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范文(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1
一、說教學內容
《分數的再認識》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內容。
二、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這套教材,分數這部分知識是分兩次進行教學的。第一次是三年級的分數的再認識,第二次是五年級的系統(tǒng)學習分數知識。在三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體驗了分數產生的過程,認識了整體“1”,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已經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斗謹档脑僬J識》這一節(jié)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分數,學習分數的再認識。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拿鉛筆”的問題情境、說一說、畫一畫、和“你知道嗎”來呈現教學內容。讓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有了可利用的豐富資源,從而安排合理有趣的課堂教學。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fā)展學生的數感,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或簡單的生活現象。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數”與“部分”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2)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解釋所得結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教具準備:
兩盒數量不同的鉛筆,電腦課件等。
學具準備:
彩色筆等。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設計著眼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只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并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愛學。
2、學法:
課剛開始,教師就創(chuàng)設“拿鉛筆”活動情境:請兩位同學到臺前,每人分別從一盒鉛筆中拿出1/2,結果兩位學生的結果不一樣多,一位學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學生拿出的是3枝。
并提出問題:這里有兩盒鉛筆,你能從每盒鉛筆中分別拿出全部的1/2嗎?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新知。了解了“由于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總枝數不一樣多),所以1/2表示的具體的.數量也就不一樣”之后,
讓學生動手操作,以說一說、畫一畫、練一練等不同的方式來認識不同的分數,并與同伴交流,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獲得新的知識。
四、說教學流程
這節(jié)課我是分這樣三大塊進行設計的:從實際情境引入課題、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認識分數、將分數應用到實際生活。
1、創(chuàng)設了“拿鉛筆”的教學活動引入教學,讓學生體會同樣是1/2,鉛筆的數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這是因為原有的鉛筆總數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2、創(chuàng)設了利用實物讓學生“說一說”的情境活動,聯系厚薄不同的“兩本書的1/3”展開交流,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分數的認識。
3、讓學生通過“畫一畫”,借助直觀圖形體會一個圖形的1/4都是一個□,但這個圖形的形狀有可能不同。這樣的教學活動,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通過“練一練”,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在每一個活動中,學生不單單是在動口、動手、動腦,更重要的是通過“動的過程”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外在“動”的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感悟更為深刻和完善。這種“動”,不只是學生自己單向的學習,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5、回到生活,用“捐零花錢”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分數的相對性。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白學數學是為了解決問題,真正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6、通過閱讀“你知道嗎”,去了解分數產生的漫長過程,了解分數的各種記載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數學發(fā)展的歷史,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豐富學生對數學發(fā)展的認識,激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和興趣。
7、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評價怎么樣?學過今天的知識,你想到哪些分數?(通過小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并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ㄒ唬┱f教學地位與作用
《分數的再認識》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分數的再認識》(34~36頁)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學生在三年級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和拓展的,為后面學習分數的性質以及公因數、公倍數等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在整個的小學數學學習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ǘ┙虒W目標
過去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而《新課改》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將教學目標分為了三維。新課標指出“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應該以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正確價值觀。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以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為主線,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并把這兩者充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新課標指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將教學目標以下三個方面: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與直觀操作,體驗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進一步理解分數,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或簡單的生活現象。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積極參與操作活動,主動地觀察、操作、分析和推理,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與挑戰(zhàn)性。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深化對分數本質的理解。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二、說學情
《分數的再認識》是在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其次,五年級的學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需要動手操作,理解知識需要具體的事物作支持。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我準備采用以下幾種教法和學法:
1、教學中,我將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
2、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通過故事“西游記中的唐僧分餅”引入課題一天,在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孫悟空、沙和尚和豬八戒去摘果子解渴。不大一會三人騰云駕霧回來了。唐僧很高興打開了干糧袋,里面裝著2張?zhí)秋灒?張油餅。同學們,你能用分數表示出糖餅占餅總數的幾分之幾嗎?油餅呢?唐僧說:你們辛苦了,給你們一張油餅吧。怎樣用分數來表示徒弟們得到的這張油餅呢?為什么這樣表示?一張油餅分給三人吃吧。你們說怎樣分才公平。
通過講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犹骄俊W習新知
首先讓學生猜測如果每個同學拿出自己所帶筆的1/2,是否相同?隙〞袃煞N答案,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驗證。在驗證過程中,先叫全班學生拿出所帶筆的偶數支。再是讓學生數出偶數支的1/2。最后全班交流,根據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通過拿筆的活動,讓學生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理解分數的相對性。同時,體現了學生的主題地位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對分數有更深的了解。
。ㄈ┻\用新知,拓展延伸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兩本書的1/3不同,使學生認識到:
1/3對應的整體相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
1/3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使認識進一步提升的:
任何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相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
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四)鞏固反饋,發(fā)展能力
在處理具體練習中,我覺得應該指出的是。
1、畫一畫中,無論如何畫,只要是整個圖形的1/4是一個小正方形既可。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分數整體與部分關系的`理解,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練一練第1題重點是分割法、移動法、旋轉、合并這些方法的使用。
3、練一練第2題重點體現涂法的多樣性。
4、練一練第3題重點除了體現畫法多樣性之外,還要比較平均分之后,每一個圖形的兩個1/2是否相同;還要比較這三個圖形的1/2是否相同。這部分其實是“總數相同,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總數不同,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的知識點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把已經形成的抽象認識,進行了及時的練習和必要鞏固和強化。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節(jié)課我不僅注重了知識的教學,同時也注意了學習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在經歷猜測、驗證、總結的過程中解決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ㄎ澹┬〗Y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主動回答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這些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那些問題,學以致用。
。┎贾米鳂I(yè)
在布置作業(yè)時,我設計了有層次的習題,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實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基本教學理念。
五、說板書
分數的再認識
在本節(jié)課中我將采用提綱式的板書設計,因為提綱式的板書設計條理清楚、從屬關系分明,給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學生對教材內容和知識體系的理解。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分數的再認識〉,教材(34~35頁)的內容。在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體驗了分數產生的過程,認識了整體“1”,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已經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本單元所學習的內容將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和拓展,本節(jié)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拿鉛筆”、“看書”等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一個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豐富學生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教材編寫有兩個特點:一是突出分數的意義,使學生充分認識“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二是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情境和活動,教材中創(chuàng)設了“拿鉛筆”、“畫圖形”等豐富的情境和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鉛筆若干
五、說教法和學法:
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交流、歸納總結。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居柧殻
由于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上課時就先讓學生寫一個分數,并說說它表示的意思。(通過讓學生寫分數、說分數表示的意思,其實是對分數意義的加深認識和理解,根據分數的意義,從而引出課題——分數的再認識。)
(二)問題情景:
課前準備了不同數量的4盒鉛筆,上課時請4位同學到臺前,分別從盒子里拿出鉛筆枝數的1/2。其他同學注意觀察,看能發(fā)現什么問題?通過怎么拿鉛筆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要把鉛筆平均分成兩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幾個?并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根據學生拿出鉛筆的枝數不同,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都是拿出全部鉛筆的1/2,而拿出的鉛筆枝數不一樣多呢?”
。ㄈ┙⒛P停
通過剛才的質疑:“為什么拿出的鉛筆枝數不一樣多呢?”經過學生討論交流,請臺上同學拿出鉛筆總數進行驗證,通過驗證,一是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知道是把一個整體(一盒鉛筆)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幾支;二是讓學生感悟到整體相同拿出的1/2的.數量是相同的。學生也就清楚的感悟到原來是鉛筆總數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結論:1/2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整體不同時,同一個分數所對應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四)解釋應用:
1、“說一說”:
先是利用學生對分數的新認識,來判斷兩個小朋友誰看的頁數多,通過比較知道兩個小朋友雖然都看了自己手中書的1/3,但他們手中書的總頁數不同,也就是整體“1”不同,所以,他們看的頁數就不一樣多。使學生認識到:1/3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學生的認識進一步有了提升;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它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2、“畫一畫”:
先判斷1/4的意義,再由1/4判斷整體“1”的具體數量是多少,最后畫出圖形,無論如何畫,只要是整個圖形的1/4是一個小正方形即可。通過畫圖,讓學生明白:當我們知道了一個分數對應的具體數量,就可以求出整體“1”。(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分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的理解,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練一練”:
第1題重點是利用分割法、移動法、旋轉、合并這些方法來看圖寫分數,通過看圖,思考:都是把整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占總份中的幾份?第2題重點體現涂法的多樣性。第3題重點除了體現畫法多樣性之外,還要比較平均分之后,每一個圖形的兩個1/2是否相同,重點理解“平均分”。這題其實是對:“整體不同,同一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一樣。”這句話的加深理解。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把已經形成的抽象認識,進行了及時的練習和必要的鞏固和強化。第4題是結合“云南昭通彝良5、7級地震”和“捐零花錢”的實際活動,體驗分數的對應性,教育學生“勤儉節(jié)約”,有愛心等。
(五)回顧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分數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讓學生自由說出來。)
。┌鍟
板書與步驟同步,學生通過活動說出來的,我就把它寫了下來。
課后反思:
整節(jié)課下來,感覺教師引導得過多,不敢大膽放手,學生的參與面不夠,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辦法讓學生大面積的參與學習;沒有注意細節(jié)的處理,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對“平均分”的理解不透徹;沒有掌握好時間和教學節(jié)奏,以至于有點拖堂。還希望各位老師不要保守,毫無保留的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我一定虛心接受,謝謝!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1、說課的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小學數學課本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再認識”第一教時“認識分數”及96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十八第1、3題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分數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但“物體和圖形的一半”卻是學生所熟悉的,因此,本節(jié)課主要從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經驗出發(fā),并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分數,給學生建立初步的分數概念,為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3、教學目標:
。1)能結合直觀圖初步認識分數,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正確地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體會幾分之一的含義。和建立分數數學概念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3)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激發(fā)主動探求的.欲望,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教材地位及作用
分數這部分知識是分兩次進行教學的。第一次是三年級的分數的再認識;第二次將是五年級的系統(tǒng)學習分數知識,它這樣安排體現了《新課標》中對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思想方法的學習應當逐級遞進、螺旋上升(但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的原則。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簡單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可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基礎。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是教學重點;理解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意義是教學難點;教學的關鍵是提供學生盡可能多的材料,通過學生折、玩、涂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的意義,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二、說教法
設計這節(jié)課主導思想是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讓學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數的意義,親自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新課標》中提出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三、說學法
1、通過直觀形象的圖形、實物中認識“平均分”、進而感知分數的意義。
2、在比較、動手實踐中學習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
四、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主要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激趣引入在分月餅的過程中體會平均分。
2、主動探索,感悟新知。(從面到點)
(1)認識1/2:平均分——1/2的由來——分母的意義——分子的意義—1/2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1/2的讀法和寫法
。、學生實踐分正方形月餅體會1/4的意義和3/4的意義。
。、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所以我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從學生最熟悉的孫悟空分月餅出發(fā),讓學生感知平均分)
二、探究學習新知
。、通過操作理解word/media/image1.wmf的意義,學習word/media/image2.wmf的讀法和寫法請用圓片、長方形片,折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顏色。
2、學習例2:引導學生理解1/4和3/4的意義
3、揭示分數的意義
三、練習提高
四、總結課文
五、拓展揭題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出處及意義:
《分數的再認識》是小學數學課本第5冊第91—93頁的教學內容,分數對此時的學生來講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因為分數與學生認知并運用三年整數完全不同。讀法上不同,寫法上不同,外形上不同,更重要的是意義上的不同。所以,上好這一節(jié)課對學生今后的分數學習尤為重要。這是學生從整數到分數概念的一次擴展,更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一次質的飛躍。
2、教材所處的地位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節(jié)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也是這一單元的核心,對以后學生深入進行分數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說教學目標
會認、能讀、能寫簡單的分數。結合直觀操作,會用折紙、涂色等簡單方式表示分數。
結合生活實例能說出用分數表達的數
培養(yǎng)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4、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認、會讀、會寫分數。
5、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概念,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二、說教法、學法
。ㄒ唬┱f教法
1、以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
2、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學具,引導學生觀察,探究;對比發(fā)現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說學法
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在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注意學生合作,集體交流。
。ㄈ、教具與學具準備(后附教具、學具)
1、教師準備:小黑板1塊;涂一涂的圖;長方形紙3張;正方形紙8張;蘋果4個;彩色粉筆1盒。
2、學生準備:彩色蠟筆;長方形紙3張;正方形紙
三、說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故事導入新課題,以舊引新。首先抓住“分數的再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的主體思路。教學一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談話:有一天,小明和小葉到你家做客,媽媽拿出4個蘋果來招待他們(教師出示4個蘋果),你幫媽媽想一想怎樣分蘋果才能讓兩人都滿意?(引入學生活動)
學生:每人分2個蘋果。老師:兩人得到的蘋果同樣多,這樣的分法叫什么分?學生回答:平均分。板書:平均分。再問:如果媽媽只準備了兩個蘋果,應該怎樣平均分呢?學生:每人分1個。如果只有一個蘋果,要把它平均分給淘氣和笑笑(老師出示1個蘋果),他們每人能得到幾個蘋果?學生:半個。教師說半個能用一個什么數來表示呢?告訴學生半個可以用1/2來表示,師板書:1/2。這個數我們以前沒有學過,這個數叫做分數。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ǘ┦谡n
(1)運用長方形折紙,初步認識概念
“認識幾分之一”這節(jié)課,幾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比較抽象,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講解例1時,讓學生通過折出長方形紙的1/2,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練習。學生通過對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后,很快明白了幾分之一的含義。接著讓學生判斷是否1/2的練習,引進技術出1/3,并讓學生說一說。
。2)實際操作,促進內化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再讓學生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創(chuàng)作出四分之一。先確定操作要求,然后讓學生自主操作。由于實踐目的明確,方法得當,把學生的認識推向深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折法,課堂上出現了幾種類型正確折法。
這時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學生按老師設計的目的說出:因為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數表示(此時舉個反例子),這樣就突出了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前提——平均分的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3)自由創(chuàng)造分數
(三)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為了使課內練習起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鍛煉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活動時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練習的形式要有變化,使學生在練習中保持興趣。二是練習有層次性,讓學生做題時能夠感受到梯度。三是面向全體學生,練習要有“彈性”,保證全班每個同學都有較多的參與機會。
。1)根據教學的基本要求,設計了一組判斷正誤基本練習,讓更多的學生去參與,強化一下平均分。接著把教材中“做一做”練一練。
。2)設計了一道分蛋糕的練習。
1個蛋糕分平均分給小華和他的爸爸、媽媽3個人,小華吃到這個蛋糕的幾分之一呢?
深入:如果我們班38名學生都來分這一塊蛋糕,你能分到幾分之幾呢?
(四)、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開始交流互動自己總結收獲。
四、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難、重點,為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板書時注意兩點。
。1)圖文并茂,條理清楚,層次明確。
(2)突出重點.與課堂教學的小結相呼應。文章來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112—113頁的內容,認識幾分之幾中的幾分之一。"分數的再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初步基礎教學大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的如下: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了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觀點。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二、說教法
根據直觀性原則,運用演示法,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fā),選擇實物、模型教具等通過演示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積極貫徹啟發(fā)性原則,運用講授法,在課堂上,既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講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5個例題的教學。
三、說學法
認識幾分之一這部分內容,共有5個例題,根據學生指導的自主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教師在講解例1之后,扶著學生認識13,獨立讓學生認識14,即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實現其學生的"學",體現出教師寓學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師教學既教知識、又教方法。
四、說程序
。ㄒ唬⿵土
1、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
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三道小題,通過復習以前學習過的"平均分",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切入點,為實現新認知做好準備。)
。ǘ┬率
1、導入新課半個蘋果在教學上不能用學過的0、1、2、3……整數表示,這就要求我們用一種新的數表示,這種新的數就是分數,今天就學習分數的再認識。(板書課題)
2、教學例題
。1)教學例1
、賻熣故撅灥哪P停v解,把這個餅看作一個整體,分開再重合,問是怎樣分的?為什么?(強調平均分)指導學生說,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塊,兩塊是同樣多的,我們就說每塊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
、诨貞浄诛炦^程。剛才分餅的時候,是先干什么呢?是怎樣分的?
③指導寫12。
(2)教學例2
、賻煶鍪疽粋圓紙片,問:把誰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把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陰影,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②寫的時候要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并說出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塾萌湓,把這幅圖表達出來。
。3)教學例3師生將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拿出來共同操作。
問:把誰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
想: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寫作()()。
。4)教學例4投影打出圖,讓學生先想,然后填空反饋。
。5)教學例5指導學生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把線段平均分成10份。
提問: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1分米的幾分之幾?在圖上標出110,數一數這條線段上有幾個110?3、教學各部分名稱。
。1)像12、13、14、15、110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以13為例介紹各部分名稱。
4、指導看書,完成做一做。
5、小結。
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圖形和實際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幾份,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ㄐ率诓糠,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眼、腦、手、口并用,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概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7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有關分數的的教學,教材分成兩個學段進行,本冊學習的內容是初步認識分數;而在五年級教材學習中將系統(tǒng)地認識分數,根據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及思維接受能力的階段性,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為以后繼續(xù)學習分數和學習小數的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分數的是一個原發(fā)性概念,因此要通過大量的操作實踐,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表象。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擴展,是一次質的飛躍,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還是在計數單位以及計算法則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別。
對于平均分,學生在學習整數除法時已有過接觸;對于分數,大多數學生有所了解,但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還不很清楚,對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認識不清。
三、教學目標:
參照新課標,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方面: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紙、涂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礎上,初步感知和體驗分子、分母的含義;能正確讀、寫簡單的分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觀察探究、動手實踐、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情感與態(tài)度: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價值,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
2、 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六、預設教學流程:
為了使上述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切實落實,我預設如下的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認識分數。 在本步驟教學中,我設想由特殊到一般,從認識1/2遷移至認識幾分之一。
“分數的再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第一環(huán)節(jié):玩中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郊游時分食品的情境,把4個蘋果2瓶礦泉水和1個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讓學生用鼓掌的次數來表示分的結果,學生在拍完2下、1下后,立刻會產生困惑,半個蛋糕該怎么表示呢?這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具體情境的啟發(fā)下,自己思考“怎么表示心中的半個”,然后讓學生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解釋,教師在肯定學生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揭示“半個”在數學上可以用1/2表示,結合多媒體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強調每份都是它的1/2。
接著教師指導學生試試:把一個長方形紙平均分成兩份,涂出長方形紙的1/2。教師在示范兩次分數的書寫后,讓學生說一說分數的書寫方法,并試著寫一寫,教師在明確分數各部分表示的意義時向學生滲透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這樣教學不僅在發(fā)展學生符號感上有意義,而且容易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對1/2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展示提供了舞臺。
本節(jié)課設計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做中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拓展知識。以游戲和討論的方式完成。
(二)、探究交流、發(fā)展思維。
1、認識1/4
在學生認識了1/2后,我會讓學生進行折一折,畫一畫的游戲:讓學生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紙,自己折出1/4,并涂上顏色,然后展示在黑板上進行對比。提問學生:大家看他們的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可以用1/4來表示,那是為什么呢?讓學生觀察發(fā)現:平均分的圖形大小相同,他們的1/4也相同;平均分的圖形大小不同,他們的1/4也不同。
2、認識其他分數
學生了解了1/4后,我接著提問:同學們認識了分數,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誰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過手中的材料把它表示出來呢?學生可以表示出來幾分之一,也可能表示出幾分之幾。
這部分內容我將采用自主創(chuàng)造的方式學習。學生利用學具折疊、涂色等方式,表示自己想認識的分數。然后師生互動,學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深化分數的含義。接著讓學生把表示分數的圖形貼在黑板上并寫出相對應的分數。
3、練一練:這里設計了兩個練習,主要考察學會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課件出示練習內容)
(三)實踐理解、深化提高
接著我設計了一個猜數游戲。國王給他的三個兒子分田地,涂色部分表示三個兒子分得的田地,先不畫出等分線,讓學生猜是幾分之一,猜對后再畫出等分線,并比較三塊田地的大小。這個游戲練習不僅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和對數的感覺,同時也通過直觀圖形讓學生體會了1/3、1/6、1/8和1的關系,為后面學段繼續(xù)學習分數的大小比較打下伏筆。
。ㄋ模⒖偨Y延伸
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總結延伸,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
1、我學會了什么?
2、我體會到了什么?
3、我還有哪些問題想與老師或同學交流?
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并讓學生說說身邊哪些地方還存在分數,讓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既做到了梳理新知、反饋評價,有能提高教學效益,培養(yǎng)學生歸納小結的良好習慣。
七、教學特色: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教學能做到設情引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學、樂學;能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善學。能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注重同桌互學,小組研討,集體交流。整個教學過程著眼于:
(1)自主學習,著眼一個“探”字。
數學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中能讓他們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親身感受探尋數學的樂趣,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動學習。例如:表示半個蛋糕時,讓學生嘗試著想辦法表示它。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生成和發(fā)展。
。2)巧妙引導,貫穿一個“疑”字。
能在教學中使學生“于無疑處生疑”把學生思維引到焦點上,使他們動腦筋,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當認識了二分之一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除了能折出這張紙的1/2,你還能折出它的幾分之一呢?這樣設疑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3)實踐操作,突出一個“動”字。
在課堂上,能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等實踐活動,在思維活躍和情緒高漲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顒又,學生不單單是在動口、動手、動腦,更重要的是通過“動的過程”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外在“動”的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感悟更為深刻和完善。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分數的再認識〉
。34~36頁)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是學生在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知識儲備上進行深入和拓展,本節(jié)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拿鉛筆”、“看書”等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一個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豐富學生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教材編寫有兩個特點:一是突出分數的意義的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深化對分數本質的理解;二是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情境和活動,教材中創(chuàng)設了“拿鉛筆”、“畫圖形”等豐富的情境和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突出分數意義的建構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深化對分數本質的理解。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二、說教法
“數學課堂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學會,更要使學生會學!被谝陨侠砟睿寣W生動手操作,體驗過程,自主思考,總結規(guī)律,自我反思,質疑評價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方法,真正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感悟數學學習的生命價值,體驗學習的快樂。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顒右
課前每個學生準備不同數量的圓片,叫學生拿出你全部圓片的1/2。你拿了幾個?是怎么拿的?通過怎么拿圓片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復習要把圓片平均分,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幾個,并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根據學生拿出的個數不同,由學生揭出問題,進行本課的設疑,“為什么拿出的1/2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呢?”從而入新課。
(二)互動探究、學習新知
通過拿鉛筆的活動,讓學生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理解分數的相對性。分兩次拿鉛筆,
首先叫全班學生拿出同樣總數6支的1/2是幾支?這個活動的目的有2個。一是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知道是把整體6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3支,6支是整體,3枝是部分,二是讓學生感悟整體相同拿出的1/2的數出是相同的`。
然后叫三個學生到講臺前拿鉛筆。從拿出的鉛筆數結果,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三人拿出來的不一樣多?經過討論交流,然后臺上同學拿出鉛筆總數進行驗證,原來是鉛筆總數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學生思考得出結論?倲挡煌,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接下來是利用對分數的新認識,判斷兩個小朋友誰看的頁數多,笑笑一次能吃完一塊蛋糕的1/4嗎?
這部分其實是“總數相同,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總數不同,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的知識點內容的教學,通過學生兩次數操作發(fā)現,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形成逐漸抽象的認識,體驗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理結合這個知識點,及時的練習,必要的鞏固和強化,能有效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認識分數》第P98-100頁。
2、教材分析
本單元《認識分數》這一教材是學生第一接觸的內容,在認識上比較生疏,與以往學習的整數相比,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還是在計數單位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別,并且學生在生活經驗中又接觸得較少,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對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分數,本單元采取情景教學并結合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水平,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和理解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能夠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同時本課時是學習分數的第一課時,學習的內容是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分數,并能說出相應分數的實際含義,是本課時的核心內容,學好本課時可以為以后繼續(xù)學習分數和小數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材的出發(fā)點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分數的基本知識點,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創(chuàng)造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間接的引導,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思考、探究、驗證等數學活動中學習知識,并且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最終可以實現數學化的過程,真正達到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具體分析了教材的結構特點,認真審視了教學內容,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制定了由表及里,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目標,并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發(fā)展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情景教學與直觀地操作,讓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同時能夠讓學生準確地讀、寫分數,并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用折紙、涂色等方法表示簡單的分數,并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善于通過合作交流來系統(tǒng)認識分數,幫助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的重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分數的各個組成部分,并能夠通過折紙、涂色等手段理解和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
2、教學的難點: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是能夠讓學生根據實踐案例說出相應分數的實際含義。
教學的關鍵:本課時教學的關鍵在于提供學生盡可能多的材料,通過學生折、涂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的意義,并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并重視學生智力水平的開發(fā),激發(f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四、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這不僅對教學目標如期達到標準產生影響,更加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因此,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并結合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倡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fā)現問題,通過探究、假設、試驗、驗證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我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和教學目標,我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過程,整個過程中以學生自主探究為重點,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本課時的導入至關重要,在以往的“分數初步認識”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分蛋糕、分蘋果、分水等情景教學,而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為了充分體現 “平均分”這一概念,我創(chuàng)新地采用整數簡單的帶余除法運算進行導入,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問題情景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將九塊蛋糕平均分給三位同學,并要求列出算式。再此,利用整數簡單的帶余除法可以直接引出“平均分”這一概念,同時也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相結合,在理解層次上容易接受。進而,我將九塊蛋糕分給兩位同學,此時會得到一個余數“1”,學生會產生困惑,剩余的一塊蛋糕該如何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實問題發(fā)生了認知沖突,產生了求知的欲望,這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具體情境的啟發(fā)下,自己思考“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后讓學生交流討論。
(二)、實踐操作,采用啟發(fā)式教學。
在第一步教學中產生的疑惑轉入到第二階段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已經準備好的圓形紙片作為蛋糕,并將其折出一半,從直觀的視覺角度理解“一半”這一概念,接著引出一半在數學上用二分之一這一分數表示。隨之介紹分數的各個組成部分,并結合分蛋糕這一案例解說二分之一的實際含義。同時利用實現準備好的各種圖形紙片折出不同的二分之一,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直接發(fā)現同樣是二分之一,它們表示圖形的大小可能不一樣,形狀可能不一樣。在這一階段,我會反復強調分數的實際含義與“平均分”這一概念。
(三)、采用類比教學,進行知識拓展。
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我可以利用第二階段已建立的知識基礎,進行類比教學,進行知識的拓展。同樣在這一階段我可以充分利用折紙、涂色等活動折出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鞏固練習,檢驗教學目標是否達到。
在這一階段主要教學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預測教學目標是否達到目標,為課后的教學反思做好前期準備。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 10
一、 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91頁到93頁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是意義,還是讀寫方法、計算方法,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學段是分數的再認識,這節(jié)課是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
二、說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觸過二分之一這樣的分數,但并不理解它的含義。分數的產生是從平均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學生生活中已經有這樣的經驗。例如,媽媽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給弟弟和妹妹,每人分得半個月餅。但學生不會用分數來表述。所以,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
三、 說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有以下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2、能力目標:讓學生經歷幾分之一的認識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經驗。
3、情感目標:通過具體事例,感受到數有整數向分數擴展,體會分數在數學和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根據教材的特點,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情況,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并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圓片、正方形和長方形還有線繩等教具和學具。
四、說教學流程
這節(jié)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一開始,由狗哥哥和狗弟弟分月餅的故事導入。在預習案中提到了,第一天,他們買了4個月餅,狗哥哥想要3個,狗弟弟不愿意,引導學生們說出必須要平均分月餅,分得的同樣多,這樣才公平。在這里強調平均分和分得同樣多。接著出示情境,第二天,2個月餅,每人分得1個。到了第三天只買了一個月餅,那每人分得多少?這個問題成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矛盾產生的創(chuàng)生點,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說出每人分半個。由此導入新課,半個月餅怎么用數來表示,引出今天學習的知識內容。讓學了解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而且說一說通過什么樣的途徑來達到這些學習目標。熟悉的分月餅的情境喚醒了學生對“平均分”的回憶,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基礎,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學生們各抒己見,有寫二分之一和一分之二2種寫法的,老師比較兩種不同寫法的相同之處,都有1和2,很容易理解了毎人分得的個數可以用整數2、1表示。由分數的演變過程讓學生了解數學上是怎么規(guī)定分數的寫法的。強化二分之一的意義和寫法。
二、動手操作,構建新知
1、深入認識1/2
接著,我讓學生們用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來自己表現出二分之一來,學生有用圓片的、有用正方形的,有用長方形和線繩的,我將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別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含義,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和同位交流,發(fā)現相同點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不同點是平均分的圖形不同。看來,表示分數時一定要說清是“誰的”很重要。
這樣在學生動手動腦,交流分享中,豐富二分之一的表象,進一步感受到分數的含義。然后讓學生說說我們教室里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的,加深對二分之一的認識。
2、動手操作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分數
引導學生要想得到分數必須平均分某個物體或者圖形,讓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小組共同合作創(chuàng)造一個分數,先折,再畫。然后考慮這些分數都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的分數,讓同學們上臺展示自己的分數,并且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都是平均分成了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還有同學思維能力比較強,創(chuàng)造出了像八分之四這樣的分數。接下來就來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每個分數都有一條線和2個數字,這條線就是分數線,表示平均分。
下面的數字是分母,表示分了幾份;上面的數字是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就像母親背著孩子,學生們就更加深刻的記住了分子和分母,也比較容易的區(qū)分。由此,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分數的本質屬性,同時在“做數學”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3、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根據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我由小猴和小豬爭論誰吃西瓜吃的多出示比較分數大小的題目。
1/2 :1/4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西瓜的圖片很容易就得出2分之1大,讓學生自己提問,然后自己總結出為什么2比4小,2分之1卻比4分之1大呢?學生說出了平均分的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越小。接著再出示8分之1.
總結出分子是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再由一條紙條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進行比較,內化對整體1的認識。
五、 聯系生活,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先讓學生看德國國旗,健身器材,巧克力上面藏著的分數,然后讓學生說說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出現過哪些分數,學生說出了,吃一個饅頭或者一塊面包或者一盤菜的幾分之幾。體現了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ㄋ模┱n堂小結,延伸鋪墊。
講到這,這節(jié)課接近了尾聲。我對學生的課上的表現給予積極的評價。(出示8支鉛筆)先把8支鉛筆的1/8獎給發(fā)言積極的同學,每人獎勵幾支鉛筆?再把8支鉛筆的1/4獎給遵守紀律的同學,每人獎勵幾支鉛筆?通過獲得鉛筆的支數不同活動,學生了解分數不但表示一個物體的一部分,還可以表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為今后理解分數的意義做好鋪墊。
最后,在這種獎勵的愉快氛圍中進行全課小結。我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認知機構。
根據教學的基本要求,我設計了三組練習。第一題,填分數。第二題是比較分數的大小。第三題是拓展題,供學有余力的同學做。這幾道練習題形式不同,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對知識的鞏固。
六、說學習評價
這節(jié)課我采用自我反思評價,師生互相評價的方式,有利于建立學習自信心、主動性,體現評價的多樣性,發(fā)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板書主要是由我的書寫和學生的作品組成的。突出重點,克服了課件上沒有完整板書的弊端。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分數的再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分數的認識說課稿11-26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6-30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6-29
《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范文03-25
《認識分數》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01-11
分數意義說課稿08-20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01-17
分數乘法說課稿01-15