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春節(jié)習俗
春節(jié)。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晚間送灶王上天,報人間吉祥,稱為“祭灶”。到除夕之夜,換以新灶王神像,名曰“迎灶”。
除夕,即臘月三十(或二十九),家家殺年豬,炸晨子、烙年餑餑、蒸供饅,做各種佳美菜肴。午后請出各種神祖三像,如“喜利媽媽”和家譜等,擺設祭祀供品;男家長攜子孫,帶紙錢、木銑上墳地,將墳堆上積雪打掃干凈,回來之后在大門口擺設飯桌,祭祀祖宗,全家叩頭,然后進屋吃團圓飯。這天在外的親人都要回家過年;已出嫁的姑娘,不許在娘家過年,除夕晚上點長明燈,所有房間、馬廄、磨房、碾房、倉房等都點上油燈、蠟燭或燈籠,使室內外燈火通明。
天黑后拜年“辭舊歲”。半夜子時(11時至1時)俗稱“諸神(新神)下界”,家家在院中擺供紙畫天地碼子(神位),插于香斗上(斗內裝滿高梁,口上糊上紅紙),中間插上整股香。供奉干果(紅白占果、冰糖、栗子、棗)、焚香燃燭,鳴鞭炮。全家男女長幼,都穿新衣,向神位叩拜,叫做“接神”。“接神”后煮餃子吃,餃子叫“元寶”,餃子湯叫“元寶湯”。吃完餃子、男子到村廟中焚香叩拜,叫做“行香”,“行香”完了才能回家睡覺,也有徹夜不睡者,謂之“守歲”。說一夜不睡,精神一年。初一天不亮煮餃子,全家團聚歡度新春佳節(jié),之后晚輩向長輩請安叩拜,全族互拜,叫做“迎新年”。
正月初一到初五,在神祖像前焚香,每日早、午、晚焚香三次,焚香人要向神像行叩拜禮。初一、初三、初五早晨吃餃子。初二、初四早晚吃米飯、炒菜、白肉片、血腸等。錫伯人吃“火鍋”,除用豬、羊、牛肉外,還用野雞肉、狍子肉、鹿肉等,菜類還放大量切得細的酸菜、細粉,也有用蘑菇下鍋的。這幾天內忌諱屋內灰土污水倒在外邊。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親戚朋友不往來串門。初二、初三、初四,家家多吃節(jié)前準備好的食物如餃子、白面豆包、粘面豆包、粘面餃子、粘糕等。
正月初六,俗稱“出行日”。農村各家男女者騎馬駕車,按占卜吉利的方向飛馳,來到有橫道的路上,全家人下車下馬,撮土燒香,鳴放鞭炮,向四方叩拜,然后返回,這叫“出行”。所有人等,在“出行”后,方可出門辦事,謀生或尋親訪友。
正月初七,俗稱“人日”(從初一開始,順序排列為:一雞、二鴨、貓三、狗四、豬五、羊六、人七、馬八等)。這天天氣晴朗則認為人們全年吉祥如意;天氣陰晦,則認為全年不利,有病有災。這天吃餃子,吃年糕,下面條,意味著年高壽長。
侗年
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貴州錦屏縣九寨區(qū)一帶。每年農歷十一月三十日舉行。當地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德高望重的族首,因為拒絕向漢人進貢,漢人帶人包圍村寨。族首為了維護民族尊嚴和鄉(xiāng)親的安全,挺身而出,被漢人充軍戍邊。后來這位族首獲準從邊疆還鄉(xiāng),此時正是農歷十一月三十日。當地人吹蘆笙,彈琵琶,敲鑼打鼓去看望這位族首。后人便把這一天成為侗年。節(jié)日里,除打糍粑外,各家還殺豬宰羊表示慶賀。過年之晚,人們以肉食為主,忌食蔬菜。煮的米飯多于平常,以示“吃剩有余”。晚飯前,老人們在神龕和“祖宗角”擺上祭品,燒香焚紙,以祭祀祖先,招請祖宗來過年,并包有全家發(fā)達幸福。然后全家歡宴。出嫁的姑娘及親友也在侗年是前來祝賀。節(jié)日當天的主要娛樂活動是斗牛,晚上鳴炮宴請勝者。青年男女通過玩山、對歌、跳蘆笙等活動,尋找伴侶。同時還演出侗戲。這些節(jié)日活動一直要延續(xù)到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