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雖有嘉肴》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禮記》、《學記》相關(guān)知識,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熟讀并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對照注釋翻譯課文;了解類比說理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1、能對照注釋翻譯課文。
2、了解類比說理的方法,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
三、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巧引入。
1、提問。
“四書”、“五經(jīng)”是國學之瑰寶,是智慧之源泉!八臅、“五經(jīng)”分別是哪幾部典籍?
2、導(dǎo)語。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幀《禮記》譽千秋;蛟S同學們對《禮記》不甚了解,但《禮記》中的名言卻常常在我們的耳畔回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告訴我們要勤于鉆研;“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啟迪我們要做好規(guī)劃,有的放矢;“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教育我們要有為國為民的情懷……可見,《禮記》影響之深廣。今天,就讓我們親近《禮記》,領(lǐng)悟為學之道。
(二)知作品。
1、生匯報搜集到的有關(guān)《禮記》的資料。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圣編撰。它與《周禮》、《禮儀》合稱“三禮”。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jīng)”,把孔子的弟子對“經(jīng)”的解說稱為“傳”或“記”,《禮記》因此而得名,即對“禮”的解釋。
《禮記》的內(nèi)容分為兩大類:一是關(guān)于禮樂的一般理論文章,二是關(guān)于禮樂制度的'文章。
2、了解《學記》。
《雖有嘉肴》節(jié)選自《學記》!秾W記》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統(tǒng)性的教育學論文。據(jù)郭沫若考證,《學記》作者為孟子的弟子樂正克。《學記》對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學校制度、教育內(nèi)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至師生關(guān)系、教師問題等方面,都做了比較系統(tǒng)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論的闡述。
3、知道題目《雖有嘉肴》的由來。
(三)齊誦讀。
1、生讀課文,給難字注音,劃分朗讀節(jié)奏。
2、出示課件,認讀,把握節(jié)奏。
。1)讀準字音。
、偌坞龋ǎ
、诟ナ常ǎ
③自強()
、芙虒W相長()
、輧睹ǎ
、迣W學半()()
(2)把握節(jié)奏。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逼/此之謂乎?
3、師范讀、領(lǐng)讀。
4、齊讀。
。ㄋ模┽屛囊。
1、生對照注釋試譯文章。
2、出示重點字詞,理解。
3、指名試譯,點撥。
4、同桌互譯,參看譯文。
。ㄎ澹﹨⒖甲g文:
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恢懒俗约翰欢牡胤,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所以“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雖有嘉肴》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雖有嘉肴》說課稿09-28
七年級上冊語文雖有嘉肴課件12-20
雖有嘉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06-24
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新)人教版10-07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綠色蟈蟈》教案03-08
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詩兩首》教案11-05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古代詩歌四首》教案12-13
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