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通用15篇)
故事:在現(xiàn)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tài)性現(xiàn)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1
江西撫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負籍遠游,曾挑著書箱行李,從家鄉(xiāng)臨川,來到宜黃鹿崗薌林書院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指導下,他勤奮苦讀,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閱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后來名聞天下。于是他拿著書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啊!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
王安石見杜子野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
于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你自己尋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學生眼淺,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著胡須,沉思片刻,嚴肅地說:你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一支再換一支,如此一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墒沁@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泄氣,于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么,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舍四個大字送給他。
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涌,行筆如云,一篇頗有見地的《策論》一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筆了!
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著鄉(xiāng)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后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后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2
以前,蘇東坡到王安石那里拜會,恰好他不在家,蘇東坡就呆在他書房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币馑际牵蛲砦黠L吹過園林,菊花的花瓣落了一地,猶如黃金鋪滿大地。蘇東坡不由得暗笑當朝宰相連常識都不懂,菊花開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會落瓣。于是,他在詩句下面寫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闭f是秋菊不像春天的花會落瓣,請詩人你仔細審查一下。
王安石回來看到后,并沒有說什么,次日上朝時,暗地里請皇上把蘇東坡貶到黃州。蘇東坡被貶后心里很不服,只道是王安石因詩而報復他,但自己也沒辦法。他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轉眼到了九九重陽,便邀好友到后園賞菊。由于秋風刮了多日,到園里一看,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他頓時目瞪口呆,詢問友人之后,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黃州的比較特殊,是落瓣的'。又想起給王安石續(xù)詩的往事,蘇東坡醒悟到自己見識不廣,只看一面而不知總體,從此不敢輕易笑人。
過了幾年,王安石又把蘇東坡調回京城。蘇東坡曾專門為續(xù)詩一事,找王安石虔誠地道歉認錯。
智慧小語: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個人其實都是渺小的。判斷一件事或一個人,務必要先詳細觀察。在不了解事情真相之前,千萬不能輕信謠言,隨便亂說。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3
司馬光打小就很聰明,幼年時同伴不慎掉進水缸,眼看要淹死,司馬光人小體弱,無力把他救出來,情急之下,搬塊石頭將缸砸破,水流了出來,同伴于是得救!八抉R光砸缸”,成了流傳千古的美談。
他性情溫和,待人寬厚,及至做了宰相,也理循舊法,秉承祖制,主張“無為而治”,言辭有度,服飾得體,乃謙謙君子。
王安石從小書讀得很好,“名傳里巷”,他老成持重,年紀輕輕就不茍言笑。少年得志,官運亨通。執(zhí)掌朝廷大權,“嚴己律屬”。除了不愛洗澡,穿衣服相當不講究外,還經(jīng)常頭發(fā)蓬亂就上朝覲見天子,號令文武。按當時的標準,他基本上算是神經(jīng)病。然而皇帝很欣賞他,盡管王安石是典型的“臟亂差”,依然“皇恩殊厚”,成為當朝宰相,銳意改革,推行“一條鞭”法,想方設法為大宋收稅,充盈國庫。
司馬光和王安石,性格迥異,又是政敵,兩個人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做宰相,相當?shù)牟粚Ω丁K麄儍扇说恼沃鲝,相差十萬八千里。在廟堂之上,司馬光和王安石是死對頭,彼此都認為對方的執(zhí)政方針荒謬至極。彼此都覺得自己比對方高明,比對方正確,比對方更了解國情。所以在爭奪權力的過程中,兩人絲毫都不客氣,用各種手段,向對方痛下殺手。斗爭的結果是王安石獲勝,司馬光從宰相寶座上被趕了下來。
王安石大權在握,皇帝詢問他對司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贊賞,稱司馬光為“國之棟梁”,對他的人品,能力,文學造詣都給了很高的評價。
正因為如此,雖然司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沒有因為大權旁落而陷入悲慘的境地,而得以從容地“退江湖之遠”,吟詩作賦,錦衣玉食。
風水輪流轉。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憤世嫉俗的王安石強力推行改革,不僅觸動了皇親貴胄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強烈不滿,朝野一片罵聲,逢朝必有彈劾。“曾參豈是殺人者,一日三報慈母驚”;实郾緛硎中湃瓮醢彩,怎奈三人成虎,天天聽到有人說王安石的不是,終于失去了耐心,將他就地免職,重新任命司馬光為宰相。
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王安石既然已經(jīng)被罷官,很多言官就跳將出來,向皇帝告他的黑狀。一時間訴狀如雪,充盈丹樨。皇帝聽信讒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馬光的意見。
很多人都以為,王安石害司馬光丟了官,現(xiàn)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時機。然而司馬光并不打算做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懇切地告訴皇帝:王安石嫉惡如仇,胸懷坦蕩,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風。陛下萬萬不可聽信讒言。
皇帝聽完司馬光對王安石的評價,說了一句話:卿等皆君子也!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4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qū))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jīng)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chuàng)“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jīng)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fā)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王安石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拗相公
明末馮夢龍纂輯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寫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事。王安石告老還鄉(xiāng)時,沿途所見所聞,都是百姓對變法的不滿和怨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寫道:“因他性子執(zhí)拗,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比蛔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話并不是王安石所說,卻符合他的思想,因此,一般都將它歸到王安石名下!疤熳儾蛔阄贰敝傅氖菍ψ匀唤绲臑漠惒槐匚窇;“祖宗不足法”是指對前人制定的法規(guī)制度不應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后世對這三句話多加褒獎,認為它表達了一位改革家無所畏懼的精神態(tài)度。王安石正是以這種精神毅力來頂住一切壓力、排除一切阻力,堅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清廉樸素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沒準備。蕭公子心里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后,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餅拿過來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
不邇聲色
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的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僅沒收她為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
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在吃飯時他不吃別的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fā)現(xiàn),王安石只吃離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擺著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
千錘百煉
王安石作《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覺得不好,后來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然后又改為“滿”字,換了十多個字,最后才確定為“綠”字:“春風又綠江南岸”。
囚首喪面
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和儀表,衣裳骯臟,須發(fā)紛亂,儀表邋遢,王安石的這些惡習眾所周知。蘇洵曾經(jīng)描述王安石說:“衣臣虜之衣,食犬憊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
慶歷五年(1045年)三月,韓琦任揚州知府,王安石為簽判,成了韓琦的幕僚。王安石經(jīng)常通宵達旦地讀書,因此當差的時候時多來不及洗漱裝扮。韓琦以為王安石夜夜尋歡作樂,就勸他不可荒廢讀書。王安石也不辯解,只是說韓公不能知我,后來韓琦才發(fā)現(xiàn)王安石非常有才華。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5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無論是在政壇還是文壇都有其的足記,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參與攥寫了《新唐書》《五代史》等作品,也是古文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位列唐宋八大家,其在政治上推行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在文學上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千古佳作,可謂是文壇巨匠。
王安石早期文學受到歐陽修的大力贊言,歐陽修非常欣賞王安石的文學作品,在早期歐陽修對于王安石的幫助是很大的。歐陽修曾經(jīng)提攜過王安石,所以兩人交往甚密,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學上,兩人都是互相切磋互相學習。
到了晚年,歐陽修的政治思想過于保守,而王安石的政治主張則趨于前衛(wèi)與創(chuàng)新,所以歐陽修成為了保守派,反對王安石變法,而王安石則是新法的擁護者及推行者。兩人政見不同,可謂是政敵,但是在政治上的分歧并沒有對他們造成影響,兩人的關系可謂是亦師亦友。
但是另有說法是兩人關系惡劣,歐陽修反對變法,多次上書朝廷要求終止青苗法,兩人關系惡劣,王安石對歐陽修是深惡痛絕。
但是不得不否認早期歐陽修對于王安石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但是兩人的關系至今也說不清楚,畢竟已經(jīng)過去千年。這千年之結在如今也已釋懷了吧。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把古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對古文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后人應當記住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這場運動讓文學變得更加有意義,有人說歐陽修是因為他在官場的地位才能發(fā)動這場古文運動的。但是無論怎樣,這樣運動讓我們知道學習文字是要讓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讓別人看不懂。寫文章更不是追求表明的奢華,重在文章的實質意義。從韓愈開始的早一批文人已經(jīng)看出了這一弊端,但是到了唐宋時期又開始追求浮華的文學,這才出現(xiàn)歐陽修又一次領導這場古文運動。
參與這場運動的人數(shù)很多,參與的人數(shù)還包括著名的黃庭堅、蘇軾、蘇轍等一大批名士和文人。他們也都一致認為進行文學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應當講究其實質內容。這一重要思想歐陽修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jīng)提出,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形成一種趨勢。據(jù)說他在做官的時候審批一個學子的文章,那個學子的文章寫的非常的好,只不過出現(xiàn)了一些生僻的字。原本出色的文章被他拒絕,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一直注重文章簡單易懂。他認為:文字是拿出來給別人看的,而不是追求讓人看不懂。他倡導的這一股風氣對后世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在后期才能看到很多簡單易懂的文章。
從歐陽修領導的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這一生過的認真、過得充實,并積極地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6
北宋年間,宰相王安石與中書舍人劉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劉攽,字貢父,喜歡開玩笑,有時話說得過火了,得罪了不少人。
有一次,兩個人在一起閑談。王安石好像突然發(fā)現(xiàn)劉攽的名字可以拆用,就說:“劉攽分文不值!痹捓飵в幸稽c瞧不起的意思。
劉攽原來就不大贊同王安石實行新法的主張,這時,也借機嘲諷他,說:“你的名字,我也可以拆開組合的`!庇谑,說了四句:
失“女”便成“宕”,
無“宀”真是“妬”,
下交亂真“如”,
上交誤當“”。
這四句,暗指王安石跟上下左右之間的關系。
(Zhù),指古代宮殿的門、屏之間,是群臣朝見帝王的地方。
雖然是玩笑,但王安石心里卻產生了一種忌恨。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7
王安石的新年,寫著熱鬧生動,寫下了美好和希望。一年又一年,只要新年一到,他的《元日》,就會在人們的口角流香里吟誦出來!氨衤曋幸粴q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辭舊迎接,除舊布新,王安石的新年,充滿著抱負和自信。王安石用自己美好的心愿,抒寫著自己執(zhí)政變法。他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主張“絕求正所以經(jīng)世務”,他的詩文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xiàn)了他的政治主張和宏才抱負。
王安石的新年充滿生機,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王安石在宋代的新年里,表達了除舊革新的政治理想。從王安石很多詩篇中,處處可見這種變化之心,變通之意,革新之美。他的泊橋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寫出了“綠”的動感和春天的歡呼,其實就是透著對新景象的興奮之情!兑怪薄分杏性娋洌骸按荷珢廊嗣卟坏,月移花影上闌干”,以及《梅花》詩云: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那種靜態(tài)美中的動感,都在傳達著一種聲音,一種強烈革新的愿望。
王安石的變法理念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政府要充分發(fā)揮各種生產因素的作用以創(chuàng)造財富,國家之所以貧困,財富不足的原因不是因為財富本身不能創(chuàng)造,而是在于沒有用有效的方式來管理經(jīng)濟。于是,王安石在宋朝的新年,一年之始的日子里,則大力興造河堤、土堰、坡塘等農業(yè)公用基礎設施,充分發(fā)揮農業(yè)生產力,這就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的體現(xiàn)。
從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的眼光來看,王安石的做法可以說是不僅深得經(jīng)濟學的`精髓,也很符合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理念,作為一個千年前的古代人物,王安石有著如此高深的經(jīng)濟學理念,并能夠想出如此高明的金融手段,來刺激經(jīng)濟發(fā)展的做法,與他領先、嶄新的思想是有關系的,《元日》中的詩句,就像一輪升起的太陽,始終在王安石心里點亮前進的道路,讓他勇往直前,讓他不斷地創(chuàng)新求新。
王安石的新年,推新則富有理想,雖然他的變法最終失敗了,但他也許想不到千年以后,他的這首新年之作,就像草木,扎根泥土,滿眼蔥綠,年年為今人抒寫美好的心情,鮮亮在人們的心里。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8
江西撫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負籍遠游,曾挑著書箱行李,從家鄉(xiāng)臨川,來到宜黃鹿崗薌林書院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指導下,他勤奮苦讀,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閱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后來名聞天下。于是他拿著書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
王安石見杜子野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
于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你自己尋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學生眼淺,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著胡須,沉思片刻,嚴肅地說:你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一支再換一支,如此一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可是這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泄氣,于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么,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舍四個大字送給他。
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涌,行筆如云,一篇頗有見地的《策論》一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筆了!
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著鄉(xiāng)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后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后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9
王安石小時候,住在臨川城內的鹽埠嶺,離他家不遠的街口有一家面館。王安石每天上學都要從這家面館門前經(jīng)過,并經(jīng)常在這里吃早點,久而久之,和面館的老板伙計都相識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這家面館吃面。進門后,揀了個座位坐下,老板、伙計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給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見后進門的人都吃上了面,便問跑堂的伙計:“師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計答道:“就來!辈淮笠粫䞍,只見跑堂的伙計手中拿著一雙筷子交給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師傅說要自己去端!蓖醢彩膊挥嬓В瑥街眮淼綇N房,只見灶墩上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滾燙的面湯快要溢流碗外,大師傅笑瞇瞇地對王安石說:“伢仔,這碗面是我特意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別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潑了一滴湯,算你白吃,不要錢!蓖醢彩瘑枺骸按嗽挳斦?”大師傅說:“偌大的一個面館,還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個王安石,主意還真不少,只見他用筷子輕輕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條挑了起來,碗內自然只剩一半碗湯了。就這樣,王安石左手端起湯碗,右手拿著筷子挑起面,順順當當?shù)匕岩煌霛M滿的熱面條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面館里的人都翹起大拇指稱贊道:王安石真神童。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10
據(jù)說有一天,蘇東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蘇東坡在王安石的書桌上看到了一首詠菊詩的草稿,剛寫了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心想:“西風”就是秋風,“黃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與秋霜斗,怎么會被秋風吹落呢?說西風“吹落黃花滿地金”是大錯特錯了。這個平素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翰林學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輩和上級,提起筆來,續(xù)詩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回來以后,看了這兩句詩,沉思片刻之后,一道命令就把蘇東坡貶為了黃州團練副使。當然蘇東坡被貶的原因沒有這么簡單,但這也是其中的誘因之一。
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九月重陽這一天,大風停歇之后,蘇東坡邀好友陳季常到后園賞菊。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這時他突然想起了給王安石續(xù)詩的事,才知道是自己錯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事不能僅憑經(jīng)驗主義和主觀臆斷,否則只會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11
世間是一物降一物,蘇軾才高,偏又遇上更高一籌的王安石,多次交手,他始存輕慢,終落羞慚。在馮夢龍編的《警世通言》中,描寫了王安石為難蘇學士的一些細節(jié)。
有一天,翰林學士蘇東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東坡在王安石的書桌上,看到了一首尚未寫完的.詠菊詩草稿,只有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反復琢磨,“西風”就是秋風,“黃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可延斗秋霜,怎么會被秋風吹落呢?便提起筆來,續(xù)詩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回來以后,看了這兩句詩,心里很不悅,就把蘇東坡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東坡悶悶不樂,想起這個心胸狹隘的前輩與上級就惱火。他在黃州已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陽,這一天秋風剛歇,蘇東坡邀請好友到后園賞菊。只見菊花紛落,滿地鋪金。他忽然想起王安石的兩句詩,登時沒了賞菊的雅興,羞愧難當。
王安石也曾出對子為難蘇東坡這個大才子,他出了一副上聯(lián),要蘇東坡對下聯(lián)。上聯(lián)是:“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那年是閏八月,陰歷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這個節(jié)氣,確實是兩度春秋;對聯(lián)的第四字與第十二字都是“春”字,要求下聯(lián)對仗,難度可想而知。
蘇東坡是奇才,碰到這種挖空心思的怪題,卻也搜腸刮肚對不出來,只好傻呆呆交上白卷,極為難堪。不過,王安石本人的下聯(lián),好像沒有傳世的記載。這個千古難題,直到清朝中葉,對聯(lián)大家梁章巨才給出了一個相對靠譜的下聯(lián):“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12
王安石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照理說應該特別富有文人情趣。事實上,雖然他也很有“閑情逸致”,但他的“閑情軼事”卻常常讓人大跌眼鏡——
下棋不動腦子
王安石愛下棋,不過他的棋藝實在不敢恭維, 因為他從不思考, 總是隨手而應, 落子極快,發(fā)現(xiàn)要輸了,便痛快地推秤認輸,從未有柳暗花明之想。有人勸他,每走一步棋都需深思熟慮,起碼要想出后幾步棋的應對之策……他聽得不耐煩, 回答說:“下棋本來就是圖放松,既然要勞神費力,不如算了。”說完起身就走了。
佳茗利于吃藥
一次,王安石去拜訪書法家蔡襄。蔡襄很高興,對他盛情接待。蔡襄是茶道大家,親自選擇了絕品茶葉,清潔了茶器,并親手烹點。經(jīng)過一系列堪稱藝術的復雜程序,一杯飄著濃濃香味的茶水終于端到了王安石面前。然而王安石仔細看了一下茶湯,忽然從口袋里掏出一撮藥末,撒入茶杯里,晃了幾下,一飲而盡。蔡襄不禁大驚失色,他從未見過有人竟將佳茗當作服藥的涼白開來喝。王安石卻神情自若地說: “茶味很好!
風流等于行善
王安石只有一個老婆,不納姬妾,從政多年也從未有過緋聞。夫人看不下去了,便偷偷把一個侍妾送到他的書房,說這是安排來伺侯他起居的,若是看得上就留下,說完就關上門走了。王安石正在讀書,也沒在意。過了很久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一個美貌的女子站在身邊,很是吃驚。再三追問之下才知道,這侍妾本是一個軍官的老婆,老公因為弄丟了公糧,不得已把老婆賣了還債。王安石不僅沒有納這個侍妾,還讓女子回到了丈夫身邊,并免了他們的債務。一場本該美妙的風花雪月,變成了行善做好事。
不是只有魚才吃魚餌
宋仁宗請大臣們到御花園釣魚,不管誰釣上來魚,一律交給御廚去做。大家都覺得這種請客方式很有趣,頓時興致高漲。唯獨王安石呆坐在一邊,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一邊發(fā)呆,一邊把手邊的魚餌往嘴里送,沒多大會兒就把一盤魚餌吃光了。
白吃飯需要智慧
王安石小時候, 經(jīng)常在離家不遠的街口面館吃面。一天,老板有心考考他,就讓他自己去廚房端面。只見灶墩上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滾燙的.面湯快要溢流碗外。大師傅笑瞇瞇地說: “這碗面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別多,如果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并保證不潑一滴湯,我就免費讓你吃!蓖醢彩`機一動,用筷子輕輕地把面條挑起來,碗內就只剩下半碗湯了。就這樣,王安石左手端著湯碗,右手拿筷子挑起面,順順當當?shù)匕岩煌霛M滿的熱面條端到店堂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13
王安石23歲赴京趕考,路經(jīng)馬家鎮(zhèn)舅父家,在鎮(zhèn)東看見一家高門樓上,掛一只走馬燈籠,上面書寫“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一句上聯(lián),他不由拍手叫好:“好對子呀好對子!”正想對下聯(lián),門里出來了個老家院,一把拉住他說:“你說這對聯(lián)好對,哪就請稍等片刻,讓我去報于馬員外知曉。”上安石第二天就要趕到京都應試,不等老家院出來就走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場考得很得意。主考大人見他才華出眾,傳他面試,指著庭前飛虎旗出對子:“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币醢彩瘜。王安石心里一亮,隨口答道“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敝骺即笕艘娝潘济艚,十分滿意。
出了考場,王安石就去舅父家里等候發(fā)榜。他一進門,看見馬員外的`老家院也在那里,把他拉著就走。馬員外一見王安石,趕忙施禮讓座,吩咐家院取過文房四寶,請他寫出下聯(lián)。王安石揮筆寫道:“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瘪R員外見他對得工整,高興萬分,這才說出這是他獨生女為選婿所出的上聯(lián)。已掛出去半年,至今無人能對,F(xiàn)在對聯(lián)成對,人也該成雙了。
王安石一聽,趕忙起身辭謝說:“家有老母在堂,婚姻大事,不敢擅自作主?”
馬員外笑笑說:“常言道,甥舅如父子,請你舅舅作主就是了!”
王安石就去找舅父商量。他舅父早聽說馬小姐才貌雙全,十分贊成。馬員外趁熱打鐵,立刻擇個吉日良辰替小兩口完婚。喜日那天,拜過天地,進人洞房后,新娘說了:“王郎才高學廣,這場科試,定能一舉成名,那是‘大登科’,你對出下聯(lián),今晚竟成連理。該算是‘小登科’了。”王安石聽后,哈哈大笑。
洞房里正談笑,門外邊兩個報子連夜趕到馬府來報喜:“王大人吉星高照,金榜題名!蓖醢彩采霞酉,馬員外雙喜臨門,重新擺酒慶賀。王安石眉飛色舞,揮筆在紅紙上寫了斗大的“囍”貼在門上。接著又吟詩一首
巧對聯(lián)成雙喜歌,
馬燈飛虎結絲蘿
洞房花觸題金榜,
小登科遇大登科。
從此,人家結婚,都就學著貼囍字,圖個吉利,慢慢流傳開來,成了一種風俗。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14
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江南地區(qū)陰雨綿綿,從三月一直持續(xù)到九月,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受災面積達127個縣。米價接連上漲,到了十月,米價就由原來的每石400文漲到了1500文,老百姓們苦不堪言。
江南各州府官員一面向朝廷請求援助,一面強力抑制米價以懲辦奸商。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哄抬米價,輕則沒收家產發(fā)配充軍,重則就地斬首?恐@種雷霆般的手段,江南地區(qū)的米價終于穩(wěn)定下來,維持在每石500文左右。
但是,在東南沿海,一個當時叫鄞縣的偏遠小縣(現(xiàn)在的寧波),卻有一個很另類的縣令,不但不抑制米價,反而發(fā)出公文,以政府的名義硬性規(guī)定:鄞縣境內米價每石3000文。
這位大膽的縣令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一時間,寧波境內民怨沸騰,尤其是一些普通百姓罵得厲害。因為米價太貴,不少人家只好舉家食粥,米商們則歡呼雀躍,發(fā)了大財。他們紛紛給王安石送來金銀。對此,王安石來者不拒,一一收下,偶爾有外地的商人忘了敬獻金銀,王安石就讓師爺前去討要。
時任杭州知府的呂向高聽說了這事,怒不可遏,只因礙著王家世代為官,實力強大,而王安石本人又是海內名士文人領袖,這才暫時沒有追究。呂向高心想,等寧波鬧得不可收拾,再去發(fā)落王安石吧,也免得自己落下妒賢嫉能、不能容人的'罵名。
沒想到,由于陜西一帶連年大旱,朝廷已經(jīng)賑濟多年,如今國庫空虛,對江南的雨災,一時無力救助。到了第二年三月,江南市面上幾乎已經(jīng)無米可賣,黑市上的米價則出到5000文一石,還常常有價無市。大量饑民涌現(xiàn),不少人舉家外遷。每天都有許多人因饑餓而死。昔日風景如畫的江南,一時哀鴻遍野,凄涼一片。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寧波境內卻米糧充足,人民生活安定。原來,全國各地的商人聽說寧波米價高,有利可圖,便紛紛把米販到寧波。寧波的老百姓們雖然一時間將多年的積蓄消耗殆盡,卻幾乎沒有出現(xiàn)饑民,因為對于無力買糧的人家,王安石就發(fā)給銀兩救助。
后來,寧波的米糧越積越多,漸漸供大于求。商人們已經(jīng)把米運來,不好再運回去,只好就地降價銷售,米價竟然慢慢降到1500文一石。
同江南其他地方比,寧波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原來,江南不同于陜甘等貧弱地區(qū)。這里歷來富庶,不僅魚米豐饒,而且商業(yè)十分發(fā)達。普通人家?guī)资晗聛恚残∮蟹e蓄。因此,乍遇荒年,人們需要的只是糧食。就算米價高,儉省一點,也能堅持一年半載。
呂向高這才發(fā)現(xiàn),王安石真有一套,實在是高。他馬上嘉獎王安石,并通令江南各地提高糧價,每石3500文。
商人們一聽,大受振奮,紛紛竭盡所能,馬馱驢運,水陸并行,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地把米販到江南來。江南民眾家財散盡,卻終于逃過了這一劫。
經(jīng)此一事,王安石名聲大振,從此平步青云,成為北宋一代名臣。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篇15
《警世通言》里有篇題為《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的小說,講王安石與蘇東坡的逸事。雖然多為杜撰,卻可看到辨水煮茶意趣。
蘇東坡和王安石人生宦海沉浮,二人在改革中的政見分歧頗大。蘇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王安石已暮年,身體不好,體內痰火郁結。太醫(yī)給他開了個方子,用陽羨(今江蘇宜興)的茶,以長江瞿塘峽中段的水來煎烹,能消痰火。
蘇東坡是蜀地人,有機會去長江三峽,便托付他:“倘尊眷往來之便,將瞿塘中峽水,攜一甕寄與老夫,則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币馑际钦f不管是你還是你的家人往來,路過瞿塘峽,請在中游打一甕水帶來,我能不能延年益壽,就全靠你了。
蘇東坡收到囑托自然很用心,專程去長江三峽打水。偏偏那天十分困倦,在船上打了一個盹,醒來時船已急流直下,到了瞿塘峽的.下峽。蘇東坡趕緊從江中取水,無奈中峽已過,逆流而上已不可能,取得的是下峽之水一甕,親自送至王安石府上。
王安石將蘇學士與水甕請進來,立刻揭封烹水。水煮沸之后,沖入茶碗,見茶色緩緩泛上來,并非起得很急。
王安石就問蘇東坡:“你取的是中峽水嗎?”
蘇東坡說:“正是。”
王安石笑道:“你怎么糊弄老夫呢?這顯然是下峽水!
蘇東坡大驚道:“您怎么會知道?”
王安石說:“瞿塘峽之水,上峽水流湍急,水性也急;下峽水流緩慢,水性也緩。唯有中峽之水,急水與緩水交相融匯在一起,不急亦不緩。所以,太醫(yī)囑咐我,唯有用中峽之水泡茶才最合適。剛才水已煮開,沖在碗里,茶色緩緩而起,便可斷定此水定是下峽的了。 聽完這番話,蘇東坡趕緊離席謝罪。
茶在今天已很少用來治病了,但民間依然有“敗火”一說。一些老人,即便是夏天最酷熱時,也會靜靜地飲一盞熱茶。在他們看來,一杯熱茶比冰凍可樂更能解暑。因為熱茶能讓人毛孔里的燥氣、暑意散發(fā)開來,燙在嘴里,卻清涼在心。
【歷史名人王安石的故事】相關文章:
(必備)歷史名人故事07-20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11-24
歷史名人的勵志故事06-09
歷史名人愛國故事05-08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05-28
【精華】中國歷史名人故事06-08
【推薦】中國歷史名人故事06-08
歷史名人蘇軾軼聞趣事故事06-25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必備】07-16
亞麻的故事睡前故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