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鬼神觀
孔子的鬼神觀是什么呢?
關(guān)于“鬼神”一詞,若分開使用,則“鬼”為“人所歸”,亦即“人死為鬼”;“神”則泛指神明,如孔子所云:“山川之靈,足以紀(jì)綱天下者,其守為神。”(國語·魯語)可見山川有靈,守山川者可稱為神,推而至于有“百神”之說。在《論語》中,“鬼”與“鬼神”并未嚴(yán)格區(qū)分,用以泛指包括祖先在內(nèi)的的神明界。首先要肯定的是:孔子從未懷疑鬼神的存在。
孔子對大禹沒有任何批評,而第一項理由就是禹“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泰伯)。在此,顯然可見的是:鬼神是指祖先,并且孔子若是懷疑鬼神的存在,則這句話毫無意義可言。其次,孔子批評某些人是:“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是其鬼而祭之,非諂也”。在此并未懷疑鬼神的存在。至于“敬鬼神而遠(yuǎn)之”(雍也)一語,則是回答“樊遲問知”的,既然對鬼神要“敬”,又怎么會質(zhì)疑其存在呢?至于他回答子路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語,更未涉及對鬼神的懷疑了。至于“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一語,則是強(qiáng)調(diào)孔子不談?wù)撨@四項題材。他不談?wù)摰,并不代?ldquo;不存在”的,而是代表不合常態(tài)或者不易作合理說明的。
關(guān)于孔子的鬼神觀,在《論語》之外倒是有些材料可以參考。《禮記·祭義》的一段記載最為完整。其文如下:“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者也,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于下,陰為野土;其氣發(fā)揚于上,為昭明,焄蒿,凄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蓄也。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由這段文字看來,人死為鬼,身軀歸于野土,沒有什么作用可言;但是,人還有某種“氣”,在死后仍可顯示某種作用,或者說,仍可使活人感應(yīng)其“昭明”(光景),“焄蒿”(氣味)與“凄愴”(傷感)。這三種感應(yīng)究竟是死者的神或氣所產(chǎn)生的,還是活者的'心靈能力所引發(fā)的,則并未說明。不過,重要的是,“合鬼與神,教之至也”依此可以推行教化,讓百姓“畏服”,遵守某些行為規(guī)范,藉以安定人間秩序。
其次,在《中庸·十六章》直接連系鬼神的作用與祭祀的效應(yīng)。其文如下:“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的確;鬼神無形無狀,但是它所產(chǎn)生的作用卻盛大無比,在萬物中無所不在。人們在祭祀時,會感覺鬼神的臨在。其目的則在提醒生者“神的來臨,不可猜測,人怎能懈怠呢?”然后,隱微的將會顯揚,一如真誠的意念與力量是無法壓制的。換言之,人若能夠“誠”,則可以感通鬼神。不過,這依然沒有談到鬼神“在其自身”是何種情狀。儒家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此一原則,顯然不可能談?wù)撊怂乐箪`魂是否獲得公平報應(yīng)的問題。
以上所述的鬼神觀,可以代表孔子當(dāng)時(亦即春秋時代)知識分子的一般觀念,顯示了合乎理性又兼顧人文主義的精神。然而,對孔子而言,這種一般觀念并不足以充分說明人生的終極信念。理由很簡單,就是:如果光是肯定人死為鬼,而無法肯定善惡的報應(yīng),那么人在世間有什么必要非要行善避惡不可呢?因此,在祭祀鬼神之外,孔子特別明白表示:他只向“天”禱告。也正因此,若要詢問孔子的信仰,則他所信的是天,是像位格神一般的天。
【孔子的鬼神觀】相關(guān)文章:
觀《孔子》有感02-01
觀《孔子》有感01-22
孔子“交友”觀10-03
觀《少年孔子》有感02-17
我之孔子觀06-20
觀《孔子》有感600字04-21
觀《少年孔子》有感作文03-31
觀電影《孔子》有感作文04-01
農(nóng)夫敬畏鬼神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