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見梁惠王的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系,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于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孟子見梁惠王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孟子,是孔子以后最有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他名軻,字子輿,山東鄒縣人。
孟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的母親仉(zhǎng)氏,是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賢母。最早,孟子家住在墳墓旁邊,孟子和鄰居小孩天天哭哭啼啼學埋死人的游戲;孟母覺得這樣不好,便把家遷到市場附近。哪知孟子又學著商人顧客討價還價斤斤計較的樣子,孟母認為也不妥,再一次搬家。最后搬到學校附近,孟子果然也學著同學們讀書、朗誦詩歌,而且舉止彬彬有禮,孟母于是高興地安居下來。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模仿力強,好奇又好學,曾拜在子思的門下求學。他對孔子最為仰慕,也是最能發(fā)揚孔子思想的人。由于孟子學問好,口才更好,所以名聲很大。
他和孔子一樣,終生在求官做,然而并非求取功名利祿,而是求取施展抱負的機會,實行仁政,為天下百姓造福。當時梁惠王(即魏惠王)用厚重的獎賞,征召天下的賢士,并且保證采納他們的建議。孟子便率領一批學生,到魏國的首都去。
梁惠王一見孟子,直率地問:“先生啊,您不遠千里而來,用什么方法能為我們魏國謀取利益呢?”
孟子一聽就搖搖頭道:“王啊,何必一開口就說利呢!”他很痛心戰(zhàn)國時代人人只為自己,不顧別人,好像率領了一個名叫“土地”的怪獸,吃人民的肉,喝人民的血。因此,他力勸梁惠王實行“仁政”,不要盡在“利”上動腦筋。梁惠王認為孟子不切實際,雖然對他非常禮遇,卻沒有實現諾言,讓他施展抱負。孟子只好離開魏國到齊國去。齊國的人,久仰孟子的大名,對他很有興趣;齊宣王居然派人偷看孟子,想要知道他長得到底有什么與眾不同。孟子曉得了啼笑皆非地說:“怎么會有什么不一樣?就是堯舜也長得和眾人一般啊。”可惜齊宣王只對他好奇,沒有意思請孟子當政。
有一天,齊宣王在朝廷上看到一只正要用作祭祀的牛,縮著頭,流著淚,全身發(fā)抖。齊宣王覺得它怪可憐的,便下令“用羊代替”。孟子認為齊宣王天良未泯,乘機開導他:“其實,羊還不是挺可憐嗎?”并且以此為例,希望齊宣王憐憫天下百姓,多替百姓做些事。然而,齊宣王卻聽不進去。
不論孔子或孟子,都有一股“明明知道做不成功,但因為這件事是正確的,便努力做去”的傻勁。孟子雖然一心想謀發(fā)展,但要他用卑鄙的手段去騙個一官半職,他是絕不肯的。所以,孟子一生未曾做過高官。
《孟子》這本書的內容共分為七篇,篇名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這七篇的篇名很奇怪,其實,并沒有什么意思,只是把每一篇的`第一句拿來做篇名而已。例如《孟子》的第一篇的第一句是“孟子見梁惠王”,于是,便把“梁惠王”當作第一篇的篇名。其他每篇都是如此。
在每一篇中又分為許多章,例如《梁惠王》篇有二十三章,《公孫丑》篇也有二十三章,“章”就是“段”,每一章敘述一件事。
南宋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朱熹,他把《孟子》、《論語》、《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明清的考試都以考四書為主,所以,《孟子》便成為人人必讀的書了。
《孟子》這本書是記載孟子對于人性、政治、教育、行為標準的看法。書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性善”。在戰(zhàn)國時代,有個名叫荀況的人主張“性惡”,必須用后天的教育來匡正。
孟子曾經舉過一個小例子,用來證明人性本善:假如你看見一個小孩子在井旁邊玩,一不小心,那小孩幾乎就要跌到井里去了,你心里會感覺怎樣呢?你一定會替小孩擔心,趕快跑過去,把他抱起來,放到安全的地方。你不認識小孩的父母,也不是為了得到他父母的感謝,更非為了博取朋友的稱贊,只不過因為你本心是善的。這證明了人性本善。
【孟子見梁惠王的故事】相關文章: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06-14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06-14
《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下06-14
《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06-14
王清惠《滿江紅》古詩鑒賞06-02
蘇教版高二語文《莊暴見孟子》的教學反思07-20
《行見月》王建唐詩鑒賞07-18
人教版高一語文莊暴見孟子教案08-25
有關跋扈將軍梁冀的故事10-24
儒家亞圣孟子的名人故事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