來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
「正因為你救了我,我才要殺你啊!」
「好心對待你,你卻要殺我!老話確實講得不錯,這真是『恩將
仇報』了!」
「別再羅唆了,」魔鬼說道,「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這時候漁夫想道:「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轨妒撬麑δЧ碚f:「你決心要殺我嗎?」
「不錯!
「憑羯竦拿字起誓,我要問你一件事,你必須說實話!
「可以,」魔鬼說,「問吧,要簡短些!
「你不是住在這個銅瓶裏嗎?可是照道理說,這個銅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條腿,怎麼容得下你這樣龐大的整個身體呀?」
「你不相信我住在這個銅瓶裏嗎?」
「我沒有親眼看見,絕對不能相信!
這時候,魔鬼搖身一變,變成一團青煙,逐漸縮成一縷,慢慢的鉆進銅瓶。漁夫見青煙全進了銅瓶,就立刻拾起蓋印
的錫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學裟Ч淼目諼譴笊說:「告訴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樣死?現(xiàn)在我決心把你投到海裏去!
漁夫的故事》節(jié)選自《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也叫《阿拉伯之夜》)它是一部阿拉伯的民間故事集,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天方,阿拉伯的古稱,夜譚,這里指夜里講的故事。相傳古代阿拉伯有個叫魯亞爾的殘暴國王,每夜要娶一個王后,第二天就殺掉另娶。多少女子慘遭不幸。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給國王。她很會講故事。第一夜,就使國王聽得入迷。故事講到最動人的地方,天亮了,國王要去上朝,只好留下她不殺,好把故事聽完。此后,她就夜夜講故事。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套一個故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國王終于被感化而悔悟,不再殺她!兑磺Я阋灰埂芬虼说妹械墓适,內(nèi)容十分豐富多彩。有冒險故事、戀愛故事、歷史故事、也有寓言和童話,故事的背景很廣闊,有的在巴格達,有的在埃及,有的在法蘭西,有的在中國。故事既帶有傳奇的色彩,又富于幻想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反映了古代阿拉伯的社會情況和風俗人情,顯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多少世紀以來,這本故事集一直受到阿拉伯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今天我們學習的《漁夫的故事》,就極其生動地敘述了漁夫打魚,遇見魔鬼,最后戰(zhàn)勝魔鬼的經(jīng)過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yǎng)。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學勵志。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義。
教學方法:閱讀法,學導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詩句導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边@幾句詩寫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學生回答引出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實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家信——《誡子書》,去體會慈父的殷殷情懷,智者的諄諄教誨。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順。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找學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明確加點字的注音和課文朗讀停頓。
夫: 澹泊:: 淫慢: 險躁: 窮廬: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3、全班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準確翻譯。
1、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譯讀課文。
溫馨提示:A、聯(lián)系實虛詞的日常積累(如“以”的常見用法),遷移聯(lián)想,猜讀翻譯,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后總結(jié)成型。
B、翻譯課文時不能直譯的便意譯,無論哪種譯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雙重否定)和原文的風格特點(如本文的簡潔精警)
2、合作探究:小組合作,解決個人翻譯過程遇到的難題。
3、師生共同解疑。教師給予點撥,對學生進行古文學習方法的指導。
四、品讀課文,領會深意。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以一系列的問題帶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告誡兒子立志學習、修身養(yǎng)性、淡泊名利、珍惜時間。要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從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組討論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齊讀原句,體會作者情感,力求熟讀至誦)
明確:A、淡泊: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B、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C、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3、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4、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啟發(fā)。
明確: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六、課堂小結(jié):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彌新,愿這些經(jīng)典的語句伴隨我們大家行走一生。讓我們一起背誦全文。
七、課后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搜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掌握字詞,體會形象,把握感情
【學習重點】寫景的組織與安排
【課前預習】
你能把下面的字詞拼音寫準確嗎?并且嗎?趕快動筆吧,親愛的孩子!
醞釀( ) 黃暈( ) 披著蓑衣( ) 漲起來( )
宛轉(zhuǎn)( ) 應和( ) 戴著斗笠( ) 抖 擻( )
薄煙( ) 朗潤( ) 捉迷藏( ) 仿佛( )
稀疏( ) 鳥巢( )
2.解釋字詞
欣欣然: 朗潤:
吹面不寒楊柳風:
醞釀: 黃暈:
一年之計在于春: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賣弄:。 抖擻:
3.關于文章的作者你了解多少呢?看看那個孩子填的準確又工整。
《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號____________,后改為自清,字______。原籍浙江紹興人,現(xiàn)代的__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預習質(zhì)疑】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數(shù)一數(shù)《春》這篇文章共有幾段?聰明的你想想朱自清描寫了春天的幾種代表性的事物呢?展現(xiàn)了幾幅圖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討論下看看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結(jié)構(gòu)上是什么順序?
3.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卷春的畫圖,是一曲春的贊歌。請用這樣的句式來寫幾句。
《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春》這篇文章中,朱自清給我們展示五幅圖畫,你分別給這五幅圖畫配上相應的古詩。
春草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花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風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迎春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給文章文章的第一段加個標題:______________。文中第一段連用兩個“盼望”,你知道為何用兩個“盼望”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著”,兩個“了”給人一種_____________的感覺。
6.文章的重點部分是_________,這一部分結(jié)構(gòu)上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掌握字詞,體會形象,把握感情
【學習重點】
【課前預習】
課后的課文背的怎樣了?來下面有幾句話,你來檢測下自己的水平吧
。1) 小草偷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春花圖中使用排比有使用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虛寫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寫風和陽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把整首詩給默寫出來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第二段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_____________!耙磺小敝傅氖鞘裁茨?_________
“剛”照應了上文的_________。分別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剛“睡醒”情態(tài)。
其中“山”睡醒的樣子用了_______來描繪的,為何要用這個詞語呢?__________________
“水”睡醒的樣子用了________來描繪的,為何要用這個詞語呢?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太陽”睡醒的樣子用了_______來描繪的,為何要用這個詞語呢?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點,勾畫出春景的輪廓,為具體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五幅圖創(chuàng)設了廣闊的背景。
2 在描繪春草圖時,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春草的情態(tài)!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廣。這幾句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鉆”這個字該如何去理解呢?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描寫春花圖時有實寫、有虛寫,請寫出虛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這一段可以按照由高到低來排序,你試試作者是由_____寫到_________再寫到_________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句話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他們之間的順序能否顛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句古詩叫做“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將春天寫活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鬧著”這句話中,“鬧”也比較有新意,你能體會住這句話的含義嗎?可愛的孩子們?
4 在春花圖中,有暗寫陽光和春風的句子,你能寫出來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春風圖中,有采用引用的手法的句子,找出來,看看誰默寫的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課時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課文提示上說春風圖,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角度來寫春風的。第一個角度突出了春風的什么特點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類推第二,第三個角度分別寫出了春風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寫的是江南的春雨,開頭第一句,寫出江南春雨的什么特點呢?__________________
而我們這的春雨確是“春雨貴如油”,作者對連綿的春雨是什么態(tài)度呢?______________
你從哪個字可以看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迎春圖中,為何要挑選風箏來描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自清的五幅圖畫,由景及人,頌揚了 表達了作者對春天________________ 感情
5、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寫出了春天的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寫出了春天的 。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寫出了春天的 。
這三個比喻各自成段,它們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為一段,表達效果會有什么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搜集描寫春的古詩詞句
【課后反思】
擴展閱讀:
本學期,遵循新課改“先學后教”,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結(jié)合本班教學,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總體教學
一、 關于備課
備課是比較頭疼的問題。檢查時很多學生未能按時完成,導致教學進度比較緩慢。
原因很多,我思考主要原因是:
1.學生適應“先學后教”的模式需要一個過程。備課目標未能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操作力,過于理想化;
2.多數(shù)未能很好解讀備課目標,為趕時間籠統(tǒng)敷衍備課,內(nèi)容與目標結(jié)合不夠緊密,這也給課堂組織小組展示給來很大困難,進度比較緩慢。為解決備課難題,我后來試著從兩個方面改進加以引導,提高備課效率:(1)課堂留一定時間組織學生備課,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備課;(2)提煉簡化備課目標,使學生易于把握。通過上述方法,備課從內(nèi)容到速度有所改善。
二、 關于作業(yè)
常規(guī)五個作業(yè),除了備課外還有平時練習,配課練習、作文及其周記四項。練習擇取具有針對性的,基礎性強,難度適中,看情況及課文的重要程度適量布置;周記一般是一個教學月寫兩次;作文,上初中后,學生習作比較嚴重的問題是:1.文體不明;2.字數(shù)不達標。少數(shù)學生畏懼習作,有抄襲敷衍現(xiàn)象;周記還能堅持寫,但流水賬比較多,沒寫出真情實感。
三、 課堂管理
培養(yǎng)學習小組長,要求其管理好本組的紀律。但還是有以下不良的現(xiàn)象:
七(1)班學生思維活躍,上課愛打岔,經(jīng)!肮(jié)外生枝”,自律能力不強,管理費力不少。索性找點樂子,在調(diào)皮的學生身上做點文章,以典型教育整體,使學生明辨是非,把學生拉回到教學內(nèi)容上來。
激勵機制的制定與完善是我今后課堂管理要著力的方面。
個體教學--兼顧優(yōu)差生
學習好一些的學生對教學的要求就會高些,也會自覺問問題;落伍的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是不關心作業(yè),不按時作業(yè),缺交作業(yè)種種情況。如侯俊佳,比較悶;陳瀚彬,活潑過度。要給他們開“小灶”,費心得多,先降低要求,哪怕是一點點進步也公開多予以表揚,使其樹立學習的'信心。
改進方向
在繼續(xù)堅持新課改教學模式的前提下,今后教學中我思考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教學:
1、完善多重獎懲機制調(diào)動,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如可以與班內(nèi)操行評比相結(jié)合;
2、鉆研教學業(yè)務,包括學科知識與教學方法。如語文教學中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盡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從情感上調(diào)動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樂趣,深入鉆研,體會學科魅力。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一、教材分析
《堂吉訶德》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文學巨匠塞萬提斯的經(jīng)典名著。作者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xiàn)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本文選自其中一段非常有趣的“堂吉訶德大戰(zhàn)風車”故事。
1.故事梗概
堂吉訶德是一位富于幻想的理想主義戰(zhàn)士。這位50來歲的窮鄉(xiāng)紳雖然身體不太健壯,甚至還有些瘦弱,但他卻沉迷于騎士小說,滿腦子盡是些比武、打仗和戀愛之類的荒誕故事。他決心要恢復古代的騎士精神,于是便學著騎士的做法外出闖蕩江湖。在第一次短暫而失敗的單獨出游后,堂吉訶德說服了老實的窮鄰居桑丘做他的隨從一同冒險,條件是有朝一日讓桑丘做海島總督。第一天,他們來到郊野,遠遠望見了三、四十架風車。堂吉訶德對桑丘說:“那邊出現(xiàn)了三十多個大得出奇的巨人,我去跟他們交手,把他們打死,咱們得了戰(zhàn)利品,就發(fā)財了!北M管桑丘大喊這是風車,想阻攔他,但堂吉訶德腦子里卻裝滿了各種妖魔鬼怪的東西,反而責備桑丘太膽小。他托著長槍沖著一架風車殺上去,并用長槍刺進了他認為是巨人胳膊的風車翼,這時,恰好刮起一陣風,轉(zhuǎn)動的風車翼把他的長槍折成了幾段,并將他連人帶馬地甩了出去。虧得桑丘上來攙扶,他才好不容易從地上爬了起來。當晚,他們在林子里度過了倒霉的一夜。
2.寫作背景:反騎士小說的騎士小說。
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必須了解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
在當時的西班牙文壇上,騎士小說泛濫成災。這種小說結(jié)構(gòu)千篇一律,情節(jié)荒誕離奇,都是虛構(gòu)一個英勇無比的騎士,經(jīng)歷數(shù)不清的驚險遭遇,遇上說不清的愛情糾葛,為國王、為貴族去拼命,而最后總能大獲全勝。宮廷和教會利用這種文學,鼓吹騎士的榮譽與驕傲,鼓勵人們發(fā)揚騎士精神,維護封建統(tǒng)治,去建立世界霸權(quán),而許多人也沉湎在這種小說中不能自拔。
一直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塞萬提斯親身體會了中世紀的封建制度給西班牙帶來的痛苦與災難,因為他憎恨騎士制度和美化這一制度的騎士文學。他要喚醒人們不再吸食這種麻醉人們的鴉片,從脫離現(xiàn)實的夢幻中解脫出來,他在《堂吉訶德》自序里斬釘截鐵地宣稱,這部書的創(chuàng)作意圖就是“要把騎士文學的萬惡地盤完全搗毀”,“要世人厭惡荒誕的騎士小說。”
塞萬提斯在小說中故意模仿騎士傳奇式的寫法,描寫了堂吉訶德帶著他的侍從桑丘潘沙的“游俠史”!短眉X德》是一部辛辣的諷刺作品。它以其犀利的語言,亦莊亦諧的情節(jié),鞭笞了茍延殘喘的封建制度與迎合統(tǒng)治者需要的騎士文學,嘲笑了企圖用打抱不平的方式來改造社會的空想,歷史發(fā)展就如塞萬提斯預期的那樣,《堂吉訶德》的出版給了反動騎士文學以致命的重擊,從此,西班牙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一部新的騎士傳奇,當然,騎士文學的消亡主要是封建制度日趨崩潰,作為其觀念形態(tài)的封建文學必然衰落的結(jié)果。
《堂吉訶德》同時又是一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它通過堂吉訶德主仆在西班牙大地游俠的經(jīng)歷,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宏大的社會生活畫面,真實地反映了16、17世紀西班牙的社會生活現(xiàn)實。在這部將近一百萬字的作品中,共描寫了近七百個形形色色從事各種職業(yè)的人物,他們有貴族、僧侶、地主、市民、農(nóng)民、士兵、演員、商人、理發(fā)師、牧羊人、強盜,等等。作者揭露了封建貴族的傲慢、自私、偽善、惡毒、殘忍,以鄙視的口吻描寫了封建上層社會的窮奢極欲、空虛無聊和庸俗自私。
3.寫作手法
(1)本文采用了西班牙獨特的流浪漢小說的寫法,幽默、諷刺、滑稽、夸張手法的廣泛運用,是這部小說的重要藝術特色。塞萬提斯善于把悲劇與喜劇、嚴肅與滑稽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提示出堂吉訶德這一形象的錯綜復雜的品質(zhì):堂吉訶德越是把自己認作救世的英雄,就越落得個丑角的下場;他為人處世越嚴肅認真,就愈加顯得滑稽荒唐;他的行為以喜劇情節(jié)開始,卻往往以悲劇告終,令讀者忍俊不禁,而在笑中又含著感慨、辛酸--這其中也蘊含著對封建專制的深刻批判。
(2)塞萬提斯還大量借用了騎士小說的描寫敘述手段和那種裝腔作勢的語言,加以模擬、夸張并與現(xiàn)實社會作對比,形成了極不協(xié)調(diào)的可笑對照。如在騎士文學中,騎士受封典禮本是非常神圣莊嚴的宗教儀式,但在這部小說中,受封儀式不是在任何重要的集會場所,卻是在一個破旅店的馬棚里進行。主持人不是有威望的神職人員,卻是一位退隱下來的走江湖的流氓與騙子--旅店老板,而且他手里高擎的不是《圣經(jīng)》,而是供給騾夫草料的賬簿,而為堂吉訶德掛寶劍的竟然是旅店中的妓女!
4.人物形象分析
(1)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是個矛盾、復雜的人物。當時的西班牙社會上黑暗重重,魯迅先生曾指出:“堂吉訶德立志去打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錯誤,錯誤的是他的打法。”堂吉訶德一心要匡正這個社會,但卻一廂情愿地把騎士小說的描寫當成現(xiàn)實生活。他無視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的時代,企圖以自己的游俠行為來復活過時的騎士制度,把單槍匹馬打抱不平當作主持正義、改造社會的`途徑。他大聲疾呼:“不恢復騎士道的盛士是個大錯!
雖然他懷著滿腔真誠,卻總是四處碰壁,他沉浸在幻想中,完全喪失了對現(xiàn)實的感覺,在他眼里,處處有妖魔為害,事事有魔法師搗亂,因此他到處不分青紅皂白,對著臆想出來的敵人橫沖直撞,亂劈亂刺,成為一個滑稽可笑的人物。
其實他所做的那些荒唐可笑的蠢事,大都出自他善良的動機:他攻打風車,自以為是與殘害人類的巨魔作戰(zhàn);他釋放了苦役犯,是為了反對奴役,給人自由;他攻擊抬著圣母像求雨的游行隊伍,是把他們當作搶劫美女的強盜……但由于他無法對現(xiàn)實事物做出正確判斷,往往是事與愿違。他放走了苦役犯,苦役犯不但不感謝,反而恩將仇報,把他揶揄一番,毒打一頓,并搶走了他和桑丘的衣服。他從地主手中救下牧童安德列斯,剛一轉(zhuǎn)身走開,地主又把牧童綁起,打得更狠,以致使牧童詛咒“天底下所有的游俠騎士”。盡管現(xiàn)實無情地嘲弄了堂吉訶德,但他卻執(zhí)迷不悟,不自量力,做事從不考慮方式方法,一味憑幻想蠻干下去,一次又一次落得可悲的結(jié)局,成了一個“最講道德、最有理性的瘋子”,一個既可笑又可嘆的人物。
然而,作者筆下的堂吉訶德又是一個為了維護正義,拯救世人,甘愿犧牲自身生命的無畏勇士。他痛恨專制殘暴,同情被壓迫的勞苦大眾,向往自由,把保護人的正當權(quán)利與尊嚴,鋤強扶弱,消除人世間的不平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見義勇為,從不膽怯退縮。他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主張“一切東西都平等”,社會地位的尊卑是暫時的,只有“美德”才是真正的高貴。他尊敬婦女,主張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戀愛自由。他心地善良、幽默可親,學識淵博。作者實際上把自己的愛憎與希望寄托在了這個人物身上。
堂吉訶德又是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執(zhí)著于他那理想化的騎士道,從不怕人們議論與譏笑,更不怕侮辱與打擊,雖然四處碰壁,但卻百折不悔,一片赤誠,無論什么都不能使他改變初衷,不愧為真理與正義的捍衛(wèi)者。這個只身向舊世界挑戰(zhàn)的孤單的騎士,雖然屢戰(zhàn)屢敗,卻越勇,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在堂吉訶德表面的喜劇因素之下,實際隱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蘊。他對社會正義和人人平等的要求,在扼殺人的一切美好愿望的強大的封建黑暗勢力下,是不可能得以實現(xiàn)的,他以過時的、虛幻的騎士道來改造現(xiàn)實社會,更是一個時代的誤會,完全不足為訓。但他的進步思想,閃耀著資產(chǎn)階級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他的失敗,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悲劇。
堂吉訶德為實現(xiàn)理想而奮不顧身的精神令我們折服,他是一個永不妥協(xié)的斗士。堂吉訶德敢于為主持正義、清除罪惡而忘我斗爭,不管碰到什么樣的敵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縮。他把磨坊的風車當作巨人,毫不猶豫地挺槍拍馬沖過去;他把皮酒囊當作巨人的頭顱,不顧一切的提矛殺去;他把羊群當作魔法師的軍隊,縱馬大加殺戳。他跟比斯蓋人進行惡戰(zhàn),跟楊維斯人進行搏斗;他為一個被曾經(jīng)誘騙她的人無情拋棄的女人,而和拋棄她的人進行決斗;他甚至敢單槍匹馬面對一頭兇猛的獅子而毫無畏懼之心。
堂吉訶德敢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來捍衛(wèi)道德、正義和信仰,即使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這種不屈不撓、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實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堂吉訶德是一個性格復雜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點,又有嚴肅認真的思考;既荒謬絕倫,又崇高偉大;既有喜劇性,又有悲劇性,是一個可笑又可悲、可樂又可敬的具有雙重性格組合的人物形象。
(2)小說中的桑丘潘沙則是塞萬提斯刻意安排的與堂吉訶德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的角色。作者在描寫他們的游俠生涯中,廣泛地采用對比與夸張的手法,反復強調(diào)他們從外形到性格上的某些特征,形成鮮明的對照。桑丘的表面愚鈍配合與堂吉訶德的瘋顛,取得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桑丘是一個又胖又矮的西班牙普通農(nóng)民,由于家境貧寒,在堂吉訶德的勸誘下當了游俠的侍從,指望能通過游俠冒險生涯,做個海島總督,他的駝背老婆也能坐上金光閃閃的馬車,沒有嫁妝的女兒說不定能成伯爵夫人。他性格中既有農(nóng)民的狹隘自私、目光短淺、膽小怕事,處處為自己打算的一面,又有講求實際、冷靜與清醒的一面。他時時在提醒堂吉訶德從幻想中回到現(xiàn)實中來,在他眼里,風車不是巨大,就是風車;羊群不是大軍,就是羊群。在堂吉訶德的每次冒險之前,桑丘總是要勸阻,而每次勸阻都毫無效果,而最終卻總是證明桑丘的勸阻是正確的,這正好與堂吉訶德的狂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5.堂吉訶德形象的主要意義
(1)堂吉訶德的形象徹底完成了作者賦予其打倒騎士文學和騎士制度的使命。
作者通過塑造堂吉訶德這一典型形象,通過描寫堂吉訶德的荒唐行徑,以及他屢屢碰壁、事事失敗的遭遇,生動地說明了騎士的長矛、甲胄已經(jīng)進了歷史陳列館,逆時代車輪而行必將碰得頭破血流。作者利用堂吉訶德這一形象無情地嘲笑和抨擊了腐朽荒唐的騎士制度和流行的騎士小說,指出它對人的毒害,從而給騎士小說以致命的打擊。實際上,它確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自《堂吉訶德》問世以后,西班牙的騎士小說便銷聲匿跡了。
(2)堂吉訶德身上寄托了作者人文主義的理想,體現(xiàn)出了其時代意義。
《堂吉訶德》這部小說產(chǎn)生在“文藝復興”這一新舊交替的轉(zhuǎn)折時代里,它表現(xiàn)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人文主義思想。作者把這些人文主義思想通過主人公堂吉訶德的行為、或借了他的口傳達出來,也就是說,作者把這些人文主義思想灌注到主人公堂吉訶德身上了。
二、教學建議
1.將課文改編成喜劇小品,讓學生表演。表演的同時體會文中人物語言的特點。并且通過實際表演,能夠概括分析出人物的形象及其性格特點。
2.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本文的寫作手法。
3.領會課文人物的語言特點,注意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技巧。
4.了解騎士精神,激發(fā)欣賞小說的興趣。
5.課外補充:魯迅的阿Q被認為頗有堂吉訶德的影子,盡管前者不具備后者的崇高。魯迅曾于1928年約請郁達夫?qū)⑼栏衲虻摹豆防滋睾吞眉X德》從德文轉(zhuǎn)譯過來,發(fā)表在他們合編的《奔流》創(chuàng)刊號上。魯迅根據(jù)屠格涅夫的觀點,在“編校后記”中把堂吉訶德精神概括為“專憑理想勇往直前去做事”,而哈姆雷特則“一生冥想,懷疑,以致什么事也不能做”。同時他希望在自己主編的《朝花小集》叢書里出一個“可讀的”《堂吉訶德》譯本。當時行世的惟有1922年林琴南和陳家麟根據(jù)《堂吉訶德》第一部編譯的《魔俠傳》,但上世紀30年代接連出版了4個版本,即1931年開明書店的賀玉波譯本、1933年世界書局的蔣瑞青譯本、1937年啟明書局的溫志達譯本和1939年商務印書館的傅東華譯本。而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這時正攻擊魯迅為中國的吉訶德先生。30年代,魯迅還和瞿秋白一道(前者從德文,后者從俄文)翻譯了盧那察爾斯基的《解放了的堂吉訶德》。魯迅在“后記”中說,“吉訶德的立志去打太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錯誤,錯誤是他的打法,因為胡涂的思想,引出了錯誤的打法……而且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的”。魯迅還說,“后來又有人和這些專憑理想的堂吉訶德式相對,稱看定現(xiàn)實而勇往直前去做事的為‘馬克思式’”。1978年,楊絳先生首次從原文譯出《堂吉訶德》,而且她所從出的馬林校勘本是國際公認的權(quán)威版本。
6.課外閱讀《堂吉訶德》,同學之間交流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比較阿Q與堂吉訶德的異同。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 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3.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1) 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2)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投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熟讀課文,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圮(pǐ)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嚙(niè) 溯(sù) 歟(yù)
2.查字典,看課文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語
俗話說:“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么會向上游“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三、正課
1.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作者紀的,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后,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妖怪鬼狐為主,但于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nèi)容相當廣泛。
2. 朗讀課文。
3. 就課文不理解的詞語質(zhì)疑。現(xiàn)在小組內(nèi)質(zhì)疑小組不有解決的交全班討論。
四、課堂小結(jié)
1. 古今異義
井:古義:一起 二石獸并沉焉。 今義:
并列 閱:古義:代詞 這 是非木柿 今義:閱讀
是:古義:經(jīng)歷 閱十余 今義:判斷詞 是
蓋:古義:發(fā)語詞 蓋石性堅重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義:只 但矢其一 今義:表轉(zhuǎn)折 但是,卻
2. 一詞多義
去:豈有為暴漲攜之去 離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離
為: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嚙沙為坎穴 成為 橘生于淮南則為橘 是 為其來也 在
3.詞性活用 棹 名詞用為動詞 劃船
4.漢字能假 同“癲”,瘋
五、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后理解與探究第三題。
2. 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 朗讀課文,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2. 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有條件的同學制作相關演示課件。
3. 就課文不理解出質(zhì)疑。
二、導語
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課文中的字詞,疏通了文意,這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課文內(nèi)容。
三、正課
1. 朗讀課文。
2. 質(zhì)疑: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 討論并歸納: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事。
3. 質(zhì)疑: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討論并歸納:(1) 寺僧以為石獸被水沖到下游支了,劃小船,拖著鐵鈀,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著。 (2) 講學家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松散,石頭埋沒有在沙里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沖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沙成為洞穴,漸漸地越?jīng)_越深,深到石頭一磁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沖,石頭再轉(zhuǎn),一直轉(zhuǎn)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4) 寺僧按照水沖物的常物,認為要到下游找,結(jié)果找不到:講學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夠根據(jù)他幾十年的實際經(jīng)驗,到上游找,結(jié)果找到了。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
4. 質(zhì)疑:故事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討論并歸納: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第二層: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5. 質(zhì)疑: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方法:借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借助動態(tài)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討論并歸納: 第一種 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系。第二種 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系,忽略了流水。第三種 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zhì)及相互關系。
6. 質(zhì)疑: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么道理?
討論并歸納,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僅僅根據(jù)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jù)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四、課堂小結(jié)
本文通過尋找倒塌的河里的石獸的故事,說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據(jù)主鳳推理,實踐出真知。
五、作業(yè)
1.完成課后理解與探究一、二題。 2. 選項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學習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少年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感情。
2、 拓展思維,展開想象,寫出自己的心聲。
【學習重點】
展開想象,寫出自己的心聲,開展合作學習。
【自主學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朗誦時輕重與緩急。
2、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告訴云一些什么?
3、詩中哪些詩句讀來最有感觸,讀一讀,品一品。
4、如果你是云,最想變成什么?
5、展開豐富的想象,模仿詩中的句子形式,另寫一段。
【拓展延伸】
“沒有人在藍天上,為你把框框畫!薄皼]有人要你老老實實,變成‘聰明’的傻瓜! “沒有人用好多‘安排’、‘計劃’,把你變成機器娃娃……”和云相比,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煩惱?
《寫給云》原文閱讀
寫給云
白冰
你想變小你就變小,
你想變大你就變大。
變小,小得像塊手帕,
像朵潔白的小花;
變大,大得無邊無際,
能蓋住整個天下。
沒有人在藍天上,
為你把框框畫。
你想變什么就變什么,
小鹿、大象、小鳥、青蛙……
即使變成豬八戒,
也沒人笑話,
即使變成小狗熊,
也不擔心挨罵。
沒有人要你老老實實,
變成“聰明”的'傻瓜。
你愿意做什么,
就去做什么。
你想成為雨就成為雨,
去親吻小草小花;
你想成為雪就成為雪,
像白蝴蝶飛落千家萬家。
然后,成為透明的水汽,
飛呀,飛回天上老家。
沒有人用好多“安排”“計劃”,
把你變成機器娃娃……
啊,讓我也變成一朵
自由幸福的云吧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文言詞語,掌握讀音和意義,領會課文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在反復朗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握各段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及對珍貴自然遺產(chǎn)的欣賞、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課文,把握各段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語文真是一座包羅萬象的藝術殿堂,走進這座殿堂,我們?nèi)バ蕾p過古樸的趙州橋,參現(xiàn)過宏偉的故宮,游覽過如畫的蘇州園林,真是美不勝收。曾經(jīng)有外國朋友問當代著名學者余秋雨:“中國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在哪?”他脫口而出——三峽。為什么三峽在余秋雨的眼中會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同學們,你們也想去山峽游覽一番嗎?現(xiàn)在就開始我們的三峽之旅吧!
二、整體感知:
1、聽解說詞,欣賞三峽風光,感受美。
2、談論觀感,說說三峽
3、了解作者及《水經(jīng)注》
三、第一步:朗讀——讀準字音,朗讀指導;
提示:讀好文言文關鍵要把字音讀對,把停頓讀對。
1、讀出下列字的正確讀音
闕(que) 處疊嶂(zhàng) 乘奔御(yù)風
曦(xī) 月屬(zhǔ)引 素湍(tuān)綠潭
襄(xiāng)陵絕巘(yǎn) 林寒澗(jiàn)肅
沿溯(sù) 長 嘯(xiào) 飛漱(shù)其間
2、根據(jù)文意標出停頓
a、自三峽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c、至于夏水襄陵
d、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
e、其間千二百里
f、雖乘奔御風
g、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h、絕巘多生怪柏
3、自讀課文,在書上劃出標記。
4、檢查一人朗讀,全班共同點評。
5、學生欣賞解朗讀視頻,感受美,學習朗讀技巧。
四、第二步:解讀——準確翻譯,理解內(nèi)容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詞,先由各組學生討論解決,再由老師于疑難處點撥,疏通文意。
1、釋新詞。
2、譯美句。學生自讀自譯,將疑難處做好標記。
3、小組交流合作釋疑。
4、集中展示,分組對譯,自主評價,教師點拔。
五、鞏固。
1、試背課文。
2、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譯一譯:
1、略無闕處(毫無)
2、重巖疊嶂(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3、夏水襄陵(漫上)
4、不見曦月(陽光)
5、或王命急宣(有時)
6、雖乘奔御風(這里指飛奔的馬)
7、不以疾也(認為,覺得)
8、絕周讞多生怪柏(險峻的山崖或山峰)
9、素湍綠潭(急流的水)
10、飛漱其間(沖刷)
11、良多趣味(很)
12、屬引凄異(連續(xù);延長)
13、沿溯阻絕(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14、林寒澗肅(寂靜)
二、第三步:研讀——質(zhì)疑探究,提煉主題。
1、思考: 作者主要描繪了三峽的什么景物? 所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2、質(zhì)疑:
a、本文為何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順序?qū)懢,而要先寫夏景呢?/p>
(夏季江水最盛,所以先寫“夏水”。(按水勢的漲落而安排寫景順序)。夏天江水暴漲,春冬江水平靜,秋天水枯谷空,順次而下,入情入理。)
b、三峽風光壯麗雄奇,但為什么要寫“猿鳴三聲淚沾裳”。
視頻提示、資料提示:“西陵灘如竹節(jié)稠,灘灘都是鬼見愁”。“三峽千古不夜航”
開放解答 (展現(xiàn)三峽多樣性的美)
3、自讀課文,在書上劃出標記。
4、檢查一人朗讀,全班共同點評。
三、第四步:品讀——品味語言,美點尋蹤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美景,品味美文吧!
用“(描述景物)讓我不禁想到了(填寫原文),三峽的(景物)真(特征)” 的
方式品你看到的美景。
四、第五步:延讀——拓展視野,延伸練筆。
1、鏈接:讀和三峽有關的詩詞,擴大視野
峨嵋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落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diào)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上三峽 【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送人歸蜀 【張祜 】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jīng)過幾夜猿。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2、聯(lián)想 找出下面詩詞和本文的聯(lián)系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水調(diào)歌頭游泳》―毛澤東
更立西灑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3、寫 你也想寫一寫你神游三峽后的觀感嗎!
激發(fā):三峽真是一座文學寶庫,古人至此多有題詠,當代學者余秋雨到三峽寫道:“過三峽本是尋找不得詞匯的。只能老老實實,讓嗖嗖陰風吹著,讓滔滔江流濺著,讓迷亂的眼睛呆著,讓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啞著。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說,讓生命重重實實地受一次驚嚇。千萬別從驚嚇中醒過神來,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這三峽!蓖瑢W們,你們難道不“見賢思齊”,也拿起筆來嗎?
指引:這里有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zhuǎn)的猿鳴,悲涼的漁歌,讓我們?nèi)缤褐墼陲L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卷中。
范寫:看,遠山逶迤,峰巒綿延,恰如巨龍騰空。群山重疊,層峰累累,尤似萬馬躍踴。峽闊天開,兩岸風光旖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五、課堂總結(jié):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景物曾經(jīng)引起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無限情思。大自然美景不光可以令我們的身心舒暢,更可以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滌蕩。讓我們多親近山水,多親近自然,做一個俗中雅人吧!
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紙上的山水,一篇《三峽》,區(qū)區(qū)153個字,卻足以令我們神游三峽,留連忘返,這就是文字的魅力。
【板書設計】
27、三峽
酈道元
山:連綿高聳(靜)
水:兇險迅急(動)
冬之景:水清,樹榮,山峻,草茂
秋景:悲寂凄清(情景交融)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世說新語
教學目標
、偾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谥R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
、圻^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
教學工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1.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2.導人
3.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4.誦讀課文教師教讀
5.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diào)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6.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
7.教師導學
、 以小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zhì)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jié)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第二課時
一、《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nèi)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jié)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于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獲更大。
二、《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里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作業(yè)
① 完成課后練習
、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散文,屬于一篇自讀課文。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幷叩囊鈭D或許是想讓學生領略大自然之美吧。有人評價梁衡的《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鏡頭”,的確如此。文章從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個方面來盛贊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盛贊人們的勞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學本文,應根據(jù)單元教學要求,引導學生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之上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還要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加強與文本的對話;要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與想像,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真切感受夏的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二、學情分析
剛剛邁入中學大門的七年級學生,擁有一顆較為強烈的好奇心。但在學習的重壓下,他們卻很少為一輪紅日而驚嘆,很少為一片落葉而感慨,往往對大自然的美熟視無睹。因此,教學本文,要特別注意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想像與聯(lián)想能力,幫助學生感知課文內(nèi)容;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優(yōu)美的詞句去賞析課文,盡情領略夏天的景色之美,人們的勞動之美,大自然的畫面之美,以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淀,努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情感。
2、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文章語言的魅力。
3、通過對優(yōu)美詞句的賞析,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重點
強化誦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把握作者情感。
五、教學難點
抓住優(yōu)美詞句賞析課文,體會對比手法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六、教學過程
。ㄒ唬⿲
1、觀看一幅各具風韻的四季圖,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并說說喜歡的理由。然后播放一段有關夏天的優(yōu)美音樂,讓學生判斷音樂中所描述的景物代表哪個季節(jié)。
教師提示: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特點。春天的和煦,夏天的熾熱,秋天的色彩,冬天的嚴寒,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因為我們的人生閱歷、生活體驗、認知能力和審美情趣的不同,對四個季節(jié)的感悟也會有異。
在當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賞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梁衡先生筆下的夏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ㄔO計意圖:課前播放一段有代表性的關于夏天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初步體驗到夏天的特點,引發(fā)學生對夏天的興趣。)
。ǘ┞鋵嵒A
1、作者簡介:梁衡,(1946——),山西霍縣人。主要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fā)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lián)合舉辦的“心系中華”散文征文優(yōu)秀獎。有散文三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步曲》(三卷)《數(shù)理化通俗演義》(兩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聽讀: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朗讀的語音、語速、語調(diào)、節(jié)奏、重音與情感,在朗讀過程中同時播放一些與課文有關的畫面。
(設計意圖:學生伴隨著音樂聽讀,并結(jié)合與課文有關的畫面加以想像,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比較直觀的了解,以便盡快熟悉課文。)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并齊讀兩遍,然后任選三個詞語說一段話。
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bó)
匍匐(púfú)迸發(fā)(bèng)澹澹(dàndàn)
(設計意圖:檢測字詞掌握情況,可以讓學生重視字詞的積累。而用詞寫“話”,則是強調(diào)詞語的運用。這些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必由之路。)
。ㄈ┱w感知
1、齊讀課文,在聽讀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ㄔO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睂W生讀書的過程就是初步與文本對話并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過程)
2、默讀課文,思考以下二個問題:
、僮髡邔ο奶斓目傮w感受是怎樣的?或:夏天有著怎樣的特點?(先在書上勾畫,然后用課文中現(xiàn)成的詞語來回答)
明確:夏天的特點是“緊張、熱烈”而又“急促”的。
。ㄔO計意圖:文章著力表現(xiàn)的是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學生抓住這一特點,就抓住了理解全文內(nèi)容的“綱”。同時,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勾畫,既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提煉信息的能力)
、谡堅谖闹蟹謩e勾畫出表現(xiàn)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特點的語句,并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天景致的。
明確:作者是從“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個方面來描寫夏天景致的。通過對這三個方面景致的描寫,生動細膩地表現(xiàn)了夏天的特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第一段的總領句去找相關句子,輕而易舉地讓學生明白文章的結(jié)構(gòu)關系,同時領會文章內(nèi)容,并讓學生進一步靠近文本。)
3、齊讀文章最后一段,說說它有何作用,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最后一段與歷代文人多寫春花秋月作比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的無比喜愛及對勞動者的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齊讀最后一段,找出文章的“點睛”之筆,讓學生領會文章主旨,同時對學生的寫作也會有所啟迪與幫助。)
。ㄋ模┢肺墩Z言
根據(jù)示例,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個詞或一句話,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示例1:我喜歡“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一樣”這個句子,它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由春到夏的醞釀過程。示例2:我喜歡“輕飛漫舞的蜂蝶不多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這個句子,它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并用一個“替”字寫出了夏天的炎熱。
比喻句:
“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一樣”,具有視覺效果,應合開篇第一句話,以突出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本來這些“特點”是抽象的,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為具象了。
“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墻”,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們習見的“長墻”喻“綠煙”,更加直觀。
“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車”,它們在麥浪中行駛,讓人產(chǎn)生幻覺,像是“艦船”,以喻其疾速、氣勢雄壯。
擬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fā)”,是作者的想象,生動形象。
“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擬人寫法,想象其優(yōu)美的舞姿,很生動。
“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寫兩種作物用了兩個形象的動作,像描寫人一樣,很有趣味。
“這時她們……向秋的終點作著最后的沖刺”,這些農(nóng)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來是比較抽象的,這里用人的跑步?jīng)_刺來形容,化抽象為形象。
細致生動,富有韻致的句子:
“彎著腰,流著汗,只是想著快割,快割”,有動作,有形象,還有節(jié)奏感;
“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而夏呢,總是在苦澀的汗水里“,非常簡樸,又形象生動。
“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春日融融,秋波澹!,語句具有對稱性、旋律感,近似于文言,顯得雅致,瑯瑯上口。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jīng)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由具體描寫進到概括性描述,伴隨著寫景視野的逐漸開闊,語言中的大氣也張露出來,“磅礴”“滾動”“升騰”等詞用在這里都顯出大氣,“夏天到了”,四字單獨成句,斬截,響亮。文章末尾說“我卻要大聲贊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情感態(tài)度明朗,語調(diào)高亢。這些語言都不經(jīng)意間顯出剛性氣質(zhì)。
。ㄔO計意圖:品味語言既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二,又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鑒賞與寫作能力。同時,對于剛?cè)胫袑W校門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從何入手品味語言,多少會感到有些茫然,由教師給出一二示例,他們做起來就駕輕就熟了。)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哪些關于四季的古詩?請寫出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
1)惠崇春江晚景
。ㄋ危┨K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江南春
。ㄌ疲┒拍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絕句
。ㄌ疲┒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描寫夏天的古詩:
1)四時田園雜興
。ㄋ危┓冻纱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2)所見
。ㄇ澹┰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3)小池
。ㄋ危钊f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描寫秋天的古詩:
1)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望洞庭
。ㄌ疲﹦⒂礤a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描寫冬天的古詩:
1)江雪
。ㄌ疲┝谠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梅花
。ㄋ危┩醢彩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ㄌ疲﹦㈤L卿
日幕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ㄔO計意圖:調(diào)動學生的知識儲備,積累名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仿句:
仿照以下句式,結(jié)合課文或發(fā)揮想像,寫一寫“夏之色”。
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
夏之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
夏之色為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著清涼。
夏之色為暖的紅,如熱血,如朝陽,散發(fā)生命之光、
夏之色是熱的紅,如雛菊,如艷陽,充滿活力。
夏之色為暖之紅,如火焰,如太陽,貯滿溫暖之情。
夏之色為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著清涼。
夏之色為熱的綠,如綠葉,如繁林,蘊涵澎湃只請
夏之色為熱之白,如沙灘,如船帆,充滿烈日豪情;
夏之色為亮的藍,如藍天,如夜空,展現(xiàn)魅力之神,
夏之色為燦的黃,如光艷,如夏花,象征著生命的旺盛
夏之色為炫的黃,如黃花,如向日葵,欣欣向榮的影響;
夏之色如涼的青,如荷葉,如山川,折射著燥熱之后的思索。
夏之色如火的青,如田野,如山川,表明,生命的至高、
冬之色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著純凈。
冬之色為冷的白、如羽翼,如水晶、蘊涵天國之美、
冬之色為寒的銀,如月光,如白雪,純潔了整個世界
冬之色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著純凈。
冬之色為冷之灰,如枯枝,如鉛云,標志著終極之后的空虛
冬之色為炫的白,如雪花,如冰天,昭示著春的臨近;
冬之色為靜的白,如雪原,如霧凇,蘊涵萬物的靜謐
冬之色為甜的白,如雪花,如樹掛,掩蓋了世界的美丑;
冬之色如水的白,如瑞雪,如冰霜,蘊涵純凈之心、
冬之色如潔的白,如霜雪,如冰凌,閃爍著無私的清靜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之后,熱炒熱賣,仿寫心中的夏,學生會覺得很容易,同時也達到了講練結(jié)合的目的。)
(六)總結(jié)全文
作者梁衡以多情的筆調(diào),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著力表現(xiàn)出了夏天的緊張、熱烈和急促,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絢爛的夏之圖畫,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勞動者的勤勞之美。同學們,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和品味,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美”就在四季的更替,“美”就在我們身邊!
。ㄆ撸┙Y(jié)語、寄語:
[幻燈3]
踩著時間的腳步一路走來,我看到了你,也看到了我自己。
我看到你,從往日充滿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長成為如今充滿__活力的青少年。
我看到你,正從今時勃發(fā)熱情的青少年,走向堅強偉岸的成年。
在你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翻滾升騰的麥浪。
在你身上,我仿佛聞到了夏日涌動著的成熟了的麥香。
在你身上,我觸摸到了收獲希望的喜悅。
在你身上,我聽到了生命成長那緊張的腳步聲。
在你身上,我才發(fā)現(xiàn),生命里的夏天到了。這正是一個“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的生命季節(jié),這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生命旺季。
來吧,朋友,勇敢挑起肩上的兩季,用我們的活力大聲贊美這個生命里的黃金的夏季吧!
【設計意圖】利用寄語的形式,在優(yōu)美的音樂情境中呈現(xiàn)文字,既是課堂情感醞釀的最終爆發(fā),又能在教學結(jié)尾處推波助瀾,再掀一個情感__,達到師生共鳴效果。同時,對文章的情感和主題進行遷移,賦予現(xiàn)實意義,揭示生活真諦。
。ò耍┳鳂I(yè)
請用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對你家鄉(xiāng)的夏天作一番描繪(300字以上)。
。ㄔO計意圖:帶著品味賞析課文的余溫,熱情洋溢地描繪自己家鄉(xiāng)的夏天,投學生之所好,加大平常練筆的力度。)
附:板書設計
緊張熱烈急促
景美贊美
。ǹ偂帧偅
人勤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一、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進行古文言的積累。
2、理解內(nèi)容。包括句義,關鍵詞和對內(nèi)容的概括。
3、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格言、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 重點、難點
1、文意理解及格言背誦
三、 教學設想
《論語》的語言比較難懂,政論性比較強,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另外,根據(jù)要求,對格言的背誦是教學重點之一。所以,首先朗讀放在第一位,要采用一切方式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然后借助課下注解和老師的提示,理解文意。
老師重在點撥,由學生談自己對之的理解。
四、 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同學們,關于學習方法、道德修養(yǎng)、為人等一些有益于我們健康成長的知識,在幾千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有很精辟的見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論語十則》。看看其中告訴了我們一些什么道理。
二、揭示課題。
1、課前小資料:孔子及《論語》——見課下注解,老師作一些必要的補充。
三、學習及探討(1——5則)
2、聽學生朗讀,點學生糾正其錯誤。
3、老師采用關鍵詞填空法朗讀,讓學生加深印象,特別在停頓上做強調(diào)。
4、師生共同探討每一則格言的意思——可以分組討論,然后全班發(fā)表看法。
試著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對一些字詞進行落實。讀一讀,講一講,背一背。
5、課件顯示:
1)體會一下,你有“說”、“樂”、這種感受嗎?你能不能做到“不慍”?
2)為人辦事忠誠、對朋友真誠、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溫習 ——這三個標準適合你嗎?
3)溫故能知新嗎?有無體會?熟能生巧有無體會?
4)學與思的關系:誰主誰次或有其他關系?打個比方?
5)這則格言告訴了我們什么?
四、背誦鞏固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上節(jié)學習內(nèi)容
1、背誦(1——5)
2、理解
3、分別談談這五則格言說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
4、談談你對這幾則格言的認識。每則只用兩句話。
二、學習及探討(6——10則
1、朗讀指導。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2、分組討論,疏通文意,提出疑問。
3、第六則的核心是:長處——學,短處——省
4、第七則的重點是:向一切人學習,學長處,鑒短處
5、看書說一說:“士”是什么人?“仁”指什么?
“任重道遠”是什么意思?它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6、第九則中,松柏在什么時候和其他樹一樣,什么時候和其他樹不一樣?這體現(xiàn)了他的什么品質(zhì)?
7、第十則,
動手:查詞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動口:說一說“恕”是什么意思
動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觀點對不對?
三、討論歸納:
1、大家議一議:
把十則歸一下類:
學習方法 學習態(tài)度 品德修養(yǎng) (要注意,有的兩者都有)
2、說一說你認為最重要的警句和成語,在書上打記號
3、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情況。
四、關于課后練習
第一大題
1、“說”通“悅”,高興,通假字。
譯: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2、“多次反省”,注意:三是概數(shù),指多 譯: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
3、舊的東西(知識) 譯:在溫習舊的知識后,能有新的體會、新的發(fā)現(xiàn)
4、迷惑;有害。
譯: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陷入邪說的)危險。
5、剛強、堅毅。
譯: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6、欲:想做的;施:施加
自己所討厭的,不要施加在別人的身上。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了解神話的特點。
2、通過比較閱讀,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3、通過朗讀,探究神話故事的魅力,并運用創(chuàng)造性想象改編神話。
學習重點:
理解本文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學習難點:
激發(fā)和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如引導學生對女媧造人的動機、方法等作另一種推測。
課前預習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圈點勾畫、批注及編寫文段序號。
2、認真完成預習自測,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記出來,并填寫到后面“課后反思“處。
3、利用15分鐘高效完成。
教材助讀
1、走近作者
袁珂,1916年生,神話學家,F(xiàn)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有《中國古神話》、《古神話選釋》、《山海經(jīng)校注》等。
2、寫作背景
課文是根據(jù)《風俗通》里的有關“女媧造人”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再現(xiàn)女媧造人的整個過程,使得這個古老的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fā)出迷人的光彩。
3、體裁介紹
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xiàn)對自然及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chuàng)作。神話并非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于遠古時代生產(chǎn)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xiàn)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jié)果。
預習自測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女媧( ) 澄澈( )( ) 掘起( )
摻和( ) 莽莽榛榛( )( ) 蹤跡( )
2、圈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在括號內(nèi)寫出正確的字。
綿廷( )奔奔榛榛( ) 開僻( ) 氣慨( ) 興高彩烈( )
3、填空。
。1)、____ 是遠古人民表現(xiàn)對自然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以遠古人民貧乏的生活為基礎,借助_ 和_ 把自然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jié)果。
(2)、本文選自__ __,是 _ _(誰)根據(jù)古代神話改寫的,其體裁是_ _ ,它詳細敘述了 ____ _的具體過程,著力刻畫了女媧的母親形象。
我的疑問
請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寫下來,供課堂解決。
課內(nèi)探究
情境導入
同學們,遠古時代,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知識貧乏,人們對于一些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比如日月出沒、電閃雷鳴、人類自身來源等,不能科學地解釋,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過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類的英雄形象,創(chuàng)造了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一個被幻想加工過的神奇世界便產(chǎn)生了:山川日月風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個專司其職的神靈;開天辟地后的盤古“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fā)為草木”,威武的太陽神每天乘坐羲和駕駛的車子繞天巡行……。
人,到底從何而來?思索著的遠古人們用他們豐富的想像創(chuàng)造了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今天我們所要學的《女媧造人》(板書文題)就是袁珂根據(jù)中國古代神話而改寫的。
質(zhì)疑探究
一.嘗試復述課文,并思考:
1、女媧造人的.原因是什么?
女媧用什么樣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人?
當人被造出來之后,女媧的心情怎樣?從文中劃出相關語句。
二、合作探究
1、讓學生仔細品味課后練習一中《風俗通》里兩則短文,然后請一學生復述課文故事情節(jié),其他學生邊聽邊在課文中劃出短文中所沒有的內(nèi)容。討論整理歸納,看看課文中豐富了哪幾個情節(jié)?
2、同學們剛才找出的幾個情節(jié),特別是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3、默讀這幾個情節(jié),同學們看看哪里最見出作者的想象力,能否談談你的看法?
4、討論:結(jié)合文中想象的情節(jié),體會女媧形象。完成句式:女媧是一個_____ 的人。
5、女媧到底是神還是人?女媧是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創(chuàng)造的?
6、 作者運用怎樣的想象,才塑造了女媧這個既有著奇異神力,又有著豐富情感的女神?
當堂檢測
課內(nèi)語段閱讀。
、偎ぷ髦,工作著,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滿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xù)工作。
②她一心要讓這些靈敏的小生物布滿大地。但是,大地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許久,還沒有達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經(jīng)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 A 下一條枯藤, B 入一個泥潭里, C 成了渾黃的泥漿,向地面這么一 D ,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xiàn)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和先前用黃泥 E 成的小人兒,模樣一般無二。“媽媽”“媽媽”的喊聲,震響在周圍。
、苡眠@種方法來進行工作,果然簡單省事。藤條一揮,就有好些活人出現(xiàn),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
1、解釋文中加點字。
略睡一睡( )疲倦不堪()
絕妙 ( ) 幽光 ()
2、選詞填入文中的空白處。(填序號即可)
、倌 ②攪 ③伸 ④揮灑⑤拉
A、 _ _ B、 C、__ D、 _ _ E、__
3、第①段劃線句屬于 ___?描寫,其表達作用是
選段采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手法?表現(xiàn)了人物的什么特點?
5、本文處處洋溢著人類誕生的喜悅感。你能否從選段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加以說明?
課后反思
課后訓練
完成練習冊上相應練習題
23、女媧造人
預習自測
1、wā chéng chè jué chān mǎng zhēn jì
2、廷—延 奔—莽 僻—辟 慨—概 彩—采
3、(1)、神話 想像 幻想
。2)、《神話故事新編》 袁珂 神話 女媧造人
質(zhì)疑探究
一、1、她感到非常孤獨。
2、黃泥捏人 泥潭揮藤
3、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二、1、女媧造人的動機;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人造出來之后歡喜的場面;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作者的評述
2、此題目的讓學生明白這些情節(jié)是想象而得的。讓學生通過討論了解到神話是在科學不發(fā)達的遠古時代,人們因無法對人類誕生做出解釋時,但又想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想象來解決,這也正是神話故事的亮點。
3. 如:女媧造出小人之后歡欣鼓舞的場面以及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最見作者的想象力,女媧作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哭、會假裝生氣,甚至會靈機一動創(chuàng)造出人類,她得到了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哪里是神,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tài)、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中我們看到了神話情節(jié)里想象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xiàn)實生活情理的。
然后針對“喜”字啟發(fā)學生從多角度來感受人類誕生意義:如有了人類,大自然才有了生機;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孤獨;有了人類,世間才有溫情……。從而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可貴,要珍愛生命等。
4、勤勞、慈祥、聰明、活潑、情感豐富、有偉大的神力……
5、神 想象
6、大膽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媧摶tuán土成人、灑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賦予了女媧聰明勤勞、有喜有悲的人性。這樣才使得女媧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類社會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膽奇特,卻又不能隨心所欲、任意發(fā)揮、不受限制,還要合情合理。
當堂檢測
1、大致、簡單。 忍受,能支持。極、極端的。 幽暗。
2、⑤ ③ ② ④ ①
3、景物? 表現(xiàn)出女媧造人工作的辛苦。
4、心理描寫、行動描寫? 勤勞、智慧、偉大的母親形象。
5、 “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xiàn)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媽媽’‘媽媽’的喊聲,震響在周圍”這句話就能體現(xiàn)出。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銘”“說”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
2.積累文言詞匯,理解文章內(nèi)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語言。
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寫作特征;體會語言特色及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味駢散結(jié)合的語言之美,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誦讀法、批注法、“知人論文”探究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zhì)、安貧樂道的情趣和豪邁的氣概。
2.領悟文中君子的高潔品質(zhì),并把其化為自己對崇高道德的追求。
導語設計
設計1:(背景導入)
在中國的諸多文化遺跡當中,有很多帝王將相的宮府宅邸,它們或者以豪華氣派讓人驚嘆不已,或者以設計精巧讓人流連忘返。但有一處居所,它既小且陋,卻因主人的一篇銘文而傳頌千載。這就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下面讓我們學習《陋室銘》,一起走進“陋室”,走進劉禹錫的精神世界。
設計2:(激發(fā)興趣)
來到嘉興,就不能不說南湖,誰給我介紹一下南湖?(紅船,南湖菱)南湖還有一種特產(chǎn),就是“南湖菱”。誰來介紹一下?
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故稱“菱角”,南湖菱與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樣,是無角菱。據(jù)說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也會變成無角菱,南湖真是太神奇了。
“菱”與“靈”相通,據(jù)說,吃了南湖菱會讓人有靈氣,南湖菱養(yǎng)育了充滿靈氣的嘉興人。我看不假,在座的同學眼睛都水靈靈的,個個都充滿了靈氣啊。
遠在唐朝的時候,嘉興就孕育了一個充滿靈氣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劉禹錫。他出生在嘉興,吃了不少南湖菱,很有靈氣。他在老師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滿腹經(jīng)綸。19歲時游學當時的京城長安。22歲就進士及第,后來年紀輕輕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員,深得朝廷重用。另外,他寫的詩與白居易齊名,他寫的文與柳宗元齊名。
我們小學里就學過他的一首詩《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只有內(nèi)心寧靜的人,才能寫出如此富有詩情畫意的月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銘》。
設計3:(激情導入)
荷花也稱蓮花,它一直是中國畫家們喜愛的'繪畫題材,也是歷來為文人墨客們所稱頌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分別抒發(fā)了詩人不同的感情。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入荷花別樣紅”則抒寫了滿湖荷花帶給人們的無盡喜悅。而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在南康郡做官時,曾親自率領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余丈寬的池塘種蓮。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寫下了贊美蓮花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設計4:(哲理導入)
世間萬物,總能引起人們對生活的沉思。一些事物所具有的品質(zhì),也經(jīng)常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并借以鞭策自己過更高尚的生活。今天,我們就學習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看一看作者對蓮花的品質(zhì)作了怎樣的聯(lián)想,表達了他怎樣的心志。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范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 教案02-03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17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案01-25
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10-24
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03
七年級上冊語文《杞人憂天》教案08-09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案03-21
七年級語文上冊名師教案12-29
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教案11-03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的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